炤宁问带路的伙计:“金玉堂、富贵居之类的雅间生意好不好?”

“很好。”小伙计笑着应声,“不少官员商贾喜欢里面富丽堂皇的布置,名字又吉利,专门定这类雅间。”

“嗯,那就好。”她最早对徐岩说,一定要里里外外都布置得清新雅致,徐岩当时说你要雅致就去逛园子游山水,想赚银子就别跟我说那些。她别扭了好几天才不再跟他争辩。现在看来,就得各有千秋才好。

以前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真幼稚。

她拍了拍自己的头。

韩越霖弯了弯唇。

四楼只设了棋社、琴社、画室等供人相聚一堂消遣的地方。都关乎风雅之事,徐岩是完全照着炤宁的心意布置的。

炤宁在偌大的画室里游走,眉宇间盈着笑意,满足地笑。

韩越霖却道:“傻乎乎的,偷着乐什么呢?”

“要你管。”炤宁笑着拿起一本书,作势要砸他。

韩越霖已笑着走开去,看着悬挂在四面墙壁上的形形□□的画作,有些不满意地摇头,“一个个都是男子,笔力怎么还不如你一个小丫头?”

十八岁还被人当做小丫头,也是福气。炤宁笑道:“现在是不管好坏都挂上去,供人品评,往后光顾的人多了,就要挑选好一些的挂上。”

“回头把你那些压箱底的画挂这儿。”韩越霖嫌弃地撇撇嘴,“这些实在是没法儿看。”

“才不听你胡说。你平时又不来。”

“那倒是,在家跟老和尚说话多有意思。”

炤宁大乐,“这清心寡欲的样子,装得跟真的似的。走啊,去赌坊看看。”

韩越霖摸了摸鼻尖,笑。

进顶层的赌坊,要走单设的楼梯通道。人人都能随意走上去的话,没几天醉仙楼就会成为赌徒聚集的地方,于名声生意都没多大好处。

赌坊的三重木门十分厚重,四面悬挂着厚重的幔帐,里面不见一丝光亮,需得日夜以灯火照明。

好赌的人不喜欢听到更鼓声,不喜欢抬眼一看窗外就知道是什么时辰——这是炤宁的心得。况且,里面热闹起来的时候分外喧嚣,这样的布置,也是不想扰得外面的人好奇地寻上来。

整个回字形的楼层辟成几个赌室,另设一些小巧精致的雅间,供只喜与熟人赌或只喜豪赌的人消磨时间。

“不错。”韩越霖终于赞了一句,随后就叮嘱炤宁,“你不准来这儿,该学点儿好了。”

一句话就把她打成了一向不学好的人。

炤宁随他去,“饿了,去吃素斋。”

“嗯。”

韩越霖点了红焖冬笋、罗汉斋、冬菇豆腐羹等几道吃着不错的素斋,对炤宁道:“你这馋猫不用刻意迁就,点你自己想吃的。”

她身边的几个人都是这样,随口就是一个给她取过的绰号。炤宁早习惯了,摆手笑道:“不用,给我单做一道开胃的文思豆腐就行,别的跟你一起吃。”

韩越霖笑了笑,对此喜闻乐见。

席间,两人正事琐事混在一起说,氛围倒也是热热闹闹。

炤宁提及江夏王的时候,韩越霖道:“江夏王今年没上折子请求进京,身体折腾垮了,正满世界寻找滋补的灵丹妙药。但愿他赶紧入土为安。”

炤宁忍俊不禁,“你要总是这样跟高僧说话,会把人气出病来。”

韩越霖则是笑微微的,“我这种人不好找,他们多观摩我的言行,也是修行。”

“你总有歪理等着。”炤宁把话题拉回去,“江夏王世子年纪不小了,比他父亲成气候。这样看来,太子的势力仍然不弱。”

“那是自然。”韩越霖一笑,“太子这一段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怎么可能没点儿家底。他要是一拨就倒,那皇上就得去太庙对列祖列宗请罪了。”得是什么样的眼光,才册立了一个风一吹就倒的太子?

炤宁明白这个意思,颔首一笑。

“这不是心急的事儿,容我们慢慢来,你哄好你们败家就行。”他觉得吉祥取错了名字,就应该叫败家,在他这儿是改了。

炤宁不以为忤,反正吉祥不懂更不在乎他的看法。

说话间,伙计殷勤地笑着进门来,先给二人斟茶,随后通禀道:“林三公子和林小姐在大堂等着,执意要见四小姐,您看——”

韩越霖吃好了,喝了口茶,站起身来,指了指上方,“我上去转一圈儿,你忙你的。程雅端在这儿。”

“好。”炤宁点头,继而吩咐伙计,“请他们过来。”心里自然是非常不悦,在大堂等着算是怎么回事?谁问起来是不是就说在等着她传唤?真是好叫人腻烦的行径。

这会儿炤宁已经确定,尾随她来醉仙楼的是他们。

伙计称是,退下之前道:“小的先把盛太太请来。”

很有眼色,亦是担心她一个人应付不了兄妹两个。炤宁赏了伙计一个银锞子。

约莫一刻钟左右,程雅端脚步轻盈地进门来,先点了点炤宁的额头,“你啊,来了就该叫伙计知会我一声,我一直在一楼合账呢。”

“就是怕你忙才没打扰。”炤宁拉她在近前落座,“这一段忙坏了吧?”

“我倒是无妨,得空帮帮手罢了。忙的是盛华堂,我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程雅端说起这些,笑容依然璀璨,“他觉着京城不错,准备在这儿安顿下来,初时肯定要辛苦些。”

炤宁闻言一喜,“好事啊。你别怪他不顾家就好。”

“怎么会呢?”程雅端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俩么,在一起也是打打闹闹,我只盼着他给我点儿清净日子。有时候是真烦他。”

炤宁哈哈地笑。盛华堂那个人,做他朋友最舒服。他对着亲人妻子的时候,情绪都挂在脸上,全无在外时的圆滑,跟雅端黑脸、较劲是常事,惹恼了妻子又不遗余力地哄——两个人是典型的欢喜冤家。

程雅端知道还不是叙谈的时候,吩咐伙计:“别叫人久等,赶紧把人请来吧。”

林家兄妹没有一同进门,林千惠先行入内,看到程雅端陪坐在一旁,似是有些惊讶。

炤宁指一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又有什么事?”

林千惠行礼后才落座,很是局促不安的样子,“我是听说江五公子跟随燕王殿下去了丰台大营,心里不免忐忑,这才不顾失礼,跟随你到了此处。”

炤宁揉了揉额角,“他离开之前,我就叫人去知会了他。他无意与林家结亲。”

“那他是不喜欢林家的门第,还是不记得我这个人呢?”林千惠殷切地看着炤宁,“我见过他的,不知道他记不记得。”

“…”炤宁没应付过这种人,一时语凝。不是自己的事,便不能随心所欲地应对。话说重了不好,怕败坏了弟弟的名声,说轻了也不行,会让对方继续死缠烂打。

程雅端虽然听得出弦外之音,但也不方便置喙,便只把玩着面前精致的茶杯。

林千惠紧张地站起身来,“是不是因为林家的缘故?要是那样…”

“我不方便干涉手足的亲事。”炤宁厌烦地摆手打断她的话,“你找我本就是荒谬的行径,怎么还没完没了了?你要我来回给你问话,做你和我弟弟的月老么?我没这个雅兴,你另请高明吧。我要用饭,请你出去。”

“…”林千惠涨红了脸,垂下了头,嗫嚅道:“我这就走。我三哥在门外,他想跟你…”

“不见!”炤宁冷了脸,“林家这是什么门风?怎么一点儿眼色都没有?别人把你们当蛇蝎一般躲着,你们偏要往跟前凑,脸皮是当成鞋底踩在脚下不成?“

林千惠要在惊讶之后才有些气闷。面前人惜字如金的时候叫人头疼,如常人一般说话的时候能把人噎死。

她暗地里掐了掐手心,强作镇定地施礼告辞。

程雅端等人走了之后才笑出声来。

炤宁揉了揉脸。

程雅端故意逗她,“听说那林三公子也是少见的俊美。该是以为样貌能比肩燕王,这才贸然行事吧?”

“哦,原来我就是个花痴,谁好看就嫁谁。”炤宁捏了捏她的脸,“当心我修理你。”

程雅端笑意更浓,“林三公子也罢了,只这林小姐叫人哭不得笑不得。”

“要是真看中了予莫,只能落得个伤心失落的下场;要是装腔做戏,唱念做打的功力委实不错。”炤宁摆一摆手,“不说她了。跟我说点儿好事。”

“我想想。”程雅端素手托腮,“还真有一件好事。对你是好事,别人会不会数落你就不知道了。莫心儿已经金盆洗手,过几日就到京城,问我和盛华堂能不能赏她一条财路。我们当然应下了,只是没敢告诉徐叔。”

大家闺秀和江南花魁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她们偏就做了朋友,徐岩一提到这件事就恨不得让炤宁面壁思过。

“她终于赎身了?”炤宁果真高兴起来,“那个对她一往情深的…什么才子来着?是不是他给心儿赎身的?”

“那已是昨日黄花了。”程雅端笑着摆摆手,“我动身来京城之前,两个人就不再来往了。再说了,她哪里需要男子给她赎身?我可是记得,有些人对她一掷千金,两次就给了她一万两左右呢。”

所谓有些人,就是炤宁。

炤宁尴尬地抽了抽鼻子,“就那么一件败家的事儿,你们总惦记着。那次之后,她可再没收过我的银子,还请我吃吃喝喝很多次。”语声顿了顿,追问之前的话题,“两个人不是挺好的么?那个男子无心求取功名,颇有些家底,又无长辈约束。”

“我问过她。”程雅端一说起来已是忍俊不禁,“她自己也一直奇怪怎么就分道扬镳的。最后一次见面,两个人一直喝酒说话,后来她喝醉了,隐约记得和那男子为什么事起了争执,但是完全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你也知道,她脾气一上来,说话跟刀子似的,寻常人哪里受得了?她估摸着是醉醺醺地把人挖苦跑了。之后等了几个月,那个人一直没再去,她也没叫人找过他。”说到末尾,到底是有些可惜,叹了口气,“挺好的一个归宿,被两壶酒搅没了。”

炤宁先是骇笑,最后也有点儿替莫心儿惋惜,“真是…她酒品不好,就不该多喝酒。”

程雅端睨了她一眼,“嗯,像你一样醉了散财才可取,是吧?”揶揄完好友,继续道,“不过她自己倒是不可惜,到现在只是好奇自己说过什么,终归是不好意思问个明白,怕一个不小心又纠缠不清——那时候,她也只是累了,想找个归宿而已。”

炤宁宽慰不少,“她过来有何打算?跟你说过没有?”

“只是想开个不大不小的铺子,腻了风月场合。”程雅端道,“银票送到我们手里了,很快就能帮她打点好。”

炤宁忽然想到一事,双眼一亮,“她那个义兄莫晨,会跟她同来么?”

“当然。不然,她那张脸,每个人保护的话,半路就被人劫走了。”莫心儿虽是在风月场里打滚数年的人,却生得清丽绝尘,宛如仙子,跟炤宁站在一起,完全能平分秋色。那般过分的美貌,要是独自上路还了得?

“那就好。”炤宁笑笑地喝了口茶。莫晨若是愿意的话,可以成为太子妃得力的人手。若是太子妃看不上,那她就可以顺势推掉那件事,不需再两面为难。

第二日,江府出了两件事,一件让炤宁欣喜,一件让她怄火。

都与提亲有关。

炤宁有所期许的夏泊涛有所行动,请双亲托了人上门说项。

荣国公来江府的目的也是帮人提亲,是为着林三公子林璐。

三老爷初时以为自己听错了,心说荣国公这是故意的吧?一定是故意的!

气归气,三老爷面上还是和颜悦色,“国公爷想来有所不知,我大哥膝下三女儿的亲事还没定下来。这种事情,要按部就班地来。”

荣国公笑得温文尔雅,“这我自然清楚,可凡事都有个例外。林璐喊了我这么多年的姑父,对贵府四小姐又是一见钟情,进京后为她失魂落魄的。我是长辈,看着怪不落忍的,林家也将膝下儿女的亲事托付给了我,这才贸贸然登门。”

三老爷给了他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有例外的,那是别家。江家没这种意外。”

“既是如此,那就当我失言吧。”荣国公当即起身,却又加了一句,“只是,这件事,你还是跟令兄提一提吧。过几日蒋家的人就到京城,那家的小一辈没几个好脾气的,万一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江四小姐可就远不如嫁到林家了。”

三老爷心说你怎么那么大的胆子呢?仗着自己是外戚,便连皇帝和燕王的心意都敢不顾了?蒋家?蒋家之于江府,早就成了翻过去的老黄历。思及此,他面色一整,“国公爷一大早就贪杯,这可不好,在下不留您了,你赶紧回府醒酒才是。”

荣国公面色不改,从容自若地离去。

炤宁听完原委,找到外院,对三老爷道:“蒋家那边,您不需担心,大伯父应该早有应对之策。”再不济,大老爷也不会让蒋家抓住自己的小辫子。

三老爷惊讶,之后呵呵地笑起来,“你这个孩子,真是心宽。”荣国公的意思指的是蒋家小一辈的男子会对她下手,她倒好,反过头来宽慰他这个长辈了。

炤宁眨了眨眼睛,会过意来,笑道:“别的事您更不需担心,我身边的人都不是吃闲饭的。”

三老爷颔首,心里很有些刮目相看,“我知道了。”

炤宁说起别的事:“三叔,三姐和夏家的事,您是什么看法?”

“我瞧着挺好,只看你大伯父和大伯母同不同意了。”三老爷对侄女的态度愈发随和亲切,对着内宅的方向扬了扬下巴,“问我就不如问你大伯母的意思了。”又压低声音,“她说了算。”

叔侄两个相视而笑。

炤宁自是不会去问大夫人,在内宅把手伸长了全无益处,只等着听结果就好。

林璐请荣国公提亲的事情还有下文。

随后区区三日光景,一种传言从市井坊间流传到了官宦之家的交往圈子:林璐对江四小姐一见钟情,立誓非她不娶,如今每日伏案临摹她的字与画,并且想方设法地学习赌术,让自己的记忆更佳,唯求方方面面都配得上她。

炤宁的优缺点,就快被人揭个底掉了。她只有一点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知道她记忆力好的?是太子还是荣国公无意间得知的?都有可能,都是无聊兼无耻的人。他们愿意宣扬就宣扬吧,不给她扣上莫须有的名声就行。

到了这关头,炤宁反倒没脾气了,只是猜测着师庭逸有没有听说这件事。要是听说了,他会不会后悔没请皇帝尽早赐婚呢?

该,叫你别扭。这么想着,她坏坏地笑起来。

她一点儿都不着急,反正大老爷和三老爷不会理会这档子事,师庭逸过几日便会回来。

到底是没法子的事,她及笄前后,京城出过几个这样的人、几档子这样的事——任师庭逸是皇室子嗣,也有不惧他的,又没有律法约束哪个男子不准惦记哪个未出阁的女子。

放下这件事,她照常度日,得空就去一趟醉仙楼,或是与雅端谈心,或是与韩越霖一起吃着素斋说说正经事。

两日后的上午,太子妃命连翘来给她送了一本宫廷食谱,又顺带问她找到了人手没有。

“倒是有了个人选,但是还没到京城,等几日后我问问那边的意思,可以的话,就让太子妃殿下见见。”炤宁说完,又问,“她很忙么?”

连翘知道太子妃是信任炤宁的,并且要说的事情也瞒不住,如实回道:“太子妃是有些忙。这几日,太子殿下添了三个侍妾——是东宫三个姿色出众的宫女。太子妃和太子侧妃忙着调|教她们,便没空出门走动。”

炤宁讶然。太子这是抽疯还是本色显露了?一直还以为他是清心寡欲的人,居然做出了这种事。就不能耐心点儿,等着新的侧妃进门?

“是为这件事,皇上大为光火,每日把太子殿下唤到面前训斥,朝政又极为繁忙,有些事情,皇帝连听都没心思听。”

连翘是委婉地告诉炤宁:荣国公到江府提亲的事情,皇帝不曾耳闻。

炤宁感激地一笑。

连翘看着那绝美的笑靥,心绪都被影响得明朗了几分,又委婉道出太子妃本就要她转告炤宁的事:“说起来,两件事赶得真是巧,您细想想。”

“嗯。多谢。”炤宁给了连翘一个荷包,吩咐红蓠相送。

太子和荣国公这是投石问路。生病、消沉再到荒唐,他们要看看皇帝到底还关不关心太子。

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呢?炤宁有些困惑,多一个真假难辨的钟情她的人又不能妨碍到她。

正思忖的时候,韩越霖命人传话给她:每日照常去醉仙楼,他每晚都会过去用饭。

炤宁打心底笑了。他也是察觉到了不对,反倒来了火气:倒要看看谁敢打她主意。

当晚用饭期间,她忍不住打趣他:“你就是日子太闲了。”

韩越霖却笑道:“我是这个脾气,燕王也是。只要你出门,常洛明里暗里都会留心你身边的动静。”

“我这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啊。”炤宁眉飞色舞的。

“就得这么过。我们没事教训你是理所应当,别人对你不安好心,那是找死。”

“…”炤宁叹气,“我就当这是好话听了吧。”

说话间,盛华堂和程雅端走进门来,神色少见地凝重。

盛华堂道:“太子殿下、荣国公带着不少官宦子弟、闺秀来了,径自去了棋室,还让伙计唤你们两个上去。”谁的脸面他都可以不顾,但是皇室中人是他决不能明打明拒之门外的。

程雅端紧张地看着炤宁,“我听伙计说,太子殿下和那些年轻男子都是一身酒气,你就别去了吧?”

炤宁看着面前色香味俱佳的全素斋,很不情愿地放下筷子,“我还没吃饱呢。”这就不是她想不想去的事,太子传唤,谁能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