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染心中一动。玉虚散人所说令堂,青定不是方氏。可是,弟弟又怎么会跟他说起生母爱好诗文。

“家中嫡母出身定远侯府,对诗文不过平平。我和弟弟的生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那时候弟弟还在襁褓,我比弟弟大一些,不过可惜,便是我,如今也记不得生母的模样了。”荀卿染说着打量玉虚散人。

玉虚散人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带着荀卿染走入枫林。

“这一棵,还是颜家第六代家主亲手栽种的…”玉虚散人指着一棵约两人合抱的大树道。

这枫林已有百年的历史,玉虚散人竟能清晰地说出每一棵的来历。

苛卿染有些心惊,好在她在谈起和弟弟的生母的时候,就将丫头们都打发到了远处。因此,玉虚散人的话,只有她能听见。

“百年大族,一夕烟消云散。总算没有焚琴煮鹤,还有这一处园子留下来,还有这些枫树,…让后人能够凭吊。”玉虚散人抚着一棵枫树,眉宇间满是酸楚。

荀卿染有一瞬问的失神,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

“老先生做如此打扮,想必精研道家经典,通透世事。道家处世,最高境界讲究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老先生以为如何?”荀卿染笑着问道。

“夫人果然博学。”玉虚散人望着荀卿染,似乎有些惆怅,又很是欣慰。“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夫人说的对,老夫也极崇尚此道。”

那就好,荀卿染心中道,微笑着点了点头。

玉虚散人博古通今,又熟知这抱朴园内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的掌故,竟带着荀卿染一一看过去。

“这些掌故,想必君晖都已经领略过了。”荀卿染再一次笑道。

玉虚散人也笑了笑,“请他搬进来住,他总是不肯。若不是怕夫

人在外面受苦,他绝不肯上门来找我。”

从那以后,宾主之间便没有了隔膜。有的时候远远地见了,不过相互点头致意,有的时候会过来说两句话,有的时候只在远远地看着荀卿染带着两个孩子玩耍。双方都十分自然、自在。

荀卿染渐渐地喜欢上了抱朴园,喜欢上了这座枫林。

福生和瑄儿显然也喜欢这里。

如今已经是深秋,林中到处是厚厚的落叶。午后温暖的阳光从村枝间洒落下来,映着火红的板叶,将人的脸也染上了淡淡的红霞。

荀卿染和齐攸沿着林中的青石小路慢慢地走着。他近来无事,也少出去应酬,每天有大把的时间陪着荀卿染。

福生和瑄儿两个被包裹成圆滚滚的小包子样,正一边笑着,一边追逐着小梅花鹿玩耍。小梅花鹿已经长出了柔软的鹿角,它已经和两个孩子玩熟了,轻盈地躲闪着,有的时候则会停下来,被两个孩子捉住也不挣扎。

“福生和瑄儿这些天都玩野了。”齐攸道。

“这样也好,你看福生又长个了。瑄儿也比一般女孩儿结实。”荀卿染笑道。

大家族的女孩子都是娇养,像珏姐儿,比瑄儿还大一些,却每天不离奶妈的怀里,很少自己走动,更不可能像这样在外面玩耍。

“鸾玉姐姐说,瑄儿这样很好。以后长大了,心胸眼界也会宽些。”荀卿染道。

“我又没说不好。擅儿这样很好。”齐攸道。

“若在那边府里,便没这般自在。”荀卿染道。

齐攸点头,伸手将落到荀卿染头上的一片枫叶拿掉。

“今个儿四爷去了府里,老太太还好吧!”

“祖母身体还好。”齐攸语气有些迟疑,“太太前个又被娘娘诏进宫里去了。”

“老太太就没进宫和娘娘说说话?”荀卿染微微皱眉。

“老太太也曾进宫,不过娘娘身体娇弱,许多言辞都听不得。老太太刚开口,娘娘就说肚子疼…”齐攸也皱起了眉头。

两人沉默着走了几步。

“随他们去吧。”荀卿染突然停住脚,“太太所忌讳的不过是咱们,如今咱们出来了,四爷为了让她们安心,故意躲着朋友们,都不肯出去交游了。她们还有什么不足。”

“什么都瞒不过你。”齐攸看着荀卿染道,“卿染,我这样做,你怪不怪我。”

荀卿染本是为齐攸不平,听齐攸这样说不由得扑哧一笑。

“四爷天天陪着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我只怕四爷自己觉得憋闷。”

“我不憋闷,我正沉溺酒色,不思进取!”

“不,这是韬光养晦。”荀卿染正色道。

第364章 蜜语

韬光养晦,为了齐府的大局,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不过,不管齐攸和荀卿染心中怎么想,他们搬离齐府,到抱朴园闲居,都是出自不得已,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

“等你生下这个孩子,我便再去求一任外任。这次,咱们去哪里?不如就去颍川那边?或是江南?从小就听老太太说,江南如何如何好。去两广也好,那里物产丰富,有许多外洋来的商船......”齐攸道。

“哪里都好,不如咱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这江山都领略一遍。”荀卿染笑道。

“好。”齐攸点头。

“就走到咱们都老了,走不动的时候为止。”荀卿染道。

两个人慢慢地向前走着。荀卿染的心中充满喜悦。为了齐府的大局,齐攸只得放弃了仕途。然而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她现在感觉非常幸福,那踏遍大好河山的前景,更是无限美好。

荀卿染步伐轻快,完全不像个孕妇。齐攸看着荀卿染的侧脸,被她的好心情感染。

“当初老太太要娶你进门,和我说了你许多好话。老太太最喜欢你的性情,说是谁娶了你就娶到了福气。”齐攸突然道。

荀卿染转过头,“老太太还说了我些什么?”

齐攸很清楚地记得,容氏跟他说要他娶荀卿染时曾说过的那些话。“虽是庶出,但教养风度丝毫不差”,“荀家世代书香,与他们联姻最为稳妥”。容氏还曾几次在他面前赞荀卿染性子好,“懂得取舍,知道满足”,“与这样的女子相伴,管保家宅安宁、夫妻和顺。”

容氏的话都没有说错。两人成亲这些年来,他渐渐地领略到荀卿染的好,甚至超过了容氏的预期。比如说他们现在的情形,若是别的女子,只怕不会这么容易放开心胸。或郁郁寡欢、或计较得失,或惶惶不安,哪会是现在这样悠闲地与他散步林间,规划将来游遍大好山川。

想到这,齐攸不由得心中一动。容氏为他选择的妻子,着实用心良苦,是不是当初就预防着会有现下的局面那?与其说是容氏稳住了现在的局面,不如说是荀卿染的豁达、圆融,成全了齐府的安稳。

荀卿染见齐攸半晌不说话,便停住脚,伸手轻轻推了推齐攸。

“四爷你和我说实话,当初你是不是不愿意娶我?”荀卿染故作不在意地观赏枫林景色,其实眼角的余光一刻都没有离开齐攸。

“哦?”齐攸回过神来,看见荀卿染故作不在意,其实十分着紧模样,不觉心中一荡。

“我当然是情愿的,不然,谁能勉强的了我。”齐攸说的斩钉截铁。

荀卿染转过头来正视齐攸,眼神中露出一丝怀疑的神色。

齐攸干咳了一声,“卿染,其实,我第一次见到你,就已经喜欢你了。”

荀卿染睁大眼睛,齐攸在撒谎!她明明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齐攸根本就没正眼看过她,更是一句话都没和她说。齐攸竟然撒谎!

不过这可真是甜蜜的谎言。

齐攸是从来不屑于撒谎的。况且他们的婚姻,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成亲前,他们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齐攸用不着撒这样得谎。

那么是什么促使齐攸说出这样的谎言?

荀卿染促狭心起,故意板起脸。

“四爷,你还记得第一次见我是在什么时候吗?”哼哼,如果齐攸忘记了,或者记错了,那可就糗大了。荀卿染很想看齐攸很糗的表情。

“那是我出京办差,顺路去颍川给姨妈送寿礼。”齐攸答的很快。

“难为四爷还记得,”荀卿染有些幽怨地说道,“四爷那个时候,根本看都没看我一眼。”

“怎、怎么会?”齐攸马上反驳,不过心中却有些发虚。

那还是他第一次去荀家,当时荀卿染姐妹几个都在。他自来不善在姐妹中应对,也从来不肯在这上面用心。可奇怪的是,他当时就记住了荀卿染。那个容色淡淡地,坐在那里不声不响,却让人感觉无比舒适的女孩。后来他痛快地同意了迎娶荀卿染,不得不说,“那个女孩不讨人厌”这种印象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没错,他对荀卿染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讨人厌。齐攸略有些心虚地扫了荀卿染一眼,这件事他这辈子都不会让荀卿染知道。虽然,不讨人厌对于那时候的他来说,已经是对所见过的女子最高的评价了。但是荀卿染一定不喜欢,这一点他很肯定。

荀卿染盯着齐攸,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觉得齐攸的脸微微有些发红。

齐攸被荀卿染盯得略有些不自在,但是他打定主意,决不能坦白。

荀卿染却突然笑了起来。

“娘,娘你在笑什么?”福生和瑄儿这时却跑了过来。

“娘没笑什么。”荀卿染敷衍着,一边含笑扫了齐攸一眼。齐攸方才的反应、表情实在是太好玩了。荀卿染打定主意,以后要经常和齐攸交流交流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什么的。她要看一看,齐攸在她一次次追问下,能“甜言蜜语”到什么程度。只要想一想那种场面,荀卿染就几乎要忍不住笑出声来。

“四爷,我很开心。”荀卿染向齐攸甜甜一笑。

原来是高兴的笑,齐攸顿时释然了,虽然他总觉得荀卿染的笑容里有那么一丝促狭和不怀好意。

荀卿染心情极好,靠在齐攸的手臂上,两人一路踩着厚厚地落叶,慢慢地走着。福生和瑄儿一会跑前一会跑后,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

“四爷、四奶奶,老太太来了。”一个小丫头从远处快步走过来,上前给齐攸和荀卿染行礼禀报道。

........................

容氏是乘着马车来的。到了抱朴园的二门才下了马车,换乘软兜,一路到了荀卿染和齐攸在枫林旁的居所。容氏并不是独自前来的,陪同容氏的还有齐二奶奶、齐仪、颜明月和容云暖。

荀卿染和齐攸将容氏等人迎到暖阁坐下。

几乎透明的琉璃窗,最大限度地将外面的阳光引入室内。正对着屋门处摆着四扇的琉璃屏风,屏风两侧摆着两盆金桔,都是硕果累累。屋内地上铺着厚厚的大红猩猩毡地毯,因为有地龙的缘故,暖阁内可以说是春意融融。小丫头们鱼贯而入,摆上各色香茶点心。

容氏坐在临窗的大炕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暗暗点了点头。

齐攸、荀卿染带着瑄儿和福生再次向容氏行礼请安。

“快起来吧。”容氏忙道。

齐仪和齐二奶奶就上前来,将齐攸和荀卿染扶起来,颜明月和容云暖则将福生和瑄儿抱到容氏身边坐了。

“老太太这下可放心了吧。”齐二奶奶笑着道,“你瞧瞧,这屋子,这园子,可一点不比咱们府里差。我就说四弟和染妹妹是有福气的人。”齐二奶奶笑着说。

“总要亲眼看到,才能放心,”容氏笑道,“况且再好,也比不得家里。这不过是借助人家的房子。”

“房主人是极好的,我们住的极是方便的。”荀卿染忙道。

“妹妹有个好兄弟,若不是探花郎的面子大,这抱朴园可是多年都不曾进人了。”齐二奶奶道。

荀卿染和齐攸便问起容氏身体如何,容氏只说很好,让他们不要挂念,又问起齐攸和荀卿染在这里可有什么不方便,缺少什么。

“缺少什么,要用什么,尽管打发人回府里去拿。”容氏道。

齐二奶奶跟着连连点头,让荀卿染还像原来住在宁远居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