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璘冷着脸,本无心回答她的问题,不说话又会使气氛更加局促,便心不在焉地随口说:“当然是精通琴棋书画,能歌善舞,容颜绝丽。”

月筝皱了会儿眉,默默记诵。

原来,想当凤璘的王妃,就要变成这样的女子。

第3章 执念成妄

月筝披着乱糟糟还没梳理的头发,呆呆看着一大早就风疾火燎赶来向她报信的哥哥,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

昨天还一起玩耍,一起吃饭的广陵王,怎么会一觉睡醒就被改封为梁王,即日赶赴属地北疆?

“北疆?”月筝极慢地眨了下眼,她对国家大事毫不关心,几个藩国勉强知道,凤璘的封地是翥凤国最富庶的广陵,离京都也最近。年满十二的皇子理当就任藩郡,可她从未担心过会与他分离。爹爹是他的先生,举家随他赴任是她认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就连娘也提过搬家的事,还向她兴致勃勃地说起广陵的好风景好气候。

“北疆就是咱们翥凤最北的一个藩国。”月阙刚细细打听过关于北疆的事,向妹妹解说起来还带了点儿卖弄得意。“据说一半是沙漠,一半是荒地,半年是冬天,全年风沙吹。还总要防备勐邑国从荒野入侵,征战不断,难民聚集,是个倒霉的地方。”月阙咂了咂嘴,摇头遗憾。皇上还在圣旨里提到“加封”,搞得像是恩宠一样,北疆是比广陵大,大得没用啊!

月筝垮下肩膀,抱着自己鸟窝一样的头,痛苦不已:“我讨厌冷的地方!要走好长时间!我的东西那么多!皮大衣要几天才能做好啊?”

毫无联系的几句话,与妹妹交流了十年的月阙轻松破译,他更难过了,“妹妹,皇上没让咱跟着去啊。”他倒是挺喜欢北疆的,据说那里民风质朴彪悍,男女都擅长骑射,说话咬文嚼字会被认为是从其他国家来的,仅凭这点他就想去。

月筝又瞪大眼,半天没说话,月阙等得有点儿不耐烦,要不怎么说女孩不顶事呢,平常挺聪明伶俐一姑娘,一听见大事,从耳朵走到脑子怎么就这么慢呢!

他一个人去遥远寒冷的地方?

月阙描述事情向来云山雾罩说不清楚,可这回她就好像被他说得身临其境,看见修长瘦削的凤璘孤身站在一片茫茫雪原上。寒风凛冽大雪飘飞,她怎么也看不清他俊美的脸庞……

就像把一朵盛开的鲜花扔在冰天雪地里一样,她担心他随时要凋零!

跳下地,她已下定决心,就算皇上不让他们跟去,她讨厌寒冷的地方,要走好远的路才能到达,她的漂亮皮衣赶不及做,也要和凤璘一起前往!他虽然话少无趣,脾气疏冷,但对她——每次吃饭她都想方设法靠近他,能坐在他身边的时候,她总是故意把他不喜欢吃的菜夹到他碗里。堂堂的广陵王殿下冷冷瞪她,却还是乖乖把菜吃完。

她的功课总是因为贪玩赶不及做,对子,文章,都是他替她写的。教算学的先生是另外一位,她不过是怕爹爹打才勉强应付爹爹教的课业,算学功课向来视而不见,先生要惩戒,也是他拦在前面,不让她和哥哥皮肉受苦,也不让先生去向爹爹告状。

“哎呀,我的小姐!你好歹梳洗了再往外跑吧!”服侍她的嬷嬷简直是哀号,月筝被闻风而动的丫鬟抓回来,按在镜台前梳洗打扮。月阙幸灾乐祸地抱着臂闪在一旁看热闹,缺心少肺的模样。

广陵王府离原家不远,月筝跑得急,喘得好像要断气。冲进凤璘的书房,她抓着他的袖子半天也说不出话。好不容易把气儿喘匀了,她没头没尾地抛出一句话:“你等我收拾一下东西,多!”

她真怕他“即日”启程,赶不及告诉他等她。

凤璘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年少的脸庞上笼罩着超越年龄的怨艾,“父皇没叫你们跟着。”他说起“父皇”这两个字时带了明白的讥诮。

他的父皇……因为当今皇后的无妄猜忌,几句哭诉,就把他遣送到荒凉遥远的北疆!伤他最深的,莫过于圣旨里的“即日启程”!摆明不给他任何机会,就连舅舅们都因为这句“即日起程”措手不及!

二舅告诉他,皇后昨夜晚宴散后,彻夜在乾安殿哭求,半夜的时候还特意遣人叫去了凤珣,凤珣刚睡下,被吵醒还发了脾气。

凤璘冷笑,如果是他,有个肯为保护他太子之位而彻夜向父皇哀求哭诉的母后,半夜被叫起又算什么?他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他的母后过世了,父皇便变成了凤珣的父皇,只有凤珣才是他的儿子!为了凤珣,就像丢弃一只家养的狗一样,把他远远抛开,居然还用了“加封”这样可笑的字眼。亲生父亲尚且如此——凤璘冷冷看着大口喘气,俏脸涨红的小姑娘,年幼的她又能有多真心?可能她都不知道北疆是个多贫瘠可怕的地方,想同他远行不过是年少贪玩。

月筝被他的口气伤到,明显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不过她能理解他的坏脾气,谁被亲爹坑了还能喜笑颜开啊?

“等我,等我!”她肯定地点头,“你车上还有多少空余的地方?我瞧瞧。”实在不行,夏天的衣服就少带,估计也没机会穿了。

凤璘眯了眯眼,满带嘲讽地扯出一个浅笑,“为什么跟着我?”

月筝眨眼,必须说个他同意带上她强有力的理由。她嘿嘿一笑,双手叉腰,仰头看瘦高的他,“当你的王妃呗。”

凤璘被她的话逗笑,半带自嘲地挑起唇角,“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这么想当我‘梁王’的王妃。只是——”他冷下眼,“你够得上‘举世无双’么?”

他的口气几乎恶毒,就因为他这句戏言,竟然导致了这样的结局!或许这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皇后对他的忌惮从凤珣被立为太子就开始日积月累。可是……他仍旧怨恨自己的愚蠢,仍旧怨恨这四个字!

“这……这……”原小姐扯了扯自己为快点儿出门而催促丫鬟梳的麻花辫,咽了几口吐沫,看起来颇有自知之明。但是她说:“你要对我有信心嘛。”

凤璘失笑,瞧着她粉嘟嘟小脸上一派认真的表情,心底有一丝柔软,拍了拍她的头,他有些哄骗的意味,“那好,你就留下,努力争当举世无双的女子,等我回来。”

“凤璘!”她还是不死心。

“听话。”凤璘瞧见门外的侍卫已经整装待发,无心再与她纠缠,意兴阑珊地向她一笑。

他会回来!当凤璘随身只带了十几名随从,萧索策马出了城门回望泱泱帝都时,他握紧马缰,眼眸深深尽是寒意。回来,不是他的愿望,是他对自己的誓言!

他的笑容,落入月筝的眼中,便成为记忆,像一豆萤火,即使岁月流逝,仍旧微弱而炫丽。

六年后,她仍然清晰无比地记得分别的那天,他向她笑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尖因为眼睛微眯而翩翩轻动,根根都好像刷在她的心上。

清晨下了雨,一开窗花草香味格外清新,月筝瞧见师父手里抓了把碧草从院外走进来,潮湿的山路没让他淡青的长衫沾染一丝泥污。她笑嘻嘻隔窗招呼,有些谄媚:“师父大人早。”

谢涵白抬眼看了看她,淡然说:“不早了,你哥已经嚷嚷着要吃中午饭了。”

月筝嘿嘿笑,抓起桌上自己最新的得意之作摇头摆尾地跑进谢涵白的屋子,“师父,你看看这一幅。”

谢涵白放下新采的草药,一举一动优雅超逸,他细细看月筝摊在案上的画作,是幅水墨山景,把这座渡白山画得气韵超然,笔意细致,用墨典雅,完全不像是眼前这个蹦蹦跳跳的少女能画得出来的。

见师父良久不语,月筝一缩肩膀,夸张地戒备后退一步,好像生怕他说出什么不中她意的评语来,墨黑的水眸顽皮眯起,说不出的灵动活泼。“难道——还是有匠气?”俏美无匹的容貌配上极其生动的表情,让人见之忘忧。

谢涵白抬起眼,浅浅一笑,似有憾意,“你并非真心喜欢作画,不过得益于几分天赋而已。”抱着如此心态作画,也不过是个技艺高超的画匠而已。

月筝凑近他,她笑的时候眼睛里就像聚积了一汪星空下的清泉,“师父,你就说,除了你,还有没有行家能看出你说的匠气?”她的确是不喜欢画画弹琴,就因为当初凤璘那句“精通琴棋书画”,她才下了大决心刻苦学习。

“京中无人。”谢涵白云淡风轻地说。

“就连曹淳也不能吧?”月筝笑容满面,她不求达到师父说的什么了无所求的至高境界,只求能糊弄住行家,夸她一句举世无双。

谢涵白一展眉,“不能。”

月筝哈哈大笑,“那就行了!”

杜丝雨拜入名师曹淳门下,月筝就很不服气,她要拜师就要拜个比曹淳更厉害的。曹淳号称第一才子,人称曹谪仙,一手丹青惊才绝艳,琴技更是整个翥凤无人能及。能与他一较高下的只有内行人才知晓的“渡白山人”,因为隐居避世,所以知者甚少。当年谢涵白曾经画下“知寒图”一幅,雪中数枝红梅,题诗一首,送给友人做贺岁之仪。友人见了叹为绝世之作,自己不敢私藏如此珍品,献入皇宫。

此画及题诗被惊为神迹,皇帝珍而藏之,曹淳奉旨一观,当下惊诧,愧说从此不敢称“擅画擅诗”。谢涵白名声大噪于皇族贵戚,皇帝费尽心思也不曾再得一幅画作。谢涵白懒于陷入俗务纠缠,十几年来再无墨宝现世,民间虽然知之甚少,皇族贵戚却视他为神话逸仙。

当初献画于皇帝的友人,恰是原月筝的舅父,谢涵白唯一的朋友。舅舅自豪无比地对她说可以让她跟着渡白山人习学时,年少无知的她还很不识货,被“山人”两个字打败,说什么也不肯投入一个山民的门下。

后来当她得知此山民不仅天赋奇才,还修炼了一身好武功,所以皇帝明里暗里找他这么多年也奈何不了他。而且,音律,棋艺,医术……她估摸着,天底下就没这山民不精通不知道的了,这才真心叹服。她哥哥苦苦哀求,泪涕横流,才以“买一送一”倒贴白给的形式也拜在座下,正职徒弟兼职杂役。原氏兄妹分工明确,哥哥只肯学功夫,其他就只限于不是文盲。妹妹只肯学琴棋书画和一些轻身功夫,以期跳舞的时候身形更为飘逸绝美,投师六年,还是手无缚鸡之力。

月阙提了两只野兔,兴高采烈地小跑回来,毫不见喘息。“师父,加菜。”他向谢涵白举高兔子,昔日的顽皮小子已经长成俊美少年,他笑的时候很他妹妹很像,贼贼的,却可爱。

“师父,”月筝摇头轻叹,娇媚神态是她对着镜子苦练多年,又受到谢涵白精心点拨,绝对无懈可击,蹙眉时尤其称得上我见犹怜。“你当初收下我哥,是为了灭绝渡白山上的飞禽走兽吗?”

谢涵白肃然点头,“是啊,已经所剩无几,大可让他出师下山了。”

“得了,得了。”月阙无心理会他们,直盯盯地看着手中“濒临灭绝”的兔子,“还是烤着吃最香。”他笑得温情四溢,“走啊,妹。”他只有在招呼妹妹做饭时,才最富有手足之情。

谢涵白拿起新采的草药细细观看,任由两个宝贝徒弟连吵带闹地杀去厨房,原家兄妹从小呱噪,好在他也习惯了,鸡飞狗跳中仍能辟出一片净土。

月筝从厨房窗子探出头来,“师父,你今天吃辣不?”

谢涵白皱眉思索了一下,吩咐:“微辣。”

环视因烤兔子而烟雾缭绕的草庐,谢涵白微微一笑,当初……为什么会收下这么对儿徒弟呢?虽然对渡白山上的飞禽走兽抱有深深歉意,他还是没有后悔过。

也许是缘分,见到月筝的第一眼,他就发现她眼眸深处的固执。

他没有看错,六年来,这个看似懒散娇憨的女孩坚持不懈地学会了她想学的所有东西。

孜孜追求自己的爱好并不难,可月筝日复一日刻苦钻研的全部,她都不喜欢。

她的坚持,近乎执妄。

这样的她,引得他倾尽全部细细教导,虽然明知她并不是理想的弟子。

第4章 风云难料

原家在广陵府的宅院不算宽敞,仆役也只有十几人,广陵王改封梁王远赴北疆,原学士不再担任王师,被派往广陵府担任府丞文书襄赞。这是个比翰林学士还虚的官职,就是朝廷养在广陵府的闲人,只要拟拟公文样式,指导下小文书们行文措而已。

皇后猜忌梁王,连梁王的教书先生也跟着不待见,这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原学士还在花前月下惆怅过,喝两口淡酒无限感慨地说“时不予我”、“襟抱难开”之类的酸话,好像自己曾经风光过一般。

好在原家其他人都不以为意,快乐度日。原夫人心情好,会对丈夫婉言相劝:“人生贵在平安和乐。”心情不好,就淡嗤一声:“在京城也不过如此,老爷你算不得有何起落,何必妄自慨叹?”

月筝忙于研究各类才艺的省力取巧之法,月阙本就是除死无大事的主儿,原学士的抑郁无人响应,就更抑郁了。抑着抑着也就习惯了,广陵山水娟秀,原学士携夫人四处游弋,写出来的文章倒有了些灵气,不再酸腐空洞,渐渐在广陵名头响亮了起来,喝醉了以后也开始说徜徉山水,悠然自得之类的话了。

渡白山距离广陵府不过一天的路程,原家兄妹每月都要回家探望父母——顺便在城里繁华的集市上乱买东西。原学士深深觉得这才是他们积极回家的真正原因。

原学士昨夜写了首相当得意的长诗,恰巧儿女都回来了,听众多了分外高兴,急不可待地在早饭桌上就拿出来献宝。他抑扬顿挫地吟诵着,月阙早起练功,早饭向来吃得比别人香,不愿听爹爹的杀鸡嗓子,他故意把粥喝得呼噜呼噜响,十分嘈杂。原夫人和月筝安然吃饭,并不觉得月阙发出的噪声破坏气氛,因为她们根本没有听原学士在念叨什么。

“筝儿,为父此诗如何?”原学士笑眯眯地捋着须髯。

“爹,你又超越自己了。”月筝头都没抬。

“筝儿,这就替为父题写这首诗吧,为父想把它挂在书房里。”对女儿的字,原学士还是服气的,小楷能写得隽秀玲珑,行书草书可以写得大气潇洒,他自愧不如。

月筝正好吃完了最后一口,抬眼柔柔地瞧着父亲,神情乖巧娇媚,口气却冷漠坚决:“休息时间,概不做工!”

原学士一板脸,端出父亲的权威:“写字作画这等风雅之事,怎能视为做工?!”

“好了,老爷。”原夫人也用完饭,“她不写就不写吧,反正我也要带她去府尹大人家做客。”

“啊?!”月筝大惊失色,府尹孙大人算是爹爹的顶头上司,孙夫人很喜欢叫原家内眷“过府一叙”,听她叙,卖弄下府尹夫人的威风和见识。“我不要去!”月筝斩钉截铁。

“去吧,去吧。”月阙吃完饭,屋里安静了,他笑嘻嘻地劝说妹妹,幸灾乐祸,表情相当无耻,“娘要带你去,不过是想让你压压孙小姐的威风,让娘脸上有光,也算你报答养育之恩么。孙小姐……”月阙摸下巴,思绪飘远,“长得不错,就是嘴巴大点儿,我一看见她,总觉得肚子饿,什么吃的都被她抢去吃了似的。”

月筝懒得理他,一脸肃穆,可惜她长得娇俏,生气时候嘴巴会微微有点儿嘟,怎么看都像撒娇。“就算忘恩负义也不去!”

“哦?”原夫人倒没生气或者强迫的意思,淡然掂了掂腰间荷包里的碎银,通情达理地说:“那就算了,我自己去。”

月筝长长的睫毛极快地上下纷飞一阵,她当然知道娘亲荷包里哗哗作响的是下个月的零用钱,深吸一口气,原小姐极为诚恳地看着娘亲说:“母亲生我养我,恩重如山,我怎么舍得母亲独自受苦?定当甘苦与共!”

“还是筝儿懂事,”原夫人状似欣慰,“速速打扮妥当,这就随娘去吧。”

孙夫人刚从京城回来,召集了不少下属家眷来“恭听”游记,原夫人和月筝到的时候,小小后厅已经花团锦簇到了不少女眷了。

坐在上首的孙夫人瞧着原家小姐穿了身月白夏裙,跟在母亲身后亦步亦趋步态娉婷,心里顿时有点儿不痛快。原家姑娘拜师学艺不常在家,没想到今天跟来了,未免扫了自家女儿的风头。

果然,原本笑语盎然的小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细细盯着月筝看,原小姐的美貌在广陵官宦人家中还是都有耳闻的。

月筝只是半垂着头,似乎对大家的注视毫无所觉,长发上的精致步摇随着脚步微微款摆,长睫低垂似娇羞又温柔,整个人都好像拢着淡淡的月光,本就精致的眉眼,因为她的娇柔气质更加撩动人心。不仅美,而且媚,媚得雅致,媚得让人生怜……

孙小姐也在瞧这个年岁相当的少女,简单准确地概括了原月筝:狐媚子!桃花精!

“原夫人,快坐,快坐。”孙夫人表面上还是很热情的,待原家母女坐定,就啧啧称赞,“原夫人,你这女儿当真好相貌,与杜家千金相比,也逊不了几分。”

月筝闻言,似害羞的把头更低了半分,嘴角不为人知地抽了一下,孙夫人把她赞得——真够让她闹心。

原夫人笑了笑,“小女如何能与杜尚书的千金相比?慢说杜小姐艳冠京华,就像孙小姐这样名满广陵——府的,也天差地远呀。”

月筝真有点儿同情孙小姐,被她娘夸得她听着都觉得寒碜。广陵府是广陵郡的首府,城郭并不很大,“名满广陵府”就好像说人家在自家后院家喻户晓似的,别提多恶心人了。

孙夫人首战失利极不甘心,只好另辟蹊径,装作很为女儿委屈的样子:“萱儿再美,终究输在家世。”家世两字咬音甚重,“太子选妃在即,纵然是我家收到入选旨意,太子妃之位恐怕还得落在杜小姐身上啊。对了,原夫人,你家可有收到进京待选的旨意?听说当初你们与太子也很相熟。”

对于孙夫人的明知故问,原夫人淡然一笑,“原家小小襄赞之家,哪有资格攀龙附凤。”原夫人见好就收,不再针锋相对。

广陵将军的夫人着实细看月筝,越看越中意,这姑娘貌美还在其次,不言不语的,看着着实柔顺可人。自家儿子正值婚配年龄,原家虽然无权无势,却是书香世家,各方面都很让她满意。

见原夫人说完话,孙夫人洋洋得意地不接口圆场,对理想亲家有分回护之意的将军夫人开口说道:“孙夫人似乎弄错了,我听我家老爷说,这次好像是为梁王殿下选王妃呢。”

月筝轻轻一颤,梁王?

“不会吧。”孙夫人有点儿讪讪的,旨意上的确只是宣召官宦人家的小姐入京待选,没明确说是给太子选妃。“太子殿下比梁王位尊年长,不可能哥哥没选媳妇,给弟弟先选吧。”

一个小主簿的夫人急于帮衬府尹夫人,有点儿没分寸地说:“孙夫人说的有道理,先选梁王妃,难道挑剩下的再当太子妃么?”

这话说的很不中听,无人接口,气氛顿时有点儿尴尬。

“请问,”一直没抬起头的原月筝突然出声,“梁王回京了么?”

将军夫人顿时对这个女孩更满意了点儿,人漂亮,嗓音也好听。

孙夫人刚从京城回来,正得意着,很权威地回答说:“回京了,京城里到处都在谈论他,我和萱儿觐见皇后娘娘的时候,还有幸见了一面。”

提起梁王,孙萱儿神思恍惚了一下,微笑低喃道:“能嫁给他,不当太子妃……也值了。”

听女儿突然花痴兮兮地冒出这么一句,孙夫人顿觉颜面扫地,也没细思量,高声打断道:“梁王怎么能和太子相比?北疆贫瘠,梁王又年少轻狂!”传播小道消息的天性让府尹夫人环视了在座的女眷们一圈,她们瞪大眼急于知道的表情十分鼓舞她,“梁王一回京,就被京城名妓迷住了,要给人家赎身。京城名妓笑红仙啊,身价就要一万两黄金!说起来笑死人,这个梁王也真好意思,自己只能拿出二千金,人家名妓自己掏了二千,剩下的竟然问太子殿下借!堂堂一个藩王,连一万金都拿不出来,还学人家……”

月筝冷笑一声,“太子不更差?出钱让弟弟嫖妓!”

这话一出,谁与争锋,所有人目瞪口呆地瞧着片刻前还明艳如花,温柔似水的美人儿,将军夫人受到的震撼尤其深重,感觉心中的某处美好崩塌了。

月筝起身告辞时还是那么婀娜,转身而去的态度却是那么果决,直到她摇曳生姿地走出后厅,大家才缓过神来,孙夫人语义深长地微笑对原夫人说:“你这女儿——还真特别。”

原夫人低头沉思着什么,好像没听见孙夫人这句满是诮意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