•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上一章:第 15 章
  •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下一章:第 17 章

“三哥,”安平公主喊睿王,为着兴元帝的死,安平公主是真真切切地哭了好几场的,这会儿了公主殿下红肿着眼,脸上带着泪被冷风吹了,竟是有点要生冻疮的样子。

“母妃,”睿王指着胞妹的脸让魏贵妃看。

魏贵妃将安平公主拉到了自己的跟前,在安平公主的背上拍了一巴掌,埋怨道:“你这是又哭过了?脸上涂了药油不能哭的,母妃的话安平你有听没记住是不是?”

安平公主低头不语。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魏贵妃方才急着喊睿王过来,这会儿又赶睿王走了,道:“安平的脸不会有事,你不用替她操心。”

“三哥,”安平公主说:“安平能去看一看父皇吗?”

睿王还没说话,魏贵妃就又轻轻一巴掌拍在了女儿的后背上,道:“寿皇殿不是你去的地方,不要跟你三哥闹。”

睿王说:“安平在院中朝着寿皇殿的方向给父皇磕几个头就是,父皇能听见的。”

安平公主低低地嗯了一声,小公主是兴元帝唯一还没出嫁的公主了,还算得兴元帝的疼爱,所以跟成年之后,与兴元帝渐行渐远的皇子们来说,安平公主是真正为兴元帝的死伤心的。

“好好陪着母妃,”睿王叮嘱了安平公主一声后,转身离去。

跑到门边看着睿王走远,安平公主又跑回到魏贵妃的跟前,问道:“为什么三哥看起来一点也不伤心的样子?”

魏贵妃随口就呛女儿道:“难不成你三哥要哭给你看?”

安平公主被呛得不吱声了。

魏贵妃看着女儿叹气,生长在深宫,她这个女儿却不知是哪里出了错,养成了一个天真不知事的性子,有心教这女儿知道世道险恶吧,女儿已经糊里糊涂地长到十二岁了,再教魏贵妃不忍心。

“母妃?”听见魏贵妃叹气,安平公主抬头看自己的母妃。

“无事,你拿药油过来,母妃给你将脸抹一下,”魏贵妃指一旁的多宝阁。

安平公主往多宝阁跟前走。

魏贵妃看着自己的女儿,心想,就这样吧,横竖有自己和睿王护着,这个女儿性子弱些也不怕的。

睿王走进长乐宫偏北的这间宫室时,莫良缘自己在烧水,小铜壶里的水已经烧开,咕嘟咕嘟地响着,壶嘴冒着水蒸气,将莫良缘的脸都给笼上了。

“小心,”睿王紧走了两步走到了桌前,抢在莫良缘伸手之后,将铜壶从炉架上拿了下来,说:“不是有小林子他们在?你怎么自己烧起水来了?”

莫良缘将手炭盆上烤了烤,说:“水就是小林子,小池子打来的。”

“他们人呢?”睿王问,他从进了长乐宫开始,就没看见一个太监宫人。

“他们去收拾房子了,”莫良缘拿了两个茶杯摆好,说:“不收拾,他们晚上要睡哪里呢?”

睿王拎着铜壶,看一眼两个青花茶杯。

“我这里有干粮,可是没有茶叶,”莫良缘为难道:“王爷要喝茶?”

睿王往两个茶杯里倒水,说:“我没这么讲究,白水也一样喝。”

莫良缘打开了自己随身带着的干粮包,里面有不少面饼,看着像是行军的干粮,不用吃,睿王光看面饼这**的样子,就知道这东西不会好吃。

“我让御膳房给你备饭,”睿王往铜壶里加满了水,又将铜壶挂到了炉架上。

莫良缘拿了一个面饼放到炭盆上烤了起来。

睿王喝了一口水,与莫良缘隔着一张小茶几坐下了,道:“还是护国公府给你安排伺候的人?”

莫良缘说了一句:“这个不急。”

学着莫良缘的样子,睿王也拿了块面饼放到炭盆上烤,说:“赵季幻出宫去给复生送解药了,我吩咐赵季幻了,让他拦着复生,不要让复生回京城。”

莫良缘看向了睿王,认真道:“多谢王爷。”

睿王冲莫良缘摆了一下手,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面饼受热之后,发现了面的清香味,再烤得久了一些后,就发出一股糊香味。睿王掰了一小块面饼放进嘴里,嚼了嚼,说:“吃着口味还行,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莫良缘咬一口烤好的面饼,说:“我爹会往面饼里夹肉,我爹很会烤肉,我大哥就不行,他做什么东西都不能入口。“

睿王听着莫良缘说话,吃了一块面饼,喝了两杯热水,然后跟莫良缘说:“四小姐,你会有回辽东那一天的。”

莫良缘的手里还剩着半个面饼,听了睿王的话,抿嘴笑了笑,莫良缘说:“我说了这么多,王爷就没什么要跟我说的?”

“李祉成皇之后,”睿王将青花茶杯往莫良缘的面前推了推,示意莫良缘喝水,低声道:“护国公有说四小姐要做什么吗?”

“护国公应该是想当辅政大臣的,”睿王道。

“我以为他是想摄政的,”莫良缘喝了一口已经有些凉了的水。

“有四小姐在,莫潇知道他摄不政的,”睿王说:“退而求其次,当个辅政大臣也不错。”

“那王爷想摄政吗?”莫良缘问。

第67章 擅离之罪,死罪

睿王摇摇头,说了句:“辅政之臣就已经很好了。”

“要想在朝堂上跟莫潇分庭抗礼,一个辅政之臣的名头就够了?”莫良缘问,她当过一世的太后,知道莫氏一党党羽遍布朝堂,而被兴元帝防备着的睿王在朝堂之上,可是没什么人手的。

睿王说:“四小姐垂帘听政吧。”

咕嘟——

铜壶里的水又一次烧开了,从壶嘴冒出来的水蒸汽,在睿王和莫良缘之间形成了一片白雾,让隔着一张小几而坐的两个人都是面目模糊,两个人谁也看不清谁,只听见水开的吐嘟声。

宫室里安静极了,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屋外房檐下的一根冰柱掉落,掉在地上,啪的一声碎成了好几段。

“唉,”莫良缘叹气。

睿王给自己和莫良缘倒了水,小声道:“这样最好。”

前世里,莫良缘能垂帘听政,是在兄长入京之后,由兄长一力促成的。那时莫良缘只觉得自己的手里的权势更大了,这种有了权势的欢喜冲淡了做了寡妇的悲哀。如今想来,大哥那不是贪权,大哥莫桑青全然都是为她着想,不然凭她一个被用过了的棋子,父兄又远离,她在深宫会过什么样的日子?

“四小姐,”睿王说:“你的意思呢?”

“王爷就不怕我擅权?”莫良缘问。

“四小姐不是想回辽东吗?”睿王反问道。

“人心会变,”莫良缘将青花茶杯捧到了手里,小声道:“也许知道了权势的好,我不想回辽东了呢?”

“那就是我赌输了,”睿王看着莫良缘道。

莫良缘垂眸看着手里的青花杯。

“好吧,”睿王说:“我是想着,我现在在朝堂上不是莫潇的对手,大将军的心思我也还不知道,所以四小姐垂帘听政,在朝堂上对莫潇一党就是一个掣制。”

“王爷,”莫良缘抬头看向了睿王,道:“若是有朝一日王爷朝纲独断了,王爷会如何待我的父兄?”

睿王想了想,说:“若有那一日,那应该就是四小姐回辽东之日了,莫大将军父子人在辽东,我就是看着他们不顺眼,我又能拿大将军父子如何呢?倾举国之兵去打辽东吗?那关外的夷族岂不是要乐死?”

人心善变,谁也说不准,可将现实摆出来,这就远比承诺有说服力了。睿王喝一口水,叹道:“蕃镇之局已经成势了,我就是想削蕃,也不会从辽东开始,没有人家修房子,是先拆门的。”

“我兄长不日就将进京,”莫良缘从袖中将空白诏书拿了出来,打开放在了小几上,跟睿王道:“事情究竟要如何安排,如何做,还请王爷与我兄长谈一谈。”

睿王看一眼诏上的那枚红印,哦了一声,道:“莫桑青要来?”

“要来,”莫良缘道:“这纸诏书我想写成诏我兄长入京的诏书。”

睿王的眉头顿时就是一皱。

“我嫁入宫中,莫潇一定会写信去辽东的,”莫良缘道:“父兄担心我,一定会上京来。辽东是我天晋的门户之地,我父亲应该来不了,来的人会是我兄长。”

“四小姐是怕有人会治令兄长一个擅离之罪?”睿王问。

“身为武将,无旨擅离,这可是死罪,”莫良缘道:“我不能让我兄长被人用这条罪名制住。”

前世里,莫桑青入了京之后,是被困在护国公府半月之久的,生了什么,莫良缘现在能想得明白,她兄长那次回辽东时,是带着莫望尘走的,不久之后莫字青也去了辽东,莫三老爷做了辽东节度使,莫字青则进了辽东军中,这二人就是莫潇插入辽东的钉子了。

而莫潇能做成这事儿,无非就是仗着她大哥无旨撤离之罪之罢了。唯一的女儿被送入了帝宫,唯一的儿子身上落着一个死罪,莫望北能不妥协吗?朝廷分发的钱粮,从此要经节度使之手再入军中,莫潇这是给辽东大将军府戴上了一个摆脱不掉的枷锁。

“那就写好了,”睿王轻点一下莫良缘面前的几案,说道:“不要咬嘴唇了,要出血了。”

莫良缘被睿王喊回了神,张了张嘴,被咬得发白的嘴唇过了半天才回了血色。

睿王盯着玉玺的红印又看了看,道:“莫潇还不至于将玉玺拿在自己的手里,傅氏不过是个妃,她碰玉玺就是死罪,现在玉玺在…”

话说到了这里,睿王拍一下自己的脑门,他是糊涂了吗?竟然没想起传国玉玺的事来!

“玉玺在龙息宫,由禁卫守着,”莫良缘低声道:“新皇没有登基之后,谁也不能去碰玉玺。”

“可禁卫是莫潇的人,”睿王道。

莫良缘点头,道:“应该有数百禁卫吧。”

“好,我知道了,”睿王道:“这事我去做。”

“王爷要?”

“数百的禁卫罢了,杀起来不难,”睿王低声说了一句,明明是杀人的话,但从这位皇子殿下的嘴中说出来,却就是平平常常,不带一点杀气。

“王爷有把握?”莫良缘的话听起来就是杀气腾腾了。

“莫潇不会想到四小姐要将这诏书另做他用,”睿王盘算道:“他也知道我与四小姐一定已经将事情说定了,所以龙息宫那里的防备不会太紧,我猜孤注一掷,那边没有防备,这事做起来不难。对了,四小姐,令兄什么时候可以入京?”

前世里兄长是何时入京的?

莫良缘想了想,跟睿王道:“大约还有半月。”

“半月,”睿王沉吟道。

“是不是这样一来,让莫潇知道他用不了擅离之罪治我大哥之后,他又会想别的办法了?”莫良缘问。

“莫潇治莫桑青的罪,无非就是想插手辽东,”睿王道:“一计不成,他自然会生二计。”

莫良缘的眉头蹙起。

睿王抬手扇了扇在自己与莫良缘氤氲的水雾,道:“四小姐,我们不如这样,这诏书还是做传位诏书之用,等令兄人到了京城,我命人去龙息宫夺玉玺。”

莫良缘蹙眉不语。

睿王想了想,突然就恍然道:“哦,是我欠考虑了,这样一来,万一我起了歹心,要治莫桑青的罪呢?”

谢谢宝宝们的打赏,订阅,月票,收藏,还有留言,谢谢宝宝们(づ ̄3 ̄)づ╭~

第68章 不能好事都让你们傅氏占了

莫良缘有些无措地看着睿王,她原本觉着自己对睿王应该是很熟悉的,毕竟她知道这个人前世里往后十几年的经历,她还记得是这个人冒险打开了城门,放严冬尽和她出了京师城,那时严冬尽和她都没来及跟睿王爷说一声谢谢。如今一世重来,伴着水开的咕嘟声仔细想一想,莫良缘才又发现,她在前世里没有跟睿王说过话,他们明明就是陌生人才对,她其实一点也不清楚该怎样跟睿王相处。

可能是被莫良缘脸上这会儿的神情取悦到了,睿王笑了起来,说:“吓到了?”

摇一下头,莫良缘又老实道:“我只是,只是没想到王爷会这么说。”

“我只觉得要以诚待你,”睿王看着莫良缘道:“我不想与四小姐你为敌。”

莫良缘忙道:“我也不想。”

“这事这么办吧,”睿王说:“这诏书就做诏令兄回京之用,至于传位诏书,再让莫潇弄一张空白的来好了,就说这张被你烧了,随便找个借口好了。”

弄张空白诏书来,诏书从睿王的嘴里说出来毫不值钱,不过就是一张寻常写着字的纸一般,莫良缘听着有种窘然的感觉。

“这些年的圣旨,”睿王说:“没几份是我父皇的意思,他不问政事很多年了。”

“王爷。”

“好,子不言父之过,”睿王说:“我不说了。”

莫良缘起身走到一旁的长桌前,拿了砚台和笔过来。

砚台和笔上都积着灰,睿王也不用莫良缘再动手,拿茶杯里已经凉的水洗了笔和硕台,倒拿了笔研墨,再将这支狼毫笔拿正,沾了墨水,提笔就写了宣莫桑青上京的诏书。

睿王的字很工整,一笔一画都没有出格的地方,莫良缘说了句:“原来王爷的字是这样的。”

睿王写完了最后一个字,搁了笔才道:“我的字是兄弟间最差的,老四的字最好,四小姐若是喜欢字画,回头我让老四给你写一张。”

莫良缘尴尬地笑。

睿王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哪会成年的儿子,给年经的继母写字画的?睿王摇一下头,跟莫良缘道:“我一定得想办法让四小姐回辽东才行。”

母子?

看看正是花样年纪,比自己小上好些岁的莫良缘,再算算自己过了二十五岁的年纪,睿王想着就不自在。

“收好了,”睿王将写好的诏书吹干,叠好交到了莫良缘的手上,道:“还有一点,小心傅氏。”

莫良缘一愣,她当然知道傅美景不是个好人,只是傅美景又做了什么?

“好了,我先走了,”睿王站起了身,道:“护国公府给你派来的人你就先用着,现在这个时候,莫潇不会害你的性命。”

“好,”莫良缘起身要送睿王。

“坐着吧,外面冷,”睿王紧一下衣领,往宫室外走去。

小林子和小池子守在门外的走廊下,看见睿王从宫室里出来,忙就给睿王行礼。

“好好伺候主子,”睿王看一眼两个小太监,低声道:“帮她防着些宫里的人。”

小林子和小池子忙都应是。

睿王站在廊下看一眼院子,长乐宫久没人住了,又是冬季,院子除了一些枯黄的草,看不到其他东西,想着方才跟莫良缘一起吃得烤面饼,睿王想把长乐宫的小厨房弄起来的同时,他还得派人将长乐宫大大小小的庭院也重新整治一下。

“主子,”因为姓池,所以就叫了小池子的小太监这时跟睿王小声禀道:“听说护国公爷带人到长秀宫,要将六殿下送到太后娘娘这里来。”

在睿王看来,这是护国公必须要做的事,毕竟莫良缘才是莫家女,傅美景算什么?“六殿下来了,你们就好好伺候,”睿王道:“记住,在听太后娘娘的话。”

“是,”小林子和小池子一起躬身。

回头看一眼宫室,睿王往廊外的阶下走去,走过未经扫雪的讲究庭院,出了院门。

莫良缘从门里走回到了方才坐着的木椅前,慢慢地坐下了,打开睿王写好的诏书,一字一句认真地看了起来。

长秀宫里,莫姑太太哭着说护国公的心是铁做的,跪在护国公面前不敢起身。

护国公问了问傅庸的病情之后,才低头看莫姑太太。

“你这不是在的挖娘娘的心吗?”莫姑太太哭道。

傅美景在一旁抹泪,没有说话。

护国公也不叫莫姑太太起身,坐在了莫姑太太的面前,道:“怎么?你觉得有太后娘娘在,六殿下还会继续由傅妃娘娘抚养?”

莫姑太太道:“太后娘娘还小,她哪里会照顾六…”

“你也知道太后娘娘还小?”护国公冷声打断了莫姑太太的话,道:“为了六殿下,太后娘娘得后半生孤苦,你想着傅妃娘娘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替太后娘娘想一想?”

莫良缘关我何事?

莫姑太太看向了傅美景求助,她应该怎么接护国公这话。

“兰芫,”护国公喊莫姑太太的闺名,低声道:“你嫁入傅家就是傅家的人了,所以你今天这么做我不怪你,可你也要知道,不能坏事都由我做了,而好事都让你们傅氏占了,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莫姑太太呆望着护国公,突然间心就一凉。

护国公面无表情,冷冷地道:“六殿下能成皇,靠得是我们莫氏,靠得是辽东铁骑,送他去太后娘娘那里,是天经地义的事。”

“祖母,起来吧,”傅美景走上前扶莫姑太太起来。

有太监将用厚被裹了的李祉从内殿里抱了出来,身后跟着好些长秀宫的嬷嬷和宫人。

傅美景跟护国公说:“这些都是伺候过六殿下的人,让他们跟着六殿下去太后娘娘那里吧。”

“伺候六殿下的人不是都抓起来了?”护国公道:“他们是长秀宫的人吧?”

“是,”傅美景说:“六殿下长在长秀宫,长秀宫里的人他都熟悉。”

“不用了,”护国公将众人扫上一眼,跟傅美景道:“太后娘娘会安排人伺候六殿下的,这宫里其他的不多,伺候人的宫人太监有的是。”

“六殿下现在病着,我怕…”

“娘娘不要忘了,六殿下就是在长秀宫遭人下毒的,”护国公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傅美景的话,“六殿下,太后娘娘会照顾的。”

第69章 护国公说,去吧

连安排人去伺候都被拒绝了。

傅美景跟护国公对视一眼,往后退了两步,道:“我知道了。”

护国公跟抱着李祉的太监道:“送六殿下去长乐宫。”

太监抱着李祉走了,护国公一甩袍袖,没再看站在一起的傅美景和莫姑太太一眼,径直走了。

莫姑太太又哭出了声来,当初商量着要如何让六殿下成皇的时候,她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啊!护国公走了,莫姑太太一把就抓住了傅美景的手,道:“这下该如何是好?”

傅美景扯了扯嘴角,勉强冲莫姑太太笑了一下,道:“由太后娘娘如果有照顾六殿下,我是放心的。”不管莫良缘这个人会不会照顾孩子,自己的后半生荣辱都系在李祉的身上,傅美景不担心莫良缘会不尽心,只是她得想办法笼络住李祉的心才行。

“怎么会这样呢?”莫姑太太哭着问。

傅美景没说话,莫良缘跟睿王勾结,护国公还能将李祉送去太后殿,这说明莫良缘站在了谁也不得罪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脑子的女人能做到的事?

“莫良缘张狂跋扈,没脑子,”傅美景看着莫姑太太小声道:“这是真的吗?”

莫姑太太愣怔道:“四丫头在护国公府就是这么一个名声啊,我,我见过她,就是长得不错,性子很差,就是个野姑娘。”

傅美景看着自己的祖母。

莫姑太太被孙女儿看得发慌,说:“莫,莫良缘怎么了?”

“祖母被骗了,”傅美景道。

莫姑太太更是慌张了,谁骗她了?

莫良缘不好对付,这不是莫良缘骗了护国公,就是这位莫四小姐和护国公联手骗了她!情爱,男人,这些都东西都不重要,权这个东西才最重要,她可以为了李祉成皇拼尽一切,莫良缘为了父兄,为了莫氏家族为什么就不能拼尽一切?

傅美景看向了半开着的殿门,低声骂了一句:“莫家女没一个是好东西。”

莫姑太太也是莫家女,傅美景这一声骂是把她这个亲祖母也给捎带上了,但莫姑太太这会儿脑子乱,呆呆地听着傅美景骂,她是什么也想不到,什么也做不了。

气恼之下,傅美景推开了莫姑太太抓着她的手,没进宫前,她是跟着这个祖母去了很多次护国公府的,莫家女们是多高高在上,有多狗眼看人低,傅妃娘娘都记得很清楚。莫大小姐,二小姐出嫁的早,她接触的不多,那位三小姐莫良玉傅美景是知道的,表面菩萨,内里蛇蝎,说的就是这个莫良玉。入宫之后,跟后宫嫔妃们使的手段,有不少都是傅美景从莫良玉身上学的。

重重地拍一下坐椅的扶手,傅美景心中燃着火却又不得不憋着,原以为莫良缘是个傻的,现在看来傻的那个是她,那是莫家女啊!谁知道莫良缘出宫,又被睿王送回这里面发生了什么事?说不定这也是莫良缘与护国公联手演得戏罢了,现在睿王不就是被莫良缘哄住了?

心里认为莫良缘和护国公是联手演戏了,傅美景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李祉的中毒,伺候李祉的那些人都已经被活生生打死好几个了,她还是没有审出来是谁下毒害了她的儿子。现在,傅美景想,如果下毒的就是莫良缘和莫潇呢?只要李祉病弱,只要李祉长不大,那这个天下不就长长久久地在莫家的手掌心里了?

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向富有心机的傅美景呆住了。

傅妃娘娘这里以为自己找到了害子真凶的时候,送李祉去长乐宫的护国公在路上见到大管家莫福。

大冷天儿里,莫福跑出了满头的大汗,跟护国公小声禀道:“主子,大少爷回来了,急着要见主子。”

“什么?”护国公的脸色当即就是一沉,道:“他回来做什么?”

莫福说:“奴才听大少爷的话,好像是他与三小姐在外面看见了什么,急着要告诉主子。”

进香庵在往北去的官道附近,这对兄妹俩看见莫良缘跟着严冬尽走了?“带他过来,”护国公跟莫福道:“你去安排人,一会儿护送他出城去。”

“是,”莫福领命就快步跑走了。

“你们先送六殿下过去,”护国公跟身后的宫人太监们说了一句,随即就又看着孙方明道:“孙大人将六殿下的病情跟太后娘娘禀告一下,你就留在长乐宫照顾六殿下。”

孙方明只能是领命,新君还没登基,没有圣旨,护国公们就一口一个太后娘娘的叫着了,孙方明看不惯,听不惯,却也只能受着,谁叫他只是一个太医正,能管的也只有太医院那百来号人呢?

将一行人打发去长乐宫了,护国公就在路上等了一会儿,莫字青跟着莫福过来了。

“发生了何事?”受了莫字青的礼后,护国公就开口问道。

“祖父,”莫字青将他看见的事,跟护国公一五一十地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