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今安在上一章:第 64 章
  • 当女博士重生到民国守旧家庭/今安在下一章:第 66 章

就像她明知道这个黑暗的时代,一点零星的火苗绝无可能颠倒故事剧情从头再来,就像历史上无数次曾经被扑灭的火光一样;她仍旧无论如何都要去尝试一次。

渐渐的她看不到佐久间的狂乱大笑与马厩里的尖叫,更听不到外面的打斗声与枪声。她看见佐久间的笑化作视野里一片大白牙齿,指着他腿间的钥匙。她几乎出于本能的举起手里的手枪对准了他,却颤抖的没有办法扣下扳机。在视线被从头顶流淌下的红色粘稠液模糊时,她似乎看到佐久间左侧小腿中了一枪,大笑着往后仰躺下去。她看到他倒地时冲着她身后狂喊着什么的时候,有人从后面紧紧托住她拿枪的手,对准了佐久间双腿之间,带动她的食指扣响扳机。她看到佐久间倒地前因痛苦与得偿所愿而扭曲的狂笑的脸,视线似乎就从他的脸开始被撕裂。

这一次转轮手枪的后坐力好像也不是特别强。

仰倒进谁的怀抱里时,她突然笑着想。

——

马厩门被打开后,英军将马厩里的人救出来时,汴杰明已经在去带红十字医生过来的路上了。

两个英军在给受了巨大惊吓的两名中国女人和失血过多的佐久间做急救,楚望额头上的伤口已经给简单包扎了一下。在没有确定她身体别的地方有没有受伤、医生尚未赶到之前,没人敢动擅动。

谢择益将她搂在怀里一动也不敢动。她额头血渗出绷带,眼睛也糊住着,整个人汗淋淋的,有一阵没一阵的说着胡话。

谢先生,她们还活着吗?

嗯。

谢先生,许小姐呢?

也还活着。

谢先生,他们会保护我们吗?

嗯。一定会。我也会。他说。我也会。

谢先生,我不想开枪的,我没有忍住。对不起,对不起。

交给你的东西,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他说一句,便小心翼翼亲一下她的脸颊与鼻尖。没关系。

她笑着点点头,突然又哭了出来,低声说了一堆话。

他凑近一些,安静的听着。

有一次地震了,我在距离活埋了数十万人的城市隔壁的地方。那座城市刚好侥幸躲过一劫,城里人四散奔逃,为自己的幸运而庆幸,我也是其中之一。那天晚上下雨了,我突然想起我曾经也去过那个掩埋了十万人城市,在它完好的时候,那天也下着雨。我见过那里许多人,那时他们还好好活着,没有被埋在泥土里,他们跟我一样撑着伞,和亲人与爱人一起。我只要想到那场雨,我就会想起他们活着时的样子,可是我什么都不能做。一开始我也曾可以选择什么都不要做,可是我做不到。我一直想去一次金陵城,我一直在想那里是否和上海一样,早晨有叫卖油炸桧与馄饨的小摊,有清晨妇女扎堆作伴的鱼市,有贩售白兰花的老太太,有赶夜下班回家的纺织工人,谢先生,我一直想去一次金陵城……

等你好过来,过几天,下周,我就带你去,好吗?谢择益轻声说着。

渐渐的,她说的话他开始有些听不懂了。

谢先生,我一直想要有空时就去金陵城看一眼的。看一看那三十万人,她们也许会在梧桐树下擦肩而过时冲我微笑,也许是载我的黄包车夫,贩售鸭血汤的小贩,有人在路边赠我一朵栀子花……只要看到他们那么温暖鲜活,我就没法装作从没见过。第一堂物理课上,教授跟我讲过,一战是化学家的战争,二战是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的战争。我周围人人都忙着抢研究课题,都在忙着找工作或者找男友,人人都想拿绿卡的时候,却从没有一个人问过我,身为一位物理学家该如何为国效力。一位物理学家该如何为国效力?可是前一秒我仍旧还是个学生,我在dealine那一天拿着我的论文初稿被教授骂的狗血淋头……谢先生,你看,我枪还没练好呢,怎么突然就被推到战场前面了呢?这个课题还没有人写过呢,我要怎么硬着头皮写下去?可是我看到一双双朝我看过来的眼睛,他们睁大眼睛望着我,他们的性命都系在我身上,但是我都不知道是不是对的,甚至无法使自己知道,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之前用最坏的恶意对待那一群人的我,到底和佐久间有什么不一样。我没法告诉任何人。唯一可以讲话的人,我与他多说几句话,便被污蔑与恶意揣度。我有满肚子牢骚,好想同人好好讲一讲……

她一边讲着一堆乱七八糟的话,一边抓着他衣服扣子,将他军装都哭湿大半。谢择益听着,只当她在说胡话。

外面传来泊车的声音时,她已闭上眼睛不讲话了,也不知是哭累了还是已经昏过去。

谢择益手已经木到失去知觉,仍将她紧紧抱在怀里,失措的冲外面狂喊:

“——汴杰明!”

第110章 〇三四 阿正之一

她这一觉过去就是二十小时。

与公共租界西洋船舶码头红十字医院的静谧完全相反。在这二十小时里, 这报讯发达的上海滩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申报》与《商报》的编辑在凌晨三点收到一卷胶带, 连夜将前一日的报纸推翻重制,终于使得这批照片赶在九点上班之前, 准时投递到上海各大洋行、公寓与门店。

所有拥有晨起读报习惯的人, 在翻开这销量最高的报纸时,发现不论报纸几乎所有篇幅都用来披露一组照片, 一组在这漫长停电夜里慢慢滋长的恶魔, 竟与全上海人一齐静默无声度过长达数月的安眠夜。

一张照片上印着以数以千计的试管、锥形瓶与透明密封罐中悬浮在福尔马林里的人体器官、成形胚胎与婴儿。

一张照片印着数以万计储藏于冷藏柜的培养皿,上面的日文标签与相应的文献资料,都用简明扼要的汉字翻译了过来, 其中诸如“鼠疫杆菌培养皿”、“牛血粉(〇三三)培养皿”、“人血(石井)粉”字样,在报纸头条用黑体铅字印得触目惊心。

除此之外, 还有一条最为重磅的照片, 是存在于一沓名为《中华猿解剖实录》卷宗里的——卷宗上一副照片,一个男人被绑在手术台上,三个穿白罩衫和胶皮手套的医生正在对其进行活体剥皮, 下附日语,美其名曰——烧伤治疗素材。

一套生化设备副本开头写着这样一句摘要:“虹口纺纱厂医院进行的共九十组〇三三试验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点六二,足以证实这种武器惊人的杀伤力,亦足以证实陛下的英明武断。”

……

三家报社联合披露, 让这本就比其他城市更为商业、娱乐化的上海城,在四月二日整一天,整个地动山摇了;而在当天凌晨远送到全国各地其他城市的当日份报纸,也在未来几日陆续将消息广播到这片远东大陆上。

而当夜没有收到这卷秘密胶卷的其余报社, 大部分都在报道六周实验成功完成新研究的“中日英友好晚宴”;而这些不合时宜报道,正从侧面烘托这组照片的耸人听闻与这场晚宴的荒诞不羁。

照片与报道来得极快,几乎打得公共租界工部局、日捕股与南京措手不及。南京在向工部局提交拘捕令及武装军人进入租借地进行拘捕的申请。得到工部局英美法三国批复后,立马下令派遣二十五军六师二团团长宋竟如带大批二十五军武装士兵赶往上海进行武装警戒,以防群情激愤下,有“心怀不轨之徒”企图煽动人群发起暴动时,方便随时镇压。

在这个黎明时分,这个城市从黄浦江上发出第一声低怆悲鸣时,仍有一些报纸在报道一些花边新闻。如果一些人这一早格外无聊,兴许会留意到其中夹杂着一条订婚讯息,是关于林郑两家的。

楚望睁开眼来时,入眼是一片寂静的白——白的墙,白的天花板,白枕头与白棉布床单。

一片寂静的白里,白的墙与窗帘外头隐隐有低语声。她微微动了动,全身都发软无力,头尤其的痛;嘴里干到唇跟齿也有些黏住了。嗓子又痛又哑,张嘴讲话时控制声带发生太过用力,嗓音有些嘶哑,一瞬间她还以为自己变声成了个男人。

拯救会的白人救助会女护士闻声赶过来扶她,用苏格兰腔关切的问:“想喝水吗?或是想去盥洗室吗?你脑部有一些轻微震荡伤,会有一些头晕症与恶心呕吐感。不想不舒服就躺好不要动,有事请让我与玛丽来扶你。”

她略一摇头,一阵晕眩感袭来。哑着嗓子问:“外面什么声音?”

“都是来的找你的,你的朋友和亲人。但是你不能受打扰,女士。看护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只能邀请至多一两人……”

“都有些谁?”

“有许多人,约莫十个,早晨来了一些,走了一些。哦,对了,送你过来那位军官同我保证不和你讲话的前提下,我答应他替你守病床,刚才才出去,似乎是给你带病号饭的去了。”说起和年轻男女有关的事,女护士讲的眉飞色舞,话也变多了,“外面来看望你的,有三个是波兰人、荷兰人美国人,等候了一上午,已经走了,给你留了花,说明天再来看望你。有个混血女孩,其他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名字我都不太记得,就记住了个斯,斯什么,我再去问问。”

她叫住护士,“可以请他进来么?

“斯?”女护士一挑眉,“好的。”

女护士出去叫人时,她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头部与额头连着下巴已经严严实实包扎起来,只留了张脸在外头;她身上衣服也换成了干净的棉麻病号裙。她这个样子一定很好笑,她想,大约像是个天主教尼姑。

门口响起动静,一抬头,她发现那个“斯”竟然是斯应。护士跟在后头进来,手里拿着鲜花束与卡片,替她放在床头便出去告知外头候了一整天的那群人,叫他们改天再来探病。

为显得礼貌些,楚望试图支起身,斯应忙请她躺好。她躺在床上静静等着斯应开口,时间只有十五分钟,斯应也不多耽搁,说:“知道你与你父亲近年有些嫌隙,他便想叫我托太太同你商量两家婚事。”看了看她的表情,“她中文不够好,怕她使你不能懂得,就冒昧来了。”

“不会。”她平静的说着,“你们的商量结果是什么。”

斯应轻咳两声,用一种近乎温和而平静的口吻:“沪上饭店之后,我们决定让言桑去纽约继续学业,学习国际法,这也是他的个人意志。如果你那边的事情解决了,如果你愿意,结婚以后,便送你们一同去美国。当然,如果西北的事情是另一种走向致使你无法出港,那言桑也可以……可以与你一同。”他与太太都更为钟爱躺在病床上这孩子,清楚爱子也只钟爱她;但他们也清楚,他更需要的是什么伴侣。这是他们能为他做出最好的决定,也是最坏的决定。

她垂着眼睑想了想,微笑道,“多谢斯伯父与斯太太垂爱,可我受不起。”

斯应道,“为何香港莲花路为他指责你姐姐,沪上饭店替他出头,频频维护他,让他记挂着,又来说你受不起?”

她将斯应静静望着。

斯应叹口气,“受不受得起,他都会念你一辈子。无论你身在何处,嫁人与否,他心里不会再有别人了。”

“斯伯父,我尊敬您,言桑值得更好的人。而您也知道,我不是那个最好。您与言桑都是十分简单干净的人,事一君无悔,择一人白头。因为干净纯粹,泾渭分明,太曲高和寡,也太容易被辜负。” 她想了想,“倘若您放弃那位不再值得依靠的领导者,将您手头这样好的兵力与线报用到对的决策者身上,就是锐刃。伯父,您有试想过,这把锐刃用对了地方,可以劈开多少腐朽混沌么?”

斯应大抵是没料到自己本是来劝服她,反倒被她劝服了一番,不由得沉默了一阵。

十五分钟到了,护士敲了敲门板提醒。斯应起身时,楚望又说:“伯父,您往后若来找,我随时恭候您来。可是请不要再替我那位‘父亲’作说客了。他不值得我的尊重,绝非只是因为他于我而言不是一位好父亲。他阴险、市侩,甚至不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他不值得您这样托付一片赤诚之心。我知道今天讲出的这些话,已经大逆不道得可以拎出去杀头了。即使如此,仍然想请您与他交际与会,治世论政时,能想到我这番话,再三思而行。”

斯应临出门前,突然回头来看了她一眼,久而郑重。她记得从前看斯应初回国时的画像时,是极有一番风度气派的。当年那位热衷于权利角逐的风云人物,如今也不知是被伤透了心,眉宇间已一些老态。

斯应一言不发的离去了。

她仰着脑袋看了看天花板,心想,佐久间说的没错,打出人生见血第一枪,她整个人格都得到升华,连带心灵仿佛也被荡涤了,所以突然文采好的连自己也有些佩服。她决定趁热打铁写一封早就该写的信,于是问护士讨来纸与笔,垫在小餐桌板上,略一思索,下笔飞快的写起来。也不知是脑震荡厉害了还是时隔多年记忆力减退的厉害了,她回忆起来特别吃力,写几句就要搁笔歇一歇。就这么写了小半页,突然听到一个人在外面与玛丽用英文谈话。

一听到那熟悉的牛津腔,她心突突的一跳,突然想起来,好像自己昏过去之前,似乎仰躺在他怀里说了一堆不得了的话。但是具体说了些什么,她又不大回忆的起来。连带着听到谢择益的声音都有些莫名紧张,整个人往被子里缩了几寸,手里仍拿着纸和笔,从洁白的被单外头露出半颗脑袋,心虚的望过去。

第111章 〇三五 阿正之二

谢择益轻手轻脚走进来时, 见她醒着, 微笑着拖了只藤椅坐在她床前,替她将桌上摆的乱七八糟的花儿和丹麦人礼品店里的小玩具随手收拾了一下, 给他手里的食物腾挪出一个小空隙。那里放着一张她字写丑了的废纸, “亲爱的言桑先生”。他瞥到,云淡风轻的将它和卡片收在一起。

她盯着他看, 试图从这一系列举动里找出点什么可疑之处。

“你写, 我不吵你。”他将食盒拆开,放在床头桌上,一抬头, 见她一直看着自己,不由得微笑一阵。

那笑是再温柔平常不过, 但此刻笑不由的令她有些诚惶诚恐, 嘴蒙在被子里,眼望着他问,“笑什么?”

谢择益手里在悉悉簌簌拨弄着什么, 昏暗灯光下只见到他骨节分明的手指飞快的动着,抬眉看了看她,问,“你知不知自己现在长得像个什么?”

“什么?”

谢择益抬起手, 手里拿着一颗剥了壳,洁白光滑的鹌鹑蛋。

那颗完美的鹌鹑蛋在他苍白手指上长的浑然天成。她摸了摸自己包扎得严严实实的脑袋,气得一阵头疼。不甘心的将脑袋全伸出来,问:“谢先生, 我教你一句方言。你知道,北平人见了你会怎么称呼你么?”

“怎么?”

“片儿警。”

她讲完这个儿化音,一抬头,见谢择益似乎颇有些无奈的眯眼看着自己,不由得将自己得意得咯咯直乐,一边仿佛畏罪似的埋头笑着拉过餐桌板接着往下写信。笑容还没散去,那颗鹌鹑蛋就塞到了她嘴里。嘴里塞着东西不能讲话,为表震惊和愤怒她睁大眼睛去看谢择益;可是一颗鹌鹑蛋进嘴里,她周身器官都像重新启动了一样,强烈的袭来的饥饿感将她打败了;于是一边气呼呼瞪过去,一边嘴里嚼吧嚼吧的将鹌鹑蛋吃进肚里;而后那眼神就变成了:好吃,还饿。

谢择益转头又剥了一颗塞进她嘴里,说,“还好,尚还知道生气和饿。”看她吃的开心,伸手在她缠着绷带的头上轻轻摸了摸。她嘴里吃着东西,突然感觉到绷带外面手掌的温度,一股异样的暖流蹿过心头,仿佛一剂温和麻醉下去,周身伤口都药到病除,伤痛全消。她低头沉思良久,没搞懂是为什么。一边疑惑着,一边也默默松了口气:照他这样子看来,大约那番昏倒前的胡说八道他也没放心里。

她不方便动弹,谢择益替她将枕头垫高一些,半仰躺着接着写信;吃的送到嘴边,她便就着谢择益手里的勺子一口一口吃着,充分享受作为一位病号的最高礼遇。

又隔了一阵,玛丽过来说:“病人是时候该睡觉了。”见她在写字,皱着眉头说:“伤了头,就不要这么费神写字,得好好休息啊。”

谢择益转头看她一眼,说,“请让她再写一会。等吃过饭以后再睡。”

玛丽瞥了眼那样式各异的食盒中的菜式,每样都只一点,大大小小二十余只,神情怪异的说:“医院食物很健康的,干什么这么费事去外面带回来?”

栗子鸡里小块栗子送进她嘴里,谢择益转头微笑着说,“中国人不爱吃面包,这一位在中国人里面还要格外挑剔一些。”

楚望由衷的点点头,突然的却想不起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挑食了。隐隐觉得自己从前好像不挑食来着?

玛丽犹豫了一阵,妥协道,“那就再多十分钟,否则莉莉也不饶我。”便推门出去了。

没隔几分钟,楚望与谢择益都听到门外还没走远的玛丽用极轻的英文向莉莉哭诉:“我也想要交往一个这样子的男友!”

谢择益笑了。她吃着东西沉默了一阵。

“谢先生吃过饭了吗?”

“嗯。你醒来之前出去的,常去几家餐厅都已经打烊,所以叫阿妈过来做了菜,带过来前吃了点。”

她点点头,“那个小孩呢?”

“在楼下,有郑先生郑太太帮忙照看着。”

“咦?”她略略支起身子。

“昨晚你走之后,日捕股会带人去家里搜过,所以事先便请人送去楼下,已经麻烦过郑先生郑太太。恐怕最近都要寄养他们家中。”

她感觉到事情好像变得越来越离谱。

谢择益于是笑了,说,“你知道郑先生郑太是葛太请来的么?”

“哈?”

“专程请来,以防我没将你照料妥当时,还有郑先生出手。郑太么,每天没事等在家中听着楼上动静,防我的。”

“防你做什么?”

谢择益没接话。

她突然想起,郑太太其他时候都没太常来打扰,偏那个小孩儿送到家里第二天在楼上闹了个不停,那晚郑太太立刻就出来打听了。还抓着问:“今天楼上怎么闹个不消停?”她接着往下想去,想明白之后,立刻的脸红起来。

这都什么跟什么……

她把脸又缩进被子里,很快的转移话题,“我受伤的事告诉她没?要不,晚点再告诉她,等我好一些……她若是见我现在这样子,大约会将你骂一顿吧?”

“葛太怕是已经知道了。不过最近上海戒严得厉害,要进租界里还得费一些时间。”

“嗯。”她皱着眉毛点点头,“谢先生,你会有事么?”

“我会有什么事?”他替她将枕头放下来,右手支在她床头,左手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说,“该睡觉了,想说想做都留到明天。还伤着呢,这么聪明的脑袋,得养好了才是。”

她点点头。

“明天想吃什么?”

她眼睛一亮,“可口可乐。”

谢择益眯眼笑看着她,在自己锁骨往上比了个高度。

“……”

“怪我。所以往后真的不能再喝了。”

第112章 〇三六 阿正之三

四月三日清晨天未大亮, 眼见大事不好的工部局日捕股趁夜备了一艘邮轮从以洋泾浜为界的法、公共租界与黄浦江交汇处悄然行驶出港, 登船的日本科学家却意外遭潜伏码头上的震旦大学与政大二十余名学生拦截。慌乱出逃的日本卫队大班眼见大事不好,为使邮轮顺利出港, 请租界当局出动逮捕了其中十余名学生。

两天后, 成百上千大学生赶到工部局会审公廨请求释放学生。上海联合北平天津多家报纸大肆宣扬殖民者的暴行,激起北平上海众人愤懑之情。林梓桐作为被派遣往上海的二十五师团军官之一, 也在三天清晨抵达上海。

楚望这几天按时换药、吃饭, 也陆陆续续从谢择益口中听说些许外界传闻。他讲故事一样轻描淡写的讲,她也听得平静。大约身体急不可耐的想要快些病愈,睡眠多得离奇, 几乎除了吃药与吃饭时间,与谢择益也说不上几句话, 更别提来探病的其他人。

迷迷糊糊间听到谢择益在门外与一个熟悉男中音谈话, 没一阵就走了。谢择益折返回来时,她便轻声问道:“林梓桐来了么?”

“不知你醒了,他便先说去探望另一位朋友, 一会儿再回来。”

她听完想了阵,“许小姐也在?”

“嗯。”

“我也想去看看她。”

“你自己也还是个病人。”

谢择益刚斩钉截铁的拒绝,一看那巴巴望向自己的眼神,对视三秒后, 转头拦住莉莉问:“可否带她在医院里走一走?”

“她这两天也好很多了,”莉莉看了她一眼,想了想说,“别离开医院就好。”

一听不能离开医院, 她很惋惜的“啊……”了一声。

谢择益与莉莉都转头来将她看着,用英文与中文各自问了一遍,“你还想去哪里?”

“想……回家一趟,拿点东西。”她用英文说。

“他不能替你取?”莉莉问。

她看着谢择益,有点难以启齿。这年头内衣还没普及到远东大陆,女人们都用“束奶帕”或是仍沿用着肚兜,大多数因此胸下垂或者干脆导致平胸。二七年以前她还在发育之初,后来突然提倡起了天乳,她觉得怪怪的,就私底下委托索米尔先生为她做了许多胸罩。后来他回法国后,偶尔也时不时会寄一些给她,这才使得她终于没长成个平胸或是胸下垂。那天送到医院后,外套虽是给玛丽与莉莉脱下来换作干净的麻布病号服,每隔两天也会给她擦拭身体或是更换外衣,但内衣内裤都没动过。也因此,今天大好了,她也觉察到自己由内而外的散发着臭味,像个臭豆腐。

谢择益态度温和下来,盯着她用中文问,“东西放在哪里了?”

她想了想胸罩的尺寸和形状,望着天说,“算了,也不是特别急……”

莉莉笑着说,“自从霍格太太住进来以后,霍格先生替她修整了天井花园,现在特别漂亮。她住进来以后还没看到过吧?有空可以去那里走走,心情会好很多。”

楚望问:“是那个上海开埠后,带着太太从广州过来,在外滩给她买了八十亩地做花园的霍格先生么?”

莉莉笑道:“是啊,真羡慕霍格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