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怎么熟,不怎么见面,所以换了个人,他不曾留意也是可能的啊。

好巧不巧的是,在老侯爷去世之后,继太夫人蒋氏将留心院的老人都打发了走,撵出去的撵出去,调到偏远的农庄上的调走,原先的那些人,竟然一个都没有留下。

这就更可疑了不是?

江夏侯一听,感动地眼泪都快要流下来了。

萦绕在他心头的这些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是才娶了妻子没多久,这一桩桩一件件就都解决啦。

要不是岳母大人还在这里,他简直就要将妻子抱起来转圈圈了。

穆嫣的眉头却始终蹙着,她在心里盘算了好半天,还是忍不住问道,“三姐姐,三姐夫,你们府里有没有一个耳朵长得很尖的护卫?”

她顿了顿,“刚才押走继太夫人和马婆子的人中,有一个尖耳朵的人,我总觉得他有些奇怪。”

江夏侯是个浪漫主义者,对这些庶务不甚了解,立刻就将求助的目光望向了妻子。

穆念雪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没有啊,你说的那种尖耳朵,身材瘦削,右脚还有些微微跛的人,应该很容易叫人记住,可是我想了半天没有印象。”

她咬了咬唇,“不对,我们府里没有这号人物。”

不是江夏侯府的人,却混在押送继太夫人和马婆子的队伍中。

那个人究竟是谁?

穆嫣暗暗觉得有些不好,她皱了皱眉说,“我听郑嬷嬷说,有人假借我的名义让她去厨房抓马婆子,可是我并没有这么吩咐过。”

她摇摇头,“我压根就不知道马婆子会去厨房在我们的吃食中下毒。”

穆念雪一拍大腿,“哎呀,不好!快点叫人去京兆尹衙门看看,押送过去的人是不是到了,我怕我们着了算计!”

江夏侯也听出事情的严重性了,立刻叫了贴身的小厮去了一趟京兆尹衙门。

穆嫣叹了口气,“若那个尖耳朵的人不是你们府上的,那多半就是继太夫人的人,没有想到她并不是像她看起来那样蠢,做事还是留有后招的。”

她顿了顿,“那个人一定半道上将她和马婆子带走了,以后要想找到人,可就难了。”

但这还不是最让她害怕的事。

最让她害怕的事情她现在不想说出来,因为连想一想都会觉得肝疼。

可好的不灵,坏的灵。

最坏的结果还是来了。

江夏侯的贴身小厮回来了,带回来了一个晴天大霹雳,“侯爷,夫人,不好啦,继太夫人和马婆子死在了京兆尹衙门的门口,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反正就倒在了门口,一点都没有了气息。”

小厮都快要哭出来了,“咱们府里押送人过去的护卫都被当成了杀人嫌疑犯给关押起来啦!”

穆嫣心漏掉了一拍,满是苦涩之意。

天,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让蒋氏离开江夏侯府的法子,他们当然不是要蒋氏真的坐牢。

只是想给她一个警告,好让她乖乖地回到她应该去的地方。

可是,人却在京兆尹府衙的门口死了。

死的时候还是和江夏侯府的一堆护卫在一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江夏侯府百口莫辩了!

是,来参加宴会的人当然知道今日发生的事是怎么一回事,可是吃瓜群众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江夏侯府的继太夫人被侯府的护卫绑着去京兆尹府,然后还死在了门口。

这种极具八卦又充满悬疑的故事一向都是城中百姓的最爱,到时候故事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在经历过一次穆观音事件之后,穆嫣早就已经不敢想象了。

只能说三个字,太糟糕!

穆念雪脸色一白,求助地对着穆嫣说,“五妹,该怎么办?”

第162章 回府

穆嫣脸色很不好看,“在府衙门前行凶,这是一种挑衅,既是对京兆府尹的,也是对江夏侯府的。”

她顿了顿,“没有人会做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事,想一想这么做,会对什么人有好处。另外,我还是对那个尖耳朵无法释怀。三姐姐,我觉得你可以想办法找出这个人来,他身上一定有我们需要的线索。”

原本以为尖耳朵的出现是为了救走蒋氏,但没有想到,他的目的却是为了杀死蒋氏。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蒋氏知道些什么必须要杀人灭口,还是因为杀了蒋氏,那个人会得到什么好处?

穆念雪处事很是果断,立刻叫来了管家,说了一下尖耳朵的容貌举止,“这个人不会凭空在我们府上出现,他一定是跟着谁过来的。去查清楚来龙去脉。”

她顿了顿,“放出话去,有谁知道尖耳朵的事的,都可以过来这里举报,任何事都可以,有赏!”

穆嫣对三姐姐的处事一直都是很放心的,她冲穆念雪点了点头,又走到了江夏侯的面前。

她问道,“三姐夫,若是江夏侯府倒了霉,有什么会很高兴呢?”

江夏侯先是一愣,随后认真地想了想,说道,“我们虽然是侯府,但其实不算皇城鼎盛的家族了,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们家里人口少,一直以来都是单传,到我这辈,虽然多了个小弟弟,但是你也知道的……”

他顿了顿,“因为人口少,也不算有权有势,我至今都不曾入仕,只是沾着祖宗的光封了个闲散的职位,拿点俸禄罢了,所以在朝中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敌人,家族也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家。不过……”

江夏侯话锋一转,忽然说道,“若是我们府里倒了霉,有个人确实是会很高兴的。”

穆念雪先是按捺不住问道,“夫君,是什么人?”

江夏侯拍了拍妻子的手背,安抚了她,然后说,“郑王。”

穆嫣愣了愣,“郑王?三姐夫,你和郑王莫非结过仇?”

郑王如今在朝中很是得势,在盛王生了场大病之后,郑王楚王和秦王已经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有着贤王美称的郑王俨然是储君的大热之选。

可是,郑王和江夏侯看起来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人,怎么会结仇呢?

江夏侯忙摇头,“倒不是我。”

他叹了口气,“是先父。唉,说来惭愧,先父最后的那几年过得是有点……他曾当众辱骂郑王是浣衣房的奴婢所出……郑王虽然不在场,但这话一定是传到了他耳朵里去的。”

郑王出身不好,他对自己的出身便尤其在意。

曾经他府里有个丫鬟,在和另外一个丫鬟吵架的时候,骂对方的母亲是浣衣房的低等奴婢,不巧让路过的郑王听到。

然后,郑王就让人抓了那个骂人的丫鬟,拔了她的舌头……

人家压根就不是在说他,可他就是听不得有人说浣衣房三个字。

就凭这件事,江夏侯断定,自己的父亲一定上了郑王的黑名单。

他顿了顿说,“所以后来好几次遇到郑王,他都对我没有好脸色。从前我曾经试图去文试,但却连初试都没有能过,与同去的学子交流了一下,我自觉答题不错,还觉得很不公平。可是,后来才知道,考官是郑王门下。”

总之,江夏侯遇到了好几次倒霉的事,究其幕后,居然都逃脱不开郑王的影子。

他这才确认,原来郑王不仅恨上了老江夏侯,还恨上了他。

穆嫣对这位郑王叔不是很了解,看表面,他一直都是笑嘻嘻乐哈哈的,但她知道他一定不简单。

能从一个浣衣房奴婢所出的地位,爬到现在,他就不可能是单纯无害的小白兔。

再加上清净庵妙慧和郑王妃的关系,以及先前郑王妃莫名其妙的死亡,她总觉得这位郑王叔深不见底地可怕。

穆念雪听了,却对丈夫十分同情,还有些抱打不平,“我早说了,你文采出众,以你的才华,居然没有出仕,原来这里面居然还有这样的隐情……”

她虽然并需要丈夫一定要得什么功名,反正靠着这世袭罔替的爵位,她的孩子们也不会苦到哪里去。

然而事情不是这样说的。

若是她的丈夫是个庸碌无为的人,那么也就算了。

可他却是满腹才华的!

穆嫣也觉得可惜,不过郑王这个人太危险了,又有手段,只要他在一日,恐怕三姐夫会一直没有出头之日。

与其想着出仕,还不如安稳在家中陪伴娇妻弱子,有空再和朋友们聚聚喝喝茶玩玩,倒还安全一些。

她想了想说,“涉及到郑王这号人物,那这杀死蒋氏的幕后真凶恐怕很难揪出来了,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江夏侯一个人的事了,是不是可以求助一下大伯父?江夏侯府被人议论是小,我只怕敌人还有别的后招……”

毕竟安国公是本朝四大国公之一,位高权重,也有计谋。

这种事,还是得知会一下长辈,看看安国公是怎么说的。

安国公夫人陆氏点点头,“说得正是。”

她觉得现在继太夫人反正已经死了,这府里肯定没有想要害女儿的人了。

三个月也差不多到了,这身孕基本上算稳了。

陆氏对穆嫣说,“这里出了事,嫣儿再留在这里不大好,今儿你就和我们一道回去吧。至于你姐姐,如今这府里没有了继太夫人,想来她应该可以掌控局面。”

她顿了顿,“你大伯父不好亲来,你三姐夫要处理继太夫人的后事,想必也没有时间来咱们家,还是需要你跟你大伯父详细地说一下此事的来龙去脉。”

穆嫣看了一眼穆念雪,“三姐姐的胎好得很,这几天她的孕吐也好一些了,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也放心的。”

她点了点头,“嗯,我这就跟母亲回家。”

不过她还是对那个尖耳朵耿耿于怀,“三姐姐,若是你查到了那个人的消息,一定要派个人回府告诉我一声,我总觉得这个人太奇怪了。”

她对这个微跛的背影和尖锐的耳朵有一些熟悉的感觉,就好像曾经再哪里见过一样……

第163章 尖耳

江夏侯府的太夫人是个冒牌货,被押送去京兆尹府衙门口的时候死了。

这可是震惊皇城的大八卦,不过一会儿功夫,早已经闹得沸沸扬扬,连八竿子打不到的所谓老亲都派了人来安国公府打探消息。

穆嫣和唐氏回家的时候,门上的人立刻请了她们去慈心堂黄太夫人处。

黄太夫人一脸忧心忡忡,看到她们母女回来,急得都从榻上站了起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嫣儿,你跟祖母说说?”

屋子里,除了太夫人外,大伯父,二伯父二伯母四婶都在,连很少出现在慈心堂的四叔也到了。

穆嫣知道,这件事关系着三姐姐的名声,和安国公府也有莫大关联。

她便将自己知道的事都说了一遍,只隐去了是她自己发现蒋氏与蒋大辉相似一事,照例,还是将这锅给了穆重临。

安国公穆虎臣听了这话陷入了沉思,半晌才问道,“你说,你三姐夫觉得,此事与郑王有关?”

屋子里都不是外人,就算是平时行事不怎么靠谱的二伯母黄氏也不是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穆嫣便道,“三姐夫并没有直接这样说,只是,若是江夏侯府倒了霉,郑王应该是会拍手称快的。”

她说话很严谨,江夏侯确实并没有直接说与郑王有关,只是怀疑。

黄氏听了撇了撇嘴,“无凭无据的,谁会想得到郑王的事?”

她接着说,“但好端端的人,死在了京兆尹的府衙门前,江夏侯和念雪却是摘不干净了。呵呵,你们说蒋氏是个冒牌货,她就是冒牌货啦?初次听闻此事的人,还觉得是江夏侯夫妻两个容不下太夫人使诈呢。”

二伯父拍了一下黄氏的手臂,“你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浅,瞎说什么!”

他喝道,“念雪夫妇容不下继母,那只要坐实她是冒牌的就好啦,干嘛要杀人?这岂不是多此一举,百害无利?”

黄氏小声嘀咕,“可大家不会这样觉得呀……”

穆嫣虽然不怎么喜欢这位二婶,但不得不同意她的看法。

是的,普罗大众不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很多人甚至都不能靠自己分辨是非。

这件事乍看起来,确实就和二婶婶说的一样,继太夫人死了,得利的人是江夏侯夫妇,人们光看表面,必得要将怀疑指向他们。

穆虎臣撸了撸胡须,眉头紧皱。

他的看法当然不和黄氏相同,他从这件事中看出了潜在的危机。

现在是什么时候?

陛下身体抱恙,盛王的病长治不好,据说很是棘手,夺嫡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最近这些天来,他和几位中立的老臣不时接到秦王郑王和淮王抛来的橄榄枝,有人的立场已经开始软化,而他却始终没有给出答案。

就在这个当口,他女婿的府上出了事……

他很难不作多想。

四叔穆子安难得地开口问道,“大哥,您是不是觉得,此事还真的有可能是郑王所为?”

他顿了顿,“不瞒您说,昨日吏部尚书左福还邀小弟去赴宴,左福是郑王的人,小弟知道最近局势有些微妙,不敢轻易赴宴,所以便委婉拒绝了。没有想到,今日就出了这等事……”

穆子安在朝中无甚作为,是个闲散的低阶职位。

左福却是礼部尚书,位高权重。

这样的人亲自邀请穆子安,其居心原本就值得揣摩。

安国公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二叔却说道,“可今日此事的起因,不就是蒋氏的身世有疑开始的吗?这件事,是念雪和嫣儿的想法,郑王怎么会知道?”

穆嫣点了点头,二叔说到了点子上。

她想了想,低声说道,“对,我和三姐姐想到这个办法肃清侯府时,并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对外,也只是发帖子请众家亲眷来为太夫人亲贺。所以,那个混入府中的可疑人来侯府做什么,侄女认为,这才是此案的关键。”

那个尖耳朵肯定不是特地来杀人的。

因为寿宴上会发生什么,只有她和三姐姐,还有铁嬷嬷知道。

铁嬷嬷肯定是自己人,就算她不是,以她十二个时辰都在三姐姐身边的情况来看,也很难向外面递消息。

所以,尖耳朵混入侯府,一定是为了别的事。

但,是什么事呢?

穆嫣思来想去,猛然想到了马婆子被绑的经过,她张了张口,“啊,我懂了!”

她有些后怕地说道,“那个人可能是马婆子请来杀我的,但他没有想到居然临时起了变故,所以,为了不让马婆子将他咬出去,他才会杀人灭口。”

这样倒是说得通了。

可是,堂而皇之在府衙门前行凶之后,还能悄无声息地消失,这个人的来路似乎有点大吧……

既然这人那么有来头,怎么会帮马婆子杀人?

谜团越来越多了。

只可惜,能开口解答的人已经死了,要想知道答案,只有找出凶手来才行!

安国公对着自己的四弟说道,“你擅长画人物,能不能凭借嫣儿口述,将那个尖耳朵帮忙画出来?”

四老爷穆子安点了点头,“我尽力一试。”

朱嬷嬷立刻就拿来了笔墨纸砚。

穆嫣想了想说,“那人个子不高,五尺五寸左右,很瘦,包着头巾,眼睛很大,不过有点无神。鹰钩鼻,香肠嘴,尖耳朵,猿猴腮,络腮胡。右脚微跛。啊,对了,他右耳下方好似有一道刀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