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点点头,“你觉得这么多东西,你能送的了吗?”

大林皱眉想爱书楼发布了想,然后说:“可以,回头我让吴管家多准备一辆马车,就能带得了了。”

玉娘笑眯了眼,然后说:“这样挺好的,那我再多买点东西。”

最后,大林看着眼前嗷嗷叫的猪,瞬间傻住了。

这两头畜生怎么带的回去啊?而且,而且…

“怎么了?”看着大林呆呆的模样,玉娘问。

“没事。”大林咽了咽口水,然后向吴管家多要了两个人,将一切东西安排好了,才起程朝着肖家村回去。

马车与牛车的区别就在于舒适度以及速度,玉娘也就坚定了自己一定要买马车的念头。

一行人直接朝着旧屋走去。

而一直在整理的刘氏看到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由呆住了,完全说不出话来。

倒是小莲呼喊了一声:“哥,嫂子,你们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闻声,志清爹也出来了,看到这么多东西,不禁也呆住了,紧皱着眉头。但是很快反应过来,上前来帮忙搬东西。

卸载所有的货物,将所有货物搬进家里之后,玉娘便让大林等人在一旁歇息,等着姗姗来迟的牛车。

仔细打量了一下屋子,玉娘说:“阿清,我们需要一个货物架子,还记不记得我们去过的那些珠宝铺子里面,他们摆放货物的架子?”

志清点点头,“记得,你是想用那样的架子摆放这些货物?”

玉娘笑眯眯地说:“正是。我们这些货物虽然不是很贵,但是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都爱往干净的地方看。如果这些货物随便乱堆着,大家也就没了兴趣,自然不会买。我们把他们放在架子上,回头清理的时候也方便了不是?”

刘氏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说着,完全没反应过来。

最后还是在一旁休息的大林帮忙打造木架子。

原以为需要花费一天工夫才难呢过打造出来的架子,在大林的帮忙下,一下子就好了。这让玉娘大吃一惊。

待两头嗷嗷叫的猪被拉回来时,刘氏终于回过神来,拉着玉娘问:“玉娘啊,你,你哪来那么多钱啊?这,这怎么还买了猪回来?”

刘氏的小心肝不听地乱跳着,这俩孩子太吓人了。

玉娘知道他们被吓到了,也不敢大意,便大概地解释了一下说:“娘,之前我们不是卖了一些黄鳝吗?都是卖黄鳝挣来的钱,我和志清商量着做一点小买卖,这样即便爹和志清不去开山,咱们家也有收入了不是?您放心吧,没事的。”

刘氏松了一口气,想了想,还是皱着眉头说:“这么多东西能卖的完吗?这还有猪呢。”

玉娘就笑了,说:“娘,您放心吧,一定可以卖得完的。”

刘氏这才没再多说什么。

卸载了猪之后,志清谢过大林等人,给了点赏钱,便让他们回去。

玉娘想了想,唤了一声,“大林。”

大林立即止住脚步,等候玉娘的话。

“回去告诉小正太,五日之后,我会再到吴家镇一趟的。”

大林有些不解,但是还是挺高兴的。他知道,只要玉娘去了,他家大人就会非常开心。

大家开始收拾东西的时候,廖氏正巧经过,看到这一家子的架势,也有些被吓住了,急忙问:“志清啊,你,你们这是做啥呢?”

这些玩意儿看着挺新奇的,有一些小玩意儿她也挺喜欢,但是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货物?

“二伯娘,你来了,快进来歇一会儿吧。”玉娘笑眯眯地冲着廖氏说道。

廖氏走进来,眼底带着震惊,“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这是要在这里做买卖吗?”

玉娘点点头,“二伯娘也觉得我们这个主意不错吧,我们家就在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倒是挺多的,所以就想着先从小买卖做起,这样也比较保险。”

廖氏心头的震惊还没压下去,自然没说话。这可不是小买卖,比镇上很多人的买卖还要大呢,这些东西要花不少银子吧?

廖氏带着不赞同回了家,自然也和二伯说起这件事情。二伯倒是没有发表意见,但是阿磊却开了口,“娘,志清和玉娘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我说,他们俩肯定能把买卖做好了,你就别担心吧。”

俞氏也插上话说:“爹,娘,都放心吧,我也觉得志清和玉娘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赚钱肯定是能行的。”

廖氏却摇摇头,叹息说:“你们没看到他们买了多少东西回来,这起码要花了好几十两银子的。”

她不认为志清想要做买卖是错误的,她只是觉得他一下子花了这么多的银子,这要是赔了呢,怎么办?再说了,他们哪来那么多银子?

几十两?

旭磊夫妇也呆住了,真心没想到志清他们会下了这么多的本钱。

晚饭过后,旭磊夫妇放下饭碗便朝志清家跑。

志清两口子当然还是有些兴奋的,但是刘氏夫妇却是无比的担心,底下一直在唉声叹气,担心,却有不好在儿子他们跟前说。

“志清,我听说你的铺子明儿个就要开张了?”旭磊劈头就问。

志清淡笑,点点头,“嗯。”

“怎么会这么快?”旭磊很是不解,想想这个问题有些不大妥当,便又说了,“听说你们进了很多货?”

“是啊,回头若是有什么需要的话,你直接到我店里要就好了,也省得大老远地跑到镇上去。”

旭磊担心的根本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志清投入这么多银子,若是没能收回来呢?怎么办?

玉娘正巧出来,嘴上还喊着:“阿清,已经准备好了,你快去备一块匾子吧,回头人家都不知道我们的店铺喊什么名字。”

待看到旭磊夫妇的时候,玉娘便笑了,问:“阿磊哥,你们怎么来了?”

当着玉娘的面,旭磊又不好说什么,便随便应付两句,带着俞氏回去了。

玉娘自然是看清楚了旭磊夫妇眼底的担心,但是事已至此,即便是担心也无济于事。再说了,她和志清都认定的事情,自然是要坚持。

“我们的店铺叫什么名字?”玉娘有些纠结地问,他们还没想过店铺叫什么名字呢!起码要一个好听的名字啊。

志清想了想,“就叫做肖记杂货铺?”

玉娘的小脸黑了,这么土不拉几的名字,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好听?”志清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要不,我们就给取名叫做百姓超市吧。”

超市?

志清对着俩字眼感到迷茫。

玉娘急忙解释:“就是,其实也就是杂货铺这样的意思吧,反正什么东西都可以卖,这样大家都知道啊。你不觉得超市比杂货铺好听吗?”

这倒是。

志清就笑了,点点头,“好。”

玉娘笑眯了眼,殷勤地说:“那你先写字吧,我去给你倒碗水。”

志清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然后点点头,便开始自己的工作。

志清识文断字的,写的一手好自。所以待玉娘看到那苍劲有力的字体时,不由感慨自己的男人真是厉害!

志清忙活牌匾的事情,玉娘却被刘氏拖到屋里去说话。

“玉娘啊,你老实告诉娘,你们今儿个到底花了多少银子?你们哪来那么多银子?”刘氏脸色凝肃。

玉娘咽了咽口水,有些担心地说:“娘,我老实说,你可要挺住了。”

刘氏点点头。

“今儿个一共花了七十两银子。”玉娘一面说着,一面仔细观察着刘氏,只要她有晕倒的趋势,她便立即掐人中救人。

“才七十两。”刘氏点点头,表示了解。

玉娘眨眨眼,就只是这样的反应。

然后,刘氏重复了一次,“就七十两,其实…你的意思是,你们花了七十两?”

玉娘小心翼翼地点点头。

然后刘氏光荣得晕了过去。

66、挣钱好路子...死人了

更新时间:2014-9-214:32:20本章字数:17793

玉娘心惊胆颤的守候在刘氏的窗前,等待刘氏的发飙。可是刘氏醒来之后,只是说了一句:“既然花了,那就要赚回来。”

玉娘被刘氏的态度搞得有些晕乎乎的。

晕乎乎地去收拾店铺,晕乎乎地梳洗,晕乎乎地上了床。

临睡的时候还和志清抱怨着,“怎么办?我觉得爹娘肯定觉得我们败家了。”

志清好笑地搂着她说:“不必担心,对于我们,爹娘还是非常放心的。明儿个我们的店铺开好了,能够赚钱了,爹娘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了。”

玉娘想想,觉得也是这么一个道理,实践实践验证里的唯一标准嘛,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永远也称不上真理。所以说,只有结果出来了,他们才能昭告天下,他们的路子是行得通的。

“反正他们都去参加那个开山了,手里头有了钱,肯定会舍得花的。再说了,我们家的超市比集市可是要近很多啊,他们应该会过来才对。”玉娘自我安慰着,想让自己尽早入睡。可是翻来覆去的还是没能睡着。最后,志清忍不住了,将她压倒。

最后,玉娘如愿睡了过去。

原本打算在大清早就开张的,可是玉娘没能醒过来,也就只有推迟了开张的时辰。

巳时,玉娘才缓缓转醒。

思绪渐渐回笼的时候,玉娘气得牙痒痒的,真是恨不得将那个罪魁祸首拖回来重大十个板子。明知道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竟然还…

换了衣裳出来,玉娘才发现家里没人。

洗了一把脸之后,玉娘便直接朝着旧屋走去。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没想到旧屋竟然聚满了人。

玉娘被围观的人群吓到了,慢慢地挪啊挪啊,钻啊钻啊,才走到最里面去。

一看到玉娘出现,小莲便兴奋地唤了一声,“嫂子,你终于来了。哥说你来了我们就可以开张了。”

玉娘尴尬一笑,点点头。

志清从屋里走出来,看到玉娘染着粉红的小脸,便笑了,走了过来,“醒了,我们现在开张吧。”

玉娘有些怨恼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才说,“嗯,放鞭炮吧。”

看着这两人之间的小动作,刘氏暧昧一笑,心里头也放心了不少。

长长的鞭炮过后,大家蜂拥而入,各自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方式比较新奇,而东西又不贵,所以大家还舍得掏出那个钱。再者,他们明儿个就可以开工,到去开山了,这十几二十斤文钱还是能够付得起的。

待中午的时候,店里已经没人了,就剩下志清一家子。

刘氏喘着气儿说,“真是累人啊。”

志清爹就笑了,“你没看到玉娘一直在收钱啊,只要收钱收到手软了也不怕吧?”

刘氏就笑了,然后问玉娘,“玉娘,我们卖了多少钱?”

玉娘数了一下,然后说:“似乎,似乎今儿个就卖了二两银子。”

虽然都是小玩意儿,但是数量多,所以收回来的钱就多了。

这么多?刘氏无比诧异。

“那我们能赚多少?”

“大概有两百文钱吧。”玉娘大概算了一下,便报了一个数。

“这么多?”小莲诧异地喊了一声。

玉娘点点头,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刘氏,“你说还要不要让爹和志清去开山啊?”

刘氏就笑了,摇摇头,“不去不去,傻子才去毛线,我们就在家里赚点小钱好了。”

玉娘哈哈大笑,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还能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就足够了。

搞定了这一家子,接下来就轮到自己的娘家了。

吃完午饭之后,玉娘让小莲和小静帮忙看店,自己和志清则是直奔陈家村。现在大家都在为赚钱着急,陈老爹没能去开山,心里肯定不好受。如果现在没能让他找到一个活儿,指不定他又会想别的什么办法呢。

两人赶到陈家村的时候,陈老爹却不在家。

王氏非常着急,一看到玉娘回来,便拉着她说:“玉娘啊,这可怎么办?你爹大清早就出去了,到现在都没回来,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玉娘安慰着王氏,“娘,没事的,你别自己吓自己。爹不会想不开的。我去找找看,你先在家里头歇一会儿。”

“阿清,你在家陪着娘吧,我出去看看。”

志清表示自己想要跟着去,可是玉娘却拒绝了,“不用了,我知道爹在哪里。”

说完,玉娘便匆匆地出门去。

凭借着记忆,玉娘开始寻找。小时候,每当伤心难过的时候,她也会找一个地方静静地哭着,每当这个时候,爹就会到她跟前安慰她,告诉她日子会好起来的,其实在生死面前,所有的委屈都不算是委屈。所以人要开开心心地活着才是最真实的道理。

所以,她知道父亲一定只是躲在某一个角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而已。

最后,玉娘在小溪边找到了陈老爹。

看到玉娘的时候,陈老爹有些诧异,随后就笑了,“就只有我家大丫头才能找到这里来。”

玉娘也就笑了,在他身边坐下,“那是因为我爹的大丫头聪明啊。”

陈老爹放声大笑。

大笑之后,陈老爹叹息一声,“没想到只是转眼间,你都嫁人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在这里找到你的时候,那时候你才五岁。那一次因为家里没米了,为了不让弟弟挨饿,所以你到奶奶家借了一点米,但是你奶奶忘记了,认为你偷了米,便狠狠打了你一顿。那一次你觉得非常委屈,所以躲在这里哭了一整天。”陈老爹回忆着。

玉娘觉得有些心慌,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回忆?

“这些年我们家一直都过得很苦,你能够嫁到肖家,能够过上好日子,爹很高兴。”陈老爹又说了。

玉娘扬起笑容,说:“如果这些年没有爹您的安慰以及鼓励,只怕我也没能走到今天。”

陈老爹露出一丝苦笑,想想自己的身子,再想想那几孩子,便叹息一声,“你爹是很没用啊,就连一点活儿都干不了。”

玉娘知道陈老爹所说的是不能去参加开山这件事情,便说:“爹,开山那事儿并不是什么好事儿,赚钱的法子多得是,我们没必要就盯着这一处。”

陈老爹没说话。

玉娘又说了,“爹,我和志清在肖家村开了一个小铺子,想要请您帮个忙。”

能够帮上儿女的忙,这是当父母最高兴的。

陈老爹也挺老伴提到玉娘要开铺子的事情,还以为这事情还没影儿呢,没想到她又提起来了,难道已经开了?

“店铺是今儿个开张的,我想接你和娘还有弟弟妹妹一起到家里住一晚,明儿个清早,家里要杀猪,爹您之前是杀过猪的,就算现在不杀猪了,还能卖猪肉嘛不是?”

“你的意思是…让我去卖猪肉?”陈老爹有些傻住了。

玉娘笑眯眯地点点头,“是的。”

“这,这…”陈老爹说不出话来,从未想过自己竟然有卖猪肉的一天。

“爹,家里肯定忙不过来的,我和志清还要做一些别的事情,所以您和娘若是不来帮忙的话,我们就要请人。既然是去请别人,倒不如直接请您和我娘去帮忙。”玉娘笑眯眯地说,莹亮的双眼甚是迷人。

陈老爹有些晕乎乎的,从未想过自己的闺女这般有出息,竟然自己开了铺子,还可以聘请自己的父母呢。

玉娘和陈老爹说说笑笑回到家的时候,王氏便怒瞪着陈老爹,“你知不知道我都快被你吓死了。”

陈老爹倒是无所谓地笑笑,“我知道我家闺女今儿个回来,就是想和我闺女说说话。”

王氏气也不是笑也不是,最后无奈地叹息一声,“要我说你最好就随着玉娘到肖家村去住,这样就能天天和你闺女说话了。”

陈老爹容颜焕发,大笑道:“哈哈哈,我今儿个就是要跟着我闺女到肖家村去。”

王氏呆住了。

玉娘笑嘻嘻地解释道:“娘,是这样的。我和志清不是开了店铺么?现在铺子已经开起来了,我想着让爹在铺子口摆一个摊子卖猪肉,这样家里也就能有收入了。”

王氏瞪眼。

“怎样?娘想是不想?”

王氏立即点头,“想想想,当然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