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一听这话皱了皱眉。

顾明暖暗暗摸了一把汗,长公主向示好自己所以提起璇玑图诗,她当初以璇玑图诗扬名的。只可惜伯祖母不喜欢玄璇玑图诗。

长公主对她好,她感激,但能做主的人其实是伯祖母。

“已经很久没玩璇玑图了。”

顾明暖悄悄的捏了长公主手臂一把,“最近同伯祖母学着管家。打理庶务。”

长公主明艳的脸庞闪过一丝明了,看了一眼姜氏。低声道:“管家打理庶务,我也会些。”

犹豫片刻,她扬起恬静的笑容,“我单纯的喜欢璇玑图诗。”

“解璇玑图不是不好。不耽搁正事就行。”

姜氏看长公主像是看一个任性固执的孩子,“上次暖姐儿还同我说,用一副图挽回丈夫心的女子也是奇女子。有君既无心。我便休的奇女子,自然也有破镜重圆的夫妻。说不上谁比谁更幸福。端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罢了。”

顾明暖眨了眨眼睛,伯祖母仿佛开通了许多,不再对萧阳横眉冷目,对长公主独特的爱好也显得宽容了。

“伯祖母说的是,不过长公主殿下只是喜欢凭图解诗的过程,敬佩创造出璇玑图的女子旷古烁今的才华。她凭着璇玑图为难主了多少豪杰?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人敢说能吃透璇玑图,便是才华横溢的男子都败在璇玑图上……”

“暖姐儿有没有想过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嗯?”顾明暖不解的嗯了一声。

长公主再旁也认真的听着,秀儿姐姐说过,姜太夫人很有智慧,秀儿姐姐也很佩服姜太夫人,可是她闹不明白,为何她们碰到一起总会有针尖对麦芒的感觉?

姜氏洒然一笑,“就是璇玑图的复杂是你们想出来的,其实创作璇玑图的女子根本没想过能凭着图解几千首诗词,不是说,她丈夫解了十几首就返回家中了吗?

“……您的意思是一切只是巧合?!”

顾明暖心上似多出一直爪子,挠啊挠的她心头火大,可她又找不出十足的理由推翻姜氏的猜测,闷闷的踢了一下青石小石子,低声:“您可真会想!”

长公主见她憋屈的模样,抿嘴笑了起来,第一次发觉顾明暖还是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

她至今还记得在璇玑观前,顾明暖是那么的沉稳,那双清亮的眸子隐隐有饱经风霜之感,时而流露出些许的感伤和心若死灰的无畏。

在驸马战死后的那几年,她感觉自己的心已经死了。

可当时顾明暖才多大?

怎么会同她一样?

当时长公主没有来的很心疼她。

后来长公主再也没在她眼中看到当初偶尔流露出的感伤,便只当自己一时看差了。

顾明暖年轻漂亮,受人追捧崇拜,正是青春得意的好时候,小姑娘本就该活泼些才好。

今日见她露出女孩子特有的娇憨,长公主放心的笑了。

燕京的驿站略显简陋,也许是静北侯没想过赵皇后会来北地,还有可能是静北侯想给赵皇后一个下马威,或是逼嘉宁郡主把北苑让给赵皇后,驿站并没进行任何的修整。

不大的庭院中杂草还留着几簇杂草,青石路面不甚平坦,坑坑洼洼,铺在地上的石子也松动了,少一用力,石子便会被带起。

屋舍的外墙壁斑驳,墙灰一块一块的脱落,屋子里的摆设陈旧,唯一好得便是没什么发霉的味道。

长公主带来的仆从不多,许多事都是亲力亲为,安排顾明暖和姜氏坐下,她没有展现公主的贵重,为她们操持起茶点来,从她熟稔的动作看出,这样的事情,她没少做。

顾明暖哪里还坐得住:“我帮您吧。”

也不等姜氏点头,她跟随长公主的脚步出了房门,见长公主还想推辞,嗔道:“您同我客气什么?”

她压低声音道:“我可以帮您准备几样伯祖母爱吃的点心,她嘴可刁了,寻常滋味的点心碰都不会碰,顺便还可以给您说说伯祖母的喜好。”

长公主面露犹豫之色。

顾明暖却道:“我爹说过要为伯祖母养老送终的。”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公主继母

顾衍为姜氏养老的事,连顾征顾律都不知道,更别说外人了。

长公主先是一愣,怔怔的说道:“我本以为……你爹父母具亡,因没有长辈,姜太夫人才会帮着他相看继室,操持你爹的婚事。顾侯爷是打算同长房永远连在一起?顾阁老,应该说顾次辅太过圆滑,听秀儿姐姐提过一句,他偏爱左右逢源,未必能帮上顾侯爷的忙,却可以为利益,轻易伤害顾侯爷。”

言下之意是说顾征缺少骨气,是个典型的官场老油条。

长公主推心置腹的话语令顾明暖对她的好感更深上一层,长公主是真心爱慕父亲才会担心父亲被亲堂哥坑了。

“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

她仿佛意识到这么说有挑拨顾家长房和顾衍关系的嫌疑,秀儿姐姐几次叮嘱她少说多想,交浅言深是大忌,自己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许是对顾明暖印象太好,对顾衍太上心,怕顾衍吃亏……

顾明暖主动握住长公主的手,察觉到她手心全是冷汗,笑道:“我怎么可能误会您呢,您是一片好心才会同我说,我和您悄悄说……我爹会带着伯祖母搬出来住进世袭侯府的。”

“顾次辅能同意?”

嫡母被侄子接走,不孝的名顾征是背定了,自古最重孝道,不孝的顾阁老别说晋升首辅了,能保住官位就不错了。

顾明暖只是笑,并不说话,长公主眼里闪过一丝费解,喃喃道:“暖姐儿同秀儿姐姐挺像的。”

这话让顾明暖打了个寒颤,面不改色的问道:“和皇后娘娘相像?”

一句反问让长公主尴尬的解释。“秀儿姐姐也总是笑着让我动脑筋自己想。”

好悬!

顾明暖暗暗长出一口气,原来是在这上像,差一点被长公主吓死。

她们宛若母女一般手挽手走向厨房,顾明暖清丽温柔,长公主秀雅端庄,两人站在一起出奇的和谐。

姜氏慢慢合上窗户,收回看向暖姐儿他们的视线。她的眸子深沉上几分。长公主纵然有冲动,思虑不够缜密的短处,可她随和。不会摆公主架子,又是诚心对衍儿……长公主不是不能教好。

她活着时能看着顾衍和长公主,一旦她去了,长公主背后还有赵皇后。衍儿也有值得信任的暖姐儿,外面又有萧阳帮衬。只要赵皇后不动牺牲长公主的念头,他们的日子应该会过得很舒心。

厨房的东西倒是齐全,食材也很丰富。

长公主问道:“你需要什么?我帮你取。”

见顾明暖的架势要大干一场,长公主帮忙打打下手。听顾衍吹嘘过,他女儿很擅长膳食。

“时间不多,我随便做两样简单的点心。”

顾明暖和面。轻声问道:“皇后娘娘也在?”

长公主想到她们之间的矛盾,闻言细语道:“等秀儿姐姐心情好些。我再帮你说说,其实秀儿姐姐不是生你的气,萧家眼里无人,六皇子来过几次,向秀儿姐姐诉了好一阵委屈。”

静北侯萧家对他们这些皇族中人态度冷漠,但对顾明暖却很好。

她又想到顾明暖是要嫁入萧家的,有些话还真不好再说。

厨房的厨娘自然都在外面伺候着,长公主自觉插不上手,便拎了一把象牙柄的团扇过来,为顾明暖扇些凉风,心疼的说道:“少做几块就行,别累坏了,我不爱吃点心。”

“我手艺可是不错的,您只看伯祖母用点心,一会一准后悔。”

顾明暖扬眉浅笑,把额头凑到长公主面前,“帮我擦一擦,一会就好。”

长公主眉眼弯弯,小心翼翼捏着帕子拂去顾明暖额头的汗珠,一股异样的默契萦绕在她们中间,当初她召女孩子入璇玑观,除了排解寂寞外,更多得是遗憾没有生养儿女。

倘若温柔,懂事,才华横溢的顾明暖是她的女儿,她恨不得把一切好东西都捧到女儿面前。

别人非议顾衍太疼女儿,长公主却觉得顾衍疼顾明暖太对了。

顾明暖天生就该受尽宠爱的。

连她这个没有关系的外人都想疼爱顾明暖。

她有机会做顾明暖的母亲吗?

望着顾明暖粉嫩嫩的脸蛋儿,长公主突然道:“你伯祖母是国夫人,她想搬出顾家长房,顾阁老拦着也没用,何况在北地,也没什么事是萧阳办不成的。”

顾明暖欣慰的一笑,把活好的面团做出精致的造型,低声道:“您方才也说二堂伯左右逢源,圆滑聪明的紧,只要给足好处,他自会顺伯祖母的意儿,何况孝顺,孝顺,先要顺着父母才叫孝。”

“小暖,你真的很聪明。”

“比娘娘和伯祖母还差点。”

“可是比我聪明。”

长公主说不出的羞愧。

“个人有个人的原法,我爹脾气爽朗,不大喜欢太精细敏感的女子。”

“他不是很疼你吗?”

“做女儿的聪明,他当然高兴了,对娶回家的妻子要求就不一样的。”

“……”

她能听出顾明暖对自己的支持和暗示,抿了抿嘴角心底隐隐有一丝放松,最难通过的一关,她竟然过去了,“你不想生母吗?”

“你会同我生母相比?”

顾明暖望过来。

长公主感觉到她的目光大有深意,来不及细想凭直觉道:“你生母为了你舍弃性命,又是在你爹最苦的时候一直陪着他,我自知比不过,也没想去比较。顾侯爷心中有她,我心中亦有亡故的驸马,也许将来顾侯爷的地位会比他重,可我永远无法忘记他。”

“倘若我忘了,这世上也没谁会再记得他。”

驸马的家族在楚帝迁都后逐渐没落,远离京城,他的父母也病故了,如今当家的是没见过驸马的侄子。

长公主慈爱的摸了摸顾明暖的发鬓,“你生母有你和顾侯爷记得她,她在天之灵见你嫁的好,过的舒心,一定会很高兴的。”

顾明暖有感动,亦有几分哭笑不得,眼角余光扫过门口,一道人影远去,不知娘娘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最近我爹对女子戒心比较大,便是伯祖母点头,您还得在我爹跟前多下些功夫。”

一句话说的长公主面若晚霞,秀美脸庞增添一抹艳色。

第三百九十七章 继母的善意

顾明暖的意思是她和姜太夫人不反对她嫁给顾衍?

长公主再次温柔的擦拭顾明暖额头渗出的汗珠,目光也越发慈爱,面板上各种点心形状精巧极了,她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女儿。

帮着顾明暖把做好的点心放进烤箱中,长公主拉着顾明暖坐在厨房外的杨树下纳凉。

厨娘们负责生火,看着烤箱。

长公主眼见顾明暖手腕上空荡荡的,知晓顾衍家底不丰,就算姜太夫人有钱,以顾衍父女的人品断然不会惦记姜氏的财物。

她从手腕上褪下一串颗颗晶莹通透的珠粒玉手串,血玉精雕而成,十分贵重。

顾明暖的手腕要比长公主显得纤细一些,手串有被多缠绕了两道,从衣袖中露出来,衬得一截皓腕白皙肌肤细腻,“长公主……”

“拿着。”

长公主固执的不让顾明暖摘下手串,“你带着好看。”

顾明暖不缺首饰,姜氏和娘娘没少为她费心思,父亲虽然不懂这些,却把银子都给了她,让她喜欢什么自己买,萧阳也没少送她好东西。

她只是不太喜欢让自己满身满头珠翠,才少带了手串等配饰。

“我也有的。”顾明暖呐呐的说道,小脸燃烧一缕的羞怯,比往常更显可爱。

长公主心都快化了,这就是她一直希望有的女儿啊,再带点小迷糊就更好了,她每天都可以帮女儿准备衣服首饰,陪她读书写字,还可以一起画画,解璇玑图诗……

只要想一想。她心里都美的冒泡。

长公主一把揽住顾明暖的肩头,“我知晓你有,以后纵然无法让你叫我母亲,你也是我最喜欢的晚辈,长者赐,不能辞,你安心收下。我那里还有好些个适合你带的首饰。横竖我又带不完,又没儿女,不如都给了你。”

顾明暖心中涌起一股无力。被人宠着是很不错,她可爱至亲们是不是以宠坏她为目标?

是莫名其妙出现在她脑子里的那个什么令的原因?

“多谢长公主。”

连长者赐,不能辞都出口了,她哪还敢推辞?

顾明暖觉得有善良的长公主陪伴父亲。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楚帝对父亲不如当初那般信任提拔,父亲娶长公主。也能稍稍冲淡顾明暖和萧阳成亲后,楚帝对父亲的猜忌,不过一旦这桩婚事定下来,她得尽量减少楚帝对长公主的影响。

伯祖母接受萧阳。改变态度认可长公主,从各方面来说,长公主对父亲是最好的选择。

果然。一桩婚事不是单单彼此爱慕就能定下的,方方面面需要考虑许多。

长公主一派愉悦之色。顾明暖不愿破坏她的好心情,长公主对她的一分好,为继女的起码得付出二分才是,如此才不会让父亲难做。

顾明暖最最舍不得让父亲左右为难了。

她有意结好,长公主又疼惜她,两人说说笑笑,关系更加紧密。

坐在屋子中的姜氏掏出怀表看了看,暖姐儿是向她表明,赞同顾衍续娶长公主……姜氏抿了一口茶,得在暖姐儿定亲前,先把衍儿的婚事定下来。

哪有女儿定在父亲之前的?

仿佛顾明暖不愿意让父亲续弦似的,直到女儿出阁后,父亲才敢续娶。

名声不好听。

不远的院落中传来女子的欢笑声,姜氏皱了皱眉头,方才长公主介绍过,驿站最大的院落归了皇后娘娘,把钱妈妈招来,低声吩咐:“你去看看状况。”

再是暖姐儿的亲妈,姜氏也难以相信赵皇后。

钱妈妈领命而去,不大一会便返回房中,低声通禀:“是静北侯的妾室来拜见皇后娘娘,还有几家亲近静北侯的夫人和小姐,她们刚刚到……我不敢靠的太近,只见娘娘身边围了一群的人。”

“萧越纳妾了?”

姜氏倒是第一次听说此事,眼里闪过一抹玩味。

钱妈妈也觉得畅快极了,“她在金陵,府上无人主持中馈和结交命妇,静北侯才封太夫人的意思纳了几名出身北地的贵女为妾室,而且我方才听到,坐在娘娘身边的那人竟是有喜了呢。”

“看殷茹把日子过成这样,我就安心了。”

姜氏神色愉悦,“有了妾室,就会有子嗣,殷茹能想开,日子会好过点,一旦想不开……她呀,等着受苦吧,聪明劲用错了地方。顾诚……也快娶妻了,有弟妹和昕姐儿看着,她怕是不敢再去找顾诚。”

她很少为难女子,但殷茹过的不好,她是真的很开心啊。

当初她可是一片好意磨砺殷茹浮躁的性子,谁知她竟然于人私奔后,还说她苛责侄媳妇!

姜氏进顾家门时,上头有公婆,有原配嫡子,还有丈夫的宠妾,娘家又是个不顶事的,姜氏那段日子为适应顾家的规矩吃过多少的苦?

婆婆防着她,丈夫不喜她,继子对她冷漠,宠妾又连着生儿子……当时唯有顾四郎同她好,为她说几句公道话。

比起她来,殷茹在顾家只是学规矩罢了,顾诚不敢当面反对李氏和姜氏的决定,私底下都快把她供起来了。

就这样,殷茹还一百个委屈,去静北侯萧家就不委屈了?

“你去给暖姐儿送个消息,让她避开些。”

姜氏可不想顾明暖沾上麻烦。

点心弄好后,长公主先尝了一块,向顾明暖竖起大拇指,“名不虚传。”

顾明暖又选了几个好看的盘子,把花瓣形状的点心小心翼翼的摆在描绘荷叶的盘中,“给娘娘送去。”

厨娘上前把盘子装到食盒中,屈膝道:“奴婢这就去。”

这可是个好活,娘娘一高兴肯定给赏赐的。

装了两盘子点心,顾明暖同长公主说说笑笑的向姜氏所在的屋子走去,路上被人叫住了:

“嘉宁郡主?您是嘉宁郡主吧。”

顾明暖侧头看去,一名梳着坠马髻的妇人被一群婆子丫鬟簇拥着,她穿着蝴蝶穿花的绛紫******褙子,头上插满金钗凤簪,脖子上挂着赤金的项圈,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坠在胸口,手腕上更是缠着十几个掐金丝的手镯,明艳富贵,身姿迤逦。

“我是静北侯的贵妾,免贵姓商。”

她向着顾明暖抚了抚身,手掌小心翼翼的盖住小腹。

第三百九十八章 暖暖的强势

阳光下,年轻女子的明艳的脸庞闪过一抹幸福慈爱,即将要做母亲的女子大多都会露出这样的神色。

前生她也曾经羡慕过,今生身体健康的她会成为母亲的。

一旁的长公主眼里闪过一丝羡慕。

纵使看不出面前的妇人有喜,单看簇拥围绕她的仆妇小心翼翼的模样,便知她应该是有喜了,也能看出静北侯萧越有多重视她……肚子中孩子。

不能称商氏为夫人,称她为商姨娘又显得太亲近,静北侯让妾室出门应酬,不是在故意为难人吗?

顾明暖拿出郡主的派头,“商氏,你有事?”

冷冰冰,硬邦邦的话语透着一股傲慢。

商氏虽是做妾的,但商家负责北地一半以上的马匹供应,北地多是战乱,马商不仅赚钱,地位很高,而且商家同萧家合作很是紧密,是静北侯萧越离不开的助力。

她是家中幼女,自来得宠,有一手不错的药膳功夫,刚进静北侯府便成功怀孕,萧越和太夫人对她好的不得了,正是她最为得意风光的时候。

皇后娘娘都没似嘉宁郡主这般傲慢。

商氏心里不大高兴,脸上并没露出不悦来,嘉宁郡主背后可是站着萧家四老爷……马场的事传开后,一向眼高于顶的夏侯家忙的焦头烂额,商家实力再强也不如夏侯家。

她深知静北侯让妾室出门应酬,打理庶务,多是为结好嘉宁郡主,好不容易碰见顾明暖,她可不想因顾明暖的冷淡错过好机会。

在外能帮上侯爷。又能给侯爷生儿育女,她在静北侯夫人面前也能挺直腰杆子。

这般想着,她连心头的几分不悦都散去了,脸上跟展露出亲近和暖的笑容,“见到郡主路过,妾怎能不过来向郡主请安呢。何况……妾也盼着能同郡主多亲近,求郡主在书画上指点指点妾。”

嘉宁郡主骑射是不中用的。在书画上却有大家的名头。

比顾明暖身份更贵重的长公主被商氏彻底的忽略了。长公主早就料到萧家目中无人,并不羡慕顾明暖,轻轻握住顾明暖的手臂。低声道:“离她远点。”

这个女人怀着萧越的孩子,万一商氏有事,顾明暖哪里说得清?

即便萧阳信任顾明暖没有坏心,麻烦依然不会小。

后宫里的女子为争宠陷害别人。经常拿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作筏子。

但凡这么做的女子都不配当母亲!

长公主抢在商氏靠近之前,开口道:“你身子重。也给郡主请过安了,本宫同郡主有事,你暂且退下罢。”

此时商氏仿佛才发现长公主,扯了扯嘴角。“见过长公主。”

行礼颇为敷衍。

自从来到北地,这样的事长公主见的多了,萧家和北地有头有脸的人家没一个尊重皇室的。连皇兄的亲儿子六皇子在北地过得都甚是艰难。

长公主本就淡薄名利,好强争胜的心不重……顾明暖却板着脸道:“商氏。你没听见长公主殿下的吩咐吗?还不退下去?!”

“郡主……”

“我不会指教一个不懂礼数的妾室!”

顾明暖脸色一沉,“胆敢对当朝长公主不敬,不是看在你有身孕的份上,我必不饶你!杖责暂且记下,你回去亲笔抄写十卷女戒女则送到长公主面前。”

长公主暗暗拉了顾明暖一把,感动她为自己出气,可商氏的身份不同寻常……顾明暖毕恭毕敬的扶着长公主的手,低声道:“殿下别为一个小小的侍妾气坏了身子。”

商氏脸上的笑容撑不住了,“嘉宁郡主……”

她刚刚跨上一步,从小到大她可受过这样的欺负?女戒女则也是学过的,但顾明暖竟然让她抄写十卷?

“商姨娘。”

她身后传来一道平缓略显沙哑的声音。

顾明暖眉头一动。

“皇后娘娘叫您过去。”那人嗓音虽然略显沙哑,却是不难听,反而有种安定人心的感觉。

她快步走过来,见商氏无恙稍稍松了口气,再抬头看去,看清扶着长公主的女孩子……眸子一暗,忙低垂下眼睑,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胸腔中。

迟早是要碰面的,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什么区别?

“拜见嘉宁郡主,拜见长公主殿下。”

她行礼比商氏规范许多。

这一打岔,商氏的理智渐渐回笼,暗道一声,方才好险,马场的事后谁不知嘉宁郡主惹不起?

别说嘉宁郡主教训她两句,就是打她一顿,静北侯和她娘家都不敢多说一句,哪怕她怀着孕。

萧侯爷能让她有孕,同样也可让别人有喜。

同她一起进府的妾室虎视眈眈正等着抓她的错处呢。

而且商家也扛不住顾衍发狂。

听说顾衍连萧四老爷都敢打,都敢威胁的。

顾衍已经放话了,见夏侯睿一次,就打一次,倘若夏侯睿不想被他打死,最佳的选择就是远离顾衍父女。

一向很护短的萧四老爷一句话都没说,夏侯易的同僚也不敢吭声。

燕京本来笼罩在萧家之下,顾衍却硬生生盖住萧家的风头。

原本商氏瞧不上萧炜的妾夏姨娘的,眼下却很感激她突然出现,“你来的正好,我也正准备去见皇后娘娘。”

商氏谦卑的向顾明暖和长公主认真的屈膝,“妾先告退了。”

这一回儿的礼数异常周全规范。

长公主颇为复杂的叹息一声,不是北地贵女傲慢无礼,而是她们没碰到惹不起的人,秀儿姐姐此时怕也很恼火,堂堂皇后却应付着静北侯的妾,还不能得罪……倘若先帝还活着,断不会容忍臣子如此欺辱他们。

顾明暖望着搀着商氏离去的女子愣了许久,是她吗?音容笑貌都变了,萧炜是怎么做到的?

不,萧炜巴不得别人知道她是顾明菀,就算顾家说顾明菀病逝了,只要酷似的人出现在萧炜身边,必然少不了议论。

萧炜还可以借住已经是顾次辅的力量。

他断然不会让她改头换面。

能创造奇迹,扫除一切痕迹的人——萧阳!

他手底下的能人真多!

两世为人顾明暖对辈分看淡了,就算酷似顾明菀的人做了萧炜的妾,她也不会放弃萧阳的。

ps:另外我是不用小产为难暖暖的,甜文,甜文,暖暖怎么可能被算计?

第三百九十九章 中毒

当初顾明暖几次三番劝过顾明菀不要靠近萧炜,她不肯听,被萧炜掠走虽然说不上罪有应得,但也不是全然无辜的。

顾明暖心里为她惋惜,却没想过帮她一把。

她们就像方才见面不相识,彼此远着些,对谁都有好处。

长公主碰了碰她的手臂,犹豫一会道:“我虽是公主,但多年出家多年,对那些虚礼不大在意,况且在燕京皇室式微,萧家势大,你何必为我去得罪静北侯的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