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海没吭声,心里却在长叹也只能这样了,他不能非但没在岳母跟前讨回面子,却又往岳母手里添了数落他的把柄。

末了,李小红问马青梅知不知道这件事情,马大海有点儿尴尬,事到如今,也只能说实话了,把从前瞒着马青梅、今天上午被葛春秀说漏了的事情说了一遍。李小红瞪了他一眼,“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了吧?”

“不过,咱姐好像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瞒着她,也不知道咱爸的生意已经黄了。”马大海小声说。

“那…你还是跟咱姐说一声吧,就说当初你之所以接受咱姐放弃咱爸的遗产,是为了不让她承担咱爸的债务。你把咱爸这笔失败的生意瞒着她,是怕她跟着担惊受怕,可现在债务越滚越多,我们也承担不了,无奈之下选择了合法避债。”李小红知道,如果跟马青梅实话实说,会伤了马青梅的心。谎言这东西,有时是为了利益,有时是为了让事情可以对外叙述,无论是什么原因,谎言出笼的初衷是以减少伤害为目的。现在,他们炮制的这个谎言,就是为了把对马青梅的伤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十六章3C

更新时间:2009-7-30 15:53:00

字数:1177

第二天一大早,马大海就赶到马青梅家,把大体情况和李小红的想法说了一下。

马青梅惊得几乎站立不稳,“大海,你的意思是咱爸的那单生意已经黄了?”

马大海点点头。

“咱爸欠下了多少债?”

“我知道的就五十一万,还有小帆爷爷的,具体是多少我不知道。”

“十二万。”马青梅有气无力地呆坐着,“放弃遗产继承就可以免掉债务?”

马大海点点头。

“家浩…”马青梅的心里已经轰然坍塌成了一片废墟,正遍地狼烟地喧嚣着。她抓过郑家浩的手死死攥着,像是要从他身上借一点儿力气支撑自己坐住了不瘫软下去。

马大海皱着眉头,一声不吭地抽烟。

马青梅竭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巨债面前,弟弟要逃了,她该怎么办?

“大海,你真的要放弃咱爸的遗产?”

马大海瞄了她一眼,把烟放在烟灰缸里掐灭,按着烟蒂碾来碾去地碾了半天才讷讷地说:“姐,那不是遗产,是遗债!别人家的父母都是给儿女留遗产,谁像咱爸似的,给儿女留下了遗债,还不是一般的债。姐,六十三万啊,如果我接受了遗产,我这辈子就什么也甭干了,光咱爸留下的这个大窟窿就够我填一辈子的了。”

“大海,咱爸肯定不是为了赚钱给自己花才去投资的,他还不是为了我们才去冒的险?”

“是我让他为了我去冒险的?”

“好,退一万步说,就算咱爸不是为了你才去冒险的,可是,难道遗产就只能是钱吗?”

“那也不该是债!”马大海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他已经快被这笔债压得喘不过气来了,而作为事后弥补,他编了一套伪造的事件发展路线,企图让马青梅明白真相有多严重并顺便把自己清洗出来。他的心里本来就虚得发慌,生怕被马青梅窥出他心里藏着的那个小心思来。可是,马青梅越说他的那个小心思似乎就越要藏不住了。当一个人竭力要把那个小心思藏起来时,大多都会失态,因为无理可讲,只能以声势压人。

面对摆在面前的问题,马青梅知道急、慌、恐惧都是没用的,她必须理智,必须心平气和地说服马大海。或许他们可以合法地避掉金钱上的债务,可是,他们的良心呢?在此后的半生里何处可安?

“钱只是遗产的一种,还有一种遗产叫道义和责任。大海,爸爸在抚养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已经把这些留给我们了,这些美德的传承也是遗产,它们的分量一点儿也不比金钱轻。”

“姐,这些高调在电视剧里唱唱行,拿到现实生活中,谁会为了所谓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美德搭上自己一辈子?”

马青梅怅然地看着油盐不进的弟弟,长叹了一口气,“大海,就算我不唱高调,可是,你想想那些借给咱爸钱的人,都是咱爸的好朋友。因为信得过咱爸的为人,也是出于好心帮咱爸,他们把攒了大半辈子的钱借给了咱爸。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钱还上,这不就是钻法律的空子冷了好人的心吗?如果大家都这样做,以后谁还敢做好人?这世界不就成了一片漆黑了?”

第十六章3D

更新时间:2009-7-30 15:53:00

字数:1210

马大海觉得马青梅有点儿危言耸听,他充其量不过是道德屏幕上的一个黑点,怎么可能因为他这个黑点的出现就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片黑屏?而且就算他是个黑点,也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一个黑点。“姐,父债子还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我不想再说这件事情了,反正咱爸的遗产我是不要了,遗债也和我没有关系。我劝你也不要捡座大山往自己背上撂,把自己累倒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马大海从包里拿出马青梅写的放弃遗产的协议,放在茶几上,“咱爸的遗产我也不要,这份协议没必要交给我。”说着起身往外走。

马青梅望着他的背影说了一句:“大海,人早晚是会死的,可是人的良心不能死。”

“如果有良心就要吃苦受累,还要这良心有什么意义?”马大海头也不回地甩下这句话就下楼去了。

“人如果没了良心,就连只不会说话的畜生都不如。”马青梅喃喃地说着,也不管马大海是否听见。

“姐,你就当我的良心让狗吃了。”

马青梅转回来,看着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的郑家浩,“家浩…怎么办?”

郑家浩点了支烟,默默地看着她。他很矛盾,是的,他是瞧不起马大海的自私行为,可是,他也知道做一个大义凛然的姿态很简单,真要把这份姿态履行下去…他不敢往下想了。

“我不想让我爸死不瞑目。”

郑家浩还是不吭声。

“我不想做人做得让别人戳脊梁骨,借给我爸钱的人,都是好人,如果做好人的下场就是被坑,以后谁还会做好人?好人的心不该被凉,至少,在我这里,我不想凉了他们的心…”

“我知道。”郑家浩终于说出了三个字。

“家浩,你跟我离婚吧,我要给我爸还债,我不能拖累你。”马青梅的眼泪扑簌簌地滚了下来。

“青梅,我没钱。”说着,郑家浩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可是我还有良心。”

郑家浩又拿起马青梅的手,把它们举起来,晃了晃,笑着说:“你忘了?手是英雄。”

马青梅含着泪,点了点头,“我要继承我爸的遗产。”

当天上午,马青梅给马大海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去房产交易中心把父亲的房子过到她名下。马大海没好气地说:“姐,你怎么就这么倔呢?你就不能把良心喂一次狗?”

“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良心的人多,要不然,咱爸就不会借到这么多钱,我要用我的良心给这些良心一个交代。”

“我不去!”马大海啪地挂断了电话。

马青梅没再打电话,直接去税务所找他。马大海就推托说房产证弄丢了,他找不到。

马青梅执意要替父亲还债的执著行径就像一面锃亮的镜子,马大海总觉得只要站在姐姐面前,就时时能照出自己畏缩如蚁的小来。这让他很不自在,他宁肯要小就大家一起小得了,别用他的小衬出她的高大,这让他本就虚慌的心更不自在了。再说,他逃出了债务,也不想把姐姐按进坑里,否则就显得他太混账了。

马青梅压低了嗓门说:“大海,你应该不想让你们领导听见这件事情吧。”

马大海瞪了她一会儿,什么也没说,拎起包,跟她出门了。

第十六章4A

更新时间:2009-7-30 15:54:00

字数:1156

办完过户手续,马青梅从马大海那儿要来了债主们的电话,一一告诉他们,由于她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债务由她自己一力承担,和弟弟马大海没关系,她会尽力尽早还给大家,希望他们再通融一下多给她一点儿时间。马青梅还债的积极态度让债主们很感动,除了问问大约的还债时间,也没怎么难为她。

虽然债主们的态度让她感到欣慰,可债主们言语间漏出来的真相还是让她很伤心。原来,弟弟早就知道了父亲的这单生意,他以为这单生意会赚一大笔钱,为了独自拿到这笔钱,他隐瞒了她,却又在得知订货商破产之后被巨额的债务吓慌了神,在瞒不住了的情况下,向她编了一个自圆其说的谎言后,抽身逃掉了…

马青梅的心上就像压了一层厚厚的冰,又沉又冷,坐在店里流了半天泪,红肿着一双眼出去了。现在,她连苍凉的时间都没有,她必须尽快筹到钱,父亲和朋友们约定的还款日期前天就到了,不能再拖了。

马青梅到房产中介把父亲的房子挂出去卖,为了尽快卖掉房子还债,她不得不卖得比市场价略低一点儿,中介见有利可图,当即就以现金收购了房子。马青梅知道他们收购房子后会简单装修一下,把价钱挂得高高的,但现在她没力气愤慨中介趁火打劫,谁让她急等着用钱呢。

房子只卖了三十二万,马青梅跟郑家浩商量,既然爸爸说过借给父亲的钱将来是要还回来给小帆上大学用的,她就当是这笔钱没有吧,先还父亲借朋友们的钱。郑家浩没有意见,即使这样,父亲的私人欠款还差四万块钱才能还上。马青梅挨个给债主们打电话,看看谁家的钱没有急用,可以缓一点儿还,结果打了三个电话,没有一个说是没急用的。马青梅知道他们未必急用,可是,借出去的钱,一天不收回来就是一天的心事。尤其是在父亲已经去世、生意也黄了的情况下,就算这只是他们的借口,她也能理解。

马青梅打的最后一个债主的电话是齐叔叔的,父亲借他的钱正好是四万,她没敢问他最近是不是急着用钱,只是说父亲刚刚去世,遗产还没有理清,问他能不能通融她几天再还,拖期的利息她会照付。好在齐叔叔单身一人,没儿女,收回钱去确实也没有什么急用,还宽慰马青梅说不急,什么时候还都成,马青梅哽咽着道了谢,说一定早点儿还。

她挨家还完款,回到店里,跟木头一样杵在那儿,来了顾客也没有心思照顾。郑家浩知道她心情不好,给她倒了杯水,安慰她说:“青梅,别愁了。”

两个人幽幽地对望着,马青梅说:“不算爸爸的那十二万,还欠着十九万,家浩,你不怪我吧?”

“我佩服你。”郑家浩说得很真诚,马青梅为这个家付出的太多了,而他却一直没机会为她做点儿什么。那些身无长物的英雄,在有恩义的人面前,无以相报,关键时候都可以把命拿出来。马青梅遇上的事情还没到让他以命相报的程度,能做的也只有默默支持,给她一点儿温暖和信心,如果连这点儿他都不能给予,还算什么男人?

第十六章4B

更新时间:2009-7-30 15:55:00

字数:984

在马良躬这单失败的生意中崩溃的人还有黄经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效益一落千丈,工人的工资都欠了两三个月了。他本以为做完这单加工活,就可以拿到加工费,安抚安抚因拿不到工资而满肚子怨气的员工们,可随着订单被甩的消息传来,意味着加工费也危险了。他知道马良躬是举债投产,将要被黄了债的人怕不只是他一个,如果不抢在其他债权人前面下手,怕是一分钱也拿不回来了。

黄经理当机立断,去法院起诉了财产继承人马青梅,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当马青梅收到传票时,整个人都傻掉了。

郑家浩问她是不是找个律师,马青梅呆了半天,说:“没用的。白纸黑字的合同,就算请了律师也不能改变欠了人家十五万块钱的事实。”

除了华阳路的房子,马青梅没有财产可以保全,一开始黄经理以为布艺店也是马青梅自己的门面,就带着法院的人去了。马青梅告诉他,店是租的,就布料和机器属于她。

法院的人想征求黄经理的意见,是否把马青梅的库存布料和机器封了。马青梅心里如乱石下山,疼一阵乱一阵,知道拦也拦不住,用眼泪博取同情又不是她的行事习惯,便诚恳地对黄经理说:“黄经理,我比谁都想快点儿还你钱,可是你得给我机会挣钱啊。如果你把我的店封了,我就算是想还也没有机会了。”

黄经理见马青梅说得恳切,于是就说:“算了吧,店里的东西就不封了。”

离开庭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为了多揽点儿活,马青梅骑着单车去新小区里贴广告,去家装公司低价推销她的家居布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被冷风吹得打了个寒战,马青梅抬头望了一眼街边的树,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了光秃秃的树枝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瑟瑟着。原来,已经是冬天了,莫名地,她就有点儿难受。这大半年,日子乱得鸡飞狗跳,竟然不记得秋天是怎么来的,也不记得它是怎么去的,一下子就站在了冬天的边缘。她觉得脸上有点儿凉,以为下雨了,抬头一看,太阳像个煮熟的鸡蛋黄,刚从东边的楼群边缘露出半个脸,她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脸,居然是泪,满满的一脸泪…

她从包里摸出一条小方巾,使劲揩了两把脸,兀自说:“就当洗脸了。”

只要能接到活,她就恨不能不吃不喝不睡,觉得一剪刀下去,剪下来的都是钱,只要缝纫机咔嗒咔嗒地响着,就会有钱顺着针脚跑出来。有时候,她骑着单车去送货,也会偷想一下,要是驮在单车上这沉甸甸的东西是钱该多好啊…她什么也顾不上了,满脑子就是一个字:钱。

第十六章4C

更新时间:2009-7-30 15:55:00

字数:1540

以前和郑美黎为遗产计较,是为了争点儿钱改善一下生活现状,现在想来,那样的争,争得面目狰狞,偶尔会让她心生困惑;现在她拼命奔波也是为了钱,只是目的不同了,是为了拯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种多么美好的东西呀,如果因为诚信的缺失它就要承受损毁,这样的损毁比损坏一件举世珍贵的文物还要让她有罪恶感。此时的她就像一个汗流浃背地做着运动的人,累和汗水都是为健康而流,每一滴汗珠都是明媚的剔透的,闪耀着健康的光泽。

个人的欠款就剩齐叔叔的了。两年前的一天早晨,他老伴出去买豆浆,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冲过路口的公交车撞上了,白的豆浆和红的鲜血洒了一路。从此他有了心理障碍,一上街就眼晕,明明是黑漆漆的柏油马路,他总觉得有触目惊心的白的红的颜色在流淌。他总是坐在阳台的小马扎上对马青梅说:“不急,你用吧,我要钱还有什么用?吃不动了玩不动了,又没有儿女可给,总不能带到棺材里去。”

马青梅听得心酸,齐叔叔是宽容的好人,如果她不还钱,就太不地道了。她一定要让所谓好人就是用来欺负的说法在她这儿改头换面,好人是用来敬重的,他们是良心的标杆。

所以,尽管暂时拿不出钱来还齐叔叔,但马青梅一有空就会去帮他洗洗衣服,收拾一下屋子,知道他不愿意上街,每隔一段时间就从超市买了牛奶和其他日常用品给他送过去。齐叔叔很感动,好多次都说:“青梅啊,叔叔连个孩子都没有,这钱你就不用还了。”马青梅说:“这怎么行,一定要还的。如果用照顾您来抵消债务,我就会觉得自己对您的好全化成了虚伪的卑鄙,因为是有目的的。”

店里的收入攒够一个不大的整数,她就拿来还给齐叔叔一部分,想用这种方式向齐叔叔解释,她不是为了让他减免债务才照顾他的,而是在向他表达对一个好人的尊重。

有个周末,她去客户家送货,路过齐叔叔家时,想起齐叔叔的牛奶该喝完了,就买了一箱给他送上去。敲了半天门也没敲开,她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就去找了居委会主任,和他们一起把齐叔叔家的门撬开了。

果然。

齐叔叔家里没有人,东西被翻得乱七八糟,看样子是进贼了。马青梅慌里慌张地喊着,终于在卫生间里找到了齐叔叔,他被绑在卫生间的下水管道上,人已经昏了过去。

马青梅和居委会的人七手八脚地把齐叔叔解下来,送到了医院。

医生说由于过度的惶恐和一连两三天水米未进,齐叔叔有脱水的迹象,身体也极度虚弱,要住院治疗几天。

马青梅把刚收来的货款给齐叔叔交了住院押金,又打电话告诉郑家浩,让他把店门锁了过来替换她。因为齐叔叔身体虚弱,去卫生间也需要人扶着,毕竟男女有别,她照顾起来有点儿不太方便。

在等郑家浩来医院的空当,齐叔叔已经醒了,病房里的两个病友问齐叔叔什么病,齐叔叔说他起夜的时候发现家里进贼了,让贼给捆在卫生间里两天两夜。

病友以为马青梅是齐叔叔的女儿,再看她的眼神里就带了些挑剔和谴责,说做儿女的让老人独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就算是让老人独居,也得一天一个电话问问老人这边的情况,哪能像马青梅似的几天不见影,言下之意是马青梅这做女儿的太不孝敬了。

马青梅不想辩解,只说是她考虑不周,以后会经常去看望老人的。

“就是嘛,人老了,就是按天混日子,今天不敢说明天的事。”一个病友语重心长地说。

齐叔叔不想让大家误会马青梅,忙说:“你们别难为孩子,要不是她,我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就把马青梅和他的关系以及马青梅替父还债、经常去照顾他的事情说了一下。

病友再看马青梅的目光,就变成了仰慕,忙跟马青梅表达方才误会的歉意和敬佩,马青梅笑着说没啥,郑家浩就来了。

身上背着债,马青梅不敢在病房里多耽误,把齐叔叔的事交代了一下,说好晚上过来送饭就回店里去了。

第十六章5A

更新时间:2009-7-30 15:56:00

字数:1425

下午,马青梅正琢磨着晚上做什么饭送到医院去呢,一个年轻女子推门进了店,马青梅以为她是顾客,忙起身招呼,女子却笑着问:“您就是马青梅吧?”

马青梅点点头,“您找我?”

女子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说是报社记者,听说了她倾家荡产替父亲还债的事情,很感动,想采访她。

马青梅问她是听谁说的,女记者说是医院的病友被她的事迹感动了,给报社新闻热线打了电话,正好电话是她接的,便报告给了部主任。部主任很重视,觉得马青梅身上有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精神,是条弘扬主旋律的大新闻,让她一定要详细采访。

马青梅意识到这个采访不能接受,倒不是她怕出名,一旦这件事情上了报纸,肯定要追溯她替父亲还债的背景和渊源,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牵扯到马大海。尽管马大海夫妻以放弃遗产的方式放弃了债务是合法的,可是,在道义上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何况马大海夫妻都有工作单位,也是要面子的人,就算她难以苟同马大海夫妻的做法,也不能让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马青梅就跟女记者说,她只是在凭着良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值得采访的,婉转地拒绝了她。

好记者都不愿意放弃一条好新闻,女记者使出浑身解数劝说马青梅,说无论是从自身出发还是从社会意义出发她都应该接受采访。马青梅主意已定,不想让女记者继续白费口舌,就说她还有事要办,该锁门了。

女记者明白马青梅是在逃避采访,比马青梅难说话的新闻当事人她遇见的多了去了,不管一开始拒绝得多么坚决,到最后还不照样被她攻下来了?马青梅是开着门脸做生意的,肯定不会离开太久,女记者就在店门前铺了张报纸坐着,等她回来。

马青梅原本以为自己走了,女记者就回去了,她站在不远处的商店里张望了一会儿,见女记者一副等不到她誓不罢休的架势,索性出去买菜回家做饭,就当今天提前打烊了。

女记者等得无聊,正玩手机游戏呢,隐约听见有脚步声近了,以为是马青梅回来了,一抬头,看见一个女人走过来,望着门上的锁嘟哝说:“锁门了?”

这个人就是郑美黎。

女记者无聊得很,就站起来说:“您来买东西啊?”

郑美黎打量着她,回答道:“不是,我来找我哥。”

“你哥?”女记者眼睛一亮,“您和这家店主是什么关系?”

郑美黎一下警觉起来,问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女记者就把来意说了一下,又说了一番很是佩服马青梅的话,问郑美黎了不了解其中详情。郑美黎正为这件事情生气呢,觉得马青梅愿意替父亲还债虽然让人敬佩,可也不能欺负老实人啊。她弟弟倒是逃出债务的沼泽了,却把郑家浩拽进来了,就义愤填膺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第二天,关于马青梅替父还债的事情就见了报,报纸一出来,当地电视台觉得这是一条值得深挖的新闻,扛着摄像机就来了。

马青梅正在记顾客的窗帘尺寸,见记者扛着长枪短炮地进来,忙问:“你们这是要拍什么?”

电视台记者还没开口呢,就听店门砰的一声被人踢了一脚,马大海手里攥着报纸,气势汹汹地进来,质问道:“姐,你替咱爸还债就是为了出名?你想出名也别把我往黑影里塞…”

马大海把报纸摔在马青梅跟前时看见了摄像机正在拍他,就恼怒地一把扒拉开了,“别拍我!”

马青梅抓起报纸看了一下,天啊,整整三分之二版的新闻报道。马青梅一目十行地看完报道,也顾不得电视台记者在,从包里翻出报社女记者的名片,就把电话打了过去,“是我,马青梅,我不是说我不接受采访吗,你这报道是从哪儿来的?”

第十六章5B

更新时间:2009-7-30 15:56:00

字数:1515

马大海一把夺过马青梅的手机,摔在一边,指着马青梅的鼻子一字一顿地说:“本来我还挺不安的,还想跟小红商量商量是不是和你一起还债,可现在我没什么不安的了。以后,你不是我姐!我也不是你弟!”

说完,马大海又冲着摄像机说:“你们要是敢播这段画面,我就告你们侵犯我的隐私!”

马大海狂风暴雨地卷了出去。

在马青梅的阻拦下,这段电视新闻终究没成型。报社记者在电话里说了,是从郑美黎口中采访到的全过程。马青梅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心情崩溃得像坍塌的山体,她太知道媒体的力量了,想不影响马大海的生活已经成了奢望,说不准还会影响他的前途。她慌张着,不知该怎么补救才好,像天破了一个大窟窿,可她不是女娲,也找不到补天的石头。

她想给马大海打电话道歉,可是道歉有什么用?马大海肯定会这么说,也不会原谅她,尽管这件事情不是她的错。

末了,马青梅还是打了李小红的手机,李小红一听她的声音就哭了,什么也没让她说就把手机挂断了。马青梅黯然地对着空茫茫的话筒说了声对不起,泪就滚了下来。

上班看到报纸后的第一时间马大海就找李小红发过飙了,说都是她出的馊主意,现在,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昧着良心把父亲的债推给了原本就生活窘迫的姐姐,为这,局领导还让他下午到局里去一趟…

李小红的日子也不好过,同事和朋友也都看了报纸,有修养的会装作不知道报纸上那没良心的两口子就是她和马大海,有些平素里就与她有间隙的人会开着玩笑说到面上,屁颠屁颠地凑过来问:“小红,报纸上说的是不是你家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