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秀站在门口,嘴角浅浅一笑,远远的看着萧谨言。萧谨言也看着她,眉眼中透出一股暖意,声音带着几分磁性的沙哑:“阿秀,我回来了。”

阿秀晶莹黑亮的眸中含着泪光,可嘴角的笑意却越发放大了,萧谨言忽然大步上前,伸手将将阿秀了抱起来,在廊下几近疯狂的转着圈子,嘴里朗声笑着道:“我的阿秀终于长大了!”

第85章

阿秀冷不丁被人抱起来,只花容失色,急忙伸手搂住了萧谨言的脖颈,低下头时下颚蹭在了萧谨言头顶的发髻上,脸颊越发烧的通红。萧谨言转了好几圈,抬起头看着阿秀,两人四目相对了许久,才把阿秀放了下来。此时阿秀忽然就伸出手,伸手握住了萧谨言带着老茧的掌心。

萧谨言反手将阿秀的柔嫩的小手扣在了掌心,牵着她往房里去。里间早已经准备好了萧谨言要换的常服,萧谨言坐在一旁喝茶,阿秀伸手取了一件宝蓝色的直缀长袍,捧了过来道:“这衣服应该是新做的,上头的花样还是今年京城里新流行的。”

萧谨言也不看那衣服,视线只一直停留在阿秀的脸上,直到阿秀走到了他跟前,他才放下了茶盏站了起来,颀长的身材越发显得健硕了几分。阿秀只觉得脸上一阵阵的发烫,伸手解开萧谨言身上的银甲,那铠甲用生铁铸造而成,又硬又冷,萧谨言伸手按住了阿秀的手背道:“我来,你拿不动。”

阿秀略显窘迫,却没有坚持,站在一旁看着萧谨言把一整套铠甲脱下来,里面穿着白色的棉布中衣,是后来孔氏托人送过去的,倒并不是军营里普通将士们所穿的那一种,阿秀抖开外袍给萧谨言更衣,指尖触及他胸口越发紧致的肌肉,将头埋的更深了。

萧谨言浅嗅着阿秀身上淡淡的香味,在阿秀为他抚平衣物上最后一处皱纹的时候,握住了阿秀的双手。

“阿秀,我们终于要在一起了。”

萧谨言此时脑中所期待的,无非就是和阿秀将来的生活,为了这一点,他已经努力的很久,刻意改变前世的生活轨迹,想让阿秀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也牺牲的太多了,这三年分别的时光终究在萧谨言的心中留下了小小的遗憾。

阿秀感受着萧谨言手掌温热的包围,胸口就像一条小鹿一样乱撞,小声道:“爷,时候不早了,老太太和太太还在荣安堂等着你呢。”

萧谨言素来知道阿秀总是这般乖巧懂事,见她说出这样的扫兴话,也没生气,只是笑着道:“我如今已经回来了,老太太和太太整理日都可以见,倒是不着急,只是你,现在还住在恒王府,没有完婚之前,只怕要有些时候见不到,况且…”萧谨言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忍不住将阿秀纳入怀中,低头亲了她的额头一口,哑然道:“我三年没见你了,让我好好看看你。”

萧谨言三年行武,原本柔软细腻的掌心已长满了老茧,摸在阿秀光滑柔嫩的脸颊上,带着微微粗糙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却让阿秀更觉得有安全感。阿秀抬起头,微微闭上眼眸。

纤长的睫毛微微翕动,空气中燃着淡淡的香,萧谨言低下头,在阿秀的唇瓣上蜻蜓点水的触了一下,天知道他这会儿多么希望可以肆无忌惮的一亲芳泽,可是荣安堂里面赵老太太和孔氏都在,要是阿秀的嘴唇红肿,只怕她们两个看一眼就明白了。阿秀是他要明媒正娶过门的媳妇,不能让她在人前丢脸。

阿秀原本以为自己将遇到的会是狂风暴雨,谁知道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她低下头偷偷的笑了笑,瞧见那边萧谨言一本正经道:“去荣安堂吧,不能让大家伙都等着我一个。”

因为国公爷先行进宫,二老爷等人又一早出城迎接,到现在也没回来,所以荣安堂里面乌压压一片都是女眷。赵老太太见萧谨言换了一身随常的衣服进来,只笑着招呼他坐到她边上,看了又看道:“果真是结实多了,这衣服前些日子才叫做的,我听你娘说,特意让针线房的人比着原来你穿的衣服做大了一圈,怎么穿着看着还有些嫌小呢!”

孔氏只忙道:“老太太说的是,我也没预料到,原本想着他也该是长定的时候了,我就怕他身子结实了穿不下,特特让人做大了,结果还是小了。”

“不妨事,叫针线房再赶几件大的吧,马上天气也热了,也到了做单衣的时候了。”

孔氏自是点头,眉眼中都是笑意,瞧着儿子好端端的站在跟前,又觉得有些后怕,只擦了擦眼泪道:“也不知道你当初是中了什么邪,竟非要去军营里头,多少京城的富家子弟都受不得这种苦,偏你倒好,自己找罪受。”

萧谨言便笑着道:“这有什么,母亲不知道,这次我出去,还认识了不少朋友,也都是将门之后,有王将军家的小少爷,还有程将军家的二公子。我们这些将门之后,这些年联系的少了,如今正好又玩到一起去了。”

孔氏见儿子如此高兴,更比以前健谈活跃,心下也是一团喜气,正这时外面又有小丫鬟来传话,说是太子妃到了。

原来萧瑾瑜生下皇长孙那一年,恰逢国公爷和鞑子首战告捷,那个时候正是皇帝重用许国公的时候,又兼豫王赈灾一事办的极好,在淮南一带整肃吏治,百姓拥戴非常,所以皇帝就立了豫王当太子。

萧谨瑜生下皇长孙之后,调养的不错,如今已又怀上了二胎,孔氏怕她劳累,只让她不用过来,等过几日她带着萧谨言在去太子府见她的。可萧瑾瑜也甚是想念萧谨言,又想起几年前要不是萧谨言提醒豫王关注淮南水灾一事,豫王也未必能有今日,如今父亲兄弟凯旋而归,她亲自来一趟也是应该的。

孔氏闻言,只忙亲自迎了出去,见萧瑾瑜已经到了门口,只笑着道:“太子妃怎么还是亲自来了,也不事先说一声。”

萧瑾瑜只开口道:“我若说了,你又不准我来了,我不过就是想念弟弟了,想来看看他罢了,这三年没见,也不知道他是高了还是瘦了。”

丫鬟们迎了萧瑾瑜上前,只掀开帘子扶她进去,萧谨言便上前向她行礼。萧瑾瑜只上下打量了萧谨言一眼,笑道:“个子倒是和以前一样,只是这身子骨看上去结实了很多。”

孔氏如今也算是母以子女贵了,萧瑾瑜如今是太子妃,等豫王登基之后,肯定是要立后的,所以国公府上上下下对她都是异常恭敬,就连赵老太太也是相当的疼爱萧瑾瑜的。

萧瑾瑜在厅里坐下,瞧了一眼下面坐着的各位姑娘,视线便停留在了阿秀的身上,嘴角不由勾出一丝笑来。其实她今日过来,为了看萧谨言是一事,还有一事却是受了皇后娘娘的嘱托,来办一件小事的。

却说那日明姨娘知道这田氏蛇蝎心肠之后,只气的胸口发痛,过几日正巧皇后娘娘招她进去商议周显的婚事,明姨娘便把斗篷的事情回禀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膝下无女,这两年对阿秀也是盛宠有加,听见这田氏竟然弄坏了阿秀的斗篷,恨不得给她一顿排头。但她母仪天下,亲自做这样的事情倒是有些有失身份,正巧萧瑾瑜进宫请安,这事情就落在了萧瑾瑜的身上。

且萧瑾瑜原本也知道,田氏向来不服孔氏,孔氏是个好相与的,不常跟她计较这些,萧瑾瑜虽然有心帮孔氏出气,却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一次正巧就被她给遇上了。只是,这样的事情,又何必要让她亲自动手呢?

萧瑾瑜脸上堆着笑,只开口问道:“听说玉秀郡主有一件百子嬉春图的斗篷做工很是精细,我这一胎也有五六个月的光景了,不知能不能借我看一眼,我也好让太子府的绣娘做一件出来。”

阿秀并未料到太子妃也知道这斗篷的事情,但事情既然已经真相大白,她倒是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只开口道:“是有一件,只是那斗篷已经坏了,太子妃若是想看,我明儿让丫鬟送到您府上。”

萧谨言前几日就收到了周显的来信,也知道阿秀的真实身世,只乐得他一宿都没有安稳睡觉,这时候听说斗篷坏了,便蹙眉问道:“怎么会坏了?我不是一直都好好的放着吗?”

坐在一旁的田氏已经略显不安了,孔氏为了这事情本就憋着一股气,闻言只开口道:“我给你收拾屋子的时候瞧见了,看着有些灰,就拿去洗衣房洗一洗,谁知被你二婶娘给借了去,拿回来的时候就剪了好大的一个口子。”

一旁的赵老太太总算听明白了,只开口问田氏:“你借郡主的斗篷做什么?怎么还弄坏了呢?”

这时候萧瑾瑜才冷笑一声道:“老太太有所不知呢,二婶娘借了阿秀的斗篷,去给恒王府的明姨娘看,说这斗篷的主人不是阿秀,明姨娘的女儿另有其人呢!老太太不信拉了二婶娘的丫鬟问一问,其中必定有一个,想要去冒充郡主的!”

田氏哪里知道萧瑾瑜是故意来发落她的,见她这么说,整个人都跳了起来道:“太子妃如何能诬陷我,我…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第86章

“你是什么意思,本宫并不需要知道,只是你居心叵测,还企图混淆皇室血脉,这一条罪责是免不了的。”萧瑾瑜言毕,只转身冷冷的看着田氏,作为未来的皇后娘娘,她的气场顿时就把田氏给震慑住了。

田氏只觉得浑身都软了,扶着椅子瘫软下来,跪在地上求饶道:“太子妃饶命,臣妇并没有这种想法,臣妇只是…”

赵老太太没料到田氏会做出这样糊涂的事情,只气的嘴唇发抖,指着田氏道:“你你你,你究竟安的什么心?居然会做这种事情,阿秀不是郡主,对你有什么好处,再说了,阿秀是小王爷亲自认下的妹妹,难道小王爷和明侧妃会连自己的妹妹和女儿都认不出来?”

田氏的身子抖得筛糠一样的,两个双胞胎也急忙跪下求情道:“老太太,二太太不是这个意思,老太太千万要明察啊!”

“明察什么明察,难道现在还不够清楚吗?太子妃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可见这事情闹的有多大。”

萧瑾瑜这会儿已经坐了下来,拿起一旁的红枣银耳茶略抿了一口,缓缓开口道:“老太太,实不相瞒,这次皇后娘娘为了这个事情也很生气,若不是正好遇上我进宫,被我拦了下来,只怕这会儿皇后娘娘亲自发落的懿旨都已经下了。”

赵老太太闻言,脸上的怒意便又多了几分,只厉声道:“没想到我们家竟出了这样不安分的,真是让人笑话。也罢了,既然太子妃在,这毒妇要怎么处置,就太子妃说了算吧!”

萧瑾瑜虽然看不惯这田氏,却也不屑跟她一般见识,见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便只笑着道:“她是我的婶娘,说起来还是一家亲戚,我倒是下不去手呢,不如这样,既然玉秀郡主在,那就把她交给玉秀郡主发落吧。”

萧瑾瑜对阿秀的印象还算不错,况且这次她在众人面前修理了田氏一顿,也算是很给阿秀的面子,她如今怀着生孕,太过绝情的事情也做不出来,所以便把这个机会留给了阿秀。

阿秀站起来,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田氏,她想起三年前田氏因为儿子生病请大夫的事情被耽误了,让她跪在门口要罚她的场景。那个时候田氏何等意气风发,可这时候,田氏跪在下面,吓得魂不附体,抬起头看着阿秀,求饶道:“郡主,您饶了臣妇吧,臣妇…不是有意要陷害郡主的。”

阿秀脸上稍微动容了一下,她毕竟心善,从来没有做过狠心的事情,况且这一次若不是田氏起了这样的坏心思,也不知道她和明姨娘之间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相认。阿秀想到这里,对田氏的怨恨也就少了几分,正要开口说话,那边萧谨言却抢先道:“二婶娘蛇蝎心肠,做出这样的事情,使国公府门风有污,两位妹妹如今也到了要议亲的年纪,若是被外人知道嫡母如此,岂不是被人瞧不起,按我的意思,不如就让二婶娘称病去家庙养着吧。”

萧谨言这两年跟在国公爷身边,看惯了军营里人的雷霆手段,这还算是轻的呢。众人闻言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况且赵老太太对那对双胞胎也很是宝贝,如今听萧谨言提及此事,只连连点头道:“对对,千万不能连累到了你两个妹妹的婚事。”

那对双胞胎原先是要求情的,可如今求情没求成,自己却成了让田氏去家庙的理由,只有苦说不出,眼泪顿时就落下来了。孔氏见状,也只开口道:“言哥儿这话说的在理,没想到你出去三年,回来整个人都变了,连为人处世也比以前老道了很多。”

赵老太太见那对双胞胎孙女哭的难受,只开口安抚道:“你们也别哭了,你们的婚事自有我和你们老爹替你操心,跟着这样的娘,早晚把你们给教坏了。”

两人不敢再大声哭,便吸着鼻子小声的抽噎着,萧瑾璃坐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奚落的笑意,凑到阿秀的耳边小声道:“她们俩只怕早就学坏了,也就老太太被她们哄的开心。”

阿秀见萧谨言都已经发落清楚,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只抬起头略略瞧了他一眼,正巧遇上他也朝自己这边看过来,两人的视线就这样撞在了一起,便急忙就低下了头。

因是高兴日子,赵老太太觉得田氏跪在那边实在扫兴,便喊了几个老妈妈先把田氏给拉了出去,祖训两人这才热络的又聊了起来。萧谨言把这三年的日子略略的说了说,只感叹道:“在外面什么都能咬牙过去,只有时候想起国公府厨子的手艺,就忍不住要流口水,我们一同出去的几个兄弟,除了赵小将军,哪个不是锦衣玉食的,到了那边也只能和将士们吃一样的,大家伙就吃着干粮,想着家里的山珍海味。”

赵老太太听了很是心疼,只开口道:“难为你们都能熬得过来。”

正这时候,外头小丫鬟只笑着进来回话道:“老太太,外面摆饭了,请老太太、太太和世子爷入座吧。”

孔氏闻言,只急忙道:“正说到吃的呢,那就快些去吃吧,你不在家,我们便是平常吃饭,也觉得冷清。”

孔氏说完,只上前对萧瑾瑜道:“太子妃也留下来用膳吧,我让厨房另外做了几个清淡的菜。”

萧瑾瑜既是回娘家,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客气的,只点头道:“我这个时候来,可不就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众人说完,便去了隔壁的偏厅里头用膳,萧谨言陪着赵老太太和孔氏坐一席,另外一桌则是萧瑾璃陪着萧瑾瑜和阿秀坐一桌。二房的两个双胞胎都回房哭去了。

阿秀当了几年的郡主,且她原本就比别人多活了一世,除了容貌出众意外,礼仪规矩也是极好的,萧瑾瑜对她也很喜欢。如今萧谨言越发有出息了,以后太子登基,在政务上肯定也是会倚重萧家的,况且她入主后宫,也要以母族为荣,以后和阿秀之前,少不得还要多多来往,萧瑾瑜想到这里,对阿秀的笑容就越发和蔼可亲了些。

用过午膳,赵老太太虽然高兴,但年纪大的人却劳累不得,依旧还是要歇中觉的,孔氏便带着众人散去了。阿秀今日也见到了萧谨言,虽然两人亲密的时光太短了些,可是瞧着他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阿秀心里满满的都是欢喜。

至回了恒王府,去明姨娘那边问安,才知道周显还没从宫里回来,原来宫里今日为许国公接风,晚上还有宴会。阿秀知道萧谨言只怕一会儿也要进宫的,便有些心疼他劳碌,却正好这个时候,宫里头有小太监来传话,说是让阿秀进宫去参加宴会,原来今儿除了朝臣为许国公庆功,皇后娘娘还设宴招待那位鞑子的公主。

皇后娘娘虽然很疼爱阿秀,但是阿秀其实不大愿意进宫,宫里的规矩多,阿秀以前当惯了小丫鬟,整日里被各种的规矩管着,所以就越发不喜欢那种重规矩的地方。不过既然是皇后娘娘亲自来传话的,自然是不能不去的。

明姨娘倒欣喜的很,只急忙让丫鬟们去给阿秀打点,又吩咐道:“听说那个鞑子的公主也是个美人,你们一定要把郡主打扮的漂亮些,可不能被那公主给比下去了。”

众丫鬟只忙应了,去凝香院为阿秀打扮。

其实阿秀今日去国公府穿的衣服本就很华丽了,上身是玫红的窄袖交领上衣,下面是同色的八幅拽地裙,外面一件藕粉色的长袍,头上是一整套红宝石头面,宝光璀璨。可她刚回来就嫌弃头上太重,就已经把一整套都卸了下来。

这会儿阿秀正坐在梳妆台前,丫鬟红玉一边为她梳妆一边道:“郡主就不该这么着急把妆卸了,这会儿又要重新在弄一次了。”

阿秀看着镜子里自己的样子,到如今还觉得这一切似乎不太真实。前世她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通房丫鬟,这一辈子怎么就成了王府的郡主。原本她以为这一切都是假的,她虽然身为郡主,却也担惊受怕,可没想到这一切居然都是真的。

莫非是老天爷也觉得她上一辈子活的太苦,死的太冤,该享的福分没有享尽,所以才给了她这样的一世?

阿秀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伸手扶了扶发髻上的珠花,站起来让众人重新为她整理衣物。几个丫鬟把她围在中间,服侍她梳妆打扮,这样的日子,她曾经连想都不敢想。

红玉给阿秀抚平了身上的衣物,将玉佩香囊一一佩戴在腰间,只上下打量了阿秀一眼道:“郡主真是越发好看了,玉儿从来没见过像郡主这样好看的人呢!”

红玉年纪小,是最近被阿秀提拔上来的小丫鬟,众丫鬟听她这么说,只笑着道:“就你嘴甜,怪不得如郡主都不要我们服侍了。”

阿秀想起自己做小丫鬟时候的光景,顿时觉得这丫鬟间的斗嘴也都有趣了几分,笑道:“她年纪小,嘴又甜,我自然多喜欢她一些,不过我又如何会不喜欢青霭姐姐呢,给姐姐的嫁妆都已经备好了呢!”

第87章

青霭是阿秀入王府之后明姨娘给她的丫鬟,来服侍阿秀那年就已经十五了,如今三年过去,十八岁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老姑娘了。不过明姨娘对青霭不错,并没有随便配了小厮,而是把她许给了刘妈妈的孙子。刘妈妈儿子如今管着王府的一处庄子,明姨娘准了他儿子脱籍,去年刚中了举人,这几天也正预备着要春闱,青霭弄不好,以后是能成为官太太的人。

阿秀对几个服侍她的丫鬟都很好,她以前当过丫鬟,知道丫鬟过的是什么日子,若想过的好一些,无非就是主子开恩。好在明姨娘给她的丫鬟都比较老实,她也自然不会苛待她们。去年紫烟满了十八,家里人来赎她,阿秀非但劝明姨娘免了她赎身的银子,反而又赏了她二十两银子,谢她这几年的悉心服侍。

众丫鬟也知道阿秀素来的为人,越发就尽心照顾。阿秀梳妆打扮完毕,去明姨娘的紫薇苑请安,明姨娘亲自看过了,也觉得阿秀桃腮杏面、顾盼生姿。且如今明姨娘知道阿秀是她自己嫡嫡亲的闺女,心中对阿秀的喜欢,似乎又和从前更不一样了。

阿秀拜别明姨娘,坐上了王府的赤铜轴辐双挂马车,红玉是头一回进宫,心里还有些惴惴不安,瞧见阿秀也是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便开口问道:“郡主不喜欢进宫去吗?”

阿秀抿唇一笑,像红玉这样的年纪,正是对世事最好奇的时候,自然是想要到处看看的。

“也不是,只是有些累了。”阿秀低下头,身子微微放松靠在马车壁上,其实她只是心里有些疑惑而已。皇后娘娘平日请她进宫,都是提前一日派人来通报的,可今儿偏生到了午后才派人过来,可见皇后娘娘也许一开始并没有想要阿秀进宫。

阿秀想到这里稍稍睁开眸子,明姨娘说那个鞑子的公主是个美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美人,不知道为什么,提起这个美人,阿秀总有些不安。

阿秀进了宫,早已经有凤仪宫的奴才在门口等着,宫女在前头领着阿秀进去,一边走一边低声回头道:“娘娘请了欣悦郡主进宫带鞑靼来的四公主在御花园里到处看看,郡主是先去凤仪宫给娘娘请安呢,还是去御花园看一看?”

来接带阿秀的宫女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袭香,自然不会自作主张,她这么说定然也是得到了皇后娘娘的首肯。阿秀想了想道:“还是先去凤仪宫给娘娘请安吧,我也许久没见到娘娘了。”

袭香便笑着道:“可不是,前两日明侧妃进宫,皇后娘娘还问起了郡主,明侧妃说郡主前几身子有些微恙,如今可是好全了。”

阿秀嘴含浅笑:“早好了,不然今儿也不敢进宫来,要是把病气带了进来,也是不好的。”

袭香见阿秀谦逊的样子,对她就越发亲近些。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见多识广,哪些人皇后爱亲近,哪些人皇后只是表面亲近,她心里头是一清二楚的。

比如那个欣悦郡主,皇后娘娘对她就没有几分意思,若不是想着她以后会是那鞑子公主的小姑子,皇后也懒得见她。可偏生皇后娘娘喜欢的人,平素又来的少。

“郡主以后若是有空,不如多来瞧瞧皇后娘娘,娘娘很惦记你。”话说到这份上,也差不多了,聪明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意思。

阿秀便点了点头:“多谢袭香姐姐提醒。”她也并非躲着不想进宫,实在是骨子里的懒散。

凤仪宫里早已经布置一新,皇后娘娘亲自接待鞑子的公主,也算是给足了对方面子,宫女进去传了话,阿秀在门口等着进去。不多时就听见里面传来皇后娘娘清朗的声音。

“阿秀进来吧。”

皇后娘娘四十出头,看上去不过三十五六的模样,且她母仪天下二十余载,骨子里便透着一股雍容华贵来。自从先太子夭折之后,皇后娘娘便无所出,宫里头虽然有不少公主,但对于自己情敌的女儿,皇后娘娘也没那个心思亲近。倒是在明姨娘带着阿秀进宫了几次之后,对阿秀越发就喜欢了,还连连玩笑说,若不是养在她膝下的七皇子尚且年幼,还真想把阿秀招进宫当儿媳。

不过这也只是玩笑话,大雍同姓之间,未出五服是不能通婚的。

阿秀提着衣裙进去,小心翼翼向皇后娘娘行了大礼。皇后娘娘只笑着道:“快起来吧,自家亲戚,就你最重礼数。”

皇后娘娘出生永昌侯府,年幼丧母,在没有进宫之前也曾过了一段不容易的日子,所以知道阿秀从小流落在外,更是越发对她心疼。

阿秀起身,稍稍抚平了一下身上的裙摆,上前接过宫女手里的美人锤,不紧不慢的为皇后娘娘捶起了小腿。

“礼数不可废,皇后娘娘虽然心疼阿秀,可阿秀却不能对皇后娘娘不敬,娘娘不介意,但是别人看着也会说三道四的。”阿秀十一岁才认祖归宗,那之前过的日子是这些皇室圈贵们不能想的,有些人便喜欢拿这些来做文章,别的公主郡主礼数不周,那是天真率直,可阿秀若是出了错,只怕就会被扣上目无尊长的帽子。

这些都是阿秀进了王府之后,明姨娘一点点的教她的,那时候明姨娘并不知道阿秀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所以处处都格外小心,在交际上也对阿秀严格控制,礼数方面更是请了宫里的老嬷嬷亲自去教她。

幸好阿秀聪明过人,且她从小服侍别人,跟懂做低服小的派头,所以连老嬷嬷都夸她可人疼。

皇后听了阿秀这番话,只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眉眼透出了几分笑意来。

阿秀的婚事,明姨娘私底下也是跟皇后提过的。若非特殊原因,其实皇上也懒得为臣子赐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太宗皇帝的时候,公主看上了高中的状元爷,可谁知道状元爷上表说自己已经订过了亲事,请皇帝收回成命。皇帝很郁闷,又觉得对不起公主,公主便舍了状元爷,看上了探花郎。皇帝又是一封圣旨下去,谁知第二天,探花郎也递上了奏疏,申称家中有一个从小养到大的童养媳,不日就要成婚了。这下可把太宗皇帝气得半死,原先进士入朝先要在翰林待上几年,就因为这个,皇帝直接下了第三道圣旨,把状元爷和探花郎两个人都外放出去,做了九品芝麻官。

所以,从此之后,但凡皇帝赐婚,大多都是朝臣们私下已经看对眼了,为了以示尊贵,请皇帝再隆重的说一遍。毕竟大家都懂一个道理:强扭的瓜不甜。

“你啊,就是小心过头了,不是我说你,你如今就算骄纵些,那又如何?你越发记得以前的事情,越发的小心,别人才会越发想去知道你以前的事情,傻孩子,那些都已经过去了。”皇后见阿秀脸上仍旧带着几分谦卑,只微微叹了一口气,又问:“今儿你去了许国公府没有,我猜你是会去的,有没有遇上太子妃?”

阿秀听皇后娘娘提起的太子妃,顿时就明白了几分。太子妃和自己无亲无故,为什么要帮自己呢?太子妃自己还是许国公家的女儿,自己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她面上自然也不好过,怀着身孕还亲自过去走一趟,想必是有皇后娘娘的授意。

“多谢娘娘疼我。”阿秀起身又对皇后福了福身子,“其实…别说这事儿别人怀疑,就连我自己,有时候也会想着,会不是是哥哥和姨娘错认了我,心里也越发害怕起来。”

“真是个傻孩子。”皇后娘娘只笑着道:“你和明姨娘长的像不假,可其实你更像你父王,显儿却更像他母亲,所以你和显儿其实倒并不是十分相像的。”

听皇后娘娘说起这些,阿秀倒是不太清楚了,恒王府的小祠堂里虽然供奉着恒王的画像,可那正儿八经工笔的肖像画说起来真的看不出什么来。

皇后娘娘见阿秀脸疑惑的神情,只笑着道:“我说的是,你和你父王年少的时候很像。”

皇后娘娘才说完,便有一个宫女进来,手中捧着一副画卷。皇后娘娘只命两位宫女将这画卷展开,呈现在阿秀的面前。画卷上画着两位俊美少年,并辔而行,一个气宇非凡、一个丰神俊逸。

“这…这两位是。”

“左边的是当今皇上,右边的就是你父王,你自己瞧一瞧,像不像?”

阿秀的视线在画卷上停留了下来,她知道恒王是武将,虽然祠堂里供奉的那一副肖像不太像,可她也从来没想过,原来自己的父王是长得这般俊秀的。

“你父王和当今皇上只差了三岁,这是皇上二十多年前在东郊狩猎的时候,画师为他们两人所画的。那时候你父王才十三岁,正是最年少的时候,你如今的神情模样,倒是和他那时候又七八分像,只是见过你父王这般大的人不多,没有什么人知道而已。”

第88章

皇后娘娘命人卷起了画卷,只继续道:“我也是三年前,皇帝下诏让你入皇室玉谍的时候,豫王提醒说起了这事情,才把这画找出来的。”

原来豫王自从在国公府见过阿秀之后,便一直觉得眼熟,可却想不出到底在哪儿见过,直到他从淮南回来,皇帝寿宴的时候请了画师作画,提起二十多年为皇帝和恒王在东郊画过的画作,这才想了起来。

后来周显上书让阿秀认祖归宗,皇帝对于皇室血脉一向清查严格,豫王看在自己小舅子萧谨言的面上,便将此事告知了皇帝。皇帝请人将画卷找了出来,阿秀头一次进宫的时候皇帝和皇后便已经认定了,阿秀就是恒王的亲生女儿。如若不然,皇室也绝对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认了一个民女当郡主的。

可周显和明姨娘却不知此事,所以才会有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皇后将画收了起来,只笑道:“我今日把这画拿出来给你看,是想让你知道,你是恒王的亲生女儿,这一点是绝对不会有错的,谁要是敢质疑这件事情,那就是挑战皇室的威严,你大可以不必如此小心谨慎,除了宫里的那些公主,你就是大雍最尊贵的姑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