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哦。”瑄儿那点失望马上就不见了。

“你们若喜欢,娘还可以教你们自己画。”荀卿染道。

“真的吗.太好了。”瑄儿喜道。

荀卿染点头,“自然是真的,只有你肯下功夫学。”

学画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荀卿染心中想到,若是瑄儿和福生自愿来学,她很愿意严格教导他们的。

齐攸将福生和瑄儿放下,“出去找奶妈玩去。”

两个孩子没有立刻走。

“爹爹,咱们是要去平西镇吗?”福生问道。

齐攸一怔,看了荀卿染一眼。

“他们看见丫头信在收拾东西…”荀卿染笑道。

两个孩子还记得从平西镇回来,丫头婆子们也是这样忙忙碌碌地清点、打包东西。

“方才也是这样问我的。”荀卿染向齐攸挑了挑眉,意思是说,你解释给孩子们听,便拿起画笔在图上润色。

“咱们是要离开这里。”齐攸道,“但不是去平西镇。”

“去哪,去哪,还回来吗?”

“就在南城…”

两个孩子专心地听齐攸说话。他们还不明白这么复杂的事情,只是在平西镇回来的路上,那见多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便觉得搬家是极好玩的事情。

“你们可有好多体己物件,还不去看着丫头们收拾起来。”荀卿染放下画笔道。

福生和瑄儿对视了一眼,互相点点头,高京兴兴地出去了。

“这些,你若喜欢,偶尔做来解解闷也就罢了。”齐攸看了看案上的那幅画,又看了看窗前的绣架,“我还有些私产,咱们这一家子总够用了。”

齐攸进门看到绣架,就猜到荀卿染一定是知道他并没有要什么财产,怕以后一家人用度不够,要绣些活计贴补家用。

“我本就喜欢这些,每天活动活动对身子也好。”荀卿染若无其事道。

两人就在榻上坐了下来,暖暖的阳光透过琉璃窗,洒在两人身上。

“四爷已经找好了房子?”荀卿染问,“我还捎信给君晖,让他帮咱们寻合适的房子那。”

“…那时佑年在京城找宅子,我也跟着留意。正好有处不错的宅子,我就买了下来宅子在城南,只有三进,园子小了些,屋子也没这里的大,没有琉璃窗,也没有地龙,只火炕…”

“无妨,现成的宅子,毕竟比我想的好多了。”荀卿染道,“只要咱们一家人,安安稳稳地在一处,就是最好的。”

“老太太要将二房的家产分一份给我,我没要,你怀不怪我?”齐攸问。

荀卿染故作生气,扭着头看齐攸。

“四爷当我是什么人啊。”荀卿染道,“我若在意,那时就不会只留下四爷,自己回宁远居来。后来丫头们来告诉我,四爷要搬出去住,不要家产。我若想要,那个时候就去找四爷了。…别说咱们还有这些东西,就是没有,只要能一家子清清静静过日子,我也没有怨言。”

荀卿染是什么样的性子,齐攸如何不知道。不过是觉得城南那宅子比不得这里,对妻儿有些愧疚,才那样问。

齐攸伸手轻轻环抱了荀卿染。

“咱们出去了,吃穿用度,只怕不比府里那。”这个荀卿染早就想到了。

“四爷给我的那些私房钱,我在城外置办了两个小庄子。算着每年的出息,节约着些,就够一大家子人的嚼用了。”荀卿染为齐攸算着帐,“我的手艺并没放下,好好地绣上一幅,也足够养枣花、雪球、小黑、雪团他们…”

“你这是打算将我养起来。”齐攸听着荀卿染的打算,突然打断道。

“啊?”荀卿染正沉浸在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中,听齐攸语气有异,这才抬起头看着齐攸。齐攸板着脸。

“怎么会?”荀卿染眨眨眼,忙反驳,“我和孩子们都要靠四爷养活那。咳咳,我都想好了,咱们干脆开个镖局吧,四爷你和唐佑年做镖师,到时候…”

荀卿染的脸上散发着光辉,目光流光溢彩。

齐攸看的怔了怔,面色不由得跟着一起生动起来,不过他很快发现,赶紧又板下了脸。

“卿染,那本散花女侠,我记得收在书房第三隔,现在却怎么都找不见了。卿染,你说说,那本书是自己长了腿,跑去哪里了。”

荀卿染一惊,明明是在说将来的打算,齐攸怎么又转到话本上。

“我怎么知道,四爷没收了之后,就再没见到了。”荀卿染正色道。

“还糊弄我,你枕头底下是什么?”齐攸道。

“哦,”荀卿染一惊,马上镇定下来,反击道,“四爷,你偷看我的东西。”

齐攸嘴角抽了抽,“哪里还用偷看,你现在去瞧瞧,是你没藏好,露了一半出来。”

荀卿染第一个念头是马上去卧房查看,不过转念之间就觉得这样太露了行迹。不过是话本,齐攸能将她怎样,哼。

“咱们在说以后的打算,提那些做什么?”荀卿染试图岔开话题。

“你敢说,这开镖局的想头,和那本书没关系。”

“哼。哼。”荀卿染。亨了两声,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好了好了,你要看就看吧。”齐攸见荀卿染如此,反而安抚道,“你的打算都很好。”

“…便去做镖师也没什么,我会养家的,这是男人的事,不用你跟着操心。”齐攸又道。荀卿染眨了眨眼,有些欣慰,又有些烦恼。

欣慰的是齐攸有担当。齐攸是富贵乡中长大的,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她今天故意提出镖师的说法,不过是做了最坏的打算,试探齐攸到时候能否放下身段。齐攸的答案她很满意。

她烦恼的是,齐攸的大男人姿态依旧。她觉得她做些事情贴补家用,是天经地义的。她甚至已经想好了,要开一座绣庄,不仅她自己绣,还要将那些绣功好的女孩子聚在一起。她要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她们…

齐攸看着荀卿染怅然若失的表情,认为她在担心以后的家用。

“我这些年积攒了些私房,便是以后什么都不做,也够咱们花用的了。”齐攸低下头在荀卿染的额头亲了亲。

齐攸的私房?荀卿染知道齐攸有私房,但是具体是多少却不知道。这次因为突然出了宁馨的事情,他找来了沈良。沈良只问她要支取多少银子,当即就拿来了银票。

齐攸的家底,她还真不清楚。荀卿染脸声,有些茫然。

成亲多年,瑄儿都能跑能跳了,荀卿染却连丈夫到底有多少家底都不知道,只知道傻兮兮地在这里盘算如何养活一家子,要用单薄的肩膀,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小笨蛋。”齐攸忍俊不禁,轻轻点了点荀卿染的鼻尖。

齐攸只是微笑,却仿佛是雪原上突然盛开的雪岸花,几乎晃花了荀卿染的眼睛。

荀卿染顺势倒在齐攸怀里,心忤忤跳了起来。找了美男什么的,其实真的吃亏啊。比如说她看到齐攸笑,就会头脑中白,好在齐攸很少笑,不过就是这样,后果也很严重不是吗,当初打定主意要盘算齐攸家底的,结果现在,她早就忘了这件事了。

美男是祸水,这个教训一定要记住。不过她已经掉进祸水里,这辈子没救了,可是她定要将这教训告诉瑄儿。荀卿染暗自握拳。

“等搬过去,就让沈良打理外院的事情。”齐攸在荀卿染头上道.“我那些私产这些年都是他在打理,我叫他把账目汇总了给你,还有地契、房契…”

齐攸这是要将家底全部交给荀卿染。

可惜的是,荀卿染再次沉浸在关于祸水纠结中,竟然没有听到。

过了晌午,齐攸正要带人去南城,说是要另外收拾出个暖阁出来给荀卿染住,正巧荀君晖接到荀卿染的信匆匆赶来。

“没有暖阁?”荀君晖皱起眉头.“那不成,天越来越冷,姐姐再有两三个月就要生产了。”

“没什么,改一改,也就有了暖阁。”荀卿染道。

“不能委屈了姐姐。”荀君晖道,“姐姐方才派人让我帮着找宅子,我正找了一处合适的宅子。”

“哦,是哪里?”齐攸问“就是鹿山脚下的抱朴园!”荀君晖道。

齐攸挑了挑眉,荀卿染却是愣住了。

第三六一章 乔迁

“抱朴园?”齐攸眼睛一亮,和荀君晖在矮桌旁坐下,“那家主人竟然肯卖了?”

抱朴园现在的主人,曾经是江南一带的大富商。当年河南等地水患,国库空虚,是这富商献出家财,解了燃眉之急。皇上打算封赏这富商,然而这富商却不要封赏,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买下抱朴园。这富商出的价非常大方,而这笔钱自然也是充入国库的,皇上自然乐得答应。因此抱朴园易主,皇上又封了那富商一个玉虚散人的号。

从那以后,这富商一家就搬到抱朴园中,从此深居简出,极少与人来往。那玉虚散人的真面目,更是没有几个人能够得见。

这抱朴园竟然肯卖?齐攸自然惊讶。

荀卿染不知齐攸手里到底有多少钱,不过抱朴园她是曾见过的,知道那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好房产,若真的能买到手,便是倾家之力也是值得。因此,她也坐在榻上,看着弟弟。

荀君晖见姐娃、姐夫两人都对这件事认了真,忙道:“不是卖,却可以借。”

借住?齐攸更是奇怪,荀卿染则有些担心地看着弟弟。

“君晖,你什么时候和玉虚散人有了交情?”齐攸问。

“我们认识了些时候了。”荀君晖道,“他见我在外面居住,就说他那园子里空屋子很多,请我搬过去住,我并没答方,今天接到姐姐的信,要我帮着寻宅院。我想着好宅院不是一时半会能寻到的,就想起了抱朴园。我去见玉虚散人说了,他答应可以借两个院子给姐姐住。”

荀卿染走过去,将苛君晖拉起来,姐弟俩走到屏风旁。

“君晖,你没有事情瞒着姐姐吧?”荀卿染小声问弟弟。

“没有。”荀君晖道。

荀卿染虎起脸,小时候她就是这样吓唬荀君晖。

“你什么时候认识了玉虚散人?怎么交情就这么好了,姐姐可没听你说过。”

荀君晖马上陪笑,“姐姐,是这么回事…”

荀君晖就说起和玉虚散人结识的经过。原来荀君晖写的一笔好字,中了探花后,又在翰林院当差,他写的字慢慢地更加有了名气。这玉虚散人是个商人,又深居简出,却是极爱书画。

“…是个很和蔼的老人,评画论书都极有品位,他来找我求个匾额,我写了给他,从此就认识了。他还见过姐姐的字,很是赞叹。因是姐姐的墨宝,我自是不肯随便给人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荀卿染依日有些不放心。

“这玉虚散人…”

“姐姐放心,我知道轻重的。”荀君晖道:“时过境迁,过去的事早就过去了。”

“你知道就好。”荀卿染轻叹一声,点了点头。

姐弟俩又重新入座。

齐攸却是对荀君晖的提议心动。抱朴园县京城四大名国之一,不说周围的环境、里面的风景,便是房舍,自不是寻常人定可比。就算不能买下来,借住进去,却比那些浅宅窄巷强上许多。而他可以多出些时间来,或是寻更好的宅院,或是将城南那处宅院扩建修缮,总之不能让妻儿跟着他受了委屈。

荀卿染也在想,那座枫林,现在想必风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