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出发前,柳氏握着唐氏的手哭了好一会儿,大意就是想请唐氏帮忙再劝说劝说。

穆念蓉也看到了,但她的脸上却仍旧是一副清冷的表情,仿佛真的已经出了世,凡尘俗世中的一切与她再也没有什么关联了。

她先行上了马车,甚至都不曾与柳氏道别。

穆嫣见了,什么都没有说,且先由着她。

马车一路颠簸,花了好些时候才进了山里。

因为安国公府提前下了帖子,所以还未到山门前,就有比丘尼前来迎接。

穆嫣前不久才刚来过,与这些比丘尼都曾经见过,彼此之间寒暄几句,颇见热络。

她笑着问道,“我有好些时日没有见过静乐了,不知她近日可好?”

年长一些的那位比丘尼笑着说,“静乐已经还俗下山了,五小姐,您不知道吗?”

穆嫣一愣,“还俗下山?”

比丘尼点点头,“听妙慧师太说,静乐的老家来了人,把她接走了。”

年轻一些的比丘尼说,“这孩子原本就是妙慧师太收留的孤儿,如今家里来了人自然是要还俗的。听说她的老家远在山西,这一句恐怕这辈子都不得再见了,说起来我还怪挂念她的。”

穆嫣心里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她曾经和静乐深聊过,知道静乐是犯了事的高官之女。

倘若静乐的老家还有人,那么早在五年前这孩子就应该被人接走了。而不是任由其流落到庵堂,剃度成为小沙弥尼。

但这两位比丘尼也没有必要跟她撒谎。

穆嫣心里存了一个疑问,便想着,若是有机会,一定要请穆重临替他好好调查一番。假若静乐的父亲真是父王的旧部,那她一定会将她找回来的。

她心中百转千回,但面上却丝毫不显出来,静静的跟在唐氏身后,与穆念蓉一起进了清静庵。

妙慧师太不在。

至于是真不在,还是假不在,那就不知道了。

原本以妙慧师太如今在皇城的地位,她数日里来往的都是公主,王妃以及各家的太夫人,也的确用不着去应付唐氏和几个小辈。

唐氏丝毫没有在意这一点,但穆念蓉听了这话,却显然有一些失落。

穆嫣笑着拍了拍穆念蓉的肩膀,“我们要在这里住上三四日,四姐姐,你总有机会见到妙慧师太的。”

她顿了顿,“妙慧师太立下了规矩,一次只接待一家人。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会有人扰了你的清静,也趁此机会好好的去想一想,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

唐氏也说,“清修是一条苦路,并不是谁都能够忍得的。你偶尔住个三五天,或许还觉得新鲜,但若是长年累月如此,也要细细想一想,是不是能受得了。”

她深深的叹了口气,但却不愿意再继续多说了。

确实,有时候不论说什么,也不如经历过一次来的真切和震撼。

更何况清静庵已经算是皇城中条件最好的庵堂了,若是穆念蓉连着几天都熬不过去,那想来她自己也就不再提这茬了吧。

为了显示祈福的诚心,三人没有带什么仆从,分了两间房住,唐氏自己一间,一对小姐妹住一起。

唐氏早知道穆嫣有计划,推说累了,就早早的歇下。

穆嫣则寸步不离的跟着穆念蓉。

穆念蓉去诵经,她也跟着诵经。

穆念蓉去山上登高眺远,她也陪着。

除此之外,倒也不再做别的什么。

如此三四天很快过去了,唐氏有些着急,“嫣儿,你不是说你心中有了想法的吗?”

穆嫣冲她一笑,“明日离开前,一切都有计较。”

到了夜里,穆念蓉跟着沙弥尼们做完了晚课就要回屋歇息。

穆嫣却捂着肚子道,“四姐姐,我肚子好饿,你饿不饿?”

穆念蓉也觉得有些饿。

午膳的时候,穆嫣讲了一个很是恶心的故事,场面有一点血腥令她胃口不佳。

晚上又吃的少,所以做完晚课之后被穆嫣这么一提醒,倒也觉得腹中很是空乏。

她有些为难的说,“这个点厨房早就没有了人,再说师姐师妹们都很辛苦了一天,咱们怎么好意思叫人家替我们开小灶?忍忍吧,五妹。”

穆嫣却笑着说,“三姐姐能忍,我可忍不了。”

她指了指就在附近的厨房,“先前我问过小沙弥尼啦,她们有时候也会晚上肚子饿,厨房的门是没有锁的,自己动手就可以熬点素粥喝。”

穆念蓉摇摇头,“可我不会熬粥。”

公府出生的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到时会吃,哪里会做?

穆嫣笑笑,“不会做,有什么打紧?咱们先去那看看有没有晚上剩下来的菜,我也不会做饭,但是热一热剩菜剩饭还是会的。”

她忽然十分得意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会生火!”

饶是清冷无比的穆念蓉,也忍不住扑哧一笑,“你会生火有什么了不起的?听起来就不是很难好吗?”

穆嫣挑了挑眉,“四姐姐,你居然敢小看生火这件事?可见,实在是不食人间烟火了。来,既然你不服,那咱们就去试一试!”

第119章 肉汤

穆念蓉原本不想跟着穆嫣胡闹,但一整日都没有吃过什么东西,这会儿腹中饥饿。

她只好点了点头,“那便去吧。”

清净庵的食堂设在庵舍的后面,离小佛堂不算远。

虽是冬季,但整个庵堂下面都烧了地龙,倒也不觉得太冷。

姐妹两个一前一后进了厨房,果然,门没有上锁,轻轻一推便就开了。

穆嫣动作熟练地将门口的油灯点了着,然后开了橱门,“四姐,这里有些剩下的菜羹,还有点粥,你若是不介意,我们就热一热吃了吧。”

她将菜羹往自己面前闻了闻,“嗯,虽然凉了,可闻起来还是很香。”

穆念蓉上山几日了,也觉得清净庵的素斋不同于其他的地方,特别地好吃,一点都不比家里做的山珍海味差。

她点了点头,“怎么热?”

比起穆念蓉这位真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娇小姐,穆嫣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

她笑嘻嘻地舀了水倒入了锅里,又找了个蒸架,然后将菜羹和粥一并放了上去,“接下来就只要生火烧开就行啦。”

穆念蓉有些狐疑地望着她,“五妹,你对这里似乎……很熟?”

能一进门就知道油灯在哪,点火的火石在哪,水缸在哪,蒸架在哪,这可不是一般的熟悉了。

穆嫣嘿嘿一笑,“四姐你忘记了吗?我陪祖母来过一回。”

她当然不能告诉穆念蓉,为了今晚这一顿加餐,她可是对这个厨房进行了多日的踩点走访。

她也不能告诉穆念蓉,午饭时她是故意说了那么恐怖恶心的故事,晚膳也是她动了手脚不让多吃,为的,不久是要突出这顿夜宵的重要性吗?

当然,她更不能告诉穆念蓉,这里的小厨房平时是会上锁的,也是她耍了点小心眼,让管厨房的沙弥尼给她留了门。

穆念蓉想到,确实有这么一回事,便点点头,“原来你上回就自己给自己加过餐了。”

她看到穆嫣蹲在地上,“五妹,你这是在生火吗?让我试试。”

穆嫣笑着告诉穆念蓉生火的方法,“你试试看。”

可是穆念蓉折腾了好久,连脸上都被烟给熏黑了,却还是不得其法。

柴火在灶肚里一动不动,一点都不给面子。

穆嫣接过她手中的火石,笑嘻嘻地说,“我早说了生火很难的吧?你还不信。来,看我的。”

只见她动作娴熟地点燃了火,柴火在火焰的沁润下发出“滋滋滋滋”的声音,听起来很是动听。

穆念蓉也不得不服气了,“五妹,你在平城的时候学会的这个?”

她顿了顿,语气里忽然带了几分悲悯,“跟我说说吧,你在平城,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

穆嫣垂下头,低低地说,“我在平城啊,过得挺好的,那里的日子单调,不及皇城有趣,也没什么好说的。”

其实她也根本不知道平城的日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啊!

虽说来皇城前,穆重临已经将假想中的平城生活勾勒一番让她背出,可这种话唬人是可以的,若是面对像穆念蓉这么聪明的姑娘层层追问,那细节越说得多,就越有可能出错。

还是先跳过这题吧!

她抬起头来,笑着说,“四姐,我看你对妙慧师太很是仰慕的样子,是不是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穆念蓉点头,“我以前也跟着祖母去过很多佛寺庵堂,但从来都没有见过像妙慧师太这样优雅高贵的神尼。她讲经的时候,宝相庄严,让人无限神往。”

她目光里露出向往,“假若能拜在她门下学佛,那我就算是夙愿已了。”

正说着,锅里的水沸腾了,菜羹和粥都已经热好了。

姐妹两个往旁边的大桌上一座,分了两份,便吃了起来。

穆念蓉对这座清净庵的喜爱溢于言表,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是她梦寐以求的,若是能在这里出家,她就别无他求。

她满意地说,“不亏是清净庵的素斋,真的是人间美味,不输给任何一间酒楼饭馆。”

穆嫣一边喝着菜羹,一边点点头,“那当然了,因为这些素斋用的高汤可都是梅花猪的大骨熬成,梅花猪可是稀罕物,以肉嫩和香出名,寻常百姓家还吃不上呢。”

她眨巴眨巴嘴,“四姐,你多喝一点哦。”

穆念蓉却如遭雷劈,脸色一下子难看到了极点,“五妹,休要胡言乱语!”

她重重地将碗筷放下,“这里是忌荤腥的佛堂,只吃得素斋,你说什么梅花猪,这是玷污了佛祖知道吗?”

穆嫣冲穆念蓉笑笑,“可我说的都是事实呀!”

她站了起来,取下了橱柜里的一个坛子,里面装的是凝固了的高汤,“四姐你来看看,这是什么?”

清净庵的素斋是用荤汤做的,这一点,她早在上次跟祖母来这里的时候就发现了,可当时她也找了好多地方,想了很多办法,想要找到剩下的肉骨头啊之类的东西。

毕竟,雁过留声,只要这里曾经杀过猪,或者买过肉,肯定是都可以找到痕迹的。

然而,并没有。

可是她的舌头可是皇爷爷御封的皇帝舌,寻常的滋味只要一尝就知道有无,她分明尝出来了肉滋味。

所以,穆嫣这次来,就更加留心了。

终于在前天,被她发现了清净庵的一个秘密。

原来,他们这里的菜每天都是有山下的人送进来的,但送来的不仅有菜,还有一些油盐酱醋这些调味料,其中,就有一罐冻起来的汤。

她找小沙弥尼套过话,她们都说,这是蔬菜熬成的高汤,为了提鲜的。

这件事,好像也没有瞒着庵堂里的人。

可是,穆嫣却知道,蔬菜熬成的高汤,是不会结冻的!

只有充满了油脂的肉汤,才会在这么寒冷的冬天结冻!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上次死活都找不到动物骨架的原因了,原来这里确实不曾出现过活物或者鲜肉,而是山下有人将肉汤提炼好了之后送过来,直接用高汤入菜的!

换言之说,这整座清净庵的尼姑们,修的或许是真佛,可吃的却不都是纯素!

穆念蓉脸色沉重地从汤罐子里取了一点,尝了一下,脸色颓然灰败。

她软软地坐了下来,“居然真的是肉汤!”

第120章 救人

穆嫣拍了拍穆念蓉的肩膀,“四姐,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想要皈依佛门,那我是会支持你的。毕竟,人生那么短,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路,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当你垂垂老矣,回顾这一生,你会觉得自己很幸福。我支持你。”

她顿了顿,“但若你是因为对妙慧师太的仰慕,才决定要出家,那我劝你还是算了。”

穆念蓉呆呆地坐在那里,脸色发沉,她的目光是混乱的,整个人都有点懵掉了。

好半晌,她才说道,“妙慧师太,不一定知道这件事。也许,只是厨房上的沙弥尼们挨不住清修的苦,才这么做的……”

穆嫣见穆念蓉仍然在为妙慧开脱,便叹口气说,“四姐,你有所不知了,我来之前请二哥帮忙调查过这里。所以,恰好知道一点妙慧师太的往事。”

二哥当然没有调查过啦,但是二哥这个挡箭牌实在太好用了不是吗?

而且不管怎么用,都没有人会怀疑。

因为,穆重临就是这么地牛掰,就是这么地无所不能,所有人都认为穆重临就是应该这么厉害!

穆嫣问道,“四姐,你想不想听?”

穆念蓉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她很想捂住耳朵,但既然穆嫣是调查清楚了再陪她来清净庵的,可想而知,这个残酷的事实,她是躲不过去的。

她无力地说道,“你说吧。”

穆嫣叹口气说,“这位妙慧师太的身份,恐怕你想破了脑袋都想不出来。她是景和宫的丹嫔,是陛下的妃子,可是却因为与秦王有染,而被陛下处死了。”

她转头望向穆念蓉,“一个已经死了七八年的人,却没有死。反而在这清净山上坐拥香火,与达官贵人们打交道,你说,妙慧会是诚心礼佛的人吗?”

穆念蓉万万没有想到会听到这些,陛下的妃子,与秦王有染,七八年前被赐死了。

可是她看到的妙慧师太,却是如此地高贵,优雅,圣洁,不容玷污。

这一切到底哪样是真的呢?哪样又是假的?

这肉汤……妙慧师太到底知道不知道?

她此刻整个人都混乱了,“五妹,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穆嫣点头,“当然了,千真万确。只不过,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们也是很不容易才打听到的这个消息,若不是因为要说服四姐你,这些事本来不应该被我们知道的。”

她轻轻地拍了拍穆念蓉的背,“四姐,我知道你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个消息,可是我希望你能够理智。只要你肯静下心来去想一想,就不难想通这里头的关节。”

穆念蓉脑海中闪现出各种各样的传闻来,特别是关于清净庵火起来的那件事。

郑王妃来这里求子,回去就怀上了,虽然说后来不幸早产,可也还是保住了一个大胖小子。

早就有人私底下说过,郑王妃压根就不是早产,七八斤的大胖小子,肯定是足月了才生的。

这么说,郑王妃是怀上了孩子才来此地求子的,之所以这么做,不过就是为了给清净庵一个声名鹊起的机会啊!

穆念蓉也不傻的,之前是被假象迷惑,当真一门心思崇拜起了妙慧。

可是此刻,妙慧的神圣形象破裂了,她才惊觉,原来只不过是自己迷途其中,才不肯相信许多传闻和佐证的。

她不禁流下了眼泪,“五妹,我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

穆嫣正想要安慰穆念蓉,忽然听到门“吱呀”一声开了,两个黑衣人直奔而来,一闷棍将她敲晕了。

然后,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