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上一章:第 94 章
  • 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下一章:第 96 章

“那不行,子吟。”郭慧娘拦住她,“你还没有成亲,不能过去。”

“嫂子,你别担心。姐夫家里没有长辈,哥哥又是男人,肯定不方便,我过去看看,帮着安排一下。我可是什么都见识过的,不会被吓住。”林子吟安慰他们,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

老爷子和郭慧娘一愣,随即想到子吟是常常到王爷庄子那座医学实验室里观看过的,死人受伤的人,她不知道见识过多少。

而且她说的有道理,吴大友家里没有长辈在,子歌生的又是头胎,他们还真的不放心。要是有子吟在那边照看着,他们的心也能安稳一些。

“都怨我。”郭慧娘有些自责。按理说,子歌生产,她这个做长嫂的应该到场,帮着忙里忙外才对,可?她低头看着自己的大肚子有些无奈了。

她倒不是怕辛苦,只是她也快要到生产的日子了,挺着这么大的肚子过去,只怕不能帮忙,反而会成了累赘。

“去吧。”老爷子终于发话。

“我陪她一起过去。”楚随风立刻开口。

老爷子差异地看了他一眼,不过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去吧,有王爷护着,我就更放心了。”

林子吟噗嗤笑出声,老爷子和楚随风他们立刻将目光对准了她。

“没什么,赶紧走吧。”林子吟脸一红,然后赶紧往门外走去。刚才她之所以笑,是因为觉得老爷子说的话好似将楚随风当成了镇宅的大神一般。

“笑什么?”走到门外,楚随风和并肩走,终于忍不住低声追问。

“我什么时候笑过?”林子吟才不愿意告诉他缘由了,听到他追问立刻打岔。

“刚才。”楚随风一边和她说笑,一边却注意留心脚下,伸出胳膊将她护在怀里。

姿势太暧昧,巧儿在背后很纠结,想着要不要过去提醒一下姑娘。要是被村子里人瞧见了,少不得又要说姑娘的闲话。

崔朵儿却满心欢天喜地,这丫头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她看到陵王对林子吟好,就直接为林子吟能找到一个好夫婿而感到高兴了。

从一等人则离得有些远,眼神也不敢瞄过去,作为好侍卫好下人,肯定是不会打扰主子的好事。

就是红缨和绿萝,都离得远远的。她们两个都是机灵有眼色的人,姑娘没有生气,自然她们是不用过去做坏人了。

“刚才就是想安慰爷爷。”林子吟还在和楚随风打嘴仗。

“学坏了。”

“谁坏了?”

“你。”

吵吵闹闹之间,不大一会儿,他们就到了吴大友家。

吴大友家的院子当初还是林子吟盖上的,所以和林家的主宅并不是太远。等两个人到的时候,发现这边人还挺多的。

不仅张氏、尉氏在,就是林家的乔氏崔大的也在,就是村子里也来了好几个有过生产经验的女人。

“王爷。”林长书和吴大友就在后院中的前厅,看到他们过来,林长书赶紧过来给楚随风行礼。

“大哥客气了。”楚随风托起他,不让他行礼,“大姐怎么样呢?”

“还没有生,稳婆和许丹华都在里面。”林长苏回答。

而吴大友则有些慌乱,连楚随风来了,他都急的忘记了要行礼。整个人伸长了脖子往屋子里那边看去。

“我过去看看。”林子吟说。

楚随风微微皱起了眉头。

“你不能进去。”林长书则直接拦住了她。

“没事,我不是孩子。”林子吟笑着安慰大家,然后转身带着巧儿往屋子里走去。

张氏等人正准备热水什么的,屋子里有稳婆,也有郎中在,她们在外面也只是锦上添花,干着急而已。

“姑娘。”许郎中看到她过来,赶紧站起来行礼。

“辛苦了。”林子吟点点头。

张氏等人看到她直接往屋子里走,想拦住她。可转眼又看到楚随风、吴大友和林长书也追随而来,于是一个个都干脆地闭上了嘴巴。

屋子里,林子歌抱着肚子叫的特别厉害,她是头胎,孩子一时半会儿根本生不出来。

“怎么样?”林子吟进去的时候,看到她满头大汗,有些担忧地问。

“回姑娘的话,大小姐的胎位很顺,没有危险,肯定是顺产。这会儿疼痛是正常的反应。”稳婆回答。而另一个稳婆和许丹华则守着子歌。

“你怎么进来呢?”忍过了一阵疼痛,子歌吃惊地发现林子吟居然进来了,“你还没有成亲。”

“没事,姐姐。加把劲,你和孩子都很健康,胎位又正,忍过这阵,很快就能看到孩子了。”子吟上前俯下身体给她鼓励。

“好。”子歌用力点点头,愣是将眼中的泪水给逼回去了。她虽然没有爹娘,可还有一堆爱护她的亲人在,她一定不会有事!

疼痛再一次来临,林子歌没有再哭喊,她咬着牙按照稳婆的要求去用力。

“怎么会这样,这么多的血水。”吴大友站在门外看到一盆接着一盆的血水往外端,腿都在发软。

林长书也怕,不过他已经有孩子了,对这种场景心里比吴大友有经验,“不会有事,很快就能见到他们母子了。”

楚随风好奇地看着乔氏等人忙碌,心里感叹女人生孩子的不容易。如果是他看到子吟出现这种情景,肯定比吴大友还要担心。

“哇。”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叫让屋外的所有人激动起来。

“恭喜姑爷,大小姐生了,生了一个小小姐。”乔氏出来报喜。她有些担忧地看着吴大友,生怕大姑爷不高兴。男人自然喜欢的都是男孩子。

“恭喜。”

“恭喜,大友,你当爹了。”

张氏等人纷纷上来祝贺。

当爹了,对呀,吴大友从石化状态中清醒过来,高兴地哧溜进了屋子。

“姑爷。”崔大家的等人吃了一惊,想阻拦住他。

“让他进去看看也好。姐姐为他可是受了不少罪。”林子吟说。在现代,女人生孩子,男人是一定要陪在身边的,哪里像古代,认为女人生孩子晦气,男人都不沾边,也不知道生下的孩子为什么还要跟他们姓?

一阵炮竹响起,向村里人宣告着又有一条小生命来到了世上。

“是女孩子,你不会嫌弃吧?”由于一直坚持练武,子歌的体质比较好,她这会儿只是感觉有些累,却没有累得睡过去。

在她虎视眈眈地注视下,吴大友一直笑眯眯地,“女娃子好,闺女贴心。是咱的孩子,都稀罕着了。”

子歌听了,总算是满意了。生了女孩,她虽然喜欢,却有些担忧大友有什么想法,毕竟吴大友家里只剩下他这根独苗,想要传宗接代也在情理之中。

吴大友心细,看到她微微松口气的模样,顿时心疼不已,“不用担心,我真的很喜欢孩子,就是以后生的都是女孩子,我也都喜欢。你辛苦了。”

情话不在乎有多动听,听着顺耳即可。

子歌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呆子。”

“我啥都没有,就有一声力气。你不嫌弃我,我已经很高兴了。有了你,对了,现在还有孩子,我心里才踏实,终于不再是一个人,家也像个家了。”吴大友用手指抹去子歌眼角的泪水,“王爷下了那么多的聘礼,我没能耐…”

嘴一下子被子歌用手堵住了,“只要你心里有家,有我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虽然房子是子吟盖的,可你也是出了力气的。你要是再提,小心妹妹听到了恼你。”

吴大友用力点点头。

“各位回去休息吧,辛苦了。”屋外,林子吟已经让人打赏了稳婆和许丹华,虽然稳婆和许丹华都是林家医馆里的人,但给喜钱是规矩。

稳婆和许丹华接过厚厚的荷包,高兴极了,许郎中也得了一份,跟着孙女走了。

“劳烦各位婶子、大娘、嫂子了。过几天过来吃喜宴,到时候一定要多喝两杯。”林子吟又感谢了一圈。

“客气啥,这是做婶子应该做的。”张氏笑着回应。

“喜酒到时候肯定要多喝一杯的,高兴啊。”白大娘也笑着回答。

正说着,三更时间到了,于是大家都纷纷散去了。

“以后,生一个孩子即可。”回去的路上,楚随风悄悄地在她的耳边说。

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想着生孩子了,林子吟脸色一红,有些心虚地看着前方的林长书。

楚随风将往自己的怀里又带了带,“女人生孩子太痛苦了。”

林子吟一下子明白他的意思,原来这家伙被吓住了。不过听到他这么一说,林子吟的心情也飞扬起来。有人愿意为你考虑,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她乖乖地任由着楚随风搂着她往前走,从一等人耳力好,早就听到楚随风说的话,他们见到王爷居然也会说情话,个个在夜色中都偷偷的咧着嘴巴笑起来了。

马志才进城后有些不顺利,他在城里转了半天,却没有看到联系的人。

他可是早就放出了鸽子,就等着有人过来和他联系了。

转了一天以后,他干脆还是在原先住的客栈定了房间等着了。

这一等,三天就过去了。要知道他兜里的银子不多,根本不够他在京城里消耗的,三天时间,等的他心急火燎。可二叔马二郎和那些乔装打扮地鞑子好似消失一般,根本就看不到一个人影。

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马二郎他们终于出现了。

“什么事情,说吧。”马二郎将他带进了天字房,然后警惕地关上了门。

“我没有银子。”马志才却没有直接禀报重要的情报,而是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找死。”大胡子鞑子一伸手捏住了马志才的脖子。

马二郎大惊,却不能不救自己的侄子,“大人,息怒、息怒,他这是魔障,胡说八道了。”

大胡子脸色难看,手上的劲道却没有松懈一点儿。其余的几个鞑子脸色也十分难看,这些年来,他们还从来没有被人要挟过,眼前这个瘦鸡仔居然胆大包天,上来就敢威胁他们。

他真的认为离开他这个杂碎,什么事情就办不成了吗?

“志才,赶紧给大人道歉。”转头,马二郎又心急如焚地训斥马志才,还偷偷地给马志才使眼色。

马志才脸色都憋青了,嘴上却很硬气,“没有银子,我也死路一条。”

好小子!几个鞑子脸色更加难看了。

马二郎恨不得给他一巴掌打醒他,眼看着都要没命了,这小子居然脑子里只想着银子。

“放开他。”一个年轻人开口。

大胡子狠狠地瞪了马志才一眼,然后松开了手。

马志才得到自由,用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张大嘴的死鱼模样,看得几个鞑子直皱眉头。

“只要你给出的信息足够有用,银子不是问题。”年轻人阴沉着脸看着他,慢条斯理地开口。

马志才心里暗喜,自己赌对了。“信息自然有用。大人,也别怨我贪心,小人是实在没有法子才贸然开口。小人得罪了北地未来的王妃,要是没有银子,以后怎么生活?”

北地有王妃?几个鞑子心里一惊,以前的情报中好像并没有这号人物。陵王的王妃会是谁?

几个鞑子猜想,将丰城内适龄的世族家嫡女在脑子里都过了一遍。

不够,这个消息并没有让他们上心。

马志才心里冷笑,不上心才好,等会儿听了他的话,才会感到震撼。

“别废话。”大胡子脾气不好,呵斥了马志才,显然不想听无关紧要的话。

“陵王要娶的王妃是十里村的一个村姑。”马志才笑眯眯地回答,脸上已经平静了很多,他可以料到等会儿自己带去的消息会有多么重要。

“村姑?”年轻人的鞑子果然好奇起来。

“大人,这小子不老实,老是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鞑子崇尚武力,大胡子根本看起前软骨头的马志才。

“继续说。”年轻人不愧是几个鞑子中的首领,很快就意识到马志才将要说出重要的情报。

“那个村姑叫林子吟。”马志才舔舔嘴唇慢吞吞说,一点儿都不着急。

“什么?林子吟成了王妃?”吃惊地是马二郎。

几个鞑子瞪了大惊小怪的马二郎一眼,马二郎立刻不敢吭声了。

“林子吟本领了得,在十里村开了许多作坊。”马志才这小子的确不是好东西,重要的东西不一口气说出来,而是慢吞吞往外倒。

“大人,这小子太不老实。”大胡子气的要死。他们是打探陵王对军队的部署的,而不是听这个死小白脸八卦的。

“继续说。”年轻鞑子也有些不耐烦了。

马志才见好就好,“大人别小看了那个女人,她在庄子里成功种植出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玉米是一种新的粮食,高产而且好吃,甚至比小麦还要重要。陵王和定安寺在她的带动下,三家联手已经种植出了好几千亩的水稻,玉米也足有好几千亩,就是小麦,估计也有上千亩。大豆等还除此之外,听说来年的时候,北地所有农户都将种植水稻和玉米了。”

------题外话------

首先为大家推荐一下好友妖娆小桃的《穿越之农家医媳》,种田文哟。

感谢x370176098mj 送了1朵鲜花

[2016—05—27]xiyanaita 送了1朵鲜花

[2016—05—27]晴零之夜 送了1朵鲜花xiaoxiao1969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7]xiaoxiao1969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7]42542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7]xiyanaita 投了1票(5热度)

[2016—05—27]窝是可耐滴雪娃 送了2朵鲜花

第128章 战争起

“什么?”几个鞑子都吃惊地叫起来。

特别是中间的那个年轻人更是有些坐立不安,作为北国的探子,他们很清楚马志才带来的消息有多么重要。这么多年来,他们在北地打探消息,向来只是重视陵王的军队动向,以及北地的一些重要策略,却从来没有关注过北地的种植。

因为谁都知道,北地的土地有多么地贫乏。这么多年来,就是北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在农业上取得成就,可那么多人又有谁成功呢?

现在,北地出了一个女人将水稻和小麦种植成功了不说,居然还成功种植另一种庄稼?

他们太大意了!农业的发达预示着陵王以后再也不怕缺少粮草了。

而粮草则是战争的后备,往年,北地的军士缺衣少食,所以他们北国攻打的时候,省心不少。可现在陵王拥有大量的粮草以后,他们可要被动很多。

马志才观察了几个鞑子变化多端的神色,心里更加冷笑起来,哼,看不起他?这会儿知道焦急了吧。

“林子吟不仅帮着楚随风种植庄稼,而且还为楚随风带去了很多的银子。”他继续煽风点火,恨不得眼前的几个鞑子立刻滚回北国,然后带着军队将楚随风给灭了。

只要陵王一死,那么林子吟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她还是个商人?”大胡子不屑地追问。别说在北地,就是在北国,商人也同样被人瞧不起。没想到陵王,这个北地的战神,居然愿意娶一个商女作为王妃。

几个鞑子都搞不清楚楚随风到底在想什么。

“据我所知,你们北国靠近边境的地方,羊毛没少被收购而来。”马志才继续说,他观察到了几个鞑子脸上的表情,知道他们对自己所说的话题十分有兴趣。

“你们的羊毛卖得价格低,到了林子吟的手里经过她捣鼓一下,价格可是要翻上几番。现在不仅大秦各州需要这种羊毛线,就是周边的国家,甚至再远一些的西域商人,也愿意购买林家这边的羊毛线。因为这些羊毛线颜色多、好,最重要的还不扎人。如果要买林家用羊毛线编好的毯子和毛衣,价格是更往上窜。”马志才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态,在提到林家作坊生意的时候,他居然隐隐有些得意。

或许这是骨子里作为十里村人的自豪在作怪。

“除此之外,北地种植的大豆,本来是军队的主要粮食,但是现在经过作坊的加工,已经变成了豆奶,对了,我们北地很多地方也尝试着饲养了你们的牛羊,林子吟还将牛奶做成了奶粉卖到各处,听说那种奶粉是小孩子最喜欢的食物。价格很高。”马志才尽力往深处去刺激几个鞑子。

“奶粉?”这个词很新鲜,“出去买一些回来。”

年轻的鞑子正色起来,如果是真的话,陵王认定的王妃可就厉害了。

北地出了一个新的厉害人物,对于他们北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毕竟有钱有粮食才能打好仗。

“我这就出去。”一个魁梧的汉子主动答应,人匆匆地出去了。

“这是一百两银子,你继续留意村里子那个未来王妃的动向。”年轻鞑子让手下丢了一百两的银票给马志才,“以后你每隔十天就在这个客栈天字号住着,我们会安排人手过来。你有什么消息也可以立刻传递给我们。”

他严厉地看着马志才,眼神中有浓浓的警告。

“是,大人。”轻而易举就有一百两的银票到手,马志才有些兴奋,他对年轻的鞑子态度变得恭敬很多。

马二郎有些羡慕地看着马志才,他这个侄儿来银子比他快多了,想他在北国混了一年多,才攒下那么一点儿银子,果然是读书人,脑子真够好使的。

“下去吧。”年轻的鞑子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马志才神态自若,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慌张。

“大人,告辞。”他低着头,状似很恭敬地转身离开。

“有时候自作聪明会死得很快。”就在他一只脚要迈出房门的时候,年轻的鞑子好似无意地轻声说了一句。

马志才脚步一顿,年轻的鞑子满意地眯起了眼睛。

马志才继续往外走,马二郎站在鞑子中间,一步也不敢乱动。

“你这个侄子很不错,去吧,你离家也够久的了,这些银子拿回去好了。”年轻的鞑子丢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出去。

“多谢大人。”马二郎马上跪下来谢恩,然后看到鞑子点点头,这才收拾起银票,急急忙忙出去了。

“大人?”等马二郎也走远了,屋子里大人全都紧张地看着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