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消息

小冬心里明白得很,李氏和她不是一路人,绝对说不到一块儿去。她上门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不可能就是因为喜欢自己才想多些来往。

既然知道对方肯定心口不一言不由衷,小冬当然也热情不起来了。

上次她来是没把她当外人,直接就让她进了玉芳阁,今天小冬却是按着待客的一惯作法,让她去西花厅。

小冬也不象上次那么随便,换了一身衣裳才过去。

不过李氏的神情气色和上次都不太一样,上次虽然暗藏锋锐,面上还是一团和气,看起来端庄不失风范。可是今天看却不一样。脸色阴沉沉的,端着茶杯的手太过用力,指尖都白了。

她这是怎么了?难道在哪儿受了气?还是夫妻吵了架,跑来讨公道?

咳,话说回来,虽然小冬对她感觉不是太好了,可她真要和沈静吵了架,小冬倒肯定是要劝和的。沈静少年得志,肯定是有些锐气的。倘若一时口角小事闹大了,不但别人看了引人笑话,对沈家和李家的声誉与两家关系都不好。俗话说夫妻不合邻也欺,有什么事尽可以自家关起门来商量。

“表嫂今天怎么有空来瞧我?最近天气不好,表嫂可要小心着些。”小冬吩咐丫鬟:“快把冰好的果子露端一盏来。”

李氏将茶杯放下,生硬地点了一下头:“突然上门来,请郡主不要见怪。”

小冬看她神态大异往常,寻思若是夫妻拌嘴,李氏应该不会如此沉不住气。

李氏挺了挺腰,她本来坐得就直,这么一来更是象根木桩似的:“我给郡主送了些金州的土产来。”

一旁的下人将几个大盒子送上,小冬微微意外:“表嫂太客气了。上次吃了你的菜,还没有还礼呢。”

李氏没有多坐,放下礼物便匆匆告辞,小冬让人打开盒子看,倒都是好东西,其中一只长方的锦盒里装的是一副山水绣画,工艺精湛,意境深远。小冬和沈静多年相处,一眼就认出那画是沈静自己的手笔,绣工却不知道是谁的。

胡氏看过了礼物,笑着说:“这位沈三少奶奶怕是来赔罪的。”

“赔罪?”

“这画显然是表少爷的手笔,我听说,沈三少奶奶和表少爷部里头的官眷们处的也不是太好呢,很多人背地里都说她乡巴佬,夜郎自大什么的。表少爷肯定知道沈三少奶奶没少得罪亲友,所以特意备了这么一份儿礼,让沈三少奶奶过来跟郡主赔罪。不过这位少奶奶实在心气儿高,让她说赔礼的话,她肯定说不出口。你瞧瞧刚才的样子,不是来送礼做客,倒是来受罪的,如坐针毡一样。”

“妈妈说的是…”小冬想了想刚才李氏的神情,忍不住好笑:“这位表嫂…听说是世家出来的,怎么看着倒没点儿城府。”

胡氏点头说:“世家女也不见得个个都表里如一的。这位少奶奶听说是父母老来得女,爱若珍宝,大概因为这个原故,性情被宠得有些不太和顺。不过人年轻时都这么过来的,过几年就好了。”

小冬故意撇嘴:“看妈妈这话说的,我也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性情也给宠得不太和顺——这里头也少不了妈**一份儿功劳啊。”

屋里笑成一片,胡氏笑得险些岔气,小冬忙让人扶她坐下,又倒了茶来给她虽。胡氏缓过气儿来,含着笑说:“郡主这性情再不和顺,天下就没有和顺的人啦。看沈少奶奶那样,今天怕是逼的不得不来。我猜,从今往后得有段日子,她不好意思再登王府的门了。”

胡氏这话果然没错,李氏从那以后不止没再登安王府的门,据说旁的地方也没有去过。不知是她自己羞于见人,还是沈静勒令她如此。反正沈静再来时小冬问他,沈静只是笑而不答,转而问她那副绣画喜欢不喜欢。

小冬点头说:“很喜欢,我让人做成了屏风,你要不要瞧瞧?”

“你若喜欢,我还有两张字,也让人绣出来,你爱做条幅也行,爱做挂屏也行。”

小冬抿嘴一笑:“好,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我也不白要你的,我这里有些笔呀,墨呀,白放着我又不用,让人给你送去。还有些京城里新鲜事儿多得很,李氏的事只被人谈论了几天就淡了下去,渐渐被人忘了。近年关时,李氏重新出来走动,拜亲访友,送节礼,邀客人。这回看上去比从前沉稳多了,也圆滑多了,言行举止很是谦和。人们也都象遗忘了前头的事情,没一个人提起来,大家一团和气融融。

小冬感叹着沈静真是训妻有术,结果沈芳来做客时把这事儿说穿了:“哪里是三哥自己做的,是伯娘打发了两个得力的人来办的这事儿。小冬妹妹你没吃过婆婆的苦头,那两个妈妈向来厉害,我看了都怵,她们举着伯娘给的家法,三嫂哪敢说个不字?三哥也不能插手这事儿,她也不是傻子,见得多,听得多了,也知道自己早先的确行止不当,不但自己招人耻笑,还要连累三哥。”

小冬说:“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从今以后她和表哥和和美美,顺顺当当的过日子。”

乳娘把阿大抱出来,沈芳有一阵子没见他,笑着逗他玩笑了一会儿。她的儿子被老家的婆婆带着,她恳求了几次,都没能把儿子接到京城来,这会儿看到阿大,高兴了一会儿,又难免有些心酸。小冬看了出来,示意乳娘把阿大抱开,以免让沈芳再触景生情。

沈芳定定神,趁着空低声问小冬:“不知是什么缘故,前几天她忽然问起五公主的事。”

小冬怔了一下:“什么?她怎么说的?”

沈芳没有多讲,只说:“她就问我五公主是怎样的人。我只和她说,我当初做的是四公主伴读,与五公主并不熟悉,她就没有再问。”

难道李氏听说了什么?

沈静与五公主的事情是很隐秘的,不过,当初五公主垂危时,沈静曾经请了沈蔷的丈夫冯元悄悄去替她看诊,这事儿冯元不会不告诉沈蔷,而沈蔷和沈芳姐妹关系如此亲密,也瞒不过沈芳。

可是参与其中的这几个人,都不可能把此事泄露给李氏。

但李氏为什么会问起五公主呢?

小冬和沈芳交换了一个眼色。

这件事她们俩是心知肚明的。虽然从未提起半个字,但是彼此都清楚,对方也了解内情,是同一阵线。

第172章 打探

沈芳的话给小冬提了个醒。

李氏会向沈芳打探,未必就不会向小冬问起。

若说是这件事是偶然的,那很难解释为什么李氏会问起五公主。

五公主青年守寡,避世隐居,不在京城贵妇的视线之内。而且李氏现在立足未稳,当务之急可不是打听那些闲话逸闻。

不会是偶然的,她一定知道了些什么。

可她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果然没过两天,李氏再上门来时,说过了些客套话,仿佛随意的说起来:“上次见过了六公主,四公主前阵子 也见了一面,听说还有一位五公主,却没有见过呢。”

小冬也随意地答了句:“五姐姐身子弱,一直静养着,别说你了,我也好久没见她了。”

李氏果然接着便问:“听说五公主生得特别美,还是一位难得才女?”

小冬一笑:“这个我可说不好,宫里美人多了去了,也看不出来谁更美三分。”

胡氏把阿大抱了进来,将他放在地下。阿大喊了一声娘,摇摇摆摆朝小冬跑了过来。

小冬顿时把烦恼全抛开了,笑着把他抱了个满怀,还顺势举了一下。阿大乐得咯咯笑声来。

这游戏其实是秦烈和他常玩的,小冬没那么大力气,顶多举两下就举不动了,不象秦烈,连举几十下不带喘的,举完了还顺便往脖子上一托,阿大就这么骑着他爹的肩膀到处乱窜了。这是他最高兴的事,秦烈本来就高,阿大这一下是居高临下,平时都需要仰视的,现在全 都可以俯视了。他两只脚在秦烈胸前高兴的一敲一敲的晃,手里揪着秦烈的头发,真是指东打东,要往南绝不往西。王府里的人一开始还觉得纳罕,后来就见怪不怪了。自家王爷当年也很宠世子和郡主啊?当然王爷自矜身份,没干过让世子和郡主骑在他脖子上的事儿,可是除了这个,旁的真是一模一样。

李氏笑着说:“阿大长得真是壮实,这胳膊腿儿,看着就让人心里喜欢。”

“嗯,男孩子么。”小冬说:“就是嘴太笨了,到现在还不怎么会喊人。”她逗着阿大喊:“这是表舅母。”

阿大“啊啊”两声,谁也不知道他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真的很奇妙的感觉,从自己身体里诞生出来的,一开始软软肉肉的,现在已经会满地乱跑了。看着梁上的燕子窝时,会露出专注的好奇的神情——他已经会思考了吧?他是不是在想,这是什么东西?给他换上一件新衣裳的时候,他会好奇的低头看,有时候还会伸手扯一扯。他那时候是不是又在想,这件怎么和从前的不一样?晚上洗过了澡把他放床上,他会把脚扳起来仔细看,不知是在数脚趾有几根,还是在比较脚丫长得和手有什么不 同。

每天他都变一个样子,小冬觉得惊喜而贪婪。

没做母亲之前,不会领会到这么多幸福。

见小冬全心全意地逗起孩子,李氏也就识相的告辞了。

胡氏过来把阿大抱过去:“郡主,沈少奶奶今天来做什么呢?”

“没做什么,就是说几句闲话。”

不过小冬想,这事儿只怕还没完。

李氏为什么对五公主的事这么耿耿于怀?

小冬好几处想不通。

头一个想不通的就是李氏从哪知道五公主的事情。

再来就是,以李氏的家教来说,对这事寻根究底的,实在有点儿…奇怪。

沈静和五公主之间不论发生过什么,从沈静成亲那时起,也就算是划上了休止符。人都有过去,可是大家都在向前走,也要朝前看,总追着过去穷追猛打没有什么意义啊。

李氏想知道什么?想证明什么?证明了之后,她会快乐吗?

晚上秦烈回来得晚些,小冬一直等到他回来,两人一起用饭。

因为天气冷了屋里又烧了地龙,小冬吩咐厨房多炖些汤水,一来滋补,二来解燥。

她从汤钵里舀了些热汤递给秦烈:“今天沈表嫂找我打听五公主的事。”

秦烈并不怎么吃惊:“那你是怎么说的?”

“我岔开了,不过我看她好象是知道了些什么。”

秦烈不以为然:“她能知道什么?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很有限,就这么几个人,谁会和她提起?”

“这也难说…”小冬摇摇头:“你忘了,五公主和六公主出阁前,就有些传言,那会儿不是说沈静也可能成 为驸马人选么?还有人言之凿凿,说五公主和沈静是天生一对,金童yu女什么的。五公主后来嫁进林乡候家,偏又红颜命薄…沈表嫂在京城没什么朋友知交,正 相反,嫉妒她嫁了英俊才子,想看她笑话让她倒霉的人可不少。说不定就有人挑拨煽风,一心不想让她好过。”

秦烈停了筷子,挠了挠头:“你们女人心里想什么…可真是让人想不透。”

小冬忍不住笑:“那你下辈子投胎当个姑娘,不就都知道了?”

“可别,我不干。”秦烈握起小冬的手,嘿嘿笑着说:“我下辈子、下下辈子还都要娶你当媳妇呢。”

小冬呸了一声:“你想得美。为什么不是我当相公你当媳妇?”

秦烈苦思了一会儿,艰难地下定了决心,十分委曲求全地说:“好吧,那我就忍辱负重一回,答应你吧。那相公,你将来可得疼人家护着人家…”

小冬实在憋不住,伏在桌上哈哈大笑。

秦烈也笑了,重新捧起碗筷:“绕远了,不是在说沈静两口子的事情么。她要这么折腾下去,那大家没脸事小,惹出什么麻烦的话,谁有本事收拾烂摊子?”

小冬也知道秦烈话里指的是什么。

五公主是守寡妇人,却与人珠胎暗结。

皇家一向标榜道德礼法,这件事真的被外人知道,那整个赵氏的面子都被人狠狠甩地上了。不但甩了,还要再踩上几脚。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话说回来了,小冬到现在都不知道,到底…咳,五公主为啥会怀孕。

这种事绝对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五公主一个人可办不了,肯定还有一个人。

本来以为是沈静,结果又不是。。

第173章 听闻

席上有了这么些孩子,注定安生不了。

可是很欢腾很热闹。

六公主把席上的菜吃几口,一脸挑剔:“油得很。”她一低头,顿时变了脸色:“哎哟,看我这裙子”

小冬也低头去看:“这什么时候弄上的?”

六公主裙子上两块油渍,明晃晃的要多扎眼有多扎眼。

小冬替她心疼一下:“可惜这料子了。”这种料子上了油,基本就等于废了,洗不掉的。

不过也有别的办法补救一下,小冬记得听谁说过一次,回头问:“咱们带了妆盒来了?”

可儿上前一步:“带来了。”

“里面有茉莉粉吗?”

“有一盒。”

还好还好。

小冬扯了六公主一下:“你跟我来,看看能遮掉不。”

两人交待过乳娘好生照看儿子,一前一后出了正殿,找了间安静的宫房。小冬让人把茉莉粉取出来,示意六公主坐下,将裙子摊开,再把细白的粉一点点均匀地撒在沾了油的地方。

六公主不抱什么希望:“有用么?”

“可能有。”小冬也不敢打包票。

六公主怏怏不乐地说:“我有好几条裙子都是这么废的,沾了油污,要她们拿去洗呢,嘿,油没洗掉先把裙子的色洗掉了。这条我今天可是头回上身。”

等粉把油渍盖住,过了一会儿,小冬轻抖裙子,让粉落下来。

六公主大为讶异,看着粉渐渐落完了,还余一些细微末屑——可是裙子上的油渍已经淡了一大半了。

“这个…”

“我听人说过一回,说用茉莉粉吸掉过油。”小冬笑笑说:“不过得趁刚沾上才有用。”

六公主兴高采烈,指挥婢女替她将裙子上剩的浮粉吹去,然后把刚才的步骤再重复一遍。

“要是实在还有印子,让人在上头绣点什么盖一盖。”

六公主在这儿晾裙子,可儿趁机问小冬:“郡主要不要把头发拢一拢?”

小冬看一眼镜子,头发是有些松。

“嗯,那就拢拢吧。”

妆盒已经打开了,各样东西都是现成的,可儿替小冬将发鬓重新拢过。六公主在那儿晾裙子穷极无聊,吩咐身边的婢女:“给我把头也拢拢。”

小冬把玩着梳子,六公主伸手过来,从妆盒里拿出胭脂匣子,打开看了看颜色,小指轻蘸了一下,正想匀在唇上,忽然两人一起听到隔壁传来的声音。

小冬玩梳子的手和六公主想涂胭脂的手一起顿住了。

隔壁传来的是五公主的声音。

“你怎么来了?”

“怎么,你现在连亲娘都不想认了吗?”

是明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