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有天锦,又舍得用银丝,这就不是一般的人家。

而那铜口哨上的花纹……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是那个人以前常用的样式。

这两样东西让她确认,出入晴好院的绝不是什么毛贼,也不可能是强盗,只会是……那个孩子……

穆嫣想了想,“既然拿孩子年纪不大,想来是从什么空档里钻了进来的。”

她小声地问,“母亲,要不然叫李嬷嬷明日去查查,院子里有哪处出了漏子?若是门锁坏处,就去修,要是哪里的栅栏破了补就是了。”

唐氏点点头,“也只有如此了。”

天色已晚,她摆手叫穆嫣回去歇息,但自己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了。

大半夜的,唐氏实在忍不住,还是将织金叫了起来。

织金披了件衣裳,倒了杯热水递过去,“夫人又失眠了吗?”

唐氏睡不着,索性便穿了衣裳靠坐在床头,她将热水缓缓喝下,腹内微暖,身子也感觉好受了一些。

她叹口气,“织金,你还记得六姑奶奶吗?”

织金点点头,“嗯,四老爷一母同胞的妹妹,嫁给了广陵侯的二公子,后来生孩子难产死了。”

她掰着手指数,“说起来也有四年多了吧,我还记得,她的孩子若是还活着,比咱们七少爷还要大上两个月。可惜……”

唐氏抿着嘴不说话。

织金以为她困了,便将杯子收了,把灯火熄灭,只在墙角留一个小灯,然后不声不响地退了出去。

昏黄的夜色里,唐氏幽幽地叹口气,“这可真叫人为难。”

安国公府这位六姑奶奶,其实压根就没有死。

传说中的一尸两命,不存在的。

那个孩子还安然无恙地活着,只不过不能见光罢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见光……呵呵,总是有里面见不得人的原因,否则也不会连太夫人都给瞒着。

现在她的问题是,需不需要提醒长房这件事。

她倒不是怕那个孩子会对重琪做什么不好的事,她是有孩子的人,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最渴望的是有个伴,从前重琪不能出门玩耍时,也是一天到晚趴在窗口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那个孩子兴许也是因为想和重琪一块儿玩,所以才会溜进晴好院的。

但……

今日那个孩子可以跑进重琪的房间,那么明日,他自然也就可以去到别的地方,慈心堂甚至待客的聚贤楼。

被世人发现,不过是早晚的事。

若是她去提醒,那么必然要表明她知道这件事。

长房必定会有疑问,甚至会误会这是三老爷告诉她的。

可三老爷并没有主动对她提起过,而是她从种种端倪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她不想自己的丈夫被别人误会不讲信用。

可若是一句不说,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太夫人这身体,可是一点风浪都经不起了啊!

唐氏摇了摇头,“罢了罢了,明日我先去找大嫂,就说晴好院进了毛贼,只当我什么都不知情罢了。”

穆嫣知道唐氏昨夜必然不能睡好,所以一大早就让李嬷嬷准备了安神汤。

果然,唐氏匆匆忙忙地喝了,就立刻去了一趟国公夫人的院子,一直到晌午才回来。

回来之后,她立刻就让李嬷嬷带人将后院缺了一片网的栅栏给补上了,想来应该是得了国公夫人什么指示。

接下来,唐氏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

每日里早晚去慈心堂给黄太夫人请安,其余时间多是在闷在晴好院里,不是看着重琪玩耍学习,就是自己看看书写写字,偶尔也拉着穆嫣坐会儿针线。

穆嫣见唐氏绝口不再提那日的事,便也识趣地不再问起。

若说一点好奇心都没有那是假的,她当然也想知道这个让唐氏讳莫如深的孩子是谁。

可是,身为曾经的东宫郡主,她深深地知道,好奇害死猫,有些事还是不要晓得比较好。

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如此,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很快就到了初八日。

穆三老爷过世已经满了二十七个月,穆嫣替父亲守孝日期到了,这是除服的日子。

第94章 等待

一大早,唐氏就领着穆嫣和穆重琪进了香堂给亡夫上了香。

穆家的规矩少,除服这天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告知一下先人,然后换下素服去给太夫人请安,与府里的众位见过,就算可以了。

上完了香,唐氏让穆嫣先回屋,她还有话要跟穆三老爷说。

穆嫣见她身形萧索,脸上的神情充满着哀伤,知道唐氏心里伤感,想要对亡夫诉说些悄悄话,便懂事地领着弟弟退下。

重琪年纪还小,不晓得除服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今天有新衣服穿。

穆嫣拉着弟弟的小手送到东厢,“等会儿姐姐拉着你去给祖母请安,今天,你可要自己走过去哦!”

重琪跃跃欲试,“琪宝不小了,本来就要自己走!”

他十分认真地对兰香说,“听到了没有?以后不许抱我!”

兰香哭笑不得,“好好好,你说不许抱,我就不抱。”

她举了举早就准备好了的宝蓝色小衣裳,“快来换新衣裳吧!”

穆嫣看着弟弟雀跃的背影,笑了笑,然后领着翠锦回了屋。

翠锦打开柜门,“小姐要穿什么?这些都是去年底新送过来的冬衣,颜色花样都很好看,因为不是素色,您让放起来,等到除服了再穿。”

她指了指一件大红色的衣裳,“这件上面绣了牡丹,是最时兴的款式,我觉得最好看。”

穆嫣眼神微动,她以前最喜欢红色。

那时的她,鲜衣怒马在皇城最热闹的街肆奔驰,虽然是个圆滚滚的小胖子,可却是最意气风发的那一只。

可惜……

她目光一黯,摇头说,“母亲说,昨日里祖母和大伯母都派人送了新衣裳过来,我还是从里面挑一件穿。”

果然,不多久李嬷嬷就捧着一沓新衣裳送到了西厢房。

她笑着说,“这几件都是太夫人和国公夫人赐下的,小姐您挑着喜欢的穿了,然后再去给太夫人请安。”

穆嫣见这些衣裳颜色都十分鲜艳,不是大红大紫就是大绿大黄,耀眼得很,便笑着说,“有没有稍微素净一点的?”

她指了指身上刚换下来的米色锦裳,“反差太大,有些晃眼。”

李嬷嬷变戏法般从最底下抽出件银红色的衣衫,“果然还是夫人了解小姐,夫人说,小姐一准儿会挑这件。”

她动作利索地跟翠锦一起替穆嫣将新衣裳换上,还亲自给穆嫣梳了头。

铜镜里,隐隐约约照出一个清秀美丽的面庞,有了亮色衣裳的衬托,脸色也显得好看了一些。

李嬷嬷赞叹地说道,“五小姐真是好相貌!”

穆嫣从不觉得自己长得好看。

主要是她从小生活在宫里。

宫里头最不缺的就是长得好看的人,皇爷爷的那些妃子有哪个是相貌平庸的?有一般好看的,还有特别好看的,甚至连倾国倾城好看的也有。

盛王的母妃柔妃就是那种男人看了浑身酥透,女人看了也走不动路的那种。

她自己,充其量也就是秀气端正一些罢了。

不过,李嬷嬷对她是真心赞美,这份好意,她不忍拂却。

她笑着从桌上的抽屉里拿出一小块金锞子,“一点小小的心意,不值什么,还请嬷嬷笑纳。”

李嬷嬷也不客气,谢着收了,“那老婆子也不客气了,等会儿我给咱们院里的婆子丫头们都加个菜,就说是小姐赏的。”

她晓得五小姐虽然是从平城来的,但却不是一穷二白地进了府。

三老爷在平城给五小姐置了地买了房,还存下了大笔的银子。

一个金锞子罢了,对于五小姐来说,不过是个小玩意,她该收还是要收着,这才是不见外的意思。

穆嫣打扮停当,就跟着李嬷嬷去了正屋,一眼看到穿着一身湖水蓝的唐氏也已经准备好了。

重琪从屋子外小跑进来,顺溜地拉上了她的手,“姐姐,我们一起走。”

他现在身子好多了,只要注意保暖,也能出门走动走动,增强一点体力。

为了鼓励他运动,穆嫣总是身体力行陪着他,打球、踢毽子、散步,每日里多少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时日久了,这孩子的脚力得到了锻炼,竟慢慢也和寻常孩子一样奔跑嬉闹了。

到了慈心堂,黄太夫人看到容色一新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心中无限感慨。

她心中又是伤感,一晃老三已经没了两年多了,时间过得太快了。

又是欣慰,三房虽然没了顶梁柱,可一家人却和和睦睦的,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也算是一点安慰了。

稍微坐了一会儿,国公夫人、柳氏,还有穆念蓉也来了。

唐氏主动地将明日受邀去东安王府的事情说了,然后笑着对柳氏说,“我是单独接到的帖子,到时候我带着念蓉一块儿过去,四弟妹,你觉得可好?”

若是黄太夫人不病,自然就可以领着两个孙女儿去东安王府走一遭。

可太夫人这病不能劳累,不能着凉,也受不了挪动。

穆嫣倒是由长宁侯夫人领着去了,但穆念蓉怎么办?

同样是适婚女子,同样也需要关注度,柳氏心里要说不怨那是不可能的,但四房是庶出,她可不是黄太夫人嫡亲的儿媳妇,很多事再不满也只能忍着。

何况,太夫人的病又不是装的,她就是想提意见,也说不出这个口啊!

所以,唐氏抛来的橄榄枝,柳氏立刻就接下了,“这当然好了。”

她伸手碰了碰女儿,“快点谢过三伯母。”

穆念蓉脸上的表情波澜不惊,没有特别高兴,但是也看不出不高兴。

总之,她十分淡定地谢了唐氏,然后就安安分分地坐在她母亲身侧,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像是个入定的老僧,浑身上下充满了佛性。

柳氏看女儿这什么都很淡然的模样,有些恨铁不成钢。

她原本也是个清雅安静的书香女子,平素清高,不愿意经营这些庶务。

大概也是因为嫁了个庶子的缘故,在安国公府,她一直都安安静静做人的,既不肯出头,也不愿意麻烦人。

要不是女儿年岁一日比一日大了,丈夫的仕途也走得不顺,她也何至于那么急切地要为女儿找个好女婿?

只可惜,皇帝不急太监急,她急了个半死,念蓉却一点都不在意!

不过,柳氏急归急,在太夫人这里,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用眼神狠狠地警告了女儿一番。

穆嫣的目光一直都望着门外,她在等一个人。

果然,布幕微动,珠帘被掀开,长身玉立的年轻人脚步轻慢地进来,朗声向太夫人问安,“祖母!”

是穆重临!

第95章 准备

穆重临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衣裳,显得更加沉稳持重了。

他跟屋子里的长辈问了安,就开门见山地说,“今日五妹除服,孙儿想带她出门转转。恰好安乐侯约了我和几位小友要去围场捕猎,安乐侯带了安乡郡主,郡主听说了五妹的事,让我也带上她。”

安乐侯林宵,是荣恩长公主的儿子。

荣恩驸马很早就去世了,林宵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亲的爵位。

安乡郡主,则是荣恩长公主的小女儿,她是个遗腹子,从小没有见过父亲,家里人都特别宠她。

特别是安乐侯,对这个妹妹十分呵护,简直是想要天上的月亮都恨不得摘给她。

黄太夫人点了点头,“郡主既然点名要见小五,这不去也是不行的。”

她朝着穆嫣轻声叹了口气,“我跟你母亲说过,虽然当时人命关天,你出手救人也是应当的,可盛名之下,难免也会遇到些麻烦……”

大年初二,彪骑将军府的惨案早就已经人尽皆知。

张家大小姐张雪被自己长兄射出的箭刺穿了肩膀,若不是及时得到了紧急处理,怕是要失血过多而亡。

也幸亏当日她被抬回府里时,太医已经候在将军府中,没有耽误一点时刻,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

人人都在嗟叹张家的因果报应。

人人也在庆幸着张大小姐侥幸逃离鬼门关的幸运。

随之而起的,却是穆嫣的声名。

有人将那日西营校场上穆嫣救人的事迹描述得惊心动魄,在茶楼酒肆散播安国公府五小姐妙手仁心,不顾血污救人一命的功德。

现在,整个皇城的贵族圈中差不多已经都知道这件事了。

从初三起,就不断有人发帖子想要邀请穆嫣去参加人家的这个宴那个宴,说到底,就是想看看这位炙手可热的姑娘长什么样。

那些,黄太夫人都以穆嫣还未出孝期为由推拒了。

可安乡郡主这样踩着点来的,又是那样的身份地位,她就是想帮穆嫣挡掉也不成啊!

穆嫣却安慰太夫人,“安乡郡主怕只是好奇,她想见我,就见一见吧,有二哥在呢,祖母担心什么?”

她笑着说,“其实那日我也没做什么,不过只是帮张家小姐止了血,被坊间传成那样我还怪不好意思的呢。”

穆重临闻言心下“咯噔”一下,他无奈地想,这孩子什么时候学会当面撒谎不脸红了?

分明是她叫他派人最先去“传说”的,这会儿可是撇得干干净净。

不过,在众人面前,他是绝对不会拆她台的,“五妹说得对,我会保护好妹妹的。”

黄太夫人最喜欢看他们兄弟姐妹和睦,便只能摆了摆手,“去吧,去吧。”

她顿了顿,“你们围猎总不会出去一整天吧?要我看,意思到了就成,你逮着机会便带你妹妹告辞吧!”

穆重临忙道,“孙儿晓得了。”

黄太夫人点点头,“今儿初八,应当有不少铺子开业了,午膳就也在外头吃吧。城南的畅春楼菜做得好吃,可惜戴老板不务正业,不然还是去城东的望江南。”

她顿了顿,“别忘了叫一桌席面送来家里,好让祖母也尝尝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