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三元

次日午后,提学衙门的小吏便开始在江城府学外的照壁上黏贴院试榜单。

陆寒却没有出现在看榜的人之中。他虽然病体未愈,但仍坚持要搬出龚府,这时正在厅上与卢夫人道别。

卢夫人挽留了一番,说龚大人也很赏识他,希望他能在龚府里养好了再走。

“别的不说,要个汤汤水水的总也方便些”

陆寒却仍是婉拒了卢夫人的好意。

芳菲倒不反对陆寒搬出去。其实一开始,她就对龚大人下令让人去接陆寒到府里来休养感到惊奇,毕竟以他布政司之尊收留一个地方上的小童生,这也太不合情理了些。

而且陆寒被送来以后,龚大人虽然没有来看过他,却让卢夫人派人来照顾陆寒,也算得很重视了。

照一般的做法,应该是将人放到府学附设的驿馆里头去,那里是招待地方学政官员和给一些官宦人家出身的考生住的地方。偶尔也接待些别的考生,把陆寒送去那儿正合适。

她向来常在龚府做客,住在龚府倒不显眼。而陆寒住在这儿,实在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不管是她还是陆寒的心里都觉得怪怪的。

卢夫人看陆寒去意已决,也只好答应让他离开龚府。不过她素来心细,想到陆寒病成这个样子,一个人住到客栈里没人照顾可不好。因为又叫过一个外院的醒目小厮叫小艾的,让他跟着陆寒去客栈里住下,替陆寒斟茶递水、洗衣叠被、买饭煎药什么的。

陆寒当然又是一番推辞:“小生哪里配使唤贵府的小哥儿?夫人莫折煞我了。”

芳菲想着卢夫人这么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她便提出了一个两全的法子:“陆哥哥,我们平头百姓,自是不能胡乱使唤大人府上的人。但既然是夫人的好意,长辈有赐,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好推辞的…不如就请这位小哥儿替陆哥哥你跑腿几天,然后这些日子里他的工钱由陆哥哥你来开,好不好?”

这安排既顾全了陆寒的体面,也让卢夫人满意,更重要的是陆寒身边确实需要一个人照顾。至于让陆寒开工钱什么的,那都是托词了,卢夫人怎会不知道陆寒身无长物?想来他的盘缠芳菲会准备好的,也不用担心。

从这一点上,卢夫人就再次感叹芳菲这个孩子实在是伶俐剔透。

从芳菲小时候起,卢夫人就觉得她特别懂事,比起自己那一团雾似的女儿惠如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当然她不会认为自己女儿不好,只是惠如确实太娇憨了些,而芳菲却是极其妥帖的一个人。无论处理什么事情,总能拿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让人人都觉得满意。

这样的才能,即使一般大家闺秀也未必有。将来如果成了当家主母,官宦夫人,可是一点都不用担心她对管家应酬上不了手。

因此卢夫人笑眯眯地看了看芳菲,说了声“好”,又对陆寒说:“陆公子,不是我偏爱我这世侄女,但你还真是个有福的”

这话把芳菲和陆寒都夸在里面了,两人同时脸上一红,但眼中却不约而同露出幸福的笑意。

正好此时,龚府的管家来报喜:“夫人,陆公子中了,正是院试榜首”

榜首?

站在芳菲身后的春雨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呀,那岂不是真的成了‘小三元’”

“真的啊?”

卢夫人喜气洋洋,人年纪越大越是爱听好消息,何况这“小三元”又真是实打实的大喜事。

陆寒和芳菲也愣住了。

怎么回事,又中了榜首?

那位吕大人明明不是同安门人…难道是龚大人去打了招呼?那也不能啊,院试评卷是糊名的,没拆开封口前谁也不知道哪份考卷是谁的呀?

陆寒自然想不到他是因祸得福,由于手上有伤,写字太慢,成了最后一个交卷的人,是以给主考官吕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的时候,印象分确实很重要…这也属于一种考试运吧。

无论如何,他都已经考中了从今儿起,他就是有功名的人了,想到这里,陆寒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想到那些生死未卜的同伴,陆寒就更加感觉到自己能考中秀才是如何的弥足珍贵…不知道他们现在怎样了?雷总兵应该追到那条贼船了吧?

卢夫人吩咐人去备席,她亲自陪两个年轻人用了一顿庆功宴,才让小艾跟着陆寒出了龚府去客栈里投宿了。

晚上龚如铮回来的时候,她便跟龚如铮提起陆寒考中了秀才,还是极其罕见的“小三元”。

“这个陆寒大难不死,倒真是个有大福气的”卢夫人一边说着,一边给丈夫端来一杯热茶。

龚如铮轻轻点头,拿起茶来喝了两口,没有对陆寒此人多做评论。

他当然知道陆寒之前已经是县府两试的案首。做官做到他这个地位,那都是人精,很少有糊涂虫…呃,不排除意外情况,但龚如铮并不属于意外。

他早就看清了陆寒连中两元背后的玄虚,同时也感到了一丝小小的意外。这个陆寒不简单…加上陆寒是这次被掳劫事件中靠自己能力逃脱的唯一人质,这更引起了龚如铮的重视。

他如今在士林中也算是有了一些口碑。听上头的意思,如无意外,他做完这一任布政司,应该可以调入京中六部,正式进入这个国家的政治中枢。

龚如铮今年虚岁四十六,在这个级别的高官中年级并不算大。

如果近几年内皇帝大行,新皇登基,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他这种并未在朝中培植起党羽的大臣应该是新皇拉拢的对象。

何况多年前他就已经站了队…更万幸的是他赌中了,朱毓昇真的被立为太子。

所以何不现在就先卖好于一些年轻而有前途的学子呢?等他真的成了皇帝近臣,这些年轻人也逐渐成长起来了,正好能成为他的助力…

“我记得上次我生辰,好些人送了补品来。你抽空整理些让人给那秦家女儿送去吧。让她给那陆寒捎上。”

卢夫人应了声“是”,惊奇于丈夫对这陆寒的看重。不过,丈夫素来对年轻的士子都很和气,会这样交代也并不算太奇怪。

虽然大考结束了,不过陆寒现在还不能马上回阳城去。

且不说他个人的身体原因,还有一项官方活动他这个院试榜首是必须要参加的,那就是传说中的“簪花宴”。

“陆哥哥那身子骨,怎么能喝酒呢…你好好交代那个小艾,可得把陆哥哥给劝住了,别一时高兴喝多了酒,把身体的底子都弄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芳菲不管什么时候最担心的还是陆寒的健康。

春雨喜滋滋的说:“姑娘您放心,奴婢肯定会给您把话带到的。奴婢看陆少爷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定然会保重自己,姑娘您也不必太过担忧。”

“行啦,去吧去吧。”芳菲笑着把春雨送走。等春雨出了门,芳菲在客房里静静坐着,开始冷静下来思考接着该做些什么。

身上带的盘缠还够用一些日子,这倒不必太担心。

再待个三天左右,也该回阳城了。这一点卢夫人倒帮她考虑好了,说是龚大人交代的,过些日子正好有一艘官船要从江城出发上京送贡品,途径阳城,就让他们搭那官船就行。

官船有水军护航,自然是极安全的。芳菲感激不尽,一再托卢夫人向龚大人致谢。

“不用不用,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卢夫人压低了嗓音,对芳菲说:“这回还多亏了你送来的那水路图,让水军打了个大胜仗,听说那些河盗已经全被剿灭了呢”

“真的啊?”芳菲说:“那些人质…”

“听说大多都活着呢。已经让船往江城送了。”卢夫人是懂得政事上的关节的,所以心情很好。

这事一说起来,可就是她家老爷“爱惜学子”的铁证,在士林间的威望必然更上一层楼。

陆寒听到此事也很高兴。等得到了这些人来到江城的确切消息,他第一时间就赶往府学驿馆去探望。

“童兄,想不到我们还能再见面…”

陆寒见到躺在床上瘦成了一把骨头的童良弼时,饶是他身为男儿,也禁不住泪盈于眶。

童良弼的圆脸变成了瘦瘦的尖脸,幸亏人虽然虚弱,却没受什么致命伤害。

“没事,没事你看你难受个什么劲儿”

童良弼的精神倒还好,反过来安慰陆寒:“咱们都活着,这就是大好事想想老梁…”

提起那几个已经死去的同伴,两人都不由得沉默下来。

还是童良弼先说话了:“嘿,听说你成了‘小三元’?太厉害了有你这样的同乡,我们阳城人说起来都有面子啊”

“侥幸而已…”陆寒谦逊道:“都是运气。”

“唉,可惜我们没赶上院试。不过就我这样子,也上不了场了,坐久一会儿都头晕,”童良弼说:“又得当三年童生啦我真是没白姓童啊”

听到童良弼还有心情说笑,陆寒终于心情开朗了许多,忍不住“扑哧”笑了出声。

两人相视而笑,全身充满了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感。

三日后,陆寒和芳菲、春雨搭上了从江城出发的上贡官船。

正文 第九十五章:挣钱

第九十五章:挣钱

缺钱的感觉真不好受。

春雨是替芳菲管账的,她趁着其他几个丫头不在,捧出那钱匣子给芳菲看:“姑娘,咱们只有二十两银子了。”

芳菲揉了揉太阳穴,头痛地说:“先把她们几个这个月的份例发了。还有给春月五两银子,让她去那边大宅厨房里拿这几天的菜。”

她的丫头可不能随便进出宅子,当然更不能去菜市场买菜,所以她们吃的菜都是从秦家大宅那边拨过来的。

从江城回来后,缺钱的问题就浮上了水面。

两千两,搁在哪个家里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估计全城也就是芳菲这么个姑娘家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来,但她这也是东拼西凑才勉强够的数。现在还欠着唐老太爷五百两没还呢

虽然唐老太爷不会上门追讨这么几百两银子,但迫在眉睫的家用问题可是不能不解决的。

她如今算是自己当着一个小家,自由是自由了许多,花钱的地方也海了去了。原来还指望着吃积蓄呢,谁知道一夜之间…唉

算了,人没事就好,总算是破财消灾,还捞了个秀才功名回来。

可是这功名也不能当饭吃啊——当然,中了举人就不愁没人送吃食了,详情可以参见《范进中举》。不过秀才是没这待遇的,风光过后日子该咋过还得咋过。

陆寒那边还好,他那些个积蓄还有剩余,足够他支持到明年考乡试的。

芳菲为了不让陆寒为自己操心,一点口风都没在陆寒面前露,春雨有一次想说还被她给瞪回去了。

陆寒从来就没出来赚过钱,跟他开口有什么用?

只能让他为自己操心罢了。

但总不能一直靠典当母亲留下的嫁妆过日子吧…她还指望把当出去的那些首饰给赎回来呢。

钱钱钱…芳菲觉得自己要想钱想疯了。

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快速来钱呢?可惜自己不会赌术…不然真想跑到赌馆里去捞钱了

她看着快被掏空的钱匣子发呆,良久,忍不住叹息一声。

难道真的只能采用这个法子了吗?

唐老太爷听说芳菲来访,顾不上自己近日身子有些不适,亲自拄着拐杖出来迎接她。

“秦丫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唐老太爷让人给芳菲看茶,他细细打量了一下芳菲的气色,发现芳菲眉宇间笼着一层薄愁,不禁动问:“怎么了?如今不是正当欢喜的时候,我看你反倒是不太高兴?”

芳菲远赴江城“寻夫”的消息,在阳城某一范围内悄悄传扬开来了。尽管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极为不合礼法,甚至说秦家教女不严,但大多数人却对芳菲赞誉有加。

无他,因为她前面已经有了一次“自杀抗婚”的光荣事迹…这位秦七小姐对未婚夫“有情有义”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大家都觉得她这次也是关心太过的缘故。

所以说,无论什么时代,个人形象很重要…这也是湛先生苦劝芳菲收敛经商行为的原因。还是为了形象问题啊

而那些说芳菲不对的人,在陆寒考中秀才后也闭了嘴。

这回陆寒居然能奇迹地从贼人手中孤身逃脱,并且赶上了院试,乃至考上了院试案首勇夺“小三元”

人们便传说是因为秦七小姐的情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星君特地下凡拯救陆寒。

接着大家便开始发挥想象力为这个故事添油加醋,这个说陆寒是被星君吹了一阵风直接从贼船送到江城考试的,那个说神仙送了陆寒一支妙笔,让陆寒在院试中妙笔生花折服了考官。

要知道,市井民众最爱的便是听和说这些传奇故事。而陆寒和芳菲的故事,无论那一条都具有极高的话题性。

才子、佳人、磨难、脱险、小三元

所有的关键词组合起来,那就是两个字“佳话”

一旦成了“佳话”,传说中的人形象自然就高大起来,本来有的缺点也都被人直接无视了…

因此唐老太爷才对芳菲的愁眉不展感到疑惑。

芳菲微微笑着,对唐老太爷说:“老太爷,芳菲好久没为您老人家泡茶了。您最近有没有得了什么好茶叶,也赏芳菲一盏好茶喝喝?”

唐老太爷知道芳菲这是要和自己密室商议的意思,便呵呵笑着起身说:“是了,人家正给我送了一包新茶…”

两人来到唐老太爷最常待着的那间小茶室里分宾主坐下。

唐家小厮木茗忙照唐老太爷的吩咐取水烧火。芳菲坐下来也不忙说事,还真是好好亮了一手她精湛的茶艺,给唐老太爷泡了壶香的恰到好处的热茶,又亲手端到唐老太爷面前。

“还是你这丫头有双巧手啊…”唐老太爷品尝着这杯香茶,感叹道:“我和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像你这么年轻就能练到这个份上的,还真是不多见。”

“老太爷谬赞了。”

芳菲也把自己的那一杯慢慢喝完,这才说:“芳菲只不过是比别人更爱好一些罢了。”

“只有爱好,可做不到这样。”唐老太爷中肯地说:“还得有慧根才行”

“哪里…我是最笨的,顶多是喜欢多想些古怪的方子…”芳菲眼中的精光闪了一闪,随即对春雨说:“这里暂时不用你伺候了,你到外头去看看风景吧,别走远了。”

春雨知道芳菲到唐家绝对不是来玩耍的,恭敬地应了一声便慢慢退后走了出去。唐老太爷对木茗扬了扬下巴,木茗也就知机地走出了房门。

茶室里只剩下这一老一少相对坐着。芳菲也不打马虎眼,开门见山地苦笑了一下,对唐老太爷说:“老太爷,芳菲近日可是缺钱缺得厉害?”

“哦?”唐老太爷当然记得芳菲还欠着自己的钱,以为她还是来借贷的。他当下便一挥手说:“需要多少,你尽管说老夫别的没有,这孔方兄还是有一点的…你欠老夫的那帐也不必还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芳菲缓缓说道:“老太爷,芳菲来跟您哭穷,可不是指望着掏您的口袋呢我只是…想做一桩生意,又不好出头,想请您帮忙。”

“生意?”

唐老太爷奇怪了。

前两年这秦丫头就是因为不想继续出面做生意,才把赚钱的佳茗居顶给了自己。如今佳茗居的生意可真是好的不得了,已经成为了阳城的名店了,又给唐家增加了一项收益。

“你又想做什么生意了?”唐老太爷笑了几声,又说:“虽说你不是我唐家的女儿,但你这性子跟老夫还真像说吧,只要是老夫能帮得上忙的,老夫决不推辞。”

“这些年来,您老人家已经帮了我很多很多了…尤其是这次…”芳菲说起来,还是满心感激。“不过这桩事情,我是真的不好露面。”

她把自己的计划细细地跟唐老太爷说了一遍。

唐老太爷听着听着,忍不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你…你可想好了?”

他叹了一口气,说:“你这可是杀鸡取卵”

芳菲也知道唐老太爷的话在理,问题是她的财政问题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了。

其实,如果跟唐老太爷借钱,这难关也不是过不去,但芳菲是那种能不负债就不想负债的人。她已经欠了唐老太爷太多太多,不能欠下去。

她再次向唐老太爷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唐老太爷见她执意如此,也只好答应下来。

“也不知道你的脑袋瓜子里装的什么怎么就老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唐老太爷对此可是百思不得其解。

芳菲当然不能说自己脑子里还正是装了好多东西,这海量资料库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她只是笑了笑,没把这个话题接下去,而是问起了唐老太爷近期的健康情况…

当芳菲从唐府离开的时候,春雨看到她脸上的愁色已经消失了不少,以为姑娘是从唐家借了钱。

“春雨啊,咱们的问题就快要解决啦”

芳菲一时高兴,不由得跟春雨说了一句。

春雨喜道:“是吗?奴婢就知道唐老太爷是个大善人。”

“哦,你以为我是跟老太爷借了钱?”

芳菲挑了挑眉毛,笑道:“长贫难顾。春雨,借人家的钱,花起来可没有那么痛快啊”

“那上次咱们不是…”春雨说的是芳菲连夜跟唐老太爷借了五百两银子,交给镇远镖局的事。

“那是意外,实在是逼得没办法了。”芳菲摇头叹息说:“希望以后可别再有这种意外了…”她的心脏可真受不起这种惊吓到现在还心惊肉跳的呢。

春雨想不通芳菲到底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不过她很快也把这心事丢开了。反正姑娘遇到什么大事小情总会有法子解决的

姑娘能说动布政司大人出兵,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呀?自己这个笨脑袋是跟不上姑娘的想法的,只要安安分分的服侍姑娘就好了。

几天后,阳城的各大茶园主人都收到了行业龙头唐老太爷的请柬,邀请他们到唐府来赴宴。

正文 第九十六章:竞拍

第九十六章:竞拍

唐老太爷在阳城乃至整个江南道的茶业中,都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所以他一发请柬,那些被邀请的后生晚辈们自然都得乖乖地来赴宴。即使平时大家是商场上的敌人,但又何尝不是同气连声的同行,所以大家的关系在表面上看来那都是相当融洽的。

当客人齐聚在唐家那间极尽华丽的大厅里,欣赏着四壁挂着的名人字画,和多宝格上价值不菲的古董器皿时,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讨论起这回唐老太爷将他们召集来到底是有什么大事。

既然是叫了行内人来,肯定是跟茶叶脱不了关系。

有些小规模茶园的老板惴惴不安地悄声问身边的人:“难道是咱们仿冒他佳茗居的那些茶方,老太爷要发威了?”

“不能吧?咱这都卖了一两年了,老太爷要是不高兴咱卖早就该吱声了呀。”被问到的人也很吃惊。

佳茗居的茶方好卖啊这谁都知道。就这么两年下来,阳城各大茶庄茶行里头,多有卖配好的小包茶方,都是从佳茗居里学来的仿冒品。

这些口味丰富的茶方大受老百姓的欢迎,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开蒙学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喝的口味。

有钱的,到佳茗居的雅座去慢慢享受正宗的现泡茶;钱少的,就到茶庄里买一包茶方回家自个泡着喝。

总之,自从他们卖上了这些茶方,茶行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难不成是唐老太爷终于要出来跟他们讨个说法了?

客人们等了两刻钟,唐老太爷总算被两个小孙子扶着出来见客了。一番寒暄之后,宾主都欣然落座——起码表面上是欣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