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府来查抄的官兵已经尽数散去,几个管事正指挥着下人各处收拾打扫。齐府的主子们却都聚在前厅里,他们都眼巴巴地看着容氏,容氏坐在正中的椅子上,闭着眼睛养神。

众人肚子里有好多话想问容氏,却都不敢问出口。

她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她们只看到容氏向奉旨来查抄的官员提出要见皇上和太后。起初那些人自然是不肯答应的,可是容氏不知跟那太监说了什么,那太监竟真的下令暂停查抄,并说要亲自进宫向皇上请示。这太监从宫里回来,传下旨意,让众官员待命,宣容氏进宫见驾。

容氏独自同那太监进了宫,这一去就是几个时辰。等宫里的马车送了容氏回来,那些官员就都撤了,就连原先封存的封条也都扯掉了。

皇上撤销了查抄齐府的旨意,而她们也可以不用被流放了。巨大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困惑。

可是容氏回来之后,就只吩咐了一句,让派人去大理寺接大老爷等人回来,然后就呆呆坐在那里,不再说话。

不仅家眷免罪,就连大老爷等人也都免了罪?!天啊,这简直是......,齐府众人几乎找不出话语来形容她们的喜悦和困惑,这样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容氏是怎样办到的?容氏进宫,到底在皇上和太后跟前说了什么?

大家都想知道,但是没有人敢问出口。因为,容氏的脸色很不好看。明明是绝处逢生的喜事,容氏却如丧考批。就是皇上那道抄家的旨意,都没能压弯容氏的脊梁,可是现在,容氏的腰却无论如何直不起来了。

她瘫坐在椅子上,老态龙钟,这一趟进宫,似乎消耗了她所有的生命力。

“大老爷、二老爷、二爷回来了。”外面小丫头禀报道。

竟然真的回来了!

“扶我出去看。”容氏睁开眼,颤颤巍巍地道。

颜明月和郑好儿扶了容氏从椅子上起来,众人跟随在后从前厅出来。

一会功夫,随着散乱的脚步声,大老爷、二老爷、齐修从门外踉踉跄跄地走了进来。

第379章 容氏的秘密(二)

容氏看着眼前的儿孙,不过是几天的功夫,大老爷那平日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胡须,已经成了一团乱草,二老爷两腮凹了下去,历来很注重仪表的齐修满脸胡子拉碴。

“老太太。”齐修扶着大老爷,二老爷紧随其后,三个人踉跄着走到容氏跟前,都跪了下来。

容氏颤颤巍巍地抱住了齐大老爷,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我的儿…”

“老太太,儿子/孙子不孝。”大老爷、二老爷、齐修也都哭了起来。

大老爷几个人在大理寺狱中,那碗断头饭都已经吃了一半,已经准备赴死了,这样突然获释,死里逃生,这样的大悲大喜,还是平生第一次经历,不免都有些混混沌沌地。大老爷成年以来,更是没有与容氏亲近过,如今被容氏抱住头痛哭,他自家也仿佛变回了小孩子,再不顾及身份,嚎啕起来。齐二老爷和齐修自也比他好不到哪里去。

众女眷本来就在低泣,这时都纷纷扑到几个人身边,哭做了一团,竟比那刚知道即将被抄家灭族时哭的更加惊天动地了。

因此竟然谁也没有注意到跟在后面进来的那个人——齐二夫人。

齐二夫人头发蓬乱,依旧穿着被抓的时候的衣裳,不过那衣裳已经破破烂烂,完全辨不出原来的颜色了。这府里派人去接他们的时候,是带了衣裳的。大老爷、二老爷和齐修进来时穿的就是那带去的衣裳,偏齐二夫人如此,不知是故意的还是忙忘了。

“这外面冷,请老太太进屋去吧。”有人说道。

众人便簇拥着容氏进了前厅,依旧没人看到齐二夫人。

齐二夫人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无所适从。

齐仪走到前厅门口突然停了下来,转回身。

“仪儿......”齐二夫人沙哑着声音,试探着唤了一声。她就知道,小儿子心地最好,和她最亲。

齐仪站在那里,似乎也有些犹豫不定,最终却没有朝齐二夫人走过来。

“太太,怎么不进屋?”齐仪的声音有些发板,说完便掀帘子进了屋里。

齐二夫人捂住嘴哭了起来。这些人都怨恨她,可她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些儿孙。有谁知道她在大理寺狱中所受的苦楚。

迎面一阵北风吹了过来,齐二夫人打了个冷战,终于还是慢吞吞地挪动脚步,朝前厅里走进去。

前厅中,众人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后,渐渐平静下来。家里的男人回来了,女眷们都觉得有了依靠,不再那么惶惶不安,心思也就灵便起来了。

“这人都好好地回来了,便是好事。老太太快别哭了,哭伤了身子怎么好。”齐二奶奶上前道。

“对,”众人也都纷纷出言相劝。

颜明月就在容氏身边,见容氏哭过之后,脸色越发不好,就道,“老太太还是回宜年居歇息歇息吧。”

容氏点了点头,便要起身,一抬头,正看见站在门边的齐二夫人。

“你......”容氏指着齐二夫人,一口痰堵在喉咙里,只说了一个字,便再说不下去,又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便瘫倒在椅子上。

众人见容氏被齐二夫人气晕了过去,都着急起来。不论是谁都知道,现在容氏才是这个家的支柱,谁都能倒下,但是容氏决不能这个时候倒下。

“哎呦,二太太,你还把咱们这一家子害的不够惨吗。既然得了性命,便自去享福去吧。何苦又来讨债。你一定要把老太太气死,再害死了我们这一大家子才肯罢休是不是?”大太太对着齐二夫人道。

大老爷等人在狱中,已经是知道了他们获罪的真相,心中如何不恨这齐二夫人。大老爷也不发话,只将眼睛盯在二老爷面上。

二老爷面色一红。

“还不滚出去,这里哪有你站脚的地方。”二老爷对着齐二夫人斥道。

齐二夫人腿脚发软,一双手更是抖个不停。抬眼望去,只见满厅中人看着她的目光不是愤恨便是鄙夷,要不就是扭开头去不肯看她。

众叛亲离,原本颐指气使的她,如今却被人当做野狗一般的斥骂。

“老爷,我、我能哪里去。”齐二夫人扑倒在地上。

“拖出去,拖出去,别让老太太看见她。”大老爷不耐烦地喝道。

便有婆子进来,将齐二夫人拖了出去。

一会功夫有人抬了兜轿来,将容氏抬回宜年居,众人都围在容氏的床前,忙着请太医,又熬参汤给容氏。

“老太太依旧昏睡着,这参汤,喂不下去。”齐二奶奶端着半碗参汤,含泪道。

众人都变了脸色,若容氏不能饮食,那岂不是要......,这怎么能行。众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正没计较,齐修匆匆地领着个郎中从外面进来。

“这是哪个......”大老爷见那郎中面生,依着打扮不像在大户人家走动的,便问道。

“老爷,如今哪有太医肯来咱们府里,这是好不容易从街上请来的。”齐修小声道。

“这怎么能行。”二老爷摇头,怎么能让走街串巷的铃医给容氏看病。

“便是这样的,听说是咱们家,都不肯来的。这个还是我央求了好久,许了重金才肯来的。”齐修擦了擦额角的汗道,“别看时铃医,据说十分灵验的。”

“那便让他看看吧。”大老爷与二老爷对视了一眼,只得无奈道。

这郎中为容氏诊脉,半晌才起身往外走。

“先生,我们老太太......”齐修上前问道。

那郎中脸色也不太好,冲着齐修摇了摇头。

“请先生开个方子吧。”

郎中却不肯开方,干巴巴丢下一句“油尽灯枯,药石无用,准备后事吧。”便要走。

众人自然不肯放手,这郎中被纠缠不过,又说“若是能进些饮食,也许无妨。”

“不管怎样,一定要想法子。”大老爷道,“老太太不能出事。”

齐二奶奶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又端了参汤到了容氏床前,用调羹撬开容氏的嘴,将参汤慢慢喂了进去,虽依旧多半流了出来,但总算喂进去了一点。

少顷,那参汤真的有了效验,容氏呻吟一声,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老太太醒了。”齐二奶奶惊喜道。

大老爷等人齐刷刷跪到容氏的床前。

“老太太千万保重,这一家子全靠着老太太。”

好一会功夫,容氏才看清床前的众儿孙。

“我......,你们都起来说话。”容氏的声音有些含糊不清。

没人起来。

“老太太,皇上对咱们家,到底怎么说?”大老爷开口问道。

他们现在只知道是容氏进宫,他们才能够刀口余生,得以回家,府中家眷也不必流放,财产亦能够保全,但是却并没有明确的旨意,他们以后将何去何从,皇上就这样放过了他们,为什么,他们会不会被秋后算账,许多的疑问,都需要容氏来解答。

“皇上已经赦免了欺君之罪。”容氏缓缓地道,“完全赦免。”

欺君这样的大罪,竟真的被赦免了,只是因为容氏进了一趟宫。

“老太太......”众人再次激动的哭了起来,这可真算得上是再生之恩了。

“老太太,您是如何求的皇上和太后赦免了咱们一家子的?”大太太问道。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这个答案大家都想知道。

容氏扫了众儿孙一眼。

“我......”

容氏只说了一个我字,便没有再说下去,而是闭上了眼睛,慢慢地那眼角泌出几滴泪水。

埋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如果运用得宜,能够为齐家带来几世的富贵荣华。

但是现在,为了救回儿孙的性命,她不得不将这秘密说出来。果真换回了这一家老小的平安,但是......

天威难测,天威难测啊。容氏回想着皇上听完她的话之后的表情,一颗心仿佛掉进了滚沸的油锅里。

众人见容氏躺在那里,面色发黄,眼睛和太阳穴处都凹陷下去,确实是油尽灯枯的样子。容氏能够救回一家老小的性命,没有半点欢喜,反而一直愁容满面,众人心中的疑惑更深。

“老太太......”

“我、要见攸儿。”容氏缓缓道。

容氏这个时候要见齐攸?

“不,不要让攸儿来。”容氏随后又道。

听得容氏一会说要见齐攸,一会又说不要齐攸来,众人面面相觑,容氏到底在想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