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程泾给长子保的这门亲事,她并不满意。

她原想为长子求娶的是长房二老爷的女儿程笙。

谁知道程泾压根就没有往这上面想,直接将周家大小姐推到了她的面前。

她当时想拒绝来着,可那时候小叔子擢了礼部左给事中,丈夫又因轻信朋友花重金买了幅假字画回来。若不是她及时想办法瞒了下来,丈夫早已成为廖家、镇江的笑柄了——读书的世家子弟竟然会不识金石被人骗,那还算是什么世家子弟?算是什么读书人?

她急需一件事来让震撼廖家的人。

程池为她的长子保媒,就成了她当时能抓住的一根稻草,她虽然很是犹豫,但丈夫却满口答应了,她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请了媒人上门提亲。

但随着长子表现的越来越优秀。她对这个儿媳妇的不满就越来越强烈,甚至在婆婆去世长子的婚事被推后的时候甚至松了口气。

这也是她为什么特别关注周初瑾的原因。

她需要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她当实的选择没有错。

此时看到站在郭老夫人身边的周少瑾。她的心突然就平静下来。

听说周家大小姐比周家二小姐更受程家之人宠爱,郭老夫人去普陀山敬香竟然带着周家二小姐,可见周家大小姐在程家的地位了。

方氏在周少瑾上前给她行礼的时候笑容不由就变得真切起来,并取下了发髻上簪着金步摇送给了周少瑾做见面礼:“不知道二表小姐陪着老夫人。是我的不是,这个你先拿着。只是伯母来的匆忙,有些寒酸,等去伯母家做客的时候,伯母再给你补一份见面礼。”

“太太客气了。”周少瑾温温柔柔地道。“晚辈本应上门拜见,只因还有长辈服侍,不好随意走动。原想过几天等老夫人这边闲下来了去探望您的,没想到您先过来了。晚辈实在是羞愧。哪里还敢当太太的见面礼?还是等哪天我正式去拜访太太,太太再赏我好了。”

为了姐姐,她尽量地表现着自己的恭顺。

方氏见她举止大方又不失驯良,果然非常的满意,对周初瑾又多了几分期待,笑道:“长者赐,不能辞。你拿着就是。等到正式拜见的时候自然有正式拜见的赠礼。”

周少瑾笑着道谢,收下了方氏的见面礼。

实际上两人心里都明白,周少瑾所谓的去拜访方氏,那都是客气话,哪有没有过门的儿媳妇去拜访姐姐婆婆的道理,而所谓的正式拜见,那也是指周初瑾嫁到了廖家之后,周少瑾去探望姐姐的时候。

她们寒暄了两句,方氏就和郭老夫人聊起天来。

她说得也都是些陈年往事,和来拜访她们的镇江通判陈述明的夫人一样,只怕是有事相求。

周少瑾就借故出了船舱。

但她又很关系廖家的事。

廖家毕竟是她姐姐的夫家,若是廖家出事,她姐姐也会跟着受苦。

前世她并知道廖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她只知道姐姐很顺利地嫁到了廖,攻破了那些觉得姐姐和廖家的婚事会有所波折的谣言。

她求碧玉:“你帮我留意留意,可别是什么坏消息。”

碧玉很能理解周少瑾的心情,她朝着周少瑾眨了眨眼睛,道:“你放心,今天是我珍珠当值。我们两人都会留意的。”

自用了程池教的方子,珍珠不仅好了,而且还不晕船了,周少瑾还跟着碧玉把那个方法给学会了。

周少瑾笑着向她道谢。

方氏身边的钟嬷嬷笑着出了船舱。

看见周少瑾她虽然有些惊讶,但还透着股亲热劲地和她打招呼:“二表小姐怎么站在这里?这湖面上的风比城里的风冷多了,您小心着了凉。”

周少瑾心里很是感慨。

前世,不管是方氏还是钟嬷嬷,都对她不冷不热的,何曾对她如此的热情?

她笑道:“没事,就是有几句话要和碧玉说。”

碧玉微微颌首,客气地对钟嬷嬷道:“旁边茶房有热茶,嬷嬷要不要去歇个脚,喝杯茶?”

“多谢碧玉姑娘。”钟嬷嬷忙笑道,“我们是昨天才得到的消息,又怕老夫人这两天就启程金陵城了,我们大太太把手边的事都推了,一心一意地想过来给老夫人请个安。家里的事还都没有安排,应该没有办法久留。若是老夫人答应明天去我们府里做客,我们大太太还要回去安排酒宴,那就更不会在这里逗留了。我还是等在这里好了。”

碧玉也没有勉强她,叫了个小丫鬟随身服侍,自己则提着水壶去了内室给郭老夫人和方氏续茶。

周少瑾笑着和钟嬷嬷说了两句话,就起身准备回屋。

朗月抱着个小瓯跑了过来。

“二表小姐。二表小姐。”他举了手中的小瓯给献宝似的给周少瑾看。道,“这是中泠泉的泉水。这是四老爷和沈大人等人刚刚从江水中汲取的。这个是送给您的。”

周少瑾喜出望外。

中泠泉又称南泠泉,因泉水在金山寺外的滚滚江水之中。而江水受到石牌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流转,分为南、中、北三泠,这泉水就在其中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又因中泠泉在金山的西南面。又称“南泠泉”。据说江水水深流急,汲取不易。要想打泉水,需在正午之时将带盖的铜瓶子用绳子放入泉中后,迅速拉开盖子。才能吸到真正的泉水。

周少瑾曾在书上看见过,高夫人陪着她们游金山寺的时候,她还曾特别观察过金山寺旁的江水。可郭老夫人等人不说到江中取泉水,她又怎能吭声?

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程池竟然汲了中泠泉水回来。

这水得多珍贵啊!

周少瑾有些不敢相信地问朗月:“这是送给我的?”

朗月连连点头,面露得色,与有荣焉地道:“这种事又怎么难得住我们家四老爷!四老爷和宋老先生吸了一大桶回来,这个您拿着,我还要帮清风抬水呢!”

不管是谁的意思,周少瑾都很感激。

她忙接过了小瓯。

朗月一溜烟地跑了。

周少瑾望着他的背影不由笑着摇头,所以她没有看见那种嬷嬷目光微闪,笑道:“这位是…四老爷身边的小童子?”

“是啊!”周少瑾笑道,“四老爷信道,所有身边的两个小童子都穿着道袍。”

她为程池辩解道。

廖家既然有意和程家结亲,自然对程家的情况有所了解,钟嬷嬷早就听说过程家长房四老爷脾气古怪却是个财神爷,不要说外面的人了,就是程家的人等闲也巴结不上。

她笑道:“看样子二表小姐和四老爷身边的人关系还挺好的。”语气中不觉就带上了几试探的味道。

周少瑾早就知道廖家有些势利,她不以为忤,笑道:“大家一个船里会着,怎么会不好?”

“那也是。”钟嬷嬷笑着,却一句也不相信。

那中泠泉水是怎么一回事,别人不知道,她是镇江本地人却再清楚不过了。

从江中取泉水,不说雇船请人,就是这汲泉水铜瓶就得专门的定制,而整个镇江只有一个人会制,一个铜瓶他通常要收十两银子。等到了江面上,一眼望过去,全是滚滚江水,泉水在哪里,没有懂这些人,那铜瓶就是丢到了江中也吸不到真正的中泠泉水。整个镇江会吸水的只有三个人,请他们去一次也得十两银子。这样算下来,那个小道童送给周少瑾的那一小瓯泉水就得二十两银子。

那小道童和周少瑾说话的时候分明就带着几分恭敬。

可见周家二小姐在程家有多得宠了!

等到方氏一下船,钟嬷嬷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

方氏沉默半晌,沉吟道:“你应该向周家二小姐讨点中泠泉水的,我们也好拿去给老祖宗尝尝,让廖家那些眼皮子浅的东西也知道,别以为人家周氏姐妹寄居在程家,就是一副小媳妇的模样。”

第二百二十三章 泡茶(月票第一加的第一更)

钟嬷嬷笑着给方氏出主意:“这也不难!我们找人讨点中泠泉回去不就行了,谁又知道我们这泉水是周家二小姐给的还是从别人手里得来的?那程家四老爷在金山旁汲了中泠泉总是真的吧?”

方氏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诀窍。

她微微点头。

钟嬷嬷就知道这件事成了,道:“我这就派人去山泉居讨点。”

山泉居是镇江最大的茶楼,每天都会派人去江中汲水,所依仗的也是这中泠泉的泉水。

方氏有些不放心,想了想,道:“到时候我的轿子就停在山泉居外好了。”

可以让山泉居的大掌柜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不乱说话。

钟嬷嬷高兴地应是,问起此次去找郭老夫人的事:“…老夫人应了吗?”

方氏眼角露出些许的欢喜,道:“应了!”

“阿弥陀佛!”钟嬷嬷不由松了口气,双手合十地念了一句。

方氏想了想,道:“我觉得你说的话有道理。那周氏姐妹在程家只怕是极得宠——老夫人一开始面露难色,后来不怎地就很爽快地答应,我邀了老夫人来家里做客,老夫人当时说‘既是一家人,以后少不了要走动,大家就不必如此客气了’,我一开始以为是指我和袁夫人的是表姐妹,还为袁夫人高兴,她婆婆终于对她和颜悦色起来。如今看来,只怕是指周氏姐妹了。”

钟嬷嬷是方氏的最体己的人,自然知道袁夫人在郭老夫人面前并不像外面传的那样有体面。廖周两家联姻的时候,方氏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曾经去拜访过郭老夫人,谁知道郭老夫人话里话外都透着“这是你们两姊妹的决定。与我无关”口吻,不然方氏也不至于如此失望了。

她在心里琢磨着,斟酌道:“大太太,会不会是周家二小姐?那个时候周家大小姐也有十四岁了,周家二小姐应该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如果得宠的那个是周家大小姐,那个时候郭老夫人就不应该说那样的话。”

方氏面色微红,道:“那件事也不怪老夫人。我当时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多半是被老夫人看出来,才会说话如此不客气的。不过,你的话也有道理。只是过几个月周家大小姐就要嫁进来了。不管得宠的是谁,能看在她们姐妹俩的份上在我们廖家这样一个大忙,都于我们廖家有利,我们好生生地经营这门姻亲就是了。何况那亲家老爷已升了保定知府。我只盼着他能平步青云,以后助我们家绍堂一臂之力。至于老爷。我已经对他死心了。他还没有儿子能吃得苦,那两榜进士的名衔又怎么从天而降呢?这件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千万不要透露出去。这件事是老爷逼着我去求的老夫人,横竖老爷那边我已经能够交待了。就不要再横生枝节。”

钟嬷嬷忙恭声应“是”。

廖家看着花团锦簇,宗房看着风光无限,实际上老安人去世后。无能的大老爷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却只敢数落方氏,已让方氏和他们这个家在廖氏变得非常艰难了。

方氏就吩咐钟嬷嬷:“你回去之后就去跟大总管传话。说大爷成亲之后会带着新奶奶去京城常住,有个放东西的地方就行了,隔壁的宅子就不用打通了。若是有人问起,你就说是我这次去拜访程家郭老夫人时郭老夫夫提出来的,想让我们家大爷跟着程家的大老爷读书,这么好的事,我怎么会往外推?立刻就应了。然后再去跟管账房的二管事说,让这就进京,帮大爷置办一处落脚的宅子,宅子要好,最好能离程家近点,银子由我出。这宅子以后也记以大爷的名下,算是我给大爷成亲置办的产业。”

钟嬷嬷愕然,道:“大爷也能跟着大老爷一起进京吗?让新奶奶单独服侍大爷和大老爷是不是不太好?不如您送个宅子给大爷,还是让大爷和大老爷住在廖家的宅子里…”

“不用这么麻烦。”方氏冷冷地道,“人家只答应让大老爷去京城应试的时候让渭二老爷指点指点他的时文,是我准备让大爷去京城篱居,在家里这样的窝着,大爷天天跟着他那个不挣气的爹受委屈,有什么意思?至于跟泾大老爷读书的事,我没有想到郭老夫人那么容易就答应了,脑子一时有点懵,没有反应过来。你明天就去见见周家的二小姐,把家里的这些破烂事透个音给她,如果程家能不用我去说项也主动地提出让大爷随着泾大老爷读书,以后京城的事我就交给周家大小姐主持。我也有个了帮手!如果不能,到时候我再舍了老脸亲自去趟金陵好了。大不了请了我娘家人出面去求郭老夫人。怎么也不会让大老爷空背了名声被人笑的。”

钟嬷嬷连声应诺。

周少瑾哪里想到因为朗月的一殴中泠泉水,姐姐和姐夫相比前世而言却平白得了座宅子,而且姐姐也不用像前世似的,在廖家被蹉磨了好几个月才有机会去京城服侍廖绍棠,从此和婆婆王不见王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也是因为这段时间,周初瑾和廖绍棠没有了旁人的影响,彼此间的感情一日千里,最终让廖绍棠宁愿让出宗子的位置也要保住妻儿。

她抱着中泠泉水喜滋滋地去郭老夫人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