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相的意思是……”

“殿下,实在是太年幼了,殿下虽聪慧,可若要真正亲政,起码也还要十二年,大珠,有些等不及殿下长大了。”

王氏的心怦怦乱跳,在她的感觉中,这话不像是李思安说的,一直以来,李思安说话都是含沙射影,很少直接表露自己的意思的,但他若一旦表露,那往往也代表着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虽然早有准备,可听了这话,王氏还是觉得脑袋嗡嗡的发响,心下一片茫然,太子虽不是她亲生的,但也认到了她面前,以后,只要她没有什么过分的事,那太子就要视她为嫡母,她也早把太子当做了自己的依靠,太子现在若被废……也许,她还是太后,可那必定大不一样。

不过虽这样想着,她却也不敢反驳,真说起来,她却是要比任何人都知道李思安的手段的,安平帝刚亲政的时候,曾有一个妃子乱打主意,说起来那种小手段在后宫中是不算什么的,哪个妃子不想让皇帝更喜欢自己?哪个妃子不想让皇帝多来自己的屋中几次?

不说别人,她都想的。

当然,那个妃子的手段有些不妥,她在熏香中加了点催情的东西,不过加了两次,她就暴毙而亡了,在当时她这个皇后,甚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李思安找到她,提醒她身后后宫之主就要能主持大局,她觉得这话里有话,回去后细心的查了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那位妃子是怎么暴毙的。

李思安是朝中相爷,手伸到后宫中,她自然是有不满的,不过更多的还是忌惮,除了忌惮他的这些手段外,更忌惮安平帝对李思安的态度。那时候,她才和安平帝大婚没两年,少年夫妻,还是显得恩爱的,她查到这些事后,也含蓄的向安平帝提了提,而安平帝知道后,不仅没有动怒,反而一笑,仿佛心情很好的样子。

从那时她就非常清楚的认识到,不仅这朝中没有她插手的余地,就连后宫中,她最好也就只做个摆设。

“李相眼光独到,李相觉得如何好……那就如何做吧。”

“老臣的意思是,太子依然是太子,但在太子成年前,要有人,先替太子撑一撑。”

“撑一撑?李相是想……”

“老臣没什么想法,太后觉得有谁来比较合适呢?”

王氏微微一愣,心中立刻思忖了起来,她虽在后宫中,但她所处的环境,也不太可能全然不知朝中的事,就算她不主动去问,也自有人把想让她知道的事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她,因此她很快的就想到了郑定辉,立刻的,她就明白了过来、“若说对大珠忠心,而又有才能的,宗室中,好像也就只有那位太祖的遗脉了,只是就怕宗室那边……”

“太后放心,这次宗室中连出两个伪帝,国公爷也觉得,别的不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我大珠忠心。”

大珠的宗室,说起来也算是有族长的,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名义,不过一般宗室有什么事,都知道去找谁,而这位担任族长的人,一般会被封为国公爷,这个职位原本是有郑卓希的爷爷,被人叫做三太爷的郑峰哲担任的,后来郑峰哲在戎族进京时去世,这个职位暂时也就空在了那里,回京前,在李思安的运作下,这个国公爷的爵,就有他的长子郑明洪担任了,当时,还很闹了一些事情。

长子继承父爵,并没有什么可说的,但郑峰哲这一支却出了一个郑卓希,虽然他不是嫡系,虽然他也是被迫,虽然他也没当几天的皇帝,后来还被戎族人不知道弄到什么地方去了,但那也是被钉在了耻辱架,真追究起来,却是可以诛族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找他们的麻烦已是朝廷厚道,再让继承国公爷这样的封号其他宗室也有意见。

当时就连郑明洪自己也是不敢袭爵的,但李思安乾纲独断,说郑卓希也为大珠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正是豆满刚拿下,郑钧下的功绩被宣扬出来的时候,有这个例子在前面,李思安非说郑卓希也做了贡献,别人也不能咬着牙说没有,因此在最后,郑明洪这个国公爷就战战兢兢的成了,先前王氏还有点疑惑李思安这么抬举郑明洪是为了什么,此时却是明白了。

“既然连国公爷都这么说了,那想来必是稳妥的了。”

“太后圣明!”

王氏低着头,从凤椅上站起,对着李思安作揖道:“哀家,就全靠李相扶持了……”

李思安连忙侧身避开:“太后放心,老臣必会为陛下筹谋妥当的。”

听他提到安平帝,王氏倒是真有些放心了,相处这么多年,这位李相倒是真没做过丝毫危害安平帝的事情,就算当年将手伸到后宫里,也只是那些妃子的手段有可能危害到安平帝的安全,只要不触及到这一点,下面人怎么争风吃醋,你掐我斗,李思安都只会冷眼旁观。

“有这么一位相爷,倒也真是我等的福气。”待李思安离开后,她这么想着,随即,就又开始思忖要怎么和郑定辉相处了,想到郑定辉还没有娶妻,她不由得开始想族中还有哪些未嫁的少女。

李思安当然不知道,自己这一番话之后,王氏就开始操心郑定辉的终身大事,当然,他就算知道了,也不是太在意,在出了皇宫之后,他就直接来到了刘家,以他此时的身份,来到现在的刘家,那是绝对可以说屈就的,他虽没有直接报名号,但手下伴当的名刺一递出去,刘文和郑定辉就一起迎了出去,看到是他,更是吃惊。

“一直听说你们府上有个善做南方菜的,今日兴起,我也来叨扰叨扰。”

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向里走,刘文自然连忙让人去叮嘱七娘准备,七娘虽不知道来人是谁,可看这阵势也知道不能疏忽,立刻把原本准备的菜谱改了,又让人送了四碟常备的小点过去。

“这院子虽不大,看起来也还可以。”

李思安被迎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道,刘文笑着开口:“李相莫不是忘了?这院子还是您给我们找的呢。”

“这点老夫自然是还有印象的,只是这院子,老夫却没来过。”

他先前招呼刘家兄弟,不过是为了安抚安平帝,对他们也没怎么看重,像这么一个三进小院的事,自然是直接就交给下面人办了。

“这院子虽还过得去,只是人却不多啊。”

刘文道:“一是匆忙,还没有完全安置住,二来现在家中也只有我们兄弟,这些人手,也就够用了。”

李思安哈哈大笑了起来:“我说人不多,可不只是说人手啊,安之今年也二十有二了,可是到了该要成亲的年龄了,就算说是要晚婚,现在也要开始留意了吧。”

刘家兄弟同时一呆,李思安的目光又转向郑定辉,郑定辉连忙道:“李相,属下现在却没有这样的心思,就算将来……也要待大哥成亲后……”

“你这么说,是逼着我给安之做媒了,现在外界都传老夫是上神下凡,安之虽然命中注定不能早婚,但若有老夫来做这个媒,再找大师破解破解,想来什么煞气也都是能化解的,老夫这么说,你们可同意?”

两人的面目,同时扭曲了起来。

第162章

李思安有时间逗人玩吗?

虽然任谁都是有可能童心未老,或间歇性抽风,但怎么看,李思安都不是这样的人,更不至于做出专门找上门逗乐的事,因此刘家兄弟的心突地一跳,虽然他们很快就掩饰过去了,但哪里能逃得过李思安的眼睛,他当下就呵呵笑了起来,拈了个糕点放在嘴里,又喝了口茶,才慢悠悠的开口:“安之,可否让我和定辉单独谈谈?”

“那我就下去看看菜色。”

刘文抱了下拳,就要离开,李思安笑道:“这种事,还是需要有一个妇道人家来做啊。”

刘文面容一僵,随即一笑,然后就退了下去。

“坐吧。”

待刘文离开后,李思安指了一下身边的椅子,随口道,郑定辉笑道:“属下站着就好。”

“你若站着,我也要起来陪你站着了,就当你体惜一把我这个老骨头吧。”

他都这么说了,郑定辉还能说什么,只有老老实实的坐了,他坐下后苦笑道:“定辉实不知,哪里就入了李相的亲眼。”

李思安笑了笑:“现在再让你过那养鸡种菜的日子,你还愿意吗?”

“……那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李思安喝了口茶,不再开口,郑定辉停了下只有道:“可就算不做那,我也还能做别的。”

“是吗?你这段时间好过吗?”

郑定辉没有说话,李思安又道:“你那心思,要花水磨工夫的熬,倒不是熬不出来,可是,你是想就此归隐山林啊,还是与世俗作对啊,前者你也要问问他是否愿意,后者……你也想过后果吧。”

郑定辉没有说话,李思安又道:“你早有选择了,不是吗?”

郑定辉眨了下眼,李思安笑道:“前几日,我可听说你晕倒了,哈哈,你也莫嫌我多管闲事,别的也就罢了,你的安全,我总要留意的。”

郑定辉苦笑道:“一切都逃不过大人的法眼,那么大人这么说,是有心成全属下了吗?”

“我是不是成全你无所谓,关键是你是否能成全你自己。”李思安放下茶杯,正色道,“我老了,很老了,下面要如何,我就算有心,也无力了。”

郑定辉看着他,想说点什么,但见他看起来红润的脸色中却带着一种青白的感觉,嘴边的话,就说不出来。

“我今日,是来找你要一个保证的。”

“……李相请说。”

那天两人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在后世的正史上,也没有人去记录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倒是一些野史闲闻中出现了一些八卦,可也不会有人去在意。

而在此时,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连刘文,也只知道,当他在饭桌上再见到郑定辉的时候,他就有些不对,而当李思安离开后,他更沉默了。

刘文是相信挫折教育的,在他来看,是男人,就应该经历挫折,苦一点累一点受点伤都不算什么,如果一点打击都不能受,那就不是男人了,不过郑定辉的这个压力有些太大,所以当天晚上他就将郑定辉叫出来下棋。

郑定辉倒是老老实实的坐到了棋盘前,但却下的心不在焉,不出几步,就要被刘文将死,下了几盘之后,刘文只有将棋子推到一边:“说吧。”

郑定辉抬头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开口,刘文等了片刻,问道:“不想说?”

郑定辉摇摇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见他这个样子,刘文也不知要如何了,又想了想才道:“那等你想说的时候再来吧,不管如何……”

下面的话他没有说,只是又拍了拍了郑定辉的肩。从书房中出来,刘文也是很有点纠结的,倒不是纠结郑定辉瞒着他,而是这一次,他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他可以帮郑定辉弄武器,可以帮郑定辉练兵,可以绞尽脑汁的去想现代的战例给郑定辉做参考,可是郑定辉现在将要面对的选择,却是他无法干涉的,这就像是猜盅子里的点数,他也不知道里面的,到底是大是小。

这个晚上,刘文睡的迷迷糊糊的,睡到半夜,他突然睁开眼,果然就见到床前站了个人,就算他意志坚强,这一下也吓了一跳,也亏的这晚上夜光明亮,他立刻就发现那是郑定辉。

“你做什么?”

“大哥……”

他此时已经完全长开,完全就是成年男子的模样了,但这一声,却如同小绵羊似的,低低的,带着几分茫然,刘文心中一叹,应了一声。

“我、我很害怕。”

“怕什么?”

虽然能大概的知道,但刘文还是这么道,郑定辉怔怔的看着他,过了半响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话,说完后又道:“我知道我不该怕,男子汉大丈夫,头掉了碗大个疤,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大哥,我、我真怕……”

他说着,身体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刘文抓着他的手,只感觉他的指尖冰凉,但手中全都是汗,就着月光,更能看到其中的惶恐,黑亮的眼神中,有一种将要跌入地狱似的不安。

刘文一握着他的手,他就顺势的反抓着刘文的:“我过去不知道天高地厚,总以为自己有天大的才华,有天大的本事,可以成为大将军,大宰相,可以成为让人说到评书里的大英雄,我现在真成了英雄,却才知道,自己过去是想岔了,我只是一个流氓,一个混混,一个乞丐,考秀才都凭的是运气,现在虽成了将军,可要不是有大哥……”

“我可不知道我教出了一个懦夫。”

不等他把话说完,刘文就道,郑定辉抬头看了他一眼:“可是大哥,那个位置,我真怕啊,我若做不好……不知要死多少人……我以前还想陛下懦弱,现在才知道他的为难……”

刘文没有说话,郑定辉又抓着他的胳膊,然后一点点的挨了过去:“大哥、大哥……”

他不停的叫着,就抱着了刘文,而自己的头,则枕到了他的肩上,身体紧挨着,刘文更能感觉到他的颤抖,不由得,就拍了拍他的肩,郑定辉将他抱的更紧了。

他是穿着单衣过来的,刘文先前正在睡觉,自然也是只穿了一身睡意,离得这么近,立刻就感受到他身体上的火热,若在先前,刘文立刻就会觉得奇怪,而在此时,郑定辉还抓着他的胳膊,他还能感觉到他指尖的冰冷,因此,虽也觉得不妥,更多的,还是觉得他心思太重了。

只是这一次,他却没有说什么。

在一般人来看,那个位置代表着无上的权利,无限的风光,可若真要让那人登上那个位置,就不知道会如何了,这就像现代人大多是想被人瞩目,成为明星,可先不说到几万人的大舞台,就是在一个百人的小会上,又有几个,能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头脑清楚,气定神闲的上下来的?刘文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第一次登台时的情景。

他从小学习好,人也长得算是周正,因此早早的就被选为班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更被选成了主持人,在那一年的国庆晚会上他就登上了台,虽然已经在下面排演了很多遍,可当他真正上去,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头的时候,还是大脑一片空白,连自己说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全靠本能反应才顺下来的。

他连登上那样的校舞台都是如此,更何况郑定辉将要上的那个位置了。

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郑定辉将他抱的越来越紧,冰凉的手也渐渐的向他的衣下探去,刘文一怔,刚要开口,郑定辉的嘴就覆上了他的,刘文瞪大了眼,却发现郑定辉的眼中,那种绝望的味道更深了,那就仿佛,只要他一瞪眼,他就真的会跌落到地狱中似的。

在之后,每次刘文想到此时的情景,就会感叹人不能心软,看看他两辈子都坚持原则,就是在这个时候心软了一下,就落入这种境地,正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

正是古人诚不欺我!

当然,这都是以后了,在这个时候,刘文这一心软就没有瞪下去,而郑定辉则顺势的开始啃咬他的唇,两个不知在何时热起来的手也开始在他的身上游走。

他的手法有些生疏,可却非常知道分寸,哪里会酥哪里会麻都是了然于心,刘文虽然性子清冷了些,可也是正常男人,这个身体又正值壮年,被他这一摸一揉,不觉得,就有了感觉,只是这感觉一来,他头脑却清醒了几分,当下就下嘴朝郑定辉咬了下去,他这一口咬的重,立刻就有了血腥味,郑定辉却仿佛没有感觉,手下动作竟没有丝毫的停顿。

“你!”

“大哥……”嘴中的血腥味越来越浓,虽然有想把他咬死的心思,刘文却还是下不了嘴,而他这边一张嘴,郑定辉就开了口,他低低的叫了一声,然后又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带着几分绝望的架势覆了上去。这一次他嘴上不再犹豫,手上动作更是迅速,先前还只是又揉又捏,这次则直握重点,刘文只觉得后背一阵酥麻,身体是又硬又软,想要反抗,郑定辉却将他的身体翻了过去,然后又从背后抱住了他。

“大哥,对不起……”

“大哥,我、我就是想抱抱你……”

“大哥,就这一次……”

第163章

安平二十二年十月一日,这一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就是一个烧纸祭拜的日子,而对于朝中的大臣宗室们来说,却相当于一场地震,虽然很多人事先也有所感觉,或者听到了什么风声,但当李思安真的拿出了安平帝的那张遗旨后,众人都还是一惊。

“李某十六岁中举,十九岁进朝为官,蒙先帝赏识,托为顾命,圣上临去前,又留下这等旨意,李某虽愚笨,却也不敢轻忽。先前外敌在侧,李某怕朝中动乱,不敢拿出,现在大局初定,还望各位王爷、同僚,和李某一起共商此事。”

此话一出,一些平时对李思安不怎么服气的都在心中暗骂了起来,共商?真当我们都是傻瓜吗?过去不知道你做什么打算,现在还能不知道?人选你都定了,还商量个什么!

果然,那边就有李思安同一阵营的开口:“不知此事,李相是如何思虑的?”

“此事,圣上早有口谕。当初在豆满,圣上希望新立之君善战、爱民,对外,能为我大珠扬威,再不令我大珠受外族侵扰;对内,能令我大珠百姓安居乐业,再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圣上英明,李某自无其他思虑。”

“李相所言甚是。”

“既是圣上所言,我等自然是要遵从的。”

“如此圣君,正是我大珠所需。”

……

李思安的话一落,和他一派的人立刻纷纷附和,其他没有明确站到他那边的,也不好开口反对,这其中,自有不敢的因素,也是因为,李思安的话让他们找不到漏洞。

他首先是打着安平帝的旗号来说的,虽然他们谁都没有听过安平帝说过,但也不能说安平帝没有对他说。而且刚经历过这么一波动乱,在朝在野,是都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不错,但也没有哪个想再被戎族欺负到头上,对戎族人,众人都有一种咬牙切齿的痛恨,如果说过去遇到戎族,他们还想着避一避,躲一躲的话,那现在,只怕都恨不得生啖戎族。

而让百姓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这口号,那简直是千古以来都必喊的,能不能做到,都没错的。他们这么一迟疑,就又有人道:“若如此说,恐也只有善勇将军符合此条件了。”

虽然一开始因为杀俘被压了一下,但之后郑定辉连打几仗,这官职也就跟着升了又升,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正四品将军了。这话一说出来,就是一片沉默,此时房间中的人并不多,内官、小吏都被打发了出去不说,有官职的,都是三品上的,而带爵位的,也都是近枝。在先前没有说出人选的时候,还有些气氛,但在此时,则只有沉默了。

虽然并不是没有先例,但是议论那把椅子上人选这种事,还是有些逾越的。就算现在看起来郑定辉有很大的希望,但万一要不是呢?或者就算是了,此时若说错一句话……

赞同的人不开口,反对的人也不开口,后者是知道反对无效,前者是觉得已经站好了队,怕出岔子,对于这种心态,李思安自然是了解的,他等了片刻,向郑明洪看去,郑明洪心中忐忑,却不得不开口道:“说起来,善勇将军的血脉是有些远,可这也是陛下的意思,依老夫来看,的确是最适合的。”

他这话一出,其他几个宗室的眼刀就射了过来,而那些官员们则是一片附和,李思安等了片刻道:“既如此,还请诸位随本相一起去请太后懿旨,询问太后老人家的意思。”

众人纷纷赞同,然后一起联袂去递牌子,太后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再之后,就是商量详细的步骤,有去做各种准备的,有去通知郑定辉的,在询问了钦天监之后,正式的大日子就定在了十五日之后。

在正式的日子传到刘家的时候,刘文正在抄佛经,门一响,他的手一哆嗦,墨滴落在纸上,顿时湮黑了一大片,他盯着那黑乎乎的纸,半天没有出声。

“大爷?大爷?”

外面的人再次敲门,他回过神:“什么事?”

“刘公公来了,正在前厅等候。”

“请刘大人稍等片刻,我立刻就来。”他说着,放下笔,换了身衣服向前面走去,在要进前厅的时候,他长长的吸了口气,然后面带笑容的走了进去,“实在是怠慢的紧,我这几日,身体有点小恙,先前家人传话的时候,一开始竟没反应过来。”

“思安还和我客气什么?”刘永也站了起来,“不过我今日来,却是有件天大的喜事要说的,为这,思安也要请我一顿。”

“就算是没什么喜事,你说一句,我也是要请的。”

刘文请他坐了,自己也坐在旁边,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刘文才道:“不知刘兄说的喜事,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