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泽这会儿也瞧见了一直跟在萧谨言身后的这小丫鬟,虽说不是顶好看的,但一双眸子顾盼神飞的,看起来就灵秀的很,很显然萧谨言对她很是疼爱。

周显伸出枯瘦的手,抬起头和阿秀四目相对,这才认出她就是上回遇上的那个小丫鬟,只笑道:“原来你是国公府的丫鬟。”

周显接过了药碗,一口气喝了下去,又勉力道:“要世子爷跟前的丫鬟亲自给我熬药,真是过意不去。”这时候阿秀已经收了碗,从自己绣的荷包里头拿出一块蜜饯来,递给周显道:“小王爷吃一块蜜饯,去去口中的苦味。”

萧谨言见了,便问道:“这你哪儿来了,我怎么没吃到过?”

阿秀顿时红了脸颊道:“这又不是什么好吃的,这是昨儿清霜姐姐给我的,我还没舍得吃呢!”阿秀说着,微微撇了撇唇瓣,那边萧谨言便酸溜溜道:“你还没舍得吃的东西,到便宜了他了。”

周显这会儿刚刚才把蜜饯吞进口中,听了萧谨言这话,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只被呛得又咳了起来。

阿秀把空了的药碗送到了外头,瞧见外面天色又暗了下来,天空中又飘了几片雪花下来,这样的天气容易起风,周显住的这个院子又是朝北的,最是阴冷。阿秀只从外头进来,拿了萧谨言一路上捂着的暖炉,送到周显的手中道:“小王爷,拿手炉暖暖手吧,生病了可要注意保暖,这屋子太冷了,我瞧着上回我们过来时候住的那些香客的禅房不错,小王爷不如搬过去住,也比这里舒服些。”

赵暖玉闻言,便笑着道:“听见了吧?一个十来岁的小丫鬟都知道这儿不好,你快别犟了,搬回去得了,我告诉你,我哥回来了,他本来一早就要来看你的,但是这几日被拉着到处应酬,你若是回去了,也省得跑他跑这么大老远一趟了。”

周显原本是铁了心不想走的,可也不知道为什么,阿秀这几句话一说,便也给了他隐隐的触动。周显只叹了一口气道:“王府的房子太大,如今我一个人回去,也是冷清,还不如在这边的好。”

萧谨言只一本正经道:“这是让你回去养病,你一个人在这紫卢寺住着,我也没瞧出你有多喜欢热闹的。”

阿秀看了一眼周显,也觉得他可怜,前世他到最后都没有离开紫卢寺,但既然已经换了一世了,何必还要过的这样苦呢?阿秀也只小声劝道:“小王爷既然不想回京城,那就搬去先前太太来住的那个禅院吧,里头还有地龙,又是朝南的院子,人住在那边也敞亮,心眼敞亮了,病也就跟着好了。”

周显难得遇上这样乖巧的小丫鬟,倒是也听进去几句话,只低下头想了想道:“罢了,那就听你的,搬去明镜院住下吧。”

赵暖玉高兴道:“这样才好呢,放着上好的禅院不住,非要在这冷窟窿住着,真是个呆子。”萧谨言只扭头看了一眼一脸带笑的赵暖玉,忽然觉得自己一直面临着的一个大麻烦很有可能就这么解决了。

众人说定之后,便开始给周显整理行装。萧谨言翻了一下周显的两个柜子,里头只有几套洗得发白的僧袍,也没有什么别的衣服,便索性道:“行了,人先搬过去,其他的东西明儿我再从府上给你带些过来。”

周显勉力穿好了衣服,面色有些酡红,只坐下来道:“不用麻烦,我就是搬过去住几日,等病好了自然还会回来。”

众人只一起合力把周显常用的东西搬到了明镜院里头,将地龙烧得热热的,萧谨言吩咐紫卢寺的伙房备了一桌的斋菜,大家伙在房里头吃了起来,阿秀原是要在一旁服侍的,萧谨言也只拉着她席上坐了,虽只是青菜豆腐,几个人却也吃的津津有味。周显靠在烧热的炕上,看着这几位至交好友,忽然觉得活着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用过了午膳,见外头雪稍稍有些挺了,众人这才挥别的周显,离开了紫卢寺。阿秀这会儿和萧谨言两人一起坐在马车里头,萧谨言想起方才阿秀对周显甚是殷勤,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只开口道:“阿秀,怎么方才你对小王爷如此上心?又是端药,又是送蜜饯,在我跟前怎就懒散的很呢?”

阿秀只涨红了脸,嘟嘴想了半天,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奴婢瞧见世子爷对小王爷很上心,奴婢就也对小王爷上心了。”

萧谨言听了这个答案,顿时就心情舒畅了起来,只笑着道:“原来是这个道理啊,哈哈!”

阿秀抬起头悄悄的看了萧谨言一样,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心道:果真是孩子,这就吃味了。这时候萧谨言忽然伸手把阿秀搂在了怀中,阿秀刚想挣扎,却被萧谨言搂得更紧了,只开口道:“这车里有些冷,抱着暖和点。”

阿秀闻言,便只伸手握住了萧谨言抱着自己的手,用自己的小掌心暖着萧谨言的大手。萧谨言忽然反手一握,将阿秀的小手包裹其中,只笑道:“还是这样方便些。”

马车进了京城,萧谨言并没有马上回国公府,而是先去了富康路上恒王府的一处别院,萧谨言知道这宅子里住着跟恒王妃一起陪嫁过来的人,前世周显有个病痛,也都是这边的两个老奴过去照料的。萧谨言把话带到了之后,两个老奴当下就安排了马车,带着上好的补品药材和银子,直奔紫卢寺去了。

阿秀跟着萧谨言奔波了大半天,方才虽然用过了午膳,却只是一些青菜豆腐,这会儿倒是又觉得有些饿了。萧谨言便索性带着阿秀去了杏花楼,吃楼里头最有名的红豆糕。萧谨言虽不喜甜食,但对这红豆糕也很偏爱,大抵也是爱屋及乌的情节。阿秀吃过了红豆糕,还不忘打包了两份,留着回去给文澜院的小姐妹们一起吃。

两人上了马车之后,萧谨言怕阿秀困了,只让她靠在自己怀中趟着,拿大氅盖在阿秀的身上,阿秀稍稍阖眸睡了一会儿,忽然睁开眼睛道:“糟了,奴婢有一样东西,忘在了兰家了。”

萧谨言只瞧了一眼外头的风雪,这会儿已经小了不少,距离天黑还有些时辰,便吩咐了赶车的小厮道:“往广济路的兰家走一趟。”

说起来兰家昨儿也刚刚经历了手忙脚乱的一天,方姨娘也从昨天彪悍的哭声震天变成了今日带着些沙哑的抽噎。索性昨日请来的是杜家大老爷看诊,几番针灸之后,兰婉的病情已经被控制住了,今儿虽然人还是浑浑噩噩的,可好歹能吃下去一些东西了。杜太医说,这病来的急,只怕是伤到了脑子,以后好了之后能不能认人也不清楚,如今能保住一条性命,已经不容易了。

朱氏只从佛堂里头上了香出来,瞧见兰嫣正在大厅里头陪着兰泓玩耍,也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我平日里虽说不喜欢她,却也没想到她会弄成这样,怎么说她也是你爹的亲生闺女。”

兰嫣见朱氏出来,只迎了上去,劝慰道:“母亲就放宽心吧,太医都说了,能留下一条命已是不容易了,算是她的造化了。”

朱氏只点点头,叹道:“昨儿我和你父亲商议过了,等她身子骨硬朗一些,还是把她送回老家去养着,我们如今一家人都在京城过活,已是不易,倒不如让她回老家还方便些,若是将来好了,再接出来许配人家也不迟,若是好不了了,那就让她安安稳稳的在老家呆着,便是养她一辈子,也是无妨的。”

兰嫣虽说之前对方姨娘和兰婉是恨之入骨的,可毕竟还是自家姐妹,这时候多少也有了几分恻隐之心,也只无奈叹道:“她若是好了,不像以前那般张狂跋扈,其实也和我无妨的。”兰嫣只说着,扶着朱氏坐下,亲自斟了茶送上去,又问道:“那方姨娘呢?是不是也要一起回老家?”

如今兰婉算是废了,可方姨娘却依旧不好对付,若是可以,兰嫣当真希望方姨娘一起跟着兰婉回安徽老家就好了。朱氏只轻啜了一口茶,放下道:“你爹的意思是,潇哥儿年纪小,正是离不开娘的年纪,况且我和姜姨娘两人的身子也不大好。”朱氏年前病了一场,如今虽然是好了,可终究精气神不太好。

兰嫣只抿了抿唇,想到如今朱氏已经有了泓哥儿,以后总算有个依靠,眼前的事情就是要把兰老爷的恩宠分一些回来。从兰姨娘的身上,兰嫣多少也弄懂了一些道理,这男人没有几个是不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的。以前姜姨娘确实是个美人坯子,只可惜这些年也是病病歪歪的,朱氏想倚靠她来分兰老爷的恩宠,只怕是不中用的。

兰嫣抬起头,看了一眼厅中垂眸立着的几个丫鬟,红杏和绿珠都已经十六了,按说到了十八岁是要放出去的,如今她们跟着兰家一起进了京城,以后少不得也要给她们做主婚配了。可府上那几个小厮,看着也确实不像样,若是要找好的,只能以后在铺子里看看有没有能看得上眼的小厮了,但虽然是正头夫妻,只怕也要过的清苦些了。

兰嫣低下头拧着眉头想了半刻,她虽然自己不愿意去当别人的小老婆,可是为了朱氏,也不得不出此下策了。兰嫣清了清嗓子,站在门口的锦心便知道她有事情要和朱氏商议,只躬身退下,身下的红杏和绿珠也带了两个小丫鬟都下去了。

朱氏还有些不明所以,只抬起头好奇的看着兰嫣道:“有什么话,难道还不能直说?”

兰嫣走上去,就着朱氏足下的脚踏半倚着,只将头靠在朱氏的膝盖头上,抬着黑亮晶莹的眸子看着朱氏道:“如今到了京城,可不比老家,这儿是个花花世界,爹又是一个花花肠子的人,母亲不如趁着二妹妹的事情,给爹抬一房姨娘,也好冲一冲?”

朱氏对于兰老爷要纳妾这件事情上头,从来都是被动接受,再没有主动提出的,便是之前把姜姨娘接进府,那也是看在姜姨娘那张肚皮的份上,虽然那孩子最后也没留住。朱氏先是一阵惊讶,待缓缓想清楚之后,便已眼中含泪的看着兰嫣道:“难为你想到这样的办法,只是如今时间紧迫,跟着我们从老家过来的也不过就那几个人,我却不知道选哪个好。”

兰嫣只想了想,抬眸道:“年纪相当的,也只有红杏、绿珠、锦心和琴芳了,还有宝琴和香芸是方姨娘身边的人,自然不能用,那四个大丫鬟里头,也只有红杏容貌最出挑些。”

朱氏也跟着点头,细细想了想又道:“红杏还有一个老娘在老家,当初我是答应过她,等到了年纪就方她回老家照顾老娘的,如今若是把她留住了,那她家里…?”

朱氏的话还没说完,兰嫣便笑着道:“母亲只管把她老娘接了过来,不拘是门上还是花园里浇水的,只安排一个轻巧的活,让她们两个人在一处就好了。”

朱氏见兰嫣都已经想的妥妥贴贴的,也只点了点头道:“那就按你说的办,我先让邢妈妈探一探她的口风。”

两人的话还没说完,外头锦心只在门口回话道:“回太太,大姑娘,许国公府的世子爷带了阿秀来了。”

朱氏听闻是萧谨言来了,只忙不迭整了整衣衫,赶紧和兰嫣开了门出门相迎,这时候萧谨言已经领着阿秀过了影壁,正朝正院里头走来。朱氏只觉得萧谨言玉树临风、丰神俊逸、那一双眉眼更是难得好看,便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身边的兰嫣。这样的公子哥配给自己的闺女,那才真是郎才女貌呢。只可惜了兰家的家事,终究是没办法让兰嫣做他的正妻的。

朱氏忍不住就叹了一口气,抬眸就瞧见阿秀正跟在萧谨言身后,近到了跟前,给朱氏和兰嫣都行过礼之后,这才将手里打包的红豆糕递给了锦心道:“刚从杏花楼买的,还热乎着呢,分给太太和姑娘吃吧。”

朱氏和兰嫣迎了萧谨言进去,只手忙脚乱的备茶,又嘱咐丫鬟记得那兰老爷专门待客的明前龙井。萧谨言谢过落座,兰嫣只亲手奉了茶上去,恭敬的问道:“世子爷要过来,也不先请个小厮过来说一声,如今倒是要失礼了。”

萧谨言接了茶盏抿了一口道:“阿秀说有东西落在了府上,所以过来取一下,顺道问问二姑娘的病如何了?”

兰嫣见闻,眉梢便透出些许笑意,她连自己也没想到,阿秀能这么得萧谨言的宠爱,只怕来取东西是真,问兰婉的病,不过就是可有可无吧。

“锦心,你带着阿秀去绣阁找东西吧。”兰嫣吩咐完话,那边朱氏也迎了上来,只又忍不住打量了萧谨言一番,萧谨言便放下茶杯,问道:“二姑娘的病如今好些了吗?”

朱氏只急忙起身,千恩万谢道:“若不是得了世子爷搭救,只怕兰家今儿要办丧事了。如今人是救了回来,只是脑子还不大清醒,我们以预备着把她送回乡下老家疗养着。”

大宅里头住着久病的人,确实也会影响宅运,送回乡静养也是好事情。萧谨言只点了点头道:“以后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去国公府找我的小厮柱儿,他会帮你们的。”

朱氏倒是没想到看着一副高高在上公子哥气派的萧谨言是这么亲善随和的一个人,顿时又添了几分好感,一个劲跟着点头说是。不多时,阿秀已经找了她的东西过来,萧谨言见她手上抱着一个蓝布包裹,看上去很是宝贝,也不知道里头放着什么东西。阿秀上前,看见朱氏,便脆生生的喊了一声“干娘”。

朱氏两日不见阿秀,越发觉得她比在兰家的时候更出众了,只拉着她的手将她拢到怀里,笑着道:“还是国公府会养人,两日不见,我怎么瞧着阿秀又变漂亮了。”朱氏瞧见阿秀手里抱着的那个蓝布包裹,只疑惑道:“这不就是你进我们府上的时候,怀里抱着的那个吗?里头倒是什么好东西,也让干娘瞧一瞧?”

阿秀只点点头,将不包递到了朱氏的手中,朱氏只解开来看了看,见里头是一件酱紫色缎面绣百子嬉春图的斗篷,那材质虽然看上去有些年份,可依旧鲜艳亮丽,上头的绣工栩栩如生,瞧着让人眼前一亮。兰家虽然富贵,却也鲜少见这样的东西,只对着上头的绣花纹样赞叹道:“怪不得你小小年纪,绣工就这么好了,这斗篷是你娘做的吧?”

阿秀只摇了摇头,如实回道:“我娘不会绣花,这斗篷是我爹把我卖掉之前给我的,说是我小时候带过的,应该是别人送的吧。”萧谨言只随意的往哪斗篷上扫了一眼,隐约却觉得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那边朱氏听说这斗篷是阿秀的爹留给她的,只叹了一声道:“好好收着吧,若是以后你长大了,更漂亮你,你爹认不得你,好歹还有这个东西,做一个信物。”

阿秀只点点,将那斗篷包了起来,只是…她爹卖了她的当天就离开的京城,以后当真还会回来认她吗?

萧谨言和阿秀又在兰家小坐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了。阿秀一路上都抱着她的小蓝布包裹,萧谨言方才一时觉得眼熟,想了半日没想出来,便忍不住道:“阿秀,天那么冷,把你的斗篷拿出来披上吧。”

阿秀只眯着眸子笑道:“爷,这是我小时候用过的,这会儿只怕还盖不住膝盖呢,爷要是累了,就把它当个枕头靠一下吧。”萧谨言见阿秀如今跟自己也不生疏了,还一口一个爷的叫他,顿时心情愉悦,只伸手把阿秀拉到自己跟前,单手搂着她,阖眸靠在阿秀尚且纤弱的肩头,小声道:“爷比较喜欢这个枕头。”

阿秀微微耸了耸肩膀,扭头看了一眼萧谨言,见他纤长的睫毛微微翕合着,便觉得心口有一种痒痒的感觉,很想很想偷偷的凑上去亲一口。这时候萧谨言忽然就睁开了眼睛,两人的视线相触,阿秀顿时像被看穿了心事一样,羞的低下头来,脸颊上一片酡红。萧谨言见状,更是忍不住,在阿秀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口。

第42章

两人回到国公府的时候已是掌灯时分,孔氏只让自己身边的大丫鬟春桃在门口候着,见萧谨言和阿秀回来,忙不迭就去海棠院回话去了。萧谨言和阿秀两人先回了文澜院,清霜服侍他换了家常的衣服,这才开口道:“世子爷以后出门早些回来,太太已经命人来问了好几次了,你若再不回来,只怕太太还要派人去找了。”

阿秀便道:“方才太太已经遣了春桃姐姐在门口等着呢,这会儿太太想来也知道世子爷回来了。”阿秀把手上的红豆糕给了清霜,让她分给丫鬟们吃,自己则上前帮萧谨言理了理衣襟。经过这两日的接触,阿秀正慢慢的收起自己的小心翼翼,用做丫鬟的本分,全心全意的服侍着萧谨言。

萧谨言换了衣服,念在阿秀一路上辛苦了,便只让清霜陪着自己去海棠院用晚膳去了。阿秀回了自己的房间,将那蓝布包裹放起来,这时候初一过来喊了她一起吃晚饭去。国公府下人用饭的地方在厨房隔壁的下处,也只有这个时候,阿秀可以遇上阿月她们。阿月因为长的好,年纪又小,又加上一张小嘴甜,所以在赵姨娘房里也很吃的开,虽然比不得阿秀一进来就成了一等丫鬟,但她也不过就做个端茶倒水的事情,倒是清闲的很。如今正在年节里头,国公府的族学还没开课,所以二少爷和三少爷都在家里温习功课,平常和小丫鬟厮混的时间也多些。

阿秀知道阿月素来爱吃甜食,还特意留了几块红豆糕给她,两人刚进国公府,没有多余的银子,也添不起什么菜了。今儿厨房下人吃的菜是萝卜烧肉,年节里头,这已经算是不错的菜了。阿月才来没几日,就和厨房的刘婆子混熟了,人人都认识这个圆脸的小姑娘,所以刘婆子给她打了满满的一碗菜,里头还有好快肉呢。

阿月拉着阿秀一起坐在角落里头吃东西,两个小姐妹难得一天能遇上一回,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阿月瞧见红豆糕,便连饭也不想吃了。

阿秀只喊了初一过来,让她跟着她们一起吃。这时候忽然有人经过阿秀她们的桌边上,瞧见那满满一碗菜上头盖着好几块肉,便转身指着那打菜的刘婆子骂道:“你这个捧高踩低不识好歹的婆子,凭什么给她们这一碗都是有肉的,给我这一碗里头,全都是萝卜?我告诉你,这可是拿去大少爷房里给清瑶姐姐吃的!”

刘婆子和洪妈妈平素就有些不对盘,清瑶又素来仗着自己是萧谨言房里的大丫鬟,常来要东要西吃。偏生她家里又是那样的光景,从不自己出钱,都让刘婆子把帐记在萧谨言用宵夜的账上。所以这一来二去,文澜院每个月用宵夜的钱都比兰姨娘那边一日三餐的钱贵了些许。刘婆子便只好拿一些燕窝、虫草等高价的东西冲进去,但若是遇上查账,只怕这账务也是弄不清的。

厨房这种地方,最是消息灵通,今儿一早刘婆子就听文澜院的小丫鬟说,世子爷交代下去,如今把文澜院里头的账务交给新来的一个叫阿秀的小丫鬟。刘婆子一打听,原来阿秀就是那个和阿月最要好的小丫鬟,果然也是像年画上下来的人一样,漂亮的不像话。所以刘婆子见了她们来吃饭,自然是要殷勤些,没有另外给她们开了小灶再炒一个菜算是好的了,如今瞧见清瑶的跟班还这样颐指气使的说话,哪里会怕,只梗着脖子道:“一勺子下去,有多少肉就吃多少肉,有多少萝卜就吃多少萝卜,想只吃肉不吃萝卜,除非当主子去。”

那小丫鬟闻言,只气急道:“难道她们就是主子了,凭什么她们有肉吃,我们就没有?”那小丫鬟平素也是一个仗势欺人的主,这会儿见阿秀跟前也没别人护着,倒是个胆大的,只一伸手,将阿秀她们桌上的那碗肉给翻了一个个儿,碗里的汁水洒的满桌子都是。初一瞧见一块肉滚了几下,眼看着就要掉地上了,只忙不迭用碗一接,见那肉安安稳稳的掉在自己碗里头了,这才舒了一口气,一脸高兴的说:“今天的肉特别好吃,掉了可就浪费了,难得年节里头可以天天吃肉。”

那小丫鬟见她们不反抗,初一又是一个傻愣愣的样子,都这样了还只顾着吃,顿时就更加生气了,只扬起了巴掌,对着正在埋头苦吃的初一扇过去。这时候阿秀忽然站起来,瘦小的身躯挡在初一的跟前,伸手抓住了那小丫鬟的手腕。那小丫鬟比阿秀还高了一个头,却被阿秀一下子给拦住了,一时间脸涨得通红的,正想用力打下去,忽然自己另一只手里提着的食盒被阿月给抢了过去,往地下砸了下去道:“不给我们吃,那你们也别吃了,知道她是谁吗?她可是文澜院一等大丫鬟阿秀呢!”

阿秀被阿月的这一番狐假虎威的话给逗笑了,只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松开手对跟前那小丫鬟道:“你走吧,都是在世子爷跟前服侍的,何必要弄成这样。”这事情若是还了前世的阿秀,决计是包子到底不会出声的,可这一世有阿月和初一在跟前,她们两个才是真正的需要被保护的小姑娘,自己这个多活了这么多年的人一句话也不说也确实有点不像话。

谁知道人都是欺软怕硬的,那小丫鬟见阿秀强硬了起来,自己反而弱气了下去,只红着眼睛,一边走一边抹泪道:“我要回去告诉清瑶姐姐,你们合起来欺负人!”

阿秀这会儿子也是无奈了,这世上睁眼说瞎话的人实在太多了,不过再看看阿月砸了的食盒碗筷,好像确实有点过了。况且这时候在这边吃饭的还有不少人,有的人来晚的,没有看清事件全貌的,还真当是她们欺负了那个小丫鬟。

这时候刘婆子走过来,喊了一个帮厨的小丫鬟赶紧把地上的东西收拾了,又端了一碗菜放到另外的桌上道:“来来来,上这边吃,那边桌上脏了,不干净。”阿秀这会儿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只放下了碗筷,小声道:“刘妈妈,麻烦你再给我添一碗菜,方才那小丫鬟菜都没拿就走了,只怕清瑶姐姐要饿肚子了。”

刘婆子心下腹诽道:饿吧饿吧,这几年好的也没少吃了。不过当着阿秀的面,她还是高高兴兴的添了一碗菜,还特意多加里两块肉进去,只一个劲儿道:“真是一个心善的好姑娘。”阿秀吃完了晚饭,便让初一提着食盒去给清瑶送饭去了。

这时候那小丫鬟正站在清瑶跟前哭诉呢,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方才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全不提自己怎么挑衅,只说阿月仗着阿秀把她的东西砸了。

清瑶这几日身上正不好,且今儿一早又听清霜说这几日要清点账务。这文澜院的帐在她心里头都存着呢,如今要全部交出去,只怕她还得下点功夫,把这里头的东西好好的清点清点,一想到平常那些她偷偷拿出去典当的东西,如今手上没有现银子赎回来,到时候若是东窗事发了,自己也就完了。清瑶一想到这些事情,就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只烦躁道:“这饭不吃也罢了,我也吃不下去。”

谁知才话音刚落,外头初一已经提着食盒,规规矩矩的就站在门口道:“清瑶姐姐,阿秀姐姐让奴婢给您送饭来了。”

清瑶只一股气上涌,对着跟前的那小丫鬟道:“谁要吃她送的饭,出去给我砸了。”

那小丫鬟闻言,便也想给自己出一口气,只一转身走到门外,瞧见初一那小身板站在那边,二话不说走过去在她胸口推了一把。正巧那后头还有一台石阶,初一只往后退了一步,一崴脚摔在了地上,顿时那食盒里的东西砸在地上,叮叮咚咚的响。

这时候萧谨言正巧从外面进来,才跨入门口就听见后罩房那边传来的哭声,初一和阿秀年纪相仿,萧谨言顿时就以为是阿秀受了欺负,只急忙三步并作两步往后罩房去。这时候在房里候着的阿秀也听见声音,忙不迭就挽了帘子出来,和萧谨言在抄手游廊上正巧就遇上了。

萧谨言见不是阿秀在哭,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只转身吩咐清霜道:“你去后头看看怎么了,阿秀跟我回房吧。”

阿秀福了福身子,上前接过清霜手中的灯笼,引着萧谨言往正房里头去。萧谨言才进大厅,清珞上来为他解开大氅,他便转身笑着对阿秀道:“今儿太太那边做了糖蒸酥酪,我推说刚用了晚膳吃不下,想当宵夜吃,一会儿太太会命人送一碗过来,你记得吃。”

阿秀只瞧了眼还在跟前服侍着的清珞,有些不好意思的涨红了脸颊,清珞这几日也是看出来了,世子爷对这阿秀当真是不同的,便笑着道:“别看我呀,我又不喜欢吃甜食。”

且说清霜去后面,也没问清原委,清瑶跟那小丫鬟一直对外,初一也不是她们两人的对手。清瑶便只把初一扶了起来,将事情前前后后都问了一遍,这才开口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既她们如此不识好歹,也不用给跟她们客气了。”清霜说着,只把初一扶到了房里,拿跌打药给她揉过了脚踝,这才到前头给萧谨言回话。

不过清霜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主儿,最后还是没把实情说出去,只说是后头有小丫鬟摔了一跤,砸了两个花盆。萧谨言见也没什么大事,就没继续追问。清霜从房里出来,阿秀就跟了上来,只问道:“初一没事吧?”

清霜倒是没想到阿秀已经猜到了,只笑着道:“没事。”

阿秀只皱了皱眉头,小声道:“可是我闻到清霜姐姐你身上的红花油味道了,初一是不是被人打了?”

清霜这才发现阿秀聪明过人,只笑着道:“不过是不小心崴了脚,没什么大碍,你快进去服侍世子爷吧,听老爷说过几日要考他功课,也不知道他复习的怎么样了。”

阿秀见清霜这么说,也放下心来,只又回到了萧谨言的书房,萧谨言这会儿却是没有心思看书,只拧着眉头想阿秀的那件斗篷,那上面的绣花样子,分明是自己见过的,可怎么就想不出来呢!

萧谨言只把阿秀喊到了跟前,问道:“阿秀,你的那件斗篷呢?”

阿秀见萧谨言忽然问起这个,也很是疑惑,只回道:“在房里放着了。”

萧谨言只挥挥手道:“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保管着,我可不放心,改日又弄丢了,你拿过来,我替你收着。”

阿秀想起自己差点儿把那斗篷弄丢了,也忍不住红了脸,只福了福身子道:“那奴婢就多谢世子爷了,奴婢这就取过来给世子爷保管着。”阿秀心里头甜蜜蜜的,自己身边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有点意义的,也不过就是这件斗篷了,如今能让世子爷保管着,以后便是不幸分开了,也好让世子爷有个念想。

阿秀越想,便越高兴,嘴角忍不住扬了起来,只将那斗篷捧了过来,双手递给了萧谨言。萧谨言打开斗篷上下翻了翻,还是觉得这花纹说不出的熟悉。

第二日一早,依旧是用过了早膳去赵老太太那边请安,赵老太太听说萧谨言想劝说周琰回来住,只笑着摇头道:“小郡王怎么可能回来呢,我都算过了,紫禁城里那位不闭眼,他是决计不会回来的,小郡王年纪轻,傲气着呢,只怕最后还得皇上下一纸诏书,把他召回了,他才肯回来。”

萧谨言哪里想的这么深入,只蹙眉道:“我也只是为他好,昨儿那光景若是我去迟了,只怕他便是有心要傲气,也等不着皇上的诏书,要把小命交代在紫卢寺了。”

赵老太太便忍不住叹了一口,只继续道:“说白了他到底还是皇上的亲侄儿,等有一天皇上想通了,只怕心疼还来不及呢。”

孔氏对于这些事情是一点儿也不懂的,可眼下萧瑾瑜有了身孕,她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只开口道:“言哥儿,都说小郡王是天煞孤星,这个节骨眼上你可不能劝他回来,总要等你大姐姐安然生下了皇长孙再说。”

萧谨言这会儿也是对孔氏无语了,只无奈道:“母亲你有这个时间胡思乱想,还不如在菩萨跟前多上几柱香呢!”

孔氏闻言,也无话可说,不过她毕竟也是心怀善念的妇道人家,只开口道:“既然他病着,好歹也要好好照应照应,恒王爷怎么说和你父亲也是旧交,一会儿我派个老妈子跟你过去,看看小郡王那边有什么好打点的吧。虽说这个时候是要避嫌的,但这事儿…”孔氏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抬眸看了一眼赵老太太,问道:“老太太,您说这事儿怎么办?小郡王如今病着,这事情我们国公府到底要不要管?”

赵老太太只拧眉想了想,叹了一口气道:“罢了,如今他也不过就是个破落皇族,太后娘娘若真的要赶尽杀绝,那也忒伤阴德了,言哥儿,一会儿你去看看他,先让他把病养好了再说,怎么说还是个孩子呢,何必呢!”

萧谨言得了赵老太太的首肯,顿时心情大好,只亲领着几个人,将一些常用的东西打包装车,又回文澜院换了衣裳,打算带上阿秀再去紫卢寺瞧瞧周显。阿秀知道萧谨言又要出去,只把初一也喊上了,嘱咐她跟着自己,可怜小丫鬟昨儿扭了脚,走路还一拖一拖的呢。阿秀见了,又不忍心让她去,可那小丫鬟知道他们要出门,便死也不肯走了。

萧谨言瞧见阿秀还带着一个跟屁虫,也忍不住问道:“你带着她做什么呢?”

阿秀只朝着萧谨言福了福身子,小声道:“奴婢昨儿见小郡王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端茶倒水都没有个人,这如何是好,外头现买的丫鬟也不知道靠不靠谱,不如先让初一去几日,等小王爷的病好了,再让初一回来就好了。”

萧谨言便蹙了蹙眉道:“我让她来是服侍你的。”

“奴婢本来就是下人,哪里还要人服侍,小王爷才需要人服侍呢!”阿秀纯净的脸上带着天真温暖的笑,可世子爷听在二中,总觉得酸溜溜的,不过昨儿阿秀也说了,因为小王爷是世子爷看重的人,所以她才会对他好,果然拿这句话安慰自己,心里头会微微好受一些。

萧谨言便点了点头道:“行吧,那就让她先过去几日吧。”

一时间清霜过来回话,说是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萧谨言便领着阿秀上了马车,让搬东西的婆子带着初一往后面车上去。马车才出了城门,往紫卢寺那边走,萧谨言就听见外头还有其他马车的声音。萧谨言挽起帘子瞧了一眼,见赵暖阳正驾着一辆马车从他们身侧走过,萧谨言向他打了一个招呼,两辆马车并辔而行。

这时候忽然马车后面的帘子一掀,赵暖玉从车窗里头透出头来,笑着道:“言表哥,你也挺早的吗?”

“我看你也不迟。”萧谨言瞧见赵暖玉今天没有穿一身大红的衣服,而是穿着雪青色的遍地金折枝缠花氅衣,外头镶这一圈白狐狸毛,一双杏眼顾盼神飞的,倒是别有一番明艳动人。只不过向来跟男孩子一样的赵暖玉忽然间这样一番打扮,倒是让萧谨言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萧谨言上下扫了一眼赵暖玉这身打扮,赵暖玉也发现了不对劲,只将帘子一下,隔着窗帘道:“我哥说我如今大了,不能在那样不懂规矩,让我以后收敛着点。”

萧谨言只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来,只点头道:“你哥说的很对,玉表妹这个样子,当真是国色天香,明艳不可方物。”

赵暖玉只觉得脸上忽然间火辣辣的,还想再辩解两句,只听那边萧谨言继续道:“相信小郡王见了,也会忍不住觉得眼前一亮的。”

这下赵暖玉的脸就更红了,扯了帘子才想探出头说话,又想起如今这脸要是给萧谨言看见了,只怕他越发会取笑自己,索性敲了敲马车门,对前头赶车的赵暖玉道:“大哥,你这赶车的技术,连国公府的小厮都不如了。”

昨夜的雪并没有下得太大,路上都没积起雪来,倒是明镜院的院子里头,几株白梅开的正好,上头一团团的白雪落在梅花枝上,分不清哪些是梅花,那些是雪花。周显披着外衣站在窗口,看着有些萧瑟的雪景,转身的时候就瞧见陆妈妈正站在他的身后,瞧他一时失神,便也没有唤他。

等他回过头的时候,陆妈妈这才端着药碗进来,小声道:“少爷把药喝了吧,外头天冷,就不要站在窗口了。”陆妈妈是王妃的陪房,从小看着周显长大,老王爷死后,周显遣退了王府的下人,把富康路上的别院留给了当时王妃娘家跟过来的几个老人看着。昨儿萧谨言去那边通传了周显的病情,陆妈妈就跟着她老头子一起来了紫卢寺。

陆妈妈服侍周显把药吃了,就跟他唠嗑起这几年的家常,只眉梢带着笑道:“这几年太太陪嫁的庄子上的收成不错,除了别院的花销,还存下不少银子,我家老头子说了,这些银子要留着少爷以后娶少奶奶用的。”

周显只静静的听着,又听陆妈妈继续道:“前几日老奴去王府走了一趟,说是明姨娘的病还没好,那孩子还是没消息,本来也是,那会子南边剿匪,乱得不成了,又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哪里就能找的到呢。若不是老王爷子嗣上头艰难,也不会一直找到今时今日,奴婢私下里想着,没准那孩子已经没了,就算还活着,这都十来岁了,瞧见了也未必认得出来。”

陆妈妈又七七八八跟周显说了不少话,无非也就是劝他想开一些,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若是运气好以后找回了自己的亲妹子,他也就不是孤家寡人了。两人正说着,院外的老头子进来回话,说是赵将军家和许国公府都来人看小王爷了。

陆妈妈便欢欢喜喜的出门去迎人,果然见萧谨言、赵暖阳、赵暖玉两兄妹都来了。以前周显在王府的时候,他们也时常来玩,如今倒是有些年不见了,昨儿匆匆见了萧谨言一面,没好好招呼,今儿瞧见了,陆妈妈才上前仔细打量了一番道:“萧世子越发长高了,也比以前结实了。赵小将军黑了不少,看着倒是威武。”陆妈妈说着,只把视线停留在了赵暖玉的身上,见她粉腮杏眼,一张樱桃小嘴微微翘起,带着几分富贵人家姑娘的娇憨,却又不显得娇气,简直是从心底里头喜欢起来,忙笑着道:“快,三位快里头坐去,我们家小王爷在里头呢。”

萧谨言径自上前,掀了帘子进去,只觉里面热气扑面而来,空气中还有淡淡的安息香的气息,脸上便不由露出些笑意来。阿秀只跟着陆妈妈一起去茶房里头备茶,陆妈妈见阿秀小小年纪,便懂那么多规矩,也打心眼的喜欢,阿秀一时沏好了茶,只和初一一人端了一茶盘进去,陆妈妈便在后头跟着进去,只谦逊笑道:“家里头从来不来人,这些茶还是去年自家茶园子里摘的,我随便带了两样过来,也不知道世子爷、小将军喝不喝的习惯。”

赵暖阳只端起茶盏,一饮而尽道:“我自从军营里头回来,便觉得这茶水里头没有混着黄泥就是好茶了,若是上头还飘着几片绿叶,那便是茶中上品了。”

萧谨言也接过了茶,淡淡的喝了一口,点头道:“香而不涩,算得上好茶。”

正说着,初一只端着茶盘往周显那边走过去,阿秀便转身,喊住了道:“初一,他不喝茶。”

周显正欲伸手接茶,冷不防听阿秀来了这么一句,也只尴尬的缩回了手,那边赵暖玉倒是不明所以,只问道:“言表哥,你这小丫鬟倒是有意思,怎么我们做客人的人人有茶喝,偏生主人家却没有茶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