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菀与太子妃一向亲近,就把自己的隐忧对太子妃说了。

太子妃为了做个厚道人儿,努力不要笑出声儿来。

“你顾虑得对。”见胖团子忧心忡忡,怕日后哥哥们凭着自己的样子找媳妇儿一生孤……太子妃柔和地安慰说道,“不过如今你人已经在京都,你哥哥们不能时常看见你,因此也能将别的女子看在眼里了。快别担心。”

“我只担心长久不见,我在哥哥们的回忆里更加美好,到时候可怎么整。”阿菀担忧地说道。

太子妃忍了忍笑,这才柔声说道,“像你这样完美的团子,这世上也只有你一个。等你哥哥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会退而求其次的。”

这么完美的团子,的确也就这么一只了。太子妃笑眯眯地摸着阿菀的小脸儿,听着阿菀呆呆地说着她家里的婚事规矩,什么爹娘不管,哥哥们觉得好的才是真的好,虽然这都是胖团子的傻话,然而心里却也有了几分琢磨。

她自然也是希望妹妹嫁到好人家儿去的,韩家虽然长房不行,不过其他的几房都没什么毛病。

然而阿菀的哥哥如今在边关,离得太远,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恐怕她娘家想要做亲也十分艰难。

那就只剩下韩家二房的韩潇。

听说功课还不错,只要用心丢给左都御史打磨两年,也会有出息的。

而且不必跟着夫君往边关那等苦寒的地方去,就留在京都繁华之处,韩国公府的生活也过得都很好,再有温煦的婆婆。

太子妃心里已经是愿意了几分,只是这样看重了谁家的小子,心里就会生出急迫,很担心自家看中的也被别人家看中,被挖了墙角。

韩家的好处,太子妃的娘家看得出来,难道被人家看不出来不成?

因心里存了这些想头,太子妃就唯恐韩家二房独子韩潇被别人截了胡,因此几次敦促了家中的父亲与母亲多相看了几次阿菀这个堂兄。

阿菀的堂兄韩潇如今在京都书院里读书,埋头苦读的那种,都不怎么回家,是个很能吃苦的。虽然不及长房庶子韩誉聪慧,年少就有才名,可是那句话怎么说的?笨鸟儿先飞……多流点儿血汗就好了,因此昼夜苦读的话,与韩誉的差距还是不大的。

而且韩潇又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省心的爹娘,可比韩国公强多了。

因此这一天,韩二下朝正准备回家,却觉得自己的手臂一紧,之后,被一只老树皮般的大手攥紧了。

他诧异回头。

左都御史严肃的老黑脸上,徐徐绽开了一个僵硬的笑容。

第163章

这个笑容叫韩二有点怕。

那一瞬间,他都被震慑了,以为自己干的哪一件亏心事被左都御史发现。

而且老大人还要跟他喝杯茶。

因为太怕了,韩二差点儿撒腿就跑。

不过等喝完了茶回到家里,韩二就带了几分笑意了。

与太子妃娘家联姻,这门婚事其实不错。

韩国公府虽然是勋贵世家,可是说实在的,荣耀与爵位都在长房,没别人什么事儿,等日后分家出去,韩二家也不过是寻常显赫一些的官宦之家。

这样的人家与左都御史家联姻,不是门当户对么?

韩二厚着脸皮也觉得自己是来的。

而且太子妃如今在东宫一向都有贤德的名声,阿菀回家的时候也时常念叨太子妃,可见左都御史家中的家教很好,太子妃的妹妹总不会有什么错处,因此韩二心里已经十分愿意这门婚事。

不过他还是很尊重家中的意见的,先回来问了问妻子,韩二太太自然是喜笑颜开,甚至今日因这喜事都多吃了一碗饭,起来走动了两步,这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待太夫人知道的时候,也满意得不行。

“若是当真能成,那可真是阿潇的福气。”太夫人笑着说道。

跟太子做连襟,若是这都觉得没福气,那就是大傻子。

胖团子正在明仪郡主的膝上爬来爬去,抖着耳朵听到这儿,顿时惊呆了。

“怪不得。”

“什么怪不得?”

“怪不得那天夫人对我笑得可和气了。我还觉得有点怕怕的。她看我的眼神儿就像是在看大宝贝。”胖团子奶声奶气地比划着自己的小胳膊,表示那一天左都御史的夫人对自己笑得特别慈爱,韩二却一下子也想到了左都御史对自己露出的那个笑容。

这笑容有点惊悚,他就算是如今都想做亲家了还有点接受不能,因此哼了两声,默默地转移了话题,对太夫人说道,“只是如今咱们还做不得亲。”

“为何?”

“阿潇在功名上怎么也得再进一步。”韩二低声说道。

就算不能中进士,金榜题名,可是也得当个举人不是?

不然里出来的女婿还能只是一个小秀才啊?

那老大人的心里能舒坦么?

“你这话是实话,所幸咱们两家先有了默契,先暂且将人家姑娘给定下来,别叫人截胡了。”和左都御史家中担心韩潇被人截胡一样儿,太夫人也担心太子妃的妹妹这样抢手也会被截胡。毕竟太子妃的妹妹这种身份也肯定抢手。

她想到下一刻还得两年,心底盘算了一下,决定先跟人家家中走动。当然,若是韩潇下一科还是不能中……那这婚事就大概是要够呛了。不过人家愿意有这样一个机会,太夫人也十分满意,笑着对阿菀说道,“这么说,可见人家夫人喜欢你。”

胖团子必须是人见人爱的,因此骄傲地扬了扬自己的小脑袋,就趴在明仪郡主的怀里扒拉面前的大珍珠。

珍珠滚圆滚圆的,她趴在桌上小心翼翼地弹珍珠玩儿。

当然,胖团子除了在屋里玩儿弹珍珠,也不敢再干别的了。

她隐约地记得不知哪一个朝代,有个很有名的美男子听说也很讨皇帝喜欢,因此天天拿着弹弓四处用黄金弹丸调皮捣蛋,最后终于被忍无可忍的皇帝他老娘给弄死了。

这个前车之鉴实在太过惨痛,虽然如今的皇帝陛下的亲娘已经追随先帝去了,可是胖团子觉得自己还是得收敛点儿免得日后不小心被人拿住错处给灭了。她瞪圆了一双眼睛,胖爪子在珍珠上扑腾,明仪郡主勾着嘴角,也帮着她护着桌子上的珍珠们。

一只韩国公世子仰着头趴在桌边跃跃欲试,也想去戳一戳珍珠,终于找着机会,吧唧亲了一口自家堂姐,趁着堂姐呆滞的时候,把珍珠给拍到了地上。

珍珠滚了滚,滚到了韩二的脚下。

韩二微微挑眉,看见两只团子都转身,一个扑进明仪郡主的怀里,另一只小些的,很机智地扑进了太夫人的怀里,伪装熟睡。

看着长生腆着小肚皮睡得呼呼的,若不是看见他前一秒还在干坏事儿,韩二险些信了。

太夫人一脸严肃地抱着爱孙,咳嗽了一声说道,“孩子顽皮,顽皮的孩子才机灵。只是在屋子里玩儿也就算了,若是出去了,万万不可这样靡费。虽生来富贵,可也不能耽于靡费与奢侈。”

她这些话小小的一只韩国公世子听不大明白,可是太夫人却很习惯地从这样小就开始说这些话,摸着长生的小脑袋说道,“你姐姐是娇养的女孩儿自然可以享乐,可你日后是顶天立地的大男人,是要做你姐妹们的靠山,你要用心经营国公府,日后叫你的姐妹们享福啊。”

韩二沉默了。

他觉得他老娘怎么这么偏心闺女呢?

莫非儿子孙子不值钱,活该给姐妹们当牛做马?

这话他明智地没有问出口,因为他真担心太夫人给自己一个肯定的回应,到时候就哭死了。

“那母亲,这门婚事……”

“日后咱们与左都御史夫人常常走动。阿潇也是,读书要紧,可是素日里也多回家来,多有些风情。”风情二字一出,韩二顿时不吭声了。

太夫人却觉得自己没说错啥,理直气壮地摸着长生的小脑袋对儿子说道,“怎么,只许女子讨好男子,就不能男子去讨好女子?你看看咱们府里的几个女婿,不说你的妹夫们,只说小辈,大丫头的夫君,当初是他追着大丫头这婚事才成的吧?三丫头的婚事,也是安王世子真心相待,时常殷勤才能有这样的良缘。如今轮到你的儿子了,叫他机灵点儿。”

“谨遵母亲教诲。”韩二慢吞吞地点头,有点危机感。

他儿子书呆子一个,风情啥的,怕是够呛啊。

见胖团子躲在明仪郡主的怀里偷笑,贼兮兮的,一副幸灾乐祸的小模样儿,韩二也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孺子可教。”太夫人最近没啥烦心事儿,因此也觉得自己的心情不错,还愿意开些玩笑了。

什么?

柳氏的事儿?

在太夫人的眼里,柳氏这种不知好歹的妾侍的事儿就不叫事儿,虽然阿菀觉得愁得慌,可是太夫人却并不觉得这算什么大事。

她素日里只将柳氏丢在一旁,至于九姑娘,说句诛心的话,是亲娘作死不肯放她一条大好前程,难道还要叫太夫人这做祖母的跪迎她们母女不成?太夫人还没有这样的耐心,既然柳氏要母女共存亡,她也不在意少一个孙女儿什么的。她也不缺孙女儿。

因此太夫人早就把柳氏给忘天边儿去了。

只是她忘了也就算了,韩国公却觉得自己忘不了。

他还是要为自己的爱妾争一争的,因此下了朝,已经来了太夫人的房里。

“头痛!”看见韩国公,胖团子就捂着自己的心口软软地倒下,奄奄一息了。

她一副虚弱可怜的样子趴在明仪郡主的怀里,韩二横了她一眼,勾了勾嘴角,坐在了另一侧低头喝茶,见韩国公气势汹汹地出现,抬头看了韩国公一眼。只是韩国公进了屋儿就觉得屋里这气氛不对,怎么老娘明知道自己来了还十分愉悦呢?他心中一动,忙问太夫人家中是否有喜事,太夫人也不吝啬告诉他,笑着将这件事说了。

韩国公听了,脸色不由诧异了几分。

“是阿潇?当真是他?”这不能够啊。

韩潇只不过是二房嫡子,说起来,太子妃的娘家就算要联姻,要联姻的也应该是韩国公府长房,怎么会是没有爵位的二房?

“难道你不为自己的侄儿高兴?”太夫人皱眉问道。

“怎么会。儿子一向都疼爱侄儿们,视若己出。侄儿们有了好姻缘,也是韩国公府的荣耀,儿子自然只有高兴的份儿。”

韩国公见太夫人变了脸色,心里一抖,急忙笑着对韩二恭喜了几句,这才对太夫人笑着说道,“这是一件大喜事,儿子刚刚也是惊喜莫名,因此才诧异了几分。婚事极好。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对太夫人问道,“当真是要联姻阿潇么?”话说他的庶子韩誉比韩潇强出一条街去好么?

除了是庶子,除了年幼一些,韩誉当初中了秀才的名次可比韩潇高多了。

且韩誉生得俊秀,韩潇虽然生得也不错,却的确是不及韩誉的。

因此,太子妃这娘家是怎么了?

怎么没有看中韩誉呢?

莫非是嫌弃韩誉是个庶子?

要说也有可能。左都御史家中乃是,最重正统嫡庶,因此看不上庶子也是情有可原。

韩国公心里有点儿疑惑,又有些不足,太夫人忍耐了片刻,看在韩誉是个明白人,且一向都安分,因此没有开口讥讽。

还能因为什么?

韩国公这倒霉玩意儿宠妾灭妻,想当初京都里知道得不少,后院儿那么乱,谁敢把闺女嫁给他的儿子?怕日后儿子不有样儿学样儿呢?

且韩誉虽然出色,却有个不省心的生母,左都御史家里也不是聋子瞎子,这么许多年,韩国公为柳氏闹得国公府中鸡飞狗跳的,外头怎么可能没有半点风声?都闹成这样,人家若是还敢把爱女许嫁,那怕不是与亲闺女有仇的。

这对爹娘坑了韩誉这么一头,如今做出这无辜的模样儿给谁看呢?

还想不明白……

叫太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

这世上谁都可以想不明白,可是最应该想明白的就应该是韩国公。

儿子娶不上好媳妇儿,那不都是因为他么?

第164章

韩国公得到了老娘一个很肯定的回答。

他侄儿的确是飞上枝头,要去跟太子妃的妹妹联姻了。

他的庶子完全没戏。

只是虽然心里有点儿不足,韩国公这人也没啥节操,可是若说觉得韩潇不配这婚事,非要给闹黄了,或者偷偷儿挖侄儿墙角,把这门婚事抢给自己的庶子这么没品的事儿,韩国公老大人目前还干不出来。

他只是从韩潇都开始预备婚事之中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孩子们都长大了,别说韩潇,就是他的庶子韩誉,其实也很可以把成亲的事儿给提上日程了。因为韩誉到底是自己最出息的儿子,韩国公很上心。

不用心也不行,柳氏还给吹枕头风呢。

“我跟你父亲说了,你日后可是安王世子妃,阿誉是你的同母亲弟弟,若只是娶一个寻常家的女子,那能行么?不是给你丢脸么?能配得上安王府的门楣么?”

这一日,因柳氏生了妹妹,阿萱特意跟太夫人请了假,出门儿来看母亲和妹妹。柳氏如今抱着自己的小闺女,一张脸依旧柔美多情,见阿萱坐在自己的床边不说话,不由美眸流转,拍着阿萱的手含笑说道,“你放心,我总是会给你弟弟寻一门好亲。”

“姨娘,您还是先顾着九妹妹,老太太总不会亏待阿誉的。”阿萱小声说道。

这一声“姨娘”,叫柳氏脸上的笑容一僵。

“你不懂。”她异样的神色一晃而过,见阿萱有些不安,便缓缓地说道,“阿誉是你的亲弟弟,若是从前,我也不觉得什么。可是阿萱,如今你就要做世子妃了!好孩子,到底是我的女儿,就是有本事。”

说起这个,柳氏就十分骄傲了,毕竟,虽然阿恬之前作死的确是有自己找死的意思,可是阿萱凭着自己的能耐能叫安王府没有退亲,反而愿意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阿萱做未来世子妃,这也是很有能耐点事儿。

柳氏早就后悔了。

早知道安王世子还能咸鱼翻身,她也不会在府里闹得鸡飞狗跳,差点儿便宜了阿恬不说,还因这件事被太夫人厌弃,赶出了韩国公府。

如今想来,还不如那个时候默认了韩国公的安排,这门婚事配给阿萱极好。

比庆王府的婚事强多了。

如今庆王妃失宠,被庆王给关得不见天日,柳氏曾经心机地叫韩国公登门,说是求见一下自己的妹妹,庆王竟然连韩国公的面子都不给,不让见。

庆王妃既然已经成了这样,那萧韦还有什么好处?

现在就算把庆王府二公子摆在柳氏的眼前,柳氏也不稀罕了。

她的眉眼之间带了些这样的意思,阿萱的脸顿时涨红,咬着嘴角低声说道,“这门婚事不是我抢来的。虽然……姨娘,我这次来看你,不是说我的婚事的。”她其实是想劝柳氏把九姑娘给送回国公府去,毕竟养在外宅算什么事儿?日后她这妹妹还要不要在长辈膝下教养了?

若是日后说亲,问起九姑娘的教养,人家都说是在外宅姨娘手里养大的,如今阿萱也明白几分道理,知道豪门世族是看不上这样的庶女的。

九姑娘到底是她的亲妹妹。

“你不必担心,我自有主意。”柳氏见阿萱担心,皱了皱眉。

她觉得阿萱仿佛不如从前贴心了。

又似乎是阿萱竟然在替太夫人说话,与自己生出几分隔阂。

“可是……”

“可是什么?我服侍你父亲这么多年,难道还不知道他的心?你不要担心。”柳氏顿了顿,看着阿萱的眼睛缓缓地说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阿萱,你在府里要好好儿照顾你弟弟啊。只要你们姐弟好,我自然就起来了。至于阿誉的婚事,你一定要用心些。如今你就要做世子妃,日后若是你弟弟也迎娶贵女,那国公府里,自然还有咱们的一席之地。”

她眼底闪过一道流光,叫阿萱心生恐惧。

因为柳氏的话她听明白了。

柳氏这还是想夺爵啊!

这怎么可能。

虽然说阿萱的心里,幼弟长生说什么都是比不过韩誉的,可是对于她来说,如今也生不出夺爵的心。

韩誉或许是对的。

他们姐弟年长,日后想怎么出息自己奋斗就是,怎么抢一个小孩子的爵位?

“姨娘,爵位,爵位……如今府里有长生了。长生是嫡子,又是弟弟。做兄长的不爱护弟弟就不对了,怎么可以抢弟弟的东西。”

韩誉这些话天天说日日说,终于是把阿萱给洗脑了,阿萱也觉得抢小团子的东西不好。试问若是叫阿萱如今去抢阿菀的……当然她也抢不过,不过她这么大的人了,如果去抢小孩子的东西,多不要脸呢?

因推己及人,她就抿了抿嘴角,轻声说道,“嫡子继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柳氏抱着自己的九姑娘,看着阿萱惊呆了。

这还是她从前柔弱心机的好闺女么?

“这些话谁跟你说的?!”她忍着怒气问道,“是老太太的教导?”

“是阿誉自己说的。”阿萱觉得不能叫太夫人背锅,耿直地说道。

“不可能!阿誉这是唬你呢,这世间谁不想做国公?谁愿意屈居嫡出的之下?”柳氏美丽的脸上阴晴不定,她这才第一次仔细地看阿萱,见她素日里喜欢的弱柳扶风,虽然如今还留着些影子,不过却脊背笔直,看起来多了几分钢骨,莫名地有些阿琪的品格,顿时心里咯噔一声。

她这一年都住在国公府的外头,虽然说也知道太夫人教导阿萱,可是因忙着笼络韩国公的心,唯恐自己在外宅,韩国公日后把自己撇下,因此没有多留意阿萱,可是没想到时间久了,阿萱仿佛陌生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