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足。不强求。

这一次没能把脉,阿音就想着再寻了机会让俞皇后同意百草过来一趟。

可是她提了好多次都被俞皇后给打断了话题或者是岔开了话题。

后来见阿音始终坚持如一,俞皇后终是也松了口。

“过几日罢。”俞皇后说道:“再过上一些时候,等到入了九、天上下雪了,我自然会让百草过来帮我查探。”

这话让阿音大大地松了口气。这便等着天冷一点了再让百草进永安宫给俞皇后行礼顺便诊脉。

哪里知道,这脉还没有诊上,俞皇后却身子开始有点不对劲起来。

这个过程并不明显。

比如今日咳嗽多一点。比如下一日的时候就是流涕多些。

太医院的方子也还在吃着。久而久之的虽然有点小毛病,却也没太当回大事。

谁知道就忽然病了下来。

冰天雪地的,天地寒冷到了极致。而俞皇后一病不起。

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夜。

阿音睡得迷迷糊糊的,感觉到冀行箴起床了,就揉着眼睛问是怎么回事。

冀行箴初时并未与她说自己起来的缘由,而是道:“没甚么。我出去一趟,你好好歇着。”

阿音本来已经躺下了。可是将要沉沉睡过去的时候,她忽然记起了当时自己模糊间听到的几句话。

“永安宫…”

“…病发…很重…”

“请过去看看…”

虽然是断续的只字片语。可让她把事情给串了起来。

俞皇后病发了!很严重!

阿音一下子惊醒。她想要坐起来,却因着有了点月份而只能用手撑着慢慢坐好。

阿音当即就急得要起床去看望俞皇后。

不过她刚刚坐起身来还没来得及穿衣就被冀行箴一把按了回去。

“你别去了。我去看看。”冀行箴说着,已经起身穿衣,边系着腰带边与阿音说:“母后那里是个什么情形都难说。我先过去看看。等会儿回来和你说。”

阿音自然是知道他的脾气的。

说是一会儿回来说,指不定要等到甚么时候。很有可能即便是有了天大的事情,他也会等她醒了再“回来”。

原因很简单,为了让她睡好休息好。

可是现在是母后有事情,阿音怎能睡得着?当即披了衣裳下床,瞪着眼睛看他。

“我要过去看看。”阿音说道:“不看到母后的状况我无法安心,也无法睡着。”

她神色十分坚定,摆出一副“你不带我去我就自己过去无论怎么样也得过去”的架势。

冀行箴无奈,只好让万嬷嬷进屋来给她穿衣。不过冀行箴没让人给她绾发和戴发钗。

“晚上天气寒冷,那些虚的就不用了。只管给她编上辫子就好。”冀行箴如此吩咐道。

万嬷嬷会意,给阿音编了个利落的辫子用簪子在头上简单固定好。

冀行箴这便亲自拿了个斗篷给阿音披戴上。

冬日里的斗篷又厚又保暖。

阿音缩在斗篷里面觉得全身都暖融融的,根本不觉得冷。只脸上被冷风刮过觉得有些难受。

冀行箴让她坐了轿子过去。

因着白日里下过雪,这个时候的地上还残留着大量的雪。大多数地面都有些湿滑。

好在冀行箴早已让人打扫了一条路出来。这便让人走的时候不至于打滑。

阿音坐在轿子里,心里十分忐忑。

她不知道俞皇后如今是个什么样的情形。她只希望俞皇后的身体没有大碍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次的难关。

但是心里那种揪着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却让她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行箴。行箴。”阿音在轿窗帘子边小声喊道。

冀行箴一直陪在她的身边,就挨着轿子行着。听她轻唤后赶忙过来,温声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阿音握了他的手说道:“我就是有些心慌。”

冀行箴抬手吻在她的手背。

“不用怕。”冀行箴道:“母后一定会没事的。”

阿音点点头。

有他在,心里安稳许多。

她知道自己这个姿势让轿子降低了前进的速度,于是和冀行箴说了几句话后就把手缩了回来。

阿音原本还怕自己过来这一趟是太过兴师动众了。毕竟她如今怀有身孕,过来的话务必要小心再小心。

可到了永安宫后,她就知道自己是来对了。

永安宫里灯火通明。宫人们在院子里急匆匆地来回走着,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小声而快速地说着话。

十几名太医守在正殿外,一直在轻声商议着什么。

整个的气氛紧张到了极致。

不止如此,一直守在晟广帝身边的郭公公居然也出现在了这里。

这可是大半夜!

冀行箴一看到这个情形,顿时脸色都变了。

他唤来了云峰,急急喝道:“快!带着本宫的腰牌,去御林军住所寻百草。快!”

云峰也是被这个情景吓到了。他应了声后赶忙就往那边快速奔去。

冀行箴揉了揉眉心,低喃道:“错了。不该让他去。”又唤来了川青,“你会功夫跑得快。你追上他,拿了腰牌速去。”

川青领命而去。

百草过来的时候赶得很急。他甚至于连衣裳都没穿好,一路边跑边系带子。以至于到了这里的时候,虽然衣裳已经系好了,却有两个系得岔开,一边衣裳往上一边衣裳往下。所以看上去十分怪异。

可是这个时候谁也不会去说起此事。所有人都在关心着房中的俞皇后。

“怎么样了?”百草边往里走着便急急问道。

“不太好。”

说话的是阿音。

因着她有身孕,所以众人并不让她在俞皇后的卧房里陪着,而是让她守在外间。

她看旁人都在俞皇后那边忙碌着,就主动和百草说道:“有时候醒着,有时候昏迷。醒的时候最多不会超过一炷香的时间。而后又会昏迷。”

最要命的是,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而醒着的时候越发短了。

百草见阿音难过的样子,宽慰道:“太子妃不必忧心。我会好好想办法的。”

阿音颔首与他道谢。

百草正要往里行去,这时有位老太医迎了过来。

“这位便是董神医?”老太医朝他拱了拱手。

百草颔首道:“您是…”

“我姓王。”王太医令说道:“我曾跟着令先曾祖学医。算起来也是和贵府颇有渊源了。”

百草没料到会在宫里遇到曾祖的徒弟。不过,有个太医院的人帮忙,他进出着把脉拿药就方便许多了。

抬头望过去,就见太子正收回看向这边的视线。显然之前是太子与王太医令介绍了他。

百草朝着王太医令微微颔首,“幸会。”

这时不是说话的好时机。

王太医令请了他入内。

百草加快步子往里行去。

阿音在外间不方便入内,一来是因为她现在身子的关系在那边帮不上什么忙。二来也是她在那里的话旁人进进出出少不得要顾及她免得撞到了她,这样倒是阻了旁人的速度。

因着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她在外间翘首以盼。

许久后,没有等到百草出来,却是等到了鱼贯而出的太医和宫人们。

阿音不明所以。见到王太医令赶忙问道:“怎么了?”

“臣也不知道为何如此。”王太医令低声道:“皇后娘娘苏醒了。太子只留了百草在里面。旁人尽数赶了出来。”

这话一出,阿音心里忽地愈发紧张起来。她握了握双手,努力让声音放平,说道:“怕是母后和行箴有话要说罢。”

王太医令抬头看了她一眼,颔首应了一声。

阿音在玉簪的搀扶下慢慢坐了回去。

很久后,冀行箴终于走了出来。百草却依然留在里面。

阿音赶忙迎了过去问他:“怎么样?母后如何了?”

“情况不容乐观。必须立刻下定决心择定治疗方法。有个法子能够一劳永逸,绝了病根。另一个只治表不治本。能够好起来,却也还有可能复发。”冀行箴语气疲惫地道。

“那母后…”阿音看着他的神色,隐约明白了什么,“…母后没有选择绝了病根的那个法子?”

“嗯。”

“为什么?”

冀行箴忽地俯身,在她耳边轻声低语。

“因为那个法子需要让崔家人帮忙。”他的声音悲痛而又绝望,“母后不愿意让人知道她是崔家人。她说她是俞家人。以前是,以后也是。”

第215章

阿音再怎么样也没有料到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

听到俞皇后这病可以治愈, 她欢喜得到了极点。但是,听闻治疗的法子和崔家有关,她的心瞬间跌倒了谷底。

见到冀行箴这样子,阿音亦是难过万分,忙拉了他的手道;“没事的。一定会没事的。我们想想法子。你别急。”

冀行箴有心想要和她说说话, 可此处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冀行箴最终揉揉眉心低叹着道:“我进去看看母后。”他用力握了握阿音的手, 又仔细问过她如今的身体状况。晓得她现在身子没有不适,这便疾步往屋里行去。

远远地看到里面一眼,可惜时间太短, 烛光中看不清里面的情形。

不多时,百草走了出来, 脸色十分难看。

他和太医们说了声, 太医就带了周围的宫人往里行去。

百草朝阿音微微颔首,示意她一同朝着外头走几步借了地方说话。

此时阿音已经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行走起来颇有些费力。百草走一步停一停,不住说道:“您别急, 慢慢来。”

阿音由玉簪扶着到了旁边的暖阁,落座后就只留了百草在身边,这便让其余人都退了出去。

这儿刚刚才生上了火盆,屋里还有些凉意。阿音刚刚出屋时候披上的斗篷就一直穿着未曾脱下。

绒绒的斗篷里,困倦的她坐在那里的样子看上去有些憔悴。

百草劝道:“奶奶不若回景华宫歇着罢。这儿有我们守着。”

阿音摇了摇头, “母后这样,我如何安心歇着?即便是躺着心里也不踏实。倒不如守在这里,好歹能知道最新的状况。”

百草自然知道俞皇后和阿音既是婆媳又是姑侄, 感情十分好。试想自家至亲生病,谁能够安下心来?他就没再劝。只不过看着太子妃的时候,目光愈发地担忧起来。

阿音微叹口气,压低声音问他:“不知母后这病该怎样解才能根治?”

她直接说了“根治”二字,并未提起其他的字眼儿,一看便知是已经晓得了那两种选择。

百草就也没有多绕圈子,斟酌了下字句道:“需得崔家人帮忙。”

“嗯。”阿音这个已经听冀行箴说起过,又问:“如何帮?”

这个解释起来有些麻烦。

百草不知道太子妃能不能理解这种说法,沉吟片刻方道:“其实这病所需要的药材,其他的再难我也能帮忙寻到。只那药引有些麻烦,需得得过此症且已经自行痊愈了的近亲之血方能使得。”

“近亲之血。自行痊愈了的。”

阿音低声念着这几个字,想到一个问题,“那每次需要多少量?需要取用多少次?”

提到此事,百草的声音弱了些许,“至少需要十次。每次的量倒是不多,仅仅够药引就好。只不过需得是烹药时候新鲜取用。”

听闻这些后,阿音颓然地靠到了椅背上,“这着实是有些难办。”

怪道俞皇后那么反对用这个法子。

取人之血,一次少量许是不会引起对方注意。但是连续十次,任谁都会觉得蹊跷。想要瞒住对方就难上加难。

更难办的是,这还需要是崔家得过这病还自己好了的人才行…

崔家总共能有几个这样好运的?即便是有,恐怕也是年纪很大的了。这样的话,对方能不能承受得住取血还是一个问题。更遑论这事儿还是不想让崔家知道的情形下。

一时之间,阿音也觉得除非是让崔家人知道俞皇后的身份方才能够把这病根给除了。也就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俞皇后这样坚持着不去除病根。

她心里左右摇摆不定。

一方面她真的很希望母后能够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她也知道倘若崔家知晓了这事儿后,俞家定然也知道。那样的话平静的生活恐怕不复存在,各人就又是另外一番情形。

当真是怎么着都难办。

阿音想得头都要炸开了。

百草赶忙打开门去喊玉簪,“你快来。扶了太子妃回去!”

阿音还未开口阻拦,玉簪已经应声小跑着进来了。见阿音脸色煞白煞白的,玉簪急得头上直冒汗。

“太子妃。您不顾及自己的身子,也该顾及小皇孙呐!怎么能由着自己的性子?”

不等阿音说话,玉簪就念叨着来到了她的身边,扶了她慢慢起身,问百草:“我是把太子妃扶了去寻殿下,还是扶了回景华宫?”

百草考虑了下说道:“还是回太子殿下那里罢。”

刚下过雪不久,天寒地冻的,一路过去他们可是没法护卫太子妃安全。

等到了太子殿下身边,太子就会妥当照顾好太子妃。想必也不会像刚才那样脸色这么差了。

玉簪听了百草的话后,连连点头,“是了。那就这么办!”这便和阿音道;“太子妃,婢子扶了您回去。您慢慢走。”

阿音哭笑不得地看着他们两个,“你们俩一唱一和的,倒是自己就决定下来了,都不用问我一声。”

百草顾及着身份没有接话,玉簪跟了阿音这么多年,早已熟悉太子妃,当即接道:“那是。只要能照顾好您,让我怎么着都成!”

阿音刚想要说她一二,后又记起了俞皇后的事情,这便满心的心酸重新涌了上来,最终未曾在多说什么。

俞皇后重新陷入昏迷。

不过,有百草在,倒是让她的病情暂时缓解下来。

王太医令就劝冀行箴和阿音去休息会儿。

“娘娘如今眼见着有好转,殿下和太子妃不若回去歇歇。如今正好无事,赶紧休息下。不然的话若是娘娘醒来后需要二位陪着,二位没有精神怎么办?”

虽然他这话说得不够有技巧太直白了些,但他说得道理可是实打实正确的。

冀行箴就也没再拒绝,和阿音相携着回了景华宫。

此刻天已经微微凉了。发白的天边,微红的太阳正缓缓升起。

阿音有些困倦。冀行箴就让人驾了车辇过来,两人一同乘车慢慢回去。

车子微微有些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