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也没成功和离/首辅大人重生日常上一章:第 44 章
  • 今天也没成功和离/首辅大人重生日常下一章:第 46 章

苏侧妃还对着铜镜欣赏着,忽然听外面下人通报,连忙起身出门迎接。她脸上的妆容还未擦去,身上也还穿着匆匆拿出来的素色衣裳,谢琅踏进来时,脚步果然顿了顿。

他诧异地咦了一声,“你今日似乎有些不同。”

苏侧妃惊喜不已,含羞带怯地朝着谢琅看去。

“是那如意阁的裴夫人?”

“是如意阁的裴夫人。”

谢琅上下仔细看了她一眼,道:“是与平日不同,本王听闻那如意阁是做女儿家的生意,原先还没见过,如今可算是开了眼界。”

苏侧妃心中更加欢喜,她看了其他下人一眼,身边的大丫鬟便立刻带着人退了下去。

谢琅倒也不介意,将主动靠过来的苏侧妃搂入怀中,他微微垂头,能闻到苏侧妃身上的脂粉气。与平日里用的不同,看桌上那些脂粉盒子上还有如意阁的标志,应当也是如意阁出的胭脂。

他几回路过,都见裴夫人穿着自家的衣裳,戴着自家的首饰,也不知道是不是还用着自家的胭脂。

谢琅眼神微暗,指腹摩挲着怀中美人细腻的脸,香腻的胭脂化在他手指间,指缝里便满满都是胭脂的香味。

谢琅心想:也不知在那裴夫人身上, 会不会有些不同。

……

甄好拿着刚到手的银子,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中。

她进门时,满脸都是笑意,家中的人听到她回来的动静,闻讯而出,一眼便看见了她脸上的喜色。

裴慎帮她把手中的东西接了过来,顺口问道:“甄姑娘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也不算什么喜事,只是得了不少银子。”甄好高兴地说:“王府里的夫人果真是客气,连赏银都给的多,就这一会儿的工夫,可比我在铺子里招呼半天赚的还多。”

裴慎笑了笑,问过了她的意思,才把她带回来的油纸包打开,烤鸭的香气早就传了出来,已经勾得两个小的眼神发直,等他把油纸包打开,酝酿了许久的香气一口气钻了出来,裴淳与福余齐齐吸了一口气,险些没忍住流下口水。

“今日赚得多,我想着要与你们一块儿高兴高兴,就顺路带了几只烧鸡回来。”甄好说:“还热乎着,趁热吃了。”

裴淳与福余欢呼一声,连忙跑去洗手,两人齐齐跑出去,又齐齐跑了回来,眼睛亮晶晶的盯着烧鸡。

裴慎帮着把东西拿出来,任由他们去吃,自己则跟着甄好走了出去。

“甄姑娘。”他道:“马上就快过年了,是不是也要添些年货?”

甄好愣了愣,恍然大悟:“对,我怎么把这个忘了。”

从前在江南时,家中还有管事忙活,甚至还有甄父操心,就连上辈子,这些琐碎的小事也是由儿媳妇来决定,如今她刚掌这个小家,倒是把这个给忘了。

“明日我让枝儿带人去买。”甄好说:“哪怕是不在江南,也得备得齐全,我们家中的人可不少呢。”

她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只是我爹一个人留在江南,倒是过得冷清清的。”

“我给甄老爷去了信。”裴慎说。

甄好眼睛一亮,立刻朝他看来:“你给我爹写信了?”

“我看甄姑娘近日在铺子里忙碌,无暇顾忌这些,便做主写了信回去。”裴慎从怀中掏出一枚信:“今天,甄老爷的回信就送来了。”

甄好眼睛更亮,连忙接了过来。

甄老爷的信写得厚厚一叠,她拆开之后,才想起裴慎还在旁边,顿时不好意思,又把封口折了回去。

“倒是你记得更清楚一些。”甄好说:“除了刚到京城,我给我爹写过信之外,后来铺子里一忙,我就给忘了,倒是你还记挂着。”

裴慎嘴边含笑:“那甄姑娘是否还会奖赏我?”

“……”

甄好对他动不动就讨赏的事情无奈了。

可裴慎每次讨的赏也并不会太为难她,每回也都是小心翼翼问了她的意见,甄好也不介意。她来信收好,点头道:“你说,这回你又想要什么?”

“我还没有想好,等我想好了,再来找甄姑娘要。”

甄好点头应下。

裴慎这才回去,与两个小孩一块儿抢烧鸡吃。

甄好回了屋,才把信拿出来看,甄父没有说什么,只是絮絮叨叨念了许多家常,念得多了,才显得厚厚的,他责怪甄好既然没有裴慎那么惦记他,回头又说起自己一个人过年的事,只说自己冷冷清清,恨不得上京城来找他们一起过年,只可惜铺子里忙,到了年底,他实在是抽不出身来。

甄父还说,等裴慎考完了科举,他们和离之后,他会亲自上京城来,给甄好撑腰。

甄好仔细看完,才把信叠好,放回了信封里。

她哪用得着她爹来撑腰,难道裴慎还会为难她不成?

裴慎讨了那么多回赏,也都是问她一句可不可以,还给她留了一个可以拒绝的余地。她不管裴慎对别人如何,对她却是自觉心中有愧,从未硬气过,两辈子都是如此。

甄好又在心中数了数日子。

春闱是在二月初九,再等殿试后放榜,等裴慎考中状元的消息出来,也没剩多少日子了。

甄好还想到,裴慎说要追求自己,可除了每日讨好讨赏之外,却也没做什么其他。

恐怕也是不知道做什么。

她追了裴慎一辈子,还不知道他追起人这么笨拙。

第82章 第 82 章

过了些日子, 苏侧妃那边送来消息,说是新打扮果然入了靖王的眼, 在靖王的生辰宴上,把靖王府后院所有美人的风头都压了过去。

苏侧妃心情大好, 又找了如意阁的人去,大手笔的定了新衣裳与新首饰。这回不用甄好亲自去,只需送去与上回风格相同的布料, 苏侧妃便满意不已。

非但是靖王府,苏侧妃也与自己的好友提起了如意阁,一传十十传百,当真给甄好拉来了不少生意, 在年前的最后一段时间里,甄好变得忙碌起来, 入了好几个府邸, 拉拢了不少可客户, 同样, 银子也挣得毫不手软。

等年底铺子结了账, 她给铺子里的伙计发了丰厚的年礼,才将铺子关了, 在家中安心过年。

甄父没法亲自来,倒是托商队带了不少东西过来。甄好在铺子里忙碌,裴慎便抽出空来, 带着下人与小孩一块儿把年节的东西准备好, 做好了的衣裳也送了过来, 家中所有人都有了新衣裳。甄好忙完之后,也没忘记备上年礼,给与裴慎交好的书生送了过去。

上回过年时,裴慎还整出了大动静,将所有的银子都拿去买了烟花,这回甄好生怕他又不知节制的花银子,压根不敢先给,等到街上所有铺子都关门了,她才将铺子里的分红给了裴慎。

裴慎收到时还有些茫然。

“甄姑娘,为何要给我这个?”

“这回铺子开业,你也出了不少力,论功劳,这也是你该得的一份。”甄好笑眯眯地说:“就算是家人也得明算账,你该得的,定然不会给你少了。”

裴慎打开箱子一瞧,里面果然亮晃晃的银子。甄姑娘向来财大气粗,给他的东西永远是银子。

只是裴慎遗憾,若是这分红拿得早一些,他便能给甄姑娘准备好的年礼了。

前两天,裴淳又来他这儿讨银子,说是要给嫂嫂买礼物。裴慎磨不过他,只能给了他银子,也不知道他买了什么东西,藏着掖着谁也不给看。如今多了一个福余,连福余也来找他讨银子买礼物,裴慎不得不给。

到了京城之后,他手里头便没了收入来源,不再给甄家的铺子帮忙,他也就没法再从铺子里领月钱,裴慎最近还琢磨着是否要去弄些银子,谁知转头,甄好就给他送了一箱过来。

这回裴慎却是收得坦然,箱子刚合上,就已经在想该给甄姑娘买什么东西了。

自从说开之后,甄姑娘愿意给他一机会,不再拒绝他,偶尔他示好,甄姑娘也不会拒绝,也愿意收他的礼物,裴慎喜不自胜,一次又一次掏空了钱袋。自然,这回他也准备了给甄姑娘的礼物。

家中忙碌几日,眨眼便到了除夕。

夜里,厨子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精致菜肴,还按着裴淳与福余两个小孩的描述,琢磨出一只食味楼的烧鸭,虽说滋味并有食味楼的好,却也不差,让两个小孩的筷子频频往盘子里夹。

用过了晚膳,众人便都挤在了堂屋里,门一关,挡住了外面的风雪,围着热乎乎的炭盆取暖。甄好坐在软塌上,裴淳与福余两个小孩一左一右挤在她的旁边。

“嫂嫂,我要送你一个东西。”裴淳神神秘秘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子。

福余见状,立即睁大了眼睛,不甘示弱地道:“娘,我也有东西要给你。”

裴慎眉头一皱,手已经往怀里摸到了木盒精致的花纹:“甄姑娘,我也有。”

甄好:“……”

她险些以为回到了上辈子,她这个老太太身边挤着一群孙子孙女,吵吵嚷嚷地要给她送东西。甄好得心应手,熟练地安抚:“一个一个来。”

裴淳顿时得意,他可是第一个说的。裴淳将木盒塞给她,美滋滋地道:“嫂嫂,我挑了好久,才给你挑中了这个呢!”

甄好打开,里头是一根簪子,并非从前送过的木头簪子,这根做工竟是意外的精美。

裴淳得意地挺起了胸膛:“嫂嫂平日里给我的银子,我一分也没有花,糖葫芦也没有吃,全都攒下来了,就等着给嫂嫂买礼物。”

他可不是原来的他了,从前只有裴慎给他零花钱,他哥抠门的很,每回只给他几枚铜板。可福余来了之后,甄好便开始给福余零花,因着两人一直在一块儿,她便一视同仁,给福余多少,就给裴淳多少。嫂嫂可不是他哥,出手大方的很,如今他吃糖葫芦,还能买一根扔一根,日子可别提多滋润了。

裴淳的礼物一出,另外两人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

肉眼可见的,福余一下子蔫了,攥着那个木盒子,一时不知道该不该送出去。

甄好问他:“不想送了吗?”

福余瘪了瘪嘴,失落地道:“娘不会喜欢了。”

甄好不解,直到她打开木盒,才哑然。里面也是一根簪子,同样精美的很,显然也是一样攒了许久的银子。

同样的礼物,第一个送出去的总归是最好的,第二个便没了先前的惊喜。

甄好面上不动声色,同样欢喜地道了谢,搂着福余哄了几句,才把他哄得小脸红扑扑的,捂着脸蛋,很是不好意思。

甄好再朝裴慎看去。

裴慎面色已经僵硬,刚抽出来的盒子,已经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怀里。

甄好定定看了他一会儿,恍然道:“该不会……”

裴慎:“……”

裴慎深吸了一口气,憋着气把礼物掏了出来。里头果然还是一根簪子。

这回甄好是彻底没了话。

裴慎闷闷不乐地道:“我也没想到……”

送什么不好,偏偏还送到一块儿去了?首饰那么多,怎么他们全都送了簪子?

裴慎后悔不迭,只恨当初自己为什么要给两个小的掏银子。第一回最惊喜,第二回次之,到了他这第三回,可是半点惊喜感也没了。

裴慎也蔫了。

甄好将三件礼物收好,才喊了一声:“枝儿。”

枝儿连忙去拿了东西,捧着几个盒子走了出来。

“我早猜到你们要送礼,所以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份。”

送给两个小孩的是一盒特制的点心与笔墨纸砚,送给裴慎则是一本书。她费了很大的心思才找来的孤本,裴慎见到,果然惊喜不已,捧着孤本爱不释手,当即便翻了起来。

守岁的夜里漫长的很,几人说厌了话,又摆上了棋盘,两个小孩抓耳挠腮与甄好下棋,裴慎则捧着书在一旁看,不时抬起头来往这边看一眼。

哪怕不是在江南甄家,他们的年也依旧热闹的很。

裴慎捧着书看了一会儿,很快便无法集中注意力,也凑到了那边去。

有甄姑娘在,在这种热闹的时候,他就从来不觉得冷清。去年过年时是一样,今年也是一样。他原先还以为那是甄家才能有的,原来会因为甄姑娘才会有。

真好。

真好啊。

有甄姑娘在,他就再也没觉得寂寞过了。

裴慎胸口滚烫。

等三人一盘棋落定,棋子重新放回盒中,他拿起一枚黑子,甄好与两个小孩便立刻警惕地朝他看来。

裴慎微微笑道:“我来和你们下。”

三人立刻打起了精神,坐到了一边去,一人攥着一颗白子,紧张不已,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下错了地方。裴慎攥着棋子,含笑看着三人提心吊胆,刻意将这盘棋局拖长了一些。

真好啊,若是每一年都能这么热闹就好了。

到了深夜。

街上钟鼓齐鸣,烟花盛放,僵持了一晚上的棋局才有了结果。下人敲了敲门,喜气洋洋地进来拜年,甄好手忙脚乱地将脸上的纸条扯掉,端庄坐好,提前准备好的印着‘吉祥如意’的银锞子发了出去,还没忘记给两个小孩与裴慎发压岁钱。

裴慎不解。

甄好道:“这是我替我爹给的。”

裴慎这才收了。

说完了拜年的吉祥话,两个小的昏昏欲睡,甄好这才赶着两人先去睡觉,等明早再叫他们。而后她与裴慎待在堂屋里,一人拿了一本书在看。

“甄姑娘。”裴慎忽然出声道:“我想好了。”

甄好诧异抬头:“想好什么了?”

“先前甄姑娘答应给我的奖赏,我想好了。”

甄好合上书,不由得坐直了身体:“想好了?这回你想要什么?”

裴慎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道:“明年,我还能不能与甄姑娘一块儿过年?”

甄好愣住。

好半天,她才道:“只是这个?”

裴慎用力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是不是屋中炭盆烧的太望,他紧攥着的手心满是汗。

这个就已经,是很多很多了。

若是他没有与甄姑娘和离,那明年这时候,也一定还在一块儿,这样才能继续过年。若是和离了,哪里还有这样的机会呢?

若是甄姑娘点头答应,岂不就是……

甄好沉思了一番。

京城里的生意那么好,哪怕是与裴慎和离了,她也还会留在京城,继续打理如意阁的生意。以裴慎的性子,也不会这么快就会娶新的夫人,不用多想,定然也是和裴淳两人冷冷清清地在家中过。

而她这边,也定是只有她与福余二人。

若是人多也热闹一些,其他人在异地时,也会为了热闹特地与友人或老乡待在一块儿庆祝,她与裴慎和离是心平气和的和离,也不是撕破了脸,要真在一块儿过年,倒也不算什么。

甄好点了点头:“没问题。”

砰!

裴慎用力攥紧了拳头,需要用极大的自制力,才能将心中的欢喜按捺下来。

他重重点头,高兴应下,脑袋晕乎乎的,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在心中想:为何……为何今年没有再买烟花呢!

京城的烟花,一定也很好看吧!

第83章 第 83 章

京城不是江南, 在京城,他们也没有什么亲戚要走动, 甚至因为刚来不久,连相交熟悉的人也没有。

甄好与裴慎一块儿在家中待了许多天, 还是裴慎认识的那些书生过来邀请他,两人才一起出了门。

过年时,那些书生们也没有闲着。因着春闱临近, 天下所有的考生都已经聚集到了京城,那些考生也都是背井离乡之人,在京城并没有熟悉的人,因而便凑在一块儿, 热热闹闹过了年。

考生们凑在一块儿,自然也不止过年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是谁先提起, 因而那些考生在年节时也在热闹讨论文章, 又或是拿出题目来辩论。

裴慎的名声十分的响, 先前他辩论赢了柳公子, 给这些外来考生长了不少脸,而后他做的文章也传了出去, 尤其是先前乡试时做的文章,也被那些江南的考生带到了京城来,在所有考生之中传阅, 引得众考生争相誊抄了一遍,

这回邀请甄好与裴慎也是一个考生, 同样来自江南,还是乡试的第二名,本人也有些真才实学,只是风头都被裴慎这个解元抢了过去,他家境殷实,在京城买了一个宅院,等甄好与裴慎到了那儿时,已经有很多书生在了。

裴慎一出现,顿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那些书生连忙过来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