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这些事情阮云丝一概不理,她已经好心的让阿峰通知了,要还是有不肯罢休的家伙来闹洞房,活该他们在外面受一夜的冻,如今虽然已是春日,但夜里还是有几分料峭春寒的。

脱下了大红嫁衣,接着又替苏名溪脱去外衣,阮云丝有些含羞的躺在他身边,巨大的龙凤烛光芒下,她只顾痴痴盯着爱人酣睡的面庞也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抵受不住睡神的召唤,沉沉睡去。

可怜小公爷盼了好几年的洞房花烛夜就这样悲剧了。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只觉着头还是有些痛,苏名溪想要起身,却忽然感觉胳膊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阮云丝欺霜赛雪般的皓腕放在上面。

是啊,昨儿自己好像成婚了。苏名溪想起这件事,只觉头痛头晕全都一下子退散开去。攥住阮云丝葱白如玉的柔荑再撩起帐子看一看,小公爷不由懊恼的骂出一句粗口:“妈的都天亮了,那几只禽兽啊,我这洞房花烛就被他们这样生生糟蹋了。”

被他骂做禽兽的那几个家伙也不好过,这会儿都在府里打喷嚏呢,昨天在洞房外面一直等到后半夜,却只看到烛光摇曳,他们这才想起之前阿峰的话,心里这个后悔就别提了,暗道真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那苏名溪最后被自己等人灌成了什么模样又不是不知道,跑到洞房外面瞎等什么?倒是白白吹了一夜的春风。

阮云丝被苏名溪的声音惊醒,便也睁开了眼睛,见自己和丈夫同塌而眠,虽然已经做了夫妻,却也难免有些羞赧,她努力镇定着心神问道:“天亮了么?爷昨晚醉的厉害,也没办法喝醒酒汤,我便只弄了醒酒石给你含着,这会儿觉得如何?可是头痛?”

苏名溪笑道:“还好,说起来,我自出生起,也没有昨日那样儿的大醉,这可比不得较量武艺。那些家伙轮番上阵,为夫实在寡不敌众,唔,昨天灌酒最狠的就是观鱼小王爷了,便是之前求娶钟秀却没成功的那个,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仇,把他自己都喝趴下了,还不忘举着杯子逼我喝呢。”

两人并不知小王爷被逼着在皇上面前做了说客,最后还一战就成功了一半的事儿,只觉着若论起钟秀之事应该也换不来小王爷这样的仇恨。讨论了半天也不知所然,不过这几句话一说,尴尬气氛倒是没了,两人相处日久,此时去了尴尬,自然而然就只剩下亲密。

芳草碧秋和苏名溪身旁的丫鬟在外面听见声音,便吩咐小丫头们捧着东西进屋服侍两人洗漱,阮云丝道:“什么时辰了?”待听说已经是卯时三刻了,她便有些着急,对苏名溪道:“爷别磨蹭了,等下要赶紧去公婆面前请安,还要去老太君那里拜见呢。”

苏名溪笑道:“在自己屋里,云丝就别叫我什么爷了,你叫我的名字就好,外人面前做做样子就罢了。不急,爹娘昨儿也是折腾了一下午,这会子不知起没起呢,倒是打发个丫头先去问问。”说完对身后梳头的丫头倩雪道:“你过去看看老爷太太起床没有?”

倩雪答应着去了,这里夫妻二人梳洗完毕,就听丫鬟在外面道:“爷,奶奶,袁姨娘和萧姨娘在外面,等着给奶奶请安。”

阮云丝是苏名溪三媒六聘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昨儿是她和苏名溪的大喜日子,自然没有两个姨娘什么事儿,是以今日一大早,便来给新奶奶敬茶了。

苏名溪心中一紧,抬眼看向阮云丝,却见她笑意盈盈道:“快请进来吧。”他咳了一声,有些歉然的看着妻子。

阮云丝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忙走上前,轻声道:“我不是为了逃避张家求婚才嫁你的,我是心甘情愿进了你苏家的门。你放心吧。”这话有些隐晦,但苏名溪却已经明白了,阮云丝是在告诉他,我是甘心情愿嫁给你,那么该为你牺牲的一切,我都已经做好准备,不会让你为难的。

心中感动,便用力点了点头,不一会儿,只见袁姨娘亲自扶着萧姨娘来到阮云丝面前,满面笑容见礼道:“妾身给新奶奶请安。”说完便和萧姨娘跪下去。

阮云丝见那萧姨娘面色苍白双目无神,连忙命左右扶起,苏名溪也在一旁道:“你身上不好,不用行礼了,快起来吧。”说完又对阮云丝道:“眉娘自从五年前病了一场后,身子每况愈下,如今都在房中静养,若非今日你进门,只怕她也爬不起来。”

阮云丝并非心如铁石之人,她讨厌三妻四妾的制度,但是既然已经嫁给苏名溪,就不得不接受这两位妾侍,如果她们都是和和气气平淡相处,自然更好,若不能,自己也自然不会逆来顺受。然而此时见到萧氏病体沉重,恐非长寿之人,心中也不由得十分同情,连忙命她不用奉茶,且坐着说话,实在不成,就回房静养。

萧氏却是一个十分守礼的人,定要奉茶,那双枯瘦的手颤抖着将茶杯端过去,只看得阮云丝一阵心酸,暗道在这古代,女子何其不易?因忙接了茶杯喝一口,然后亲手扶着她坐起,一边偏过头去,借咳嗽的声音将哽咽压下。

袁姨娘见阮云丝如此多情,心中暗喜,暗道外界将这女子传言的如同母老虎一般,如今看来,却是哀兵之策对她十分有效。对个病秧子尚且如此同情,只要我平日里摆出伏低做小诚惶诚恐的模样,还怕她不拿我当亲近的人待吗?”

接受了两个妾侍的参拜,倩雪就回来说国公爷和国公夫人已经起来了。苏名溪便站起身对阮云丝道:“走吧,咱们去拜见父母。”

阮云丝点点头,命人送萧姨娘回房,又嘱咐了她的丫鬟两句,无非是好生服侍的话。对袁姨娘倒没有多说什么,这个姨娘容貌美艳,虽然刻意做出柔弱之态,然而眼中的倨傲之意却掩藏的并不完美,想来是个清高骄傲的人,自己若一味拿出无微不至的架势来,一则让她瞧不起,二则还怕她误会自己是摆主母威风呢。

两人去拜见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路上苏名溪见丫头们都在身后几步远跟着,便对阮云丝小声道:“你如今嫁给我,毕竟比前少了许多自由,唉!往后若是你心里有不痛快,尽情找我便是。”

阮云丝笑道:“我在侯府还不是没什么自由?说到底,人这一生,总有要为之牺牲的东西。我既为人女为人妻,享受庇护的同时,也要牺牲一下自己的自由。好歹我还有过几年自由自在的日子,这世上能比得上我的女人,怕是也不多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自怜

夫妻两个说着话,就来到上房内,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虽然心里实在不喜阮云丝,然而见她温顺守礼,眉眼间并没有张扬之意,不由得就将那厌恶去了两三分。

说话间苏名溪才知道昨日皇上竟然微服过来,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更是感念皇帝对自己的宽宏和仁慈。阮云丝心里却知道,那爱玩的皇帝不过是想过来热闹热闹罢了。当然,这也足以说明苏名溪的圣眷之隆厚,不然别的人,你想让皇帝去凑热闹,请得动吗?

国公爷说了两句话,国公夫人便站起身笑道:“怕是老太太也起来了,妾身带着他们小两口过去请安。”说完见国公爷点头,她便和苏名溪等出来,又问两人吃没吃过饭?苏名溪笑道:“没用呢,昨儿酒宴丰盛,可儿子和云丝饿了一下午一晚上,今天早上要去老祖宗那里偏点好东西吃。”

一句话说的刘夫人不由得笑了,又看看阮云丝,见她垂首含笑,脸上一丝淡淡红晕,倒是十分端庄稳重。心中叹了口气,微笑道:“放心吧,老祖宗怕是早料到这一层,亏待不了你们。”

果然,到了康老太君的房中,夫妻俩拜见了,顺便得了一个大大红包。接着传上饭来,阮云丝袁姨娘等站在一旁布菜,苏名溪昨日喝了一肚子的酒,这会儿就觉着胃里饿得慌,但见爱人还得站在一旁立规矩,这饭就吃不下了。于是寻了个由头辞出去,康老太君明知他是为什么不吃饭也不留他,见他出去了,这里慢条斯理用了早膳,才让阮云丝和袁姨娘下去用膳。

须臾间,两人归来,康老太君看了阮云丝半晌,方指着刘夫人旁边的位子让她坐下,然后淡淡道:“这府里人丁单薄,你婆婆身子也弱我老了,更管不得事,因此上这一大家子的事情,都是你丈夫的姨娘管着,她倒是能干,这么多年色色妥帖,虽不能分毫不差,也就是十分不易了。不过如今既然你嫁进来做名溪的妻子,这些事情论理该由你掌管的,我只是怕你有些不熟如何?你若觉着自己行,就让泷云帮衬着,左右也不过是些琐事罢了。”

阮云丝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老太君这分明是不想把掌家之权给自己,却故意这么说。这个她也能理解,自己给这国公府惹了多少麻烦?如今能嫁进来,已是苏名溪万分的努力了,这事虽然让人难受,却是人之常情。

因连忙站起身微笑道:“老祖宗既说妹妹管得好自该继续让她管着。妾身不擅此道,正该扬长避短。”

康老太君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看向阮云丝淡然道:“扬长避短?唔,不知是怎么个扬长避短法儿?”

阮云丝不慌不忙笑道:“妾身虽然不擅理家,却擅织锦,从前在侯府,也是每日和几个姐妹丫鬟织锦,如今虽然嫁了过来,这门手艺自然也不能荒废了。”

康老太君点点头,想了想道:“是了我听说你擅长织锦自己还有两个织染厂子,就在当日乡下还有一个是在京城,对么?”

阮云丝一时间摸不透这老太太的意思不过她也不愿意去揣摩,这要是每天只想着婆婆太婆婆们怎么想的,曲意逢迎,那累也累死了。反正自己声名在外,也不怕什么。因大大方方道:“是,不过妾身既然嫁进国公府,外面的事情便不怎么好打理了,所以乡下的厂子已经交给我哥哥,让他帮我找人打理。”

康老太君听了这话,竟微微一笑,“嗯”了一声道:“如此甚好。”

阮云丝心里惊讶,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女人,出嫁之后就是夫家的人了,如果明着照顾娘家,那是要被人唾弃的,除非是娘家势微。如今自己的娘家是侯府,还把一个织染厂留下,她本以为老太君会不高兴,谁知她却十分赞同,实在出人意料。

因回去后将这件事情和苏名溪一说,便听他笑道:“祖母与母亲都是宅心仁厚之人,虽然因为当年之事对你有些芥蒂,但是你将一个织染厂留给侯府,助其渡过难关,在祖母母亲看来,这是义孝,然后你京城里这个又让南哥儿打理着,这显然是要安分守己做我的好妻子了,所以她们心中只有高兴,反而不会生你的气。”

阮云丝这才明白,因妙目看向苏名溪,微笑道:“只是如此说来,当日我们侯府欠下爷的那银子,如今也不过刚刚还了三万两,乡下那织染厂利润还是要薄一些,日后便由我京中的织染厂来还如何?”

苏名溪哈哈笑道:“那二十万两银子算什么?我能抱得云丝归,以经是对上苍感激涕零了,莫要说二十万银子,就是二百万两银子,为你散出去我也是心甘如饴的。是了,你今儿在老太君面前说起织锦的话头,老人家小孩儿心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过来看新鲜。小白和你又亲厚,一来二去,母亲祖母了解了你的为人芥蒂自然就去了,所以你不必有什么压力。”

阮云丝笑道:“真的么?其实我还真是有些儿压力,不过既然爷这么说,那我倒是放下心来。”因说着话,见芳草进来燃了蜡烛,外面天色也渐渐黑下去,她想到今晚方是二人的“洞房花烛”之夜,一时间不由得便有些面红耳热,连忙垂下头去。

苏名溪正和她说得高兴,忽然就听不见声音了,不由觉着有些奇怪,等看到阮云丝的面色,方恍然大悟,心巾不觉暗暗好笑,又一想,爱人从来都是个落落大方的爽利人,看见她这般羞态,实在是不容易,因也就不出声,只是出神欣赏眼前面若桃花的阮云丝。

一灯如豆。

袁姨娘静静坐在梳妆台前,长发披散,身旁只有一只蜡烛,烛光摇曳着,将她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光怪陆离。

“姨娘还不睡吗?快三更了。”

丫鬟小溪走进来,替袁姨娘披上件褂子,轻声道:“这会子夜里还有些春寒,姨娘当心着凉,如今这府里上上下下都是您打理着,哪里能缺得了一日?”

袁姨娘冷笑道:“从前的确缺不得我,如今嘛,却是不一定了,就算我病了,不是还有新奶奶吗?”

小溪疑惑道:“怎么会?白日里老太君的意思,分明是不想让她掌权,这府中权力还在姨娘这里,您何必担忧。”

袁姨娘摇摇头,咬牙愤愤道:“这个女人惯会取巧,老太君和太太对她分明是满心不喜,然而今天只和她说了几句话,她便做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儿,立刻就让人对她的印象不那么坏了。如今这还是第一天,久而久之,你怕她不讨了老太太和太太的欢心去?到那时,这管家之权,她还不是唾手可得?本来她是当家奶奶,管家也是名正言顺的。”

小溪惊讶道:“可是她不说要织锦么?何况她还有厂子,只那些还不够她忙活?竟然还贪心的要管家之权,她忙得过来吗?”

袁姨娘冷哼道:“人还有嫌手中权力多的吗?忙不过来还不容易?只消让爷帮她找几个能干的人手,她又需要管得什么?到那时,我可就真是要被她踩一头了。

哼!如今做低伏小我已经够窝囊,若还要被她踩,我真真不服气了。”

小溪听主子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愣住了,好半晌才担忧道:“那……那姨娘怎么办?”

袁姨娘叹息道:“唉!可怜这么多年,我竟然连个傍身的依靠都没有,若是能有个儿女,老来倒也是有靠,这会儿也不必像个孤魂野鬼似得坐在这儿,只想着那边是洞房花烛,夫妻恩爱,我……我的命好苦啊……”

小溪见她流泪,也是黯然神伤,这里出神半晌,忽然想起什么似得一拍手,兴奋道:“姨娘别着急,奴婢听说,京郊新建了座宝鼎寺,是藏传的佛教,那里高僧是特意来中原布道的,号称有求必应,更带了一尊送子观音,许多人去那里拜佛祈求,都如愿以偿,不如姨娘也找个时间往那里去如何?”

袁姨娘皱眉道:“这么多年,我也不知拜了多少佛烧了多少香,照样什么用都没有,难道几个西域来的和尚就有这样灵验了?”说完却听小溪笑道:“既然都拜了那么多,也不差这一座庙,也许就灵验了呢?不是有句老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也许这些西域来的和尚就真有些门道呢。”

说完见袁姨娘沉默不语,她便又笑道:“说到底,姨娘总是小公爷的人,总有机会为自己诞下一儿半女的。您是没看见这两天刘姑娘的样子,那才真正是怅然若失呢,前儿太太说要给她在京城找一门好亲事,她不但不高兴,回去路上还迎风洒了几滴眼泪,姨娘说,这可是为谁抛得女儿泪呢?”

袁姨娘微微冷笑道:“是啊,一颗女儿芳心,只系在爷的身上。这些年也不知给我使了多少绊子,好像笃定了自己就能做正室奶奶,急着除去我似得,如今忽然就出了这番变故,也难怪受不了。她年纪也不小了,看着吧,没过几天,怕是就要把亲事给定下来了。”

小溪笑道:“可不正是这样说呢,所以姨娘也放宽心,这世上的事情都是说不定的。如今您虽然看着被奶奶压了一头,可手中权力没变,那新奶奶看着也是个温和样儿,就算真是厉害的人,府中还有太太和老太君,断不容她翻了天去,奶奶这里又何必忧虑呢?夜深了,不如早些安歇了吧。”

袁姨娘让心腹丫头这么一安慰,心中也觉顺气了不少,因吹熄烛火上床安息,不提。

第二百八十八章:兴头

阮云丝和苏名溪的故事虽然被当成了现代喜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然而自从她嫁进国公府后,国公府里的所有人就都暗暗警惕上了:没办法,这位新奶奶实在是名声在外,都说她刚强厉害,虽然她说了不管府里的事情,但谁知道那是不是权宜之计,一旦让她寻着了由头,再在府中今天遣退一个明天撵走一个,暗暗培植自己的班底,那简直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此下人们做事都格外的勤谨小心,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位新奶奶似乎真的不管事,每日里除了在老太君和太太面前两次晨昏定省外,其他时间就只在屋中织锦女红,并不管国公府中一点闲事,只是小白少爷和阿峰少爷原本是别院而居,如今却全都被接到水明院里去住了。

原本下人们只以为这是新奶奶笼络小少爷的手段,谁知一个月冷眼看下来,竟不是那么回事儿。小少爷的调皮谁不知道,就连小公爷有时候也拿他没办法的,袁姨娘更不必说,也就是老公爷在家时,这位小祖宗或许还能老实点儿。

谁知那一日,小少爷不知从哪里拿了条小蛇,吓唬身边的小丫头,只把那小丫头吓得哇哇大哭不已,恰好就被奶奶听到了,这位新奶奶把小少爷叫了去,那当真是不假辞色,严厉训斥了一场,还让小少爷在廊下站了半个时辰。

这件事一发生,不但是下人们就连袁姨娘等人也都十分的幸灾乐祸,只想着看一出好戏,谁不知道苏季白小同志那是老太君和刘夫人的命根子,如今阮云丝要立威,竟拿他作法,可不是不长眼睛呢?这只要小白去老祖宗面前哭一哭滚一滚,她这新奶奶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因这些人都等着看笑话,却不想想,若小白真是不服阮云丝他能乖乖在廊下站半个时辰?

小白和阿峰对阮云丝那是从心里真正地敬服,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娘亲的女子简直比娘亲还要厉害,更对他们有着比救命之恩还要大的恩情,因此小白挨了这次训斥,很是老实了几日,让那些等着他去老太君太太面前哭诉撒泼打滚儿的人着实大失所望。

又过了一个月,眼看着就要到端午节了,这一日小白中午下了学,直接来到康老太君的院里,恰好袁姨娘刘夫人苏吟玉等人都在,这小子觉着奇怪,四下里找了一圈,便撅着嘴道:“怎么我娘亲不在呢?老祖宗和祖母姑姑你们都在,怎么偏把我娘亲撇在一边?虽说她不管家里的事,你们也不能就这样晾着她啊。”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苏吟玉拧着他的小脸笑道:“你个小白眼狼,真是有了娘亲就把我们都忘了。谁敢晾着你娘亲?只是她镇日里有事情做,听说还在研究进贡的锦缎花样呢,我们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只是说笑罢了,谁会去打扰她?”

小白这才嘻嘻笑开来,跑到老太君怀里腻着一边得意道:“娘亲说了,今年夏天要给我织一种谁都没穿过的纱料,到时可以用这种纱料做衣服,还有漂亮的花纹。”

刘夫人奇怪道:“纱料做衣服?那岂不是……”她想说都露出来,又觉着有些不雅,因忙住了口,但其他人都已经明白过来。小白却是不太懂,抓着脑袋不明所以地看着祖母于是苏吟玉连忙笑道:“嫂子既然这么说一定是有她的道理,我下午过去一趟和她说一声,也不能厚此薄彼,新衣又岂止是小白这种孩子喜欢?我们难道不喜欢吗?等着吧,今年夏天,定要从她手中抠出几十匹新奇的花样布料。”

袁姨娘忙凑趣笑道:“姑娘且别难为奶奶了,还要给流锦布庄供货呢,何况只凭着奶奶和秀丫头她们手头上的事情,哪里就能织出几十匹?”

康老太君在一旁开口道:“是了,你说到秀丫头,我想起来了,那丫头是许给了扫书吧?怎么就没动静了?扫书那孩子我看着也机灵,这么个闭月羞花的女孩子,他要再耽误几天,谁知又能生出什么是非?”

刘夫人在旁边笑道:“是,这事儿我也问过名溪,他说是因为南哥儿还没娶亲,所以秀丫头想等嫂子进门后再出阁。”

康老太君点点头道:“那个南哥儿就是前两年扫书领着在后花园里遇见的那小哥儿吧?当时我就说那孩子俊秀,如今想来,这秀丫头自己就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坯子,她的哥哥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了,只是怎么一直蹉跎着婚事呢?他容貌不差,如今又是在云丝手底下做一个厂子的管事,不至个媳妇都找不到吧?”

刘夫人笑道:“就是因为管起了京城这个厂子,这厂子是新建的,要忙的事情太多,以至于南哥儿还没空去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前儿我和媳妇说话的时候,她说流锦布庄的五公子有个妹子,今年也有十四岁了,听说亦是才貌双全,五公子很有意将那个妹子许给南哥儿呢,媳妇把南哥儿当做弟弟待,那五公子多精明的生意人,这样亲上加亲的好事儿,他还不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一番话说得康老太君等都笑起来,独有苏吟玉面色苍白,小白本来听着钟南的事儿正入迷,此时忽然开口道:“南哥哥人可好可好了,又能干,长得又好,除了我爹爹,再没人能比得上他唔,为什么要便宜那个五公子呢?姑姑不是还没嫁人吗?”

到底是孩童之语,众人也没想太多,一时间只笑得前仰后合。

刘夫人指着他,摇头笑道:“听听听听,到底是小孩子的话,什么事儿都不懂,长得好,能干,便是天下除了你爹爹之外最好的男人了?你姑姑是什么身份?你那南哥哥又是什么身份?亏你怎么想到的。”

苏吟玉这时候论理就该避出去,袁姨娘在人群中一扫,却发现她神态有异,不由笑吟吟道:“姑娘怎么了?可是有什么心事?”

苏吟玉这才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勉强笑道:“哪有什么心事?我只是说大家只顾着谈论别人的事儿,有这个功夫,不如商量商量端午应该怎么过才好。”

刘夫人笑道:“还能怎么过?不过是那些花样套路,莫非你今年有什么新花样?”说完却见小白跳下老太君的膝盖,高兴道:“说起端午,我想起那年在流花河上看的赛龙舟,可有意思可热闹了,后来有一个村子的船还遇到了鲤鱼结阵,听说领头的鲤鱼足足有一丈多长。”

康老太君惊讶道:“一丈多长的鲤鱼,岂不是要成精了?可见是胡说,哪有这么大的鱼。”说完却见小白认真道:“是要成精了,听说那个鲤鱼结阵就是有讲究的。”他抓耳挠腮想了半晌,却颓然叹气道:“唉!我想不起来了。”

小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有趣的故事,记忆力总是特别好的,小白当然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因为当时看到鲤鱼结阵之后,他就趁着最乱的那会儿跑路了,因此也没听到这鲤鱼结阵的讲究,但这个话题当然不能提起,这小家伙心里可有数儿呢。

不过他这一说,倒让众人都来了兴头,康老太君便坐起身道:“今儿天气和暖,反正也没什么事做,不是说名溪媳妇镇日里都在屋中织锦吗?走,咱们也看看去,午饭吩咐一声,便在她那院里摆,想来她就算厌恶我这个老太婆,也不敢说出来。”

袁姨娘心中猛然翻了一个个儿,心中明白,老太君能说出这番话,就是阮云丝这一个多月的表现让她很满意,所以要进一步考察一下。她心中恨得要命,表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听见刘夫人段如兰苏吟玉苏吟采等都附和,这劝阻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果然,就见众人都笑着站起来,苏吟玉上前扶住老太君的胳膊,嘻嘻笑道:“那是,嫂嫂敢说半个不字儿,我替老祖宗打她。”说完却听刘夫人淡淡道:“你就别这时候逞威风了,当初是谁帮着你哥哥的?那会儿你哥哥还没回来呢,你就敢冲出去对着传旨太监说三道四。”

苏吟玉吐了吐舌头,小声道:“娘,您就别哪壶不开提哪壶了,哥哥可是到如今也感激我呢。是了,也不知道黄明那个家伙怎么样了,哥哥难道就不罚他?”话音刚落,便听老太君笑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人他得了,圣旨也抗了,还想怎么着?一个小公爷,朝廷重臣,难道还和一个没根的人去计较?”

苏吟玉耸了下肩膀,没再说话,却听苏吟采怯怯地起了另一个话头儿,总算把这个揭了过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水明院而来,进了门来到后院,就见门口两个小丫头打着瞌睡,院子里静悄悄的,杨老太君忍不住笑道:“难不成这个时候儿就睡了午觉?这可是奇怪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看锦

说完那两个小丫头大概也觉得不对劲儿,迷迷糊糊睁眼抬头,看见面前这一大群人,不由吓得一声惊叫,然后方慌忙跪拜了下去,另一个拜了拜后急忙掀起帘子,冲里面大声道:“奶奶,老太太太太姑娘们过来了。”

屋里人听到那声惊叫,芳草正走出来想查看怎么回事,听见这句话,不由就打了个激灵,心想坏了,这是奶奶惹了什么事儿,倒把这么多神仙都给弄了来兴师问罪?因连忙奔到门边,陪着笑容拜下去,见杨老太君等人脸上没有怒色,一颗心才放下来,只是又不免有些疑惑。

这时阮云丝和碧秋钟秀等人也早已迎了出来,看见这么大阵仗,阮云丝也是一愣,但随即便满面春风的迎过来笑道:“这是怎么说的?老太太和太太怎么过来了?有什么事,找个丫头过来叫媳妇一声也就是了。”

刘夫人淡淡道:“没什么事,我们在老太太屋里说话,提起你织锦来,左右无事,就过来你这边看看,是了,眼看晌午了,老太太的意思,就把饭也在你这里摆上,你看看安排个屋子吧。”

阮云丝急忙答应,回头对芳草嘱咐了两句,这时杨老太君等人已经进了她的“工作室”,只见偌大一个屋子,就只摆放了几架织机,上面是各种各样的布料。

刘夫人环顾着整间屋子,忽然道:“这怕是把两间房子打通了吧?”

阮云丝笑道:“是,因着织各种布料的织机也都不是一样的,寻常房间摆不下太多,爷就把这两间闲置屋子打通了。”说完见刘夫人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她这才松了口气,扶着老太君来到一架织机前,见她掬起那块锦缎细看,她就忙从身后的染香那里将花镜拿过来,亲自给老太君戴上。

杨老太君戴上花镜,细细端详了一会儿,笑道:“这花纹精美别致,颜色也鲜嫩,看这功夫,是要进贡到宫里的吧?”

阮云丝笑道:“不是,进贡到宫里的,比这个还要费功夫,这是往店里放着卖的,不过确实要比寻常锦缎卖的贵一些。”说完却听杨老太君惊讶道:“是么?我怎么看着这是妆花锦?这样的锦缎也能在店里卖?”

阮云丝笑道:“老祖宗怕是不知道,上一次斗锦大会之后,皇上十分高兴,说民间都能织出这样精美的锦缎,妆花锦之流竟也寻常了,所以现如今妆花锦已经不限制在民间流通,进贡宫中的,自然也有妆花锦,不过也是给宫女们裁衣的了,娘娘们现如今用的锦缎,大多是印染织造的多色锦或者多彩锦。”

苏吟采在旁边忽然道:“我明白了,就是上次斗锦大会上的贵云绸缎庄那种锦缎吧?那的确是非常漂亮的,怎么?难道姐姐的厂子也能织出来?”

“怎么不能?贵云绸缎庄的印染技术,还是在我们之后呢。”阮云丝笑着说完,便对杨老太君和刘夫人道:“这个月的锦缎就要进贡上去,给宫里的标准是最少也要有十色,我特意设计了几种花样,虽然只有五六色,却也漂亮,比现在用的妆花富贵锦好,大概这一两天,南哥儿就能派人送过来,到时候给老祖宗和太太看看。”

杨老太君和刘夫人点点头,阮云丝能想着她们,这令两人心中十分舒服。刘夫人就道:“是了,你说起南哥儿,我听名溪说流锦布庄想和他结亲,可是有这事儿?”

阮云丝笑道:“太太竟连这种事情都知道了?这事儿也就是上次五公子随口一说,我这里忙,南哥儿那里更忙,至今还没问过他的意思。他不比咱们府里的家生子儿,婚事由主子做主,爷的意思也是先问过他再定夺。”

话音刚落,忽听“咦”的一声,接着就听小白笑叫道:“娘,娘,这是不是给我和阿峰哥哥织的那个纱料?啊,好漂亮。”

一句话把众人的好奇心勾起来,都涌了上去,只见一架机子上正挂着半匹浅蓝色的纱,上面是暗纹的竹子花纹,撩起来一看,果然薄如蝉翼一般,老太君便皱眉道:“这样薄的纱固然技艺是好,但如何穿得出去?”

阮云丝笑道:“这纱单独做不成衣服,须得配着这块麻布。”说完众人都是一愣,心想麻布?国公府的主子们谁穿麻布?就是有点脸面地位的下人们也不会穿这个啊。

却见阮云丝让钟秀将麻布拿出来,不一会儿,钟秀捧着一卷布走过来,原来这浅蓝色的麻布竟也是薄薄的一片,不必穿在身上,似乎就能感觉到那份透气清凉。

难得这麻布细腻柔软,杨老太君在胳膊上蹭了蹭,点点头道:“麻料能织出这样儿的布来,也就算是难得了。”

阮云丝笑道:“我弟弟今年种了一种新奇东西,不知老太太太太知不知道,就是山上长得那野絮团儿,他前天来和我说,他种的絮团儿打骨朵了,看来比山上的要大,那絮团儿里的絮,媳妇总觉着手感十分舒服,若是能纺线织布,必然比现在所有的料子都好。”

袁姨娘在一旁笑道:“这有些夸大了吧?再怎么好,难道还能比得上蚕丝?”说完阮云丝也笑道:“即便不能超过,应该也差不了多少。总之现在多说无益,我只是有这么一种强烈的预感,听说乡下人有时候没钱买皮子,冬天又实在冷的没法,就用这个夹在衣服里取暖的。”

杨老太君沉吟着点点头,看向阮云丝淡然道:“你是干这一行的,既说有预感,那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这方面你总比别人要灵敏。若是将来真如你所说,就把咱们家多余那些地给你种这个。”老太太也是老人精一个,虽然她不明白那个絮团儿到底是什么东西,但若真像是阮云丝所说,这东西应该潜藏着巨大的利润,如今风调雨顺,官府粮仓都是满满当当,种粮食的利润并不高,国公府那么多地,是该种点别的。

她这一席话当真让阮云丝又惊又喜,侯府如今还没有能力赎回太多的地,她就有心要推广这棉花也不行。本来还打算着和苏名溪借点钱,让侯府再多赎几亩地回来,却不料老太君这一句话就把她的苦恼给解决了。

当下便忙施礼道:“老祖宗果然这样说,便是疼孙媳妇了,孙媳妇这厢有礼,老祖宗等着看,孙媳必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说完又扶着老太君走到另一架秋香色的薄纱前,笑道:“老祖宗看看,这是孙媳给您和太太织的料子,到时候里面衬上薄麻,夏天穿了透气又凉快,比仿纱缎还好呢。”

一句话说的杨老太君也禁不住笑了,摇头道:“看把你精明的,哦,没有我那句话,这布料想必也就不是给我们的吧?”这还是老太太头一次在阮云丝面前露出笑容,当下阮云丝也没时间感慨,连忙道:“老祖宗别冤枉孙媳,布料这都织了半匹,怎么说孙媳眼里没有长辈?那不是要遭天打雷劈吗?”

杨老太君看看屋中几架织机,不由得奇怪道:“那个粉颜色的应该是给姑娘们的了,难为你想得周全,只是有些奇怪,你们就这几个人,这才几天功夫?就能织这么些料子?”

阮云丝笑道:“不独独是我们几个,这屋里十几个大小丫头,都是心灵手巧的,素日无事,我教了她们,不到几天就上手了。如今我只管定出布料花样,再帮她们把丝线定位了,接着就不怎么用心了呢。”

刘夫人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我就说你们即便长了三头六臂,也难完成这么多料子啊。”说完只见袁姨娘身旁的丫头小溪走进来,恭敬道:“厨房那边已经预备好了,特地来请示老太太和太太,是不是要摆饭了?”

杨老太君点点头,于是袁姨娘就吩咐下去,一众人到了偏厅,用完午饭后又说了会儿话,杨老太君觉着有些困了,自回屋里去了,众人这才散去,独有苏吟玉留了下来。

“怎么了?刚刚我就看你有些蔫蔫的,平日里话最多的人,如今倒是一声也没有了,莫不是哪里不舒服?”阮云丝亲自携了苏吟玉的手来到内室,关切道:“又或是有什么心事?你只管和我说来。”对这个小姑,她是真心感激的,当初圣旨初下,诸事未明,她竟然就有勇气帮自己说话,这份情意她怎能不感动?

“嫂嫂什么时候去流锦布庄?”

却听苏吟玉忽然问了一句无头无尾的话,阮云丝愣了好一会儿,才疑惑道:“我去流锦布庄做什么?如今我这身份?哪里还能说出去就出去?即便有了事,也是南哥儿处理,或者过来和我商量,妹妹怎么想起问这个?”

苏吟玉也愣了一下,吃吃道:“那个……你不是说,要让南哥儿娶流锦布庄少东家的妹妹么?这事儿也不用你亲自出面?”

第二百九十章:意中人

阮云丝忍不住笑道:“这事儿怎么能由我出面?问清楚了南哥儿心意,让扫书过去和五公子说一声,派人上门提亲就是,妹妹怎么……”她说到这里,话音一下子就戛然而止,愣愣看着苏吟玉,结结巴巴问道:“怎么……会……会忽然……想起问……问这个?”

苏吟玉一听见阮云丝这话,心中就知道她有些明白了,不由得又羞又窘,急忙站起身来道:“没……没什么,我……我也困了,回去睡个午觉。”说完一溜烟儿奔出去,等阮云丝追出去的时候,人已经没了影子。

钟秀便奇怪道:“姐姐和三姑娘怎么了?我看三姑娘跑的比兔子还快,莫非是姐姐打趣她了?”

阮云丝眼睛都是直的,呐呐道:“哪里是我打趣她,老天爷,我宁愿是她来打趣我,我的天啊,这可怎么我……我要怎么和名溪说,天啊……”

“奶奶这是怎么了?”

芳草和碧秋从没见阮云丝这哭天抢地似得模样,就算被圣旨赐婚时,也没见过她这个样子啊?三姑娘究竟是说了什么?便把主子吓成了这样?又关小公爷什么事儿?

几个丫鬟的八卦之魂都熊熊燃烧起来,可想也知道,阮云丝怎么可能轻易和她们说这种事,到最后,也只能自己在心里猜测罢了。

阮云丝这一下午都是恍恍惚惚的,直等到傍晚时苏名溪进了家门,听丫头们说奶奶不知道和三姑娘说了什么一下午神思不属,他就连忙来到内室,果然,就见妻子坐在窗前,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也似,不过是走了几步路的功夫,就听她叹了三口气。

“怎么了这是?吟玉从小儿娇生惯养,有时候做事难免任性些,你不用在意回过头来不到一天,她就把自己做过什么事儿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