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花》作者:卫幽/翡胭

文案:

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还做得一手出神入化的药膳,不只把病弱的兄弟养得白白胖胖,还调理好了老皇帝的陈年旧疾。

人人都说,五小姐前程似锦,将来必有不得了的造化,前来求娶者恨不得踏破国公府的门槛,谁料她纤手一指,却嫁了本朝最恶名昭彰的京城一霸。

京城一霸:我有心上人的,你就算嫁了我,也不要指望我能看上你!

穆嫣:我也有心上人的,我嫁你就是因为你不会看上我呀。

这是一对互相嫌弃的冤家从相杀到相爱的有趣故事~

第1章 入府

叶落秋凉,才刚过寒露,天便已冷得发冻了。

安国公太夫人黄氏的慈心堂前,朱嬷嬷抱着手臂踱来踱去,良久,终于望见不远处来了位年轻英俊的公子,他剑眉星目,气宇轩昂,正是安国公穆虎臣的次子穆重临。她连忙迎了上去,“二爷,您可是到了!快进去吧,太夫人和夫人一大早就候在屋里等着了。”

一边说着,朱嬷嬷忍不住偷偷去瞧跟在穆二爷身后的那位姑娘,看起来十三四岁的年纪,肤色白皙,容颜姣丽,生得很是好看,许是头一次见到国公府这样大的场面,有些怯生生的模样,但看起来却越发惹人怜爱了。

倒真的与过世的三老爷有几分相像。

穆重临转过身,看到穆嫣的身子有些微微的发抖,不由皱了皱眉。

他脱下身上的大氅,轻轻披在她身上,“明明都冷得发抖了,还跟我说没关系?若是冻病了怎么办?”

穆嫣瞥了一眼朱嬷嬷,连忙要将大氅脱下,“我不是冷,就是有一点紧张。”

这一路而来,她不知道享受了穆重临多少体贴的照顾,没有说三道四的人在,她是不怕的。可这会儿是在安国公太夫人黄氏的院子里,除了朱嬷嬷外,还有许多双眼睛盯着,他就这样将他身上的衣裳脱了给她,要是传出什么闲话可就不好了。

毕竟,她的身份……

穆重临将她的手按下,笑着说,“先披着,祖母屋里上了炭,等到了就不冷了。”

他语气温和,“我晓得你忌讳什么,不过在朱嬷嬷面前是不必害怕的。她是祖母身边最得力的人,口风紧,管束起下人来也有一套,你放心,这些人什么都不会说的。”

朱嬷嬷脑子转得快,立刻附和道,“二爷体恤妹子,顾念手足之情,这是极好的事,怎么会有人胡说八道?小姐快披着衣裳吧,等到了屋里就暖和了。”

她惯会见风使舵,晓得二爷护着这位新来的小姐,自然不敢让人传出什么闲话来。

二爷虽然不是世子,但却是国公爷最器重疼爱的儿子,他是本朝最年轻的探花郎,才不过二十,就已经入了翰林院,将来飞黄腾达,不过是早晚的事。

太夫人年纪大了,总有驾鹤西游的那一天,到时候她的前程不过是二爷说一句话的事儿,她可不敢在此时得罪他。

穆嫣听了,悄悄冲着穆重临吐了吐舌头。

好奇怪,身体不冷了,心里也会暖和,连那些紧张不安和忐忑都褪去了不少。她想,只要等会儿见了穆家的人,照着先前穆重临教她的那些话说,以后她就是安国公府三房的小姐了。

慈心堂正房满满当当坐了一屋子的人,除了太夫人黄氏,安国公夫人陆氏,还有已故三老爷的遗孀唐氏。

黄太夫人上上下下地将穆嫣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沉声问道,“这便是你三叔信里说的那个丫头?”

一年前,她的第三子穆世杰去陵南办事,半道上得了重病身亡,临终前,派人寄了一封家书回京。信里,除了陈述病情安排后事之外,还特意提到他在平城有个女儿,希望家里能够派人接她回京好好照顾。

穆重临点头答,“回祖母的话,正是。”

他微微一顿,接着说道,“孙儿按着三叔留的线索一路查到了平城,在三叔说的那个南珠巷找到了她。她是盛昌十七年元月出生,日子时辰都和三叔信里对得上,孙儿又寻了她身边的人仔细查证过了,确实无疑。啊,对了……”

穆重临从怀中取出一枚玉符,上前一步递给了黄太夫人,“祖母瞧瞧,这可是三叔的东西?”

黄太夫人翻来翻去地认了几回,终是叹了口气,“没错,这是你三叔行冠礼时,你祖父给他的玉符,他一直视若珍宝戴在身上。后来他领了皇上的差事去了一趟平城,回来之后,就说玉符丢了,那是盛昌十六年的事,那会儿你三婶还没有进门呢。”

她微顿,冲着穆嫣招了招手,“来,丫头,你过来。”

穆嫣紧张不安地望了穆重临一眼,见他笑着冲她点头,这才敢轻轻过去,“太……太夫人……”

黄太夫人拉过她的手,温和地问道,“这玉符是你的?”

穆嫣点点头,“嗯,从小就戴在身上的,乳娘说,这是我父亲的东西。”

黄太夫人眉头微挑,“乳娘?”

穆嫣微微垂头,小声说道,“娘亲很早就死了,我也从来都没有见过父亲,我……我一直都是跟着乳娘生活的。可是上两月,乳娘……乳娘也死了。”

她想起母亲临终时的场景,眼眶很快就红了。

黄太夫人抬头望了穆重临一眼。

穆重临连忙道,“孙儿找到她的时候,那位姓沈的乳娘已经病得很重了,我们是等办完了她的后事,这才从平城回来的,所以耽搁了一些时日。”

他从怀中又取出几封信件来,“这是沈乳娘那儿找到的,是三叔亲笔写的书信没错,还请祖母过目。”

黄太夫人郑重地接过信来,还未看完,已然泪流满面。

她再也克制不住,紧紧搂着穆嫣啜泣起来,“我的儿啊,那孩子终于找回来了,你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吧!”

安国公夫人陆氏和朱嬷嬷一起劝了好一会儿,黄太夫人这才止住了哭声,她转头对着唐氏说道,“雅芬,你过来将这孩子领了去,以后她就是你的女儿了!”

唐氏眼眶泛红,像是狠狠哭过似的。

她嫁给穆世杰足有十二年了,算得琴瑟和谐,恩爱有加。前些年她不好生养,一直无出,不知道有多少难听的闲话,他都毫不在意地替她挡着,做她坚实的倚靠,不肯纳妾,连通房都没有一名。她一直以为他对她是真心实意的,谁知道他才刚死,就给了她重重一击。

他在外头养了一房外室,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可他半个字都没有对她提过!

唐氏这股怨气还没有别过劲来,黄太夫人就将这姑娘找了回来,还要她带回三房去养着,她心里难免不大舒坦。

不过,如今三房没有了顶梁柱,她的儿子才刚三岁,还需要仰赖着府里生活,黄太夫人是她唯一的倚靠,她不敢违逆半分,只好低声说了句“好”,就领着穆嫣出去了。

安国公夫人看着唐氏的背影低声叹口气,“母亲,要不,还是让那孩子去栖霞阁和三丫头一起住?”

她顿了顿,“自从三弟过世之后,三弟妹的情绪就一直不好,如今让她整日面对着那孩子,我总觉得有些不大忍心。”

以为恩爱的丈夫,其实一直都欺骗着自己,这已经是人间炼狱了。还要整日面对着丈夫和别的女人所生的孩子,这让唐氏如何承受?这份怨恨若是加诸到那孩子身上,那便是两败俱伤的事,没有好处的。

黄太夫人却道,“你以为我看不出来雅芬心里不高兴?但我这样安排,却也都是为了她好。重琪这孩子是早产,有些先天不足,太医说也不晓得能不能活过五岁。若是果真……雅芬膝下还有个女儿,总也好过她孑然一身孤苦伶仃。”

她目光微深,接着说道,“那孩子生得好,虽是从平城小地方来的,身上却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贵气,那模样气度,说不定是会前程无量的。雅芬若肯对她好,将来也算是多了一份倚靠啊!”

穆重临听了这话眼皮一跳,心想姜果真是老的辣,他连忙告辞退下。

等到出了慈心堂,也不知从什么地方闪出一个玄色劲装打扮的年轻人来,他低声对那人说道,“回去禀告王爷,事已成,请他安心。”

那人抱一抱拳,不过转瞬之间,便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穆重临转身对着三房晴好院的方向呆呆伫立许久,目光里竟带着许多哀怨缠绵。好半晌,他眸光微定,低声叹道,“以后,我便只能做你的二哥了,但愿……这样能够保你一世平安。”

********我是可爱的分割线*********

没有错,作者君又回来了!新书上传,还请各位读者大大们怜惜啊!点击,收藏,以及推荐票,请不要大意地砸向我!新书期间,特别需要推荐票,所以,大家十一月的推荐票都让我承包了吧!

第2章 尝试

晴好院在慈心堂的西南向不远,走小半刻钟便就到了。

唐氏竭力忍耐自己的情绪,对着穆嫣说道,“按说姑娘们到了十二岁,府里就会给拨新院子,但许是你刚到,大嫂还没有来得及准备,所以暂且在我这里先住着。正房是我的屋子,东厢住着我儿子重琪,西厢还空着,你若是不嫌弃,就先安置在那吧。”

她扶着额头,语气低落地道,“我有些头疼,先进去歇会。李嬷嬷会带你去屋里的,她是晴好院的掌事嬷嬷,替我管着三房的事务,你以后有事就找她,跟找我是一样的。”

将话说完,唐氏便迈着大步回了屋,不多久,里面便传来隐忍压抑的啜泣声。

穆嫣目光闪动,心里难受极了。她真想告诉唐氏,穆三老爷是个好人,他从来都没有对不起过谁,这一切不过只是为了给她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一个名正言顺留在安国公府的身份。等到……她就会走,唐氏根本不必白白伤心的。

然而,她不能。

有些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她既然踏着累累白骨来了,就要比谁都坚定地走下去。

穆嫣回头望了正房一眼,便乖乖地跟着李嬷嬷去了西厢。

晴好院的西厢从前是穆世杰的书房,满屋子的书架上排满了密密层层的书册,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南窗前置了一张简单的木床,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干干净净的。此时恰值近午,太阳冲破云层露出了头,有阳光从纸糊的窗格中泻下,照得屋子里暖洋洋的。

穆嫣很是喜欢,笑着对李嬷嬷说,“烦请嬷嬷稍会儿去回一下夫人,就说谢谢她的安排,我很喜欢这里。”

伸手不打笑脸人。

李嬷嬷虽然对这位凭空冒出来的小姐心里也存了几分嫌隙,但比之沉浸在自己哀伤中的唐氏,她还是清醒许多的。她晓得三老爷没了,七爷穆重琪还小,三房若是想要在国公府扎稳脚跟,多一位小姐其实是个助力。

新来的小姐听说已经十四岁了,生得十分美貌,只除了略瘦了些,实在挑不出别的毛病。再过两年等过了三老爷的孝期,就好说亲了,像安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品貌俱佳的小姐归宿总不会太差,若是能有幸嫁到皇家,说不定三房将来都要依靠她。

她想起朝中虽然没有适婚的皇子,可却有不少正当年的皇孙,尤其是呼声最高的秦王和淮王,他们的世子可还都不曾婚配呢。京城的世家小姐虽然不少,但穆家可是世袭罔替的国公府,三老爷是在替皇上办事的路上病亡的,皇上早就传出口谕会恩恤子女的,说不定还真的会赐婚。

李嬷嬷这样想着,便不自觉对穆嫣热情起来,见她身上穿得单薄,又没有带行李,便笑着说道,“等会儿我就让织金进来给小姐量量身,去库房里找几件夫人年轻时的衣裳改一改。这天气一日比一日冷了,就穿这点可不行。”

她顿了顿,解释道,“不是让小姐穿旧的,新的衣裳做起来总也有些时日才能好。外头倒也有成衣铺子,但那些用的料子不好,做工也不考究,穿着反而没有旧的好。您放心,织金手艺好,一定改得让您满意。”

三夫人唐氏出身长宁侯府,是金尊玉贵的侯门小姐。就算是十多年前的衣裳,拿到现今来看,不论质地样式都还是极好的。况且,说是旧衣服,但统共也就没穿过几回,平素时常拿出来晒的,就跟新的没两样。

穆嫣晓得李嬷嬷这不是轻慢她的意思,连忙道,“那就麻烦嬷嬷了。”

话音刚落,便有小丫头过来回禀,“栖霞阁的田嬷嬷来了。”

栖霞阁是长房三小姐穆念雪的居所。穆念雪今年十八岁了,早先定下了江夏侯世子,本早就该出阁了。不料前两年江夏侯出了意外死了,世子要为父守孝三年,这婚事便就耽搁了下来。不过,守得云开见月明,再有两月,世子孝期一过,就要立马成亲的。到时候,穆三小姐嫁过去就是二品的侯夫人。

李嬷嬷不敢怠慢,便连忙领着穆嫣出去。

田嬷嬷见了穆嫣连忙行了礼,“给五小姐请安了。”

她笑着说道,“听二爷说,五小姐过来时没有带什么行李,我们家小姐便挑了几件没有穿过的旧衣服,让老奴给您送过来。这天凉了,穿得这样单薄可不行。”

又是送衣服的……

穆嫣心里晓得这是穆重临一片好意,可她若是拿了穆念雪的衣裳,恐怕会有人说唐氏待她不好,连件衣裳都要长房想着给。高门大户之间的互相倾轧,为了区区小事各种编排谣传,这种事她曾经历过许多,实在太清楚不过了。

她笑着谢过田嬷嬷,想了想又为难地说道,“晓得是三姐姐的一片好心。但母亲刚才已经叫了织金开库房取了她从前的衣裳给我拿来改了,新衣裳过两天就下来了,三姐姐拿来这样多,我也穿不掉……”

既然田嬷嬷唤她五小姐,这便是说,黄太夫人已经正式认下了她,她便要称穆念雪一声三姐姐。

田嬷嬷听了微微一愣,随即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也是,三夫人总是会为五小姐想得周全的。”

她顿了顿,又说道,“既然这样,衣裳我就带走了。我来时三小姐说了,她前几日不小心崴了脚,不好亲自来看你,若你收拾好了又闲来无事,可以去栖霞阁找她玩儿。”

穆嫣对这份善意十分感激,她认真地点了点头,“嗯,多谢三姐了,我一定会去的。”

田嬷嬷福了一福身,便离开了。

李嬷嬷心里百感交集,她既感激五小姐圆了三夫人的面子,又怕她得罪了三小姐,以后日子不好过。

穆嫣笑着安慰她,“三姐姐不会怪我的,你放心。”

那些衣裳是穆重临让穆念雪送来的,让她去栖霞阁玩应该也是穆重临的意思。他是怕她初来乍到被嫡母厌弃,被下人轻视,被家中姐妹们排挤,所以才请未来的江夏侯夫人给她撑个脸面,好叫人不再小瞧她。

穆念雪看在穆重临的份上,也不会因为她拒收了田嬷嬷送来的衣裳而怪责她。

更何况,再过不久,穆念雪就要出阁了,没有必要跟她过不去的。

正房里,唐氏立在窗前一言不发。

大丫头织金柔声说道,“夫人您看,五小姐心里想着您呢。原说,若是来的是位知礼懂事的小姐,能护着您,护着七爷的,反倒是桩好处,也只有您想不开。”

唐氏嘴角泛出一抹苦涩的笑意,“我想不开?我怎么想不开?她今年十四岁了,我进门才十二年,这事原本就是发生在我之前,听说那个女人生下她没几日就死了,多半只是桩露水姻缘。你们老爷直到死了才叫人把她带回来,在这之前只是托人捎钱照顾,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她。”

她叹口气,“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差不多的老少爷们,哪个后院里不是三妻四妾地放?像你们老爷这样的,说起来,已经算得对我情真意切了。”

但道理是一回事,心里这关过不过得了,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唐氏转过身,不再去看窗外的人。

过了良久,她低声说道,“就照着她说的,开库房给她改衣裳,再请针绣坊的林姑娘过来给她量身赶制几身新衣裳,不从公中出,拿我自己的银子去做。再过些时候,府里就给做冬衣了,总要能体体面面地熬到冬衣下来的。”

虽然心中不喜,但既然已经序了齿定了排行,那再不喜欢,这个女儿也是认定了的。穆嫣的体面,便是她唐氏的体面,哪怕只是为了重琪,她也不得不要经点心的。

织金忙应下,“哎。”

门帘攒动,东厢房的兰香哭丧着进来,“夫人,七爷又将饭都打了,他已经好几日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太医说,光靠汤药吊着可不行,总是要想法子让他肯进食才好。”

唐氏这回是真的头疼了起来。

穆重琪三岁了,因为早产的缘故,身子一直都孱弱得很。原本就不健壮,偏还落下了一个厌食的毛病,吃什么吐什么,就没有一顿是好好吃的。近些日子来,就连汤羹都不大爱用了,身子也越发瘦弱,一手抱上去,摸到的全是骨头。

她一想到太医说的,这孩子先天不足,恐怕活不过五岁的话,心里就疼得不行。

可想不到能让他吃饭的法子,就是有再好的补药,再好的太医,也莫能奈何。

这时,唐氏忽听得耳边一个清脆的声音道,“母亲,能不能让我试试?”

是穆嫣。

第3章 以诚

穆嫣怯生生地立在正房门口,很是小心翼翼的样子,但她的眼神却十分坚定。

她认真地说道,“从前在……在平城的时候,隔壁邻居家的小豆子也有厌食症,看了许多医正,吃了许多药,都没有用。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个走方郎中,给了几个方子照着做,过阵子竟就好了。”

唐氏皱了皱眉,“正经的医正都治不好的病,走方郎中能治好?”

本朝的医正都是要去考的,通过考核领到执照才好去挂牌行医,但这些游走江湖的铃医却不然,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去朝廷领过牌?所以走方郎中之中,有本事的奇人自然是有的,但招摇撞骗的也不少。

她的重琪身子虚弱,用药需万分小心,他厌食尚可用汤药吊着,若是坏了根本那可就……

唐氏不敢冒险的。

穆嫣轻轻笑着说,“母亲误会了。那走方郎中给的不是药方,而是膳方。”

她解释道,“以药入膳,也可以对症治病的,虽然见效慢些,但只要病情能有起色,慢慢养着又何妨?等下我将小豆子的方子写下来,母亲再找一位太医来瞧瞧,若是可行,您再给弟弟用上,这样可好?”

唐氏的目光微微一闪,思忖好半晌才点了点头,“也好。”

她虽然很不喜欢穆嫣,这是一种由心而生的厌恶,但这份好意她却没有办法拒绝。

穆重琪这些日子越发得瘦了,精神也不好,可是却找不到改善的法子,这时候,有一个诱人的希望摆在她面前,哪怕这希望是她最不愿意打交道的人给的,她也会不顾一切抓住。

穆嫣接过李嬷嬷递过来的纸笔,想了想,郑重地写下了几张方子。

她道,“小豆子娘不识字,让我对过方子,所以我记得清。我还会做些开胃生津的小点心,等弟弟脾胃稍微养好些,就做给他吃。”

一副很笃定的样子。

唐氏深深看了穆嫣一眼,她虽然没有黄太夫人眼神毒辣,但真情和假意却还是分得清的。

她将方子交给了李嬷嬷,“叫人去罗太医府上问问这食方和七爷现在用的药是不是合,若当真可以用,回来就叫厨下的人做了给七爷试试。”

穆嫣心里微微一定。

唐氏是个好母亲,她没有因为这方子是厌恶之人所给而鄙弃不用。同时,这也证明唐氏并不是个心胸狭隘的女人,她分得清轻重,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这样的人,只要真诚以待,她是能够感受到的。

穆嫣不能将真相告诉唐氏,但她心底的内疚和怜惜,让她决定要好好地和这个女人相处。

从此之后,安国公府三房就是她的家了,穆重琪是她的弟弟,唐氏则是她的母亲,就算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至少也不该是剑拔弩张的仇敌。她要治好穆重琪,最好能将他养得白白胖胖的,好让唐氏晓得,她是真心实意对待他们的。

李嬷嬷不在,织金去了库房,兰香回东厢看穆重琪了,屋子里一下子便只剩了唐氏和穆嫣两个。

唐氏的神色便有些不大自然,她勉强笑了笑,“多谢你为重琪费心。你赶了一天的路想必也累了,先去歇会儿吧,午膳我让人送到你屋里去。”

她顿了顿,“晚上家里的爷们都回来,太夫人说要给你设个接风宴,好认认家里的人。等到了时辰,我叫李嬷嬷去叫你,那会儿织金应该也已经把衣裳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