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纵然在心里一直这么宽慰自己,她还是不由得会担心。

朱慕贤看起来倒还是气定神闲的,他就算也担心,可是现在担心是无用的,书本到现在其实也不用一再温习,早就烂熟于胸,只不过挑那平素爱读的再读一读。他和谢岳、刘书昭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说一说破题,立意,有时候就下盘棋,品杯茶,放松放松。

春闱连考三场,一共九天。赴考那日朱慕贤天不亮就起了身,提了考篮,坐了马车出门。送他的是朱正铭和朱长安。

朱长安就不提了,朱正铭当年读书不成,老爷子当时还掌着权,朱正铭是得了恩荫,入监读了两年书,后来又补了个八品知事的缺。他这辈子也没有下过场,在同僚之间说话也不硬气。人家是十年寒窗苦读出身,有真材实学,他却是蒙祖荫混上来的,站人家跟前就少了底气。

二月里天气还凉,白天有日头的时候暖和些,可是那贡院的号舍里听说是阴寒的,又没有遮蔽,晚上肯定难过。再说吃的,肯定也吃不上热饭,更加难熬。

用过晚饭,又林同小英她们说了会儿话,可是她总是心不在焉,说着说着就走了神,怔怔的往东北边儿看。

小英和翠玉互望了一眼——那边可不就是贡院的方向么。

奶奶这是不放心哪。

这也是难免,换了谁,丈夫去应考,妻子肯定都会忐忑担忧。怕饿着,怕冻着,怕考得不好…

翠玉替又林把钗子拔下来,拆散了发髻,用木梳细细梳理,轻声劝慰:“奶奶别担心,咱们家四少爷身子骨一向都结实,不是那样风吹吹就倒的文弱书生,您只管好生保重自己,奶奶现在可不是一个人的身子。”

又林嗯了一声,宽了衣安置下。

朱慕贤不在,小英她们就不在外间上夜了,就把铺盖挪进来。又林一个人晚上没有人照应可不成,再说,她现在心里没有底,有个人陪着,到底会踏实些。

又林晚上的确睡得不好,听着外头的风声,就担心朱慕贤晚上怎么过。翻来覆去的,迷迷糊糊总算睡着,又做起梦来。一时梦见朱慕贤高中了,一时又梦见自己已经生下了孩子,可是身边的人却说孩子不是她的要给抢走,这么一吓,就醒了过来。

翠玉睡得很警醒,立刻披衣起身,移了灯过来。

“奶奶是做梦了?”

又林看看那一点微微晃动的烛火,屋里十分安静。

她已经习惯了朱慕贤的存在,乍然分离,的确十分不惯。

又林无力地点了点头:“没事儿…”

“吃一杯水再睡吧。”翠玉手脚麻利的倒了大半杯水来,试了试温,才端给又林。

又林喝了水重新躺下,到底也没睡实。第二天起来精神就不怎么好。

因为不用去长辈处请安,她在屋里头也没有旁的事情做。就是看着小英她们做做针线说说话,看书也看不进去,坐着心里也不踏实。

又林以前从来没发觉,时间可以过得这样慢,慢得让人心焦。前几天好歹风和日丽,后来居然下起雨来了。雨虽然不大,可是绵绵密密的,天气也一下子象是往回倒了,又变得冷嗖嗖的。不但又林焦心,大太太也寝食难安。老太太倒是还沉得住气,她经过的事儿多着呢,孙子这事照她看,虽然是重要,可是也不用焦虑成那个样。哪怕这次失利三年后再考,那会儿朱慕贤也才二十一二岁,一点都不算晚。俗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家还有考了四五回才考上的,更有那父子一起进考场的,还有考得头发眉毛都白了才中的,多着呢。

大太太那儿她不多管,不过倒是打发徐妈妈来又林这里送了几次东西,还劝又林要放宽心,别把自己身子熬坏了。

老太太的一番心意,又林当然领她的情。她也知道,自己担心也是白担心,对朱慕贤并没有帮助——可是道理明白,不代表心情一下子就能变过来。

又林自己也有些奇怪——她为什么这样担心朱慕贤呢?只是因为他的前程也决定了她将来的荣辱和命运吗?

不,好象不止是这原因。

虽然两个人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成亲的,并没有什么海誓山盟和私情蜜意。可是人非草木,朱慕贤待她怎么样,她一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记得还没成亲之前,在东潭的时候,她跌伤了腿,他托了刘书昭偷偷的来探望,和她说的那两句话。

这时候的人不兴把情情爱爱挂在嘴边,他那两句含蓄的话,也就相当于表白了心迹了。

成亲以来,他对她的好,她当然也心里有数。在这个时代,能嫁着这一样一个丈夫,不得不说她已经很走运了。

第208章

朱慕贤出考场的时候,阳光明媚,一时间耀得他眼前发晕。

“少爷!”书墨第一时间朝他冲了过来,赶紧的把他给扶住。书墨这几天都守在贡院门外头,看着已经有人从里头出来了——当然不是考完才出来的。有两个作弊被抓的,还有就是病的、晕倒的,最吓人的一个好象是犯了羊角疯,口吐白沫,手脚都痉挛了。书墨一边念佛一边在心里拼命祝祷,可别让少爷出事,少爷必定会好好儿的走出来的。

朱慕贤的身板儿在一众举子里算是不错的。他现在风华正茂,精力充沛,这几天的应试既苦心志,又熬体肤。两方面不管哪一样差了,都会严重的影响最终结果。

书墨把朱慕贤扶上车坐着,赶紧打开茶桶,把里头装的还热腾腾的汤倒了一碗出来:“少爷快喝口汤。”

朱慕贤这会儿也顾不上烫了,咕咚咕咚的把汤几口喝下去,热乎乎的感觉从口腔一直没入腹中,整个人一下子舒服了不少。

“少爷,咱是现在回,还是等下表舅爷和石少爷?”

“他们也马上出来,等一等他们。”

果然,刘书昭,谢岳,还有石沛清,也都先后出来了。他们各自的小厮赶忙迎上去,一样有舒服的马车和热乎乎的鸡汤——汤里肯定还加了红枣,参片,可能还有其他的药材。

这几天当然也没办法剃须修面,朱慕贤摸摸脸上的胡子茬,在睡着之前还记得问了句:“家里怎么样?少奶奶怎么样了?”

书墨说:“少奶奶挺好的,就是挺挂念您的,全家都悬着心哪…”书墨唠叨了几句,没听见朱慕贤出声,转头一看,他已经睡熟了。

朱慕贤睡得那叫一个香,整整一天一夜。起来了就要东西吃,狼吞虎咽的,又林特意让厨房预备的都是软烂的食物。朱慕贤吃完了,才顾得上和又林说几句话。他在里头应试的时候,也会挂念家里,尤其挂念妻子。

又林一向稳重沉着,可是从有孕起,朱慕贤发现妻子变得——有些不同了。心地更柔软,情感更丰富,比以前容易激动。虽然照料她的妈妈们说。女人有孕了都会有点儿变化的,四奶奶这没啥出奇,有那脾气变得特别古怪暴躁的,还有特别多愁善感总爱哭的,都有。

朱慕贤在号房里头,晚上躺在那儿一时睡不着,他就会想妻子,想她这会儿是不是睡了。是不是在为他担忧。

“你再歇会儿吧。”又林摸了一下他的脸——这么短短几天,既吃不好又睡不实,还要搜肠刮肚呕心沥血的作文章。朱慕贤明显是瘦了,脸颊都有些凹下去了,即使已经睡了这么久,他的脸色和精神还是没有完全恢复。

又林也陪他睡了不短时间,刚刚起身。天气一下子暖和起来,她穿着一件白的棉绸里衣,披着件嫩黄色的夹袄,里衣和夹袄都做得相当宽大,一点儿都看不出她身形的变化。她坐在窗前,在晨光里梳妆。长长的秀发如漆似墨。窗子开了半扇,微风吹进来。朱慕贤着迷的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外头传来丫头们走动的声音,还有墙外面,也有车马经过的动静。这一切都是他熟悉的,令他安心。

翠玉端了水进来。朱慕贤起身洗脸,小英则过去服侍又林梳头,把头发挽了起来,斜斜的梳了个倚云髻。

“去老太太和太太那儿请个安吧,你睡着的时候,正院儿打发人来问了几次呢,让你一醒了就过去。”

“好。”

又林站起身来:“走吧。”

“你就别去了。”

又林坦然自若的抚了抚前襟——她的现在穿的衣裳都是宽宽大大的。

“我同你一块儿去吧,走慢点没关系的。郎中也说了,走动走动对我也有好处。”

老太太看到他们夫妻俩十分欣慰,笑着说:“这几天可熬坏了,想吃什么尽管说,让厨房给你做去。”又说:“这几天好好歇着吧,别再看书写字儿了。”

大太太则表现得更激动一些,拉着小儿子坐在自己旁边,又摸脸又摸头的,弄得朱慕贤很不自在。

又林倒是理解大太太。朱慕贤就算活到七老八十那也是她的儿子,在她眼中,现在的朱慕贤大概就和蹒跚学步的时候没有两样。

又林也要做妈妈了,她能体会到在她身体里,另一个生命在成长,一天比一天更茁状。这种感觉难以言喻。

一定要形容,大概这就是本能,做了母亲的本能。

“都瘦了。”大太太用帕子抹着眼角:“这受了多大的罪啊…你想吃什么? 赶紧吩咐厨房多做点儿滋补的好吃的。”

“刚才祖母也这么说来着。其实我倒也不想吃什么,就是觉得有点儿累,所以睡得时间就长了点儿。”

“嗳,应该的。”大太太说:“春天人本来就易乏,你这熬了这么些天,那自然精神不济。等会儿用了午饭你再去歇着。我看,请郎中来把个脉,开个方子调养调养吧?”

朱慕贤忙说:“用不着请郎中,我又没生病。”

“身子虚那也是病。”

大太太十分坚持。

正好这会儿外头有人来传话。

“大太太,四少爷,四少奶奶,家里来客人了。于江的亲家李老爷来了!”

朱慕贤看了一眼妻子,又林脸上满是惊喜的表情。

“那我出去迎一下岳父。”

大太太心情正好着,还多嘱咐一句:“让人把客院儿收拾出来,好生招待亲家老爷。”

又林也想见着父亲,可是她不能去外院儿,只能等朱慕贤把李光沛迎进小花厅里头的时候,她才见着父亲——

已经快一年没见了,可是又林觉得,她离开于江仿佛已经有一个世纪那么久了。李光沛走进来的时候,又林正在脑海中反复描绘父亲的形象。然后,正好和走进来的真人嵌合在一起。

又林鼻子发酸,喉咙象是被什么塞住了。

李光沛也在打量女儿。又林好象比离开于江时稍微高了一些,脸色红润,气色很不错,看起来她日子过得应该算是顺心的。

又林是他的长女,是他最为关注和钟爱的孩子,就算是后来有了德林和通儿,他依然最喜欢这个女儿。她聪慧,乖巧。即使小时候她也很少吵闹任性,李光沛和她说话,说一些生意上的不顺和家里的事,那时候她才三四岁,不可能听得懂,可是她非常安静,一双清澈的眼睛就这么看着,让人觉得心里很宁静,很踏实。

又林站起身来,朝李光沛行礼:“爹…”

李光沛连忙扶住她:“你现在身子重,可得当心,快坐下。”

“父亲一个人来的?”

“嗳。”李光沛扶着又林让她重新坐下,微笑着说:“你弟弟倒是硬缠着我想来,不过从于江到京城可不是三五天的事儿,他还从来没来过这么远的地方。下次吧,秋天的时候我还过来,到时候再带他一块儿来。”

夏末秋初的时候又林就该分娩了,到时候李家肯定会来人的。德林那时候来的话,就不光能看见他日思夜想的姐姐,还能见着刚出生的小外甥了。

“祖母好吗?我娘好吗?”

“你祖母挺好的,还是老毛病,咳嗽。上次请的那位郎中开的方子吃了,倒是有效验的。你娘好着呢,通儿现在可会捣蛋了,把你娘气的整天痛骂训斥他,中气十足的,隔着半里地都能听见她的嗓门儿。”

又林听到这种促狭的说话,就能很形象的描绘出那场面了——淘气的通儿,气得要命又拿他没治的母亲——

又林微笑着听父亲讲述家里的一切,她怀念的一切。

朱慕贤起先陪在一边,后来就体贴的先找个由头出去了,让他们父女俩能好好的说一会儿话。

当然,他们也不能避免的提到了玉林。

提到这个早夭的女儿,让李光沛有些不自在。

“她去得很快,没难受太长时间…也没留下什么话。就在你祖父墓地不远的地方找人寻了一处地方,把她葬在那儿了。”

又林垂下头。按着于江的风俗,未成年而夭折,不能葬进祖坟,东西也都不能留下。玉林曾经住过的屋子,穿过的衣裳,用过的东西,应该也都一并处理了。现在李家应该已经彻底抹去了这个她存在过的痕迹。

她手里的,玉林给她绣的荷包、手帕,还有帮她抄过的两卷诗册,大概是最后的也是仅有的纪念了。

李光沛很快转了话题:“你身子怎么样?可有什么想吃的东西?下头人服侍的精心吗?”

“婆婆,太婆婆她们都对我很好,自打知道我怀上,就免了我去上房请安了,小厨房天天上午过来人,问我今天想吃什么,专门给我单做。姑爷…他也待我挺好的。”

朱慕贤没趁这会儿弄什么通房丫头,这是李光沛比较满意的。京城里的公子哥儿,哪个屋里少得了人?朱家倘若没有经过中间那几年的沉寂,朱慕贤可能也会是那样。

第209章

然而李光沛放心得太早了。

他们父女俩在小花厅说话的时候,朱慕贤大太太那儿去。

大太太正逗猫——这是钟氏孝敬她的。大太太虽然不是特别喜欢猫狗,可是这猫通体雪白,很是可爱。她现在也确实长日无聊,和丈夫有时候一个月里都说不上几句话,管家的事儿又都交给了大儿媳妇,有只猫陪着,确实也能解闷。

朱慕贤陪大太太说了几句话,锦云端了茶过来。因为不是外客,就用了一只五彩梅花盖碗把茶捧过来,递与朱慕贤。

盖碗很小巧,又没用托盘,朱慕贤正与大太太说着话,顺手一接,手就摸着锦云的手了。

他反应很快的手往后一缩,锦云也羞怯地缩回手去,盖碗一下子翻倒在地,碎做几半,热茶泼了一地。

“你这是怎么弄的!”大太太很不满意,热茶都溅到她的裙角和脚面上了!

锦云也没想到,连忙跪了下来。 “唉,跪什么跪啊,赶紧把这收拾了。”

其实要是只打碎一只盖碗,不过几两银子的事儿,大太太也不至于生气。可是这会儿大太太正琢磨儿子考的如何,什么时候贡院放榜,这当口儿丫头打碎东西,总是件不吉利的事。

锦云忙收拾瓷片儿,小丫头进来拿布擦地。

朱慕贤心里明白了几分,也不好再坐下去,借着要去前头的由头就出来了。

大太太倒没多心,只以为是没接好才打碎了东西。可是范妈妈看得一清二楚的。锦云心里琢磨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前番大太太曾经说要给儿子屋里放人。锦云心思就活动了。

也不自己照照镜子——除非大太太指名道姓把她给了四少爷,要不然,就凭她那点儿姿色,四少爷怎么会看上她?要看得上。早看上了,用得着等到今天?

对于这些自小贫苦,偏偏生长于富贵乡里的丫鬟们来说。十个里得有七八个都盼着做姨娘。做了姨娘,就不再是奴婢,穿好的吃好的,还有人伺候着。瞅着机会生下个一儿半女的,下半辈子的倚靠也有了。

不然的话,她们的出路就只能配给府里的下人,或是出去嫁人。在府里她们的待遇是什么样儿的?小户人家的小姐也没有这这样的吃喝穿戴。可是一旦嫁了人,这一切就都失去了,她们等于是打落云端,重新回到贫苦艰辛的生活中去。

锦云今天可是刻意打扮过的,天气还没到那么暖和的时候呢。居然就穿的那么单薄,浅红配柳叶,腰束得细细的,头发梳得格外别致,还描了眉毛,用了胭脂。可惜她这一番打扮,四少爷都没正眼看她,大太太也没有留心,要不然的话绝不会对她这么宽容。

大太太想把丫头给儿子。和丫头自己想去跟爷们有什么事儿,那是完全两个概念。

大太太最不待见的就是主动想爬上主子床的丫鬟,不管想爬的是丈夫还是儿子的。

范妈妈出门的时候遇着锦云。锦云的脸还有些红红的,不知道是涂的胭脂的颜色,还是因为刚才的事情急红了脸。

锦云知道自己是太心急了。

可是她已经等了太久了。就算没有四少爷下场应考的事,四五月里。朱府也要把下人放一批了。锦云的年纪不小,钟氏那里预备放人的单子上肯定有她的名字。而大太太的意思又很含糊,从来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说法。她也没打算现在就和四少爷怎么样,只要…让他多看她两眼,知道有她这么个人,她就还有希望。

四少爷是家里这么些小爷里头最有出息的一个,要说相貌,其实他不是最俊的那个。可是要说脾气、才学,那绝对是最拔尖儿的,眼见着他越来越有出息,这回考中了可就要做官了,家里的丫鬟一见着他就脸红的可有好几个呢。

可是刚才四少爷都没多看她一眼,锦云心里也悬着没有底。她一看四少爷出去了,就想赶紧跟上去,找机会再碰一面,说上两句话——她觉得自己纵然没有四奶奶面貌生得秀美,可是论身段儿,她可比四奶奶强多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四奶奶现在有身子,可没法儿跟丈夫同床。

范妈妈意味深长的目光让锦云的脸更红了,但她现在顾不上这个。

门口的婆子和她说,四少爷回东院儿去了,锦云判断了一下,决定从夹道过去,这样她正好能在四少爷进门之前先截着他。

锦云穿的确实单薄了一些,但是她脚步很快,心跳也很快,一点儿都没觉得吹在脸上的风有多凉。

她走得太匆忙,险些在穿堂的门边和人撞上——其实差不多已经算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