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过海啸却没见过她微笑上一章:第 15 章
  • 见过海啸却没见过她微笑下一章:第 17 章

如果说,开始是一场都市童话的话,那么这场都市童话的后续就是一场灾难。

眼镜男推开自家房门时,赫然看到家里多了几名不速之客。

几名不速之客为年纪在三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壮汉,一个个面无表情。

壮汉中唯一的亚洲面孔给了他一张婚姻放弃文件,让他在文件上签字。

眼镜男猛喝了一口酒,说,我在文件上签名了。

眼镜男开始说的那些已经让顾澜生跌破眼镜,而后面的事情发展跌破眼镜已是不足以形容其之离奇程度。

“你一定以为这些都是我因为无聊编来打发时间,我也希望一切都是假的,当我在文件上签下自己名字时,她就在一边看着,脸色看起来很不好,我想我的行为一定让她很失望,但是,当时我没得选择,”眼镜男触了触自己后脑勺,“两把枪指着我的头,我没理由…”

眼镜男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没再继续剩下的话,顾澜生猜他想说的是什么。

理解,那只是认识还不到二十四小时的女人,没必要为认识还不到二十四小时的女人断送生命,即使她西瓜红的衬衫很可爱;即使笑起来很迷人;即使他和她刚刚完成婚姻登记备案。

事情最后还有一个尾声,其实指着眼镜男的那两把枪都没有装子弹。

“她之前告诉我的,可我没相信她的话。”眼镜男把脸深深埋进手掌里,“当时她的样子让人心碎…”

从壮汉手中夺过枪,枪口顶住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咔嚓”“咔嚓”个不停,和“咔嚓”声混在一起的还有她的笑声。

咯咯笑个不停,咯咯笑着离开他的家。

女孩离开的五分钟后,那几个不速之客也迅速从他家撤离,再之后,珠宝行的工作人员拿着一叠请柬登门。

“这一切就发生在不到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里。”眼镜男捶胸顿足。

三天后,眼镜男才从那印着施耐德和菲奥娜的请柬中确认到,这件事情真真实实存在着,穿西瓜红衬衫的女孩的的确确在他生命中出现过。

几天后,眼镜男账户多了一笔钱,值得一提地是,这笔钱和他买戒指请柬等等等加起来的花费差不多。

顾澜生粗粗算了一下,他现在明白为什么自己账户会多出了三千欧。

眼镜男把收到的钱给了慈善机构。

“把那些钱捐出去后,我的心情才好受一些。”他说。

眼镜男讲完他的事情,那瓶酒也喝完了。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一位朋友,我这位朋友说我是在胡扯,你也和他一样对吧?”眼镜男问。

现在顾澜生比较关心的是…

“你说你们去了酒店?”凑近问。

眼镜男很快反应过来:“我和她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那天我们没住在同一个房间,直觉告诉我,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她一看就不是随便的姑娘。”

喝了一杯咖啡就向男人求婚,还说不是随便的姑娘,顾澜生心里嗤之以鼻。

“那接吻肯定跑不了。”顾澜生说这话时,脑海在回放她靠在门框和他说晚安时嘴唇红艳。

“没有。”

没有接吻甚至于小手也没牵过,期间有一次他想去牵她手但被她甩开。

“现在想想,她看起来就像是在和我玩一场游戏。”眼镜男以这样一句话来总结那段维持不到二十小时的婚姻。

眼镜男走了。

超市就只剩下顾澜生一个人。

问信不信眼镜男说的话,他也不清楚。

他亲眼看到那两人一起离开超市;她连续两天没和他联系;他银行账户多出的三千欧;家里的三个针孔摄像头。

这些串联起来让顾澜生觉得,他的那位客人还是少惹为妙。

五月,顾澜生结束超市夜间店员的工作,他拥有大把大把的周末时间睡懒觉玩游戏逛图书馆泡酒吧。

伴随着恢复的周末时光,一切回到原本的生活状态。

六月中旬,顾澜生收到一张来自于哥本哈根的明信片。

明信片图案为哥本哈根著名的小美人鱼雕像。

明信片背面写着这样一行字:

顾澜生,如果某天你家里的门铃响了,你打开门看到我时,请不要太过于惊讶,我也许只是太过于想念酸菜包子的味道。

这行字用中文书写,字体娟秀,落款人为——戈樾琇。

戈樾琇。

顾澜生细细咀嚼着这三个字。

赫尔辛基的六月,街道公园生机勃勃。

刚刚完成和房东继租的顾澜生走在新绿初萌的林荫小道上,走完林荫小道再穿过一条马路就是那家中餐馆了,他在这家中餐馆买得最多的是酸菜包子。

那家中餐馆要招收一名送餐人员,他也许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和中餐馆的师傅学做酸菜包子。

戈樾琇。

名字不错,顾澜生迈开脚步。

---

二零一五年,初夏,南非,约翰内斯堡。

张纯情站在位于约翰内斯堡市中心的那幢大厦下抬头仰望。

它像一座丰碑直插云霄,天空土地街道一一被浓缩到大厦的玻璃墙上,让每一个想靠近它的人渺小如斯。

五分钟后,张纯情将进入这幢大厦,七分钟后,直达电梯会把她送到这幢大厦最高楼层,二十分钟后,她将准时出现在SN能源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里。

SN首席执行官中文名叫宋猷烈。

宋猷烈。

张纯情把这个名字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在这片领土上,宋猷烈还有另外一个雅号——诺维乔克。

诺维乔克,神经毒剂,由前苏联研发,被联合国列为化学武器,其危险程度和杀伤力仅次于原.子弹。

诺维乔克,俄语意译为:先到来者。

作者有话要说:

--

“咻”的一声,我二戈就完成了二婚。接下来在张纯情和宋猷烈的短兵相接中过度到我二戈和我甜莓相爱相杀的情感世界。而特属于顾澜生的《青年物语》就此结束了。

--

题外话:这部分峦帼特别喜欢,青年顾澜生以一种物语的形式完成了对一见钟情的姑娘的碎碎念,结合环境叠加发自内心的脉脉柔情,很浪漫~~也同时让我们知道了我二戈刻意隐藏起来的一面,嗯,原来她也会给老人家让座,也会有有体贴人的时候,比如,怕孩子妈妈有负担,骗孩子妈妈戒指在夜市买的,也会二逼青年欢乐多开着车到城市找和自己同年同日同月生的人,也会尝试和自己不太熟的人倾诉秘密~这些这些以顾澜生的角度来解读,很美好也耐看,如果大美妞们现在看没什么感觉,那就等过一阶段再看一遍,说不定会喜欢上呢,因为氛围特别好。

第19章 诺维乔克【一更】

二零一五年, 初夏, 南非,约翰内斯堡。

张纯情站在位于开普敦市中心那幢大厦下抬头仰望。

这幢大厦四十六层, 为南非第三高楼, 第二十层到四十六层是SN能源的写字楼, SN能源有三千八百名职工在这幢大厦办公,其中就包括SN能源首席执行官宋猷烈。

宋猷烈, 这个名字对于张纯情来说并不陌生。

打一开始,她曾经用恶毒的语言诅咒这个名字的主人。

但没用, 镶在墓志铭上那名青年男子的笑容已经泛黄,宋猷烈还是好好的, 甚至于比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都过得好。

逐渐, 恶毒诅咒变成了宛如对亲人的昵语“宋猷烈,你要活得好好的。”诅咒宋猷烈断胳膊断腿已经无法抵消张纯情对他的怨恨。

宋猷烈大部分时间都在南非, 于是,张纯情在妈妈一位朋友的推荐下成为南非《城市报》一名实习生。

每天, 每天,张纯情总是对杜立新说“哥哥, 请帮帮我。”“哥哥, 你一定要帮我。”

终于——

一个礼拜前, 《城市报》得到一次采访宋猷烈的机会,负责采访宋猷烈的是报社最有经验的科莱, 随行者还有贝拉。

贝拉和张纯情是校友, 比张纯情高两级, 比她早一年半来到约翰内斯堡,她们在同一个社区长大,从蛋糕分着吃到衣服换着穿,贝拉也是杜立新葬礼唯一非亲属关系人员。

确认采访消息后,张纯情马上打电话给贝拉。

直到两天前,贝拉才答应她的要求。

昨天,通过简短采访模拟测试后,报社更新了告示:前往采访宋猷烈的随行记者从贝拉改成张纯情。

随行记者字面上好听而已,其实干的是小跟班的活,提提包,跑跑饮水机帮忙做做笔记。

两个半小时前,公寓房间,张纯情在化妆时贝拉推门进来,拿起化妆纸不着痕迹擦了一下嘴唇,把口红放进包里。

贝拉开门见山问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我只是想拜访那辆Koenigsegg CC8S的主人。”张纯情只能再重复一次,之前她已经在电话和贝拉解释得很清楚了。

贝拉看着她,看看这眼神…张纯情转过身去,来到窗前,她得透透气。

“May,”贝拉叫着她的英文名字,“你很漂亮。”

“谢谢。”看着自己投递在窗户玻璃上的脸,在化妆品的堆砌下看起来好像是有几分姿色。

“你漂亮开朗,你很受异性欢迎,很多亚裔男生都想和你约会,知道他们都是怎么说你的吗?‘May的笑容充满感染力,她像她的名字一样美好’。”

May中文发音为“梅”,英文译释:五月的女孩。

这个英文名字是妈妈来到英国后给她取的。

母女两初到大不列颠时恰好是英伦的五月,妈妈给她取了“May”的英文名字,希望她们能有个好的开始。

离开中国那年,她六岁,有个叫杜纯情的中文名字。

伴随一纸离婚文件,杜纯情变成张纯情,妈妈姓张。

杜纯情变成张纯情,而杜立新还是杜立新。

杜立新真是一个早熟的孩子,妹妹总是生病,妹妹太瘦了,妈妈有收入不错的工作,妹妹跟妈妈过肯定会比跟着爸爸好。

于是,他选择没有工作的爸爸,在妹妹离开前偷偷把零钱罐放进她行李箱里,假期打工也是为了兑现离别时对妹妹的承诺,等他有能力了每年到伦敦陪妹妹过生日,从杜立新十八岁起,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这个惯例在二零一二年戛然而止,以后每年张纯情永远也等不来杜立新。

那个叫做杜立新的年轻人在陌生的异国他乡整整躺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没人走近看他一眼,任凭他僵硬的身体被雪花覆盖。

冷吗?哥哥?很冷吧?哥哥。

从此以后,摩尔曼斯克在张纯情的回忆里是一座永远都在下雪的城市。

在那座城市,她还亲眼见到自己爸爸低着头哈着腰跟在一名中年男人身后。可笑地是,中年男人是肇事者的律师。

那一刻,世界呈现出极其怪异的形状。

更可笑的为:她和那座城市的人们一样只能透过网络、电视、媒体去了解事件发展。

最后,她通过电视看到肇事者在律师的簇拥下从正义女神雕像下走过,作为死者家属她唯一获知的消息是,肇事者的中文名字叫做宋猷烈。

这还是一名中驻俄大使馆工作人员偷偷告诉她的。

宋猷烈!现在把这个名字放在心头上时,张纯情已经不会被气得发抖,映在玻璃窗上的那张脸也是一派平静。

相信,在见到宋猷烈时也不会起任何波澜。

和脸一样平静的还有声音,声音一如既往:“贝拉,你想说什么?”

“May,宋猷烈不是为了博取你笑容而在草坪上连翻跟斗的同级生;也不是为了让你有个好座位早早去讲堂占位的高年级生;更不可能是,把焐热的咖啡连同音乐剧票递到你面前结结巴巴问你什么时候有空的低年级生。”

这会,张纯情终于知道贝拉话里的意思了。

转过头去,笑着糗她:“这报复方法太老土了。”

贝拉把一张照片放在化妆台上,用很是严肃的语气告诫她:“如果是我想的那样,那么,擦枪走火的几率远比复仇几率大。”

是吗?张纯情瞄了化妆台上的照片一眼。

那是宋猷烈出席公共场合寥寥几张照片中的一张,这张照片张纯情也有,照片中的男人年轻英俊,可以凭着一个举手一个投足轻而易举俘获万千女性的青睐。

抛去贝拉的那个假设不谈,张纯情心里不无郁闷:“你觉得我会被那张漂亮脸蛋迷得神魂颠倒?”

贝拉没有说话。

“我猜,被迷得神魂颠倒的人是你,”张纯情调侃自己好友,“所以,你理所当然以为我也会被迷得神魂颠倒。”

说到后面,抑制不住笑出声,贝拉好像忘了这个世界还有杜立新这个人,再有…

“不要忘了,我十八岁就在时尚杂志社打工。”张纯情提醒贝拉。

这家时尚杂志总部设在伦敦,时尚界的带头大哥,张纯情见过的漂亮男人一茬茬,什么类型的漂亮男人她没见过,她可以做到在给这些男人穿衣服时,一字不漏把新之助小朋友和美伢女士各种各样的搞笑对话一字不漏回忆一遍。

“好了,”用手把贝拉的嘴角扯出微笑的形状,“别担心,我真的只是去见见哪辆Koenigsegg CC8S的主人,假如有机会的话,我就说一些让他倒胃口的话,仅此而已。”

八半点,张纯情离开公寓。

宋猷烈的采访就约在十点十分,十点半宋猷烈要飞开普敦,只有二十分的采访时间,这也是《城市报》近年采访的名人中时间被缩到这么短的,看看,多骄傲,南非总统都给了三十分钟。

但没关系,这期采访会成为当月主打,报社已经提前拟定多加五万本的份额,这还是保守估计,有着漂亮脸蛋的商人总是比有着漂亮脸蛋的艺人更受女性欢迎,即使她们对财经一窍不通,但不妨碍她们把印有宋猷烈脸蛋的刊物抱回家当成收藏品。

更何况,宋猷烈年仅二十一岁,年仅二十一岁就成为SN能源首席执行官,虽然这位对外号称只是临危受命,暂时代理这个职务,但谁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

让女士们津津乐道的还有:宋猷烈零绯闻。

今天,张纯情不需要到报社去,她要在十点之前赶到宋猷烈办公处和科莱会合。

九点四十分,计程车停在宋猷烈办公处大厦前,下了计程车,张纯情就接到科莱电话。

科莱在电话里说他遭遇到堵车,可能会晚点到达,让她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