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笑抬眼望了丈夫片刻,见他怔怔看着锦被上的绣纹,竟好一会都没察觉到自己的注视,眉尖微蹙,伸过手去,轻轻牵住他袖子,正色道:“这位老夫人到底是什么人?你说你没见过她,怎么提到她就这样不自然?若实在不想跟我说,那我以后就不提--我这么问也没旁的意思,如今太子这边危机未解,实不想你太操心!”

“…你知道我嫡祖母是端木老夫人的胞妹。”简虚白沉默了会,合眼掩住眼中情绪,方道,“她们姐妹都是锦绣堂之后,正经大家闺秀--但咱们祖父当年却是贫家出身,少年时候也不算出挑。所以祖母的父母是不同意祖母下嫁给祖父的,只是却不过祖母坚持,才勉强松口。”

虽然如此,“两位长辈到底心头不喜,是以膝下虽然就两个女儿,但祖母除了端木家嫡女出阁的一份妆奁外,什么都没得到。锦绣堂一脉的积累,在两位长辈百年之后,全给了端木老夫人!”

问题是,“端木老夫人生过三子一女,但除了女儿外,三个儿子都夭折了。而咱们嫡祖母也在不久后过世,所以端木老夫人就说服了祖父,将尚在襁褓的三叔接到膝下,与唯一的亲生女儿一块抚养,以慰丧子丧妹之痛!”

“三叔跟咱们那位表姑青梅竹马,长大之后顺理成章亲上加亲,婚后也是恩爱非常,端木老夫人自然想把锦绣堂的遗泽,留给他们!”

听到这里,宋宜笑已经有些了然:“但三婶没了。”

“是啊,三婶没了,连那位堂哥也没活下来。”简虚白神情复杂道,“三叔当年成亲前就立誓,此生仅三婶一人,无论发生任何情况,绝不续弦也不纳妾--所以当年三婶过世后,端木老夫人顿时不知道该把锦绣堂的积累怎么办了?”

宋宜笑诧异道:“我之前听苏二公子--你不要疑心,是在占春馆时,五妹妹病着那时,问病情时顺带提到的--他说端木家嫡支虽然没男嗣了,但还有分支?为何锦绣堂当年不从分支过继嗣子呢?”

按说越是大户人家越重传承,何况是锦绣端木这种显赫数朝的名门望族?

“这是因为前车之辙的缘故,说起来也是汲取了你娘家的教训!”简虚白沉吟道,“你娘家是百年前六大阀阅之一江南宋之后,嫡支号为江南堂。江南堂在西雍末年时尚有五房人,人丁十分兴盛。其时宋家分支有宋奇者,豪富却无子,与嫡支走得很近,便从嫡支过继了一名庶子为嗣。”

事情到这儿还没什么,“但十几年后,宋奇因病过世,那嗣子宋续却将他产业收拾收拾,重归嫡支--宋奇本是数代单传,没有近亲,寻常关系的族人,谁肯为个死人得罪嫡支?结果就这么着,十几年苦心栽培,家产尽付,最后到底还是孤坟一座,无人继嗣!有这么个吃亏的例子搁那,锦绣堂当年自然不想步其后尘!”

宋宜笑听得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江南堂当时也还有些样子吧?行事如此不公,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这也是有内情的,宋续过继到分支时是西雍末年,他归回嫡支时,却恰好是东雍初年。”简虚白哂道,“简单来讲,当时天下大乱,江南堂由于某些原因,损失惨重,这眼节骨上他带着巨资回归,且出手慷慨--这种情况下,名门望族也是可以装糊涂的!”

知道妻子对宋家没什么感情,他也不讳言了,“说起来当年的六大阀阅,如今也就瑞羽堂卫氏跟扶风堂苏氏还算显赫。其余四姓,燃藜堂刘氏与明沛堂沈氏的败落是因为独木难支;锦绣堂败落是因为没人;江南堂败落却纯粹是因为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宋续!”

因为,“宋续虽然对宋奇不义,宋奇生前的旧部老仆却有许多感念故主之恩的。如果东雍多撑些年的话,这些人兴许心里不服也拿宋续没办法。但东雍统共才四十年不到就亡了国,宋奇的旧部尚有在人世者,趁着兵荒马乱联络歹人,里应外合将江南堂给洗劫一空--偌大望族,仅仅两个十岁不到的童子逃出生天!”

就这么两个小孩子,“能保下江南堂薪火就是天可怜见了,怎么可能不败落?”

宋宜笑忍住吐血的心情,道:“算了,不说这个了--这么说,端木老夫人此来帝都,除了医治风痹外,就是为了找个传人,把锦绣堂的积累传下去?”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觉得丈夫有什么好担心的?

“既然是锦绣堂的积累,那肯定是给有端木家嫡支血脉的人!端木老夫人自己没儿子,外甥也才爹跟三叔,可三叔是她养大的,又是她女婿,她怎么可能不偏心三叔?而你自己以前也说了,三叔在侄子侄女里最疼你--老夫人不传你传谁?”

简虚白张目看了眼妻子:“我好像一直没告诉你,咱们这位姨祖母的夫家?”

不待宋宜笑说话,他平静道,“若在二十一年前,下人禀告时不会说端木老夫人,而是城阳王妃!三婶作为先帝的堂侄女,得先帝钦封仪水郡主。”

宋宜笑脸色一变:“二十一年前…?”

今年,可不正是显嘉二十一年?!

“城阳王太妃,是先帝时申屠贵妃的嫡亲姑母。”简虚白面无表情,“这也是当初端木老夫人要求接三叔到膝下抚养时,祖父不敢不答应的缘故--但皇舅登基后,连异母兄弟姐妹都只伊王一人得幸免,何况申屠贵妃相关之人?”

“城阳王在先帝大行次日即被赐死,合府流放关外!”

“一直到三婶难产去世后,三叔上陈情表,打动了皇舅,城阳王府才得赦免,但也未获允许回帝都--而是被打发去给太祖皇帝陛下守陵!”

“端木老夫人这回来帝都求医,也还是得了皇外祖母的特许!”

“如今里里外外称她一声老夫人,不过是念着她曾经的身份客套罢了!”

“实际上城阳王一脉,目前的景况非常不好!”

昏暗的帐中看不清他此刻神情,只见长睫下的阴影里,亮光明灭不定,语气幽然,“你说,这眼节骨上,她扶病来帝都,是想做什么?”

第203章 袁陆定亲

宋宜笑愣了好一会,才道:“锦绣堂的遗泽再丰厚,但你也说了,端木家到底是败落的。太子这边,不也有个瑞羽堂之后的卫家吗?如今又经钟陵郡王请得顾公出山辅佐--如此算来,就算端木老夫人抵达帝都后不帮太子,也没什么可怕的吧?”

何况,“老夫人既然早先考虑过让三叔接手,不定这回依然向着三叔呢?好歹三叔不但是她养大的,也给他们上过陈情表不是?”

“没那么简单!”简虚白却微微摇头,道,“城阳王当年非常支持申屠贵妃的亲生儿子为储,所以皇舅登基之后,原本是想将城阳王满门抄斩的,是皇舅母跟冀国公念在两家祖上乃世交的份上,出面求情,才改成了仅赐死城阳王一人,余人流放!”

“就连三叔那本陈情表,也是皇舅母在皇外祖母、皇舅面前斡旋,才促成了城阳王一脉的特赦。”

他轻笑了声,“你说,城阳王一脉欠苏家这么大人情,要怎么还?”

宋宜笑正蹙眉深思,却又听他淡淡道,“最要命的是,我却欠这姨祖母一条命,她若帮着苏家,我又该如何自处?”

“你欠她一条命?”宋宜笑不禁愕然,“你不是从来没见过她?!”

“你忘记夜乌膏了?”简虚白薄唇微勾,露出一抹不知道是讥诮还是自嘲的笑,“那一位铁了心要我的命,你以为会给我下寻常的毒么?若无姨祖母派芸姑远赴乌桓,我早就死在那里了!”

宋宜笑顿时想起苏少歌所言,恍然道:“可是昔年名医季去病遗泽?”

见丈夫沉沉颔首,她不禁暗叹一声--这一番恩怨情仇,慢说寻常清官,百年一出的青天也难断啊!倒也难怪听说端木老夫人要来帝都,简虚白连情绪都掩饰不住了!

“我就说嘛!他连婆婆的私事都不瞒我,何况是没见过面的姨祖母?”宋宜笑明了来龙去脉之余,不禁暗想,“看来之前之所以宁可避着我也不告诉我,纯粹是知道跟我说了也没用,不过是多个人操心--提起来还烦得不行!”

她寻思了好久,都找不到合适的话安慰丈夫,最后还是简虚白自己道:“横竖姨祖母还有几日才能到,如你方才之言,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盯着伊王结案,不然拖下去只会越来越乱!”

宋宜笑舒了口气,替他掖了掖被角,轻笑道:“不对,眼下最要紧的是安置--你明儿还得起早去上朝呢!”

--次日一早,宋宜笑起身时天色已明,简虚白自是早已出门。

她梳洗毕,用过了早饭,正要召见已在候见的管事们,栗玉却匆匆而入,禀告道:“外间来了消息,亲家王妃今儿遣人去博陵侯府下定呢!”

“这么快?”宋宜笑闻言微怔,袁雪沛正月里才决定答应韦梦盈提出的结亲,如今正月还没出呢,两边就已经正式下定了,要知道去年年末,陆冠伦才跟韦婵解除婚约来着!

不过转念一想她就明白了,“裘漱霞明着提出废太子,储位之争已然激烈,袁雪沛哪里敢拖?”

万一拖下去太子露出颓势,衡山王府可未必肯要袁雪萼了!

宋宜笑与袁雪萼一道长大,如今这位袁姐姐终于定亲,她自然不能怠慢,喊了锦熏跟巧沁代自己去回那些管事,自己则起身回内室换了一身出门的衣裙,又叫人将早就备好的礼拿上:“去贺袁姐姐!”

她到博陵侯府时,蒋慕葶却先在了,看到她笑道:“怎么样?想不到吧,第一个道贺的被我抢了!”

“没事儿,回头姐姐你定亲时,我争取抢第一个给你贺就是!”宋宜笑看她笑语嫣然的模样,显然已经完全走出魏王悔婚的阴影了,便顺口打趣道,“到时候姐姐可别忘记给我塞个沉甸甸的荷包!”

“都是堂堂国公府的主母了,还稀罕什么荷包?”蒋慕葶闻言霞飞双颊,徉怒着嗔道,“袁妹妹可什么都没给我!”

袁雪萼笑着帮腔:“正是!我不但什么都没给蒋姐姐,反倒是蒋姐姐给了我一对点翠掐丝虫草对簪呢!”

“这是催我拿东西出来了!”宋宜笑边笑边叫月灯把锦匣拿过来,“喏,瞧瞧可还中你意?”

袁雪萼笑嘻嘻的打开,却见锦缎上赫然是一对血玉比目佩,血玉本是极珍贵的玉,比目的雕工也是精湛已极,底下还配了数颗红玛瑙珠,各悬一对五彩攒花宫绦。一看就知道这份礼不但贵重,且是用了心思的。

“我还以为会有绣件呢,谁知道只有宫绦!”袁雪萼早知以自己与宋宜笑的关系,这匣子里的东西肯定不会是寻常之物,但也没想到稀罕到这地步,眼中不禁闪过一抹惊讶,不过也没有推辞的意思,只含笑道,“倒叫我猜错了!”

“这些日子忙得跟什么似的,哪有工夫做绣件?”宋宜笑也不在意这话,失笑道,“能抽出空来亲这四根宫绦,你就知足吧!”

蒋慕葶闻言脱口道:“那到我的时候,你可得绣上一两件做贺礼!你那手艺是真的好,听我娘说,你去年献给衡山王太妃的绣品,足以传家呢!”

“难道蒋姐姐的好日子也定了?是谁?哪天?”宋宜笑跟袁雪萼听到这话,都十分惊奇,忙问。

“我就那么一说!”蒋慕葶惊觉自己失言,忙掩饰道,“你们想到哪里去了?真是!”

宋宜笑将信将疑的看了她一眼,正要说什么,外间却有丫鬟来报,说卫银练到了--蒋慕葶趁机起身道:“我有些日子没看到她了,也不知道她近来如何?”

边说边迎了出去。

“你可听到风声?”宋宜笑落后两步,小声问袁雪萼。她现在虽然论身份已在袁雪萼之上,但跟蒋慕葶到底不是一个圈子里的,许多消息却依然不如袁雪萼灵通。

但袁雪萼摇头道:“知道的话还不早告诉你了?”

宋宜笑一想也是。

片刻后她们迎了卫银练回绣楼,寒暄之后,卫银练给了袁雪萼一对羊脂玉镂刻海棠镯子,接过丫鬟梅砚递上的香茗呷了口,笑道:“善窈你这衣襟上的缠枝花叶,一准是你自己绣的吧?千篇一律的花纹,也不知道为什么从你手里出来就是不一样!”

“要不怎么说有的人就是心灵手巧呢?”蒋慕葶也端起茶碗,嫣然道,“相比之下,咱们那点女红简直就是只能缝缝补补了。”

“咱们的身份,这些不过是兴之所至罢了!”宋宜笑则轻笑一声,“我方才还说呢,如今哪有功夫做这个?做根宫绦都得掐着点时间。”

话题就这么被带到家常琐事上,一直到分别时也没人想起来再问蒋慕葶的婚事。

宋宜笑回府之后倒是记了起来,不过派人打听了下,都说最近没听说蒋家有相看女婿的动静--去办这事的巧沁提醒:“马上就是春闱了,如今满帝都的士子都在严阵以待呢,就算蒋家有看中什么人选,这眼节骨上恐怕也担心打扰吧?”

“说的也是!”宋宜笑闻言却想起了韦家之前传来的消息,沉吟,“也不知道那程崇峻学业如何?”

巧沁笑道:“韦家当年给亲家王妃挑的可是状元郎,如今给表小姐选的夫婿,奴婢想着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论才论貌论手段,表妹可比娘差远了!”宋宜笑听了这话却是苦笑不语,心想,“尤其表妹已经--唉,到时候再说吧!”

她摇了摇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道:“衙门都已开印,咱们府里也没多少事要忙,回头给五妹妹递个口信,请她继续过来吧!”

巧沁应下,又说:“下个月初三是清江郡主芳辰,礼单虽然早就拟好了,但如今已没几日就要到日子,夫人是不是再看看?”

宋宜笑颔首道:“拿上来吧!”

又说,“娘的寿辰才过去,是没有大办的,我估计大姐也不会弄得很热闹--那些太喧哗太显眼的东西还是换掉的好,不然倒显得轻狂了。”

巧沁道:“是。”

想了想又提醒,“下个月初九,是夫人自己的芳辰,早先公爷说了要给您好好庆贺下的!”

“此一时彼一时,你想前两天娘跟我外祖母的寿辰都只自家人吃了顿饭,大姐也肯定不会铺张,何况我?”宋宜笑翻着礼单,不在意道,“叫厨房随便加两个菜就是了,对外不许声张!”

她是这么说的,但当天简虚白回来之后,听底下人提醒,却道:“就算不大办,在园子里设两桌酒,着两班歌舞总是要的。到底这是你过门以来头一个生辰,没点样子岂不扫兴?”

“这大冷天的我才不去园子里吹风!”宋宜笑闻言失笑道,“何况娘寿辰都没用歌舞,我也不爱那个,这么落把柄的事我怎么肯做?至于说头一个生辰不头一个生辰,难道下个生辰你就不给我过了啊?”

见简虚白还要说什么,她索性上前搂住丈夫的颈项,推心置腹道,“我晓得你对我好!可我真不是看重这些的人!再者如今咱们自己就是晚辈,且才把府里运作起来,又不是说有晚辈或得力心腹在底下效劳的,要什么只需动动嘴!什么都要自己来呢,若折腾那些热闹,不是存心累我自己吗?”

简虚白闻言,斜睨她一眼,轻笑道:“说的也是--早知道就不浪费那么几个月了,如此咱们将来也好早那么几个月使唤上儿子媳妇什么的。”

“…”贤惠中的宋宜笑却被他冷不防的调戏了把,不禁哭笑不得,伸手在他肩上捶了下,“跟你说正经的呢,乱想个什么?!”

两人嬉闹了一阵,到底决定二月初九照宋宜笑的要求办--接下来两三日都没空开什么玩笑,因为在裘漱霞与太子的共同压力下,伊王不得不离开王府,开始彻查崔见怜之死。

不过大家心知肚明,与其说是他来查,倒不如说东宫跟赵王、魏王一系,借他这个幌子互相攻讦!

所以简虚白格外忙碌,连续几天回房都已是深夜,宋宜笑虽然等着他,但考虑到他已经很疲惫,次日又还要上朝,也不敢跟他长谈,不过关心几句,也就安置了。

时间转眼进了二月,初三这天,简虚白特意抽了半日空,与妻子一块去清江郡主府贺寿--正如宋宜笑所料,清江郡主沿袭了晋国长公主今年的寿辰,且更加简练:连便饭都没留。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韩太医已经致仕,如今太医院的那群混账…”

清江郡主说到这里,脸色阴沉的摇了摇头,才继续道,“是以平安儿越发的不大好了,我如今是真脱不开身!你们喝了这盏茶就回府去吧,别耽搁了用饭--我就不留你们了!”

郡主都这么说了,夫妻两个只好告辞--出府后,宋宜笑道:“难怪进府时没看到其他人,原来都是来了就被送客了。”

她自然不是怪大姑子怠慢,“大姐这么郑重其事,也不知道平安儿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竟没有一位太医肯拿出真本事吗?”

简虚白正要回答,不想前面忽然飞驰来一骑,不顾护卫阻拦直冲马车!

第204章 卢氏难产

简虚白与宋宜笑在车帘缝隙里看到,还以为是刺客--简虚白翻手之间已将妻子推到身后,又从腰间掣出一柄明若秋水的软剑,轻轻一抖,寒气森然!

不想他才做好准备,那骑士却没有动手的意思,只边与围上去的侍卫推攘,边大声道:“大小姐,小的是宋家下人,奉老夫人之命,借一截白玉金参用!”

“宋家下人?”宋宜笑一怔,忙低声对丈夫道,“这儿是大街上,他这么一嚷,不管是真是假得让他上来问问!”

简虚白点了点头,把软剑收回腰带的暗格里,转腕取出一柄匕首,在指间灵巧的打了个转又收起,扬声吩咐:“带上来!”

车外燕国公府的侍卫们答应一声,却飞快的将那人搜了下身,又叫他下了马,才领到马车前--仍旧遣了两人一左一右盯着,且那两人手都按在刀柄上,虎视眈眈的样子,任谁都知道,只要那自称宋家下人的人有丝毫不对劲,他们便会悍然下手!

不过那下人倒也有些胆气,昂首走到车前,抱拳沉声道:“奶奶早产了,情况不大好,大夫开的方子里用到白玉金参,偏家里没有,这药寻常铺子里也抓不到。所以…”

“你是说娘早产了?!”宋宜笑大吃一惊,差点一把将帘子掀起来,“怎么会?!”

不待那人回答,她忙吩咐车外自己唯一记得的侍卫,“余士恒!你立刻回府,开内库取参--”

“不用!”简虚白截断她话道,“回府还要用点时间,余士恒,你去大姐府里拿两支,回头我们再还大姐!”

他们这才刚出清江郡主府,回头就能看到大门呢!

知道妻子之前就担心过娘家继母的身孕,定然要留这下人下来问话,他又吩咐,“取了参之后,立刻送往宋府!”

见他都安排了,宋宜笑这才略松口气,急问:“到底怎么回事?!”

“打从前两日亲家夫人病逝之后,奶奶去吊唁,回府就不太好。”那下人见已有人去送参了,放下心来,抄手禀告道,“这几日朝中有些话传了出来,虽然老夫人吩咐不许叫奶奶晓得,可流言汹汹,奶奶多少还是听到了点--强撑到今日,忽然就发作了!”

宋宜笑一下子抓紧了丈夫的手臂,死死咬了下唇,才沉声问:“那么娘如今…?”

“老夫人亲自守着,又遣了大夫在屏风外把脉。”那人道,“参送到之后,料想奶奶吉人自有天相?”

话是这么说,可他语气里的不确定任谁都听得出来!

“你这会过去不大好!”简虚白见妻子张口欲言,却一把将她揽入怀里,附耳低语道,“你忘记你之前在衡山王府出阁的理由,是你会冲撞你那祖母了?如今难产的虽然不是你祖母,可你若去了宋府,你继母有个三长两短,定然会记在你头上!何况你又不懂歧黄,去了有什么用?平白叫他们分心招呼你!”

说着对外吩咐,“去请芸姑到宋府!”

宋宜笑想到上回在占春馆,聂舞樱病得那么厉害,苏少歌都只能说出忧来鹤那个有瑕疵的法子,芸姑却是手到病除--心里总算安定了点,扯着丈夫的袖子道:“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自然是回府等消息!”简虚白安抚的拍了拍她肩,命左右赏了那宋家下人一个银铤,道,“你放心吧,芸姑医术了得,卢岳母也不是头一回生产了,不会有事的!”

他镇定自若的模样,让宋宜笑渐渐冷静下来。

只是回到燕国公府后,却迟迟没接到报平安的消息--一直到晚上快宵禁了,传回的最后一个口信还是:“亲家奶奶还在生,孩子还没下来!”

“芸姑呢?她进产房没有?”宋宜笑真急了,走下台阶问,“不是说她医术很好吗?”

无奈两边不在一个坊里,宵禁之后就断了消息!

这晚虽然有丈夫安慰,宋宜笑还是整晚未眠,翻来覆去到天亮,眼前一幕幕的前世今生,心里翻江倒海。

那位迄今只见过一面的继母,对她来说原只是个碰到时需要做一番戏的陌生人而已。

可就是这个陌生人,将从自己亲娘那儿听到的秘密告诉了她--假如黄氏没有死,宋宜笑只会把这个人情记下来,以后找机会还掉就是,未必会多么上心。

毕竟她远远没天真到被随便一个示好,就哄得死心塌地的地步!

但黄氏死了--卢氏恰好怀着身孕,如今早产且难产,也不知道能不能撑得过去?

这一系列的事情下来,宋宜笑却没办法只当一个人情了。

诚然她是下得了狠心的人,可这不代表她可以问心无愧的认为,卢氏母子眼下的险峻,跟自己毫无关系!

“我那个爹,是堪称楷模的‘有了后娘就是后爹’。”倚在简虚白肩头,听着他绵长的呼吸,宋宜笑苦涩的想,“倘若继母这回有个三长两短,恐怕我前世受的罪,宜宝也逃不掉了!”

那个异母妹妹今年才四岁,比她当初被亲娘抛弃时还小了三岁--若有一个柳氏那样的后娘,她恐怕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了!

“真到那一步的话,只能去求婆婆,哪怕以势压人,也不能让那孩子留在宋家!”宋宜笑在心里做着最坏的打算,“若卢家也不愿意好生待她,宁可接到燕国公府来!”

但寄人篱下的感觉她最清楚不过,哪怕她能保证自己真心对宋宜宝好,燕国公府也不像衡山王府,有什么四郡主六小姐崔小姐的麻烦,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宋宜笑现在还没自己的孩子,一旦有了,她又还能保持几分心思在那个妹妹身上?

锦衣玉食不能取代所有--她在衡山王府时,韦梦盈也是好吃好喝养大她的,可她回想那段时光,还不是怅然若失?

“但望继母福泽深厚,母子平安!”想来想去,宋宜笑还是只能这样衷心祈祷。

可兴许是之前才听过崔见怜母子之死,越这样期盼,越觉得心头不祥。

次日天还没亮,简虚白准时起身,预备上朝。

一夜没睡的宋宜笑难得起早,唤进锦熏:“派人去坊门守着,一开就去宋府打探!”

“你也不要太担心了,我听说有些人生孩子就是慢,却未必会出事儿!”简虚白早上很忙,也无暇跟她长谈,只在去花厅时握着她手,边走边劝,“兴许这会那边已经在庆贺宋家有后了呢,你倒在这里自己吓自己!”

宋宜笑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实在做不到放宽了心,只勉强笑道:“真这样就好了!”

--简虚白走后未久,去宋府的人快马回禀,虽然不是坏消息,但也差不多了:“回夫人的话:亲家奶奶如今还在生,还没有消息!”

“我以前也听赵妈妈随口提过,道是头一回生产的人,有一天一夜才落地的例子。”宋宜笑闻言心中一寒,沉默了会,对左右道,“不过继母这是第二回了。”

左右看着她苍白的脸色,都不敢说话。

“夫人再等等吧!”半晌后,还是锦熏仗着资历,小心翼翼道了句,“兴许过会就生下来了呢?”

这一等却一直等到了当天傍晚--孩子终于落地,出乎众人意料的,竟是一对姐弟双生子!只是孩子虽然生下来了,宋宜笑最关心的卢氏,却因为力竭、失血等原因晕了过去,生死未知!

卢氏这一晕,一直到两天两夜后才确认脱离险境,这还是芸姑一直在宋家照料的缘故。

“不过卢奶奶这回伤了元气,三五年之内恐怕都难以妊娠了。”芸姑满脸乏色的回府禀告时,因为简虚白还在衙门,所以就直接到后院跟宋宜笑说了,“好在她之前安胎安得很好,那对双生子虽然才七个月,倒还算健壮,好生养着应该不难留下来--坊间一直说七活八不活,虽然不能一概而论,总也是有些道理的。”

宋宜笑可算舒了口气,感激的谢了她,又命重赏,芸姑这回仍旧是淡淡的,不卑不亢不冷不热--但许是她才帮了个大忙的缘故,宋宜笑这会瞧她格外顺眼,倒觉得她这是真性情了。

…这时候恰好聂舞樱在,待芸姑走后,吐了吐舌头笑道:“芸姑姑什么都好,就是这冷清的性子,我方才很想跟她再说声‘谢谢’来着,可是嫂子您看到了,直到她跟您告退,我愣是没能说得出口!”

“我听说有真本事的人行事常与常人不同,兴许这位姑姑就是这样的吧?”宋宜笑心上一块大石放下,含笑说道,“这回多亏她了!不然这件事情我恐怕得记上一辈子!”

聂舞樱不大晓得内情,不过她小女孩儿心性,也没注意嫂子的话,倒是惊叹卢氏才得的一双儿女:“双生子呢!据说少见得很,不过今年这短短几日就听说了两回,就是太子侧妃那对可惜了!”

“之前一直没听说,我倒也不知道娘家继母这回怀的竟是一对双生的弟妹。”宋宜笑闻言也感慨道,“可惜怕冲撞了祖母我不好过去,不然倒真想瞧瞧两个孩子长得像不像?”

聂舞樱猜测道:“据说双生子都长得跟一模子里印出来似的,想想那样子就很可爱!”

“其实就算是双生子也不一定长得一模一样呢!”不想她话音才落,侍立身后的丫鬟晚香忽然道,“小姐您忘记驸马跟三老爷也是双生子了?可他们瞧着也只是寻常兄弟来着,没有长得一模一样啊!”

宋宜笑还是头次听说自己公公跟三叔是双生子,不由诧异道:“当真?我以为他们只是寻常兄弟呢!”

“奴婢有回听殿下跟前的老人说的。”晚香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据说当年燕国太夫人的身体原本就不是很好,偏又怀了双生子嗣,孕中虽然左右精心伺候,仍旧吃了不少苦头--后来驸马跟三老爷还在襁褓里,太夫人就支撑不住去世…”

“别胡说!”姑嫂两个本来还好奇的听她讲古,闻言双双变了脸色,忙呵斥道,“这岂不是说燕国太夫人乃是被两个亲生骨肉害死的?!天下竟有这样的无稽之谈--亏你敢传这种荒唐话!”

“奴婢知罪!”晚香一个不留神,把在下人中间听来的闲言碎语也讲了出来,听到这话才发觉不对,顿时白了脸,跪下来请罪。

宋宜笑阴着脸道:“你是伺候妹妹的人,若真为妹妹好,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还是注意点的好!不然你自己倒霉不要紧,连累了五妹妹,我可不跟你罢休!”

聂舞樱再天真也知道晚香方才的话有多么要命,亦跟着嫂子出言敲打--这么一闹,姑嫂两个也没心情讨论什么双生子的问题了,略说几句闲话,聂舞樱便带着晚香告辞而去!

宋宜笑送走了小姑子,回到房里正待歇一歇,猛然想起一事:“今天已经初六,端木老夫人--姨祖母她明儿就要到了?!”

第205章 端木老夫人抵达

端木老夫人这眼节骨上来帝都就医,虽然不简单,但抵达时排场却不大。

毕竟,曾经的宗妇身份,与目前的守陵处境,也不允许她张扬。

是以简家商议下来,决定由简离邈领着简虚白夫妇出迎,其他人则等老夫人入城之后再去请安。

这主要是考虑到简离旷跟简夷犹都尚了主,这回来的又是女性长辈,他们若出迎,妻子也当随行,公主仪驾一摆,还怎么个低调法?

但这天早上宋宜笑才打扮好,宫里却来了名侍者,说是奉太后之命,召她即刻入宫觐见。

正打算出门的夫妻两个自然非常惊讶,无奈那侍者纯粹是领命跑个腿,也不知道前因后果,只道:“玉果姑姑说,请夫人尽快前往!”

“可能跟伊王这段时间正在查的事儿有关,不过既然是皇外祖母派人来召你,显然皇外祖母不会袖手旁观。”简虚白让丫鬟取了个荷包给那侍者,请他少等片刻,拉着妻子到旁叮嘱,“你到时候顺着皇外祖母说就是了!”

宋宜笑想想最近也确实就这么件事需要自己入宫--不想到了清熙殿,却是玉果接着她,道:“太后娘娘方才有些乏,先去里头歇下了,叮嘱了奴婢在这儿等您!”

“有劳姑姑!”宋宜笑瞥了眼里外,没看到伊王之类的影子,心知丈夫可能猜错了,小声问,“不知太后娘娘召见,有何吩咐?”

玉果苦笑了下,道:“是奴婢们的疏忽--娘娘有件二十来年前的旧衣,一直叫人好好保管着。不想这两日取出来看,发现竟叫虫子咬了一块!偏奴婢们手笨,都没办法,最后想到夫人您的女红是出了名的好,是以想求夫人您帮帮忙!”

“姑姑言重了!”宋宜笑听说是这事,不禁舒了口气,但没看到东西,还是谨慎道,“不知那破损的地方…?”

“请夫人随奴婢来!”玉果带她进了偏殿,那件旧衣就放在殿中的长案上,看起来确实很有点年头,衣料跟绣线都明显褪了色。

好在破损的地方不算严重,宋宜笑仔细打量之后,确认可以修复如初:“只是丝线颜色会有些不一样,恐怕难以完全掩饰。”

玉果道:“娘娘说只要修好就成。”

宋宜笑听到这话也就放心了--接下来玉果命人取了茶水针线来供她用,又留了个小宫女听命,自己告了声罪也就离开了。

到底是给太后做事,宋宜笑尽管自负技艺,却也不敢怠慢,足足花了一整天功夫,将整件旧衣修缮一新,又里里外外的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疏漏之处了,这才让那小宫女去通知玉果。

片刻后玉果进来,看到之后非常高兴,道:“娘娘说这会已经是饭点了,让您在宫里用了晚膳再回去,免得路上乏着!”

又叫人取了一对金镶玉如意簪给她,说是太后对她修补旧衣的赏赐。

宋宜笑其实比较想早点回去,好尽快知道丈夫今日去接端木老夫人的始末,然而太后让玉果传了这话,也只好谢恩。

这么一耽搁,回到燕国公府时,已经快宵禁了。

宋宜笑进门时恰看到纪粟在服侍丈夫宽衣,诧异道:“你也才回来?”

“姨祖母携了表弟表妹同行,陪他们说了会话。”简虚白道,“我看到饭点时你还没找过去,就知道你肯定得到这会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