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拉周少瑾的手。

周少瑾却捋了捋头发。、

袁氏也没有在意,笑着把情况告诉了她,道:“这次多亏了你,给你箫表姐长了脸。你萧表姐还特意写了信回来,让我向你道谢。还说让去送洗三礼的婆子给你带了些小玩意回来,让你千万不要客气。”

礼物就不用了,只要别麻烦我再给你们设计什么花样子就好。

周少瑾微微地笑,让她稚嫩娇美的面孔显得有些腼腆。

袁氏就呵呵地笑。要拉了她去见郭老夫人。

碧玉忙道:“老夫人去了四老爷那里,要等一会才能回来。夫人进屋去喝杯茶吧!”

袁氏笑着点头。

周少瑾趁机辞了袁氏,回了佛堂。

她问小檀:“你知道老夫人为什么突然去了小山丛桂院吗?”

“因为老夫人要过寿辰了!”小檀笑道,“大老爷和二老爷都不在家,老夫人过寿,自然希望四老爷能来参加啊!”

“难道老夫人的寿辰,四老爷不参加吗?”周少瑾吓了一大跳。

“我听碧玉姐姐她们说,好像前几年都没有露面。”小檀道,“说是裕泰票号有事。老夫人那几年都不高兴。为这件事,有一年老夫人的生辰。大老爷还专程从京城里赶回来了一趟都没能哄得老夫人高兴…还是老夫人亲自去了趟小山丛桂院,四老爷才过来给老夫人拜了寿。老夫人这两年每到过寿的时候就会去看看四老爷。”

这,这也太奇怪!

周少瑾不敢评论。去给郭老夫人辞行的时候。就小心翼翼地观察郭老夫人的表情。可惜郭老夫人神色端肃,她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第二天她就问集萤:“池舅舅会参加老夫人的寿宴吗?”

“寿宴不知道?”集萤道,“但肯定会去拜寿的。”

周少瑾犹豫了好一会,道:“那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集萤奇道,“一屋子的女眷,他一个男子,拜了寿不走难道还在那里陪着嫂嫂、婶婶们抹牌不成?”

这话也太犀利了。

周少瑾决定以后少问集萤这样的话。

到了初九那天,周少瑾跟着关老太太、沔大太太、周初瑾早早就去了寒碧山房。

不曾想还有人比她们更早。

一位老太太,带着两位四十来岁的妇人和四个花信年纪的少妇及七、八个十七、八岁到十二、三岁的女孩子。看那气度,稳重内敛。绝非普通人家,可看穿衣打扮。却都很朴素,又不像是权贵之家的女眷。

周少瑾一个没见过,关老太太和沔大太太却认识,忙笑着上前和对方打招呼。她这才知道这些人原来是郭老夫人的娘家——石头巷郭氏的女眷。

老太太是郭老夫人的弟媳,看上去却比郭老夫人大几岁的样子,笑容厚和,谈吐文雅,一听就知道是会断文识字的女子。老太太说话的时候郭家的其他女眷都微笑着听着,规矩很大。

在周少瑾之后到的是顾家的女眷。

她们有十七、八个。顾老安人没来,领头的是顾家的大太太,顾七奶奶和顾十七姑也在人群里。

顾家的女眷和郭家的很熟,见过礼之后,就互相问候起来。

顾七奶奶笑着朝周少瑾和初瑾点了点头,顾十七姑则跑了过来,笑吟吟地和周少瑾和周初瑾打招呼。

三个人正说着话,三房的人过来了。

屋里又是一番欢声笑语。

程笳一眼就看见了周少瑾和顾十七姑。她给长辈行过礼之后刺溜一声就跑到了周少瑾这边来了。

“十七姑。你是什么时候到的?”她热情地挽了顾十七姑的胳膊,“等会我们吃席的时候坐一块。”

“好啊!”顾十七姑高兴地应了。

又有人来。

屋里开始有些拥挤。

管事的妈妈就笑眯眯地请了太太、小姐们去旁边的厢房喝茶,留下了陪着郭老夫人说话的几位老太太。

程笳就撺唆着周少瑾等人在院子里说话:“等会来的人更多。行礼都要把腰行酸了。”

顾十七姑掩了嘴笑,道:“我是客随主便。”

周少瑾是素来不喜欢交际应酬的。不仅没有异议,还指了指院子里一丛竹子:“我们去哪里说话——竹丛后面有个长条石凳。”

周初瑾却不能把沔大太太一个人撇在厢房里,笑道:“你们在那里说话就说话,可别到处乱跑,小心拜寿的时候找不到你们的人。”想着程笳是个不靠谱的,对顾十七姑道,“我可把少瑾交给你了。”

周少瑾脸色一红,顾十七姑则连声保证:“一定。一定。”

周初瑾这才放心地去了厢房。

三个人就笑嘻嘻去了竹丛后面。

那里本是碧玉等人乘凉的地方,石凳很干净。只是还没有等到周少瑾等人拿出帕子来擦试,持香抱着几个坐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二小姐,大小姐让我送这个来。说是天气转凉了,不比夏天,还是垫着坐好些。”

三个人都很意外。

周少瑾心里仿佛有暖流流过,忙接过了坐垫。

程笳叫道:“还是初瑾姐姐最好!”

顾十七姑迭声让持香代她向周初瑾道谢。

持香应喏,笑着走了。

程笳和顾十七说了会周初瑾的温柔体贴,题话就渐渐地转移到了上次还一起放河灯的阿朱身上,又从阿朱身上转移到了良国公府…话题越扯越远。最后竟然说起了官街梅府刘家大姑奶奶和离,带着一双儿女搬回了娘家居住的事:“说是刘家大姑爷宠妾灭妻,刘家大姑奶奶不愿意过了。刘家的几位老爷带着人过去把刘家的大姑爷狠狠地打了一顿,打得刘家大姑爷差点去了半条命,不仅把大姑奶奶的嫁妆全吐了出来,而且还倒贴了几千两银子,刘家大姑奶奶这才签下了和离书。”

还有这种事!

周少瑾听得津津有味。

外面突然传来婆子高亢的声音:“四老爷和大爷过来了!”

院子里传来一阵喧哗声。

想必是女眷们急着回避。

周少瑾想到除了她们,还有些女眷三三两两地站在庑廊和院子里在说话。

很快,院子里就安静下来。

周少瑾扭过头去,透过竹林看见程池和程许走了进来。

程池看上去比程许还要高一点,穿了件宝蓝色素面湖杭直裰。腰间缠了深蓝色布带,左边挂着靓蓝色素面荷包。右边挂了方小印,一手背在腰后。身姿如松却表情淡漠地走了进来。

程许落后他几步,穿了着件紫红色蒲菖纹暗花直裰,腰间系着真紫色绦带,顾盼间神色飞扬,更显得他面如冠玉,鬓如刀裁。

顾十七姑看着颇有些惊艳地“啊”了一声,道:“程嘉善越长越好看了。”

周少瑾的目光却落在了程池的身上。

池舅舅居然没有穿道袍…可见也不是像小檀她们说的那样不重视郭老夫人的寿辰。

程笳却哼哼地趴在了她们俩人的肩头,道:“有什么好看的!还不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

顾十七姑的眼睛盯着程许,道:“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也有不同啊!程嘉善的眼睛鼻子就是比别人长得好看。”

第一百二十六章 桃花

周少瑾流汗。

程笳趴在她们的肩头“啧啧啧”地讥讽着顾十七姑:“只知道看外表的家伙!”

“腹有诗书气自华。”顾十七姑反驳道,“外表不是由内在决定的吗?”

两人在那里斗嘴,周少瑾却感觉程池好像朝这边瞥了一眼似的。

她不由睁大了眼睛看。

程池身姿如松,目不斜视地由碧玉服侍着撩帘进了正房。

周少瑾吁了口气。

可能是自己看错了吧?

程笳道:“应该要拜寿了吧?我们要不要去厢房里等?”

顾十七姑道:“还是等程四叔和程嘉善走了我们再出去吧,免得碰着了。”

周少瑾非常的赞同,道:“碧玉之前也说过,池舅舅他们拜过了寿才到我们。”

三个人就在竹林后面等着。

厢房那边却走出来两个小姑娘。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个穿着湖水绿的杭绸褙子,梳着双螺髻,带了着珍珠珠花;一个穿着豆绿色的杭绸褙子,梳着双丫髻,戴着赤金丁香发簪。长得眉如远山,目如秋水,有几分相似,非常的漂亮。

程笳道:“这谁啊?”

周少瑾也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