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二房此时虽是富甲天下,顾诚有财神之称,论权势比不上刚刚入阁的长房二爷顾征,已经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三爷顾律。

不过顾征顾律都是庶子,并非姜氏所出。

顾征入阁当日便为姜氏请封,如今府中上下早称姜氏为太夫人。

而顾征的父亲,老太爷顾虞似有意同姜氏作对,年轻时纵情声色,年老迷上炼丹,在道观的日子比在府上多。

顾明暖手心隐隐冒汗,见到前世熟悉的亲人,她难免会紧张。

她其实更愿意先见顾明昕,她前世的姐姐。

顾明昕性情刚烈固执,恨死了抛夫弃女的殷茹,从不掩饰对殷茹的恨意,顾明暖担心殷茹此番进京,顾明昕又会当众冲撞殷茹。

论心机手腕,顾明昕绝斗不过殷茹。

何况顾诚还会站在殷茹那边。

“顾小姐,用不用送王爷的拜帖?”

安乐王府侍卫在顾明暖的命令下换下了侍卫装束,穿上寻常的外袍:“顾家的门可不好进。”

南阳顾氏同萧谢两家齐名,姜太夫人在太后娘娘跟前极有脸面。

在金陵帝都没人敢轻视顾家。

“转去后街的猫眼胡同。”

顾明暖早点解决归宗的事,她才好去劝顾明昕从长计议,否则她如今的身份,顾明昕不会认她的。

顾家门槛太高,顾明暖要说的事又太重要,必须得见到姜太夫人才行。

姜太夫人专心礼佛,很少过问府里的事。

猫眼胡同住着的欧氏是顾征夫人的陪嫁,她说得话欧阳氏听得进去,借助欧阳氏的手拜帖才能顺利的送到避世而居的姜太夫人面前。

她记得前世有不少人冒充顾家四房来顾家寻亲,每次都让姜太夫人失望。

顾衍归宗后,同顾征等堂兄弟相处会多起来,此时瞒着欧阳氏反倒不好,欧阳氏心眼极小,最恨旁人无视她。

第三十一章 后人回归

顾宅后街的猫眼胡同多是依附于顾家的人,有顾家外几房的远亲,亦有似欧嬷嬷在主子面前得脸的管事。

干净齐整的两进四合院便是欧嬷嬷的住处。

主子欧阳氏成了正一品阁老夫人,欧嬷嬷在外过起使奴唤婢的日子,真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谚语。

顾明暖进门没多久,欧嬷嬷便揣着怀里的拜帖匆忙去顾宅见欧阳氏。

一旁侍奉的小丫鬟狐疑的望过去,登门求欧嬷嬷在欧阳夫人跟前递话的人很多,不少都许了重利。

今日来得这位衣衫朴素,气质沉稳的少女简单几句话就让欧嬷嬷帮忙,真是不简单。

顾明暖闲聊般笑着询问:“你叫什么?”

“春芽。”小丫鬟不敢大意屈膝回了一句。

顾明暖放下酿瓷青花底盖碗,目光扫过春芽的脸庞,“多同欧嬷嬷提提在西屋弄个石榴盆景,许是将来有你的好处。”

春芽哑然张了张嘴,顾明暖手指碰了碰茶杯盖碗,“你递我一杯香茗,算是报酬了。”

眼前的小丫鬟虽是不入流,生得很有福相,顾明暖挺喜欢她泡得茶,便稍稍点拨几句。

欧嬷嬷宅邸西面为喜位,放个石榴盆景,不出一年欧嬷嬷能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顾宅,欧嬷嬷蹑手蹑脚的靠近午睡清醒过来的欧阳氏,未语先笑。

欧阳氏懒洋洋靠在欧嬷嬷放在后背的迎枕上,“不是让你回去歇一歇?有什么急事非得你亲自过来?”

欧嬷嬷又殷勤的递了温茶,“您体恤老奴,老奴可不敢学了骄纵样儿。”

瞥见欧阳氏心情不错,欧嬷嬷靠近低声道:“还真有一事。”

“我就晓得你有事!”欧阳氏白皙修长的手指戳了欧嬷嬷有些皱纹的额头,“我可不如三弟妹和大嫂子在太夫人面前有脸面,也就管管咱们荔落院的事。”

欧阳氏贵为阁老夫人,但在顾家论地位比不上守寡多年的大嫂,在太夫人面前比不上弟媳得宠。

南阳顾氏秉持正统的世家习俗,不是顾征做了阁老,欧阳氏就能压住妯娌。

“可巧老奴恰好遇见了一桩好事,能助您在太夫人面前争一口气。”

“嗯?”

“失踪多年的四房后人寻来了。”

欧阳氏一下子起身,眼睛冒光盯着欧嬷嬷,“真的?”

随即想到了什么,身体又软了下去,枕着半截小臂,“别又是个骗子,让太夫人空欢喜一场,最后弄得我里外不是人。”

欧嬷嬷想到顾明暖那通身的气派,隐约在太夫人身上见过,掂量半晌道:“太夫人常说为四房积福,这些年银子洒出去不少,每次揭穿是骗子,太夫人不都好好的给银子送走他们。”

“老爷倒是提过,太夫人是千金买骨,便是有四房一点点消息也是好的。”

欧阳氏抱怨嘟囔,“四房充其量不过是她养大的小叔子,她对四房的事可真真是上心。连老爷做了阁老,给她请封一品诰命,她都淡淡的,看不出欢喜,可惜姑姑……”

“夫人。”欧嬷嬷低声道:“您这话可不能让老爷听了去。”

欧阳氏自知食言,哼了一声。

欧嬷嬷按了按欧阳氏的肩膀,劝道:“老爷入阁,您再顺着太夫人,谁还能越过您去?万一不是,几两银子打发出去。一旦有四房的消息,太夫人对您一准另眼相看,也让东边那位吃点苦头,倘若太夫人出面说和菀姐儿的婚事,料想谢家说不得会点头,谢郎那可真真是难得的好女婿。”

她把拜帖递给欧阳氏。

欧阳氏沉思半晌,道:“换身衣服,咱们去见见太夫人。”

欧嬷嬷忙让守在外面的婢女进来侍奉。

不消片刻,欧阳氏收拾齐整,坐着软轿去了顾宅桃玉阁。

姜太夫人避世而居,桃玉阁是她修养的地儿,种了满院的桃树。

欧阳氏扶着欧嬷嬷的手穿过桃树林,心里嘀咕姜太夫人的怪异品位,也不怕在桃树林中迷路。

累世大族太夫人没见谁如她孤僻清静。

莫怪老太爷躲在道观里炼丹。

“二夫人安。”

“哦,是钱嬷嬷。”

欧阳氏笑着虚扶了一把领着五六个婢女给自己请安的老仆,不敢把钱嬷嬷当做寻常老仆。

在有些时候,她能代表姜太夫人。

钱嬷嬷五十多岁的年纪,终身未嫁,随姜太夫人清修多年,她显得要比同龄人年轻。一身锦缎素衣,皮肤白皙,眼角皱纹不深,说她刚过四十也有人信。

欧阳氏听见佛堂传来的木鱼声,问道:“太夫人还在佛堂?”

“二夫人有急事?”钱嬷嬷面容恭敬,却不曾退开半步。

欧阳氏晓得是见不到姜太夫人了,欧嬷嬷轻声道:“也好。”

她立刻反应过来,送了拜帖她就可以功成身退了,若真是四房的人,少不了她的好处。

倘若不是,她不必担太大的责任。

欧阳氏把帖子递给钱嬷嬷,“今儿收到的,来人说有四房的消息,我不敢耽搁,便拿着帖子赶来了。”

钱嬷嬷接过了帖子漫不经心扫了一眼,神色一瞬大变,手微有颤抖,“我先去见太夫人,您……您先回去吧。”

撇下欧阳氏,一向冷静自持的钱嬷嬷飞快向佛堂跑去。

“这……”欧阳氏撇嘴,眼里闪过极好的兴致,“少见呐。”

“夫人,看样子是喜事。”

欧嬷嬷想着真要是四房归来,也有她一份功劳。

佛龛之前,一青衫妇人一手捻动佛珠,一手敲木鱼,一篇篇经文诵读出口,她微合双眸,阳光斜射进来,香烟缥缈,她身上似有一层佛光,祥和宁静。

“主子。”

钱嬷嬷被佛堂的门槛绊了一下,踉跄的差点摔倒,宝贝似捧着拜贴,呜咽道:“四房的后人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姜氏捻着佛珠的手微顿,继续诵读经文,细心的钱嬷嬷能听出速度比寻常快上几分。

主子并非无动于衷。

钱嬷嬷跪在姜氏身后,诚心得向佛龛里供着的菩萨叩首,大慈大悲的菩萨,保佑主子此生能找到四房的后人。

当,金钵发出清脆的声响,每日的诵经完毕。

姜氏平和的说道:“把拜帖拿给我看。”

钱嬷嬷忙递了上去。

姜氏翻开帖子,古井般的眸子一瞬间亮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帖子上只写了这么一首诗,帖子的落款处印着一块玉佩形状的印章。

第三十二章 特殊胎记

俏丽的婢女挑起绣白玉兰花的细布帘子,顾明暖转过一架紫檀木围屏走进一间宽阔的暖阁。

房子里的家具漆着一水的黑漆,显得十分厚重。

临窗的地方摆着长几,摆着笔墨纸砚,靠墙氏落地小书橱,放得书册大多是誊写的佛经手抄本。

东边的墙壁悬挂一个书法卷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这幅卷轴是姜太夫人亲笔所写。

领路的婢女悄无声息的退下去。

顾明暖环顾四周,嗅着熟悉的墨香,她如此眷恋着这个地方。

前生她在此处蜕变,脱胎换骨般破茧成蝶。

她只是来给姜太夫人抄写经书的,在姜太夫人身边待得三个月使她终生受益无穷。

顾明暖走到窗前,低头翻看长几上尚未抄写完成的佛经。

她不自觉的跪坐下去,提笔在空白的纸张处抄写剩下的佛语,心渐渐的平静下来。

她曾经无比羡慕姐妹们在外面骑马,蹴鞠,玩耍,而她身体不好只能练练字。

便是多弹奏一会琴瑟,多下一会围棋身体也受不住。

顾诚从未关心过她,顾明昕心疼她却不知怎么开解。

只有伯祖母让她抄写佛经静心,告诉她在顾家诸多小姐中,她是最有福气也是最有灵性的一个。

她不比任何人差,不需要别人的怜悯。

顾明暖出嫁三朝贺红,她同李玉回到顾家,所有人都没看出她心事重重,只当她羞怯欢喜,毕竟李玉是她自己挑选的夫婿。

唯有来拜见姜太夫人时,她问顾明暖,是不是不开心?

她不敢说李玉有青梅竹马的师妹郭小姐,她怕丢人,怕别人怜悯她。

在姜氏的面前,她宛若走失了的小姑娘哭倒在她怀里。

姜氏耐心的哄着她,直到她断断续续的说完,姜氏笑着告诉她,你不会立刻得所有人喜欢,想让别人在意你,端看你怎么做了。

本不打算见李玉的姜氏特意把里李玉叫来,同李玉谈了整整一个时辰。

她私底下对顾明暖说李玉是可以同她好好过日子的。

顾明暖持在手中的毛笔顿了顿,她用整整十年走近李玉,姜太夫人也没有看错李玉,如同告诉顾明暖的只要她做的足够好,李玉会喜欢上她。

最后她无法为殉国自尽的姜太夫人和祖母李氏收拢尸体,因为摄政王妃殷茹抢先她一步。

殷茹一直恨着瞧不起她的姜氏,任她如何哀求都没告诉她把姜氏安葬在何处。

顾家落败后,顾宅成了殷茹兄长殷荛殷无双的私宅,是他豢养歌姬美婢以及年轻漂亮娈童的地方。

院子里的桃树也被一把火烧光了。

殷荛曾经在顾家面前卑微若尘,他得势后便恨不得抹去顾家的一切,把南阳顾氏踩踏在脚底下。

今生她不必夹在祖母李氏和伯祖母中间左右为难,她可以陪伴姜太夫人,可以好好的孝顺她了。

她哭了吗?

顾明暖抬头,泪眼朦胧间见到一位妇人缓缓得走来。

她穿着一件玄青绣万字玟的褙子,挽着发髻,肤若凝脂,眼角眉梢稍显的细纹却勾勒出别样的风情,娟秀的面容,祥和宁静的水眸,绝不会有人猜她今年已经五十有五了。

姜太夫人年轻得让所有女子嫉妒。

莫怪她的三个儿媳妇都不爱同她一起出门,本是婆媳却会被认作姐妹。

顾明暖食指抹去眼角的泪珠,微微低头起身,“我……我没事就帮您抄点佛经。”

姜氏语气柔和亲切,主动握住顾明暖的手,“没想到你这丫头是个敏感多思的,这可不好,你这年纪正是一朵花似的,肆意张扬,鲜衣怒马,不知愁是何物。”

她感觉握在手中的手指微粗,有些地方茧子很厚,顾明暖保养了一段时间,然从凉州到帝都,皮肤略显得粗糙,比不了精养的顾家小姐。

姜氏眸子暗淡了一瞬,“饿了吗?我让她们上些糕点,零嘴儿。”

自从幼女出嫁后,姜氏身边就再没养过女孩儿,避世而居许久,她拿不准现在女孩的心,眼前的女孩又特别合她眼缘,不忍亏待她一分。

扶着姜氏落座,顾明暖端端正正的跪倒在地,姜氏伸手去拽却只能眼见着女孩向自己叩首,“我叫顾明暖,我爹……是顾衍。”

顾衍!

姜氏眼角微湿,掩饰般让目光落在庭院的桃树上。

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枝头绽放着簇簇淡粉或是洁白的桃花。

顾明暖双手送上族谱和紫檀木盒,规矩的低垂眼睑,“这是祖父留下的。”

姜氏接过这两件信物,随意般翻看族谱,并打开紫檀木盒……顾明暖本以为双鱼环佩足以让姜氏动容,姜氏手指轻轻拂过双鱼环佩,随即盖上了木盒,问道:“你祖父在何处落脚?为何不回来?”

“我出生前祖父就过世了,后来听祖母提过一句,祖父摔坏脑子,不记得以前的事了。”

“原来……原来……他把一切都忘了。”

姜氏神色略显悔恨,喃喃的说道:“也好,都忘了也好。”

“我们一直住在凉州。”顾明暖心底泛起一丝狐疑,介绍家里的状况,直到说到顾衍被安乐王带去王府,“我实在是没法子只能求太夫人了。”

“倘若不是安乐王,你是不是不想回顾家?”

姜氏何等聪明,怎可能看不懂顾明暖的心思。

“我爹的脾气太暴躁,本想把顾家祖传之物归还……”

“糊涂!”姜氏高声道:“是人重要还是双鱼环佩重要?”

是人都认为有免死金牌作用的双鱼环佩重要!

顾明暖记忆中姜氏从未发过脾气,虽有信物为证,姜氏认下她是不是有点太轻率了?

姜氏手指点在顾明暖锁骨上,轻声问道:“你这里是不是有块红云形状的胎记?你爹顾衍的胸口也有一模一样的胎记,但凡顾家嫡血都在同一位置有同样红云胎记,如今只有他和二房的顾诚有此胎记。”

言下之意庶子是不可能有的。

这也是顾家能轻易识别骗子的原因。

顾明暖完全不知胎记如此重要。

姜氏低声道:“顾家嫡小姐并非人人有胎记,但有胎记的一定是顾家最有灵性的女儿,胎记的事只有谢家,萧家,王家长辈知晓,你不想嫁给谢郎就别让人知道你有胎记的事。”

顾征和顾律都不是嫡出,他们的女儿不可能有胎记,顾明菲和顾明昕是嫡脉却没有胎记。

第三十三章 剑指殷茹

姜氏目光慈爱柔软,低头为发呆的顾明暖轻抚衣领口,“世人都爱谢郎俊美无双,才学惊世,可他未必适合你。”

顾明暖连连点头,“我不会让外人知晓胎记的事。”

是不是因为顾明菲没有胎记,才会在谢家一直得不到尊重?

姜氏拉起跪在地上的顾明暖,越看心里越是欢喜,“去换身衣裳,陪我进宫去。”

想让安乐王放人,姜氏得去宫里同太后说一声。

“我在家等您就好。”顾明暖连忙推辞。她刚刚回顾家,立足未稳,贸贸然和姜太夫人入宫,顾家正经养大的小姐会怎么想?

思危,思退,思变已经成了她本能。顾明暖不仅不愿意去见太后,暗思怎么才能让姜太夫人明白太后纪氏不值得依靠投效。

楚帝生母太后纪氏并非是个明白人,前生顾明暖很少关心朝政,但她却记得萧家实力骤然膨胀强压楚帝就是因为太后插足朝政,对楚帝的布置指手画脚,同时太后竟然让殷茹出谋划策帮着她死斗楚帝宠妃宁德妃。

楚帝前朝后宫几乎同时失控,多年的忍辱负重付诸一炬,拼死想北伐却被势大的萧越阻止,楚帝怒火攻心暴毙在恨天宫。

太后为笼络萧家,漠视殷荛凌辱顾氏族人,霸占顾家产业,顾诚一生赚得巨额财富最后都落到殷氏兄妹手上。

全然忘记姜太夫人为她出谋划策,顾家往日的功劳。

太后纪氏比楚帝驾崩后强压萧越,扶幼主登基的赵太后差远了。

钱嬷嬷捧着一个托盘走过来,托盘上整齐的摆放崭新的衣裙,一套粉珍珠头面,几只做工精致的步摇,花细,玉镯。

“你换上给我瞧瞧。”

“我……”

“这些本就是给你准备的。”

顾明暖不知所措,看样式该是帝都新式样,莫非每年姜太夫人都准备衣服首饰?

她到底有多盼着四房认祖归宗?

钱嬷嬷笑道:“别辜负太夫人好意,快来人,侍奉暖小姐梳洗更衣。”

四名年轻漂亮的婢女挑门帘入内,簇拥顾明暖去后面的净房。

姜氏点了点钱嬷嬷,小声的责怪:“别把她给吓坏了。”

“您盼了这些年,不就是盼着今日?”钱嬷嬷眼圈通红,低头抹去泪珠儿,“佛祖开眼,那满屋的东西总算有主了。往后四爷再续娶位贤妻,添个小子,东库房的东西也用得上。”

姜氏抿了发鬓,眼角眉梢蔓开笑意,“听小暖得话,咱们这位顾四爷可是个好惹麻烦的,刚进京就被安乐王捉了去,将来还不晓得闹出怎样的动静。”

“动静大了也好,热闹!”钱嬷嬷俯身抚平姜氏衣服上的褶皱,“有您在,还怕四爷惹了惹不起的人?”

“我担心顾征和顾律心里不舒坦。”

“您忍让半辈子,如今还怕谁?”

“虽不是我养大的,他们还算孝顺。”姜氏缓缓的摇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心疼顾衍才更要为他着想,顾家在他才过能过得好。”

净房转出笑盈盈婢女,“太夫人,您瞧。”

姜氏见走出净房的顾明暖,眼睛一亮,玉兰色如意玟花长袖通褙,十二振幅的月白长裙衬得她身材高挑,头上带着镶紫英石的步摇和珍珠坠儿,艳而不俗,清湄可人。

“好,好,好。”姜氏连说了三个好,一时找不出更好的词儿,“赏,赏针线上人。”

最让姜氏欣喜得是顾明暖完全撑得起这身衣衫,不因乍然富贵就缩手缩脚或是暴发户气息十足,仿佛她被就该这么穿,沉稳自信的神采始终洋溢在她年轻的脸上。

“多谢太夫人赏赐。”

顾明暖无法拒绝太夫人的好意。

“准备马车。”姜氏拉着顾明暖的手,道:“你不愿进宫可在宫门口等我,请了太后娘娘的旨意,我同你一起去安乐王府,然后还得去……”

姜氏顿了顿,钱嬷嬷会意得把放着双鱼环佩的紫檀木盒交给顾明暖,姜氏又道:“去趟玄天观,顾衍认祖归宗总得同你伯祖父说一声,这块双鱼环佩到时候你亲自交给他。”

顾明暖稍一迟疑,点头称诺。

直到马车出了顾宅,顾家的主子才知晓了消息。

欧阳氏暗暗得意,看来这事她办对了,笑盈盈迎接大嫂杨氏,三弟妹薛氏,对她们并没漏半分口风,乐得看她们干着急!

在皇宫门口,顾明暖再次婉拒姜氏的好意,执意在宫门口等候,姜氏也只能作罢,随太后娘娘派来的内侍入宫。

皇宫戒备森严,便是宫门口也禁止喧闹。

顾明暖对恢弘壮美,象征天下皇权的皇宫并没太多的向往,不过是一座比较大,比较富贵的宅邸罢了。

她看不透皇宫里的贵人,更不愿意费心思去讨好贵人们。

前生李玉厌恶仕途经济,因此从未勉强她入宫应酬,或是在摄政王权势滔天时,勉强她讨好巴结摄政王妃。

后来她为报仇同殷茹逐渐亲近起来,李玉嘴上没说,面上却不怎么高兴,冷落了她好几日。

李玉习惯她的付出,未曾想过为她付出什么。

一声清脆的闪开打破宫门口的宁静。

顾明暖感到声音很熟悉,忙循声看过去,都是熟人。

萧宝儿一身银亮软甲塑身,勾勒出她矫健妖娆体态,高高束起的发髻扣着小巧的将军头冠,英姿飒爽,明媚骄傲,宛若带刺的玫瑰,有别温婉柔顺的金陵小姐。

“你是谁?敢羞辱我娘!”

萧宝儿脚上穿着及膝的鹿皮软靴,她一双挺直的美腿更显修长有力,马鞭轻敲掌心:“你最好将那套把戏收起来。”

“宝儿,算了。”一道极为悦耳好听的声音从马车里传来,“她……只是不懂事。”

话语轻柔有安定人心的力量,极富质感,即便不曾露面,旁人已可猜到说话的人定是一位绝色佳人。

马车车帘撩起,清丽的婢女扶出一位身姿袅袅的女子。

她头带惟帽,娟纱垂直胸口,隐隐绰绰另有一番朦胧美感,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引人猜测她到底有多漂亮。顾明暖的目光始终落在同萧宝儿对峙的绿衣神色倔强的少女身上,顾明昕——她前世的姐姐正用匕首指着殷茹。

第三十四章 耳光响亮

微风吹动轻柔的面纱,明明见不到殷茹的容貌却给人以思念,无奈,被命运捉弄的苦涩。

她拢在袖口的手指轻颤,挺直迤逦的身姿看不出什么,骨子里透着不见相思,相见无言。

一时之间,气氛感伤。

一道清亮的声音传来,宛若一块石子敲碎一切悲伤:“顾小姐这么做就不对了,快收起匕首。”

殷茹略有意外,萧宝儿充满敌意的说道:“你又是谁?谁准你胡乱插言?”

顾明暖越过萧宝儿走到顾明昕面前。

她始终无法忘记远嫁和亲的姐姐目若死灰坐在花轿里,无法忘记那封染血的遗书……此时顾明昕活生生的站在她面前,骄傲倔强,娟秀瑰丽。

“皇宫门口止刀刃。”顾明暖握住顾明昕的手,缓缓把出窍的匕首重新藏回鞘中,“兵刃出则必见血,否则不可轻易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