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儿子或者两个女儿当然也可以,不过一儿一女当然是最好的,谁不想儿女又全?

皇帝说出了这个好消息,李旸不便再发脾气,但看着皇帝得意微笑,李旸气不过,故意提醒,“第一个孩子要姓香,别忘了。”

皇帝心颤了颤。

如果孙女先出生、孙子后出生还好,如果孙子先出生呢?太子的嫡长子,岂能给了外姓人?

皇帝下了道旨意,追封太子妃祖父香鼎为诚国公。

请看作者有话说

请看作者有话说

请看作者有话说

作者有话要说:英氏得到了诚国公夫人的诰封。

皇帝心腹内侍高平去到安王府向英氏道贺,广宁王出面接待。高平把广宁王拉到一边,委婉把皇帝的顾虑说了,“……陛下吃不好睡不好的,奴婢实在忧心啊。”广宁王会意,“我试试看,能不能劝劝岳母大人。”高平大喜,千恩万谢。

广宁王和英氏说了半天话,一脸遗撼的回来了,“不是本王不帮忙,实在是岳母大人脾气执拗,劝说不了。”

高平可怜巴巴的,“真不行么?”

陛下都已经追封太子妃祖父为诚国公了,多大的恩典。

广宁王善解人意,“你回宫不好交差,本王和你一起面见陛下。”

广宁王进宫见了皇帝,坦诚相告,“不瞒陛下说,臣把能使的招都使出来了。臣跟岳母大人商量,臣以后再生了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过继给香家。或者李晓以后生儿育女,过继一个给香家。岳母大人就是不肯点头。她说,香家就要第一个孩子。”

皇帝郁闷的不行,“你这位岳母大人,太认死理。”

“可不是么。”广宁王认为皇帝说得很对,“不过她上了年纪,我们做晚辈的只能哄着,不敢和她老人家作对。”

皇帝沉吟片刻,问:“阿宪,你的王妃是什么意思?”

广宁王神色诚恳,“内子一颗慈母之心,只盼璎儿过得好。别无所求。”

皇帝微笑,“你岳母若像你的王妃一样通情达理,朕便省心了。”

广宁王为英氏抱不平,“臣的岳母并非不通情达理,只是岳父大人临终之前,是这般交待她的。她答应了,所以终身不能更改。陛下明查,臣的岳父临终之前,无论如何算不到璎儿会成为太子妃啊。”

香璎是要招婿上门的,李旸如果一开始就是皇子的身份,两人无论如何成不了。

香璎和李旸成亲在先,李旸认回皇室在后。

皇帝默然许久,“朕自有道理。”

皇帝先后召见了苏太医和苏太医推荐的产婆黄氏,做了全面布置。

英氏属相跟太子妃腹中胎儿不合,故此太子妃生产之时,香馥获准入宫,英氏却没有。

香璎身体康健,膳食合理,经常活动,又有苏太医的秘方,生产很是顺利。

上午发动,平昼生产,先后生下一对龙凤胎。

产婆先抱出来的是女婴,“恭喜恭喜,母女平安,是一位小郡主。”

“乖女儿。”李旸小心翼翼抱过女儿,看着她梨子般小小的脸孔,怎么看也看不够。

“太子妃好么?”李旸关心产房中的香璎。

“太子妃很好。长公主和广宁王妃陪着她呢。”产婆乐呵呵的福了福,回去了。

产婆稍后又抱出来男婴,“恭喜恭喜,还有一位小郡王。”

“什么小郡王,这是朕的皇太孙。”皇帝接过男婴,激动万分。

先生出来的归香家,后出来的归皇家,孙子是他的!

皇帝想放声大笑,又怕惊着了他怀中的小宝贝,憋得好不辛苦。

两个孩子张着小嘴哇哇哭,哭声一个比一个响亮。

皇帝眉花眼笑。

孩子哭声如此响亮,今后必成大器!

乳母早在一边等着了,但李旸和皇帝谁也不想放手,轮不着她们抱孩子。

两个孩子哭了一会儿,大概是累了,停下来了。

“乖女儿,你先生出来,是属于你娘亲的。”李旸看了几眼皇帝怀中的儿子,就又瞅着他怀中的女儿舍不得移开眼睛了,“爹爹喜欢你。”

皇帝为他的孙子鸣不平,“阿旸,你可不能偏心啊。一儿一女,都是你的心肝宝贝。”

“女儿先生出来的,说明女儿比较强。”小女婴扁扁小嘴要哭,李旸心疼的轻轻拍了几下,“祖父不向着咱们,咱们不理他便是。乖,咱们不委屈,不哭。”

小女婴哼哼了几声,安静了。

皇帝有点心虚。

这孩子别真的知道些什么吧?

“乖孙子,你以后让着姐姐好不好?”皇帝和怀中的小男婴商量。

小男婴打了个喷嚏。

皇帝心惊。

这个孩子是不是也知道些什么?

虽然心虚,但皇帝对于这个结果是满意的。

皇太孙保住啦。

因为龙凤胎的出生,皇帝大悦,对李旸都没有要求得那么严格了,经常允许他提前回东宫。

李旸回到东宫心便安宁了。

摇篮里两个宝宝,他和香璎一人摇一个。

女婴姓香,香璎特地请英氏给请的名字,名叫阿裕。

“咱家囡囡一辈子都富裕!”英氏对小女婴的期望是这样的。

男婴则是皇帝这做祖父的给起的名字,单名一个隿字。

隿,读音yì,射猎的意思。这个字不常用,用来做皇太孙的名字很合适。

毕竟将来皇太孙要登基为帝的。按大晋的规矩,他的名字便要避讳,所以他的名字越生僻,对百姓官员越有利。

李旸和香璎平时也叫阿yì,不过是容易的易。李旸的前世很难,这辈子没和香璎重逢之前也是艰难困苦,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容易些,不要像他那么苦。

两个孩子的满月酒,皇帝只请了香璎的娘家人参加。

再过一个月,会隆重的办双满月酒,那是合宫同庆。今天这个满月酒,是只为娘家人办的。

除皇帝、雍城长公主和东宫一家四口,就是安王府的人了。

香璎脸圆润了些,身材丰腴了些,皮肤白得发光,比从前更美了。安王妃、英氏、香馥等人看到香璎,俱是放心。

不要问璎儿过得好不好,瞧她的样子便知道了。

璎儿在东宫,一定是极顺心的。

“小外甥,小外甥女。”李晓口齿已经清楚了,见到两个小娃娃,高兴得不得了。

“来,给小舅舅问好。”香璎笑咪咪的告诉两个孩子,“这是我弟弟,你们的小舅舅,知道么?”

“大舅舅!”李晓昂起胸。

他已经是三岁的大孩子,当然是大舅舅啦。

众人都被李晓逗笑了。

“好吧,大舅舅。”香璎笑道。

李晓趴在阿易、阿裕小脸上仔细瞅,“外甥小,外甥女小,这么小。”伸手比比阿易阿裕的脸蛋,一脸稀奇。

不光李晓,安王、广宁王等,人人稀罕两个孩子。

“真想抱回家啊。”广宁王搓着手。

“阿宪,你做外祖父的可以经常进宫看两个孩子,抱走你想都不要想。”皇帝忙道。

“我家就晓晓一个,陛下是一对龙凤胎。”安王很羡慕皇帝。

皇帝得意非常。

大家都很喜欢两个孩子,唯有英氏离得远远的。

“祖母,您不喜欢阿易和阿裕么?”香璎奇怪。

“这么可爱的两个孩子,为什么跟我的属相不合?”英氏耿耿于怀。

英氏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爱太孩子了,唯恐她和孩子相克,对孩子不好。

皇帝生平经历的事多了,但到了此刻,心中也有些惭愧。

英氏虽然非常不好说话,却是位实诚的老夫人啊。

雍城长公主似笑非笑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装模作样,“小妹,朕记得钦天监说过,英老夫人只是和太子妃腹中胎儿不合,生出来便没事了。是不是这样?”

雍城长公主微笑点头。

“真的啊?”英氏大喜,“生出来便没防碍了?快,快让我看看小阿裕,”

嘴里说着要看小阿裕,英氏却是两个孩子都稀罕,抱抱阿易,抱抱阿裕,乐开了花。

“看到两个娃娃,我都不想走了。”英氏抱起阿裕,就舍不得放下了,“阿裕这个小模样,和璎儿小时候一模一样的。我瞧见她啊,心都要化了。”

“那便不走了。”雍城长公主道:“东宫有您这位老人家,我可放心多了。”

英氏抱着阿裕,偷眼瞅皇帝。

她顶撞过皇帝,皇帝会答应么?

“陛下,可以么?”英氏忐忑不安。

皇帝轻飘飘的。

想不到英氏也有求他的一天!

得意了一会儿,皇帝后悔莫及。

早知道英氏的弱点在这里,他又何必拿官职、追封来讨好英氏?或许两个孩子都可以不姓香?

皇帝打算摆摆架子。

无他,英氏让他碰了一鼻子灰,来而不往非礼也。

“祖母,您这样不对。”李旸给英氏出谋划策,“您应该告诉陛下,阿裕姓香,所以您要抱走。阿裕要是被您抱走了,璎儿肯定不乐意,我也不乐意,我俩天天找他闹,到时候他得求着您住进东宫。”

皇帝:……

这是他的亲儿子么?不帮亲爹,帮外人。

不对,或许英氏在阿旸心目当中并不是外人,而是一家人。

罢了,有阿旸这样的儿子,当爹的还想在亲家面前摆谱?

皇帝哈哈一笑,“老夫人说哪里话?东宫是阿旸和璎儿的家,你是他们的祖母,想来便来,想来便来。”

第103章 番外二龙凤胎六岁啦

英氏给曾孙女起名阿裕,是希望小囡囡一直富裕,一直有钱。这个名字真没起错,阿裕果真非常富有。

祖父给香璎留下的钱和产业,香璎自然是要传给阿裕的。当然了,只凭香家的产业,称不上非常富有,只能算作小富、普通的富。

李旸偏爱女儿,给阿裕攒了不少私房。但阿裕主要的财富,是瑞王留下来的宝藏。

浦孔炤逃走之后,唯恐朝廷追杀,避入山中为僧,躲了五年。这五年当中,他也没有别的事可做,每天就是研究《单武兵法》。

他手中的这本《单武兵法》是真本,交到皇帝手中的,只是抄本。

五年过去,浦孔炤终于找到了书中隐藏的秘密。

瑞王当年曾把积蓄的财富埋在瑞山深处的地下陵墓,单武兵法隐含有陵墓的地址。

浦孔炤解开这个秘密之后,心热似火,在寺庙里住不下去了。

反正这五年也没有人找上门来追杀他,浦孔炤索性回了趟定州老家。

回去之后,浦家早已没人了。问了左邻右舍,才知道太子妃香氏命人将浦家所有的人迁回了原籍。浦孔炤打听到香云浦在哪里,日夜兼程赶了过去。

浦孔炤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母亲、弟弟妹妹等被香璎安排在香家祖父留下来的老宅,日常起居,都有侍女婆子等照料。

浦孔炤的弟弟发奋读书,准备参加科举。

母亲孔氏和浦孔炤抱头痛哭,“太子妃说了,咱们浦家和香家是一家人,她会让人为浦家担保,浦家的男子安心读书,总有出头之日。太子妃还说,你如果回家了,可以恢复本名本姓,没人会追究,你安全了。她还给你捐了个监生,你若想做官,直接进京找她。”

浦孔炤百感交集。

他又何尝愿意躲在山里做个僧人?能和亲人团聚,不必东躲西藏,再好不过。

浦孔炤安心在家读书,留长了头发,赶上会试之年,便赴京城参加考试去了。

浦孔炤学问好,顺理成章的出了贡,进入殿试。殿试时浦孔炤没有太露锋芒,名列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李旸把浦孔炤带到东宫,香璎向他道谢,“当日若没有浦哥哥帮着拖延时间,我夫妻二人或许已经命丧黄泉了。浦哥哥安心在朝中做官,瑞王旧部已经被连根拨起,没人知道你的身份。”

“我浦孔炤终究还是成了背主之人。”浦孔炤苦笑。

先是跟随瑞王,后效忠定王,现在却在皇帝的朝中做官了。浦孔炤汗颜。

“不是。你曾经为旧主殚精竭虑,该做的事你都做了。”香璎好心劝解,“你出家数年,算是已经死过一回了。旧主的恩已经还了,今后你为自己重生。”

“好,为自己重生。”浦孔炤激动落泪。

“娘,我回来啦。”小女孩儿快活的笑声。

浦孔炤不由自主向殿外看去。

身穿嫩树芽绿衫子的小姑娘,笑嘻嘻的小姑娘,天真烂漫,活泼可爱。

李旸快步出殿,“乖女儿。”小姑娘咦了一声,“爹爹你怎么也在?”

李旸蹲下身子,小姑娘扑到他怀里,兴奋得咯咯笑。

“看到爹爹便忘了娘了?”香璎装作吃醋的样子。

“没忘呀。”小姑娘从父亲怀里滑下来,跑到香璎身边,“娘,抱抱。”

香璎抱起小姑娘亲了亲,“阿裕,咱们有客人。这位是浦舅舅。”

阿裕笑咪咪打量浦孔炤,“又一位舅舅。”

阿裕伸出小手指,掰着手指数,“小舅舅,表舅舅,又一位舅舅,是几位舅舅呢?”

“四!”阿裕欢声道。

香璎纳闷,“阿裕你明明会数数的,今天怎么了?”明明是三位,为什么要数成四位呢。

阿裕委屈的扁扁小嘴。

李旸见不得阿裕受一点委屈,抱过阿裕耐心询问,“阿裕想有四位舅舅,对不对?”

阿裕奶声奶气,“兰兰有四位舅舅,我只有三位,多没面子。”

香璎粲然。

兰兰是徐勇的女儿,阿裕的小学伴,两个孩子真是什么都要比,少个舅舅便觉得输了?

浦孔炤一直注视着阿裕,感觉既新奇又愉快。

多聪明的孩子,多可爱的孩子。

李旸一本正经的承诺,“爹爹会想办法让你再多一位舅舅的。”

香璎失笑,“太子殿下,你从哪里再给咱们阿裕小姑娘弄个舅舅过来?”

李旸也笑,“安王府一位,英家一位,浦家一位,或许还有香云浦的云?”

浦孔炤道:“我还有个弟弟。所以,阿裕小姑娘,你有两位浦舅舅。”

“太好啦。”阿裕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