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行愣了愣,“这……怕是有些不妥不吧?”

他自从进了这屋子,就只目视前方,可从来都四处打量看不该看的地方。

黄太夫人却道,“你是重临的朋友,以后便也跟着他叫我一声祖母吧,这样一来,便是自家孩子。听说你长在西宁?西宁那地方我去过,确实作风保守。不过我们皇城却不同,没有那么严苛的规矩。”

她顿了顿,“你尽管看吧,若是看到了今日梅林中遇到的那位小姐,便指给祖母看。不要怕。”

姜行看了穆重临一眼,见穆重临也点了头,这才答应。

他飞快地环视一周,“禀祖母的话,那位小姐正在这屋子里。她便是……”

随着话音刚落下,他的手指也毫不犹豫,准确无误地落在了穆嫣所在的位置,“正是她!”

第64章 天伦

今夜,永春侯府必定不会平静。

但在唐芸身上会发生什么事,穆嫣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此刻,她望着打了一场胜仗后意气风发的黄太夫人,心中百感交集。

曾经,也有个年迈的老人对她如此爱护过,不论她是否做错,不论她是否任性,只要是她,就会无条件地维护。

可惜,随着东宫那一场硝烟四起的大火,这一切都不存在了……

以黄太夫人的老辣,今天的事原本可以以相对温和的方法解决,既不让唐家触犯到安国公府的脸面和利益,也能给唐太夫人一个台阶下。

唐太夫人的话说得对,两家总归是老亲,就算撇去这层关系,也都是陛下的臣子,将来见面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此不留半分情面,等于撕破了脸皮。

永春侯府虽然没有安国公府的势大,但却也不容小觑。

若是当真做了敌对,将来唐家的人故意要为难穆家的孩子,倒不是怕,那也是挺麻烦的。

而黄太夫人却丝毫没有顾忌这一点,为的不过只是竭力维护这个初来乍到的孙女,摆明自己的立场。安国公府的威严不容践踏,安国公府的五小姐不容欺辱。

以后,皇城的贵族小姐圈里,恐怕再没有人敢不把穆嫣放在眼里了。

穆嫣自小长在东宫,这些弯弯绕绕比谁都懂,黄太夫人的心意当真令人感动,绕是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她,也忍不住动了情。

她上前轻轻搂住黄太夫人的脖颈,嘤嘤地哭了起来,“祖母!谢谢您!”

黄太夫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来,“你这个傻孩子,哭什么?”

穆嫣没有说话,只是拿脸去蹭太夫人的脖子,鼻涕眼泪都蹭上去了她也不管。

皇祖父曾说,她这行为像极了惹了祸的小狗,还把他九五至尊的龙袍给弄脏了,那可是大罪。可他偏偏就爱极了她这可怜的小模样,因为普天之下没有别人敢对他这样!

这才是他所渴求的平凡人家里的天伦之乐。

果然,黄太夫人也对她脏兮兮的小脸毫不在意,反而很享受她的磨蹭。

太夫人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发,柔声说,“那个唐芸就是瞧你刚来觉得你好欺负,所以才将你扯了进来。不过,以后不会了。”

二夫人黄氏原本看了场大戏,还觉得酣畅淋漓,甚是愉快。

虽然她想看穆嫣倒霉,可她也不愿意安国公府的名声受到诟病,笑话,她的两个儿子可都还不曾娶妻呢!

而且,黄太夫人既是她的婆婆,又是她的亲姑母,她可是个帮亲不帮理的人,当然是一门心思想要唐家落败。

可这胜利的果实,却都让穆嫣给摘了,这她心里就有点不爽了。

黄氏瞥了一眼坐在她对面一言不发的唐氏,冷哼一声,“弟妹你可真有本事,教出这么好的一个女儿来。”

座上的太夫人听了,皱了皱眉,“老二媳妇,你羡慕别人女儿教得好,怎么不也学习学习,别忘了,你也是有女儿的。”

穆二老爷除了黄氏所出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小妾安氏生的女儿念月,今年方才八岁。

只不过,黄氏是个悍妇,容不得妾生女在眼皮底下晃悠,早就寻了个养病的借口,将安氏和穆念月送到了南郊的庄子上。

开始,穆二老爷记挂母女二人,还常偷偷地溜过去看望。

时间长了,黄氏又管得严,还派人从江南买了个颜色漂亮的新妾进来,穆二老爷有了新宠,便渐渐将南郊庄子上的安氏母女忘了。

细数起来,起码有三四年,安国公府里没有人再提起过这对母女了。

可这会儿,黄太夫人却首先拆了亲侄女的台,提出黄氏也有女儿,这恐怕说明,太夫人对黄氏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

黄氏脸色一变,气呼呼地冲太夫人福了一身,“儿媳妇身体不适,就先告退了。”

然后,也不得到太夫人的允许,便头也不回地扭着腰离开了。

黄太夫人低声叹了口气,这黄氏是她二哥的独苗,二哥死得早,二房无依无靠,为了怕这侄女嫁不到好人家,她这才做主,让老二娶了回来。

谁知道,这丫头的脾性这么钝……

也亏得老二为人有些糊涂,这两口子虽然天天吵吵闹闹,但和好的时候也算蜜里调油。

若是像老三那样才智绝伦的孩子,那她岂不是就害了自家儿子?

唐氏坐在屋子里良久,一直都沉默着。

方才那样的境况,她的处境实在尴尬,不适合出面为穆嫣辩解。

永春侯府和长宁侯府序了宗,一笔写不出两个唐字,唐太夫人算是她本家的长辈。而被卷进这是非的,恰好是她的女儿……

这让她怎么开口?

也幸好,婆婆战斗力强,重临这孩子也给力,将一场硝烟化为无形。

大战已经垂幕,穆嫣这孩子毫发无伤,她这颗心才总算放了下来。

此时,见黄太夫人眼角眉梢带了几分疲惫,便上前福了一身,“母亲,您劳碌了这些时辰怕是累了,我先带嫣儿回去了,等到明日再来给您请安。”

太夫人打了个哈欠,冲着她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回到晴好院后,唐氏将穆嫣留在了她屋子里。

她柔声问道,“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穆嫣便将今日发生的一切都徐徐说出,只隐去了和霍骁见面的那段,“是我大意了,没有料到唐芸一开始就对我不怀好意。”

就算救了唐芸的真是穆重临,到时追究起她如何落水,恐怕也少不了要将穆嫣扯进来。

唐氏低声叹口气,“你从平城来,恐怕从来都没见过这些,今日的事,也不怪你。”

她顿了顿,“皇城里的这些世家贵女,从小就在后宅里见惯了手段,好的没学着,这阴人的功夫可都不少。你以后少不得要与这些人接触,凡事记得多留一条心。”

穆世杰的孝期很快就要过了,到时候作为安国公府的五小姐,穆嫣迟早是要面对整个皇城的贵族圈的。

有人会鄙夷她的出身,有人会嫉妒她如今的地位,有人会眼馋她的好运,更多的人会觊觎她的美貌。

她将来所要面临的,可能远比今日所见要残酷和黑暗。

凡事一定要多留一条心。

穆嫣微笑着点点头,“我晓得了,母亲。”

第65章 剖心

唐太夫人回到永春侯府后,怎么想就怎么憋屈,到底还是忍不住这口气,逼着唐芸问出了真相。

唐芸哭哭啼啼地说,“我心里爱慕穆家二哥,怕祖母晓得了怪罪我,这才鬼迷心窍自作主张。谁知道,却让杨恕给破坏了。祖母,孙女现在知道错了,只求您能够帮我一把。”

她眼泪像珠子一样掉落下来,看起来倒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我不想嫁给杨恕。”

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就算是颗棋子,处久了也有了感情。

唐太夫人叹口气,“祖母也舍不得你嫁给杨恕那小子,但现在怕是不行了。”

她声音低落,一下子仿佛老了许多,“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呢,又在黄太夫人那里闹过那么一出,那个老太婆又发了话,今儿的事,恐怕过不去。”

唐芸哭得更厉害了,“那怎么行!”

她猛烈地摇头,“杨恕是固安伯府都不要的弃子,我们家也是迫于无奈才收留的他,他既没有爵位,也没有一官半职,不过是有两个臭钱,那算得上什么?”

唐太夫人心里何尝不知道,但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她疲倦地摇了摇头,“原本以为你是当王妃贵妃的命,没想到最后却落个这样下场。也罢,收起你的心思来,好好地准备嫁过去吧,往好处想,至少你能得一个压得住的夫君,倒不必像你姐姐那样受气了。”

唐芸的大姐唐莲,嫁给了藩地靖安王的世子,世子深受王爷宠爱,将来必定是要承袭王爵的,那就是一方藩王。

山高皇帝远,那可是盘踞一方说一不二的人物。

世子本人又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样貌也是生的仪表堂堂,唐莲这个世子妃自从嫁过去后,就没有过过一天省心的日子。

既要讨好世子,又要讨好王妃。

偏偏王妃和世子母子不和,她这个世子妃就必须要在中间周旋,两边受气,最后也不得什么好。

去年一场风寒,唐莲病倒之后就再没有爬起来过,太医说,世子妃积郁成疾,忧思过度,这才折了寿命的。

唐芸听了这话,却半点没有欣慰。

她和她的姐姐不同,姐姐性子绵软,只想要一份安定的姻缘,是个温柔的淑女,没有半点野心。所以,嫁到了藩王府中,对姐姐并不是什么光耀门楣的好事,反而却是一种负担。

所以,姐姐才会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可她不一样,她喜欢权势,热爱追逐权利,喜欢被捧得高高在上的感觉。

从小到大就做好了准备要嫁一个有能力的男子,将来至少也要当个一品夫人,可现在,让她就此嫁给一个无名小卒,还是个依附她家才能生存的窝囊废,她不甘心的!

唐芸眼珠子定定的,良久,忽然对着唐太夫人问道,“祖母,我当真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

她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坚决地说,“但我不想这样!祖母,就算我真的做错了,也值得您再给我一次机会不是吗?”

唐太夫人微微一愣,“你在说什么?”

唐芸咬了咬嘴唇,“再过几日,便是江夏侯娶亲。我姐夫靖安王世子与江夏侯是表兄弟,这婚宴,他必定会出席。姐姐膝下的一对儿女,多年没有回来看望外家了,不早就写信来说,也会一并前来吗?”

她突然跪倒在地上,“祖母,求您成全!”

唐太夫人神色一震,立刻就清楚了唐芸所指的成全是什么意思。

原本晦暗的脸色,不知道怎么得居然一下子亮了起来,她点了点头说,“一连嫁过去两个嫡女,确实不大好听,但你姐姐留下的一对孩子没有信得过的人照料,唐家担心,才不得已做此决定,倒也说得过去。”

她顿了顿,“只不过,不知道你姐夫有没有这个意思……”

靖安王世子妃去世也有一年多了,听说最近好些人家开始为世子说亲,世子还年轻,又仪表堂堂,将来又是一方诸侯,这条件仍然十分吸引人,前去说和的都是世家贵女名门闺秀。

但世子此人十分有主见,一一拒绝了。

唐家的人都猜,恐怕世子心中自有主意。

若是此时提出将唐芸嫁过去,未必能够成事啊!

唐芸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她低声说,“世子必定是要来咱们家中的,只要祖母您肯成全,孙女儿会想法子让世子他主动提出娶我过门,不会让家里为难的。”

她再次请求,“请祖母帮我!”

唐太夫人的眼睛眯了又眯,最后,还是沉沉地点了点头,“孩子,自己选的路,再苦,可也都要自己走完啊!”

这意思,便是答应了。

永春侯府的事暂且不表。

只提安国公府,腊月十六很快就到了,那日正是三小姐穆念雪出阁的好日子。

穆嫣将这些日子给三姐姐准备的礼物亲自送了过去,恰好看到穆念雪正在梳妆,她想要离开的时候,却被三姐姐叫住了。

穆念雪从匣子里取出一根白玉做的簪子,笑着递过去,“五妹,这枚簪子我一直都很喜欢,留给你做个念想吧。”

穆嫣连忙推辞,“姐姐的东西,我怎么敢要?”

她看那簪子水光晶莹,看起来像是常用之物,晓得定然是穆念雪贴身的东西,她何德何能收下呢?

但穆念雪却笑笑,将簪子往穆嫣头上放,“真好看。”

她柔声说,“咱们虽然只有数个月的姐妹情分,但我却一直都很喜欢你。再说,你还是我的恩人呢,你的这份恩情,哪里是一支小小的簪子能报答的?”

穆嫣听她这样说,便也只得收下,“谢谢姐姐。”

她顿了顿,“对了,我前日去拜访过大伯母,顺便替她看了看脉,她的身子无碍,不过只是积劳成疾,只要能好好休息阵子便就好了。我给她开了张食疗单子,已经请厨房上留心去做了。请姐姐放心!”

穆念雪拍了拍手,笑着说,“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也不枉我疼你一场。”

她顿了顿,不知道为何眼中有了泪光,“我今日就要出门子了,虽然近在咫尺,但也不能想回就回,以后就难在祖母和我母亲膝下尽孝了。幸而有你,我想,我能略宽心些了。”

穆嫣安慰她,“姐姐放心,吉人自有天相,祖母和大伯母都会平安长寿的。”

这时,穆念雪忽又遣散了丫头仆妇,诺大屋子里只剩下她们姐妹二人。

她低声说道,“其实,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二哥。”

第66章 体己

穆嫣心念一动,以为她和穆重临之间的事,被穆念雪看出了什么马脚,不由有些慌了。

不管她从前是什么身份,现在她可是安国公府的五小姐,与穆重临是堂兄妹,他们两个之间,只能有亲情,再不能有别的什么关系。

她忙道,“二哥是朝中数得着的青年才俊,连陛下都十分器重他呢,将来前程自然不可限量,三姐姐恐怕是想太多了。”

穆念雪摇摇头,“我不是指他的前途。”

她小声叹口气,“二哥从小就聪慧绝伦,异于常人,年纪轻轻就成为天子门生,还入了翰林。虽然不是世子,但以后的仕图平顺,成就定然不可小觑,这我知道。”

穆嫣见穆念雪这么说,心里更加忐忑。

自从她来到府里,穆重临就对她格外照顾,除了人尽皆知的维护外,还曾经多次借着穆念雪的名义照顾她。她不知道穆念雪是不是从中看出了什么蜘丝马迹。

但此刻,她就算心里再慌乱,也只能稳住情绪,不让穆念雪看出分毫。

她假装听不明白,问道,“那三姐姐还愁什么呢?”

穆念雪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了口,“我是说,他的亲事。”

她握住穆嫣的手,有一搭没一搭地拍着,“二哥年纪不小了,他的那些同窗好友,大半都娶了妻,好些孩子都好几个了,唯独他,却迟迟都没有定下来。”

穆重临二十岁了,皇城的男儿大多十五六岁就开始议亲成婚,有些人二十岁都已经当爹了。

可他却还没有定下来!

皇城有名望的世家办个婚礼,可不像寻常百姓那样简单,各道程序走一遍,还要问一个良辰吉日,这么算下来,没有个二三年是成不了婚的!

到那时,他就二十二岁了。

穆嫣垂下头,不敢去看穆念雪的眼睛,想了半天只能说,“二哥许是想以事业为重。”

穆念雪却道,“胡说!成家立业,成家在先,立业再后,这是祖训!这两年,我母亲不知道暗地里给他张罗了多少名门贵女,可他一个都看不上。”

她摇摇头,“我估摸着,二哥心里许是有人了。”

穆嫣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为何,脸颊上有些微的发红。

别人不知道,她是清楚的,穆重临的心里确实有人了,而那个人,好巧不巧居然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