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陆寒就在这府里,朱毓昇却要私下召见芳菲…这会让芳菲为难的吧。

萧卓细心的替芳菲想到了这层。朱毓昇想想也作罢了,他尽管很想再见芳菲一面,但更不愿意芳菲因此而对自己有什么不满——好不容易和芳菲缓和了关系,能够自在地说上几句话,朱毓昇已经觉得很满足。

马车上,夫妻俩默默想着心事,一路上都没有交谈。

等回到家中,换下外出衣裳,也到了晚膳的时分。

柳儿觉得今天的爹娘格外奇怪。

陆家的规矩比一般人家宽松,很少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往日吃饭的时候说话聊天是常事。

可是今天晚饭时,柳儿看到爹娘都闷头吃着饭,彼此很少交谈。也就是爹爹用完一碗饭的时候,阿娘让人过来添饭,除此之外再无言语。

小小的柳儿感觉到了奇特的气氛,收起平时的调皮捣蛋,乖乖埋头扒饭。他吃两口看抬头看看爹娘,心里猜测着,难得…爹爹和阿娘是在吵架?

又不像啊…

大人,真难懂啊。

小柳儿得出了这个结论。

晚饭结束,陆寒去书房办理公务,芳菲则料理几个孩子和一些家务。直到彼此都办通了事情,洗沐完毕回到主屋,才有空坐下来说话。

陆寒看芳菲看着自己,欲言又止,一伸手将她搂进了怀里。

“娘子啊…”

陆寒的语气里,带着少有的沉重。

芳菲紧紧揪着陆寒衣裳的前襟,仰头看着他说话。

“…今天的事,你就别问了。”

呃?

芳菲没想到陆寒会说出这一句来。

她双肩一垮,哀求地看着陆寒,说道:“相公…真的不能说?”

“嗯,不好说。”

陆寒这回很坚定。

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他心中有一杆秤。芳菲当然是他最亲的人,可是陆寒也有自己的原则。皇帝微服出巡,这事相当严重,陆寒是绝对不会宣之于口的。

当然,他并不知道,芳菲对于皇帝毫无敬畏,而且私下见过多次了…还有奇妙的交情。

不过芳菲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绝不告诉陆寒这件事——她也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陆寒再豁达大方也是个男人,是男人就受不了有另外的男人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虎视眈眈吧?

可那人又是皇帝…要是陆寒知道了,说不定为了避免每天见到自己的“情敌”,索性辞官回家当个大夫或者私塾先生呢。

芳菲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她见陆寒守口如瓶,对今天的事情不吐露一个词,反而要求她不再追问,知道肯定是重要的公事。

“好吧,我不问就是了。”

芳菲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斜斜倒向床边的软枕。她闷闷不乐的样子看在陆寒眼里,陆寒轻轻拍了拍她的脸儿:“别不开心了。是好事。”

“好事?”

芳菲的眼睛闪了闪,又忙不迭坐起身来。

“真是好事。”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

“是好事就行啦…今天真是好累啊,早点休息吧,明儿你还要上早朝呢。”

“对的对的,我们早点休息吧。”陆寒露出了笑容,起身走到床边桌子上吹熄了烛火。

他走回来放下帐子,随即在帐中传出了芳菲的惊呼:“哎呀,你的手放在哪里啊…”

“放在该放的地方…娘子别忙着睡嘛…”

“讨厌,坏人”

芳菲娇嗔了一声,两人撕扯了一阵,帐子里的声音便变得暧昧起来…

不久,急促的喘息声溢出了帐外,床板也随之发出了轻微的吱吱声。

芳菲双手抵着陆寒光着的肩膀,美眸紧闭,贝齿轻咬朱唇,迎受着丈夫一波比一波更加强烈的冲击。

相公比平日更加的…更加的…这代表着,今天在萧府发生的事情,一定很让他激动吧。

嗯,希望就像相公所说的那样,是好事…

自那日以后,芳菲虽说没有再问陆寒任何事,却留心观察起陆寒的各种变化来。让她有些失望的是,陆寒的生活还是和之前一样,没什么特殊的转变。

只是,陆寒从衙门回来以后,呆在自家书房的时间似乎更长了。她有时去看他,给他送去她亲手做的茶汤点心,看到他总是在写些什么文章。

有次芳菲站在书房外,透过窗棂看着陆寒在书房的灯火映照下,凝神办公的侧脸,觉得…认真工作的男人,真是好有魅力啊。

相公好像更加英朗儒雅了呢。唔,自己也要好好保养才是

其实芳菲即使不保养,都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光了,何况她又用着这时代最先进的各种秘制的花卉保养品,更是将一张花容护理得娇艳欲滴,绝对不像生产过四个孩子的妇人。

要是别人长了这么一张芙蓉面,在女人圈子里未必混得开。女人天生就嫉妒比自己美的女人,一般人长得太好,便会有“狐狸精”的绰号,还会有人说什么“红颜祸水”、“红颜薄命”之类的酸话。

但芳菲为人处事的确有她独到的一套方式。相对于陆寒的过分低调,少与人来往,芳菲在京城的贵妇圈子里却是交游广阔,相当吃得开。

萧绿影就一直倾心于芳菲的风度,十分想成为像芳菲一样的女子。那天后,她又自己上陆家来向芳菲讨教过一两次茶道,芳菲对她也很有耐心。

她暗自感叹,萧卓对这半路捡来的义女,还真是上心栽培了的,下了大本钱呢。从萧绿影的衣着、首饰、用人,还有萧绿影言谈间流露出的教养,都可以看得出萧卓的用心。

而透过这些…芳菲也隐隐感受到了,萧卓对自己…唉,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啊。萧大哥,你真是何苦呢。

天气逐渐奥热起来。陆府从主人到下人都换上了单薄的夏装,连下人们每日午后都可以领到一碗解渴的酸梅汤喝。

六月中旬,一个很平常的日子…

很多很多年后,隔着无数的光阴往回望去,人们才发现,许多人的命运,甚至这个国家的前途,从那一天开始逐渐发生了改变。

鸿胪寺卿陆寒陆子昌,往内阁递交了一份看似普通的奏折。

排在内阁末尾,刚刚进内阁不到半年的张阁老,也就是张贤妃的祖父,打开这封奏折之后,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差点将这封奏折摔在地上。

奏折上,开头就写着四个大字。

“请开海禁”。

请——开——海——禁——

近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敢当众提起的话题,被一个叫陆寒的年轻官员很轻易地提起来了。

内阁中六位阁老,从张阁老一直到首辅靳阁老,个个都看过了这封长达万言的奏折。看完之后,每个人的脸色都不一样。

在一段时间的沉静后,他们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胡闹”

“祖宗法度,岂可儿戏”

“可是,他说得也有道理…”

“竖子无知,我等哪能跟着他瞎闹腾?”

“他的奏折写得鞭策入里,不像是无知小儿在胡言乱语啊。”

“这种奏折,直接封了便是,根本不该递给皇上过目”

“此言差矣我们只是在为皇上处理政务,焉能随意扣留奏折?”

几个人争来争去,没个结果。

最后,众人将目光聚集在内阁首辅靳阁老的脸上。

年过七旬的老首辅,脸上一片肃然。他长长的花白胡须在微微抖动,显示出他的内心也并不平静。

“靳相,这事该如何处置?”

靳阁老紧紧闭着嘴巴,不发一言,眼中射出深思的光芒。

这是陆寒一个人的想法吗?或是…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二章:风暴

第二百九十二章:风暴

陆寒的“万言书”最终还是被递交到了朱毓昇的御案前。

靳阁老见朱毓昇阅章时毫不诧异,心中的猜测得到了证实——这的确是出于皇上的授意,确凿无疑。

就在“万言书”被呈递上去的当天,陆寒的大名也在朝堂上宣扬开来。

这个敢于触及禁忌话题的、刚刚被破格拔擢的鸿胪寺卿,再一次进入众人的视野。

陆寒的“万言书”洋洋洒洒,从汉代的对外贸易说起,历数每一朝以来与海外交往、互市、买卖的典故,将海运的好处逐一列出。他浓墨重彩的大书特书本朝太祖时的辉煌,太宗时的强盛,直抵“祖制”的根本——连太祖都倡导的事情,怎么后来人反而荒废了呢?

至于禁海的原因,则一笔轻轻带过,认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可刻舟求剑,因陈守旧。

他再细细举出如今民生多艰,朝廷财政入不敷出,重开海禁不仅可以为朝廷增加大量收入,更可扬我国威…

“万言书”里的字字句句,都是出于陆寒自己的考虑,而不是朱毓昇的授意。但是,让朱毓昇感到惊异的,是陆寒写的内容和自己的许多想法,都不谋而合。

朱毓昇亲自朱笔批复,让内阁将这份万言书以邸报的方式,抄送到各衙门与地方府县。

朱毓昇的这一举动,使得许多尚在迷雾中的人,看清了皇上的真正意图。

这才是最让人震惊的。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席卷朝野的政治风暴…

而那一天,点燃了燎原的星火的陆寒,依然和平时一样,按时结束办公回到家中。

一样和娇妻同进晚餐,一样与几个爱子嬉笑玩耍,一样在晚饭后到书房处理了部分卷宗,然后在二更前回到了内院主屋。

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做一样。

陆寒的心情,也确实很平静。递上万言书的那一刻,他所有的忐忑不安、激动难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皇上交给他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许多事,都不再受他的控制。

甚至连朱毓昇自己,都不一定能控制局势。

“相公…真的不要紧吗?”

芳菲披散着秀发,卧在陆寒的膝头上,美眸里依然有着淡淡的忧色。

陆寒什么都没对芳菲说,但想不到芳菲还是能看得出,今天他干了一件大事。

“你怎么知道,我做了些事情?”

芳菲扬起头来看着他:“因为就是能看得出来呀。我是你母亲子嘛”

陆寒微微一笑,抚摸着芳菲浓密如乌云的秀发。“好娘子,没事的。夜了,早点睡吧。”

“…好吧。”

芳菲知道他还是不想说。不过,也没什么关系了…

她见他这段时日,不是紧蹙浓眉,便是心神不属,这都是大事将生的前兆。而今天陆寒一回来,她就发觉他那些异样的神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平静。

她几乎是立刻就感觉到,他一定…已经完成了一些事情。

与陆寒的平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野内外围绕这件事产生的一连串激烈反应。

许多揣摩出圣意的人,紧跟陆寒的步伐,也上书要求重开海禁。而更多的人,则是批驳陆寒的万言书,甚至对陆寒展开了极其严重的攻击。

几天下来,六部里各官员的上书简直要堆满了内阁。内阁的阁老们却不一定有空去批阅了,因为他们也忙着吵架呢——

内阁中,也是分成了两派,对此争论不休…王阁老此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对陆寒有过的赏识,正发动旗下的弟子与言官们批斥陆寒。

言官们用笔如刀,而一群言官的战斗力,简直是恐怖的…陆寒从头到脚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无知小儿”、“哗众取宠”已经算是力道最轻的攻击了,什么“庸碌无为”、“其心可诛”也不够凶残。反正“言官无罪”嘛,写什么都不会被追究责任——起码理论上是这样的。

当言官连“媚惑君上”都写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陆寒终于要沉不住气了。

这是明指陆寒靠“姿色”来博君王的宠爱啊。是个男人都受不了这种指责,可陆寒居然也没什么特殊的反应。

他还是一样照常上班下班,反正鸿胪寺离六部挺远,也不用常常跟人照面。在众人对他展开铺天盖地的攻击时,他正在和那些西洋神父,讨论神父们画出的海图。没空理那些昏头昏脑的言官,还是办正事比较重要。

多亏了芳菲营造的好人缘,许多人虽然也得到了“上头”的授意要把陆寒打压下去,可是他们家里的妻妾因为“求子”拜访过芳菲,个别妇人在拜访过芳菲后还真的有了身孕…他们就不太好意思对陆寒下手了。

在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们,对自己倒不那么在意,却很注重为子孙“积德”…为此,陆寒身上的压力还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当然他们夫妻俩都想不到“送子观音”的名头还有这等作用。

相对于文官集团的群情沸腾,那些宗室勋爵们却是一片叫好之声。以定远侯丁易为代表的勋爵们,大力支持开海,因为这代表着他们可以搭朝廷的顺风船开展对外贸易。祖宗们派人跟着太祖船队到西洋做买卖的事情,还有不少人记得,很多勋爵人家就是从那时起积累起了巨额财富。

“这个陆寒啊…果然不简单。”

丁易手中拿着陆寒“万言书”的誊抄本,脸上流露出些许钦佩之色。他还真敢干…

在他对面,昀宁县主朱宜真挺着大肚子坐在床上,身上的水肿明显消去了许多。她微笑着对丁易说:“我早就说过,他们夫妻俩,都不是常人啊…陆寒这次看似凶险,却博得了圣上的欢心。无论这事结果如何,他都不会掉下去的。”

“或许吧。”丁易却没有妻子的信心。

皇上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正文 番外(四)雨?邂逅

番外(四)雨?邂逅

“小姐,小姐。”

萧绿影隐约听到丫鬟蕊儿的呼喊。她缓缓睁开眼睛,撑着身子坐起来。好一会儿才发现自己刚才靠着窗户想心事,居然就那样睡着了。

“什么时候了?”

萧绿影理了理鬓边散乱的发丝,感觉头还是有点儿晕。天气热起来了…她这院子暑气虽然不重,可是也不凉快。但宫里又没到开冰库取冰的时候,萧府也没现成的冰砖消暑…真热啊。

蕊儿一边让小丫头去打冰凉的井水来给小姐洗脸,一边过来替她整理衣裳。

“已经过了晚饭时候了。小姐,可要摆饭了?厨房那边都做好了。”

萧绿影却不忙,只问:“爹爹回来了吗?”

“没有呢。老爷近来都是到夜半时分才回来的,小姐您还是先用饭吧。”

萧卓不会来吃饭,萧绿影也没什么胃口。但她不想让下人看出她心事重重,还是点头说:“摆饭吧。”

蕊儿忙下去安排人手摆饭,小丫头们便端着水盆手巾过来请萧绿影净脸洗手。

凉丝丝的井水扑在脸上,萧绿影总算精神了一点。又有人端过妆盒与铜镜来,萧绿影挥挥手说:“都夜了,不需要上脂粉,只拿点面脂膏子来吧。”

她接过丫头呈上的面脂盒子,轻轻拧开,便闻到一股子清雅的茉莉花香。

这是香草堂刚刚上市的茉莉油膏。香草堂现在可不仅仅卖花茶和香露了,今年上半年里接连推出了许多款新品,包括了贵族女子们常用的面脂口脂,不但比脂粉铺子里卖的更精细,香气和效果也更突出。

这批茉莉油膏才上市没多久,就被抢购一空。不过萧绿影手上这瓶却不是她派人去买的,而是芳菲专程叫一个婆子给送过来的——不止送这一样而已。香草堂新出什么,她必然给萧绿影送一份来,从不缺漏。

萧家没什么女性长辈,萧绿影平时也见客不多。除了靳三夫人张端妍这位表姨,她见得最多的也就是芳菲了。芳菲知道她上头没个母亲伯母指点照料,所以格外关心她一些。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成秦姨那样的出色女子呢。

萧绿影闻着手上的茉莉花香,有片刻的出神。

那边厢,蕊儿指挥人摆好了饭,过来请萧绿影去用饭。

萧卓对这唯一的义女可是金贵得很,不管吃的用的,都照着最好的来安排。又请了宫里的教养嬷嬷来指导教育,把萧绿影娇养得比一般的大家闺秀还讲究。

比如这会儿,虽然是她一个人用饭,但也不能太简陋了。桌上摆着四菜一汤,两荤一素一冷盘,样样分量都不多,可却精致到极点。

萧绿影先用柠檬水净了口,再喝了小半碗火腿笋丝汤。她品了两口,便对蕊儿说:“这新来的大厨还算称职…你告诉他,咱家老爷是南边人,最爱这个汤。等老爷回家吃饭的时候,就给老爷上这个汤…火腿味不要太重。”

蕊儿低眉顺眼的回答道。

“小姐真是时时刻刻都在为老爷考虑呀…果然是纯孝,不枉老爷这样疼爱她。”蕊儿暗暗想道。

如今萧家的内务,都是萧绿影在管着了。从这就能看出她和一般人家的养女截然不同,就连普通的大小姐都没她这样的地位。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贵气的千金小姐,几年前不过是混迹在小扒手们中间的一个流浪儿呢?

世事无常,不过如此。

萧绿影用完了晚餐,便听得外间有小厮来传话——萧卓今晚要在宫里留宿,不回家了。

他或许是本朝最常在宫里留宿的外臣了…除了内阁那几位常驻阁里办公的阁老们之外。

“爹爹最近真的好忙啊。”

萧绿影轻叹一声。

她最近隐约听爹爹说起什么“海禁”、“论战”之类的事情,好像朝里都在为这个事情争吵呢。听说,还和那天登门拜访的陆家叔父有关?

萧卓是不会跟女儿说太多朝廷里的事情的,但偶尔吃饭时也会随意的说上一两句。如今能听他说心事的人,也只有绿影了。

萧绿影回想起那日见到陆家叔父的情形。那么斯文俊雅的一位叔叔…其实也不过比自己大十来岁,说大哥都没问题的。他和秦姨站在一起,真的是一双璧人啊。

这样的陆家叔父居然是引起这场大风暴的始作俑者么?

真是想象不到。

不过萧绿影知道,海禁什么的事情,并不是爹爹忙碌的重心。说到底,那是文官们的事情,萧卓这种武官品级再高,再受皇帝宠信,也没发言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