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上一章:第 101 章
  •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下一章:第 103 章

“带兵去将韩府围了,”莫良缘跟艾久道:“你跟韩家的老太爷说,云墨若是出事,我诛他全族。”

艾久点头应一声是,快步走了。

“外面的声音好像小了,”一个侍卫道。

有结在树枝的冰棱从枝头掉落,在雪地砸出了一个不大的坑洞,莫良缘看着这冰棱,过了半晌才道:“我们可以出去了。”

侍卫们也不想被困在这里,身后还有一殿的尸体,莫良缘说要走,几个留下的侍卫忙抬了步辇过来,等莫良缘坐步辇之后,四个侍卫抬步辇,另四个侍卫,一个走在前面,两个卫护在步辇的两侧,还有一个跟在后面断后,一行人这么出了绮罗殿。

殿外的众臣这时被精骑兵们团团围着,押着往外走,听见身后殿门响,众人回头看见是莫良缘出了绮罗殿,人群里马骚动起来。

“你话多?”折大公子眼急手快,直接将一个要开口喊话的官员踹晕在了地。

“有人说话,将他抓出来,”护国公这时也下令道。

步辇到了人群的近前,诸多愤恨的目光投注到了莫良缘的身,莫良缘却只是笑了笑,她这个太后当得不光彩,充满了算计与阴谋,所以她又凭什么指望这些朝臣能善待她?手指敲一下步辇的扶手,很有节奏的三下,哒,哒,哒。

方才还行事克制的精骑兵们听了这三声响之后,动作得粗鲁起来,连推带搡地赶着众官员往前走,有在人群高声喊话的,马会有精骑兵撞开人群,走到这位的跟前老拳伺候。

齐王在边看了一会儿,发现这帮武夫虽然看着凶神恶煞,但下手还是有轻重的,最伤人的部位也不是要害处,齐王暗自吐了一口气,跟睿王道:“方才那三下,是他们辽东大将军府的什么暗号吗?”

睿王没作响,这会儿场面已经被控制住了,可睿王的脸色看着却更加阴沉了。

“你想想该拿秦王府怎么办吧,”齐王这时小声道:“要杀尽早,否则等李祈的人反应过来,只一句国丧之时见血,会让我们的父皇走不安心,我们还杀不了人了。”

“我知道了,”睿王应了一声。

“你知道什么了啊?”齐王见睿王这样,忍不住道:“我看你是什么都不知道,今天这事是怎么回事?你能跟我说个明白吗?”

睿王扭头看了齐王一眼,道:“害死郑贵妃的不是我。”

齐王说:“我没说是你啊。”

“那我要跟二哥你交待什么?”睿王道:“她生养了一个畜生,我能有什么办法?”

“是啊,我能有什么办法?”齐王重复一遍睿王的话,满是嘲讽意味地笑了一声,道:“反正郑氏也活不长,不死在儿子手里,也得死在我们手里,唯一的区别是隔了一个肚皮罢了。”

睿王没接话。

“不过郑氏知道是谁杀的她吗?”齐王问道。

“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睿王道:“二哥,死人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们还烦神眼前的事吧。”

“我烦神不了,”齐王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承认我蠢,你们这些聪明人操心去吧。”

“尽快接常母妃出宫吧,”睿王说了一句。

睿王这话说的突然,以至于齐王反应不及,过了半天,齐王才脸色难看道:“我母妃也会有危险?”

“不知道,”睿王道:“不过今日的事会惊吓到常母妃。”

齐王看着面前的人群,焦躁不安突如其来,让齐王恨不得现揪一个人过来,让他狠狠揍一顿才好。

“二哥?”

“知道了,我明日接我母妃出宫,”齐王吸着腮帮道:“等李祉的登基大典完了后,我请封,然后带着我母妃,还有我那一家女人小孩到封地去。”

睿王看向了齐王,轻声道:“二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你是离开京城了,远远地走开了,但战事一起,你觉得你能置身事外?

齐王顿时从了焦躁不安变成了暴躁惶然,若是秦王赢了,他会是个什么下场?说他没办法,他无权无势,阻止不了李祉的登基,也阻止不了睿王与莫良缘联手?齐王摇头,去他娘的阻止不,他不能让秦王成皇!

“里面有秦王的人,”这时,走到了步辇旁的折大公子,小声跟莫良缘道:“要现在把他们抓起来吗?”

莫良缘说:“大公子能认得出来?”

“当然,”折大公子说:“我与秦王为敌,那他的手下我自然都认得,我连他家马厩里养马的马夫叫什么,我都知道,哦,我将话扯远了是吗?”

莫良缘刚想接话,一个女子的凄厉哭喊声,从远处传了来。

第357章 巧言令色,厚颜无耻

突如其来的哭喊声,让绮罗殿前静了下来。

两个辽东大将军府的侍卫拔腿就要往哭喊声传来的方向跑,被莫良缘开口拦住了,“算了,让那女子过来。”

在这女子没出声之前,将这女子带走控制住,那没有任何问题,现在这女子的哭喊声惊天动地了,那你再赶人走,那没干坏事也会被人认为是在欲盖弥彰了,更何况自己还就担着一个坏人的名声。

小林子远远地跑了来,所幸坐在步辇上的莫良缘不难找,小林子径直跑到了莫良缘的步辇旁边,急声道:“太后娘娘,是小韩妃。”

小韩妃。

小林子不说,莫良缘都想不起这位来,不过小林子这么一说,再听着那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哭喊声,莫良缘一下子就想起这位是谁来了。韩妃还有一个妹妹在宫中,只是韩妃是家中嫡出,还生了皇子,所以得封妃位,而这小韩妃是个庶出的身份,入宫比韩妃早封妃,却无奈没有生养儿女,所以美貌佳人最终在帝宫中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存在。

“去接韩妃过来,”莫良缘扭头就跟一旁的侍卫道:“告诉她,康王和康王世子的命就在她的一念之间,既然韩家弃她于不顾了,那她就得为自己多想想了。”

侍卫领命就快步跑走了。

折大公子在边上听得真切,如今帝宫有一千辽东精骑,将莫良缘激怒能有什么好下场?韩家这么玩命能得到什么好处,折大公子不知道,不过他知道,韩妃是一定没有好下场就是了。

“无非是替康王叫屈来的,”莫良缘这时跟折大公子道:“没什么,只是要让大公子多站一会儿了。”

折大公子说:“没事儿,陪着太后娘娘在这里站多久,在下都愿意。”

听见这话的辽东大将军府侍卫们,彼此互看一眼,发现同伴的想法跟自己的一样,这人说话怎么这么欠收拾?

莫良缘的手搭在步辇的扶手上,这会儿被风吹得有些发红,折大公子盯着莫良缘的手看了一眼,又跟莫良缘道:“可不能就让手这么吹风,女儿家的手生来娇弱,太后娘娘要好好保养自己的手才是,你看看,这手背都红了,我看着心里难受,哦不,我很心疼啊。”

折府的侍卫们知道自家大公子又犯病了,一种叫作看见漂亮姑娘就忍不住要花言巧话的病!

“听闻大公子妻妾成群,”莫良缘笑了起来,“大公子说话的确动听。”

折大公子说:“都是妾,我还没娶妻。”

折府侍卫想拉自家大公子走了,再让这位这么撩下去,太后娘娘会不会翻脸啊?

莫良缘脸上的笑容没什么改变,小声道:“那我就祝大公子早日娶得贤妻了。”

众人突然又想听折家大公子怎么接这话了,你不是能撩吗?你接着撩啊。

“难,”折大公子摇一下头,低声道:“我心悦之人已经不是待字闺中了。”

“心悦之人?”莫良缘问。

折大公子看着莫良缘。

众侍卫心里不约而同地暴了粗口,这位是真的不怕死!

“小姐,”一个辽东大将军府的侍卫这时开口道:“小韩妃过来了。”

众侍卫突然之间又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看着折大公子作死了。

小韩妃一身丧服,头发没挽成髻,披散着直至腰际,到了跟前,谁也没看,只低头往地上跪,大声哭道:“请诸位大人救救康王爷!”

出于激愤入宫并不知内情的官员们都懵住了,康王又怎么了?

折大公子冲莫良缘竖了一下大姆指,这女人果真是拿康王做借口发难的。

小韩妃哭得惨烈,述说声断断续续,但事情说的很清楚,康王在帝宫突然遇刺,刺客至今没有下落,经太医诊治之后,康王更是病情加重,如今昏迷不醒,危在旦夕,康王府还被睿王下令封了,里面的人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整个康王府都成了案板之鱼,除了等死别无出路。

“又扯上你了,”齐王这会儿已经发不出脾气来了,只小声跟睿王道:“莫良缘作恶,你肯定就是帮凶。”

“唉,”齐王叹气,这会儿有辽东精骑兵在,齐王倒不担心这些再次被激怒的官员们暴起,将莫良缘这个恶妇,和他弟弟这个奸王给打死,但齐王也想不出来,今天这事要怎么收场?

小韩妃一通哭诉之后,所有人都看莫良缘,等着听莫良缘要说什么。

折大公子出主意道:“是不是先把在场的韩家人先抓了?”

“韩家人不会到场,”莫良缘说了一句。

折大公子说:“万一有呢?”

莫良缘看了折大公子一眼,道:“大公子信这个万一?”

“呃,我不信,”折大公子老实道。

“太后娘娘,”这时有官员喊莫良缘了。

“还成,”折大公子又跟莫良缘道:“还知道喊太后娘娘,说明这帮人没全疯。”

“小韩氏辛苦了,”莫良缘看着小韩妃说了一句。

小韩妃身子一颤,随即仍是大哭。

“对了,去长乐宫将康王世子带来,记得让他暂时没办法说话,”莫良缘吩咐一个侍卫道。

这侍卫也不多话,点头领命就走了。

“康王爷的事,你要怎么说?”有官员梗着脖子,大声问莫良缘道。

“听着就跟笑话一样,”折大公子开口道:“难不成太后娘娘得亲自去捉刺客?抓不到刺客的事,也能怪到太后娘娘的身上?”

“康王爷为何会遇刺?”又有官员大声斥问道。

“这得去问康王爷啊,”折大公子说:“问问他的仇人都有谁,可惜王爷自幼体弱,不是到现在都没清醒吗?”

“康王爷自幼体弱,哪是谁会将康王爷视为仇人?”这官员又高声道。

“我也想知道,”折大公子说:“不是,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自幼体弱,那是身体不好,这跟与人结仇有什么关系?”

“巧言令色!”这官员说不过折大公子,干脆开骂了。

折大公子笑了,道:“所以说啊,这天下间的道理都在你们读书人这里了,不占理说不过人,那摔出一句巧言令色,就觉得还是自己赢了,我回你一句厚颜无耻吧,我这人虽是个武夫,可书还是读过的。”

第358章 可笑的血脉亲情

“折将军还是慎言吧,”就在折大公子又要跟在场官员开打嘴仗的时候,莫良缘开口说话了:“再说下去,你就得被安一个入幕之宾的名头了,折家多年来镇守河西,威名赫赫,别为了小事,辱没了家族和自己的名声。”

一件小事?

这只是一件小事?

在场的众官员简直难以置信,近而又怒不可遏,他们拼了身家性命不要,冲进后宫只为一个公义,现在莫良缘说,他们做的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噗嗤,”折大公子喷笑出声,冲步辇上的莫良缘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太后娘娘,未将受教了。”

“康王世子已死!”与此同时,被抬着往绮罗殿这里来的韩妃,听见了一声分辨不出男女的大喊声。

“康王世子已死!”

喊声再一次响起,一个辽东大将军府的侍卫往喊声传来的方向追去。

韩妃坐在步辇上,闭一下眼睛,指甲将手心掐得生疼,韩妃娘娘跟辽东大将军府的侍卫们道:“本宫不信那话。”

侍卫们却犹豫了,他们能信这女人的话?

一个长乐宫的小太监这时一路狂奔寻来,跟站在步辇前的豹头小声道:“太后娘娘让你们赶紧过去,不管路上遇上了什么事,你们都将韩妃娘娘送到绮罗殿去就是。”

豹头点一下头,冲兄弟们将手一挥,道:“去骑罗殿。”

与此同时,长乐宫里,亲手替云墨将嘴边的血迹擦拭干净,又拜托了孙太医正一声,莫桑青走出了宫室。

李祉站在宫室门前,小脸板着,身边无人靠近。

“圣上,”莫桑青看着李祉叹气。

“云将军怎么样了?”李祉问道。

五皇子李袗一步一蹭的,也走到了廊下,往前跑了几步,一把抱住了莫桑青的腿,问道:“莫舅舅,是不是又出事了?”

面对着小皇帝和小皇子,莫桑青半蹲下了身体。

李祉这时终于忍不住跑到了莫桑青的跟前,恨声道:“朕知道,外面有人要害我母后!”

“派兵去杀了他们!”李袗挥舞了一下拳头。

“圣上,五殿下,”莫少将军道:“云将军中了毒,臣正在为他寻找解药。”

“若是,若是找不到呢?”李祉问。

“会找到的,”莫桑青一脸的笃定,低声道:“一定要找到才行。”

李袗纠结了一下,道:“孙大人那么厉害,也没有办法吗?”

在宫室里守着云墨的孙方明心头滴血,他是大夫没错,可好大夫就一定会解毒了吗?

室外廊下,莫少将军苦笑了一声,他焦心云墨,可这个时候他不能心焦,否则妹妹和云墨,他一个也护不住!

 

 李祉拉一下莫桑青的袍袖,开口要求道:“朕想去绮罗殿看看。”

“我也去,”李袗马上就道。

这一回李祉没嫌李袗缠人了,他现在是想有兄弟陪着他。

“太危险了,”莫桑青摇头。

“有舅舅在,朕不会有危险,”李祉道:“有人在为难母后,朕不能什么都不知道。”

莫少将军想了想,跟面前的两个小孩儿道:“郑贵妃死了。”

“啊?”李袗叫了一声后,捂住了嘴。

李祉则是脸色一白,道:“是谁杀了她?”

“围了绮罗殿的官员,说是太后娘娘。”

“胡说八道!”李祉叫了起来,脸也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朕要杀了他们,朕一定要杀了他们!”

“不会是太后娘娘的,”李袗则摆着手说:“太后娘娘才不会杀人!”

“圣上,”莫桑青改半跪在了地上,道:“有件事,臣想跟圣上说。”

李祉严肃了神情,道:“舅舅说吧,朕听着。”

莫少将军将秦王未死的事,一件件一桩桩,用最简洁的话,一五一十都跟李祉说了。

“这件事,臣觉得应该让圣上知道,”莫桑青最后道,他妹妹是为谁担了骂名,他得让这个人知道。

李袗睁着大眼看着李祉,张嘴想说些什么,小皇子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要说什么。

李祉牙咬着嘴唇,很就将嘴唇咬破了。

“圣上,”莫桑青抬手,按一下李祉的嘴唇止血,一边道:“太后娘娘不会出事,圣上不用担心。”

“朕要去绮罗殿,”李祉一字一句地说完这句话,微仰了头,一脸倔强地看莫桑青,“朕就是要亲眼去看看!”

“是,臣遵旨,”莫桑青突然就口称领旨了。

绮罗殿外,韩妃坐在步辇上看一眼面前的众官员,又看并肩站在一起的齐王与睿王,最后目光落在莫良缘的身上。

不少人屏住了呼吸等韩妃说话,这其中以小韩妃为最,她嫡姐的一句话就可定她的生死了!

“你想好了再说,”在韩妃嘴唇颤抖着要说话之前,莫良缘抢先一步开口道:“还是哀家先让你听听你妹妹的话?”

“姐姐!”小韩妃冲韩妃哭喊。

“别光喊姐姐,将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莫良缘又跟小韩妃道。

“姐姐,”小韩妃哭道:“我们不能看着康王爷出事啊,姐姐!”

“康王?康王怎么了?”韩妃惊问道。

“你这妹妹说,太医要害康王,所以康王爷现在病情加重,危在旦夕了,”莫良缘嘴角挂着冷笑,看着韩妃道:“不光是哀家要害他,连睿王爷也要害他。”

“我,本宫要见康王!”韩妃叫了起来:“你们带康王来见本宫!”

几番刺激之下,韩妃的精神濒与崩溃,坐在步辇上大喊大叫,形如疯妇。

小韩妃被韩妃的模样吓住,过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一般才韩妃大喊:“姐姐,现在当以王爷为重啊!”

韩妃停了叫喊,目光怨毒地看向了莫良缘。

“你想说什么?哀家可以跟你保证,康王的病情没有起色,但也绝没有加重,”莫良缘倒是面色平静,被当成恶人,受众目凌迟,这滋味不好受,但活了两世,莫良缘能受得住了,名声算什么?她要的是父兄活命,要的是不负与严冬尽的前世之约,其他的,莫良缘的目光微冷,她是真的不在乎了。

“莫良缘,”韩妃喊莫良缘的名字,声音蓦地抬高八度,韩妃冲莫良缘骂道:“你这恶妇!”

莫良缘笑了笑,看在韩妃还是信自己的妹妹的,血脉亲情吗?看一眼跪在地上,身形明显放松了的小韩妃,莫良缘的笑容寡淡冰冷,多可笑的血脉亲情啊。

第359章 太后娘娘说,过犹不及

听着韩妃的控诉,莫良缘重温了一回,前世里她墙倒众人推时的情景,听到最后,莫良缘甚至有些可惜,韩妃没能想出什么新词来骂她,说来说去,无非是在说她莫良缘是个恶妇,心思恶毒,为了能扶持幼帝,支手遮天,虐杀成年皇子,虐杀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后宫嫔妃。

“还好,”折大公子听了韩妃的哭诉,跟莫良缘小声道:“她没扯睿王爷。”再加与继子秽乱宫廷这条罪,折大公子觉得不杀莫良缘不足以平民愤了。

原本看韩妃的莫良缘,扭头看折大公子了。

“呃,还有一件好事,”折大公子说:“这帮官员不会武,他们翻不了天。”

莫良缘还没接话,折大公子又道:“算会武也没关系,有在下在,哪个也别想伤着太后娘娘你,我会护卫太后娘娘的。”

折府侍卫从来没这么强烈希望自家大公子是个哑巴过,犯花言巧语这个病的时候,大公子你能不能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官员们被韩妃的哭诉弄得面面相觑,一下子自己面前出现这么一个罪大恶极的女人,以至于众人都反应不过来了。看莫良缘,一身丧服,面色苍白的一个女子,年纪不过二八之年,家里这样的年纪姑娘,要么刚做了新嫁娘,要么还待字闺,享着家人疼爱,想想自己家的姑娘,再想想莫良缘,莫望北的女儿这么厉害?

“过犹不及,”莫良缘跟折大公子小声道。

在折大公子冲莫良缘点头,表示同意的时候,护国公也在跟身遭的朝廷大员们说同样的话。

任何事都不能过,小韩妃之前对莫良缘的指控已经过了,谁都知道,康王自幼身体不好,那康王这一次是因伤重身亡,那身体羸弱是康王没能熬过去的首要原因,你说太医受指使害康王,那康王的身体一直不好,也是太医害的?那这个罪名的源头岂不是要安在兴元帝的头?毕竟是先帝爷指派的太医给康王看诊的啊。

再说韩妃,你把莫良缘说得越恶,众人越会产生疑问,这个刚进入宫守了寡的女子这么厉害?这手段,这心计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能有的?你说这背后是护国公在动手脚,可能还能让人相信,毕竟这位本是在朝堂翻云覆雨的人物。

众人闯宫,是被义愤激得失了理智,冲动之下才干出来的事,可你韩氏姐妹不能把众官员当傻子吧?这不是民间大字不识的愚民,这都是读圣贤书,科考场杀出来的人啊。

开始怀疑韩氏姐妹说话的真假之后,众官员自然而然地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那郑贵妃真是莫良缘虐杀的?

韩妃没有等到众官员的愤怒,对莫良缘的声讨和斥骂,事实,这会儿的绮罗殿前安静极了,时间一长,韩氏姐妹紧张之下,让人闻之心酸的哭泣声消失了。

最终齐王发声,打破了绮罗殿前的寂静,齐王爷跟韩妃娘娘说:“你接着说。”

韩妃抬头看齐王的时候,看见了抱着康王世子李继亭,往莫良缘步辇那里走的艾久。

李继亭的脸正对着韩妃,八岁的世子冲韩妃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来。

“小,”艾久到了步辇前,张口要喊

莫良缘小姐。

“咳,”折大公子咳了一声。

艾久马改口道:“太后娘娘,康王世子带到。”

莫良缘抬眼看看被艾久抱着的康王世子,八岁的孩童正用一种忿恨的目光看着莫良缘,莫良缘挑唇一笑,道:“让世子过来,哀家也是迫不得已,还望世子不要怪哀家。”

康王世子咬着腮帮的活肉,看着莫良缘一言不发。

折大公子道:“世子爷这是被这人多的场面吓到了?不用怕的,有太后娘娘在,齐王爷和睿王爷都在,何人敢害世子爷?”

康王世子又看折大公子,目光还是忿恨。

折大公子笑了笑,小孩崽子脾气大有什么用?

莫良缘这时跟韩妃道:“韩氏,你在来绮罗殿的路,有人跟你喊世子死了,现在哀家命人将世子带过来了,你好好看一看,别回头再人跟你说,哀家命人抱来的是个假世子。”

韩妃道:“世子为何不说话?”

“你想让世子说什么?”莫良缘道:“你这样不顾身份的闹腾,世子虽年纪小,但也觉面无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