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不说话,刘茶花连忙道,又说自己别说十文了,五文两文也是可以的,她已经想清楚了,再回去,自己的日子只会更难过,她过去一心补贴娘家,就算是嫁给了孙二狗,也会不时的往娘家带一些东西,听到她大嫂怀孕,她连夜赶制棉袄棉裤,将自己精打细算省下来的白面送过去,为此还挨了孙二狗的一顿打。

她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错,因为村中的闺女大多都是如此,娘家穷的话,总要帮着补贴一下娘家的,虽说别人的娘家都是给了若干嫁妆而她什么也没有,她也可以体谅家人。

但是,在这一次,她的家人,除了她的母亲,她的父亲和哥哥竟只来看过她一次,她的大嫂更是一次也没来,她到县城做呈诉的时候,她爹也是满脸的不愿意,只说是被她连累的才会进衙门。

在她整个的受伤时期,她的家人,没有一个说,要接她回去。她还是可以理解家里穷,日子难过,但是,她真的是无法再过那样的生活了。未来到底要怎么样,她还没有想,她只想着平平静静过自己的,至于是做长工,还是卖身为奴对她都不重要了。

刘文看着她,在心中叹了口气,心想若是在现代,这样的女子只要自尊自爱怎么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但在这古代,他对她无心,也不好做更多了。

所以刘文到最后还是和她签了卖身契,不过在过后不久就又买了一个十多岁的小丫头,白天和英儿做伴,晚上则和她一个房间,因此虽有人想说什么,却也没什么好传,最多也就是展望一下未来,嘀咕一下将来。

而至此,刘家以前积累下来的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因此在买猪苗的时候就有些不够,最后就只先买了四头猪养着,等到又卖了几次变蛋才又渐渐的添了六头。

刘家的鸡舍烧了那么一次之后,烧死烧伤了几十只鸡,还有十多只从此以后不会下蛋了,刘家就将那些不会下蛋的卖给了做鸡肉的,而那十多只烧伤的,则在那几天,都进了刘家人的肚子里,后来他们又将这几十只补齐了,这变蛋的手艺虽然传了出去,但他们家的变蛋还是不愁卖,这第一是因为他们家毕竟是第一家;第二则是因为刘文的龟毛性格,吃饭要用好看的碗,睡觉要用干净的床单,他们家养了这么多只鸡,但正院里却从来没有一点鸡屎,而这变蛋,他虽然变不出花来,也要弄的规规矩矩的,每一个都要求看起来薄厚差不多,没有毛刺。

一样的价格,这好看的,自然就更受欢迎一些。而因变蛋是从他们家学来的,其他几家也不好意思降价,因此五家的变蛋,还是他们家卖的最快,不过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显眼了。

等到秋天,莲藕又收了一批之后,村中开始有人想跟着学做莲藕,这时候,刘文就不说话了,他既不说这东西好做不好做,也不说愿不愿意让别人做,无论谁来问,都是说要应为即将到来的春闱做准备。

其实这时离春闱还有一段日子,不过以三年的时间来看,这时候也的确是到了该冲刺的时候了,因此别人也不好烦他,当然,旁敲侧击的从英儿刘武乃至郑定辉刘茶花那里打听都是免不了的,不过前三人是不说了,就是刘茶花,也从不多言。

她现在在刘家的日子过的很好,虽然她是和那个小丫头另开一桌的,但也是刘家人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现在日子好了,刘文也不要求顿顿有肉了,却也是食不厌精的标准,那些饭菜的做法,她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现在却能经常的吃到。刘家的活儿虽然多,但一天最多也不过六个时辰,每月还有两日的假日,这不说嫁人之后,就算是做姑娘的时候,她也没有这么清闲、舒服过,她虽对未来没有什么期望,却也不想再过那种苦日子了。

而至于那个叫青儿的小丫头,则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第35章

倒不是刘家对青儿有什么防范之心,毕竟青儿也是卖身过来的,说的严重一点,生死大权都在刘家的手里,若刘家有心,不说打杀了她,起码随时可以把她卖到青楼里。

而青儿不知道,则是因为她白天都是跟在英儿身边的,刘文从来没有让女孩子做工的习惯,打络子做糕点也就罢了,下地这种活是绝对不会让英儿做的,因此青儿跟在英儿身边,也就是帮着打些络子,尝试着做点新鲜的糕点,过去这些糕点大多是刘文想到在现代吃了什么什么,然后大概的说个方向让英儿试验的,英儿做的多了,对这些倒真有了兴趣,因此现在不用刘文说,也会自己做着玩。

现在家中条件好了,不说白面,就是绿豆面玉米面白米粉也都是需要就能买来的,至于做糕点要用的白糖、饴糖、蜂蜜自然也不会缺,这些东西再配上各种果脯,做出来的点心,那是真的要比铺子里卖的更好,只是刘文还有点遗憾,不是遗憾英儿的手艺不好,而是遗憾没有奶油,他并不是西方文化的拥护者,也没什么小资情调,不过关于点心这一点,也是要承认,有奶油的,是的确要比没有奶油的口感更好的,为此,他还在寻思,是不是要再买一头奶牛。

只是他来到这村里这么久,黄牛见过不少,却没见到过印象中的黑白牛,由此刘文不得不怀疑,这中国没发展出奶制品,不是因为中国人没想到,而是因为没有这条件?

刘文对此没有过研究,也不知道这黄牛的奶是不是能喝的——喝是应该可以的,毕竟如果不能喝,那黄牛就绝种了,但是牛可以喝,不见得人也能喝,起码口感的问题还是很难说的,因此这养牛的计划,他也就没有马上实施,只是在有机会的时候接了一碗牛奶,让郑定辉喝。

“这是什么?”郑定辉看着那白花花的东西很是疑惑。

“牛奶。”

“牛喝的?”

刘文没有说话,郑定辉的反应思维早和以前不同了,立刻就想明白了这碗牛奶的作用,当下就想往后缩,但是刘文哪会给他机会,不等他有动作就道:“人也可以喝,你来喝喝看。”

“为什么是我?”

“那你是想让英儿青儿还是刘大姐来喝?”

他们过去叫刘茶花二嫂,现在当然不能这么叫了,因此就改为刘大姐了,这个称呼在刘家村很多,所以别人再提到的时候,都会再加上一句刘文家的大姐,或者是二狗过去的老婆。

外面人这么叫,刘家人自然是不会的,而且,这么长时间,郑定辉也发现了刘文对女性好像有一种天生的柔软心肠,同一件事,那男人做了和女人做了在他那里得到的绝对是两种对待,为此,他还暗恨过自己为什么不是女人,若他是女子的话,不说当时不会被捆被打,就算是后来,也不会被指使着做这做那。

虽说他现在是刘文的兄弟了,但他若是女子,说不定现在都是刘文的老婆了——在第一次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他生生出了一身的冷汗,只觉得这简直是最灰暗的未来,不过慢慢的他也就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想法,还是建立在自己是男人的角度上,若他是女子,刘文应该是不会这么对他的。

“不过,我为什么要嫁给这个白脸狐狸,要嫁,我也应该嫁给刘武啊,虽然这小子傻了一些,但又老实又肯干还结实,那真是皮糙肉厚又耐磨呀……”

过去想到这些的时候,郑定辉还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但自从被刘文抬着下巴说了一次之后,他每次想到刘武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些,再之后就感觉到全身发寒,他这么想刘武,那刘文,该不会也是这么想他的吧,对于刘文来说,他可不就是又傻又结实又皮糙肉厚的吗?

通过这件事,郑定辉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没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由此,他万分庆幸刘文不是女的,否则,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所以在这个时候,郑定辉立刻摇头:“那不是还有二郎吗?”

“二郎要下地。”

“我也要……”

“你可以不用下地。”不等他把话说完,刘文就道,“万一你有不适,我允许你在床上躺一天。”

郑定辉的眉头皱了起来,刘文又道:“喝吧,不是毒药,大户人家都喝的。”

郑定辉有心想问一句你为什么不喝,但也知道这一句要是问出来了,就等着挨削吧,因此他只是犹疑的端起碗,然后苦着脸的看着刘文,就希望他能突然的发一下慈悲,但刘文只是微笑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真、真要我喝?”

“快趁热喝了吧,我给你加了蜂蜜。”

刘文的语气那叫一个温柔,郑定辉听了心凉的更透了,当下他也不多言,硬着头皮喝了一口,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这黄牛产的奶和那种黑白母牛产的奶最大的区别在产量,而不是口感上,但郑定辉此时的心情,就是让他吃鱼翅鲍鱼那也是吃不出什么好的因此这一口奶下肚,他只觉得哪儿哪儿不舒服,哪儿哪儿有问题,因此在刘文问他好喝不好喝的时候,他立刻摇头说不好喝。

“真不好喝?闻着味道也差不多啊。”

刘文拿着那碗闻了闻,郑定辉怕刘文又让他喝,连忙道:“真不好喝,很腥。”

他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却不知道,只这么一句却在无意中阻碍了大珠朝奶制品的发展,既然黄牛的奶很腥,刘文也就不想什么奶酪奶油了,养一头牛专门产奶的打算也就放在了一边,在这个时候牛还是家庭中重要的财产,若是在现代,起码也是拖拉机那个级别的,就算是刘文,也不可能无故养一头放在那里玩,当然,刘家现在也有一头牛,不过那却是一头公牛,而且是用来耕地的。

过了秋,很快也就要过冬了,刘家村上上下下也都开始准备年货,这一年的光景不错,虽说在秋收的时候淹了一些,却还有丰收年的八成,所以家家户户办起年货也殷实,特别是花有才和刘旺刘全家,里正家本就是殷实的,今年也不怎么显眼,而他们三家却是大大的不一样了,刚入冬,三家就进城去截了布做新衣,每家的年货上不仅有猪肉鱼肉,更有羊肉牛肉,看的村中人很是羡慕,花有才的两个闺女也都纷纷被提亲,不过却都还没说下来。

按照花家夫妻的想法,他们家的大妞二妞不仅人出挑,现在更知道了怎么做变蛋,这嫁到谁家也是个小财神,因此必定要给闺女们找一户好人家。

他们这么想的,旁人可不知道,因他们和刘家来往密切,就有传大妞二妞是要嫁给刘家兄弟的,不过这兄弟却不包括刘文,现在刘文虽然还没有中秀才,但村中人想到他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将他隔离到另一个世界,他们也许没有明确的意识,但其实在心底却都不自觉地认为,刘文,是不属于这里的,无论是大妞二妞也好,还是村中过去的村花刘茶花也好,都是不能作为他的婆娘的。

因此这里的兄弟,就是指郑定辉和刘武了,这一开始传的时候,刘家兄弟还没什么反应,传的多了,郑定辉就有些坐不住了,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这传言中,其实只有他一个主角,不是他水仙开花,自恋的可以,而是他怎么看都觉得刘武那和英儿是早就配好的,就算是他想错了,刘文估计也会再等两年,英儿大了再说这个问题,但他却是不一定的。

“大妞二妞?”他来的时候刘文正在练字,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的字体,也习惯了这种竖排,这个身体的主人,以前就没少背经典史书,以他来看,是否能中举不一定,中秀才是应该没问题的,上次之所以没能中,运气不好使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没有揣摩好上意。

这个东西就和高考作文一样,出来一个论题,你当然可以自由发挥,但是你写什么得多少分,一个是你自己的水平,另一个也要看你的作文和老师是否合拍。

如果你写一个新新人类的,遇到的正好是一个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那分数自然要高一些,如果遇到的正好是一个古板的,那恐怕就不只是低一些的事情了。

现代高考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卷子那么多老师,除非暗中操作,否则很难知道你的考卷会是哪个老师来批改,但是在这里,不说别的,你起码可以知道知县的爱好。

王普县的知县是去年新上任的,虽然是新当官的,年龄却已经一大把了,为人最是老派,也就最喜欢那种方方正正的字体。

第36章

刘文上辈子是当老师的,对于老师的心理是最能揣摩的,因此这几日他也不干别的,就在家中练字,他的性格向来比较沉稳,再加上修养身心了这么两年,也不觉得练字怎么苦闷,不过被这么一打扰,顿时就有些不快,他回头看了郑定辉一眼:“什么事?”

他此时的语气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郑定辉本能的感觉到了不好,因此立刻道:“你、你忙吗?我是不是打扰你了?”

刘文心中冷笑,面上却没有什么不快:“也没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说说什么事吧。”

“那个,现在外面都在传我和二郎以及那个花叔家……”

“怎么,想媳妇了?”

郑定辉面上一红,立刻道:“不是。”

“那是看上谁了?”

“也不是。”

“那你想干什么?”

“我……那个,大郎啊……”

刘文嗯了一声,语气微微上扬,郑定辉连忙赶快:“不是,我是说大哥啊,我只是想知道,你没有和花叔他们达成什么协议吧。我、我也没有别的意思,但是这娶婆娘总要找个喜欢的是不?虽说大妞二妞没什么不好吧,可是,我也说不出来有多喜欢她们,这要过一辈子也怪那啥的……”

“那你想怎么过一辈子啊?”

郑定辉一愣,一辈子这个话题对他来说实在太长远了一点,他过去是有目标的,当年他在王普县混迹的时候,整天想的是,怎么做大将军大元帅,然后过去欺负他的人,比如包子铺的老板烧饼店的小二见了他都要畏惧,后来落到了刘文手里,就又想着怎么摆脱这个狐狸,但是现在,那些儿时的梦想是不用说了,这白脸狐狸要摆脱起来……

其实,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认命了。他现在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饭菜做的更好一些,让刘文吃的更开心一些,这样一来,他的日子也就能更舒坦一些了,那些一辈子啊未来啊,他实在还没有心思去考虑。

“我还没有想,不过我觉得和大妞二妞不能过一辈子。”

“我也这么想,你娶一个就够了,还能娶两个?”

刘文慢慢的说,郑定辉马上用力摇头:“不是不是,我是说,我对她们没、没那个心思。”

“那你对谁有心思?”

“我对谁都没有心思啊。”

刘文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的看着他,郑定辉被他看的心中发毛,不由得就有些忐忑:“怎、怎么了?”

“说起来,你也十六了啊。”

“十六,又怎么了?”

“原来,连毛还没有长齐啊。”

郑定辉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这一句话其实没什么,但就像所有十八岁以下的小孩总想让人认为自己是大人一样,这一句对一般大人来说只是调笑的话,对郑定辉这个少年来说,那就带点侮辱性的了,他有心想回一句,但被刘文压迫惯了,因此只有梗着脖子道:“你怎么知道我没长齐?”

“我没心看你的屁股。”

刘文笑的含蓄,郑定辉却如遭雷击,他说不出是失望震惊害羞屈辱还是别的什么,一时间只能愣愣的站在那里,刘文又拍了拍他的头:“下去玩吧。”

说完,就不再理他,转身又去练自己的字,而郑定辉,在发了一会儿愣之后,如同幽灵似的飘了出去。其实村中人说话没什么顾忌,别说男人们了,就是女人,特别是结过婚生了孩子的“娘们”那骂起人来都不是一般的厉害,嘴中带的花样,甚至能把一般没结婚的小伙子给臊红了脸。真的来说,刘文的这一句真的不算什么,可是对郑定辉的冲击,那真是刚刚的。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后,过了好一会儿都没能回过神,到最后才想起,自己过去,不就是问一个准话吗,怎么、怎么就跑到了他的屁股上呢?

而刘文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让郑定辉这么纠结,他嘴里很少说粗话,但却不是不会说,不过比起粗话,他更擅长的还是那种刺话,用萧二当年的总结就是,非常善于打击人的自信,最适合做的其实不是老师而是律师。

只是来到这里后,面对刘武英儿两个孩子,那是实在不好打击,而对于村中的其他人,那是不能打击,后来虽然有了个郑定辉,但也是悠着来的,这两年自我控制下来,和过去相比,那已经可以自称为佛爷了,刚才那一句,他也不过是顺嘴那么一说,根本就不会想到有什么后果,不过后来他还是要想,十六岁这还是虚岁,其实也不过才十五,说起来,还真的是没有成人呢。

这么一想,他突然意识到,郑定辉其实还是很有塑造力的,因此在第二天,他就又公布了一个决定——让郑定辉和他一起去考秀才。

听到这话,郑定辉惊讶的连嘴巴都合不上了,过了好半天才磕磕巴巴的道:“我、我怎么能考秀才?”

“你怎么就不能考了?”

“我、我都没准备啊。”

“又不是让你现在就考上,跟着我去见见世面,下次再考。”

“啊?”

“有个秀才的身份,总好行事。”

刘文说完,继续夹菜,这就代表这个话题就此结束了,刘武英儿对看了一眼,也不说什么,反正也不是让他们去考,现在家中也宽裕,多一个人去考也没什么,考不上没什么,考上了,不说在刘家村,就是在整个王普县,一门两秀才,那也风光着呢。

郑定辉愣愣的,再一次的认定刘文这是在整他,可是这种整,又让他有口难言,任谁来看,考秀才,那都是一件好事啊,他当然也不是说不好,可是,就这么突然的让他考了,这、这不是逗着他玩吗?

也许真的是在逗他,不过刘文却是在认真的玩着,第二天,就让郑定辉跟着他一起开始练字学习了,此时正在年头里,家家户户都忙着,郑定辉这一猫在家中,立刻就被人察觉了,他们家又经常有人来,自然没办法保密,再走在路上,就开始有人打趣他,郑定辉心中尴尬,但面上却不露,听了别人的话,也只是笑着说:“别寒碜我了,不过是跟着大哥去学习学习,我怎么能考的上秀才呢?”

这样的话,正是一般村民的想法,因此众人谈论了一番也就罢了,只是郑定辉见了,心中难免有些不平,他对考秀才本是没有什么盼望的,可是他不想考和被人看不起那就是两个概念了,再回去的时候,就更用功了,他本就有天分,这一用功更见成效,刘文看在心中也不由得怀疑,难道还真能让这家伙碰运气的蒙上一个?话说当年萧二,就是凭运气上了重点大学的。

家中有两个准备考试的人,气氛自然也就和往年有些不同了,刘文郑定辉的精力都用在了书本上,对年货的准备就有些不足,好在今年家中又多了两个人,青儿在英儿的教导下,现在已经很能干了,刘茶花本就是个厨艺好的,又在刘家这么一年了,虽然创新上还有些差距,但学着做还是有八分味道的,因此刘家的年夜饭依然丰盛而且美味。

过了年,也就到了要考试的时候了,现代人看电视剧总觉得考试只有那么一场,其实也不能说错,不过那是考举人,而考秀才,也许更容易,但却绝对是更繁琐的。

这考秀才又叫童子试,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县试也就是在县城中考,要考个四五场,通过了才可以进行府试,府试就要到州府中去考,和县试一样,也要考个四五场,最后还有院试,那就是要由提督学政来主持了,要考两场,之后通过的才会被称为秀才,也就因此,这秀才才有见县令不拜的资格,才有不纳粮不交税的优待,若是成绩上佳者,每年还有来自官府的补助,也就是有这种种优惠,古代才有那么多学子往这条路上走,这换算到现代,就有点考研的味道,考上了,不见得就能有个好工作,可是考上了,更有希望进入公务员的系统。

所以对于这一个考试,一般的平民学子,几乎没有不重视的。

二月初三,刚吃了炒凉粉之后,刘文就带着郑定辉来到县城,刘武英儿本也想跟来的,却被他拦住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家中也该忙了,往年要做什么,也都要做,不能因为他们而耽搁了,否则若是他们也都没考上,岂不是吃亏吃大了?

对于他这句话其他几人都觉得很是不吉利,不过在这个时候也自然都乖乖听话,因此刘文和郑定辉是被花有才送到县城的,来到县城之后,刘文就租了个清静的院子,然后每日和郑定辉读书写字,等到二月十四,两人一起进了考场。

第37章

也不知道是考举人和考秀才不一样,还是这大珠朝和中国明清时代有区别,总之这县试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变态,那四五场并不是要一气考下来的,而是考策论是一场,考诗词又是一场,人有个缓冲的余地,所以虽是几十人挤在一个屋里,刘文倒也忍了下来。

策论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只是诗词对他来说稍稍的纠结了一下,倒不是他做不出来,他虽没什么文采,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诵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

先前这刘文没少背诗词,他在这上面也是用了心的,所以应景的写上一句四言倒是做的到的,令他纠结的是,这一次的题目是“春”,他这里,有太多关于春的绝句了,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千古名篇,因此在面对这个题目的时候他很是思虑了一番,到最后终于只是自己做了一个平平的四言。

之所以没有剽窃,倒不是有太强烈的道德感,毕竟这里是大珠朝,他所知道的那些文豪恐怕是不会出现的,他就算剽窃一两首,真的来说,对作者本人并没有什么伤害,当然一个不劳而获的帽子他是跑不掉的,不过这种事情,他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少做。之所以没有用,只是觉得有些不值得,不说别的,他起码对于这一次的县试是有把握的,再拿一个千古名句出来,就有些大材小用了,若再弄出什么木秀于林的事情,那也有些太不值得了。

这几场,他考的都可以说是顺手,见了题目,打一遍腹稿再打一遍草稿,然后再正式誊写一遍,最后再做一次检查就完了,不过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他也不会第一个交卷,先前也这么叮嘱过郑定辉,郑定辉当时听了有些发愣:“大哥,怎么会提前交卷呢?当然是要等结束再说啊。”

“你要有把握倒也不一定非要等结束,不过不要做那个出头鸟,别让考官因此记住你了。”

郑定辉点点头,但还是道:“让考官记住不好吗?”

刘文一笑:“第一,卷子是密封的,考官不见得知道你是谁;第二,现在并没有必要留下一个狷介的名号。”

郑定辉在这上面是有悟性的,他这两年也没少和那些生意人打交道,想了想,也就明白了,棒打出头鸟,太出挑了并不见得是好事,特别是他们现在并没有其他的依仗,若被人就此记住并不见得是好事。

刘文见他明白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他并不是非要保持低调,而是出名,也是要看时候的。现在第一个交卷,若碰上那考官是惜才的估计会另眼看待,若碰上是个有小心眼的,想来还是会另眼看待,只是这个另眼,就不知道是什么眼了。

所以他写完后,就在那里装着专心审卷,待发现有两三个人交卷之后这才会起身。

他们一连考了四天,每天都是早上去,下午回,饭食就在饭馆里打发了,这时候还缺少诸多调料,这王普县又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城,自然没什么好馆子,不说刘文了,就算是郑定辉,吃着也有点不是滋味,头两天也就罢了,他一是觉得运气不好,没找到好馆子,第二也实在是没有这个心情,刘文是久经考验,他却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不说别的,总是有些忐忑的,虽说他不过是一个添头,可是既然下场了,当然也都是想有个好成绩的。

考了两天之后,他的心态也就平稳了,觉得这秀才如何先不说,但是这县试好像还真没什么难的,别的不说,这刘大郎前十多天给他的突击上却是都多多少少捞了一些的,只要不出意外,他这个县试,总是能通过的吧。

原来刘文提前十天到县城,一是为了静心,第二则是为了突击重点,这种事他在过去常做,现在做来也是得心应手,在现代有考前的种种参考书,而在这古代,其实也有人做这么生意的,当然,这里就不是辅导书了,而是考官过去的诗词策论,这些东西不能告诉你会考什么,但是却可以告诉你,考官更喜欢什么。

然后再参考一下历年的县试录,虽不能说一猜一个准,但总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这就像中学时代的政治论述题,知道大概的方向,下面的总不会有大差错。

所以考到第三场的时候,郑定辉的心情已经很淡定了,也就有心留意这饭菜问题了,他这两年总吃自己做的,平时也不觉得怎么样,这么一对比,就觉得自己以后哪怕一事无成,也是可以做个好厨师的。

这么一想,他就不由得去看刘文,前两眼,刘文没有反应,等到第三眼,刘文抬了下眼:“你看什么?”

“没有……啊,不是,那个大哥,你觉得你考的如何?”

他本有心否认,但想到刘文不是这么好糊弄的,因此就随口转了个话题,刘文看了看他,慢悠悠的道:“我已经尽了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