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还是狠下心来,不让他们和柳儿在一处每天到芳菲跟前读书。

三胞胎再闹也没用,只好不清不愿的作罢了。

其实,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能够和妻子、儿子这么“斗”上一“斗”,对于陆寒而言,却是极享受的。

他自幼家人稀少,除了父母之外,又没个兄弟姐妹和他做伴,因此分外渴望能够有更多的家人。有了芳菲,又有了这几个可爱又“可气”的小调皮,陆寒真是打心里觉得自己幸福得不得了。

如果真如柳儿所愿,芳菲这一胎是个女儿的话,那他真是别无所求了。

女儿啊…最好是养得像芳菲。那样,随着女儿的长大,他又可以重新回忆起芳菲少女时的美好…当然,芳菲现在也很完美——最少在他心目中是这样。

一般人家,妻子有了身孕,肯定要给丈夫安排通房的。但是在陆家,芳菲是绝不会这么做,陆寒也没想过这种事,而丫鬟们更是安分得不得了…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老爷对夫人是疼到了骨子里?就连几位少爷,在老爷心目中的地位,估计还及不上夫人呢。争宠,能争得过夫人去?

就在陆氏一家和乐融融地享受着天伦之乐时,朝堂上的些许纷争,也在朱毓昇的控制下渐渐平息下来。

朱毓昇终于派出了自己看中的大将到北疆去接替守军副统帅的位子。而跟着派去的,还有从西南军调配过来的五万援军,以及一大批军用物资——总算找出点军费来了,还不赶紧用上啊。

援军开拔离京,京城又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北疆那边,战况还不好不坏的拖着…双方都有许多伤亡,谁都没讨得了好去。

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啊…朱毓昇也很头疼。

这时候,有一个问题被捅到了他的眼前。

北疆守军,居然有部分军队发生了哗变…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粮草

第三百一十六章:粮草

(12月7日第二更。工作啊,家务啊,是码字杀手啊…亲们懂的…)

是军粮出了问题。

送到前线的军粮,有一部分分到士卒们的手中,被发现已经霉变得不能食用了。士兵们打仗本来就精神高度紧张,天天在生死线上搏斗啊。又想马儿快快跑,又让马儿吃衰草,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回户部又有人要倒霉了吧?”

芳菲摇头叹息了一声,这些贪墨的蠢材啊,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陆寒点头应道:“何止户部。兵部那边还扯出几个主事…反正这回别想善了。”

所以说皇帝真不是好当的,永远有层出不穷的状况在等着你。昏君的日子还轻松点,如果你有“哪怕我死后洪水滔天”的觉悟,绝对可以过得很舒坦。但要当名君明君啊,可真不轻松。

想起以前看书记载,秦始皇每天都要批阅几百斤的奏折——那会儿都是拿竹简刻的嘛。芳菲一想到就打哆嗦,让她看这么多奏折还得一一作出相应的判断、决策,她的脑细胞是绝对不够用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倒不是处理这些贪墨军费,以次充好的家伙了,”陆寒叹息一声:“得赶快采购新军粮啊。”

“问题是现在是大冬天呢…各处哪有太多存粮啊。”芳菲对民生的事情还是颇了解的,女人家大概天生就对柴米油盐敏感些。因为存粮多的时候,粮价会便宜点,反之则贵上许多。家里的账本都要过芳菲的眼,她当然了解米价起落。

一般说来,冬天米贵,而且现在要到腊月了,大家要采购过年的食物什么的,米价会更贵。

陆寒说:“是啊,京城附近的这两个大粮仓的粮食是不能动的,动了京城就乱了。只能从下头调粮食了。”

“嗯。京仓动了,咱们买粮食倒是麻烦呢…”芳菲身为主妇,当然比较关心自己切身的事情,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边关将士们是不是在饿着肚子嘛,这个…这个她也没法去关心啊。且不说她有没有这个觉悟,重点是她也没这个职责…

据说昔年隋炀帝此人特别没安全感,然后在洛阳囤积了数十个粮仓,足够天下人——他那个时候的天下人——食用六十年。也就是怕有人围城攻打洛阳,然后他就能靠着这些粮食一直守城了…估计够天下人吃六十年不太可能,够洛阳人吃六十年,还是可信的。

可是大明自建国以来,就没干过隋炀帝这种事。一开始是怕当时四伏的义军攻占粮仓反而增加有生力量,所以不敢大量囤积粮食,后来嘛…后来就习惯成自然了,而且大明国力的确没有隋炀帝那时的强盛啊。

隋炀帝那是太大手大脚,本来十八辈子也花不完的家当,被他十年就挥洒光了,也是一种境界啊…

芳菲半睡半醒的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忽然听见陆寒说了一声:“来,娘子,吃药了。”

“又吃药啊…”

芳菲慵懒地往被子里缩了缩,两眼望着陆寒:“这药好苦。”

陆寒见妻子撒娇时如少女般娇痴,也轻声轻气地哄着她:“乖乖把药吃了,待会夫君大人有奖赏。”

“什么奖赏?”

芳菲从被子里伸出一只凝霜般的玉手,摊开放到陆寒眼前。

“先拿来,看是什么好东西。”她轻笑着和夫君逗趣。

“就是啊…”

陆寒拉着她的手掌,突然飞快地在她温热的脸颊上一吻。

“就是这个啦”

他嘻嘻笑着,又把药碗端到芳菲眼前。“呐,娘子你都收了我的奖赏了,要把这药喝完了哦。”

“讨厌鬼。”芳菲轻轻抚了一下被他吻过的脸颊,坐正身子,接过药碗来一口一口喝完了这碗安胎的苦药。她也不是不懂事的小姑娘,只是在床上躺得久了气闷,又每天被这些药汁子养着,才借机在陆寒身上撒撒气。

陆寒哪会不懂妻子的小心思?他每日里可是极力做小伏低,比平时更体贴了十分,处处哄着芳菲开心。妻子可是为了替他生儿育女才受这种罪的,他怎会不疼她爱她?

朝廷上也不尽是坏消息。在出了军粮这一桩事情之后,总算来了件让君臣们精神一振的事情,有了场小捷。

虽然只是打退了进攻关城的一支胡人军队,斩敌一万余人,已经让许久没有听过胜利消息的朱毓昇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胜了总比不胜好啊

紧接着又有后续传来,边军乘胜追击,将来援救的另一支胡兵围歼在城下,这回胜果就可观了。歼敌四万,俘虏八千余人,是这两个月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好事啊

这回朝廷里上上下下都欢喜起来。但欢喜过后,军粮的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来了。

不能让前方的战士流汗流血还饿着肚子打仗吧?赶紧送新军粮到边关去才是啊

户部尽了最大的努力调动各地的存粮,好歹先凑了一批送过去。今年收成不是特别好,虽然不是灾年,但是每个地方的存粮的确不多了。这时下面有人提出,京城粮仓里有几座是囤着豆子之类的杂粮的,现在粮食米面不足,是不是先拿豆子定上。

这事芳菲倒不是从陆寒口中听来的。

昀宁县主朱宜真听人说她情况不太好,本来不想来打扰她,但又有些担心,觉得还是亲自来看看比较好。

她来陆府见到芳菲虽然卧床不起,气色倒还不错,放心不少。芳菲巴不得有姐妹来陪她说说话,便留朱宜真坐下聊得久了些。说来说去,就说到这个上头了。

朱宜真会提到这事,却是因为定远侯丁易现在出来做事了,在户部管着相关的工作——主要是户部这回被查出的人有些多,都扣着呢,所以朱毓昇索性让几个闲散的宗室先来兼任管一管。真正做事的还是下头那些品级较低的官儿们,只是需要他们出来象征性的坐镇下罢了。

兵部那边会同意就有鬼了,芳菲心想。

想是这么想,她却不会说出来。朱宜真不是陆寒。芳菲可以和陆寒畅所欲言,褒贬朝廷大事,但在别人面前她却不会这么做。

果然朱宜真接着说:“兵部那边可不答应,说光吃豆子怎么成?而且之前就没人这么干过…唉,不说这些了,男人们的事情让他们心烦去吧。”

朱宜真说过就算了,也没放在心上。芳菲晚上等陆寒回来,问起他这件事,陆寒说:“定远侯也难做。现在送了第二批粮食过去,也只补上了先前的空缺。这事…唉,主要是那些贪墨的人早在这次之前就盗卖军粮,把军粮换成陈粮了,数量还不少…眼下一时凑不齐。看来,京城的粮仓不能明着动,暗地里也得动动了。”

“皇上今儿还在朝会时说,要户部务必拿出法子来,将军粮的问题解决了。又说,让大家都来想办法…”陆寒苦笑了一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是这么好想的呀。这不是逼得户部连杂粮都想填进去了。”

芳菲当然知道豆子这种杂粮是作为次等储备粮的,是要用在大灾之年,老百姓饿得没法活了,粮食也不够赈济,才把豆子发过去。比如这回的京城外的灾民们,官府放的赈济粮其实就是豆粥,不是大米粥。

“其实豆子很有营养的呀…”芳菲嘟哝了一句。

她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

陆寒没有察觉妻子陷入了思索之中,接着说:“…皇上还说,这军粮的事要是谁解决了,那也是军功一件,让六部的人看看还能从哪里调动些粮草过来…”

“相公,”芳菲突然问他:“一般打仗吃的军粮都是什么样的啊。”

“什么样?”陆寒愕然,随即应了一句:“就是米面啊。要是往详细了说,也有菜啊肉啊,不过那可不是顿顿能吃上,几天有一顿肉就不错了。”

“娘子你问这个做什么?”陆寒有些摸不着头脑。

芳菲坐起身来,双手托在腮下,没理陆寒的问话。陆寒在她身边坐下来,看她睁着一双大眼出神地想着心事,还以为妻子在想别的事情,谁知芳菲突然拍掌笑道:“相公,我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陆寒大喜,他聪慧的娘子又想到什么了?

次日是大朝会。天没亮,朱毓昇便在太监宫女们的服侍下梳洗完毕,整理好了仪容,穿上里外三层的朝服,往銮殿而去。

正殿中,文武官员分昭穆而立,个个都屏声敛气,等待朝会开始。

第一桩要商议的,依然是军粮问题。

朱毓昇只盯着户部的官员们看,问他们有了调动粮草的方案没有。户部的人个个就跟吞了黄连似的,脸上尽是苦涩。他们何尝不想赶紧调粮…连只是兼职的定远侯丁易都跟着低垂着头情绪低落。

朱毓昇冷哼一声,正准备怒斥一番,却听得有人扬声说:“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的目光集中到了缓缓出列的陆寒的身上。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玩笑

第三百一十七章:玩笑

(12月8日第一更。本来应该是7日的第三更的,但是孩子一闹起来就又耽搁了…致歉。这章是早晨爬起来补完的…理解万岁…)

同一时刻,陆府。

“夫人,这种也叫炒面?怎么和我们吃以前吃的炒面不是一回事啊…”

碧桃好奇的把芳菲放在桌上的干粮抓了一点起来摊开在手心里看看。

碧青也没见过这种炒面。她们都不是庄户人家出身的,老家都在阳城城里做点活计。小双却是庄稼汉的女儿,却也不认得这“炒面”。

小双凑过来看了看:“夫人,这是拿什么做的?”

芳菲因为每天躺在床上无聊,很待见这几个丫头在自己跟前说说闲话,便耐心解释说:“这是用几种杂粮磨成粉,加了高粱面和一点儿白面,加盐炒熟的。”

几个丫鬟觉得很好奇,夫人昨儿大晚上叫厨房的人过来做的,就是这东西?

她们还以为夫人突然想吃点特别的汤水点心呢,谁知却是这种看起来很粗糙的东西。她们下人拿来吃倒无所谓,夫人这么娇贵,哪能吃这个?

“这个不是给我吃的…你们不知道,这有大用处。”

大用处?

丫鬟们看了看桌上的那盆子炒面,实在想不出这把子“炒面”的用处何在。不就是干粮么?

芳菲也不解释,只是含笑吩咐她们:“快把书案摆好吧,柳儿该过来了。”

炒面当然有大用处了…

芳菲想起自己上辈子生活过的时空,那场使得她的许多祖辈亲人前赴后继的牺牲了的——朝鲜战争。

那些在冰天雪地里战斗的勇士们,就是靠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硬是打赢了不知比自己强大先进多少倍的敌人。

上辈子小时候,她可是没少听那些爷爷们说起那场战争。尤其是“炒面”这个东西,更是反复在爷爷们的诉说中被提起。

标准的炒面,是七成的小麦粉,混上三成的玉米粉或是大豆粉、高粱粉,加盐炒熟。

她现在把这个成分改良了一下,根据陆寒所说的,户部想要充为军粮的豆类杂粮的种类做了调配。不一定能和那些爷爷们说的炒面味道一样,但是营养价值嘛,应该是只高不低的。

按照户部原来的做法,就是把干豆子给前线送去,让士兵们生火造饭的时候煮豆子吃,那吃起来肯定寡淡得很…如果预先炒制好,到时候要加水调成粥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十分方便。

朝堂上,对于陆寒提出的建议,众人都感到意外。如果能成真,那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户部、兵部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陆寒还特地带了昨晚炒制出来的成品过来。朱毓昇让内侍捧到眼前来,亲自伸手抓了一把摩挲了一下,略点了点头:“嗯,你们拿下去试试看是否可行。”

朱毓昇轻易不会说好或不好,但众人都能看出,这是基本同意了。

陆寒紧接着上奏:“陛下,前方将士人数众多,若是只让户部安排人手炒制炒面,那估计不论是时间还是人手都很不充足。”

户部尚书连连点头,面上露出赞同的神色。他刚才一直没表态的原因就在这里,直接拨豆子送到前线去没问题啊,可是哪有这样多的人手来磨粉、炒制?

朱毓昇直盯着陆寒,知道他能提出来肯定有下文。他倒是想看看,这个陆子昌能说出什么好法子来。

“微臣不才,想到这样庞大的磨面、炒面工程,得要多些人手来做才是。不如就按人丁将杂粮分摊到户,让京城乃至京郊的百姓一起动手,齐心协力为我子弟兵炒制军粮。”他略为停顿一下,又说:“这几千斤的炒面摊到每户的头上,数量也就不多了,做起来也快。虽说劳累了百姓,但既然是如此危急时刻,本来就该君臣子民共度时艰,也是无奈之举。而且这样一来,前线官兵知道自己吃到的粮食,都是老百姓手磨而成,自当更受激励,奋勇作战。”

陆寒这提议其实不新鲜,就是服徭役的一种,只是这回较为集中罢了。但是招不在新,有用就行,被他一提醒,众人恍然大悟。

当然,也有许多看不惯陆寒的官员,尤其是言官们,出列抨击陆寒此举“扰民”,是给百姓增加了负担。实话说,负担是有的,但并不严重。战争,本来就是要大量消耗人力与物资的一种大型活动…

同意陆寒做法的也大有人在,定远侯丁易就第一个站出来赞成。有了他起头,其他一部分对陆寒没什么恶感的官员也就事论事的针对此事的可行性发表了见解,觉得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非常时期,未尝不可一试。

内阁首辅靳录靳阁老,也鲜明的表态,赞同陆寒的提议。有了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支持,反对派的声音渐渐弱了一点。

朱毓昇一直没有说话,一边听着群臣争论,一边看着内侍捧着的炒面深深的思索着。

良久,等众人渐渐安静下来,他才开口说:“朕看,就依陆卿之计吧。户部今日内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安排送到内阁,要快,前线等不得”

他这句“前线等不得”,把一干反对派的声音堵了回去。是呀,你不同意陆寒的提议,那你立刻提个新鲜有用的法子出来啊,前线等不得

他又再次看向陆寒,只是表情略柔和了些。

“陆卿用心了。”

陆寒赶紧跪下行礼:“臣惶恐。”

一时间,无数道目光在这对君臣之间漂游着,嗯…有人突然想起了过去几年在京城颇为流行的某个传言。

或许是真事哦…

当天,户部先是将陆寒请过去,让他指导人做了一批炒面的成品,又叫兵部的人来试过看看是不是能当干粮。兵部的众大佬一致认为可行,而且为从此又多了一种军粮而感到欣喜。这样一来,各地粮仓囤积的那些杂粮都能用上,这回边关到年底都不怕闹粮荒了。

户部的人全都发动起来,甚至还借用了吏部的人手,终于在当夜做出了一个安排京城百姓集体制作军粮的方案,送到了内阁。内阁的几位阁老批阅修改后,又在第二天朝会上提了出来。

反复修改了一天,才最终由朱毓昇下了旨意,即刻施行。

于是,隆冬里的京城,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家家户户炒面香…

要说百姓没有怨言,那也是想当然,肯定是有的。但大部分人也都通情达理,知道若无前方将士守卫着疆土,京城乃至天下都不能保全,因此还是很积极的磨面炒面。

很应景的,又有一场大捷传来。这回是真的大捷,边军接连夺回了三座被胡军攻占的城池,歼杀俘虏敌军近七万,狠狠地重创了胡人的力量。

消息传来,老百姓们认为这里头有自己炒面的功劳,更加积极了。于是第二批炒面制作得很快,比第一批的时候更加迅速地交了上去。

陆寒这回无疑是立了一功。

他本人或许没什么骄傲得意的自觉,别人看待他的眼光却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之前他因为开海的事情在群臣心目中留下的恶劣印象,无形中得到了扭转。

因此陆寒每天回到家里,心情都好得不得了。更让他心情良好的,是大夫诊断芳菲的身子渐渐养得好了,这一胎滑胎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这下可好了…”陆寒听芳菲转述了大夫的话,吁出一口气,轻轻把手覆在芳菲的小腹上:“你们两个都要平平安安的。”

芳菲窝进陆寒的怀里,甜笑说:“相公别担心,我都说没事的了。”

接着,她又可怜巴巴的恳求道:“那可不可以让我下地走走啊…”

“不行”

陆寒把脸一板,果决的说:“你一定得乖乖在床上呆到胎儿足三个月才行没得商量”

“好吧…”芳菲委屈的扁了扁嘴。

“你乖乖的啊,今晚正好有同僚邀我去喜福楼宴饮,你不是爱吃他们家的焖酥蹄髈么?我晚上带一份回来喂你吃好不好?”

“人家又不是小孩子,才不要你喂。”焖酥蹄髈是江南菜,芳菲儿时在阳城陆家住的时候,陆家的厨子常做来吃的。她注意到的是另一件事:“有同僚邀请你去酒楼?”

“嗯。人家盛意拳拳,却之不恭嘛。”

芳菲心道,是看到你貌似略略得了皇上青眼,先提前巴结下吧。

她调笑道:“怎么不是请相公你去喜云楼啊…相公文采斐然,是出名的才子,正当去喜云楼才是。”

喜云楼与喜福楼一字之差,但前者是青楼,后者是酒楼。

陆寒嬉笑道:“你真想相公去啊?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

“你敢”

芳菲抄起手边的软枕朝陆寒砸去。

只是芳菲没想到,她开的玩笑,竟然…不是玩笑…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娈童

第三百一十八章:娈童

事实上,陆寒也不是纯粹的宅男。

到了他这个位置,总有这样那样的应酬。前些日子参加王荃他们邀请的几次文会,就有次把是到青楼去的。文人墨客嘛,没几位佳人红袖添香,哪有兴致写好诗好文呢。

时代特色,芳菲也能理解,只要丈夫没有借着“逢场作戏”的名头宿妓,她是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这么多年结发夫妻,对于陆寒的操守,她又怎么会信不过?

何况,她对自己也很有自信。只有拥有自信的女子,才能真正拴住爱人的心。

可当晚陆寒从外头回来,一进门就冷着脸。两个丫鬟上来要替他换下衣裳,也被他一手挥开。

“你们先下去吧。”

芳菲见陆寒情绪不对,忙撑着身子坐起来,吩咐丫鬟们到外间去。

她们都是懂事的,除了碧青碧桃两个留在外间大炕上扎着花儿随时听候吩咐外,其余人等都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相公,怎么了?”

芳菲担心地看着陆寒。

气呼呼的样子,难道和人吵架了?

陆寒还真是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气煞我也”

芳菲大吃一惊。

不是她爱大惊小怪,实在太反常了。陆寒的性子,她了解得不能再了解了,轻易不会发火。和他在一起这么多年,他这番怒气冲冲的模样,她都没见过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