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奶奶喝了一口茶:“我就看她不象个安份的。男人才死,还没出一年呢,这就急着张罗下家。”

“奶奶说得是,瞧她那作派,断不是正经来路。这样的祸星万万不能让她进门啊。”

胡妈妈回过事儿出去,四奶奶坐在那儿出了一会儿神,都不知道李光沛什么时候进屋来的。

“怎么没点灯?”

“咦?你什么时候回来了?”

李光沛解了外袍扔在椅子上,挨着四奶奶坐下了:“想什么呢?我刚才在外头说话你都没听到?”

“也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累。”四奶奶说:“你闺女脸皮厚实着呐,出门做客,还拐了人家的茶叶回来。刚才特意的泡了来孝敬我,我喝不惯,你等下尝尝。”

李光沛笑眯眯地说:“一点儿茶叶算什么?小姑娘们之间送个荷包手帕茶叶点心的不是很寻常么?我看闺女也不会白要人家的茶叶,肯定会想法儿回送点儿什么。她要是想不出来,你就替她拿个主意。”

“还用你说,我心里有数。”四奶奶说:“听说这石家姑娘从京城来的,举止言谈都不俗,我看又林和她多来往着也没有坏处。对了,今天家里来客了,陆家一家四口来了,你已经知道了吧?”

“知道了。”李光沛说:“娘那里见过了吧?说什么没有?”

“他倒没说什么,他媳妇很能说会道,再三的谢老太太收留照顾陆秀云母女两个,旁的倒没说什么。我仿佛听说,陆家以前也很殷实,怎么现在看着光景大不如前了?看两个孩子身上穿的,那料子可不是新料子。”

“他父亲那辈儿分了家之后不会经营,还因为与人争地的事吃了一场官司,田地一下就亏去一多半。到这一辈又都老实,不懂变通,只知道土里刨食,所以越发不如以往了。”

四奶奶靠在他肩膀上,懒洋洋地说:“说得也是。既然人家大老远来了,看着老太太的面子,是不是留他们多住两天?”

李光沛说:“回来我问问娘的意思——虽然说是亲戚,平时也没多少走动。我看娘对他们家也不热络,只是还顾念一点儿亲戚情面。你且招呼着,也不必太劳神了。我想他们也不会久待,一两天也就该回去了。”

四奶奶小声说了句:“那可不一定呢——人家能舍得这么就走吗?”

李光沛明白妻子话中的意思:“你瞧你,别总是冤枉我啊。我对她是真没有那种意思,赶紧让她哥嫂把人领走,好眼不见心不烦。”他端起茶盅把剩的半杯茶喝了,虽然茶已经冷了,但是味道还没全变:“嗯,这茶很好。到底是我闺女,什么时候都不忘孝顺爹娘。”

 

第三十一章 夫妻

德林和玉林两个赖在又林屋里不走。

又林一向纵着他们,好吃好玩的尽有,又会说又会笑,逗得两个小家伙乐不思蜀。天气热,晚饭厨房做了捞面条,还有两样小菜。玉林自己会吸吸溜溜的吃面条,德林还不行,他比玉林小,而且更娇惯一些,所以把面条都搅碎了,用调羹喂他。又林坐在中间,左边是德林,右边是玉林,两个孩子都系着小围兜,吃得那叫一个香。德林的乳娘在旁边说:“平时哥儿可吃不了这么多,这饭就是要抢着吃得才香。”

又林给德林小碗里拨了些鸡蛋丝,叮嘱他吃慢些。又问玉林要不要喝汤。玉林含糊不清地说:“要。”

又林给她舀了汤在小碗里,玉林捧着碗喝。汤有些热,她出了一头的汗,小脸儿红扑扑的,象熟透的大苹果一样。

等这两个小祖宗都吃完了饭,又林一一替他们擦完嘴巴,又漱了口,一手牵一个去四奶奶那里。

四奶奶这会儿也已经吃完饭了,瞧见他们姐弟三个一起过来,笑着问:“吃过饭了?”

又林说:“他们俩都吃得多了点儿,走动走动正好消化。爹呢?”

“喏,那边。”

李光沛把躺椅放在了廊沿下,正躺在那儿纳凉,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没有下的拍着赶蚊子,好不自在。

又林抿嘴笑,手一松,德林跌跌撞撞的朝他爹就过去了,到了躺椅边扯着李光沛的裤脚就要往上爬。玉林要文静一些,站在扶手边。

李光沛把扇子一丢,抱起德林来:“哟,又沉了。晚饭吃的什么?”

德林还不太会表达,吭哧吭哧的想说,但表达不出来,玉林小声说:“吃面了。”

“好吃吗?吃饱了吗?”

德林拍了拍肚子,圆圆的小肚子很直接的替他回答了问题。他很得意的坐在他爹的肚子上,左顾右盼,颇有大将军提枪跨马的劲头儿。

四奶奶牵着又林的手走了过来:“行啦,你们爷几个别在外头喂蚊子,都进屋吧。”

四奶奶的窗子底下摆着两大盆月来香,屋里头也弥漫着这种浓香。翠香端了切好的甜瓜来,又林先拿了一小片给德林,又拿了一片给玉林,叮嘱他们慢些吃。四奶奶也递了一片给她:“别光顾他们了,你也吃。”

“我还不饿呢。”又林看着爹娘之间十分融洽自然,心事放下一大半。

虽然她也不把陆秀云当一回事,可是就怕四奶奶心里不舒服——不管怎么说,陆秀云也算是李光沛曾经的“旧爱”。

甜瓜很脆,汁水也特别多,沾在手指上头黏黏的难受。丫鬟用铜盆端了水来,德林和玉林把四只胖胖的小手都伸进盆里一通乱搅,借着洗手的名义行玩水之实。又林笑眯眯地在一旁看着,四奶奶在一旁抱怨:“瞧你们,折腾的一地都是水。”

德林咯咯直笑,小脸儿上沾了好些水珠,玉林抿着嘴笑。四奶奶看着她的小脸儿,微微有些出神——

这孩子生得可比又林俊俏多了,她娘一定生得更好。

她的目光李光沛一触,两人各怀心事,都移开了目光。

至亲至疏夫妻,纵然两人日夜同床共枕,也总有一些事情各自埋在心里,不会向对方吐露。

家里没有人提起玉林的亲生母亲,大家不约而同的回避了这件事。四奶奶是不消说了,李光沛也从来不提起。李老太太也是一样,对玉林既没有过多疼爱,也没有漠然不理。

女人不能生儿子,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四奶奶进门几年没生下儿子,就不能怨李光沛在外头纳妾。

一想到这个,她心里难免泛酸,招呼乳母把两个小的抱去换衣裳。虽然天气热,可是衣裳被水溅湿了,贴在身上也会作下病的。

又林很会察颜观色,也说自己要回去了。李光沛叮嘱她:“早些睡,不要又看书看得忘了时辰。”

又林笑着说:“爹你尽管放心,自从上次娘发过话,小英一到亥初就吹灯拔蜡,我就是想看也没得看啊。”

李光沛也笑了:“小英这丫头就是实心眼儿。”

四奶奶说:“实心眼儿有实心眼儿的好处,不会偷奸耍滑钻空子。我让她盯着又林要早睡,她一丝儿折扣不打,天天盯着。”

四奶奶也是很喜欢小英的。虽然不够机灵,但是非常可靠。相比起来,翠玉是机灵的,但是太机灵的人,不可避免的会为自己打算太多。当自己的利益和主子的利益有所冲突的时候,她会如何取舍可保不准。

夜里起了风,又林把自己裹得象个蚕蛹一样,到天明醒来时,捂出了一身汗。小英打水来给她梳洗。又林不习惯硬枕,她总是睡软枕的,这么一来头发就揉搓得很乱。好在她头发也不算长,梳整起来容易。

翠玉急急忙忙过来,她夜里也没有睡好,早上就醒得迟了一些。

她接过小英手里的梳子,三下两下就给又林将头发梳好了。

又林并没有对她晚起的事情说什么,只是看着妆盒里空出来的一格抽屉有些出神。

那里原来放着两把木梳。因为冬梅表姐来时两手空空,妆奁器具全无,所以又林把自己的东西匀给她用。那两把梳子姑姑一家走时,就给她带了去了。

她现在该到家了吧?

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开心不开心,也不知姑姑又如何面对算计她的妯娌,还有那个新进门的吴姑娘…

又林去给李老太太问安。李老太太起得也比平时迟了一些,看起来精神不大好。翠芝打起帘子,阳光照进来,李老太太眯了一下眼,翠芝瞧见了,忙把帘子又放下了一半。

家里现在日子是好过,当年也艰难过,尤其是又林祖父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李老太太那时候熬夜做针线活儿贴补家计,舍不得买蜡烛,灯油的烟气大,把眼睛都熏坏了。

人和人不一样。

同样是守寡,李老太太就能一个人把儿女带大,陆秀云却只想找一个倚靠,把自己和女儿的未来都押到旁人身上,不想吃苦受罪。

四奶奶这里来了客人。

陆秀云的嫂子来了。

第三十二章 舅舅

四奶奶看着面前的这个女人,她见她纯粹是出于对婆婆尊重,陆家人再怎么不识相,也是李老太太的娘家亲戚。婆媳之间的关系向来是很微妙的,虽然四奶奶和李老太太的关系还算和睦,可是四奶奶也知道,在李老太太看来,儿子是自己的,孙子孙女是自己的,儿媳妇嘛…到底隔了一层。

放在别人家,婆婆让媳妇服侍伺候忙前忙后是很常见的事。当人儿媳妇的,要伺候老人,要服侍丈夫,要照顾孩子…长年是吃不上热饭,穿不上新衣。这种日子从她过了门,差不多要一直过到自己熬成婆婆为止。到时候,她可以把这么些年的不平和怨气再转嫁给自己的儿媳妇。一代一代的,都是如此。

李老太太是个十分要强的人,虽然从生儿子,婆媳间处得不错,但是这回娘家亲戚这么塌台,李老太太未免觉得面上无光。四奶奶既要把这事儿处理好了,又不能太伤李老太太的颜面。

所以四奶奶一直沉得住气。李老太太没想让这个远房亲戚给自己儿子做妾,李光沛自己更是把这“青梅竹马”的一段往事看做是年少糊涂,所以四奶奶有什么好着急的?

着急的是陆家人。

陆秀云急着想诳一个冤大头负担她的下半辈子顺便替她养孩子,陆家夫妻俩也未必不想和李家亲上加亲,攀附富贵。

“陆嫂子请坐。”

“四奶奶太客气了。”

昨天两人匆匆见了一面,彼此都没有细打量。秀云的嫂子这会儿心里有事,对四奶奶就看得仔细。

四奶奶并不十分美貌,瘦瘦的,谈不上有什么丰腴,什么身段。论长相,她可不如自家小姑。看说话作派,陆秀云也显得更温存多情,四奶奶则是一个看起来慈善,其实很精明能干的妇人。

怎么看,四奶奶都是一个殷实人家的当家主母,而陆秀云…好象却不大上得大台面儿,显得小家子气——天生倒是象个要当妾的。不会持家,不会理财,和夫家、族人的关系一塌胡涂,做事情欠考虑,还拈轻怕重的…可不是个当妾的好料子?

秀云的嫂子本来就不是太有底气,一打量四奶奶这作派,心里更是发虚。

“昨天晚上睡得还好?赶了几天路想必大人孩子都累坏了,原该好好歇歇的。听说一早你还去给老太太请安去了?”

秀云的嫂子说:“表姑母对我们家一向很关照,这次秀云不懂事,冷不丁跑过来,给你们添了好大的麻烦,我原该去和表姑母道谢的。”

“都不是外人,应当的。就是个要饭的经过门口,我们老太太看了孤苦无依的可怜人,也会伸手帮一把的。”

秀云的嫂子被这话噎了一下。

四奶奶肯定心里亮堂的,她再绕圈子也是白搭,不过白白让人笑话。她想起以前听说的李家的事情来,李四爷纳过一个美妾,但是生下孩子就死了,四奶奶家里家外把得很严实。虽然她只来了一天,也看出来这家里的事情都是四奶奶打理操持,李老太太并不问事,李家四爷也只管外头铺子生意的事情。

秀云的嫂子原来想了一肚子的话,现在却觉得不那么好说了。

她原来想和四奶奶说,陆秀云很是可怜,年纪轻轻守了寡,还拖着个孩子,实在没什么好出路。要是四奶奶能容下她,那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一来,秀云是李老太太的娘家亲戚,四奶奶等于向婆婆卖了个人情,对她自己的名声也有好处,显得贤惠嘛。二来陆秀云是寡妇之身进门,硬气不起来,肯定不能和四奶奶叫板,以后一定恭敬听话,服侍李四爷和四奶奶。三来…

现在也甭什么一二三了,四奶奶不是好糊弄的人。

看她那个样子,对陆秀云的盘算,对自己的来意,那是心知肚明。

那些骗人的鬼话也不用说了。

秀云的嫂子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我是有件事儿,想求四奶奶帮帮忙。也不是旁的事,就是我家小姑。徐家那些叔伯翻脸不认人,容不下她们孤儿寡母,她又没一点钱,一寸地傍身,还拖着个孩子,这下半辈子怎么过?我和她哥哥给她瞅了几户人家,都不太中意…四奶奶认识的人多,要是有闲,还请您帮着打听打听,给她找个着落。”

秀云嫂子这么识相,四奶奶倒是有点儿意外:“哦?”

秀云嫂子觉得手心黏乎乎的都是汗,两个人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她现在这样儿,找个人老实能过日子的就行了。要不然,就寻点事情做。于江这里铺子多,来往的人也多,看有什么小买卖她能做得来的,您要知道,就帮着指点指点。”

四奶奶把茶盏放下:“你这样说,我不上心也不行了。你们既然都来了,还带着孩子,就多住两天吧。我和我们老太太合计合计,一起拿个主意。”

秀云的嫂子千恩万谢的出去了,四奶奶松了口气,往后一靠。

翠香过来替她揉着肩膀,小声说:“这个陆嫂子,倒是个很机灵的人。”

“男人不争气,女人被逼得不能不机灵。”四奶奶说:“她刚进来的时候倒象是满怀心事,我还以为她没遮没拦的就要把事情捅穿呢。”

“就是啊,倒是幸好没说穿,要不然老太太脸上可不好看。”

娘家人不争气,实在打脸。当年的事情虽然没几个人知道,但李老太太一定心里有数。陆秀云生得好,还识字,又是李老太太的娘家亲戚。要是和李光沛成就姻缘,倒是亲上加亲的好事。但是陆秀云觉得李光沛读不成书,没有大出息,这山望着那山高,倒想攀上李光沛的三堂兄。李老太太性子刚强,对陆秀云是失望透顶了。

而现在陆秀云死了丈夫,拖着孩子,处境十分不堪。她看着李家殷实,还觉得李光沛对她念念不忘,还把自己当二八年华的大姑娘一样,觉得只要她勾勾手指头,李光沛就会满心欢喜的接她进门?

做她的白日梦。

四奶奶才不会让这个女人进自己的家门。

要不是碍着李老太太,早把她打发了。

她没了丈夫是可怜,可是没哪个女人会因为可怜别的女人,把自己的丈夫分出去让别人共享吧?

“对了,刚才舅爷打发人送了两担鲜藕和一篓螃蟹来,还有好些别的东西,说是给咱们尝鲜的,您正没空,姑娘就让人收下来了。”

四奶奶精神一振:“哪位舅爷?”

“是越秀的二舅爷。”

四奶奶就笑了。这不同于刚才见客时候的客套的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四奶奶家姐妹兄弟共五个,她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她就非常能干,和哥哥嫂子们的关系也都要好。其中二哥和她特别合得来。

“打发谁来的?捎信了没有?”

“捎的口信儿。”翠香笑眯眯地说:“是报喜的,二舅奶奶有喜啦。”

“真的?”

“可不是么,报信儿的人说,已经有四个多月快五个月了,大人孩子都好。本来是打算出一趟门,经过于江的时候来咱们家的。说这一下可不敢出门了。”

四奶奶喜气洋洋,嫂子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都生得可结实了,人也机灵。可是多子多孙多福气,没谁会嫌自家香火繁盛。

“还说了别的没有?送东西的人呢?”

“到老太太那儿去请过安,大姑娘让他们先去吃饭了,一大早的就往这里来,看样子是又累又饿,不过精神都好。”

“那可不是么,”四奶奶笑着说:“人适喜事精神爽。你看他们一早赶路没吃饭,可是又林舅舅肯定没少散喜钱赏钱给他们,有钱顶着,赶路办事儿都有劲儿。”

“奶奶说得是。我去看一看,领他们过来吧?”

“快去快去。”

又林正看那些送来的东西。二舅舅是个很细心的人,不光送了瓜果时鲜,还有些玩意儿。比如用草筋编的小蟋蟀小兔子,还有漂亮的可以扎键子的山鸡毛,有给弟弟的,也有给她的。去年夏天又林跟四奶奶一起去了二舅舅家,那些天过得别提多轻松舒坦了。舅母只养下两个儿子,没有女儿,特别稀罕她,都快把又林给捧上天了。挖空心思的给她弄好吃的好玩的。两个表兄带她去庄子上玩,摘瓜,捞鱼,打鸟——当然,他们的技术不佳,鱼是没捉到,最后只逮到了两只泥鳅。

平时舅舅家也隔三岔五的让人捎来东西。有好吃的也没忘了她,有什么好玩的、衣料,舅母也都少不了她这一分。

她说反正家里头是两个小子,这些衣料什么的他们是穿不上了,给又林正合适。

听到舅母又有孕了,又林也替她高兴。李老太太有了年纪,最喜欢听到这种消息,一时间家里上上下下都显得喜气洋洋的。

唯一例外且不和谐的,就是陆家人暂居的小院了。

第三十三章 窝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