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奚舟有些发愣,他再不阻止尚宛妗,尚宛妗就进龙潭虎穴了,那才是来不及了。那是他唯一的亲妹妹!

“咱们得去找柳容华要另外几道圣旨。”韩平安手劲很大,尚奚舟动弹不得,在他“妗姐儿,咱们不去了”的喊声中,看着尚宛妗和锦书走进了宫门。

“咱们也走吧。”韩平安声音没有什么起伏。

韩折尘在肃州吃了些苦头,身上也受了些伤,柳容华本来是想带着韩折尘远走高飞的,可她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子,如何带着韩折尘一个伤员千山万水的离开?于是这些日子,她一直不肯交出手里剩下的那些圣旨。

柳姣姣是尚宛妗的朋友,韩阆交代过不要太过为难她,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对她使用太过分的手段。

如今事到临头,他们要尽快从柳姣姣手中得到其他几份圣旨。

尚奚舟脚像是钉子钉在了地上,不想走,甚至有些想追进宫去。

韩平安板着脸劝了他几句,然后扭头看到一个华丽的马车在他们不远处停了下来,一个娉娉婷婷的妇人从马车里面钻了出来。

“武威侯夫人。”韩平安提了一句。

尚奚舟扭头看过去,眼里有些不解。

韩平安解释道:“齐宣帝驾崩,皇后…她大概是进宫陪皇后的。”

尚奚舟才想起来,是了,钟雪盈是皇后娘娘的手帕交,当初她和尚知章的亲事,就是皇后娘娘的手笔。

第三百零四张 编排

尚奚舟对钟雪盈没有什么好感,抬脚就要走。

钟雪盈却抬头朝这边望了过来,然后她便吩咐了身边丫鬟一句,那丫鬟小跑着过来跟尚奚舟说话:“大公子,夫人请大公子过去一叙。”

丫鬟眼里透着一股子幸灾乐祸…很多时候,下人的表现反应的是主子的态度。

前些日子尚奚舟也遇到过钟雪盈一次,那次的钟雪盈说话小心翼翼的,言语间或明或暗的提醒他尚知章与他的父子之情,大约是想让尚奚舟日后顾念这父子之情,拉尚知章一把。

如今态度天差地别,应当是因为韩阆自身难保,作为韩阆的小舅子,尚奚舟失了势,所以没必要再拉拢他了。

她倒是势利眼!

尚奚舟冷笑一声,扭头对韩平安道:“咱们走。”

那丫鬟哎呀一声:“大公子,您这是何故?我们家夫人最是顾念旧情…”

她话还没有说话,就被尚奚舟打断了:“哪来的大公子?我和你家夫人又哪来的旧情?”

韩平安想着自家主子素日对着不喜欢的人说那些刻薄话,忍不住道:“你这丫鬟说话也小心一些,这种话若是传出去,岂不是坏了尚公子的清誉?”

他这话说得一本正经,尚奚舟和那丫鬟都呆了一瞬。

然后尚奚舟就被韩平安拉着走了,丫鬟气呼呼的回到钟雪盈身边,把尚奚舟和韩平安的话都说了。

钟雪盈脸上那一丝得意消失殆尽,一双手死死的绞着手里的锦帕,显然是气急了。

“王八蛋!”

钟太傅家娇养出来的大家闺秀居然忍不住说了一句脏话。

“夫人…”那丫鬟小心翼翼的唤了一句。

钟雪盈自己低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才吐了口气:“罢了,咱们进宫。”

她心里想着,如今齐宣帝驾崩,皇后娘娘伤心欲绝…皇后母族的势力是很大的,她本来就跟皇后是手帕交,这个时候勤往宫里跑,皇后心里一定记得她的好…到时候跟尚宛仪那个贱人对上了,有皇后帮着自己,就算是没有尚奚舟尚宛妗兄妹跟她联手,她也是有把握对付尚宛仪的。

这般一想,她松了口气。

然后又忍不住暗骂尚奚舟和尚宛妗兄妹二人一家子蠢货,这个时候最该做的就是来讨好她,她高兴了便给他们一条生路…可惜这两个蠢货居然蠢到这点都看不透。

钟雪盈让丫鬟拿出一面菱花镜来,确定自己脸上露出的是担忧的神情了,才抬脚朝宫门内走去。

进宫之后,钟雪盈日常安慰了皇后一番,然后又跟皇后娘娘说起近日京中的传言来。

“听说那韩怀瑾刚到京城没多久,就去了刑部,去年过年的时候,我那不成器的哥哥喝醉了酒,跟我提过,刑部尚书的儿子和韩怀瑾关系很好,一起进过勾栏院。”

“刑部尚书的儿子是咱们京城里面有名的纨绔,欺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做,李尚书怕是有把柄落在了韩怀瑾手上。”

“听说皇上在韩怀瑾离京的时候,将尚宛仪从侧妃提了正妃,这件事娘娘知道不知道?”

她越说,皇后娘娘的脸色越难看。

钟雪盈一副为了皇后好的模样,不顾皇后的脸色,越说越起劲,到后来,没有可说的传言了,甚至还自己编排了一些。

钟雪盈又想起当初自己那个被逼“流产”的孩子,想到了跟尚宛仪“一党”的陆太医。

心里生出怨恨来,压低了声音对皇后娘娘道:“听说宫里面还有一位姓陆的太医跟韩怀瑾走得很近,那太医很有些本事,据说是医毒双修。”

这些都是钟雪盈胡编乱造的,她只是想把陆展沉牵扯到韩怀瑾一脉来,这样韩怀瑾出了事,陆展沉也跑不掉,她就算是为她的“孩子”报仇了。

可听在皇后的耳里却变了味道。

齐宣帝这次病得有些奇怪,病床缠绵了几个月,愣是没有丝毫的好转。她之前只觉得他是太过劳心劳力,现在却觉得事情不对起来。

皇宫里面有最好的大夫,最昂贵的药材,韩尤是天子,九五之尊,怎么会这般年轻就驾崩了?

朝堂内外传言有韩怀瑾和韩阆登基的圣旨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韩阆的传言是怎么来的,她心里清楚得很,可关于韩怀瑾的传言是怎么来的?

柳容华最后失踪,不就是在去临城的路上失踪的吗?

皇后的手在衣袖下面有些颤抖。

送走钟雪盈之后,立马就让人去传太医院所有的姓陆的太医。

太医院里面一共有七八位太医姓陆,一进坤宁宫,就被皇后娘娘的侍卫分别带去了偏殿审问。

七位陆太医有三位不曾与韩怀瑾有过交集,有两位年岁还小,是专门给宫里面有头脸的宫女太监们看病,剩下的两位,一个是皇后娘家安插进来的人,一个是专门给宫中贵人养的猫猫狗狗看病的。

皇后问那位自己娘家安插进来的陆太医:“太医院里所有姓陆的太医都在这里了?”

那位陆太医道:“回娘娘的话,还有一位叫陆展沉的,身子不舒服请了假,有些日子没有来太医院当值了。”

“跟我讲讲陆展沉的事情。他什么时候进太医院的?家里有几口人?爹娘是做什么的?年岁几何可有婚姻?”皇后沉吟着问道。

那位陆太医道:“陆展沉为人有些孤僻,跟下官等人都不来往,每日不是看书就是出宫逛医馆,看起来二三十岁了,至于什么时候进的太医院、家里有几口人、爹娘做什么的,怕是要查一下太医院的档案才知晓。”

皇后闻言,心思就不在审问这些陆太医身上了,立马吩咐了人去陆展沉家里拿人。

奉旨而去的人没有让皇后等太久,很快就回来了。带回了“陆展沉不知所踪”的消息。

钟雪盈那些话,皇后本来只是心里有所怀疑,如今不见了陆展沉,皇后心里就确信了韩怀瑾暗害韩尤的这个想法。

钟雪盈还不知道自己的胡乱编排在皇后心里惊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出宫的时候,她看着皇后的脸色,觉得自己那些话起了作用,于是脚步变得轻快了许多。

走在青石板的路上,她觉得自己心情畅快,甚至有些想像少女一样跳跃。

然后便看到一抬软轿从她身旁路过,风扬起软轿的锦帘,露出一张让人不敢逼视的俊脸。

是…是…韩阆!

钟雪盈的轻松戛然而止。

第三百零五章 敬茶

她目瞪口呆的盯着那软轿。

钟雪盈身边的丫鬟有几分机灵,立马拉了一个跟着软轿的小太监,塞了锭银子,问道:“软轿里面是锦王殿下?”

小太监不敢收银子,手一松,银子就一骨碌掉在了脚下的青石板上,他低垂了眼睛:“主子们的事情,岂是奴才能说的,这位姐姐别为难奴才了。”

说完之后匆匆追着软轿走了。

钟雪盈看到地上的银子,脸一阵红一阵白,奉皇后之命送她们出宫的宫女见状,脸上闪过一丝鄙夷。

这么沉不住气,哪有娘娘一半的气魄!也难怪明明是两个好姐妹,一个母仪天下,一个成了一个侯爷的继室。

软轿出了宫门之后,就停了下来,早有一辆黑漆漆的马车等着,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软轿里面的人就换到了马车上,软轿原路返回,跟着软轿的那小太监却是同马车一起走了。

马车并没有回锦王府,而是去了尚家。

此时尚家只有一个韩延,除了他之外,再没有别的主子。韩阆也不意外,对着似笑非笑在二门处迎接他的韩延点了点头,说了句:“好侄儿。”

韩延脸色一僵。

就听到韩阆又道:“听说你欺负我媳妇儿?”

韩延嘴角抽了抽,忍不住道:“皇叔身陷囹圄,从哪里听说的?那丫头片子今日跟你告状了?”

然后他看了眼韩阆的身后,有些诧异:“她不是接皇叔去了吗?人怎么没有跟着一起回来?”

韩阆不答,冷着眼看着韩延。

韩阆是长得很好看的,以尚宛妗的审美来看,这整个锦都城,她见过的男子,就没有一个是比韩阆要好看的。韩延虽然是韩阆的侄儿,年纪却不比韩阆小,他又是喜欢男子的,被韩阆这么盯着,心里不但没有起一丁点涟漪,反而后背发毛,出了一身冷汗。

忍不住就站直了身子,神情变得正经之极。

韩阆到底是长辈,不跟他计较,抬脚就往里面走。

韩延不敢惹他,等到尚奚舟回来了,才终于知道了尚宛妗的去处。

韩阆对尚奚舟道:“妗姐儿被太后送去我和她相识的地方了,一切等这边事了再说。”

然后不等尚奚舟发问,他就扭头问一边的韩平安:“那些圣旨都拿回来了?”

“都在这里。”尚奚舟看了韩延一眼,压下了心里面的担忧,伸手从怀里取出一沓的锦布。

尚宛妗进宫的时候交代过他,若是进宫是一场骗局,就让他告诉韩阆自己去了两人相识的地方等待,免得韩阆因为她放不开手脚。

如今韩阆回来了,自家妹妹没有回来,自己还没来得及说那番话,韩阆却先对自己说了那番话…韩阆是不是怕他担心所以说谎了?

不管韩阆是不是说谎了,他不能问,韩延还在这里呢!尚奚舟强作镇定稳了稳心神。

“韩怀瑾的那份在他回京之前已经烧掉了,现在流出去的那份是仿的,倒也不逼真,朝中老臣一半能识别真伪。”韩阆不接那些圣旨,让给了韩延,“这八份,都在这里。”

韩延一份一份的仔细看了起来,字迹是韩尤的真迹,上面的玉玺也是真的。

可他是个谨慎的人,抢皇位这种事情不能不谨慎。因此他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份圣旨来,是齐宣帝早年下给肃王封世子的圣旨。

韩延将那八份圣旨仔细同这一份圣旨仔细对比。

韩阆冷笑一声,坐在一边,眉宇间有些不耐烦,却也没有催促。

一盏茶、两盏茶…韩延足足比对了大半个时辰,才抬起头来,对着韩阆点了点头。

韩阆垂了垂眼眸,没有理会他。

韩平安亲自取了油灯走到韩延身侧,韩延从那八份圣旨中抽出其中一份写着他弟弟名字的,其它七份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这些圣旨,韩阆自己不烧,等着韩延亲自烧,就是为了避开嫌疑,减少日后的争端。他看着韩延将那些圣旨烧得一干二净,心里嗤笑一声。

他若是韩延,就只烧七份圣旨,那份写着韩延的名字的,他会交给肃王,或者是他弟弟,亲自来烧。

皇家没有亲兄弟,皇帝更没有手足情。这会子肃王和他次子相信韩延烧了自己那份圣旨,日后呢?

不过韩阆也没有提醒韩延,别人家的事情,他才不屑去管。就算以后他们兄弟阋墙,又不是他和宛妗的儿子,关他屁事!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韩阆把尚奚舟和韩延都赶了出去,自己去尚宛妗的闺房待了一夜。

就算原主不在,小娘子的闺房岂是男子能随便待的?可韩阆当惯了霸王,竟然没人敢说他。尚奚舟为了自己妹妹,是什么都敢对上的,可他现在心里在担忧尚宛妗,又碍于大局不敢当着韩延的面有所举动,于是也没心思去管这些了。

尚奚舟不知道韩阆在尚宛妗闺房做了些什么,第二天一大早,他尚在洗漱,韩阆就找上门来了。

屏退下人之后,尚奚舟以为韩阆是来跟自己说自家妹妹的去处的,谁知韩阆抿着嘴,一言不发的开始沏茶。茶和水都是他自己带过来的,茶具也是。

那套茶具尚奚舟见过,是三舅舅给尚宛妗准备的嫁妆之一,也不知道韩阆是从哪里翻出来的。

“王爷…”尚奚舟沉声开口。

“嘘!”韩阆打断了他,不让他说话,一心一意的沏茶,动作无比认真,仿佛那茶价值连城那般金贵。

最后终于沏好了茶,韩阆却只斟了一杯。

尚奚舟心里微微有些异样。

然后便见韩阆两手奉茶,一躬身,将那盏碧玉通透的茶水奉到了尚奚舟面前:“尚兄,喝茶。”

他不是第一次叫尚奚舟“尚兄”,这一次却是叫得最认真的。

尚奚舟犹疑的把茶盏接了过来,然后就听到韩阆道:“昨日在宫里,颜太后做主,让我和妗姐儿拜了天地,妗姐儿的名字也上了皇家玉碟。”

荒唐!尚奚舟脑海里闪过这两个字。

堂堂一个王爷娶妻,哪有这么随便的?自家妹妹亲手绣的喜服还压在箱子底呢!就这么便算成了亲?

再说,既然已经成了亲,他妹妹人呢?从来听过媳妇给公婆敬茶的,没听过妹夫给大舅哥敬茶的!(。)

第三百零六章 圣旨

尚奚舟还在目瞪口呆,外面已经传来了韩延说话的声音。

韩阆一本正经的盯着尚奚舟手里的茶。

半晌,见尚奚舟还没有动作,忽然道:“我会对她好的。”

尚奚舟视线落在韩阆耳后,韩阆的耳根有些红,他早上一进门便神情专注…是了,他在紧张。

他自然会对妗姐儿好的,从妗姐儿离开彭州前来锦都城,韩阆比自己这个做哥哥的还要护着妗姐儿。

韩阆饶是天下人口中的混世魔王,却也只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第一次喜欢一个女子,第一次同一个女子成亲,第一次…给女子的兄长敬茶。

他是紧张而忐忑的,就像是诸多第一次见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寻常后生一样。

“你要对她好。”尚奚舟听到自己这么叮嘱了一句,然后喝了手里那盏韩阆亲手泡的“妹夫茶”。

等尚奚舟把那一盏妹夫茶喝得干干净净,韩阆才镇定了许多,神色恢复以往的清冷,开口道:“等事情了了,我会补她一个婚礼,或许不在锦都城,但是一定会热热闹闹的。”

“那挺好的。”尚奚舟脸上带了笑,又有些怔忪,一盏茶的功夫,他把自己唯一的妹妹嫁掉了。

韩阆又道:“你不必担忧她的安全,颜太后跟我有协议,等事情了了,我亲自去狐狸嘴接她。”

看着韩延已经出现在了视线里面,韩阆便闭口不谈了。

尚奚舟并不蠢笨,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他哪里还不明白,韩阆与肃王一家子合作,却并不完完全全的相信肃王一家子。所以他送走了他们二人共同的软肋。

话点到为止,韩阆和尚奚舟一前一后出了门,迎着韩延走去。

韩阆一副心情不是很好的样子,韩延嘴里喊着“皇叔”请安的时候,他只冷哼了一声。

韩延看向尚奚舟,尚奚舟微不可见的耸了耸肩,一副拿韩阆没有办法的样子。

韩延心里想着,自己这位叔叔果然如传言中一般脾气不是很好,也不知道尚家兄妹是脑子里哪根筋不对了,竟然看上这么个混世魔王。

然后又觉得自己想多了,韩阆若是看上了尚宛妗,她哪来的什么拒绝的权力,尚奚舟离了武威侯府,就更没有办法护着自己的妹妹了。

因此,韩延看向尚奚舟的眼神,多了一分怜悯。

尚奚舟自然注意到了韩延眼里的怜悯,心里就觉得有些堵得慌,可到底没好说什么,只由着他一颗脑子信马由缰了。

三人分头行动,开始忙了起来。

韩延是不方便露面的,尚家的护卫到底不够周全,韩阆怕他在这个时候出什么事情,就让韩平安将韩延带去了西山别庄。那里是韩阆的地盘,将人带过去,一是为了保护,二是为了监视。

尚奚舟则去了兵马司,他在兵马司虽然有些被排挤,名头却是在的。韩阆在兵马司有一些私兵,尚奚舟去了,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带着那些人“戒卫”皇城了。

韩阆则是去见了他的五哥陈王殿下。

陈王的封地在闽南一带,瘴气太重,气候湿热,他是一个病秧子,所以没人敢催他去封地,生怕他死在了路上或者死在了闽南,因此一直住在锦都城。

陈王只有裕和郡主这么一个独女,没有儿子,这也是为什么齐宣帝能放心让他留在锦都城。

他虽然是个病秧子,当年却是一个神童,文治武功很有见解,因此朝中不少人都服气他。如今锦都城内,锦王韩阆名声不好,凌王世子韩怀瑾辈分太浅,后宫又不得干政,这个时候站出来主持大局能够让文武百官都服的,只有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