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逃避了九年,你觉得你还能逃避下去吗?”

方离不吱声,别转头望着窗外,估算着还有多久到下一个站点。

“你一定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方离心中一动,问了一句:“什么日子?”

“22年前的今天,你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外,因为你身上没有任何有关出生年月的东西,所以今天被认定是你生日,当然这个生日你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你也从来没有过在这个日子过生日。”身侧人的声音渐渐变得熟悉,方离怔了怔,试探着问了句:“大徐?”

徐海城揭下帽子,冲方离微微一笑。

方离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极了,低喝一声:“你什么意思?”

徐海城摊摊手,说:“没有什么意思,我在附近执行公务,正好看到你,就过来跟你聊会儿天。”

方离冷哼一声,说:“这是聊天吗?我看你当警察上瘾了,乐此不疲呀。”

“这要看你如何看,你可以当成聊天,也可以当成试探,也可以当成刺探秘密,甚至可以当成骚扰。”徐海城不紧不慢地说。方离不耐烦地蹙眉,说:“徐大队长,请你忘了我的存在吧。”

“我也想忘了呀,可是你频频出现,先是钟东桥案子里,然后是蒋屏儿案子里,今天你又出现在钟东桥的追思会上。”徐海城的这番话说得方离没有脾气了,顿了顿,她小声地问:“那个面具是你给我戴上的吗?”

“什么面具?”

方离凝视着他的眼睛,说:“是你吧?”

徐海城不解地说:“什么是我?说清楚点。”

方离清清嗓子,说:“大徐,你听着,我一直非常珍惜我们的友谊,所以你跟江美辉约会的事情,我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是她自己大加宣扬的。我没有背叛过你,也不是奸侫小人…”

话没有说完,徐海城浓眉一拧,截住她说:“等等,什么我跟江美辉约会,什么你背叛我?”

“得了,你还装呀,你跟江美辉不是去约会看电影吗?怎么着,大徐,你都不敢承认?”不知道为什么,说起这事,方离心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股火气。

“我跟江美辉约会?方离,我看你对我有些误会。”徐海城斩钉截铁地说。方离哭笑不得,说:“大徐,你不是这种人吧,事过境迁就不肯承认?怎么,学会逃避了?”

徐海城说:“逃避的人是你吧,都九年了你还在逃避,不肯再进孤儿院的门。方离,你究竟在逃避什么?”

方脸拉长了脸说:“我有什么好逃避的,再说即使逃避也是我的事情,与你无关。”

徐海城瞟了她一眼,不再说话。车子嘎一声靠站了,他站起来身来,说:“方离,我得下车了,改天我们好好谈谈,我看我们有误会。”快走到车门口,他回过头来说了一句:“我以为你今天来看老宿舍楼,原来不是。再过几天就要拆掉了,你真的不去看看吗?”

方离不屑地说:“一幢烂楼,有什么好看?”

她的反应不出徐海城的意料,他别有深意地说:“包括你的美人蕉朋友吗?”他似乎并不要方离的回答,说完就跳下车,转过身来扬扬手。方离气还没消,别转头假装没看到。

窗外恰好闪过一丛美人蕉,长得十分茂盛,每片叶子都沾染着春天的新鲜劲儿。是方离记忆中最初的美人蕉,光明而温暖。在离开孤儿院时,她对美人蕉最后的记忆是:无月有风的夜晚,美人蕉邪恶地摇曳着…

连转几趟公交车,又走了一段长路,方离才回到湖畔别墅。一走进厅里,意外地看到于妍坐在沙发上,拿着电话絮絮细语。可能是长期作息颠倒的缘故,她的脸色并不好,虽然白净却掩饰不住浅浅的恹恹之色。她长相肖似于从容,个子高瘦,脸盘方中见圆,鼻头饱满圆润,眼窝微陷,衣着打扮十分时尚,站在人群里是道醒目的风景。

方离微笑着她打招呼:“妍妍。”

于妍冷淡地点点头,眼睛也不瞟她一下,专心致志地讲电话。方离扫视一眼周围,没有看到关淑娴,好奇地问:“阿姨呢?”

旁边的小红说:“她去做美容了。”方离轻轻地“哦”了一声,往客房走时。却听于妍说:“等等。”方离顿住脚步,回头凝视着她。

于妍对着话筒说了句:“好了,我马上就出门。就这样吧,晚上在酒吧里见。”她挂断电话,看着方离,眼睛里闪烁着一股特别的神色,说:“你还要在我家里住多久?”“我家”两字咬的很重。

方离默然半晌,揣测着她话中的意思。一旁的小红眨眨眼睛,识趣地走开了。

于妍非常干脆地说:“你住在这里按理说与我不相干,我妈很喜欢你,我也不讨厌你。可是真的讨厌她每次总拿你来训我,说我这也不如你,那也不如你。每次你一来,我就得听足她的唠叨,很烦…”

方离微微点头,说:“其实我有事,本来就打算要回去…”

“很好。”于妍满意地点点头,不等方离说完,霍然从沙发上站起身来往大门走去。

方离吞回余下的话,一直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华丽的大门后,一会儿屋外就响起了汽车的马达声。声音远去,然后消失。方离静静站了会儿。于家的客厅朝正南,一过午时,阳光便照不到厅里了。虽然光线幽幽,桌几上的红玫瑰却兀自灿烂着。

方离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摇头着,微笑着。她走进厨房,找着正在忙乎的小红。“小红,阿姨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大概五点钟左右回来。”小红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审视着方离的神色。“你要走了?”

方离微笑着点头,说:“是呀,后天要去瀞云山区考察,需要准备很多东西,所以得回去收拾收拾。”顿了顿,她又说:“要五点钟呀,还有两个多小时呀,我还是先给阿姨打个电话吧。”

不过关淑娴的手机处于无人接听状态,想必她的包寄存了。方离想了想,拿出纸笔写了几句话,折好递给小红,又佯做轻松地说:“希望阿姨不要生我气,我本来答应好好陪她一阵子。”

小红接过字条,嘴角掠过一个笑容,明了的笑容。方离身子一僵,然后无奈地笑笑。这就是孤儿的命运,没有家,没有亲人,没有归属。

有一阵子方离曾热衷于幻想自己的身世,比如说自己是私生子,见不得光所以被抛弃;又或是自己父母因病无力养育自己,只好选择放弃她。

她也幻想过,有一天父母会来找她,然后一家人团聚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这种幻想曾带来一种臆想的快乐,甚至让她觉得明天就会离开咯吱咯吱叫的灰色老楼和插着玻璃碎片的围墙,远离不友好的同伴们。她羡慕徐海城,虽然也是孤儿,但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知道自己的父母长相,知道他们爱他,知道他们是荣归上天才离开他。幻想随着她长大而减少,最后完全消失。她彻底明白,自己是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的孩子,是以一个捡到她的日期为生日的人。

回到于家客房稍坐片刻,方离释然,毕竟她已经习惯受人冷落,也清楚自己的孤儿命运是无法改变。今天于妍的态度不算什么,只不过是再次提醒她这个事实。她拿起行李包,转身要走的时候,一眼瞥见床头处的粉白墙面有两处划痕,不由地愣了愣。走近一看,划痕并不深,看起来是新的。她低头看着自己手指,指尖的红痕已经消掉,但是隐隐的酸疼感还在。

发生什么事?难道这个划痕是自己的手指甲抓出来的?

回到民间基金会办公室,有种与以前不同的感觉,可以说是陌生些,也可以说亲切些。陌生是因为离开一天,这是三个月来第一次不是二十四小时呆在基金会办公室,重新审视着它,感觉自然不同。亲切是因为方离明白过来,她是无处可去,这里是她惟一的家。

放好行礼,她开始收拾去瀞云要带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无非是几件衣物,一些资料、相机、平常的药品。她读书时去过瀞云群山考察,见识过蛇与桃花瘴的厉害,但也没有梁平说的那么严重。

天稍黑时,接到徐海城的电话:“方离,你说什么我跟江美辉约会?”

“你们不是一起去看电影吗?”

徐海城沉默着,既不否定也不承认。

方离忍不住提高声音:“怎么,大徐,做过的事情都不敢承认呀?”

电话另一端的徐海城无奈地说:“是一起看电影,跟约会根本没关系。”

方离嘲讥地说:“看来你对约会的理解与众不同,即使是今天,一男一女去看电影,99%的人会认为他们在约会。”

“好了,不说这个事情,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信任我的。”

“你不是一样不信任我?”

徐海城叹口气,说:“方离,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心平气和地说说话?”

“当然可以。”方离响亮地回答,可是却想不起话题,“你想说什么?”

徐海城吱唔着,显然他也想不起话题。方离微微伤感,两人曾是童年最好的玩伴,一起长大,常常分享有趣的事情,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方离说:“大徐,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说。”从声音听来,徐海城似乎精神一振,方离可是很少请人帮忙的。

“你可不可以带我去钟东桥家里看看?”

徐海城沉吟片刻,问:“为什么?”

“大徐,你还记不记得,我提起过钟东桥家里的东面墙挂着一个傩面具。”

“对,你还给我看过这个面具的照片,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方离说:“简单地说,这个傩面具是目前民间发现的,与曼西族相关的惟一的物质东西。”

徐海城不解地重复了一句:“惟一的物质东西?”

“没错,在曼西古墓发现之前,有关曼西族的资料全是文字记载,而这个傩面具是我们在民间发现的惟一与曼西族相关的物品。它的意义,一句话,它是可以归入‘物质类文化遗产’范畴。在懂行的人眼中,这个傩面具价值非常高。所以我想请你们再仔细搜查一下钟东桥的家里,看是否他临死之前收起傩面具?”

“我们搜查过几次,确实没有这个面具。”

“那,能否让我进入钟东桥家里呢?我想看看有没有其他跟曼西族有关的东西?”

“就是这个目的吗?”徐海城犹豫不决。

方离脑海里飞快闪过于家客房墙面的划痕,她看着自己的手,说:“当然。我保证不乱动,只是看看,行吗?”

“好,我马上过来接你。”

“现在?”方离正想表示反对,徐海城已经挂断电话了,半个小时后,他到方离的办公楼下,接上她一起驶向绒花巷。

又一次站在绒花巷口,巷子里的路灯全停了,黑漆漆的一片。大街上的华丽灯光冲淡巷口的黑暗,将方离的影子先送进巷子里,青石板上一条变形的人影探头探脑着,长长的腿、短短的上身、更小的脑袋,脑袋部分已与巷子里的黑暗接壤,乍一看像是黑暗扯着这个影子。

方离喃喃地说:“如果你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这是尼采说过的一句话,她现在就有这种感觉,巷子深处的黑暗在回望着自己。

“别自己吓自己。”徐海城淡淡地说着,从车上拿出一个手电筒晃了晃,一串桔黄色光圈从灰色的墙上闪过。

“你不觉得这个巷子看起来很诡异吗?我们应该白天来。”

徐海城把手电筒递给她,说:“哪里诡异?是心理作用吧,在我看来,白天与黑夜没什么区别。”他转身从车上又拿出一支电筒,照例打开晃了晃,然后朝方离挥挥说,说:“走吧。”

方离紧紧跟在他身后,两个手电筒一前一后地晃过油亮的石板路,两人的脚步声敲碎整个巷子的寂静,巷底传回隐隐的空洞的回音。灯光与脚步声惊扰了暗夜里出没的小动物,老鼠跑来跑去,而流浪猫弓着身子瞳孔收缩成一线。

徐海城走的很快,方离跟得气喘吁吁,埋怨地说:“走慢一点,那房子不会长腿跑掉的。”

徐海城哑然失笑,放慢脚步,说:“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你这么幽默”

“第一次?”

徐海城停住脚步,偏头看着她说:“是的,第一次,至少我以前没听过。”

方离垂下眼睑避开他的视线,说:“我知道自己是个很闷的人,你不用重复提醒。”她越过徐海城,晃动着电筒往前走。

徐海城跟上,边走边说:“方离,你不用这么戒备吧,只要别人一说什么出乎意料的话,你就竖起全身的刺了。”

“听起来我像头刺猬。”方离停下来,将手电筒绕着自己的身子晃了一圈,“伟大的徐队长,我的刺在哪里?”

徐海城哈哈一笑,说:“第二次。”

方离摇摇头,转过身继续往前走,这么一闹,倒觉得这巷子没有先前那么恐怖。转眼就到了钟东桥家门口,那几个酒瓶子还散落在台阶旁。缝隙里的小草嫩芽不知道被谁踩折了,只留下短短的一茎。

徐海城小心翼翼地撕去铁门上的封条,然后掏出钥匙打开锁,吱呀吱呀的开门声在这种寂静的巷子里特别的刺耳,方离紧张地舔舔嘴唇。

徐海城拔出链条锁上的钥匙,对她说:“要想消除紧张,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多说话转移注意力。”

方离快步走上台阶,站在他身侧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比如说为什么三年前你答应打电话给我,结果没打?”徐海城边说边将木门推开,又是一阵吱呀声,屋里的老鼠被惊动了,吱吱叫着奔来奔去,令方离浑身起鸡皮疙瘩,说:“我丢了写着你电话号码的纸条。”

“那前天你怎么又打我电话?我记得没有给过你名片。”徐海城说着,率先往里走,电筒光照着凌乱的房间。

“结果又找着了。”方离跟着他走进去,一脚刚站稳,两只老鼠从她鞋上跑过。她心中一惊,连忙后退,差点绊在门坎上摔倒。

徐海城伸手扶住她,说:“几只老鼠就将你吓成这样子,早知道就不带你来了。”

方离甩开他的手,瞪他一眼,经过他身侧往东面的墙走去。那面墙壁上曾挂着傩面具的地方依然是空荡荡的,徒留着一枚钉子和两个黄豆大小的圆洞,一种不安的感觉在心头冉冉升起。“大徐,你觉得这两个圆洞是干什么的?”

徐海城漫不经心地说:“很有可能这面墙曾悬挂重物,两个圆洞是放承重铁栓的。后来那重物拿掉,留着两个圆洞很难看,所以钟东桥就挂上那个面具。”他说着,翻看着书架上的书,发出哗啦声。

方离依然站在墙前,盯着两个小圆洞,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两个小洞,我有种很不舒服很不安宁的感觉。”

徐海城听出她声音里的异常,放下书架上的书,走到她身边,拿着手电筒仔细地查看着圆洞,说:“很平常的小洞,很多家庭的墙壁上都有,他们通常也会挂副画或是其他东西遮挡住。为什么你会觉得不安呢?”他把手电筒的光束移到方离的脸上,她皱起眉,推开手电筒,说:“大徐,你干吗?”

徐海城移开手电筒,说:“我想你的不安主要是来自那个傩面具,或者是你自己的幻觉。”

“你想说明什么?说明我的精神有问题?”

徐海城摇摇头,说:“怎么会?但是方离,你不能总是一个人呆着,长久如此,很容易陷入一种胡思乱想甚至是妄想的状态。”

“徐队长真是不同寻常,现在又化身精神科专家了。”方离冷哼一声,转身看着客厅里的桌子,桌子也保持着原状,甚至那个鸡骨头都还在。当日的情景在她的眼前一晃而过,钟东桥那张长着巨大眼泡的脸似乎又凑到了面前。

“方离,这个房间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乱、脏、臭。”

“那你觉得这个房间里有什么地方与这三个字相背吗?”

“有。”方离转过身,指着东面的墙,“这堵墙与其他任何一堵墙都干净,说明钟东桥对这个傩面具十分尊重,从他对曼西族文化的推崇来看,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还有吗?”

“还有…”方离沉吟着,手电筒缓缓地移动着,灯光照到的地方都是那样凌乱,除了大书架的右面第二格,相对于整个房间,它显得有点整齐过头。假若白天来看,可能一眼不能分出差别,但在夜晚,只能依靠手电筒的灯光小块小块地寻找,视线从一个个凌乱忽然落到整齐上,就显得醒目了。方离的手电筒停住,喃喃说:“…这里。”

徐海城点点头说:“没错,既然钟东桥将傩面具看的这么重要,如果他收起来,一定会找个比较好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这里。”书柜是紧挨着墙立着的,他走过去,拨开书籍,敲打着书柜后壁的木板,发出笃笃的声响,显然木头后面就是墙壁。“看来我错了,他会把它藏在哪里呢?”他转过身,晃动着手电筒环顾四周。

方离走过去,看着书柜右面第二格的一系列书,都是民俗类的专业书,还有几封信,看邮戳应该是很久以前的,其中有个信封是用纸张自制的,纸张浅灰色,纸质厚实。方离收集古籍,对纸张有一定的了解,一看就知道这种纸是手工浆制的,非常特别。“大徐,你过来看看这个信封。”

徐海城小心翼翼地拿起信封,打开封口看了一眼,说:“里面的信不见了。”

“嗯,你看这个信封寄件人下角,这个浅浅的标记是什么?”

那个标识似是用硬物压出来的,很浅,如果不注意,几乎都看不到。徐海城将电筒对准信封正面一照,那个标记浮了一大半,是个奇怪的符号“OO口口”。“一个奇怪的符号,好像在哪里见过?”

方离凝神细思片刻,说:“大徐,你还记得郭春风的那个项链盒子吗?里面的压痕跟它好相似。”

徐海城一拍脑袋,说:“事太多了,居然把这个忘掉,没错。”

方离说:“这个符号可能跟曼西族有关,也许是曼西族的文字。你看邮戳,是瀞云地区寄出来的,瀞云可是曼西族以前的聚集地,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哪个专家敢说曼西族完全不存在,很有可能这族人隐在民间。”她的脑海里浮现在那天何桔枝见到傩面具照片的诡异反应,“如果我没有估计错,这个信封与阿曼西神傩面具有关。”

“我将这个信封带回局里检查一下,如果没有什么用处,我会让局里转交给你作为研究用途,如何?”

方离露出惊喜的神色,摇着徐海城的胳膊说:“真的吗?大徐,太谢谢你了。”

徐海城呵呵笑着,说:“一个晚上,就这句话最动听。”

方离佯嗔地白他一眼,电筒继续扫视着房间的各个角落。徐海城把信封放进口袋,说:“不用看了,我们前段时间很仔细地检查过,那个傩面具肯定是不见了,有这个发现也不错呀,太晚了,我们回去吧。”

方离嗯了一声,往门口走去,站在门口她忍不住转身,电筒再次扫过东面墙壁。浅黄色的墙壁两个圆圆的小洞,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什么。是什么呢?不安在方离心中,又像野草般疯长。

第八章 禁咒之语

徐海城送方离回基金办公室,在车上他提醒方离,何桔枝很可能有基金会办公室的钥匙,如果她住在里面,一定要小心。其实方离也想到了这点,一直以来她对何桔枝都很信任,她有大把的机会来配办公室的钥匙。

为了方离的安全,徐海城执意送她到办公室门,看她检查过办公室里没有人藏着后才离开。这令方离很感动,但又不安,她想起江美辉,那个与徐海成一起看电影的舍友。

假如方离与江美辉素不相识,会认为这个女孩子蛮讨人喜欢的,虽然相貌一般,但笑容很甜,嘴巴很甜,很会见风使舵,很会讨好他人。但她只讨好强者,从来不讨好方离,两人就像冤家一样,在见面的一刻就决定誓不两立。这个决定是江美辉单方面做出的。

她进孤独院时六岁了,正是很调皮的年龄。方离当时四岁,对世界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有些小朋友喜欢欺侮比她更小的小朋友。其他受了江美辉欺侮的小女孩子很快地投诚,惟有方离依然懵懂地不知讨好她,也不会求饶。每当江美辉欺侮她时,她只会静静地走开。这种类似于藐视的作风激起江美辉的恼怒,她号召全宿舍的小朋友与她作对,并且从欺侮她中发现一种发泄的乐趣。孤儿院的孩子都特别没有安全感,折磨弱小让她们找到逃避内心害怕的途径,从中获得一种短暂力量感。

有一阵子方离特别害怕江美辉,每天早晨起来,她就躲到美人蕉那里,有时候中午饿着肚子也不出来。稍长后,她不再怕江美辉,但憎恶她。既使现在想起来,她还是觉得满心的厌恶,有时候晚上做梦,还会梦到她而惊醒。

不过,江美辉已经失踪十年了,在与徐海城一起看完电影后不久,她就失踪了。

锁好门窗,方离又用凳子抵住卧房的门。这一夜她是战战兢兢地度过的,稍有响动便惊醒,到窗外泛白她才安睡片刻。第二天也是如此,天一黑她就将门窗锁得死死的。何桔枝并没有再出现,也没有在学校出现,她似乎消失了。

第三天,方离起了大早,赶到南浦大学门口与梁平会合。这一次去瀞云山区考察的人总共四个,除了梁平与方离,还有就是中国傩文化研究中心的甘国栋教授。这是方离第一次见他,不免多看了两眼,看起来他不到四十岁,言语很少,压低的眉毛似乎永远在思考着什么。还有一位就是梁平手下的研究生卢明杰,他兼做司机。

卢明杰的车技不错,车子开的平稳。车子很快出了南浦市区,往南行,高速公路两旁边平原的油菜花已开到了尾声,泼啦啦地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驶出百来公里,临近山区,车子离开高速公路,爬上蜿蜒的山道。

这里的山并不高,绵延起伏,苍翠欲滴。山道旁边零星住着几户人家,屋前屋后种着几株桃花,开得十分茂密,在一片苍翠点缀着绯红,特别的喜人。方离打开车窗,目光在山、天空、花间流连,春风拂面,郁结心头多日的烦恼涤荡一空。

到达瀞云时,已近傍晚,太阳在西边的山峦间隐沉,阳光时强时弱。瀞云平原是群山怀抱的腹地,它的西边一片苍莽大山,也就是通常说的瀞云山区,传说中阿曼西神化身而成的。车子没有开进瀞云市,而是直接转到了近郊的曼西古墓所在。

半年前,曼西古墓的发现轰动了中外。

曼西文化一直被视为南绍文化的源头,而南绍文化不仅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对南亚影响巨大的文化。曼西族以巫立国,位处群山腹地,长期以来物产丰富,民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十分灿烂的巫术文化。可惜公元十世纪左右,因为战火频繁,整个民族分崩离析,从历史舞台上彻底地消失,文化也随之湮没了。

曼西古墓的发现,无疑于一片荒漠中发现了绿洲,对于研究古曼西族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省里还是中央,都对曼西古墓十分关注,希望藉此重现千年以前的曼西文化。当然,古墓本身的价值惊人,不仅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而且整个墓室建构庞大,特殊的北斗七星造型,处处透着一种神秘的巫国色彩。

车子缓缓地停在考古现场大门前,方离跳下车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激动的心跳都加速了。眼前一片大斜坡,坡度很缓。整个考古现场用铁丝网围成一圈,上面挂着几个告示牌“危险勿近”、“严禁入内”,隔三岔五站着面目肃穆的武警。

大家掏出准入证挂在脖子上,依次通过大门警卫的检查。进入考古现场后,梁平请大门警卫用对话机召唤雷云山。一会儿功夫,雷云山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一身灰土,脸上皮肤黝黑。“老梁,你来了。”

“早就想来了,看了你发来的图片,天天做梦全是。”梁平与雷云山握手,啧啧称赞,“这古墓比我想像中还大。”提到古墓,雷云山两眼冒光,说:“当然了,全长53米,宽30米,罕见的大墓呀。”他边说边跟方离等三人握手,跟甘国栋教授握手时,他说:“甘教授,感谢你抽空出来,希望能给我们启发性的建议。”

甘国栋彬彬有礼地说:“哪里话,能有机会来参观古墓,是我的荣幸,应该是我感谢你的邀请才是。”他的口气与举止都感觉不到激动或是兴奋之类的情绪,方离不免觉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