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丁小桥也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把剩下的那些菌子全部都交给卢兴业呢?如果放在她自己的手里,或许能碰运气卖个更高的价格,可是他们家身处的地理位置实在太偏远了,想要再找到一个识货的大户来买她手里面的菌子实在有些不太可能,可是一次性全部卖给卢兴业的话,说实在的她的心里多少有点不甘心,总觉得好像连选择都没有一样。

可是,现在的她,现在的菌子这些规模确实好没有什么太大的选择,她有点不喜欢这样的感觉,不过,喜欢不喜欢跟最后做出的决定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丁小桥从来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当她做出了决定之后便不会再瞻前顾后了,想到这里,她抬起了头,看向了卢兴业道:“那么,卢东家要出什么价格?”

“你开价格。”卢兴业很是豪气,并没有像是何亮一样斤斤计较的谈论价格,这大概就是老板跟打工者之间的不同吧。

看着卢兴业这样豪气的决定,丁小桥心里也好受了不少。

她说:“我们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既然卢东家让我开价,那我就不客气了。只是请卢东家放心,我自然不会多要你价钱。”

卢兴业点头,这也是他确认丁小桥的人品不是那种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人才能这么大方的说,如果换一个人,他是一定不会这么放心的了。

“我现在给你的菌子总共是八种,分别是鸡枞、铜绿菌、见手青、黄牛肝、虎掌菌、干巴菌、羊肚菌还有松茸。这其实已经是我手里菌子的大部分了,我现在手里手里剩下的便是扫把菌、青头菌、鸡油菌、喇叭菌、猴头菇、老人头、竹荪这几种了。”丁小桥让丁小楼和丁五郎去粮仓里将这几种菌子的干货一样都拿了一点来,然后将他们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炕上,慢慢的介绍道。

卢兴业已经激动的站了起来,他快走了两步,走到了炕边,地下了头,一边细细的观看着那些菌子,一边伸手依次拿出那些干货凑到鼻尖闻了起来,他顺便向丁小桥详细的问了这些菌子的属性以及各种的菌子的产量。最后,他一拍巴掌道:“好,好极了!丁小姑娘,你可真的是我们赛百味的大恩人啊!”

丁小桥可不想居这个功,连忙说:“我不过是做生意,既然卢东家有兴趣将这些干货都收走,那么我也免得占着粮仓不是?”

卢兴业自然是听出来了丁小桥不太愿意跟他走得那么近乎,他也并不在意,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收到这些菌子就已经最大的收获了。于是他问道:“这些菌子的价格怎么算?”

其实这些菌子中,产量最少的就是松茸、干巴菌、羊肚菌、竹荪、猴头菇和虎掌菌了,其他的都还算是普遍,所以这几种菌子的价格相对来说是最贵的。既然松茸已经定下了十两银子一斤,跟它差不多的竹荪和猴头菇便也一样是这个价格,至于干巴菌、羊肚菌、虎掌菌都是四两银子一斤,鸡枞和老人头是三两银子一斤,剩下的便都算的是一两五钱银子一斤。

虽然丁小桥家里面从夏天开始就收集了不少的菌子,不过,一烘干之后还真是没有多少。

松茸二十七斤,他们自己家留下了七斤,剩下的给了卢兴业,这边是二百两银子。竹荪和猴头菇因为味道鲜美,被一家人吃了不少了,一样只匀出来了十斤,这又是二百两银子,而干巴菌、羊肚菌、和虎掌菌除了自家留下的,总共是剩下了一百二十斤,这就是四百八十两银子,鸡枞因为味道最好,已经被家里几个孩子吃得所剩无几了,便没有给卢兴业,倒是老人头剩下了五十斤,这是一百五十两,最后那些零零碎碎的也凑了二百斤,这一算又是三百两银子。

等到卢兴业的小厮们将丁小桥家的粮仓搬得差不多空了,他们的手里也多了几张轻飘飘的银票。这总共是一千三百三十两银子,其中,一千两的银票一张,一百两的银票三张,还有五两的银锭子六个。

一直目送了卢兴业一行人走得老远了,一家人都没有回过神来。

包括丁小桥同样是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的感觉。

按道理说,他们家也算是看过大钱的了,否则那十多亩的地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可是,现在手里的这些钱给他们的感觉,跟当时那些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毕竟原来那些钱是他们左一笔生意,又一笔生意,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的,可是现在这些钱,就好像是天上忽然落下了一个大馅饼,就这样砸在了他们的头上,简直是连缓冲的过程都没有。

这让一家人简直一下子都失去了东南西北了。

那天晚上睡得最好的大概要数丁小桥了,虽然这笔钱非常的大,但是也没有超出她最开始的心理预期,所以她算是得偿所愿,这一觉睡得分外的安稳,而除了丁小桥的其他人,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态了,特别是米氏,这一晚上基本就没有睡,才刚刚合上了眼睛就梦见有人来抢银子,便又一个轱辘坐了起来,四处检查一番。

弄得丁修节忍不住叹息:“这才多少钱啊,你就这般样子,要是以后我们的钱越来越多你还过不过了!”

第180章 归来

在被一千多两的银子轰炸了几天之后,一家人总算稍微的淡定了一点,不在那么战战兢兢的了,不过米氏习惯的还是不那么好,有时候家里有点风吹草动的,她就立刻神经过敏的跑到了丁小桥藏钱的地方去看看那些银票安全不,弄得丁小桥忍不住叹息:“娘啊,你表现的这么明显,就算是别人不知道我们家有钱,被你这么神经兮兮的弄得,人家也猜到我们家有钱了。”

米氏听了这话,越发的难捱了几天之后,她终于淡定了,丁小桥问她为什么淡定了,她说:“我梦见我们家又变穷了,睁开眼睛一看,还是这个穷家,我就估计这有钱的事是做梦吧。然后我就真的当它是做梦了。”

这,这也可以?

这样的日子过了大约半个来月,米林回来了。他没有回下河村的米家倒是先过来了这边。

对于米林的回来,每个人都是相当高兴的,特别是米氏,拿出了一套早就为他做好的棉袄,米林当下就试了试,很是合身,他笑得开心极了,道:“这都多少年了,没人给做新衣裳,还是我姐惦记着我。”

米氏一听,心酸得不行,他们也是命不好,摊上了个那样的爹娘,别说她们这些闺女是不当人看,就连这家里的一个小子也苦得很。

丁修节见米氏的眼圈红了,连忙接过了话笑着说:“那你快点找个媳妇,就年年就有人给你做衣服了,别老连累我媳妇给你做衣服!”

米林哈哈的笑了起来:“姐夫,你可真是小气。”

米氏也娇嗔的瞪了丁修节一眼,一边给米林整理着袄子一边说:“你姐夫有句话可没说错,翻过年你都十八了,该找个人心疼心疼你了。”

“姐,我这不是攒钱呢嘛,不然这一趟趟的干嘛啊。”米林对着米氏的铜镜子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转过头说:“精神不?”

“精神。”米氏点点头,她看了丁修节一眼,丁修节便明白她的意思,冲着她点点头。于是米氏说:“林子啊,你这么一趟一趟得攒到什么时候啊,姐这里还有点钱,你先拿去娶个媳妇吧……”

“姐,这怎么能行!我这么大个汉子,放下去也得几尺长呢,没听说娶媳妇还要姐姐出钱的。”米林一点都不在意的摆摆手,他看了看米氏那担心的眼神,便想了想说:“你们才分家,这日子正是开始往好了过的时候,就别操心你兄弟了,你兄弟现在可是一个人过得逍遥的很。”

“林子,姐现在有点钱,给你盖个棚子,弄点薄地是不成问题的,你就别跟我客气了。”米氏越见米林这样推辞就越是心里不舒服。这按道理,米家就两个儿子,这讨媳妇的事情,是应该老米夫妇来解决的,可是对于老米夫妇,好像只有大儿子米森才是他们的亲骨肉,其他的儿女就跟捡的一样,除了伸手要钱外,他们是根本想不起来的。更不要说让他们掏出钱来给米林置办婚事了。

米氏家四个姐妹,两个兄弟,除了老大是跟老米夫妇在下河村过舒坦日子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就没有一个好的。

米氏是二姐,嫁给了丁修节,现在才算是安定了下来,而米家大姐,早就在她十五岁那年被老米夫妇卖给了一个脚夫,找不到了,米家三姐嫁到了距离云通镇几百里远的一个小乡下去了,也再也没有见过,米家四姐更是已经死了。剩下一个米林,也早早的就被老米夫妇给他从家里分了出来,现在只能自己跟着镖局讨口饭吃。

米林看着米氏,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姐,你不能这么做,就算你有钱你也得藏紧了,你要是稍稍露一点出来,那家里的人就跟苍蝇见到了血一样了。他们是知道我有多少底子的,你这样贸贸然给我了钱让我娶媳妇,要让他们知道了,我不消停便算了,只怕你也没有消停日子了。”

丁修节多少也是知道米家的那老两口的,比起张氏来还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因为有这么两个人,米氏自从出嫁之后除了回门的时候回去过,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不过,不能因为怕被狗咬就不走路吧,他很是理解米氏和米林,大概是年轻的时候被折腾怕了,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原来他不在家也就算了,现在他在家了,他可不能让别人再这么欺负到自己家里人头上来。于是,他直接拍板定了这事:“行了,林子,别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了。现在你家就只有你这一个儿子了,你姐天天就挂心着你,你要是再不给她安安心啊,你姐都要跟着你去了。”

米氏自然是不可能跟米林去的,不过,这米林一走,她跟着担心那倒是必然的。现在听了丁修节的话,她也跟着帮腔,两口子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将米林的婚事给大包大揽了下来。

米林被弄得没办法,最后只能同意。

丁小桥坐在一边笑:“小舅舅,你要给我们找个什么样的小舅妈?”

这古代的年轻人就是脸皮薄,这么单纯的问话,也让米林这个见识了不少风雨的汉子,羞红了脸。最后还是他拿出了专门给丁小桥带的礼物,才算是堵住了丁小桥的嘴。

在上一次米林回来的时候讲了不少关于康国的风土人情,这让丁小桥大大的感叹了康国的农业真是发达,栽种的农产品真是丰富,而米林便将这样的话都给记在了心上,这次去了康国,可是很用心的买了不少的农产品的种子,全部都是庆国没有的。

丁小桥看着这些种子,听着米林一样一样的介绍,实在是对于康国那位穿越过来的大人物报以了五体投地的崇拜!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大力推广,很多高产的粮食在康国已经相当普遍了,比如土豆、比如玉米,这些东西可是给康国的国库的充盈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她看着自己手中的这些种子,激动得眼睛都冒起了金光。

第181章 种子

听着米林这样的介绍,丁修节和米氏也来了兴致,丁修节抓起了一把玉米种子,看了看那金黄的颗粒说:“这东西居然能一亩长出一千斤以上?”

“可不是咋地!”米林小心翼翼的拿着那一小包种子说:“这个玉米种子和那个土豆种子在康国都是不允许带出国境的。我可是花了不少的工夫才带出来了这么一点,当时那个情况……”他一边说一边啧啧的摇摇头,虽然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可是也能猜出来,当时的状况一定是十分凶险的。

“为什么不让带出国境啊?这么好的种子怎么就不让带出来呢?”米氏很是奇怪,她珍惜的抚摸着那金黄色玉米种子,实在惊叹于这样小小的种子居然能收获一千多斤的亩产,所以对于康国不让将这种子带出国境的事情,相当不能够理解。

米林说:“康国是个很富的国家,他们国家的土地可比我们多多了,又到处都是平原,在种上这样的种子,他们的国库就有很多粮食,粮食多就不怕打仗啊,至少粮草多啊。”说着他想了想,这个问题还是问丁修节最清楚,于是他问:“姐夫,是不是这个道理?”

“嗯,这个打仗打到最后就是拼哪个国家有钱,哪个国家有粮食。他们能有这样的粮食,自然不愿意别的国家有,不然各个国家都有了,他们国家的优势就不存在了。”丁修节倒是早就想到了康国这么做的用意。

米氏不免皱眉叹息:“这康国的皇帝可真不是东西,怕别的国家超过自己就宁愿别的国家的老百姓饿死吗?”大人们在讨论着国事,小孩子们更多的注意力就在这些种子的果实上了。

丁七郎说:“这个玉米好吃吗?这个土豆的味道又如何呢?”

丁小桥倒是很想告诉他这两种农作物不但高产,而且味道非常好,可是,她不能,她只能眼巴巴的装出了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说:“我也很想知道。”

丁五郎说:“你们怎么就想着吃!”

丁小楼说:“大哥,你不想着吃,那你别老摸那土豆啊!”

对于孩子们的讨论,很快就引起了大人们的注意,米林哈哈的笑着,他轻轻抚摸着丁小桥和丁七郎的脑袋说:“这回小舅舅过去康国的时候还正好赶上了他们丰收,可真是好好的尝了尝这两种东西,这个味道啊,真是不错。”他拿起了玉米说:“这个嫩的时候可以煮着吃,那叫一个甜,老了呢晒干了把上面的米粒扒拉下来,磨成了面,用来做成馒头、窝窝、还可以烙饼子,还可以煮成粥,那个味道,叫做一个好。”

接着,他又拿起了那个土豆说:“这个别看挖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不好看,一个个跟泥坨子一样,可是,一旦做出来,那个滋味……”说着,米粒眯起了眼睛,似乎在回味土豆的味道:“这个可以用来煮了当主食吃,也可以用来做菜,炒啊,煮啊、炖啊、对了对了,用这个来炖红烧肉,那个味道,说起来,小舅舅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米林不愧是走南闯北的,他一边说话的时候一边用着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有丰富的各种语气,这么一形容,弄得四个孩子口水都要下来了,特别是丁小桥,她可是原来真正尝试过这些东西的味道的,随着米林一边说,她就一边回忆当时的生活,那口水都快泛滥成黄河了。

坏心眼的望着四个孩子那馋模样,米林跟丁修节夫妇笑得前仰后合。

丁小桥馋了一阵子,忽然想起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她可是记得这个土豆和玉米都是要育种的,要是就这么直接种下去,百分百就死了,可是她不能这么直接说,她得让米林说。于是她问道:“那舅舅,明年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把这个种子直接栽到地里就可以长出来你说的这些好吃的了!”

米林摆摆手:“哪有这么容易,你们想,这东西这么高的产量,谁不想着夹带一点回来啊,就算是那么多人守着,也一样有我这样的人夹私带回来的。不过为什么除了康国就没有人种出来呢?这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种子按照普通的方法是种不出来的。”

“那你还给我们带回来,这不是眼馋我们嘛!”米氏着急了。

丁修节却笑:“看你着急的,你看看那林子那得意的样子,他肯定是知道了这种子该怎么种啊。”

米林也笑:“果然还是我姐夫了解我!”

米氏这才放下心来,她瞪了米林一眼:“你这个人,都多大了,说话还说半截,难道这么逗你姐就好玩啊!”

丁小桥的心也放了下来,她一开始也怕米林也不会这育种的办法,那么她少不得又要弄出许多瞎话来了。现在米林既然会育种,那颗真是太好了。随后一个主意在她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刚才米氏因为担心米林的样子她是看在了眼中,虽然她只见过米林两次,可是从别的弟兄姐妹嘴里她早已得知,米林可是唯一对于他们家照顾的米氏的娘家人,所以家里的孩子对他都非常的亲,所以,在米氏担忧这个弟弟的时候,她觉得得想个办法好好的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米林是不想占米氏便宜的,可是米氏又不愿意米林继续的走镖,毕竟那太危险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一个折中的办法,这个办法既可以解决米林不想占米氏便宜的想法,又能将米林留在云通镇,免了米氏的担心。

她正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法子呢,这个法子就从天上掉了下来。

于是她拍着巴掌笑道:“哎呀,小舅舅会种玉米和土豆啊,爹,你快点请小舅舅帮我们种玉米和土豆,我好想吃……”

装萝莉什么的,次数装得多了也就不在意什么丢人不丢人了。

这个话丁小桥像是无意之中说出来的一般,可是停在了丁修节和米氏的耳朵里,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丁修节立刻拍了一下大腿:“哎呀!我有了办法!”

第182章 新盖

其实丁修节想到的也不是什么多了不起的法子,米林是一个很有骨气的汉子,所以并不愿意姐姐姐夫直接拿钱给他,看他刚才那答应的样子就知道不过是表面上让米氏舒服点才勉强答应的,根本就没有往心里面去。可是米氏和丁修节是真的想帮助一下米林,所以,现在最好的法子就是丁修节他们出钱,请米林来帮忙育苗和栽种这两种新的庄稼。

丁修节将这个法子说了之后,米林便有了兴致:“付钱就算了,姐,我帮你把这些粮食种出来好了。”

这样的提议米氏和丁修节当然是不愿意的,连连摇头道:“林子,这不是我们照顾你,而是我们家的规矩。”说着便将那请丁风儿还有丁修义一家腌猪腿、做手链还有采菌子也要按天按量发工钱的事情说了:“你看,这是对谁都一样的,并不是我照顾你,这事儿我们这里只有你能做,当然是要辛苦你了,自然也是要付钱的。”

米林听了米氏和丁修节这么说了多少还是有些犹豫,毕竟丁风儿和丁修义都是丁家的人,而他是米氏的弟弟,对于丁家人来说他可是外人。

丁小桥见米林还是犹豫不决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于是笑着说:“舅舅,不要说你了,就连我们帮着干活都是可以拿钱的,还有,我们家做不了的活还要拿到外面去请人做也是要付钱的,这又没有什么错,你犹豫个什么劲啊!”

米林其实心里面还是很放不下的,不过听到丁小桥已经将话都说到了这里了,他便下了下决心,看着丁小桥小心翼翼的问:“那我就试试?”

“当然要试试!”

事情便这么说定了,不过现在并不是育种的好时候,现在天气太冷,育苗的成活率不是很高,于是便说定了过了年米林就去辞掉镖局的活计,专心的到丁修节这里来育苗。

就这样,米林又在上河村住了两天,等到天晴开了,就趁着好天气回下河村的米家去了。

送走了米林,两口子坐在炕头商量着,“开春了,林子要过来育苗,这家里可住不下,要不是,再盖一间房子吧?”

丁修节想想看,确实是现在家里面就只有两间房子,只有一家人的话,怎么都可以挤,可是要再加上一个米林可是怎么都住不下了。于是他点点头:“院子里的位置也不大,只有挨着粮仓那里,不如就再盖上三间耳房吧。”

这确实是丁修节家院子里唯一可以盖房子的地方了,这边是粮仓,平日里打扫得很干净,不比另外一边,那就是猪圈、鸡窝还有后院。

“快要过年了,今天就去找人吧,这地都冻上了,今天晚上就把火烧了,明天就能动工,多找些人,几天就能弄好。”米氏将已经发涩的针尖在头皮上刮了几下之后,才觉得刺绣的时候又顺利了一点。

丁修节表示同意:“一会儿我就是去找人,顺便到路安那里去买一点瓦片,把这屋子的瓦给换了,我们这边的也顺便给换了吧,我那天上了房顶上看过了,好多地方都漏了,当时也没有用什么好材料,这么多年,也真是该换了。”

米氏笑着:“最好在去弄点粽叶来,就是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买到,铺在瓦片上这屋子里面可暖和了,夏天也不会漏雨,更还凉快。”

“就这么说定了。”

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说得真是挺乐呵,丁小桥在一边编着手链,心里面也是热乎乎的。她本来也不是什么有大志向的人,她只希望这样的日子继续这样过下去,永远不要出什么变数就是最好最好的了。

丁修节家上一次盖房子的时候,因为他给的工钱地道,做得饭也油水足,这一次一听要干活,不少人便马上答应了,然后听说一天还要多付五个大钱,便更是来得快。丁修节不过到了外面绕了一圈,就找到了十二三个能干活的汉子,说好了今天把地给烧上,明天就盖房子。

而后,丁修节又去路安那里定了不少的瓦片,说好了等屋子盖好了就送过来。

等到回家的时候,米氏已经带着几个孩子在屋子里面忙开了。这马上要过年了还请人家来干活,可不能在伙食上有什么亏待,于是米氏将白面、粳米都拿了出来,兑上了高粱面和高粱米,就开始和面了。

丁修节一看,连忙洗了手就过来揉面,他一把子的力气,面揉得又快又好,等到面揉好了,就抱着这一大盆子的面进了屋子里放在炕上发了起来。这天气冷,要是不早早的将面发上,估计到了明天早上面都发不起来。

然后又开始做包子馅,这大冷天的也没有什么好的馅子,只能用白菜猪肉的,里面放上厚厚猪膘的五花肉,外加油梭子,米氏又配上了自己拿手的作料,那馅子一拌出来,丁小桥只觉得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出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都没有亮,米氏和丁修节就已经起床开始包包子熬稀饭了。丁小桥一晚上都惦记着那白菜猪肉馅的包子,破天荒也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就钻进了厨房,围在了米氏的身边不停的流口水,只等着第一笼的包子出锅之后自己好捡一个吃。

天才灰蒙蒙的亮了,外面便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的汉子。丁修节洗了手出去带着汉子们干活去了,而米氏这里第一锅的包子终于出锅了!

一个个又白又胖,还冒着香味的包子就这样被米氏夹到了筲箕里面,丁小桥在一边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马上就吃到嘴里,好不容易米氏见她可怜给了她一个,她还没有吃到肚子里面呢,外面就想起了丁修孝的声音。

“呦,老三你家这是又要盖房子啊?真是看不出来啊,你这钱可不少啊,见天的盖房子……”

这丁修孝一说话就真是不让人开心啊。

丁小桥趴在厨房窗户上,竖着耳朵听着丁修节和丁修孝说话,他们好一阵子才说到了点子上……

第183章 想法子

原来是老丁头的事情。

这老丁头自从那天在丁小房的婚礼上晕倒之后就一直没有好过,这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就要过年了,可是他的身子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见天的吃药,钱也花了不少了,却还是只能躺在床上,张氏不免着急,首先是这个药钱,真心太贵了,这么半个多月的药吃下来,居然也已经花了十两银子了。

张氏心里着急,又不能不给老丁头看病,可是继续这么吃下去的话,家里的钱可真是不趁手了,就在她着急的时候,丁月儿的一句话提醒了她。

丁月儿说:“娘,你急个啥,爹又不光是你男人,还是那么儿子的爹呢,这养爹养娘,天经地义,你没有钱不怕,找他们就是了。”

张氏一听,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吗?所以立刻就找来了丁修忠和丁修孝,可是这两个人一个是自私自利的主,一个是手里只要有钱就全部花光的主,真是一个都拿不住钱来。

最后在丁修忠的拼命撺掇下,张氏犹豫了再三还是决定来找丁修节和丁修义,当然,她绝对不会自己出面的。

她是谁啊?

她是老丁家的老太太,她可得端着,当然不能随便自己过来。而且,说实在话,她也不太敢自己过来,毕竟丁修节当时那一斧子的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

于是丁修孝就成了跑腿的最佳对象。

丁修孝也不在乎,他反正脸皮厚,于是就替张氏跑了这一趟。

丁修节一听这个事儿,并没有马上说话,而是让丁修孝稍等,就进了厨房,跟正在做第二笼包子的米氏开始商量这个事情。

米氏是个大方的人,特别是在孝敬老人的上面更不会有什么二话,听完了丁修节的话之后,她只是点头:“他爹,这是应该的,你就过去一趟吧。”

这倒是犯难了,丁修节抓了抓头发:“这才刚刚开始量地呢,我就走了……”他叹了一口气:“倒不是我不想过去啊,只是一去那边,你还真是不知道要磨蹭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虽然丁修节说得含蓄,可是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毕竟那个张氏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你根本就不知道她什么会后会爆炸,她会在什么点上开始作,所以,你就真的没有办法估计去了这一趟能什么时候才回来。

米氏一听也是这么一回事,她看了看外面,有些为难:“我这还做包子呢,也走不开啊……”

在一边已经啃掉了半个包子的丁小桥,嘴巴塞得满满的,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她自告奋勇的说:“爹、娘,我去,我叫上大哥,我们两个人去。”

“你们能行吗?”虽然在家里面丁小桥可是一个顶两个的管事的,不过那也只限于在家里,在老丁家,在张氏面前,丁小桥估计还没有这个分量。

丁小桥却只是哈哈的笑:“怎么不行,就算我不行,还有我大哥呢,那可是我们三房的长子!”

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这么一说,米氏也不在阻拦了,只是交代他们一定要小心,不要惹出什么幺蛾子来,要多顺着老人,千万不能顶嘴等等等等五讲四美的做人道理。

丁小桥和丁五郎在一边不停的点头,好容易等到米氏歇了一口气,两个人赶快就手拉手的出了门了。

在院子里,丁修孝正抓着瓜子蹲在边上看着那些汉子量地挖沟呢,抬头就看见丁修节带着两个孩子出来了,于是笑了起来:“老三,商量得怎么样?你看看你家现在过得这么富裕,可得给老爷子多拿点钱吧。”

丁修节只是扯了扯嘴角,低头对着两个孩子又交代了几句后才对着丁修孝说:“二哥,我这里的活才开工呢,这去看爹的事情就让小桥和五郎去吧。”

“什么!”丁修孝眼睛都瞪了出来:“娘让你过去商量给爹拿钱看病的事情,你要是不乐意你直说,你让两个做不了主的孩子过去做什么!这不是给爹娘没脸吗?”

“什么叫给爹娘没脸啊,你没看见我这里正在忙着吗?再说你来找我不就是要钱嘛?我又没说不给,我家的事情,我这两个孩子都可以做主,只管带着他们去就是了。”

丁修孝低头看了看已经十岁的丁五郎,又看了看六岁的丁小桥,这眼珠子转得咕噜咕噜的,想了一会儿才露出了一副很得意的笑容:“老三,这可是你说的啊,你说得这两个孩子都能做你家的主,要是一会儿出了什么事,他们乱答应了什么,你可千万不要认账。”

丁修节见丁修孝那一副算计的样子就知道他的心里到底是再想什么不由得冷笑一声,他转身就去量地了一边走一边挥手道:“二哥,你只管放心,只要我家这两个孩子能答应的事情,我绝对不会不认账的。”

丁修孝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麻利的答应了一声,转身就朝着院子外面走去。而丁小桥和丁五郎就跟在他的后面。

看着丁修孝的背影,丁小桥朝着丁五郎勾了勾手指,丁五郎付下了身体,贴在她的脸庞边上,就听得丁小桥说:“大哥,这二伯等着算计我们呢。”

丁五郎只是冷笑:“他以为我们是他家的四郎吗?成天除了吃什么都不会,随他算计,我们只要咬死自己的底线就好了。”

丁小桥点点头,没错,这就是她想说的,以不变应万变,从来都是最好的法子。

才跟着丁修孝一进老丁家的院子,就听到他那愉快的声音朝着屋子里面嘹亮的喊了起来:“娘,我可是把五郎和小桥带过来了!”

随后,张氏那阴测测的声音就从那屋子里面传了出来:“丁老三不来?干嘛找两个小屁孩子过来?他难道当这个家的长辈都死完了,这是做给谁看呢!”

丁修孝转头朝着两个人说:“别搭理你奶,你奶就是这张嘴,你们也知道的,我这就进去跟她说一声。”说着就丢开了两个人,飞快的朝着屋子里面跑了过去,就好像是后面有什么鬼在追他一样。

第184章 召唤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副了解的表情,谁都知道丁修孝这进去可不是跟去安抚张氏,而是去跟张氏透底去了。只怕他们看自己这边是两个小孩子就生出了什么不该生出来的心思来了。

两个人不紧不慢的朝着正房走去,就看见丁小阁从厨房里出来,她身上穿着一身破旧的袄子,到处都打着补丁,一双手被冻得通红,一根根的手指头上长满了冻疮,就好像是一个个胡萝卜。

大概是没有料到会在这里碰见了丁小桥和丁五郎,丁小阁微微一愣,而后立刻开始整理了一下自己乱蓬蓬的头发,这才恭恭敬敬的给两个人行了一个礼,然后打了招呼。

丁小桥看着丁小阁的样子,不由得心里越发的难受起来,她快步走上前去,一把就拉住了丁小阁那已经冻得没有了知觉的手,艰难的说:“你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就算没有人心疼你,你也得自己心疼自己。”

丁小阁比丁小桥略大一点,可是现在看起来却要比丁小桥还要小,她长得不算好看,再加上成日里干活,整个人已经不能看了。听着丁小桥的话,她怯生生的抬起了眼睛看向了她,扯出了一个笑容:“没事儿,我自己知道呢。”

她的眼睛很大,是那种最标准的杏眼,不过这双眼睛一点神采都没有,长年累月的劳苦,让她的面色黄黄的,面颊上也因为寒风吹得起了硬壳,看上去,真是连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她这么豁达,丁小桥倒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紧紧的拉着她的手。倒是丁五郎走了过来,他虽然平日里很少跟丁小阁打交道,但是见着她现在这副样子,也不免觉得心酸,到底都是堂兄妹呢。

于是,丁五郎说:“小阁,要是有什么事,你别憋在心里,你只管往我们家里递个话,我们能帮你的,一定帮你。”

丁小阁眨了眨眼睛,里面似乎漫延出来盈盈的水汽,她揉了揉眼睛,连忙转过脸去,从丁小桥的手里抽出了自己那已经不堪入目的手指,道:“你们是来正屋的吧,快去快去。”

丁五郎还想说什么,可是丁小桥却拉着丁五郎的手晃了晃,丁五郎这才把继续要说出来的话统统的咽了下去。

他们都是从这样的日子过出来的,知道这样的感受。

有时候,苦日子不算什么,可是,那颗敏感而又自卑的心已经低微到了尘埃里面了,根本就经不住别人的一点点的同情和施舍。

或许他们的好心,在她看来,是压死她的泰山也说不定。

两个人转身朝着正屋走去,而丁小桥转头看了一眼已经快步抱着一捆比她个子还要高的柴火的丁小阁,步履蹒跚的朝着厨房走去。

丁家的女孩子,很多,可是关于他们的命运在未来又有哪一些安排呢?

屋子面烧着暖暖的炕。

不过丁小桥他们可是没有这个资格上炕去坐的,于是两兄妹就坐在炕边的条凳子上。相比起张氏板着的一张脸,老丁头倒是很开心,他半靠在炕边的墙上,对着丁小桥招招手,让她过来。

丁小桥跑到了老丁头的身边,顺势就坐在了炕上,那微微的暖意从她的棉裤下面丝丝缕缕的透了过来,驱散了她身上的些许寒意。

老丁头拉着丁小桥的手,脸上皱纹已经笑得舒展开了,他说:“小桥啊,今天怎么想起来过来了?”

“爷,我们想你了呢!”丁小桥笑眯眯的说着,不管这个老头子怎么偏心眼,作为爷爷来说,他还是很称职的,至少在丁小房的问题上,这个老头子一直都能摆正自己的态度,这让丁小桥很是欣慰。

不管怎么说,在这个重男轻女的时代里,老丁头的表现已经足以打动丁小桥那颗铁石小心肝了。

当然,打动归打动,底线归底线,这是两码子事,两码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