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她那呆呆傻傻的样子,多有意思。”那姑娘又朝阿秀看了一眼,招呼道:“喂,说你呢!你叫什么名字?”

阿秀愣了一下,确认那姑娘说的是自己,这才小声的开口道:“回姑娘话,奴婢姓林,名玉秀。”

“林玉秀,木秀于林,好名字。”那姑娘只又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眼阿秀,才继续道:“那我以后就叫你阿秀好了。”

阿秀点点头,见那夫人有问起了她身边另一个小姑娘的名字,小姑娘也怯生生的答了,只是看上去倒是比阿秀还灵巧了几分。那夫人只笑着道:“好了好了,阿秀阿月,你们两个以后就跟着兰嫣,我会好好教养你们的。”

那姑娘听见这句话,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秀丽的眉宇稍稍蹙了蹙,只站起来道:“娘,我去房里弹琴去了。”

美妇看着远走的女儿,只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转身对那老妈妈道:“邢妈妈,你带这两个丫鬟下去,洗漱干净,换上府里的衣裳再送去兰嫣屋里吧。”

邢妈妈只应道:“那太太您忙吧,奴婢这就先带着她们下去了。”

邢妈妈才带着人下去,便有一个清瘦些的老妇人,端着盘子从门外进来,里头是一碗黑漆漆的药汁。那妇人上前,只把药汁送到了朱氏的面前,递过去道:“太太喝这宝善堂的药也有一段时间了,这身子还不见好起来,不然我们再换一家看看,听说济世堂也是京城的大药房,太太不如去他们家也看看。”

朱氏只端起了茶盏,拧着秀眉一股作气把那苦涩的药汁全部灌了下去,急忙拿了边上的茶水漱口,吐进那老妈妈送上来的痰盂里头,擦了擦嘴角道:“吃药哪有那么见效快的,再说我也一把年纪了,便是又怀了身孕,能不能留得住,也是问题,不过就是有个念想罢了,柳妈妈,方才那两个小丫鬟,你也瞧见了,你觉得如何?”

柳妈妈见朱氏问起了她这事情,也只好实话实说道:“太太真的打算把姑娘送去国公府做小吗?那虽然是国公府第,可做了姨娘,总是低人一等的。”

“那有什么办法呢,老爷在南方的生意,这几年也越来越不济了,如今要不是靠着兰姨娘的关系,在京城这边接一些军营里头的买办经营着,只怕过不了几年,我们兰家也是要坐吃山空的。老家的那些亲戚们,又如何知道我们的艰难,只一味的上门打秋风而已。”

柳妈妈听了朱氏的话,眼中也闪过一丝落寞,这几年南方大旱,茶园欠收,原本的茶庄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要不是有兰姨娘这条关系,在京城里头牵线,兰家只怕是真的要吃紧了。

“听说许国公府世子爷的品性是一等一的好的,如今年方十六,房里还没有半个通房,想来也是家教甚严的,这样有规有矩的人家,对待姨娘也不会像小户人家,只当个丫鬟来使唤的。”柳妈妈虽然这么说,心里却终究不舍得,只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今儿那两个小丫鬟,我倒是瞧见了,论模样确实是好的,只怕长大了,也不会比嫣姐儿差,有她们在嫣姐儿身边,太太多少也放宽些心。”

朱氏只微微点了点头,支着脑门皱眉,叹息道:“只怪我肚子不争气,生不出一个儿子来,不然嫣儿有亲兄弟撑腰,便是以后做了姨娘,也能撑起些场面,如今倒是全家要靠着她了。”

柳妈妈只劝慰道:“太太其实也不必太自责了,如今有泓哥儿,虽然不是太太亲生的,但陈姨娘那身子,只怕是熬不了多久了,老爷也说了,以后泓哥儿就跟着太太了,老爷亲自发的话,太太也该安心了。”

朱氏见柳妈妈句句都是宽慰的话,也不好意思一味说丧气话,只强打了精神道:“罢了,兴许那孩子是跟我有缘的。”朱氏只揉了揉眉心,又问道:“出去打听事情的下人回来了没有?虽说前几日路上塌方,耽误了些时日,但老爷他们也该到了。”

柳妈妈只走到大厅门口,瞧着院里院外都静悄悄的,只有后院传来兰嫣练琴的声音,只开口道:“下人还没回来,只怕还要等上一会儿。嫣姐儿这琴倒是弹得越发好了,可真是好听。”

邢妈妈带着阿秀和阿月两人换好了干净的衣服,又让丫鬟给她们洗了一把脸,两人各梳了双垂髻,站在邢妈妈的面前。邢妈妈一张圆脸本就慈祥,如今瞧着这粉嘟嘟的两个孩子,真是开心的不知说什么好,只一个劲的笑道:“这模样长的可真俊俏,都说江南的女孩子好看,我瞧着京城的也不差,可怜见的,这么漂亮的女娃娃,家里也舍得卖掉,真是天下哪里来这样狠心的爹娘。”

阿秀听见邢妈妈的话,只低下头,莫名有些伤感,一旁的阿月则忍不住哭了起来,小身子抽噎了起来,那袖子胡乱的擦着脸。邢妈妈见状,只急忙改口道:“乖孩子,快别哭了,是老婆子我错了,惹你们伤心了,走,妈妈我带着你们去找大姑娘去。”

邢妈妈一手牵着一个小丫鬟,穿过小花园,来到兰嫣住的地方。兰嫣住的地方不大,就在最后头的一排正房里头,左右都有厢房,后面一排后罩房,是专门给下人住的。这院子后头,还有一个后花园,有钱人家都不会把住人的房子直接靠着外墙,总要隔开一段,才显得清静。

阿秀和阿月才到门口,就听见里头隐隐约约传来清越的琴声,虽然那琴声听来很悦耳,但以前世子爷教她弹琴的时候告诉过自己,琴由心声,心不静则琴声燥,这位大姑娘的琴艺似乎是不错的,只可惜心里头,似乎少了几分淡定。

“阿秀阿秀,你听姑娘弹的琴可真好听啊。”阿月毕竟是小孩子,方才才哭过,这会儿已经忘到了脑后,只高高兴兴的和阿秀聊起来。

阿秀眨着眼珠子点点头,那边邢妈妈只笑着道:“你们两个以后跟着姑娘,可好好生服侍着,还有姑娘的功课,你们也要一起做,女孩子家的多学一些手艺,将来才能嫁个好人家。”

阿月只一脸兴奋的问:“学手艺,邢妈妈我们也要学手艺吗?”

“自然是要学的,刺绣、针线、裁剪、这些女红是样样都要学精的,姑娘还要学琴棋书画,花在这些上头的功夫自然少了许多,所以这些都要你们帮衬着,以后你们就是姑娘的左右手了。”

阿秀听出这一句话中有话,心里头已隐隐咯噔了一下,可如今这任人买卖的身份,她好像也没有什么可以反抗的余地,只乖乖的应了一声。阿月倒是兴奋的不行,一双大眼睛四处的打探着。

邢妈妈才到门口,就瞧见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大丫鬟从里头迎出来,见了邢妈妈只开口道:“才说是时候来了,可不就到了。”那丫鬟说着,只上前打量一眼阿秀和阿月,笑着道:“果真是粉嘟嘟的人儿,有这样的人陪着姑娘过去,我也放心了。”

邢妈妈只悄悄的给那丫鬟使了一个眼色,那丫鬟便咽下了话头,只笑着道:“快进去吧,姑娘方才在练琴,这会儿应该也该歇下了。”

进了院子,邢妈妈就不牵着她们两个手了,只让她们都规规矩矩的跟在身后。阿秀毕竟是在国公府当过下人的,礼数规矩都很周全,低头跟在邢妈妈的身后,走路只盯着自己鞋尖前的几寸路,再没有半点东张西望的。那大丫鬟则在她们身后一路跟着,嘴角也微微透出些赞许来。

这一进院子较小,不过是中厅带着左右两间正房,左边又单独搁出了一小间次间,里头的炕上卷着铺盖,应该是值夜的丫鬟睡的地方。右边则是姑娘的书房,用多宝阁隔开,中间挂着帘子,阿秀搁着帘子,就瞧见里头并排放着三个紫檀书柜,上头的书籍倒是塞的满满当当的,一时倒也看不清有些什么东西。

这时候兰嫣从里头出来,瞧了一眼换好了衣服的阿秀和阿月一眼,只交代下去道:“锦心,你去把我院子里的人都喊过来。”

邢妈妈见状,只上前道:“锦心姑娘留步,我去帮你把人喊进来。”

兰嫣笑着朝邢妈妈微微欠了欠身,只笑道:“邢妈妈坐吧,这些小事,让她去便好了。”

邢妈妈只陪笑坐下,在椅子上稍稍沾了半个屁股,算是坐了。

锦心福身出门,不一会儿从外头又来了三个丫鬟,一个婆子,众人见了这阵势,便知道是这院子里来了新人,只一个个恭恭敬敬的在门口站着。

兰嫣瞧见人已经来齐了,这才幽幽落座,端着茶盏稍稍抿了一口,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几分成年女子的韵味,偏生年纪又小,又显不出那份庄重,倒是让人瞧着觉得有些好笑。阿秀自然不敢取笑主子,只低着头,等她发话。

第5章

兰嫣放下青瓷茶盏,瞧了一眼眼前站着的两个小丫鬟,阿秀会意,急忙拉着阿月下跪,两个瘦小的身子跪在兰嫣的跟前,就像两截嫩葱一样,真叫一个好看。

外头的几个丫鬟不敢大声指指点点,只小声议论了几句,多半都是夸她们两个长的漂亮的。从她们看着自己的目光来看,阿秀似乎已经明白,她和阿月肯定是太太选来给姑娘当陪嫁的。

外埠商户家的姑娘,就算家财万贯,在京城这个走三步路就能撞上一个拿饷银、吃皇粮人的地界上,想要找一门称心如意的亲事,只怕也不简单。嫁入官家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除非是去做妾的…阿秀想到这里,只稍稍的摇了摇头,这样娇生惯养的姑娘送出去给人家当妾,那肯定是脑袋烧坏了的。

“你们两个既然进了府上,也应该知道一些我们府上的事情,我们兰家祖籍安徽,是今年刚迁进京城里来的,原先的那些下人不愿意跟着来的,都留在了老家。我这绣阁里头总共两个大丫鬟、两个小丫鬟、还有一个干粗活的婆子,锦心和琴芳两个大丫鬟,是我从南边带来的,她们都是兰家家生的奴才,比你们年长几岁,以后你们两个就跟着她们两吧。”

阿秀抬头看了一眼站在兰嫣身边的两个姑娘,一个鹅蛋脸、白白净净的,就是刚才迎她们进来的叫锦心的。还有一个肤色略黑,显着清瘦一些的,大概就是大姑娘口中的琴芳。两人都是十六七岁的样子,而兰嫣却只有十三四光景,若让她们做兰嫣的陪嫁丫鬟,确实也说不过去。阿秀只略略直起了身子,朝着两人福了福身子,恭恭敬敬道:“两位姐姐好。”

两人见阿秀这么懂事,只笑开了道:“以后我们一起在姑娘的绣阁里头服侍,大家就不必多礼了。”

阿月见阿秀行礼,她又不会阿秀那样跪着还那么秀气的墩身行礼,只一个头磕下去,倒是给两人行了一个大礼。锦心见状,只忙身上将她扶了起来,笑着道:“你怎么还没给姑娘磕头,倒给我们先磕头了。”

阿秀见阿月那一脸懵懂的样子,也忍不住扑哧笑了声,两人一起恭恭敬敬的向姑娘磕了头。

见过了院子里的丫鬟和婆子,邢妈妈站了起来,告辞道:“大姑娘这里既然没事了,那老奴就先出去了,外头还有一堆的事情等着。”

兰嫣起身,送邢妈妈到门口,问道:“眼看着都已经是十二月份了,怎么父亲和方姨娘他们还没到?该不会是路上有事情耽搁了吧?”

邢妈妈见大姑娘问起了,只转身回道:“昨儿还有小厮回来传话说,前几日官道上大雪塌方,可能是路上迟了吧。”

兰嫣只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一丝不屑,悄悄嘀咕了一句:“要是真让大雪给埋了,那可最好不过了。”

邢妈妈闻言,吓的瞪大了眼珠子,只急忙呸呸了两声:“百无禁忌、百无禁忌、姑娘这话可不能乱说,万一让老爷听见了,非要家法处置不可。”

兰嫣一扭脖子往房里头走了两步,悻悻然:“反正这会儿这宅子里也没有她的人,横竖我还能这样肆无忌惮几日,等她来了,只怕又要不安生了。”

邢妈妈看着兰嫣那顿时皱起来的双眉,心里头也不是个滋味,一想到要把这样的小姐送去公府当别人的小妾,邢妈妈这心里头就跟针扎一样的难受。

琴芳领着阿秀和阿月到了后排的小罩房里头,一间一丈尺宽的小房间,里面炕头、铺盖、柜子都准备的齐全。角落里头放着脸盆架子,上头挂着崭新的汗巾。阿秀看了看自己今后的住处,虽然比起国公府里头的待遇是差了很多,但比起讨饭街上那家徒四壁的破房子,这儿已经好的太多了。

琴芳见两个小丫鬟脸上都带着笑意,知道她们定然是满意的,只笑着道:“你们以后就住这儿,你们年纪小,姑娘说了不用你们值夜,以后只要白天跟着姑娘服侍就好了,姑娘每日要学琴棋书画,逢单日有教女红的师傅来教姑娘刺绣,逢双日有教姑娘学问的先生来教姑娘书画棋艺。书画棋艺你们不用用心学,倒是女红,太太交代了,你们两个一定要比姑娘学的好才行。”

阿月听了这话,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小手指,好像现在就已经被扎出许多洞来一样。阿秀见了阿月这模样,忍不住也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十岁娃儿的手,小小的一双,尚未长开,要学一手好针线,只怕还真是不容易的。前世阿秀就没什么机会学针线,在许国公府里头打杂一直打到十四岁,被世子爷瞧上了以后,才陆陆续续空闲了下来,问府上的绣娘学的一些图样,也都是绣了哄世子爷高兴用的,如今那些图样,只怕也不适合在这儿绣出来。

去下人房用过了晚膳,阿秀阿月又被喊到了朱氏跟前,朱氏把她身边的几个丫鬟也略略的说了说,又问了邢妈妈几句她们的境况,才放了她们两人离开。两人回到自己房里的时候,阿月已经累的打起了哈欠,洗漱都没洗漱,只抱着被子就睡着了。

阿秀其实也有些累的,毕竟这才是十岁的身体,跑了一天路,又是跪又是请安,腿脚也吃不消。可是偏偏阿秀的脑袋却清醒的很,一点儿都睡不着。阿秀洗漱完毕,睡在炕上,看着窗外那一弯浅浅的上弦月,心里头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这辈子,可能真的再也不能跟世子爷相遇了,这样也好,至少不会让世子爷再为难了。阿秀叹了一口气,依稀回想着萧谨言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些笑意来,阖上眸子睡去了。

萧谨言看着外头的小厮匆匆往里面进来,只忙不迭从椅子上站起来,“打听到了吗?有没有姓林的人家要卖女儿的?”

那小厮身上穿着短袄,大冬天的头上都跑的冒出了热气来,只凑上去回道:“我的爷,这满京城多少个姓林的,我去哪儿打听去?”

“卖儿卖女的,当然是穷地方,越穷越好的地方。”

那小厮只喘了一口粗气,接着道:“最穷的讨饭街倒是有一个姓林的,可人家是个秀才,怎么可能卖儿卖女呢?况且听他邻居说,前几天他已经带着儿女回老家去了。”

萧谨言脸色有些颓丧的坐下来,默默无言,秀气的眉峰皱到一起,愣了半天,才摆摆手道:“你出去吧,还有别的什么地儿,帮我好好留意着,不过这事儿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了。”

小厮实在有些弄不懂萧谨言脑子里在想什么,不过世子爷要做的事情,他们下人也用不着问那么多,只高高兴兴的应了,便往外头去了。

小厮才走,清瑶便从外面端着一盘宵夜从外头过来,瞧见那人远去的背影,只觉得越发觉得最近世子爷神神叨叨的,挽起帘子,一脸堆笑道:“爷,天气冷,吃过宵夜,早些安置吧。”

清瑶见萧谨言坐在那边拧眉不语,似有心事,便上前小心试探:“爷最近怎么了?要是觉得身上有什么不好的,可要告诉奴婢,奴婢好回了太太,请太医来给爷瞧瞧。”

萧谨言这个时候总算是回过了神来,也没听全她说了些什么,只开口道:“我没事,你要是没什么事情,也出去吧。”

清瑶脸上一红,放下手中的盘子,只退倒一旁,福了福身子道:“那奴婢去给爷整理床铺去。”

萧谨言没回她,只还一味沉着一张脸,从椅子上站起来,在房里踱来踱去道:“到底去了哪里呢?没道理就不见了,老天爷若是这么玩我,何必还要我回来走这一朝。”

清瑶这时候正从里头整理了铺盖出来,只隐隐约约就听见最后这两句,吓的顿时就噤了声,只不敢出去,在里头饶过了两圈,见萧谨言神色有些恍然的进来了,这才对着笑上前为他宽衣解带。

海棠院里头,孔氏正在和萧谨言的奶娘张妈妈商量给萧谨言房里放人的事情。萧谨言病好了之后,除了性格越发沉稳了之外,在女色上头,似乎也一下子变的君子了起来。虽然于孔氏看来,这倒并不算什么坏事,但别人家的哥儿到了这个年岁,房里头有一两个通房那也是正常的,这个年纪已是通人事了,若是不放几个人在里头,在外面被别的不检点的人教坏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孔氏一脸凝重的端着茶盏,盖子在茶杯上轻轻的扣着:“张妈妈,这言哥儿虽然是我生的,可他的性子我是越发摸不透了,您从小把他奶大,您倒是帮我出个主意。上回府上选丫鬟,他大老远的从书院回来,我当他是动了想收房的念头,这两天只让丫鬟留心着他房里的事情,谁曾想那两个大丫鬟跟我说,言哥儿如今越发冷淡她们了,连件贴身的差事都不让她们做了,你说他这到底是什么个想法?”

张妈妈陪着笑听孔氏说完,只皱着眉头想了半日,忽然眉梢一动,只开口道:“依老奴看来,莫非言哥儿心里头已经有人了?所以才会对身边的丫鬟不闻不问?按理清瑶、清漪她们几个大丫鬟,在府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如何还能入不了世子爷的眼呢?”

两人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外头小丫鬟挽着帘子进来回道:“世子爷房里的清瑶姐姐来了,说是有事儿要见太太呢。”

第6章

清瑶只听了方才萧谨言那几句话,心里头便一直是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这事情不是她一个小丫鬟可以藏着掖着的。她平素和清漪清珞并不交好,清霜又是一个冷冰冰的性子,对世子爷房里的事情从来不上心,只负责书房里伺候,鲜少插手房里的事情。况且清霜清珞是老太太赏的,她又是太太这边的人,话总说不到一起,便是有了事情,也不好找她们商量。清瑶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往海棠院跑一趟。

小丫鬟才挽了帘子引她进去,清瑶便红了眼睛,扑通一下跪倒在孔氏跟前道:“太太、您快想个法子,开导开导世子爷,奴婢觉得世子爷最近越发奇怪了,只怕是病了。”

孔氏原本就在为萧谨言的事情操心,忽然听她这么一说,只吓的心脏就要跳出来。边上张妈妈见了清瑶这等模样,训斥道:“你这丫头,有什么话你不能好好说吗?这样一惊一乍的,你是要吓唬谁?还不快向太太赔罪。”

清瑶只一个劲的磕头,两道泪珠子挂在脸颊上,端的是一派楚楚可怜,一边小声抽噎,一边道:“请太太赎罪,奴婢不是故意要吓唬太太的,只是世子爷今儿说的那些话,实在是让奴婢也吓得不轻了。”

孔氏见清瑶哭成了个泪人,知道她素来是不会欺瞒哄骗的,况且如今萧谨言身边也就这么一个自己的人了,对她也是格外亲厚的。只上前扶了她起来道:“好孩子,有什么话,你慢慢说,我跟张妈妈也正在愁这个事情呢,言哥儿房里是该有两个知冷知热的人了。”

清瑶见孔氏说起这个来,脸色微微一红,忙底下了头去,一副羞怯不甚的模样,只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回道:“这几天世子爷也不知怎么了,整日里茶饭不思的,竟让小厮往外头找什么东西一样的,我瞧那柱儿往房里来来去去了几次,每次出去,世子爷脸上总不好看,今儿还说了一句话,把我吓得个半死。”

孔氏和张妈妈见清瑶一副正经模样,也知道她定然不是在扯谎,只耐着心思听下去,只听那清瑶继续道:“我今儿在里间给世子爷整理铺盖,隐约听到这么一句:老天爷若是这么玩我,何必还要我回来走这一朝。”

孔氏听清瑶说完,只吓得连连后退两步,跌坐在靠背椅上,支着脑门发愣。那边张妈妈急忙将孔氏扶住了,一叠声喊道:“太太、太太…”

孔氏稍稍回神,拉着清瑶的手问道:“世子爷真的是这么说的?”

清瑶只点点头,不敢欺瞒:“千真万确,那时候我整理完床铺,正要往外头服侍他进来,就瞧见他愣怔怔的从外面进来,还说了这样的话。”

张妈妈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也觉得这事情可大可小,忙不迭开口道:“太太,我估摸着只怕是世子爷之前的病还没好全,会不会撞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不如什么时候去法华寺上个香,给世子爷求个平安符在身上挂着,只怕还管用些。”

孔氏只是被吓了一跳,如今却已经回过了神来,她是的女子,虽然也信奉佛祖,但也觉得若是把这事情全交托在佛祖的身上,未免也不太放心,只细细想了想道:“不如还是请了杜太医过来瞧一瞧,我也好放心些。”

“太太还记得不,世子爷才病好那几天,神思也有些恍惚,后来去了书院念书,不常在府里住着了,反倒好了些,可这次才回府几日,世子爷又不好,会不会家里头有什么人,冲克上了世子爷,那也未可知呢。”张奶娘不咸不淡的开口,那眼神却已经落在了清瑶的身上,清瑶抬起头,迎上张妈妈那双深邃混沌的眼眸,只觉得后背微微有些凉意。却也硬着头皮道:“张妈妈说的话倒是有些道理,况且世子爷那次病得也蹊跷,好好的,怎么就会掉到河里头去了,我记得那时候在后花园里头的,也不过就是兰姨娘、赵姨娘、还有二少、三少爷,二少爷和三少爷都小…”

清瑶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李氏给打断了:“这件事情,老爷已经说了,不再追究,我这边自然也不好再提起。”

张妈妈晦暗的眼珠子一亮,笑着道:“当初老爷说这件事情不再追究,那是因为世子爷身子好了,可眼下世子爷的身子分明还未痊愈,便是老爷不心疼世子爷,老太太那边,难道不会为世子爷讨回公道?”

说到这里,倒是越发触碰了孔氏的痛脚了,许国公今年方满四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四十岁对一个女子来说,却已是年华老去。孔家又是清流名士之家,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孔氏身为嫡女,更是连庶出的姐妹兄弟也没有,如今嫁入了国公府,却也不得不看着自己的相公纳妾收房。一开始孔氏心里头是一万个不愿意的,为了这个,原本和睦的婆媳关系也愣是生疏了起来。婆媳为了这事情打起了擂台,老太太也不是一个吃素的性子,索性从自己娘家找了一个远方表亲家的姑娘,放在自己跟前养着。那姑娘倒也是明白老太太的一番苦心,进府上没几日,便乖乖的爬了国公爷的床。

从此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这个姨娘、那个通房,如过江之鲫出入于国公爷的床榻上,孔氏不甘落后,在娘家人的介绍下,认识了进京探亲的兰氏,一见之下,顿时就有了心思。

兰氏是江南女子,容貌秀丽,更是国公爷喜欢的娇俏人儿,平素里就有三分捧心西子的模样,更难得的是,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水一样的性子、月一样的性情、花一样的容貌,只把国公爷迷得团团转,从此那些个妾氏通房统统失宠,不过这里头,自然也少不了她这个正室孔氏。

兰姨娘进府一年,便怀上了子嗣,也生了一个儿子,只比赵姨娘的儿子小了半岁,正是清瑶口中的二少爷和三少爷。说起来孔氏自从生了萧谨言之后,十几年不曾再育有男丁,她能坚持到这份上,已经很不容易,为此还失去了老太太的亲近,更是得不偿失。孔氏想起这些,不由又叹了一口气。

“明日,我将言哥儿的事情同老太太也说一说,看看老太太是个什么意思吧。”

张妈妈见孔氏又皱起了眉宇,只上前宽慰道:“太太放宽些心,天塌下来,还有豫王妃帮您顶着呢!”

张妈妈口中的豫王妃,就是孔氏的长女萧瑾瑜,也就是阿秀记忆中的太子妃,不过这个时候,豫王还没有成为太子殿下。

※※※※※※

阿秀有些认床,一晚上睡得不甚安稳,早起的时候眼睑下黑漆漆的一圈,活像个小熊猫。一旁的阿月打了个哈欠起来,瞧见阿秀这模样,一下子就吓醒了,只蹲在床上问道:“阿秀阿秀,你的眼睛怎么这样了?”

阿秀在镜台前照了照,眨了眨无辜的大眼睛,这时候琴芳从外面进来,招呼两人进房服侍姑娘,才一进门就瞧见阿月还坐在炕头上,只一叠声道:“小懒虫,还不快些,一会儿姑娘就要起身了。”

阿月扑通一下跳下铺盖,这十二月的天,天寒地冻的,她光着脚丫子,又跳起来,坐到床上穿起衣服。阿秀瞧着阿月的小模样,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想当年自己刚进国公府的时候,也是这么傻不愣登的。

琴芳见阿秀已经自己穿上了衣服,梳好了头发,倒是点头赞许了一下,只等她眼光往下移,瞧见了阿秀的黑眼圈之后,这才忍不住笑出声来:“阿秀,你昨晚没睡好吧?”

阿秀揉揉眼眶,撅起嘴巴笑了笑,琴芳只问她道:“洗过脸了?”

阿秀点点头,琴芳便拉着她,往隔壁她住的房里去了。毕竟是小户人家,就是大丫鬟住的房间,也不过就是多了几样摆设的家具,不过东西虽然不贵重,但整理的干干净净,还有一张梳妆台,上头盖着镜布。

琴芳只让阿秀坐下,从妆奁中拿了一个白瓷小圆盒出来,揭开盖子,那指甲抠出一点点来,在手背上摸了一下,一小撮淡粉色的膏体,看着很是细腻。

琴芳用指腹沾了一点,往阿秀的下眼睑点了点,那一层薄薄的东西盖在下面,果然遮住了原本青黑的眼睑。

“这个东西是姑娘赏的,叫玉肤膏,我前年脸上长了一颗豆子,好了之后好大一个疤,姑娘就赏了我这东西,如今疤消了,我也不常用了,给你算了。”

阿秀自然是知道这玉肤膏的,郡主喜欢养猫,那猫看着很温和,可唯独遇见了她,总是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阿秀几次都被猫抓伤了,最严重的一次,下巴的地方被猫抓划了一道伤痕,世子爷看着心疼,特意去雅香斋买了一盒玉肤膏给她,就是这个香味儿。

第7章

琴芳瞧见阿秀为了点玉肤膏就红了眼圈,反倒不好意思了起来,只劝慰道:“阿秀你别哭啊,这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时候不早了,我们去服侍姑娘起身吧。”

阿秀跟着琴芳回到自己房间,瞧见阿月正在那边艰难的给自己梳头,阿月人长得秀气,一头的黑发浓密得很,可惜头发太多,她那小掌心哪里能抓的住,扯住了这边又扯不住那边,只急的阿月对着镜子吹胡子瞪眼。

阿秀走过去,安抚阿月坐下,伸手给她打理头发,那梳子在她手底下左翻右翻,最后给阿月扎成了一对俏皮的双垂髻,系上粉色丝带,两缕垂在下面,一张瓜子脸嵌在中间,别提有多可爱了。

阿月看着镜中的自己,再看看阿秀,顿时羞愧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琴芳已经帮她们整理好了床铺,只拉着她们道:“快走吧快走吧,姑娘该起身了。”

兰家虽然是商户,但毕竟也是江南一带的大户人家,规矩也不少。兰嫣早上卯时三刻起身,辰时初刻去前院给朱氏请安,然后母女两人用早膳,接着回房练琴,至巳时,教女红的孙绣娘也就来了。

兰嫣在南边的时候,并没有学过刺绣,她从小是按着商家女养的,荣华富贵从来不缺,这些东西自然不需要自己动手,况且自兰姨娘进了国公府之后,兰家就有意将兰嫣也送入国公府给萧谨言当小妾,所以兰嫣也和兰姨娘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兰家人深深知道一个女人要打动一个男人,除了美貌之外,还需要些什么。况且,她们也不是进去当正房的,所以那些管家理事的事情,她们都不用学,唯一要学会的就是,怎样让一个男人的眼中,只有自己一个人。

可这些东西自己不会做不打紧,要是手下也没有个会做的人,那以后人情往来方面,多少也是有些说不过去的。所以朱氏深思熟虑之后,一进京就给兰嫣请了一个教刺绣的师傅,让兰嫣和她的那些丫鬟们都学着点。

前几日朱氏上梅影庵上香,便见了兰姨娘一面,兰姨娘向她偷偷透露了一个消息,只怕萧谨言房里,定然是要添人的,只让她好好的等待时机。又出谋划策,让朱氏买两个容貌好一些的小丫鬟,跟在兰嫣的身边,不需要聪明机警,只要模样好,便可。朱氏自然听明白了兰姨娘话中的道理,只一一照办,又像往常一样,将封好的银子,让兰姨娘的下人收好了。

孙绣娘原是附近绣房里头的绣娘,后来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渐渐的就不能干活了,但大白天的让她教几个姑娘,那还是小菜一碟的。

兰嫣房里两个大丫鬟再加上阿秀阿月两个小丫鬟,齐刷刷的都坐在绣架后头,孙绣娘一边讲解技法,一边不时凑上去瞧一眼,看看大家伙学的怎么样了。锦心和琴芳两人毕竟大了,针线活也做的不少,虽然刺绣不曾系统的学过,好歹一点就通。兰嫣对那些琴棋书画倒是兴趣不减,可对这些针线布匹,是半点的耐心也没有。

阿秀正专心致志的绣着孙绣娘说的茉莉花,那边兰嫣哎哟一声,已经按住手指在嘴唇下头舔了起来。

孙绣娘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走到兰嫣跟前,只蹙眉道:“姑娘何必老跟着绣花针过不去呢,每次不是她戳你,就是你戳它的,姑娘的手指金贵,哪里有这绣花针厉害。”

阿月见孙绣娘说的好笑,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谁知手底下一个不走心,针头就戳进了皮肉里。阿月也跟着哎哟叫了一声,又不敢伸手去吸,边只好忍着疼,抬起头来羞答答的看看众人。

兰嫣丢下针头,从绣架跟前站起来,只揉了揉腰眼:“这绣花针跟我有仇,每次都戳我,我在不和她好了,你们两个好好学,我出去透透气,一会儿你们学好了,再来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