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华锦收了笑,“你说,到底是什么人大白天地在这里想毒杀我?会是南齐和南梁的奸细干的吗?”

“不是。”顾轻衍摇头,“京中方圆百里,没有南齐和南梁的细作。自从我十岁起,从外祖父手里接手了八大街,他们安插一个据点,我拔出一个据点。若是南齐和南梁的奸细,不可能我提前毫无察觉。”

“那会是谁?”安华锦眯起眼睛,“这么想我死,是哪个皇子?为了阻七表兄的路?”

“也许。”顾轻衍道,“陛下虽春秋鼎盛,但皇子们都大了。一众龙子风孙,全部都好模好样地长大,且都不傻,母族算起来也都不弱,争夺帝位,也是时候了。”

安华锦气笑,“所以,我刚进京,就迫不及待地要对我下手了?可真有他们的。不过,杀了我,确实是条斩断七表兄后背的路。”

“七皇子大概料到了,所以没来。”顾轻衍温声说,“他若是参合进来查案,一旦查出哪个皇子,陛下必定重重地记他一笔。”

“七表兄不傻,这时候留在京中以观各方动静才对。”安华锦说着,又转回到楚宸身上,“楚宸不该想不到,他掺和进来,总不能只是为了表面这些。”

“善亲王府的立场是要择一皇子而立扶持之功,他正好趁机看看,谁是黑谁是白,跟哪个才是押宝。”顾轻衍道,“就如当年的善亲王,虽都姓楚,但投了先帝,才保了如今善亲王府昌荣。”

“善亲王府的人看来也不傻,是我小看人了。”安华锦琢磨着楚宸三年前竟然差点儿追查到顾轻衍,便不如外表所见那般无害,如今顾轻衍算是点透了他。

顾轻衍笑,“善亲王府的人自有生存之道,楚宸胜于善亲王。”

“说起来,还是我姑姑慈善,让陛下和妃嫔一个接一个地生,给他儿子挡路。”安华锦轻哼,“这也怪我爷爷,不知道怎么想的,在我姑姑出嫁时,对她警告让她一定要贤德。”

顾轻衍轻叹,“说起皇后,可真当得上母仪天下,朝野上下,无人说不好。大约安爷爷早就看清了陛下吧,皇子众多,陛下心下才踏实,若只七皇子一个,陛下才不会踏实。”

安华锦“哈”地一声,彻底服了他爷爷。

安家要的是大楚太平,百姓安居,可是陛下要的是什么?是安家能让他安心。

大昭寺山脚下出了大案,大昭寺今日也遣散了香客,闭了山门。

安华锦和顾轻衍到了后,看着紧闭的山门,安华锦不客气地上前大力叩门环。

一个小和尚从里面探出头,“阿弥陀佛,施主,今日敝寺谢客!”

“我是安华锦,他是顾轻衍。”安华锦站在小和尚面前,瞅着他,“你去问问贵寺住持,还闭寺吗?”

小和尚一惊,顿时惊讶地看着二人。

安华锦和顾轻衍的容貌都是一等一的好,如今站在山寺门前,千年古刹似也生了光,小和尚不敢怠慢,赶紧去里面禀告了。

不多时,寺中住持,四大班首,八大执事,一股脑地来到了山门口,这等阵仗,皇帝驾临也够了。

安华锦偏头瞅了顾轻衍一眼,“我们这么大的面子?”

顾轻衍低头笑,压低声音说,“估计是惧于你的厉害名声,怕将你拒之门外的话,你一生气砸了大昭寺。”

安华锦:“……”

佛门之地,她即便真吃了闭门羹,也做不出来砸寺庙,只不过发作一二,倒是会的。

------题外话------

被爷爷和妹妹拖后腿的小王爷,有点儿可怜^^

第五十章 打劫

大昭寺山脚下出了大案,寺中住持与长老执事们商议决定立即闭寺,但是没想到安华锦和顾轻衍这两个主角反而来了。

他们不知道二人来做什么,颇有些提着心,小心翼翼地将二人请进山门。

安华锦看着一群和尚战战兢兢,故意地说,“我与七公子在山脚下拿住了一个鬼鬼祟祟畏畏缩缩的小和尚,那小和尚叫忘梭,不知道是不是大昭寺的人?”

住持脸色刷地一变,惊着声说,“忘梭正是敝寺伙食房的人。”

“那就是了,他与要毒杀我的人大约是同谋。”安华锦说这么大的事儿就跟说今天天气真好一样,“赶在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来之前,我先来吃一顿斋饭,免得等你们被问罪时,我这顿斋饭就吃不成了。”

住持身子晃了晃,一时失了声。

一位长老白着脸开口说,“小郡主和七公子恕罪,贫僧等人也不知那忘梭是怎么回事儿,他一人做下这等孽事儿,与敝寺……”他想说无关,忽然顿住,觉得说不出来。

大昭寺出去的和尚,犯了事儿,大昭寺能说无关吗?

不能!

安华锦笑眯眯地,“若真是他一人做下的,大昭寺内没有同伙,陛下圣明,自然只处置他一人。你们若是都问心无愧,大可以坦然点儿,怕什么?我与顾七公子是来吃饭的,又不吃人。”

支持闻言面色还是丝毫不放松,大昭寺数百人,他还真不敢保证有没有同伙。小郡主说不吃人,但他们可不敢太天真。

他有些撑不住地让伙食房去准备斋饭。

安华锦打量着这座寺庙,不愧是京城地界最大的寺庙,连太后和她皇后姑姑都来祈过福,宫里的诚太妃据说一年有大半年住在这里,香火鼎盛不说,雕廊画栋看起来十分气派壮观。

一句话,有钱的很。

南阳军饷今年不太丰足,不知道能不能借这个机会敲一笔?

住持与长老、执事们将二人迎到斋房,上了茶水后,安华锦端起来闻了闻,因方才的临时起意,私以为想法不错,所以,此时立马坚定地实施起来,“好茶,雨前春,比我爷爷喝的茶还好。”

住持脸色再度变色,连忙道,“这是今年年初,宫里的诚太妃赏了一盒。”

“诚太妃呀,我知道,信佛,陛下特意为了她在宫里建了个佛堂。”安华锦转向顾轻衍,“今年御供一共几盒雨前春?诚太妃赏大昭寺就赏了一盒,好大的手笔啊,陛下给了诚太妃很多吗?”

顾轻衍温声说,“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御供的雨前春一共十盒,陛下自留一盒,赏了皇后一盒,诚太妃一盒,长公主一盒,淑贵妃一盒,贤妃一盒,惠妃一盒,德妃一盒,柔嫔一盒,和美人一盒。”

“啧,诚太妃自己都没喝,赏给了大昭寺,太妃对大昭寺,可真是厚爱。”安华锦啧啧出声。

住持额头冒了冷汗,“太妃……一心向佛,对敝寺很是厚爱。”

安华锦笑,“向佛挺好,我也向佛。在南阳时,我没事儿也会去佛寺走走,不过南阳的佛寺没有大昭寺庄严气派,穷的很,茶水就是普通的茶水,喝不上雨前春。”

住持不知该如何接话,心中后悔,不该拿雨前春来招待这小姑奶奶,惹了眼了。

可惜,后悔也晚了。

安华锦又说,“南阳军中更是喝不上茶,士兵们都喝白开水,每年朝廷给的军饷只够南阳军吃半年,另外半年需要南阳自己勒紧裤腰带挤着用。我爷爷寻常就喝茶叶沫子,想想堂堂南阳王,还没有住持大师过的神仙日子呢。”

住持的脸更白了,憋了憋,更说不出话来。

叫他说什么?说老南阳王真是辛苦了?说南阳军中的士兵们真是辛苦了?天地爷爷,这跟他一个和尚有什么关系哟!

“你爷爷喝什么?”安华锦又问顾轻衍。

顾轻衍动了,眸光微动,平静地说,“每年,我爷爷也能得陛下赏赐一盒御供的雨前春,但今年南方的茶园闹了虫害,雨前春产量极少,只有十盒进贡上来,陛下给宫里的娘娘们分了,便落不下多余的了,虽不至于喝茶叶沫子,但也就只喝得上普通茶。”

住持顿时坐不住了,老南阳王距离天高皇帝远得不着赏也就罢了,顾老爷子都喝不着的雨前春他却得了一盒。这不是要上天吗?短短时间,他汗湿僧袍。

“大昭寺这些年香火旺盛,挺有钱吧?”安华锦盯着住持,铺垫完前戏直接进入正题,“佛门不是普度众生吗?是不是该为众生百姓们多做点儿好事儿?南阳军饷今年吃紧,住持若是手头松快,不如就往军中捐点儿,这茶嘛,既然是太妃赏的,那就是太妃觉得值得赏,你该喝就喝,我与七公子都不是多嘴多舌的人,不会往外说的。”

住持身子一歪,险些歪去了地上。

佛门历来等着施主香客们捐香火钱,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让他往外捐的。

“据我所知,大昭寺声望极大,陛下御赐千亩良田,每年收入不少,比我这个郡主的食邑都多。太妃连雨前春都赏,金银之物,想必每年更是大赏特赏,还有每逢初一十五前来上香的京中各府的夫人小姐们,无计其数。这一年的收入,岂不是赶上国库税收了。”

住持终于开口,惊恐地说,“小郡主严重了,严重了。”

安华锦不看他,故意问顾轻衍,“怀安,你知道大昭寺一年进益多少吗?”

顾轻衍第一次听她喊他的字,觉得很是悦耳动听,他声音不自觉地放轻柔,配合着她说,“据我所知,大昭寺每年进益约黄金五万两。”

住持闻言身子一抖,长老们和执事们的身子也不约而同地抖了。

“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五万黄金,就是五十万两白银。”安华锦乍舌,幽幽地说,“大昭寺可真有钱啊,陛下知道吗?”

陛下自然不知道!

住持心里吐血,却说不出来话。惊骇于顾七公子竟然知道大昭寺每年进益五万黄金,真真是再准确不过的数字了。

“贵寺几百人,一年吃喝,最多也就花个几万两白银吧。”安华锦正经地坐了一会儿,又歪的没正行了,半趴在桌子上,对顾轻衍问,“我对京中不熟悉,对大昭寺也不熟悉,怀安,你说,大昭寺这么富有,该对南阳军捐多少合适呢?你给住持一个数,免得住持这些年累积的钱太多,自己也不知道。”

顾轻衍玉指叩了叩桌面,在住持一副挺不住的面色下,温声说,“以前的便罢了,据我所知,近十年来,大昭寺每年都进益五万金,若是都捐了,南阳也受不起,就捐五年的吧,另外五年,捐给国库,陛下也一定龙颜大悦。”

“好!听你的。”安华锦一锤定音。

她话落,住持终于不负所望地“咚”地一声,栽到了地上。

长老们和执事们也都跟着栽了个七零八落。

土匪!

这哪里是什么名门公子?就是一个土匪!天下人都错看顾七公子了。

------题外话------

最默契的配合就服你们!

第一章 良好

大昭寺有钱,安华锦觉得不敲白不敲,南阳军确实每年勒着裤腰带吃军饷。偏偏陛下还觉得理所应当,每一年往南阳拨军饷时,推三阻四,能少给就少给。

他也不想想,饿死了南阳军,谁给他镇守疆土?

也就是她爷爷忍得住,若是她当家做主,就进京来蹲在陛下的南书房,不给够军饷就不回南阳。

大昭寺的和尚过的都比戎马一生的南阳王好,没天理了!

安华锦眼睁睁地看着住持栽倒,惊讶出声,“呀,住持这是怎么了?“

明知故问!长老和执事们气的胸口疼,却敢怒不敢言。

顾轻衍站起身,亲手扶起住持,看着他一副昏厥欲死的模样,温和无害地说,“天气酷热,住持莫不是中暑了吧?“

住持紧闭着眼睛,不想说话。

“哦,中暑啊,小事儿。寺中可有大夫?快去请大夫啊。”安华锦催促长老和执事们,风凉话说的毫不含糊,“你们啊,就是成日里闷在寺中吃斋念佛缺乏锻炼,小小的中暑,大片人支撑不住。我爷爷活了一辈子,除了打仗就是操练兵马,寒暑无歇,至今没中暑过。可见你们对朝廷的贡献太少了,才这般体弱。”

住持身子抖了抖,长老和执事们心中要骂娘了。

顾轻衍微笑着说,“快去请大夫吧,中暑虽是小事儿,但是若一会儿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来了,没人能主事,可就麻烦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总不能将所有人都抓去天牢审问。“

住持心中一怕,顿时睁开了眼睛,抖着面皮说,“老衲……老衲没事儿……咳咳咳咳。“

“没事儿就好,我还以为今日我这斋饭吃不成了。”安华锦松了一口气。

住持心口疼的抽气,“快,快去问问伙食房,小郡主和顾七公子的斋饭好了没有?”

“好……好了。”有人应声。

“请小郡主和七公子移步迎膳堂。”住持勉强站稳身子,“老衲身体不适,就不作陪了。”

“没事,不用你陪。你好好等着应付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吧。”安华锦很好说话,“我们自己吃就行,你记着可别忘了军饷的事儿,这可是一大善事儿,等一会儿我们吃完斋饭下山,回京后就去禀告陛下大昭寺的善举,陛下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龙颜大悦不大悦住持不知道,只知道大昭寺的十年心血白费了,比刮肉还疼。

“若那忘梭是个人所为,与大昭寺众人无关的话,陛下看在大昭寺的捐赠之功上,一定不会重责的,若忘梭不是个人所为,还有同谋或者事关大昭寺,那么我和小郡主也一定会看在大昭寺捐赠军饷这个善举上,好好在陛下面前为大昭寺说话的。”顾轻衍很有良心地给住持吃了一颗定心丸。

住持疼的发紧的心口一下子好受了不少,顾轻衍和安华锦一唱一和,将捐赠的事儿单方面敲定落实了,这让他们有苦说不出,也不能强烈反对。事已至此,只能吃了这个亏,勉强道谢,“多谢安小郡主,多谢顾七公子,那忘梭虽是敝寺中人,但他的所行所为,绝对与敝寺无关,”

安华锦点点头,“无关就好,我们也好为你们好说话。”

顾轻衍笑着颔首。

二人由人领着,去了迎膳堂,待小和尚们逐一摆上饭菜关上门退下去后,安华锦无声地笑开了花,三百万两白银啊,够买多少军饷了。这一趟大昭寺之行,值了。

顾轻衍也无声地笑,他笑的比较含蓄内敛,只掩着唇,笑的一张脸如烟雨洗了天空,露出阳光后的清风日朗。

“第几次做这种事儿?”安华锦小声问。

“第一次。”顾轻衍实话实说。

“感觉怎么样?”安华锦问。

顾轻衍轻咳一声,“感觉良好。”

安华锦哈哈大笑。

学着土匪一般地打劫,打劫成功了,可不是感觉良好有成就感吗?

她敬佩地看着顾轻衍,“行啊,第一次做这种事儿,就如此有悟性,顺手的很,可见你真是天生干这个的料。”

顾轻衍又咳嗽了几声,眼睛里都是笑,“我很聪明。无论是什么,一学就会。”

安华锦:“……”

他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了?

她无语地看着顾轻衍,忽然觉得她一直以来大约对他有那么丢丢的误解,他们其实也没那么处处不合适,如今看来,也有合适之处的,适合一起打劫别人。

大昭寺的斋饭果然名不虚传,很好吃,好吃到让安华锦动了将大昭寺的厨子带回家的想法。

她琢磨着先敲了人家三百万两白银,再要走人家的厨子,会不会太过分了?

大约是她的表情实在太挣扎,顾轻衍笑问,“怎么了?可有什么想法?”

“有,我想要大昭寺的厨子。”安华锦看着他,“会不会太过分?”

“有点儿。”

“有什么办法让我的行为看起来不太过分吗?”安华锦咬着筷子,“你这么聪明,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咬筷子是个什么毛病?”顾轻衍笑着伸手按住她的筷子,“不准咬了。”

安华锦听话地松开嘴,“那你有办法吗?”

顾轻衍闻声说,“大昭寺的斋饭远近闻名,也是大昭寺的一项收入之一。据说庄太妃十分喜欢大昭寺的厨子做的斋饭,京中各府邸的夫人小姐们也十分喜欢。若是你要了大昭寺的厨子,不说与庄太妃为敌,是与京中所有的夫人小姐们为敌。你确定?”

“你直说有办法吗?”安华锦平生最不怕的就是与人为敌,比如善亲王府,比如顾轻衍,敌人也可以见了面相安无事,也可以是有婚约的未婚夫妻一起打劫嘛。更何况,她用庄太妃赐的茶为引子敲诈了大昭寺的银钱以捐赠军饷,已经得罪庄太妃了。

顾轻衍微笑,“只要你不怕,那么,一会儿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来了,你趁机直接要就是了。比起将大昭寺的所有人都抓起来,一个厨子,大昭寺即便舍不得,想必也懂得适时取舍。”

安华锦眼睛一亮,一拍桌案,“行,就这么干了。”

------题外话------

本文已落实本月31号上架,上架后,会比公众章节更新的多些,再忍忍~

第二章 要人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的确来的很快,安华锦和顾轻衍刚吃完饭,便来了。

大昭寺住持和长老执事们顿时忘了被安华锦和顾轻衍敲诈的肉疼痛劲儿,紧张地全力以赴地应付着刑部和大理寺的查案。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卿年少有为,查案毫不马虎。

楚宸更是板着一张脸,尤其的冷峻。

大昭寺的一众僧人在强有力的逐一排查审问下,渐渐地额头冒了汗,与忘梭有密切交往的僧人,短短时间,就抓起了十多人。

住持和一众长老执事们这时候才意识到,哪怕大昭寺有皇家背景,摊上了安小郡主被谋害此等大事,皇家背景也不能成为庇护伞,该严查还是要严查。

安华锦瞅着住持白着脸真要挺不住晕过去的模样,她适时地开口,“小王爷和各位大人忙了半日,也累的很了,先喝一口茶歇一会儿再继续审吧。”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一愣,想着安小郡主这么会体贴人的吗?不过他们马不停蹄的确累了,于是,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听小郡主的。”

楚宸瞪了安华锦一眼,“你心心念念来大昭寺吃饭,可吃过了?“

“吃过了。“安华锦回味无穷地说,”大昭寺的斋饭果然名不虚传,好吃的很。“

楚宸哼了一声。

安华锦不搭理楚宸的冷脸,对住持说,”据说大昭寺的主厨是一位俗家弟子?“

“是!”住持点点头,提起了心。

“我十分喜欢这位主厨,不知住持可否舍得将人送给我?”安华锦直接问。

住持一惊,他就知道这位安小郡主一旦开口就没好事儿,她刚和顾七公子一起坑了他们一百万两银子,又要厨子?她怎么能开的出口?太不要脸了。

他刚要果断地摇头,又听安华锦慢悠悠地说,“忘梭就是出自伙食房吧?伙食房的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主厨也跑不了干系吧?”

住持面色一变,顿时将摇了一半的头又缩了回去。

安华锦继续道,“住持考虑考虑吧!我是不忍心这么好的主厨也受了牵连,一旦下了大狱,再好的人也废了一半,那就太可惜了。”

“小丫头,我没听错吧?你要大昭寺的主厨?”楚宸探过头。

“你没听错。”安华锦盯着他的眼睛,“你有意见?”

楚宸一噎,心下气闷更甚,“没有。”

安华锦又转过头,对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问,“两位大人,这人我能要吗?”

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对看一眼,宸小王爷没有意见,顾七公子不说什么显然也没意见,他们二人能有意见吗?

自然也不能。

二人齐齐摇头,“小郡主若是要哪个人,自然没有什么不能要的。”

安华锦就喜欢听这话,高兴地转向住持,“住持有意见吗?你若是有意见,可以提出来。”

住持心里在滴血,但是他心里有意见能说出来反对吗?自然不能。无论是安华锦的身份,还是因她牵扯的这么大的案子大昭寺也有人牵连,还是她不要脸的程度,他都没法子。于是,他无力地摇头,“小郡主喜欢,是他的荣幸。”

安华锦乐呵呵地起身,对顾轻衍说,“走吧!”

“你又要去哪里?”楚宸坐不住了,他忙前忙后为了什么?她却跟与自己无关似的。

安华锦一脸坦然,“我来大昭寺,就是为了吃斋饭,如今斋饭吃了,自然得回去了啊。”

“回京?”

“是啊,回京啊,不然去哪里?”

楚宸:“……”

他不想说话了,眼神看向顾轻衍。

顾轻衍笑的温润和煦,“此案交给小王爷和刑部、大理寺的各位大人,小郡主和我都十分放心。”

楚宸心中要气死了,瞧瞧,这就是他们有婚约和他这个外人的区别。他想插手都不给他插缝的余地。

大昭寺这位主厨,出乎安华锦意料地十分年轻,是个眉清目秀的十四五岁的少年。当他被带进来时,安华锦都以为住持是糊弄她的。她看着住持,怀疑地说,“这就是主厨?这么年少?”

住持心里血泪横流,恨不得赶紧打发了这位小姑奶奶,如今还指望她在陛下面前多说点儿好话,对大昭寺高抬贵手别一网打尽,给的银两和人都答应给出去了,好人好事做到底,自然不敢糊弄。

他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解释,“大昭寺的主厨原是他的父亲,去年他父亲病故,他便接替了他父亲,成为了大昭寺的主厨。小郡主放心,他真的是大昭寺的主厨,对比他父亲的厨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安华锦放心了,“行,你没糊弄我就行。”

“不敢!”住持没说假话,是真不敢。

安华锦对那少年问,“你叫什么名字?”

“忘尘。”少年既是俗家弟子,自然未曾斋戒剃发,虽是主厨,看起来很是清瘦孱弱。

若不是知道住持真不敢糊弄她,安华锦都很难相信他这么瘦弱是怎么颠勺的。

安华锦点点头,“你跟我离开,自此就算出了大昭寺,不是大昭寺的人了。你可愿意?”

忘尘垂下头,“愿意,承蒙小郡主厚爱。”

安华锦又高兴了,他想要一个人很容易,但要人家心甘情愿的自愿才更好,她拍拍手说,“那你就跟我走吧,既然脱离了大昭寺,忘尘这名字就别叫了,就叫……嗯,我想想。”

忘尘点点头,很是乖巧。

安华锦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名字,问顾轻衍,“你说,他叫什么好?”

顾轻衍温和含笑,“就叫安平吧!入口食物,最该尽心慎重,他保你安平,你保她平安。”

“好!就叫这个。“安华锦很是开心,”安平?你喜欢不喜欢?“

安平点头,抬眼看了一眼顾轻衍,又看了一眼安华锦喜笑颜开的脸,点头,“喜欢。“

安华锦今日之行圆满了,“那好,我们走吧。”

顾轻衍笑着点头。

楚宸眼看着安华锦和顾轻衍轻松离开,他想着如今他反悔还来不来得及?他能不能跟着一起回京去跟陛下说这案子他不跟着查了?他是何苦来哉啊!

------题外话------

大昭寺遇到小郡主,也是倒了血霉了^^

第三章 开心

出了大昭寺,下了山,安华锦骑在马上,心情很好地哼着曲子。

顾轻衍仔细地听了听,是南阳军的军歌,他轻轻地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