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没变啊,简直对我压迫的更过分了!”想到这里郑定辉不免磨牙,“他的晕车不是早好了,还有什么不顺心的,难道是为路费发愁,可是那松花蛋已经腌上了,不就等着出罐了,还是他担心那松花蛋卖不出价钱?不过就算松花蛋不行,这粮食也快收了,路费总是有的。”

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出刘文为什么这么别扭,只有把这当成他越加龟毛,然后自我怜惜一番,接着干活。

其实刘文倒还真有不少烦心事,虽说村中的大多数人都被郑定辉挡了,但少部分人,比如刘汉山花有才以及村中另外的几个秀才,他总是要见见的,前两人也就罢了,下面的那几个秀才却是酸的令人牙疼,若真要比喻的话,那就像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学识自然是有的,但那股子清高劲却要比孙鹏等人更甚。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以孙鹏等人的环境来看,也不会觉得秀才有多么了不起,但村中的这些秀才,那平日看的不是目不识丁的农夫,就是屡考不中的白身,自然很是矜持。这就像是在帝都魔都,不会有人觉得月薪上万有多么了不起,但若换成一个小县城,那上万的月薪简直是要令人惊叹的。

不过虽然和这些人说话都要头疼,刘文却还不能不应付,这些酸秀才考举人也许困难,编排人却是一等一。不过这还不是最令刘文难受的,最难受的,还是那些说亲的。

在纷纷扰扰的说亲大军中,要来给他说亲的倒不多,但郑定辉刘武乃至英儿的都不少,这说亲一事,本来都是由家中的女性来操持的,但英儿年龄还小,又是个还没出格的姑娘,他们的母亲又早已去世,他们家又没有什么相厚的亲戚,在他们家起来后,倒是有几个过去的亲戚想来攀关系,但都让刘文给刺走了,有那厚着脸继续来的,刘文直接让郑定辉用出了棒子。

没了女人,这亲事的问题自然落在了长兄的头上,什么张家的柴火妞,刘家的大丫头,不管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也不管年龄多大,总之附近村子里的女孩子仿佛一时间都要嫁人了,最令刘文无语的,张家村有一个,才十一岁,竟然已经是年龄合适了!

这其中,郑定辉要比刘武更受欢迎,就连一些家境不错的,都来给他说亲。当然,那些女孩是入不了刘文的眼的,倒不是说那些女孩不好,最关键的是,十四五的女孩子,在刘文眼中那还是小孩,不说要背着书包上学校吧,起码也不能来结婚生子啊,不过关于此事,他还是问了郑定辉的意见,确定他没有意思后,才想办法回绝了。

除了这个之外,刘文还要为下面的家计发愁。

郑定辉现在也是秀才了,再让他处理商贾之事就有些不合适了,但刘武又不是干这个的材料,英儿又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他们家以后的莲藕青玉乃至松花蛋都要怎么处理?

当然这些东西让刘武去卖也是能卖的,可是平价卖和高价卖却是两个概念,要知道他们以后花钱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就算他们将来中举了做了官,也是要家中有底子支撑的。

而且,他还有搬家的打算。

他对刘家村是有感情,但只是这里的邻里关系很令他头疼,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像花有才这样的老邻居,但却没心思和他们天天应对,特别是在他们天天来念叨种地嫁女这样的事情的时候。

“不过这搬家的事倒也不急,总归要先去一趟京城的。”

他思忖着,若是他或者郑定辉,不论哪一个,只要有一个中了举,就有可能领个外职,所以倒也不用急着买房子,当然若是两人都没中,那这事就需要马上考虑了。

“现在还是先筹集路费吧。”虽然田里种的粮马上就要收割了,但这些钱刘文是不准备动的,前两年是没办法,而以后,这卖粮的钱他却是不准备再动用了,他虽然自忖总是能弄到钱的,不过也不能不留个后手,这古代可不比现代,在现代一个地方受灾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集,而这古代那就全靠储备,所以这次的粮食,他也不准备怎么卖。

卖是要卖出一些的,却要留下大部分,若明年也风调雨顺,再把这陈粮卖了。他这么一想,就把这念头转到了松花蛋上,想着自己那松花蛋是不是已经在文人学子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了。

他当初会一人送两个松花蛋,就是想让那些人帮着宣传,他是知道文人学子的这个毛病的,大多都是,有个什么东西都想显摆,他当时又说了那松花蛋也是不能放太长时间的,他们回到地方上,就算是当个新奇的东西,也要拿出来炫耀炫耀的吧。

而只要有了那么点风声,哪怕那风声不大,他下一步也好做了。

他在这边想着,却不知那松花蛋在州府已经很有名气了,这事还要落在孙鹏身上,在考前,冯远为了避嫌不和他见面,考后自然就没这个顾虑了,要论起关系的话,冯远和孙家倒也没有太深厚的渊源,只是孙鹏是冯远几年前就相中的天才,这几年后,孙鹏又不负所望,冯远自然很是得意,所以见了孙鹏,那就像见了得意弟子,说不出的喜爱。

而他又是真有学问的,孙鹏对他自然也满是钦佩,两人都是真心的,相处的自然融洽,孙鹏虽不能说天天都和冯远见面,却也不时的登门拜访,也就是因着这个关系,孙家没有急着要他回去,孙家就算有清誉,毕竟也不是傻子,有这么一个学政看好自家的子弟,那当然是要多多攀关系的,孙鹏虽然也知道家人的用心,但他自问身子正,倒也不怕别人议论。

后来刘家兄弟走后,冯远也要回京述职了,孙鹏自然也要先回老家才能再进京,而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孙鹏就把这松花蛋拿了出来。他拿这个,第一是觉得此物很配冯远,第二,倒也真是有心思为刘文着想的。

在孙鹏看来,那刘文就是君子的典范,但这次秀才却只得了个二等……当然他不能说这是考官不公,可是却也觉得对刘文来说太屈才了。他从来没有做过为人说情的事情,也不知道要怎么说,而且他虽然狷介了些,毕竟还不是真傻,也知道冯远看中自己,有几分是为了自己的才能,恐怕也有几分是为了孙家的风骨。虽然他没有存什么龌龊的心思,可要把刘文特意提出来,倒对彼此都不好了。

而这松花蛋是君子之物,又是少有的,借此说出刘文,岂不是两厢便宜?

第51章

文人最注重的是什么?

财物?权势?这些当然都有,但若以这个群体的特性来看,那恐怕就是名声了,人活一张脸,在文人这个群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历史上多少御史大臣找皇帝的麻烦,不能说他们不是真心为民为国,但其中,也难说不是为了名誉,特别是在碰上一个不怎么厚道还有些残暴的皇帝时,那履行职责简直就是拿着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可不管在任何时候还都不缺少这么有勇气的先生们,有的甚至干脆就以死相谏,不仅是自己死,还拿着全家上下,乃至三族九族的性命抗争。

这种惨烈到底是为了什么?为皇帝为天下苍生?

当然,忠心的官员从来都是不缺少的,一心为民的官员也不能说没有,但若是在他们上谏前加上一个遗臭万年……那还有多少官员会拿着自己的前途为代价而以驳斥皇帝的诏书为荣,乃至一头撞死在大殿前……就值得思量了。

当然看重名声也没有什么不好,如果没有为了身后名而前仆后继的文人们,下面老百姓们的日子恐怕会更难过。

文人重名声,冯远也是一个文人,作为一个状元出身的文人,他的字写的不错,他的学识也不错,他在士林中也颇有名声,但是他自己清楚,若论字画文章上的才能,也就是如此了,他不可能像历史上的书画家一样名流千古,也就因此,他更注重自己的清誉官声,同时希望能在官位上有所进步,若机缘凑巧做下一番功绩,却是比那在诗画之道上更突显文人本色了。

所以孙鹏弄的这个松花蛋,虽不是多么金贵的东西,却的确合了他的胃口,亲手剥了一个松花蛋,看了上面的松花,他连连点头:“这名字倒也形象,松花蛋、松花蛋,你说这是那个刘家兄弟弄出来的?”

孙鹏应了,又把当初刘文忽悠他的那一通说了出来,这一通颇具传奇色彩,可你还真不好推敲其中的真假,冯远虽然见识更广,也不能说刘文这是忽悠人的,只是心中奇怪,那变蛋也就罢了,这松花蛋如此新奇的东西,若早有古书记载,怎么先前就没有人发觉?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心中一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他也有大多数传统文人的毛病,那就是对这些有技术性的东西不是太看的上眼,也亏得这还属于农家产品,又有养家、祖上遗留这样的因素在,否则冯远不见得要怎么想孙文了,他此时想的就是,若是在宴会上摆出这么一盘松花蛋,不说别的,寓意总是好的。

“不过这变蛋我也吃过,怎么这松花蛋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很少?”

“学生也不知道,不过看样子,是不多的,学生也只得了两枚。”

两枚都送到了这里,冯远更是高兴,只是遗憾这东西恐怕是带不到京城了。孙鹏见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也是喜欢这东西的,当下就道:“那刘家兄弟和学生一样,都是要赴今年的秋闱的,学生和他们约好了在京城相见,届时学生带他们一起去见老师?”

冯远想了想,就点了下头,其实不用和孙鹏一起,刘家兄弟也能打着学生的名号去见他,不过那自然与同孙鹏联袂就有区别了,孙鹏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区别的,一见他同意,立刻喜出望外的道谢,倒弄的冯远有些不解:“你与那刘家兄弟倒是交好。”

“是,学生很钦慕刘家大郎的风骨。”他说着,就又把郑定辉当年给他说的那一套说了一变,郑定辉当初说的时候,多少还是昧着良心的,而他对刘文一百个崇拜,言谈表情中都带着佩服与赞赏,只把刘文夸成了一朵花,他唯恐冯远对刘文的印象不好,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汇都堆到他身上,倒弄的冯远怀疑刘文是不是沽名钓誉,故作高深,但他又想到刘文在院试上的表现,想了想,又觉得不像。

“将来再见一见,自有定论。”

他这样想着,倒也不将心中的怀疑说出,孙鹏是他的得意门生,又是贡生,将来哪怕不能中举,也是可以做官的,而那刘文,说到底,也还只是个秀才,若不能中举,好与不好,也不过就是那个样子。

孙鹏将松花蛋给了冯远,其他人得了,自然也是有给当地名人,有给自家师长的,前者是不说了,后者一般也是在士林中有几分名望的,他们得了这东西,也难免会和冯远有同样的心思,只是冯远不能拿到京城,他们却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炫耀的,蛋皮上生松花,多么清雅呀,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东西太少,否则当着众人的面剥开,不是更惊奇,更有寓意吗?

这见过的都说稀罕,没见过的当然更要说稀罕,在文人才子里面,从来都不缺少想象力这种东西,到最后,一个松花蛋,已经被他们联系到了各种事情上,还有一些有诗才的学子专门做了咏物诗,有了名气,自然就有人打听,知道是王普县刘家兄弟弄出来的,就有人给自己这边的亲朋好友来信让帮着打听,那几个当初得了松花蛋的也写信来询问,所以在刘文收到信的同时,也有村中的秀才来问这件事的。

“松花蛋,哦,倒真是祖上遗德,只是此物和变蛋不同,却是难做的。不瞒怀德兄说,这东西我们兄弟费了好大的力气,也才得了不到二十个,却是都送了人的。再做……倒还真是又做了一些,只是是不是能成,还不知道。一定一定,若真能成了,一定给怀德兄消息。”

送走了这个秀才,刘文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英儿见他的眉头微皱,不由得开口:“大哥这是怎么了,是怕那松花蛋做不成吗?”

刘家当初盖房子,虽然考虑了很多,但也不过想想怎么结实、舒适,至于说什么规矩,那是没有的。像所谓的布局,也是很普通的三间房,一间正房,两间耳房,刘文本和英儿在左侧的耳房说话,那秀才来了,刘文就出来接待,两人就是在正房里说的话,此时又没什么隔音设备,英儿自然都听了个清楚。

“倒也不是做不成。”

刘文慢慢的说,英儿不解道:“那大哥是为什么发愁?”

因为这松花蛋竟有人想让他白做!刚才那刘怀德虽然没说清楚,但那话音中却只是让他相送,半点也没有要拿钱的意思,虽然这是此人一人的说法,可难保其他的人也有同样的心思。

钱财是阿堵物,凡是读书人都要表示一下不屑的,特别是要让他们掏钱的时候,但刘文半点也没有以此博取名声的想法,他要真想邀名,剽窃一首绝句,然后想办法弄的广为人知不比这更合适?那好歹还会被人说是某某诗词的作者,弄了这么一个松花蛋,算什么?后世传起来就是松花蛋的制作者?这还是好听的,在食物上,人们向来喜欢和人名结合,比如麻婆豆腐,阿香婆辣酱,东坡肘子,那到他这里会变成什么?刘文花蛋?文松花蛋?或者干脆,就是蛋公?

想到最后一个,刘文的脸色立刻变得出了点颜色,英儿更是担心,忧虑的说:“大哥有什么发愁的事,我、我虽然不懂,但也愿为大哥分担……要不,说说也是好的……”

她的声音低低的,带点怯意,刘文回过头,见她半低着头,一张小脸粉粉嫩嫩的,伸手就想往她的脸上捏,不过总算最后忍耐住了,现在英儿的年龄虽然还不大,但在这个什么十一岁就是适龄年龄的地方,也是个半大的小姑娘了,他们毕竟不是亲生的,他再做出这种动作就有些不合时宜了。看着她水灵灵的小脸,他有点遗憾这不是郑定辉,否则还不是他想捏就捏,想掐就掐的事?

英儿不知道他是惦记上自己的脸了,见他盯着自己,还以为自己有什么不妥,因此有些怯怯的看着他:“大哥……”

“哦,也没什么。”他本来不想说,但转念一想,无论英儿以后是要和刘武在一起,还是嫁给其他人,都是要管家的,这里又没有合适的长辈教导,只有他着手提点,因此道,“我只是在想,咱们家的生意要怎么处理。”

“处理?是说要由谁管理吗?”

刘文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你有什么想法?”

“也不是什么想法,不过是,想了想……”她有些羞涩的说,这几年她读书认字,也知道了一些规矩,她的心思本来也就细,刘武见家中出了秀才只顾高兴,她却想的更多,她是苦日子过来的,虽然当时还小,但也知道管家很重要,更知道,只靠田租的话,实在是靠天吃饭,虽然家中还有藕有鱼,可多一项进项总是好的,因此她当初还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帮一把手。

只是算账记事这样的事她还能做,和外面的人打交道却是不行的了,本来刘武是最好的人选,但她也知道自家的这个二哥,只会认死理,在变通上很是欠缺,种地是一把好手,做生意却难说了。

她想来想去,倒也想到了一个人选,可她也不知道是否合适,因此也就没说,只想着自家英明神武的大哥一定能想到妥善的办法的,哪知道刘文却说还要为此发愁。

“大哥觉得,刘大姐……怎么样?”

第52章

刘茶花最近的日子也有点心烦,本来,她的生活是不错的,刘家虽然事多,但都有条理,家中人人都还是能干肯干的,而且需要力气活的时候,也还会请短工,所以她的事情虽然琐碎了些,却并不繁重。

前一段刘文和郑定辉去赴考,家中人口少了,她更为清闲,每日不过养养鸡,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然后真的忙不开了,刘武才会让她到田里帮把手,而且养鸡和做饭都还有英儿与青儿帮忙。

虽然现在家中请了人,日子也好过了,英儿却没有大小姐的自觉,会自觉干活不说,对人也和气,刘武对女性本就有一片柔软心肠,再受了刘文的熏陶,自然更不会苛刻刘茶花,所以她的日子几乎就可以用舒心来形容,但自从刘武郑定辉双双中举后,这舒心就成了闹心。

刘家兄弟都中了举,她也是高兴的,她的生活是在刘家改变的,就算从感恩戴德的角度上说,她也是希望刘家得好的,可从那以后,麻烦也就来了。拐弯抹角让她帮着打听消息的,从她这里探听动向的,要求帮着说情的,刘家村就这么大,真的来说,都可以扯得上关系,刘茶花的父母,这么多年都是不受人重视的,当年因为孙二狗,还很受了些鄙视,这突然被人找上门,一下子就不知道怎么应对了,自然是别人说什么就有什么,于是,刘茶花和郑定辉一样,也是天天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亲朋好友。

不过这些也就罢了,她过去虽没经历过这些,但也是从小在村中长大的,这种阵势,倒也常见,可是那含沙射影怂恿她自荐枕席的就让她有些受不了的,当然,村中人不会说的这么文艺,他们说的更直白:“茶花啊,你这在刘家做工,一辈子就这么过了?你又没个儿女傍身,以后要怎么办啊。你这样的身份,要再做婆娘是难了,但要做人妾也当使得,你看你这么好的条件,别傻的什么都不做,这刘家兄弟就算不做官,那也是一门好人家,特别是刘家大郎,恁的有本事,不说给他做妾,就是给他做个丫头,也不亏!你自己动点心思,若是能得个儿子,可不是享用不尽?”

这样的话,她从自己的娘那里听到过,从自己很多个拐弯抹角的亲戚那里都听到过,她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但她实在不想走这条路。

不过不想走,她却不能不想,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她以后要怎么办?就算她能一直在刘家做工,她还有个老的时候呢!而且,万一刘家也不行了呢?虽说以现在这个样子来看,刘家只会越来越好,但总难说一个世事难料,就像当初的刘家,那日子过的多红火啊,她还记得当时有邻居和她母亲说闲话的时候说:“你们家的茶花,恐怕也就南头那个刘家能配得起!你啊,以后就等着跟闺女享福吧。”

那时候刘文才进学,还没显示出多么有才能,那时候她父亲还正当年,他们家也不像后来那么难过。后来刘文越来越有出息,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自然也就不再提这回事了,再后来刘家落败,她嫁给孙二狗,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可以说几起几落。这以后的日子,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呢,刘家宽厚,也许会容她养老,但她若是不能一直呆在刘家呢?

若是刘家将她卖了,或是有其他原因,她要怎么办?

刘文找到她的时候,她就正处在这样的一个矛盾里,听到要她以后打理生意,她顿时愣在了那里:“大郎,这个、这个,我没有做过啊。”

“这个先不管,现在我问你,你想不想做?”

刘茶花手足无措,她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她本能的觉得这对她是个机会,可她又不知道要怎么抓住,而且,她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抓住。刘文看她那个纠结的样子,又道:“其实说是让你管,还是让你做一个辅助,英儿渐渐也大了,也该学着管家了,不过有些事,她不好出面,你在旁边帮着,就会好一些。”

刘茶花看着他,刘文笑了笑,道:“你回去想想,若愿意,再来找我,不过……不过你要想清楚了,若你真接手了,下面不知会有什么留言传出,对你以后再嫁,恐怕会有影响,当然,若你愿意接手,这每月的工钱也要涨涨,你也好存个养老钱。”

他说的含糊,刘茶花也明白的,若她真接手了,外面不知道会怎么说她呢,现在就有人编排她和刘文怎么样,到时候更成了证据,这种事,对男人来说没什么,对女人却是很有伤害的,而刘文这么说,也是表明了,对她无心,对此她倒也没有什么受伤的感觉,自从和孙二狗彻底断了之后,她就不再想着和男人怎么样了,若说有什么遗憾的,也就是没能有个孩子。

想到这里,她不再犹豫,咬了下牙道:“我愿意学!”

学会如何经营,以后就算离了刘家,她也能多条路吧,虽说这世上女子做买卖的少,可是,开一个小店,卖一些零碎,却也是可以的。

刘茶花出面打理刘家的事情,果然引起一片哗然,那风言风语一下起来了,也好在刘茶花早有准备,虽然背地里哭了几场,表面上却装的如同无事似的,她本就能干,人也不笨,被孙二狗这几年磨的也很是坚韧,而且刘家现在的生意其实也没有多少,有郑定辉在前面教着,再有英儿在旁边辅助着,她倒也很快就上手了,面对外面的掌柜,一开始她还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应对,后来做了几次,她摸到了窍门,也就可以应付下来了,当然,也有那见她是个女子就想占便宜的,但她受了先前的教训,已知道,越软弱越是被人欺负,因此寸利不让,倒把对方弄的讪讪的,刘文冷眼旁观,见她是真的想求改变了,就指点了几次。

他那张嘴,是经过了萧二多少年的磨练,再加上各大论坛实战才锻炼出来的,郑定辉耳染目睹都受益匪浅,更何况他这次亲自出手了,刘茶花得了他的指点,自然是百战百胜,但同时,再看他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哦,这里面也是有几分钦慕的,不过这钦慕更带着几分敬畏,同时也有几分心安——刘家有这么一个人在,怎么也不会败了吧。而当刘家村的人发现这些事情由她来做也可以的时候,那议论顿时就少了很多,就算是再有,也没有再敢当着她的面说的了。这就和当初郑定辉的经历一样,在他只是一个被收养的长工的时候,说什么的都有,而当他能和城中的掌柜中介为他们争取利益的时候,就再没有人敢对他有什么非议了。

她这边站稳了脚跟,那边郑定辉却是别有滋味,他倒不是因为大权被夺而怎么样,虽说离开了战斗几年的岗位他也有些不舍,但他现在天天被刘文压迫着写策论练打字,能少一份活儿,其实是蛮高兴的,而且他也知道,现在身份变了,若还想更进一步,这些商贾之事就不能再做,否则就算中了举,说不定也会有麻烦。

令他心中不服的,第一是刘茶花的工钱——实打实的六百文,除此之外,每个月还有二百文的奖金,按刘文的说法,若她能完成每个月的定额,就能拿到这笔钱,若她能完成的更好,那还能有更多!

奖金!还有更多的奖金!他当初有什么?连工钱都没有!

当然关于这个问题,他现在其实已经有些麻木了,但还有一个问题他无法麻木,那就是,刘文可没这么和风细雨的指点过他,当然不能说刘文没教导过他,只是轮到他的时候总是冷嘲热讽外加斜眼打击。他比不过英儿刘武也就算了,怎么连个刘茶花也比不过?轮资历,他比刘茶花老,论能干程度,他比刘茶花强大,就算是论功名,他也好歹有一个秀才了,怎么刘文处处以打击他为乐呢?

他这么想着,看向刘文的目光就不免的带了几分哀怨,刘文察觉后,横了他一眼:“你又乱想什么?”

“怎么我一想就是乱想?”郑定辉不满的嘟囔。

“那你还能有什么正想吗?”

郑定辉一窒,刘文又道:“让你办的事如何了?”一说到这个,郑定辉也顾不得哀怨了,立刻来了精神:“我已经给刘怀德他们说了,那松花蛋的配料都艰难,不是轻易能做出来的,虽说咱们应该讲一个君子之德吧,可若不收钱,咱们自己都做不成,不过这东西,咱们也不赚钱,就收一个二百文的成本价!”

“他们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脸色都变了!不过竟然还有人愿意买。”想到那些秀才一脸为难,还找他订购的样子,他不由得摇摇头,“不过大哥,以后这东西的配方咱们可不能说出去,否则还不要被人埋怨死啊。”

“若真的做大了,也还是要卖出去的。”

郑定辉一愣,刘文却不再说,只是道:“这件事,你不用再插手了,下面的,就让刘大姐来做。”

郑定辉点点头,他也知道,去给那些秀才说说为难之处还可以,真的去收钱,却不妥了,不过在这么想的时候他也有点疑惑,这松花蛋不比变蛋更复杂,配料也没有多少讲究的,现在卖这么贵,将来还真能告诉别人是怎么做的?他这么想着,抬起头,见刘文嘴角带笑,突然心中一紧,顿时,明白了过来。

第53章

松花蛋和变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颜色?味道?

当然这两者之间都有差别,不过最大的差别还是,松花蛋上带松花,而这松花是怎么弄上的,目前来看,只有他和刘文知道,这也就是说,他们对外宣称什么就是什么,将来他们要将配方卖出去的时候,哪怕要说里面用了人参何首乌,对方也要信!至于说这里面的味道差别……这正宗的和半路出家的总要有点不一样的。

如此一来,谁会知道他们作假?而如此一来,当对方用着一百文的成本来做松花蛋的时候,他们的成本,还不到五文!

奸诈!太奸诈了!无耻,太……

郑定辉看了刘文一眼,把后面的那个年头掐灭了。

“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了没有了,我的策论还没做完,先去了。”

他说着,就一步步的退了出去,刘文看着他的背影,摸了摸下巴:“真是个做奸商的好胚子啊,可惜生在这个时代了。”

这样想着郑定辉的刘文,一点也没有对照自身的觉悟,经历过一个砖头型大哥大都卖到一万多块的刘大秀才,丝毫不觉得自己将一个三文钱的松花蛋卖到二百文有什么不对,那大哥大的成本一百都不见得有,结果能翻一百多倍!他这松花蛋还不到七十倍呢,都是稀缺物,按照这个对比来看,他还是心软了呢!

有这么一个思想方针,刘家的松花蛋就是实打实的二百文,一分都不少。第一批的顾客就是刘家村的秀才们,这些秀才在来拿变蛋的时候,本也有赖账的思想的——说一时凑不开手,晾那刘家兄弟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他们一提这个话题,刘文就立刻将刘茶花叫了出来,然后就说此乃商贾之事,自己是不管的,某某兄若有意,还是和自己的这位家人说云云。

面对刘茶花,某某兄们自然是心存鄙视的,但是再鄙视,他们也不好厚着脸皮和一个妇道人家纠缠于钱财上的问题……当然,关于这种事他们并不是做不出来,也不是不能做,但是,总不好当着刘文的面来做,总归一句话,就是他们能为阿堵物在私底下拉锯,却绝对不能被宣传出来。

而松花蛋一到手,某某兄们自然免不了要去炫耀,现在交通不便,也没有摄像头论坛,他们炫耀的地方自然就只有王普县了。松花蛋个小体轻,自然可以放在屋里,拿在手中随时显摆,但最好的地点还是在酒楼、饭庄这样的地方,想一想,请客的时候拿出两个松花蛋剥了皮,然后再让小二拿下去收拾了端上来,那多有面子啊。

刘家村的某某兄们并不多,但他们拿了松花蛋都要往王普县跑——当然,也有人是想给其他地方的相交送的,可是现在的交通实在太不便利,而且这东西毕竟是吃食,他们又没有唐明皇那样的条件,当然也就只有遗憾的就近炫耀了。

一个个都跑到了县城,再一个个都要开席,再加上其他先生们的配合,这松花蛋的名声一下就流传了出来,不管是不是读书人,都知道现在有一种蛋,上面有松花,那是读书人的象征,吃了能中秀才,过于最后一句,实在是以讹传讹。

有了名声,自然就有酒楼想打主意,知道是刘家弄出来的,也方便了,他们当初买变蛋的时候就有合作,现在继续吧,不过这一次,他们是不可能再拿到便宜价了,刘茶花是这么说的:“大郎说了,这东西难做的很,本也少,却是不能贱卖的。大郎还说了,这是读书人的东西,原是拿出来与几个相交看的,却不想有这样的事情,因和各位都是老关系了,过去各位也都关照刘家,否则……实是不想卖的,我们家,现在也不靠这个生活呢。”

很多读书人一旦有了功名就不想参与商贾之事,刘文这种决定也并不突兀,那些掌柜左看看右看看,最后也只有买了,就这么独一份,不买也不行啊。

一百个松花蛋,不到五天,就全部出手了,这一下,刘家村人的眼都红了,一个二百文,一百个,那就是二十两银子啊!可以说是一家五口两年的开销。虽然刘家对外宣称制作艰难,可是大家在这个时候都忘了这点。

刘家种稻子,他们有很多人也种稻子,所以没什么好妒忌的;刘家养鱼,那河里、湖里的鱼大家都可以随便捉,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感觉;刘家弄莲藕,他们都知道这是稀罕物,栽种艰难,所以他们也都能接受。但这松花蛋,那原料不就是鸭蛋吗?

一个鸭蛋,在他们村,撑死了也不到一文,你就算给它弄出了花,也要不了二百文啊,这一点,刘汉山等几人更是这么想的,他们知道变蛋需要什么原料,这松花蛋就算再不一样,还能不一样到什么程度?

当然,他们纠结的也不是这松花蛋的成本,他们想的是,这松花蛋能不能也教给他们?不是说难做吗?他们不怕难做啊,搭配着一月做出十个也就够了,这要在过去,其他人不一定,刘汉山是绝对就要找上门了,但现在刘文和郑定辉都有了功名,他却不好直接说了,但也是几次三番的来敲刘家的门,拐弯抹角的说这件事。

他来了三次,前两次刘文装傻,等到第三次,刘文叹了口气:“山大伯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若可以的话,我也愿意将这个方子卖个山大伯,但我真这么做了,就是给大伯找了件祸事。”

他突然说的这么直白,刘汉山一时没能反应过来,但他的应变也是迅速,愣了之下就道:“大郎这么说,我却是不明白的。”

刘文看了他一眼,然后道:“这话有点不太中听,我本不愿意说的,但既然大伯问到了这里,那我也就只有说了。咱们村虽然平常,但在咱们县,却也是有几个举人家庭的,还有在家丁忧的老爷,咱们刘家村和他们一比,却是要少几分声势的。”

刘汉山脸色有些难看,他知道刘文虽然说的是刘家村,其实说的是他,他再怎么是族长里正认识县衙中的什么老爷,没有正经的官身,也要少几分底气,不过他觉得这根本是两件事,当下就道:“大郎怎么说起了这个,怎么,现在大郎有了功名,就不是咱们刘家村的人了?”

“山伯这话有些重了,不说我们兄弟现在只是中了秀才,就算将来中了举,当了官,也还是从咱们刘家村出来的,自然什么时候也不会忘了咱们刘家村。”

“那大郎又怎么那样说?”

“不知道山伯是不是听过怀璧其罪这样的话。现在都说这松花蛋赚了大钱……无论赚不赚钱,反正大家现在都是这么想的,咱们村里的这么想,外面的人……恐怕也是同样的想法,我若把这松花蛋的方子在村中说了,村里的人家家都做,家家都卖,让外面的人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