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经常招惹是非,虽然很多事情多是顾天泽引来的,但往往她先会碰到。

天算是天盲之人,然开心眼,他亦能看出乾元帝对顾天泽是真情还是假意,躬身行礼道:“臣也盼着阿泽福运绵长,一生显贵。”

“朕晓得,朕也相信你。”

乾元帝哪会不知道顾天泽和天算是生死之交?

“你今日来寻朕,是阿泽拜托你的?阿泽为了瑶丫头,真可谓煞费苦心,天算你记得去寻阿泽要好处,狠狠撬他一笔,就当给朕出气了,臭小子晓得朕舍不得他,借你之口算计朕,阿泽宝贝很多,你不必同他客气。”

“臣不敢欺瞒陛下,并非全因阿泽所托。”

天算俊脸上带着平和宁静的笑容,恬淡的回道:“陛下所言,臣尽量为之。”

乾元帝凝重了几分,颔首道:“你同朕说过阿泽有一道生死之劫,朕也一直防范着,如今……你的意思有了转机?”

天算闭关不给人批八卦的主因并非是为国朝算国运,而是为了阿泽的生死之劫,这一点乾元帝知之甚深,所以他拼命的压下让阿泽领兵出京的心思,把顾天泽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近照看,非必胜之战,他绝不会让阿泽出京。

“回陛下,有所收获,天命之道,去九存一,如此也可显天心仁慈。”

“哦。”

乾元帝一贯自信,对天道命理并不是太看重,事关顾天泽,他才慎重一些。

天算请旨:“不知臣能否旁观阿泽拜师?”

“不仅你去,朕也要去的。不过,你不许告诉阿泽,朕要悄悄得去。”

“臣担心王大人不会邀请太多得人。”

乾元帝一听皱了皱眉头,琢磨了半晌道:“没关系,朕让阁老和六部尚书去观礼,就不信他敢闭门谢客。”

“在西宁侯府?”

“……还是在子爵府罢。”

乾元帝也得顾及点王译信的脸面,颇为不甘心的抱怨:“便宜他了。”

本来乾元帝想等到蒋大勇凯旋再让王译信一家搬出去。

天算笑容深了几分,阿泽虽然少了母亲的疼爱,可有个如此疼宠他的乾元帝,也不需要太过担心,阿泽的命格儿已然重新转动了。

……

“爹,您没事吧。”

“爹,您说两句话啊。”

“爹……”

王芷瑶围着沉默不语的王译信,担忧的说道:“您很生气?”

王译信的状态实在是很吓人,回来后脸庞苍白不说,还酒气熏天的,王芷瑶把解酒汤喂给他,“您是去见皇上了?”

“瑶儿,爹难受。”

王译信耷拉着脑袋,明亮灿若晨星的墨瞳溢满痛苦无奈:“你怎么被顾三少骗走了?怎么可以钟情于他?”

“这……这件事比较复杂。”王芷瑶放下了汤碗,轻声说道:“您看他哪里都不好,可我看着好,同时他是唯一一个在我有危险时不计较得失帮我的人,我并非绝色,才情也一般,性情略显古怪,在名门闺秀中,我实在是排不上名次,然在他眼里,我就是最好的那个,谁也不上我!”

“您能明白么?被他喜欢,保护,我很幸福。”

王译信听见此话,眼底的无奈化为心疼,都是他惹下的,如果他能早一点夺舍重生,瑶儿也不会……也不会有危险,也就没顾三少什么事了。

可惜,老天不会让他事事顺心。

“罢了,他以后会是你师兄,如果他对你不好,我为师长自会教训他。”

“……师长?”

王芷瑶长大了嘴巴,“爹是要收顾三少为徒?”

王译信点头道:“皇上已经同意了,等给你哥哥向尹家下聘后,我就把他收入门墙。”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做顾天泽师傅还有一个好处,王译信可以抛开官职和爵位,同定国公夫妇平等对话,同时王芷瑶做了顾天泽师妹,定国公夫人若想为难王芷瑶也得掂量掂量。

王译信已经开始为爱女的幸福铺路了。

如何娇宠女儿,他很有经验。

前生他能把庶女宠成贵妇,今生难道他的功力会减弱?

“方才我同定国公喝了两杯……”王译信舔了舔嘴唇,“定国公太沉默,心里放得事情太多。不过我保证定国公不会亏待你,也不会瞧不起你。”

“您真是辛苦啦。”

“只要瑶儿能过得好,我不觉得辛苦。你别小看定国公,虽然在国公府是国公夫人当家,然没有男主人,国公府也称不上显赫名门。”

王译信颇有感触,前生随着定国公远走,乾元帝不再重新顾家,定国公府也逐渐没落了,哪怕当时的世子娶了嫡长公主。

真正让顾家荣宠不绝的人始终是顾三少。

王芷瑶犹豫一会,低声问道:“爹不会再变了,是么?”

王译信心中涌起一丝的怒气,但看到王芷瑶担心的模样时,又心疼起来,心也拧成一团,“瑶儿永远是爹最宠爱的女儿,为了你,爹什么都可以不要,只求你能平安,以前的事情,都是爹的错。”

“真的不会教坏三少?”

“爹会以身作则!”

王译信挺了腰杆,朗声道:“让顾三少明白,怎么做一个好父亲。”

王芷瑶笑了,很好,目的达到。

听王四爷做顾三少老师,她先是惊讶,随后是担心,万一王四爷把坏习惯教给顾三少怎么办?

顾三少还是少年,言行和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也只有王芷瑶会把顾天泽当作风华正茂的少年看。

许多官场的老狐狸都不敢轻视傲气冲天的顾三少,同顾三少较劲的四皇子闭门思过,积极寻找再次入朝的机会。

以前看不惯顾三少的二皇子吃了几次大亏后,便得故意忽略得宠的顾三少。

至于三皇子……更为不幸,为四皇子顶缸。

不是顾三少误会科举弊案幕后主使是四皇子,乡试作泄题的案子也不会闹得那么严重。

朝臣们渐渐形成统一认识,仅凭着单个一人,很难抗衡顾三少。

西北巡抚在京城的官宅,马巡抚听了女儿的话后,脸色变得很难堪,“我早就说过,别去招惹顾天泽!”

“爹,我……我哪里晓得王芷瑶是顾三少的钟情之人?”

马明燕委屈的嘟着嘴,“谁能想到顾三少会看上一个除了笑容还算甜美外,什么都不显眼的黄毛丫头?”

“她可不是什么都没有!”马巡抚并没被马明燕糊弄过去,“刘三本称赞过她的琴艺意境出众,我从四皇子口中探听到耀武山庄起火后……她也在,你明白?虽然四皇子只说了几句话,但能让四皇子刮目相看的女子,怎么可能是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

马明燕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马巡抚叹息道:“燕儿,放弃罢,爹给你寻个更好得人。”

“您能找到比他还好的世家子?爹,您答应过我,会给我寻英才为夫。我以为谁都不如他,而且他做您的女婿,也可帮您……帮您达成所愿。”

“可是……”

马巡抚虽然靠近四皇子,然此时还算不上四皇子的铁杆支持者,如果能在朝寻个可靠的盟友,进而保持中立是最好的选择,顾天泽身上的帝宠是马巡抚最好的进阶之梯,“你能让他移情?”

马明燕点头道:“爹不相信我?再怎么我也比王芷瑶强!何况我有内幕消息,晓得王芷瑶到底是个什么样人,她一直利用顾三少,只怕是顾三少还不知道呢,等到挑明了,她就是拼死挽留,顾三少也不会再看她一眼。”

凭什么事事不出头,不如她的人能得到顾三少的真心?

她比王芷瑶差哪?

马巡抚心中念头一转,不如让马明燕试试看,不过先要将今日收买人冲撞王芷瑶的下人打发走……

“老爷,听说王四爷入宫商量儿女的婚事了,奴才还看到王四爷同定国公一起喝酒。”

“灭口!”

马巡抚当机立断吩咐:“知晓详情的人都要灭口。”

“爹……”

“燕儿,我这也是为了你好。”马巡抚冷声道:“你……还是放弃罢,他们既然已经定亲了……”

“女儿不甘心。”

嫉妒溢满马明燕眼底,“再让女儿试一试,定国公一向听其夫人的话,许是定国公夫人会反对这么婚事,她对皇上也甚是有影响力。”

定亲再被退亲,对王芷瑶的影响不是更大么?

马明燕死死咬着贝齿,顾三少是自己的,如果自己得不到他,谁也别想得到顾三少!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差距

京城京郊有一处远近闻名的义学,专门招收贫寒人家的儿童,是一所启蒙的义学。

入学的儿童大约在八岁左右,每日提供午餐,晚餐,课本,笔墨完全免费,因此这所义学很受贫寒百姓的欢迎。

义学也并非以邀名为目的,只存着让更多贫寒百姓的孩子认字的心思。

招收的学生也大可能会有中秀才走仕途的机遇,因此义学并不会受到官府的褒奖。

百姓只晓得有这么一所义学,义学里的老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老秀才,唯有一位年轻俊美的青年每隔十天半月会来义学上节课,学生很喜欢这位满是贵气,又很和蔼风趣的老师。

只是谁也不知道开办义学的人到底是谁。

有人说是一位致仕的老翰林,也有人说哪位勋贵子弟,众说纷纭,然真正感受道实惠的百姓是从心里感激开办义学之人的。

每年都会去寺庙为这位好人祈福,点长明灯。

夕阳西下,放学的铃声响起,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们在门口取了饭盒,欢快出了门,三五一群的背着三字经,千字文,仿佛在鄙视谁背诵得最多。

有眼尖的想孩子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指挥着小伙伴,“是仙子姐姐,仙子姐姐。”

“真的啊,真是仙子姐姐。”

小孩子们脸庞上溢满了灿烂天真的笑容,“仙子姐姐又来看我们了。”

一位容貌清丽绝色,打扮很朴实的少女含笑从马车上下来,迎上了奔跑中的孩童,不放心的叮咛:“慢点,慢点。”

小学生们一拥而上簇拥着宛若仙子的少女,欢快的叫道:“仙子姐姐又来陪我们做游戏么?”

“是的,我还给你们带了很多好玩的东西。”

绝色少女笑容越发的慈爱,丝毫不顾及被孩童的手碰脏了干净的衣服,“有写字板,有跳绳,有毽子等等,都是你们的,当然还有我亲自做得小点心。”

“我最喜欢仙子姐姐做的点心啦,好好吃。”

“嗯,嗯,不仅好吃,还好看呢。”

“我喜欢仙子姐姐做得炸鸡。”

“我也喜欢。”

孩童们满眼的崇拜依恋,“仙子姐姐真是好人。”

少女同孩童们说着话,眼角的余光却瞄着义学方向,“你们说说今日都学什么了?”

等到那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义学门口时,少女更是细心的用娟帕为留鼻涕的孩童擦拭,展露最为纯洁的笑容。

火红的夕阳也仿佛极为偏爱她,把落日前最后的余晖尽情的洒落在她身上,淡淡的光晕配合她完美无缺的娇颜,让人一不开眼睛。

那位受学生爱戴的年轻先生驻足看来,低声问身边的人:“她经常来?”

“上个月有一位学生受伤,是那位小姐用马车送他过来的,并且还施展了一手绝妙的医术,治好了一个学生的气喘,给义学提了很多建议,如何安排学生的饮食,上课的环境,如何通风什么的,她还陪着学生们做游戏,看得出这位小姐很善良。”

年轻的俊彦听后淡淡的笑了,“善良是好事。”

“世子爷,您看……您认识她?”

“见过两面而已。”

“她是哪家的小姐?品貌极是不凡,对学生也有很耐心。”

“……王家的五小姐,曾经是京城名媛,可惜眼下日子过得只怕不如当年,不过她还保留着如此童真,善良想来是个好姑娘。”

“世子爷不去同她说两句?”

“不啦,男女授受不亲,我不能害了她的名节。”

被学生推崇的年轻俊彦便是永安侯世子,他也是这所义学的创办者。

这件事京城很少有人知道,两世为人的王芷璇又怎么会忘记呢?

前生王芷璇虽然支持了永安侯世子的半义学理念,但并没把义学当回事,毕竟不能带来任何的利益,好在义学所费不多,王芷璇只当日行一善了。

今生她记起永安候世子办学的事情,特意安排了一番,借此机会可以向永安侯世子展现耐心,善良,纯真等美好的品质。

永安侯世子随着永安侯夫人去王家为老爷子吊唁时,王端瀚虽然成功留下了永年候世子,但王芷璇的机会并不怎么好,只是匆匆的同永安侯世子说了几句话。

毕竟有纳兰氏阻挡,王芷璇可回旋的余地太少了。

王芷璇也晓得王家今非昔比,王大爷这辈子再没入仕的机会,同永安侯社交圈子相差太远,无人帮忙王芷璇根本见不到永安侯世子。

她此时已经不是被王译信宠爱维护的娇女了,只能另外想办法。

义学在此时就是她同永安侯世子之间的红线,也是唯一可能存在的交集。

王芷璇为祖父守孝,说动了文氏以去寺庙的名义去义学碰碰运气。

她总不能第一次就碰见永安侯世子,也得想办法得到学生的尊重爱戴才显得自然。

女子什么时候最美?

善良是最美的。

王芷璇故意让一个小孩子受伤,当然也治好他的伤口,由此王芷璇成为学生们心中的神仙姐姐。

她不信永安侯世子看不到她身上的善良,纯真,美好。

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王芷璇只需要等候永安侯世子走过来即可,她甚至想好了该怎么同永安侯世子说话,怎么表现巧遇……谁知永安侯世子上马将要离开。

他竟然没看到自己?

王芷璇眼珠一转,笑道:“今日姐姐交给你们一个识字的好办法——拼音。”

这道愉悦清脆的话语成功阻止永安侯世子离去的脚步。

永安侯世子皱紧眉头,什么是拼音?

王芷璇心中自豪愉悦感十足,自己这是在发扬中华最优秀的传承,自己好伟大,让落后愚昧的人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国粹。

“你们先跟我唱字母歌儿,然后姐姐在教你们音标。”

“好。”

学生们认真的点头,崇拜的看着王芷璇,仙子姐姐不仅笑起来好看,而且还很聪明呢。

永安侯世子越听,越是感兴趣,忍不住下马走近王芷璇,拼音对认字启蒙的影响太重要了,他发现其中蕴含的价值。

撇见永安侯世子走过来,王芷璇笑容绽放得更美了,耐心的教导簇拥在身边的小孩子唱拼音歌,本是用于学习的小调,她愣是唱出高水准。

“王……王小姐。”

“先生认识仙子姐姐?”

永安侯世子含笑点点头,王芷璇落落大方的回头,垂在胸前的麻花辫衬得她清丽绝俗,一身素服难掩她万种风情,抚摸着学生的额头,“没想到你会来教书。”

王芷璇并没挑明永安侯世子的身份,不过她那双明亮的星眸露出几分的敬佩之情。

星眸一眨炸送出几许的温情,秋波。

永安侯世子愣了一下,道:“我也没料到王小姐会看这群学生。”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王芷璇赞叹道:“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如今有你这般的人太少了。”

管子这句话恰恰是永安侯世子最喜欢的,前生他把这句话挂在书房的墙上,时刻鞭策鼓励自己,哪怕无人理解,受人嘲笑,明明是太子的表弟,却同太子殿下不亲近,无心政务,他依然把办学的理念贯彻了下去。

有王芷璇的财力支持,永安侯世子开了很多所义学。

“百年育人愧不敢当,尽其所能罢了。”

永安侯世子温润的一笑,“王小姐过奖了。”

王芷璇道:“并非过奖,世人若都有你的胸襟风度,国朝得强盛几何啊,同时天生富贵,有人想着教书育人,而有人只会骄纵,目中无人。”

她带了几分不平,亦有几分无奈,似对京城贵胄子弟无事生非凭身份鱼肉百姓很不满。

“王小姐这么说,我更是愧不敢当。”永安候世子正色道:“没人的想法不同,我没有大志向,旁人却有为国开疆拓土,牧守一方的雄心壮志。”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万世,则国雄于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