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什么意思?

文素迅速的将她当日在朝堂上的话过滤了一遍,放心的回道:“起奏陛下,确实字字出自下臣真心。”

“那好,朕再问你,这大梁是朕的,还是摄政王的?”

文素心中一颤,蓦地睁大了双眼,“陛下,您…这是何意?”

小皇帝眯了眯眼,“朕在问话!”

“呃,是…”文素悄悄抹了把汗,稳住声音道:“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梁自然是陛下您的。”

“很好。”皇帝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朝她点了点头,“除去刘珂,众臣之中唯有你如此明确的回答朕,朕心甚慰。”

文素刚松了口气,就听他接着问道:“那么,你再说说,朕要如何才能胜过摄政王?”

“…”文素有挖坑把自己埋了的冲动。

“说!”

“唔,下臣以为…”文素干咳了一声,快速的想了一圈,凑近他低声道:“待数十年后,陛下正当盛年,摄政王已然老去,那便可以轻易胜过他了…”

皇帝闻言登时眼神一亮,“没错,朕比他年轻!”

文素默默扭头,的确,陛下您真的是太年轻了…

好一番抚慰,终于送走了皇帝。文素拖着虚软的步子走到后院,便看见摄政王衣袂当风迎面走来,平阳王已不知去向。

“听闻皇帝来了,文卿可有瞧见?”

文素耷拉着肩膀,“王爷,陛下已经回宫了。”

“哦?”萧峥眸光微微一闪,前后联系了一遍,心中已猜到大概。

“那陛下可对你说了什么?”

作为摄政王府的女幕僚,文素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她是摄政王府的人,自然不能欺瞒摄政王。“陛下问下官大梁是他的,还是…您的。”

萧峥似毫不惊讶,抱起胳膊道:“那文卿是如何回答的?”

“下官…据实回答。”

萧峥不置可否的一笑,“那本王若现在问你大梁该由谁做主,文卿又当如何回答?”

文素头冒冷汗,“下官认为…目前来说自然是王爷适合做主,不过将来…就要看王爷将陛下向何处引导了。”

幽深的目光扫过她微垂的双目,萧峥不置可否勾了一下唇角,转身朝后院走去。

周身压力顿减,文素忍不住喘了口气,看来这饭是越发的不好混了啊…

晚间回到院落,无半点灯光,一院清冷。

文素抱着忐忑的心情推开房门,只看到朦胧中有道身影独坐在桌边,好似一尊雕塑。

“青玉?”

“嗯。”

文素松了口气,还肯搭理自己,总还不算太坏。

走到桌边,点燃烛火,傅青玉沉凝的面容在灯下一览无遗。

“青玉,我…那什么,你都知道了吧?”文素一面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她的脸色,一面努力的搜索着委婉的词句准备表达事情经过。

“嗯,都知道了。”

一时无言,两人沉寂许久,傅青玉忽然摇头笑了一下,“想必摄政王如此安排自有道理,是我太过重利了,只要能为国效力,又何必在意是何官职呢?”

“诶?你想通了?”

傅青玉点了点头。

文素大喜过望,素质高就是好沟通啊…

十三章

最近文素又有那段时间准备测试时的烦闷感了,因为摄政王这段时间总在给她上课,关于如何接待青海国使臣一事,已然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

傅青玉前些日子已经去翰林院报到,开始正式作为大梁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官出入大内。文素对此十分羡慕,实际上她更希望跟傅青玉对换一下,挑大梁什么的,还真的不适合她,她只想混吃等死啊…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

好歹文素现在也是个五品官,虽然还没有自己的府邸,摄政王也十分礼遇的单独于王府内辟出了一处院落供她居住,更不忘派了两名侍女以供其差遣。

为了以示公平,傅青玉也几乎享受到了同等的待遇,不过她知晓自己这是沾了文素的光,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而更让她不舒服的是就地理位置上来说,文素的住处离摄政王居住的西阁接近不少,而她却离得较远。

事到如今,傅青玉不得不正视一件事情——她似乎对摄政王怀了不该怀的心思。

其实这点从她看见文素与摄政王同坐于湖心亭中的一幕时便感觉到了。

如今回想,她当时的失落甚至妒忌的原因恐怕不只是来源于自己能力的被否定,而是察觉到了摄政王眼中重视的人根本不是自己…

不过正为了即将到来的琼林宴而烦恼的文素对此是毫不知情的。此时的她刚刚起床拉开房门,正垂头丧气的听着侍女喜鹊给她汇报接下来的日程安排。

当然都是摄政王安排的,无非是宫中礼仪、青海国风俗以及一些客套的外交措辞等学习内容。

枯燥啊…

洗漱完毕,用了早饭,文素一路耷拉着脑袋朝萧峥的书房而去,经过后花园时,却忽而停下了步子。

她看见了平阳王和兵部尚书陆坊。二人正半隐于一人多高的小树之后,絮絮叨叨的说着什么。

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稀奇的是这二人此时所说的话题。

他们居然在讨论摄政王的婚事!!!

好劲爆的消息啊…

文素当即蹑手蹑脚的走近了几步,拉长了耳朵去偷听。

“以下官之见,如今只有首辅和太傅两家的千金堪配王爷,毕竟论身份和势力,也只有这两家最为适合。”

萧端抱着胳膊,神色淡淡,“叔叔与首辅丁正一不合又不是一日两日了,这么看来,岂不是只有太傅家的千金最为适合?”

陆坊点头,“平阳王爷所言极是。”

“那女子人品相貌如何?我叔叔这般的人物,可不是什么庸脂俗粉都配得上的。”

“那是自然。”陆坊话音蓦地一顿,猛然转头看向文素的方向冷喝了一声:“谁在那里!”

文素吓的一哆嗦,人已经被发现了。

“哟,是文大人啊。”萧端平淡的神情瞬间敛去,变的极为和颜悦色。

相比较文素对他的忌讳,他对文素倒是十分的友好,且大有越来越友好的迹象。据文素的不完全统计,摄政王对她每礼遇一分,平阳王就会对她更加友好三分。

这不,昨天还送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给她呢。

喜鹊当时给她传的话是:“姑娘,平阳王爷说赠友当赠所需之物,礼虽轻情意却重。”

彼时文素除了被那一个“友”字给惊到了之外,还十分的沮丧。

友啊,我所需的是钱啊…TAT

“原来是平阳王爷,呵呵,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文素觉得这样尴尬的情形下,除了讪笑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可做的了。

萧端朝陆坊摆了一下手,示意他先离开,接着便一路笑眯眯的朝文素走了过来。那一身白衣衣袂当风,乌墨的发丝随风招扬,阳光下那张精致的脸简直要晃花了文素的眼。

“文大人这是要去往何处?”

“呃…去、去见摄政王。”文素觉得现在提到“摄政王”三个字都很不自然。这可是刚才被他们谈婚论嫁的男主角啊。

可能是看出了她神情间的异样,萧端朱唇微勾,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文大人,你听见什么了?”

“没有,没有,我什么都没听见。”文素头摇的如拨浪鼓一般。

萧端眸色沉暗,抿唇轻笑,“本王信你便是,快些去吧,别耽误了正事。”

文素连声称是,草草行了一礼便迅速离去。

踏上回廊时,赵全正在门口四下张望,见她过来,赶紧迎了上来,“文大人,您总算来了。”

“嗯?赵护卫有事?”

“是有点事儿…”赵全转头看了一眼书房的门,手拢在嘴边刻意压低声音道:“可不可以麻烦您待会儿进去给王爷唱支江南民歌?”

“哈?”文素的声音蓦地提高,吓了赵全一跳。

“嘘——小声点儿,文大人,属下是认真的。”

赵全的神情的确不像是开玩笑,可是这也太奇怪了吧?没事叫她唱什么歌啊,她看上去像是那么抽风的人么?→_→

“好了,好了,文大人快些进去吧,总之全都拜托给您了。”赵全见文素一直默不吭声,干脆将她一路推进了书房,然而关上了门。

文素莫名其妙的怔愕了一瞬,呐呐的转头看向书桌之后的摄政王。

萧峥被她突然的闯入吸引了视线,正在看着她,四目相视,彼此都有些困惑。

“呃…参见王爷。”过了一会儿,总算反应过来的文素朝萧峥行了官场上的礼节。

“嗯。”萧峥淡淡的应了一声,招手示意她走近,“文卿来得正好,本王正在为一事发愁。”

文素赶忙上前,“敢问王爷所忧何事?”

“江南科考已然结束,如你所言,的确没有多少士子前去应考,不过萧峻却并不罢休,如今他恼羞成怒,居然勒令江南各世家必出一名学识最高者入其伪朝供职,否则便要屠其满门。”

“什么?”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文素惊讶的无以复加,这简直堪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行了!

沉默了一瞬,她皱着眉道:“那如今江南必然已是人心惶惶了。”

“没错。”萧峥重重的叹了口气,闭了眼,抬手轻轻捏着眉心。

文素见状,突然有些明白过来刚才赵全话中的意思了。想必是见摄政王太过忧心才会想到让她唱民歌吧。

连这个点子都能想到,真是不容易。

“王爷,其实依下官之见,此事也是有利有弊,您还是莫要太多虑了吧。”

“哦?如何有利?”文素忽来的一句话让萧峥立即睁开了双眼,目光灼灼的盯着她。

“下官认为,江南世家大族已然历经数朝不倒,个中缘由多半来源于甚少参与皇权相争,大有置身事外之意,如今吴王这一举动却是将他们不得不推向了陛下和王爷这一方,他日待收复江南,这百年难撼的各大世家也便有了可以打通的缺口。”

房中久久没有回音,萧峥细细回味了一番文素的话,看向她的眼神里带了一丝激赏。

这些日子以来,他发现文素根本是个外粗里细的人,可能是生活的环境不同,很多问题她能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便能看出常人无法看到的一面。

作为一个在江南出生长大的人,江南的情形她最清楚,然而清楚是一回事,能透过现象看到其本质,也极其不易。

萧峥觉得眼前的这块璞玉在经过稍微的打磨之后已然开始绽放光彩了。

也许是摄政王看着自己的眼神太过专注,文素不禁红了红脸。

许久过去,见他仍然没有移开视线的意思,文素终于还是决定接受一回赵全的提议,干咳了一声,打破了这尴尬:“呃,王爷,不如…下官给您唱支小调解解乏吧。”

未等萧峥回过神来,软软的歌声已经响起,带着一丝赧然,声音不高,却极其舒缓,叫人心生惬意…

待一曲唱完,萧峥忍不住唇边漾出了微笑,“文卿的歌声极美,本王似乎已经见到杨柳轻垂河岸,小桥流水人家,他日若得了闲,一定要去江南好好走走。”

文素陪笑,眉目间的羞涩微微褪去。

正要告辞离去,忽而想到一件事,她又极其小心的询问了一句:“王爷,那您…还讨厌江南女子么?”

萧峥登时愣住,“什么?”

“王爷,各部上疏的奏折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