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侯听罢,忽然咬了咬牙,一拍桌案,“分就分吧!反正姓谢的还是姓谢的。”

谢芳华顿时笑了,“那我今日就派人去请了那些人过来,有您坐镇,这事情越快越好!我就想要打他个措手不及!事成之前,半丝风声也不能露出去!”

“半丝风声露不出去怎么可能?皇上可是盯着我们谢氏一举一动的。只怕你前脚请人来,这些人出了府后,后脚宫里就能得到消息。”忠勇侯摇摇头,烦躁地摆摆手,“反正也不怕露出去让他知道,只会麻烦些而已,去吧去吧!”

“若是露出风声,也不是今日,也不是现在,最起码要这一桩事情成了六七分之后再让他知道。否则怎么能是将天翻了个跟头呢!我要这件事情一定成,就不能让他给我伸手搅和。”谢芳华对谢云澜道,“云澜哥哥,你说呢,今日请了那些人来,事成之前,就别出府门了,忠勇侯府这么大,地方多的是,让他们先住几日呗。”

谢云澜含笑点头,“我也正有此意,皇上即便日日注意谢氏,但咱们若是想瞒着几日消息,也不难。”

谢芳华闻言对外喊,“去喊侍书过来!”

“是!”侍画、侍墨在外间应了一声,打着伞去了。

忠勇侯看着谢芳华和谢云澜一搭一唱,又连连吹着胡子骂了两句,“老了老了!”

崔允也连连感慨了两句。

不多时,侍书便来到了外间,恭敬地见礼。

谢芳华将拟好的名单递出去给他,对他吩咐,“你拿着这个名单,将名单里的人今日都给我请来,就说老侯爷有请,关于庶务。其余谁打听,一句别说。哪怕是族长和谢氏盐仓的叔叔。”

“是,小姐!”侍书接过名单,看了一眼,都是谢氏主要的人物,知道要有大事儿了,他恭敬地道,“有的人偏远,怕是今日赶不到。”

“今日赶不到的,也要送信过去,明日后日也能赶到。”谢芳华道,“除了那不想来的。顶多到明日午时,告诉他们过期不候。”

“是!”侍书闻言拿着单子去了。

“这些人来了之后,爷爷就和他们聊聊,吩咐人安置了吧!”谢芳华站起身,对忠勇侯说了一句,也不等他答话,就对谢云澜道,“云澜哥哥,咱们先去书房,关于那些东西,也要好好地分一分。”

谢云澜点点头。

忠勇侯这时候似乎也不想再看见谢芳华和谢云澜,对于两人离去,胡子翘了翘,没什么异议。

崔允见忠勇侯心情不好,笑着陪着他说起戍边军中的趣事儿来,忠勇侯曾经戎马大半生,对于军中的生涯还是有着十分深重的念想的,不多时,便抛开了这一桩让他心下郁郁又不得不做的烦心事儿。

谢芳华和谢云澜到了书房,便细细地研讨起来。

既然要分,要分的彻底,要震惊天下,要过了证人明路,那么,就不仅仅是说说,不仅仅是分人,这些士农工商,也要酌情来分。才能让人看的清楚明白。

二人整整研讨了一日,才做出了一套方案,虽不是十分精细,但也是够清楚了。

这期间,谢芳华倒是料错了那些人前来忠勇侯府的速度,仅仅是半日时间,到响午的时候,京中方圆百里,凡是谢氏的首要人物,除去谢氏长房还被御林军围着没人来外,都匆匆来了,一个没落下。其余远一些的,也都有信儿传来,说明日午时一定到。

显然谢墨含外放去修筑临汾桥,把谢氏的庶务交出去给谢芳华的事情,谢氏内部,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忠勇侯看着冒着大雨前来的这些族亲主要人物,数百人之多,又是一番感慨,别的世家大族,首要人物,也就几十人,百人是多的。可是搁在谢氏,却抵得过几个世家大族,谢氏真是太大了。

忠勇侯也没先透露意思,只是与这些人聚在大堂内,热热闹闹地闲话了一个时辰,便吩咐侍书,将人逐一地安置下去。

这数百人包括谢氏族长,都是心里忐忑不已,分外没底,拿不准忠勇侯府如今召集几乎全族的人来做什么。都隐隐猜测,芳华小姐掌管庶务,难道要有大的动作?可是这大的动作是什么?

她一个女儿家,能有多大的动作?

若说一般的闺阁女儿,这些人拿一个出去都是威吓一方的人物,谁也不会在意了,这个时代虽然对女子宽容,世家大族女子知书学礼,有女教习,女参谋,也都有的,但还是极少数。可是谢芳华不是一般的闺阁女儿,这半年来,谢氏不缺聪明人,都隐隐觉得,她不同凡响,不敢小视她。

正因为这些人对谢芳华猜不透,忠勇侯口风紧,半个字也不露,使得他们愈发提着心揣摩。尤其忠勇侯府将房间都准备好了,一应俱全,看着做派,像是打算让他们常住的样子,人人又都惊得心惊肉跳。

可是,这一日,谢芳华面也没露。

不但谢芳华面没露,谢云澜的面也没露。

很多人都跑到谢氏盐仓的叔伯面前打听,将他围了又围,可惜他也不知道这件事儿,一问三不知。

这一夜,这些人寝食难安。

忠勇侯府召集全族人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得住有心人。

首先,自然就瞒不住宫里高坐金銮殿上的那个人。

其次,京城各大府邸也都得到了消息。

皇帝顿时皱起了眉头,问身边的吴权,“忠勇侯府在做什么?”

吴权摇摇头,“回皇上,派出了不少人去打听,只说是因为关于芳华小姐接手了谢氏庶务的事儿,其余的,一概都打听不出来。”

“嗯?”皇帝眉峰拧紧。

吴权垂下头,“那些人陆续进了忠勇侯府,忠勇侯都吩咐人逐一安置了,院落都注满了,且都甚是妥当,看样子要住些日子。芳华小姐没露面,据说在书房和云澜公子待着呢。”

“一个女子打理庶务?”皇上面色发冷,“除了这些,半丝消息也没有?”

吴权摇摇头,“没有!”

“这些日子,忠勇侯府可有什么不对?”皇上又问。

吴权摇摇头,“也没什么不对,忠勇侯府每日的事情,都分毫不差地禀告给您了。若说忠勇侯府的大事儿,那就是谢世子将庶务给芳华小姐了。”

“谢墨含如今去了临汾镇,可看清楚了,出城的人是他无疑?崔意芝也跟着走了?”皇帝眉头打成了结。

“是谢世子无疑,他确确实实的离开了。崔意芝跟着走了。”吴权见皇上脸色难看,建议道,“皇上,要不这样,派些隐卫再暗中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查出什么来。”

“难道忠勇侯府要反?”皇帝想到这里,脸色发青。

吴权吓了一跳,“哎呦,皇上,您可别吓奴才。忠勇侯府要反,也不会这样的动静,只招了谢氏的族人。其余的都没动静。这哪儿是反啊?兆头不对。”

皇帝面色微微松缓,“入夜,派人去谢芳华的书房查查!看看她要搞什么花样!”

吴权点头。

“秦铮如何了?”皇帝想着谢芳华的事情,便想起了秦铮。

吴权叹了口气,有些可怜地道,“铮二公子这回啊,可真是伤到了筋骨,那伤实在太重了。今日还不能下床,可怜了王妃,心疼得跟什么似的,偏偏铮二公子不近女色,连宫女也不准许傍边。王妃拿他没办法,只能衣不解带地侍候着他呢。”

皇帝想了想,冷哼一声,吩咐道,“你去忠勇侯府一趟,传朕口谕,让她进宫探望秦铮。”

吴权一愣,了然地垂首,“是,老奴这就去!”

------题外话------

哎,有没有给票的可人儿啊,明天就看你们的诚意了啊~

第六十七章力不从心

吴权带着皇帝的口谕,在傍晚时分来到了忠勇侯府。

谢芳华和谢云澜正在书房里,已经整理了一日东西,听闻侍书派人前来禀告,她不由一怔。

谢云澜也微露讶异,“皇上怎么会有口谕传来?而且还是去探望秦铮?”

这南秦京城谁人都知道,皇上是不喜欢秦铮和谢芳华这一桩婚事儿的。秦铮破龙门阵受了重伤在皇宫内养伤,谢芳华不去皇宫里看秦铮,不给皇帝上眼药,也是在情理之中,就是英亲王妃心疼儿子心疼得不行,也没有派人来请谢芳华进宫。如今皇上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谢芳华一怔过后,向窗外看了一眼,外面依然下着大雨,哪里有什么太阳?

谢云澜思索了一下,很快就回过味来,对谢芳华担忧地道,“恐怕今日召集谢氏族人来忠勇侯府聚齐,动静闹得大,皇上探不到口风,要借由秦铮把你调去宫里探探。”

谢芳华此时也想到了,点点头,冷笑了一声,“他真是盯忠勇侯府盯得紧,可是也枉然地盯了这么多年,根本就没发现我这么一条鱼瞒天过海地背地里做了什么事儿。”

谢云澜见她打趣自己,顿时笑了,“你是深闺里的女子,一是老侯爷和世子将你守护得紧,密不透风;二是皇上只盯着世子了,没盯着你,才容你瞒天过海这么多年,如今你刚刚一冒头,皇上看着苗头不对,立马长矛就对准到你身上了,如今你可谓是风口浪尖了。”

谢芳华放下账本,看着窗外的大雨没说话。

谢云澜见她目光虽然看着窗外,却是有些朦胧,透过大雨,不知道看去了哪里,他也跟着看向窗外,“如今天色晚了,这么大的雨……”

“既然他给了机会,我就进宫看看秦铮吧!”谢芳华截住谢云澜的话,转过身,温和地道,“云澜哥哥,还剩下些没整理,就交给你了。”

“我陪你进宫吧!皇宫是皇上的地方,不同于别处。”谢云澜皱眉,不放心地看着谢芳华。

谢芳华摇头,“皇宫就算是龙潭虎穴,皇上要做什么,也不敢明目张胆。”顿了顿,她扫了书房一圈,低声道,“我觉得他定是不甘心的,这书房是重中之重。我虽然安排了人布置,但也不甚放心。若是你守在这里,我就放心了。”

“你是说……”谢云澜心神一醒。

谢芳华点点头,“无论是谁,只要有人闯这书房,一律都不饶过。”

“好!”谢云澜闻言歇了陪着谢芳华进宫的心思。

谢芳华不再逗留,转身打着伞出了书房。

外面的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大雨噼里啪啦地下着,雨打梧桐,声音清沥。

侍画、侍墨见谢芳华出了书房,帘幕撑着伞在后面跟上她。

不多时,来到忠勇侯府门口,一辆挂着宫牌的马车停在那里,吴权打着伞站在车前,见谢芳华出来,脸上顿时赔了笑,“芳华小姐,皇上怜惜二公子,特意请您进宫去看看他。”

谢芳华微微颔首,忠勇侯府已经自己备了马车,侍画、侍墨上前挑开帘幕,谢芳华上了车。

吴权见谢芳华什么也没问,甚是痛快,也连忙上了马车。

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向皇宫而去。

忠勇侯府坐落于繁华的地界,皇宫通向忠勇侯府的路并不远。虽然大雨路不好走,但小半个时辰,马车也来到了皇宫门口。

吴权下马车,恭敬地请谢芳华入宫。

谢芳华对他点点头,他头前带路。

入了宫门后,吴权小心翼翼地道,“铮二公子在太后生前所居住的德安宫养伤。德慈太后甚是疼爱铮二公子,在他出生后,三不五时地留在宫中居住,自小便在她宫里隔出一间暖阁,这么多年,便是铮二公子在皇宫所居的地方,太后仙逝后,宫中一切安置还是照旧的。”

谢芳华颔首,并不搭话。

吴权回头悄悄看了谢芳华一眼,见她面容沉静,哪怕在这寂寂宫中,楼阙宫台被雨水洗刷得巍峨寒冷,青花伞四周细密的雨帘滚落如珠,她纤细窈窕的身段也不见半丝冷意和颤意,更不见惧意和紧张慌乱。他暗暗赞了一声,不再说话。

不多时,路过灵雀台。

一个小太监从灵雀台走出来,拦住吴权的路,谨慎地道,“大总管,皇上在灵雀台内,听说芳华小姐进宫了,让您先请去灵雀台。皇上要见见。”

吴权顿住脚步,点头应是,回头看谢芳华。

谢芳华就知道皇上要见她,自然做好了准备,如今听闻他在灵雀台拦着路,便也不奇怪,对吴权点点头,“公公带路就是!”

吴权连忙头前带路。

不多时,谢芳华进了灵雀台,登阶而上,一眼便看到了灵雀台上对弈的皇帝和秦钰。

她只想到皇上等在这里,并没有想到还有一个秦钰。是了,皇宫是他的家,皇帝是他的父皇,他是皇帝最爱重的儿子,自然非同一般。如今他回京了,父子在这里对弈,也没什么稀奇的。

见她来了,秦钰偏头向她看来,眸光微动,手中要落下的棋子忽然停了。

皇上听到动静,抬头先看了自己儿子一眼,顺着他凝定的视线,便看到了拾阶而上的谢芳华,脸色沉了沉,咳了一声。

秦钰仿佛没听到皇帝的咳嗽,视线并没有因为他这一声明显的动静移回来,反而眸光有些灼灼之意,雨帘如珠,昏暗的天色似乎成了背景,素淡却华丽的裙摆尾曳逶地,伞下纤细窈窕的女子,不说倾国倾城,但也是举南秦第一,清丽无双。

皇帝忽然恼怒,拿起棋子,对着秦钰砸了过去。

秦钰虽然目光盯着谢芳华,但是眼明手快地伸手接过了棋子,到底是视线移了回来,叹了口气,“父皇,你愈发轻易动怒了,这可不是好事儿。”

皇帝面色沉沉地哼了一声,“朕的好儿子!你在想什么!”

秦钰微微一笑,揉捻着手中的棋子,“父皇明察,您觉得儿子在想什么,儿子就在想什么!”

皇帝额头的青筋跳了跳,死死地盯着他,“朕不准!”

秦钰摇摇头,似叹似惋,“您不准,可是我的心已经准了!”

皇帝伸手要去掀桌子。

秦钰抬手按住桌子,不赞同地道,“父皇,您是九五至尊,普天下最尊贵的人,可不能如此沉不住气,失了风度和威严。”

皇帝气血上涌,蓦地咳嗽了起来。

秦钰起身,轻轻拍着他后背,招呼内侍端茶。

内侍战战兢兢地端来一杯茶,递给秦钰。

秦钰端着茶递到皇帝唇边,极其温和地道,“父皇,虽然天色暖了,但是这春雨寒凉,您还是要多仔细身子。等见了芳华小姐,儿臣送他去德安宫,您就回去歇了吧!”

皇帝挥开他的手,“你给朕滚!”

秦钰站着不动,眸光有些沉沉的悯意,但掩藏得很深,“您若是现在回宫,那么儿臣就带着芳华小姐滚了也行。”

“你……”皇帝伸手指着他,手指发颤。

秦钰握住皇帝的手指,不让他颤,见谢芳华已经来到,在不远处站定,他面色含笑,“父皇和儿臣也开起玩笑来了!儿臣的棋艺还是您教的,就算儿臣赢了您一局棋,您也不必动怒啊!”

皇帝死死地瞪着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秦钰慢慢地放开手,退回了身子,重新坐在了皇帝对面。

皇帝猛地转过头,看向谢芳华,这一瞬间,杀意四溢。

谢芳华只感觉铺面而来一股浓郁的杀意,来自皇帝的眼睛,她不动神色地弯身福了福,“芳华给皇上请安!给四皇子请安!皇上万福!四皇子万福!”

皇帝死死抿着唇,“你见了朕,因何不跪?”

谢芳华站起身,垂眸静静地站着,口中淡淡地道,“我记得皇上似乎是免了我的跪礼过,若是我没记错的话。”

皇帝满眼杀意地瞅着她,“朕不记得了!”

“皇上不记得不要紧,我记得就行了!”谢芳华伸手拢了拢鬓角的头发,“如今天色很晚了,皇上召我进宫来看我的未婚夫,如今我还没去,不知道皇上召我进来这里,可有事情吩咐?”

“你的未婚夫?”皇帝眸光如射出利剑。

谢芳华叹了口气,“皇上的记性果然不好了,秦铮若不是我的未婚夫,皇上为何要召我进宫来看他?”

皇帝死盯着她,数日前,她从平阳城回来,他要取消婚约,她不卑不亢地给拒了。但那时,在他面前,还有恭敬可言,如今这副模样,是半丝恭敬都没了。他伸手一拍桌案,桌案被他拍得嗡嗡响,他怒道,“大胆谢芳华,你竟然敢怂恿秦铮去西山大营,你知不知罪!”

秦钰看了皇帝一眼,伸手拂了要掉下桌子上的棋子,并没言声。

谢芳华顿时笑了,抬起头,直视皇帝,“铮二公子是谁都能怂恿得了的吗?皇上这罪问得未免可笑!”

“你说朕可笑?”皇帝震怒地看着她。

“若铮二公子和我已经大婚,那么,皇上如此质问我,我还真脱不了干系,毕竟我们已经是一家人。可是如今,他仅仅是我的未婚夫而已。他姓秦,皇上觉得,秦氏的子孙,是姓谢的女子能怂恿的了的吗?不是可笑,又是什么?”谢芳华笑看着皇帝。

“你……”皇帝伸手指着她。

秦钰暗暗叹了口气,缓缓站起身,“父皇,您今日累了,回宫歇着吧!儿臣送芳华小姐去皇祖母的宫中。”

“一个女子,竟然如此在朕面前说话,哪里来这么大的底气!”皇帝不理会秦钰,眸中黑云滚滚,“谢芳华,你告诉朕,忠勇侯府,是不是要反了?”

谢芳华眸光染上讽意,“皇上,南秦建朝多少年了!历经多少代帝王,谢氏在每一代皇权跌轶中都忠心耿耿地为这一片江山,为皇室都做过什么,您还清楚吗?不说以往的历史,只说您这一代江山。爷爷做过什么,我先父、先母做过什么,我姑姑做过什么,以及忠勇侯府都做过什么,若是皇上记性不好了,不妨去翻翻卷宗。”

皇帝眸中沉涌的怒火忽然顿住。

“皇上看起来的确是累了,才会在我一个女子面前口不择言。若是皇上这番话无缘无故地传出去,倒叫天下人怎么看皇上?怎么看忠勇侯府?为君之道,为臣之道,彼此都是有一个制衡的。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谢芳华语气沉静,淡淡清冷,“我虽然是一个女子,但也明白这些道理。就是为君者,也不能为所欲为!”

皇帝腾地站起身。

“父皇!”秦钰喊了一声,声音不大,但足够止住皇帝的动向。

皇帝转过头,看着秦钰,比起谢芳华的平静淡然,他的儿子不动如山。他心头忽然涌上深深地哀凉。曾几何时,他也能在先皇垂垂暮已之时,不动如山地看着他日薄西山,如今也轮到他的儿子看着他了。可是他的儿子算起来比他强,他的皇位不顺风不顺水,需要借了德慈太后和英亲王的势才能坐上,而他的儿子,是他和皇后的嫡子,除了名正言顺外,还才华满腹,心机谋略不输于任何人。

他果然真的是老了!

不但老了,他还病了,力不从心了!

看到这样的儿子,他该欢喜这江山后继有人承担,可是他竟然也对谢芳华……让他如何不怒?

果然是真应了普云大师那一卦吗?

可是,为何秦铮和秦钰夺的人是谢芳华?怎么能是谢芳华?一个大病了多年,在他眼皮子底下,竟然有着这等本事的女子!

他的身子突然忍不住颤了起来。

“吴公公,侍候父皇回宫吧!你仔细些劝着,这两日别让父皇太过操劳了。”秦钰对吴权挥手吩咐。

吴权看了皇帝一眼,立即上前,小心地扶住皇帝,探寻地问,“皇上,奴才送您回宫?”

“王妃这两日衣不解带地侍候秦铮,你既然是他未婚妻,平日里与他也来往亲密,也该侍候他两日,替替王妃。从今日起,你就留在宫中吧!没有朕的准许,在他伤没好之前,不准离宫。”皇帝平静下来,沉声对谢芳华丢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了灵雀台。

谢芳华看着皇帝由吴公公扶着,仪仗队簇拥而去,她沉默着没说话,也没应那个是。

不多时,灵雀台侍候的人都退去,只剩下了秦钰和她。

过了半响,秦钰温和地道,“我送你去德安宫。”

谢芳华对德安宫的方位没有印象,这等大雨的日子,皇帝恼怒离去,她也不想独自去找,有秦钰送正好,若说这皇宫里是龙潭虎穴,若说皇帝想杀她后快,但是秦钰却不会杀她,有这道护身符,不管他是什么目的,能用也要用。她点点头,拿起伞。

秦钰笑了笑,“你倒是不客气!”

谢芳华瞥了他一眼,“临汾桥我救了你的命,你也没客气!”

“也是!”秦钰颔首,向灵雀台外走去,声音低但是清晰,“我到希望,以后你也别跟我客气!”顿了顿,补充道,“不管是什么目的!哪怕是利用我做你在父皇面前的护身符,到也没关系。”

谢芳华沉默不吭声。

秦钰见她不言语,不再说话,也打了伞,慢慢地向前走去。

出了灵雀台,前往想德安宫,侍画、侍墨被人挡在灵雀台外,见谢芳华平安地出来,轻轻舒了一口气,看了秦钰一眼,抬步跟在她身后。

一路上,秦钰倒是没再说话,他不说话,谢芳华更不会说话。

缓缓地走了大约两三盏茶的功夫,来到了德安宫,秦钰脚步不停,径直地走了进去。

守在秦铮所住的暖阁外的玉灼见到秦钰和谢芳华一起来的,顿时睁大了眼睛,以为看花了,连忙揉了揉,那两人还在,他立即跑进了屋。

不多时,英亲王妃从暖阁内走了出来,见二人来到门口,她笑了笑,“钰儿来啦!”顿了顿,又道,“华丫头怎么这个时辰进宫了?”

显然,皇帝召她进宫是瞒着这里的人的。

谢芳华还没说话,秦钰便道,“父皇怜惜堂兄,派了吴公公去忠勇侯府请的人,命我带她过来。”话落,他微笑,“堂兄身子可好些了?”

英亲王妃叹了口气,“还要养上些天!”

“大伯母这两日照料堂兄很累吧!父皇下了旨意,让我和芳华小姐来替替大伯母您。您身子可不能累垮了。”秦钰说着,进了暖阁。

谢芳华扫了秦钰一眼,此时开口,“我只听闻皇上说让我来代替王妃照料些,到没听说也让四皇子来照料。”

秦钰回头瞅了她一眼,温和地微笑,“你没听见而已,父皇却是早就下了这样的旨意。”

谢芳华知道秦钰在灵雀台都能做了皇帝的主,他说下旨,也就是下旨了,反驳也没什么用。不再答她的话,走到英亲王妃面前,看着她一下子瘦了许多,眉目脸色疲惫至极,她动了动唇角,有些心疼,“王妃!”

英亲王妃抓住谢芳华的手,眼里有些隐隐的情绪,微微一哽,“好孩子,铮儿想你了,快进去看看他吧!”

谢芳华点点头。

秦钰已经进了暖阁,英亲王妃拉着谢芳华一同走了进去。

侍画、侍墨进了外堂,便规矩地不再跟着往里走。

------题外话------

月底倒计时了啊,亲爱的们,你们想见那个谁,上月票呀~

第六十八章我想你了

春雨寒凉,暖阁里却十分温暖。

谢芳华和英亲王妃携手迈进画堂,便听到秦铮冷哼地质问秦钰,“你来干什么?”

秦钰微笑,“我来看看堂兄还需要在床上躺几日!”

“滚!”秦铮赶人。

秦钰叹了口气,“脾气这么暴躁,实在不利于养伤。”话落,不但不走,反而坐在了不远处的榻上。

秦铮刚想再撵他,忽然似有感觉般,向门口看来。

谢芳华伸手挑起门帘,一眼便看到了躺在大床上的秦铮,他侧着身子躺着,手里捧了一卷书,因天色昏暗,屋中还未掌灯,他半边脸被帷幔挡住,只能看到一面侧脸,尽管光线低,但仍然能看得清楚他这一面侧脸异常的苍白。

显然是受伤极重,失血过多。

见她到来,那人整个身子顿时僵住了,怔怔地看着她。

谢芳华脚步也不由得顿住,挑着帘子的手无意识地紧紧地攥住了帘幕。

四目相对。

秦钰攸地向门口看来,见到二人对视的目光,眸光紧了紧,语调有一种异常的压抑,“芳华小姐是父皇刚刚召进宫里来看堂兄你的。”

这话的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她不是自愿来的。

秦铮手中的书卷“啪”地落在了榻上。

谢芳华心神一醒,慢慢地松了帘幕,抬步走了进来,脚步不见快,却几步就到了秦铮的床前。

秦铮忽然闭上了眼睛,身子仰面躺在了床上。

谢芳华站在床前看了他一眼,伸手拿起刚刚他掉在床榻上的书卷,低头翻了两页,忽然嗤笑,“才子佳人的市井小说,你竟然在看这个!”

秦铮哼也不哼,一言不发。

谢芳华慢慢地将书卷放在床沿上,伸手握住秦铮搭在床沿上的手,微微探头,凑在他耳边低声道,“不是我不想来看你,你知道的,没有皇上的准许,我就算进宫来看你,也不见得能踏进你这个地方。”

秦铮本来要甩开他的手,闻言顿住,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谢芳华目光盈盈地瞅着他,微微退开了身子,微笑着软声问,“身上还疼吗?”

秦铮看着他,眸光涌动着什么,抿着唇,还是没说话。

谢芳华叹了口气,转头对已经进来的英亲王妃担忧地问,“他都不说话,莫不是伤得傻了?”

英亲王妃“噗嗤”一笑,“他是想你了,想的连话也不会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是吗?”谢芳华扭头复又看向秦铮。

“你们都出去!”秦铮忽然哑着嗓子开口赶人。

“混账小子,见了华丫头,你这是连娘也不想看了?”英亲王妃瞪眼,“我可是衣不解带地侍候了你两天两夜了。小没良心的。”

秦铮看了英亲王妃一眼,“都说了让玉灼看着我就行,您偏偏不放心地折腾自己。”

“废话!你不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吗?玉灼还是个孩子,你又是昏迷,又是高热,我哪儿能放心。”英亲王妃挖了秦铮一眼,对秦钰摆手,“钰儿,走,跟大伯母出去喝杯茶。”

秦钰看着那二人,半躺在软榻上的身子不动,“大伯母,刚刚在灵雀台,我和父王一边下棋一边喝茶,如今肚子里满满当当,哪里还能喝得下去?算了吧!您去歇着吧!”

英亲王妃拢了拢鬓发,打量秦钰,见他气色不好,她心有所觉,直白地道,“你不想喝茶,陪我去坐会儿,让他们两个说会儿话!”

秦钰眸光闪了闪,失笑,“虽然有婚约,但到底是男未婚,女未嫁。这样不太好吧!大伯母,总要守些礼。我们在这里,才……”

“这么多废话做什么!”英亲王妃走到秦钰身边,伸手拽他。

秦钰有心抗拒,但被英亲王妃亲手拽住,一时也是无奈,同样有娘的孩子,他的娘却和秦铮的娘差了个天上地下。若是他娘,他这般说留下,也是拿他没办法的,可是偏偏英亲王妃却不管不顾地拽他,给他儿子个私会的空间。他心下郁郁,不能打开英亲王妃,只能随着他起身。

“你们两个有什么别情,好好地叙叙!华丫头既然来了这里,外面已经天黑了,又下着大雨,今夜就别出宫了,住在这里吧!你来了,我也歇一晚上。”英亲王妃说着,强硬地拽着秦钰出了房门。

走出内阁,来到画堂,秦钰叹气,“大伯母,您可以松手了!”

“松什么松?你个臭小子,我可就这么一个心肝宝贝的儿子,他还是你堂兄,你就不能收手?别闹腾了!我可等着他们顺畅的大婚,我好抱孙子呢!”英亲王妃拽着秦钰不松手,一直把他拽出画堂,拽去西边的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