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想了想,皱着眉头问:“志清,你可是想好了?这山头虽然绿郁葱葱的,但是实际情况你应该是知道的。”

志清点点头,淡淡笑了,“村长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村长叹息一声,点点头,“其实之前也有人想要买下这个山头的,但是最后想着这山头没啥用,就给退了。你现在要再买,我觉得你最好就想清楚了再开口。”

志清眉头一皱,“之前谁要买这山头?”

“唉,还不是那崔地主么?之前就打我们村头这山头的注意,说是这里离郑家村比较近。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又到陈家村去买地了。”提到这事儿,村长觉得挺奇怪的,这俩山头其实没多少区别,崔地主当初怎么会改变注意?

“崔地主出了多少钱?”

“三百五十两银子。”

志清有些诧异,倒是没想到崔地主竟然出了这么多钱。莫非是因为陈家村头那山岭比较便宜?而村长说了,当初找上他们村头这座山岭,那是因为离郑家村比较近。为何又是郑家村?

“如果你真是要买的话,就给三百两银子吧。”村长想了想,说道。毕竟是自己村里人,便宜一点也不算是吃亏,反正这都是村里的东西。

三百两银子真心不贵!

志清爽快地掏出银票,给了村长,然后拿了地契走了。

看着桌面上的银票,村长有些呆住了,虽知志清这孩子赚了点钱,但是没想到竟然这么多!

玉娘看到志清手中的地契以及银票,笑眯了眼,“阿清,你越发能干了。”

听着这夸奖,志清忍不住笑了。

玉娘原本计划着需要四百五十两银子的,但是没想到志清三百两银子就办到了,省下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她怎能不高兴?

“我可能要到陈家村一趟。”志清说。

玉娘微楞,“到陈家村去做什么?”

“村长说,当初崔地主曾经要买下我们这个山头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会换到了陈家村头那个山头。而且,村长还说了,当初崔地主向他买山岭的时候说了,因为靠近郑家村他才想着买。但是后来不知道为何又改变了主意。”

玉娘的眉头紧皱着,“三百两银子买下山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崔地主怎么会想到用土炮开山采石?你说那个人让崔地主改变注意,这是怎么回事?”

“我先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志清到陈家村去办事,刘氏等人回来的时候,被桌面上搁着的地契吓到了。

“玉娘玉娘。”

听到刘氏的呼喊声,玉娘急忙出去,只见全家目瞪口呆地看着桌面上的地契,瞬间明白了。她和志清又吓到大家了。

“娘,这是我和志清买下的山头,接下来要开荒中葡萄。”在刘氏震惊的眼神下,玉娘弱弱地说道。

刘氏差点没能缓过气来,呼吸非常急促。

“玉娘,这,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会想着买下山头啊?而且你们村前的山头不是什么好地方来的。再说了,你们哪来这么多银子?”整整三百两银子呢!

王氏的心肝儿颤啊颤。

“这是之前挣来的,加上我们这一次卖粮食,也能挣了不少钱啊。”玉娘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变得平稳,尽量不吓到她们。

看着他们脸上的惶恐,玉娘觉得自己真是个罪人啊!

“但是,但是你们要买这么一个山头做什么?这不是浪费银子吗?”王氏忍不住呼喊道。

刘氏的脸色很难看,早知道这两人这样安排手中的钱,她早该好好说说了。

“娘,你们别担心。”玉娘看了看两人,才接着说,“我和志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家原本就什么都没的,如今拥有了一座新房子,一间店铺,这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得来的。如果当初没有卖黄鳝,也就不会起了新屋子。没能起新屋子,自然不会扛得住这一场狂风暴雨,自然也不能保住我们的铺子。娘,其实人是需要往前看的,如果今日我们挣了一百两银子,却只知道守着这些银子而不懂得用银子去换更多的银子,那就是我们愚蠢到底了!”

“志清媳妇说得对。”不知道在门口听了多久的老爷子突然开了口,走了进来。

众人一愣,呆呆地看着老爷子。

玉娘也是呆住了,不过很快回过神来,笑着说,“爷爷,你过来了。”

老爷子点点头,眼底带着丝丝赞赏,“刚才那话说的不错,我们不应该死守着自己手中的东西,应该懂得灵活变通。”

玉娘心里赞叹,从前的老爷子是这么开放以及开明的吗?为毛后来的时候他只是懂得支持志清做一些事情,却从来不会有这么开明的想法呢?

“可是,爹,这两孩子买下山头这么大的事情也没和我们商量一下。”刘氏还是有些担心。

“和你们商量了还能买吗?”老爷子立即回话。

刘氏不再吱声。

志清心里挺感动的,只怕老爷子过来,也是听了村长的话才过来的。可是他只是听了她刚才那一番话,便直接支持了,实在是难得。

“你们预备怎么办?”老爷子不看刘氏等人,而是问玉娘。

“从种葡萄开始吧。”玉娘倒是坦直。

老爷子的眉头就皱起来了,很明显的不是非常同意她要种葡萄。

“种那玩意儿有什么用?”

玉娘眯着眼睛笑,“至于具体的安排,现在还不能说。山头长满了树,我需要想办法砍掉一些树,才能想别的。不过现在也可以做一件事情。”

众人看着她。

玉娘慢慢说,“现在可以在山头养鸡养鸭。”

既然如今数目没法子解决,那就先养鸡养鸭,山头肥沃了之后再种植葡萄,效果也会很好。

大家的眉头皱紧了,对玉娘的安排非常不满意,甚至是质疑!

玉娘知道现在想要说服他们挺有难度的,也不打算多说什么。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她需要用事实去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而让玉娘觉得自己的运气非常不错的是,竟然传来了一个消息,陵城大火,烧毁了所有的商铺!

83、有点儿不道德

更新时间:2014-9-214:32:27本章字数:17977

玉娘觉得自己暗自高兴虽然有点不道德,但是这确实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啊,她正愁着山岭的树木不知道如何处理呢,没想到老天给她送来这么一个机会。

志清询问清楚崔地主那事儿之后,刚进门,便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也禁不住有些兴奋。

两人心头这掩不住的兴奋让玉娘心底忍不住生出一丝愧疚感,他们似乎在幸灾乐祸啊!真是不道德啊!

“但是,这么遥远的路程,我们要运木材过去的话,需要花费的成本很高。”陵城在吴家镇还要过去,这路途如此遥远。

玉娘有些忧愁。

志清却笑了,眉梢微扬,“陵城如同林镇一般,也在海边。”

玉娘的双眼在瞬间亮了起来,突然想起当年上学的时候听过的小故事,忍不住兴奋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直接走水路过去?”

志清点点头,“走水路还能缩短行程,但是我们要顺着大风才更加安全。”

玉娘笑眯眯地点点头。

志清本想着亲自跑一趟陵城的,毕竟自己身边还没能培养出得力的助手。但是小正太却让他不要过去,林穆过去查实一下便好。

于是,志清便留了下来,只让林穆先去打探清楚那一头的重建。

至于打造船只如此重大的使命,自然是交给志清爹完成。

而原本着急着回去的陈老爹等人也就只有留下来帮忙。

大弟原想着回去学习的,可是听说志清爹开始大早船只,他便想着去学习一下,毕竟这也是一门手艺。

这个年代学习手艺,自然是需要拜师才能取得。

于是,大弟便找上玉娘,诚恳地说,“大姐,我想跟着肖老爹一起学习手艺。”

只要有了一门手艺,不管事态如何发展,总不会饿死的。这些年他们还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自然需要等待着。如果一味学习着等待着,只怕会蹉跎了光阴。

对于大弟如此想法,玉娘是非常赞成的。造船这事儿其实是一门非常精细的活儿,并不如水泥工那般简单粗暴。如果大弟真能掌握了这一门手艺,接下来的日子也就好过多了。再说,艺多不压身,即便日后用不上,倒也不用担心。

玉娘自然是同意了大弟提出的想法,但是她却让大弟自己和志清爹说。

大弟有些怯弱,毕竟和长辈提出自己要拜师学艺这事儿,若是人家不答应的话,倒是有些尴尬。

“既然是自己想要学习,那就应该自己去争取,没人可以帮你一辈子。”玉娘淡淡道,神情微显冰冷。

大弟先是一愣,而后认真地点点头,“大姐,我知道了。”

大弟想好了台词之后,趁着志清爹回来吃午饭的空档,提出了自己想要拜他为师的请求。

志清爹当然高兴自己能够收了一学徒,而且这小学徒还是玉娘家的弟弟,这多了一层关系,也让他更加开心。

但是…

“大成啊,我可是先将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不认真的话,三天之后我就会把你赶回来。”毕竟造船这样的活儿,事关性命。所以如果不认真,没心学习的话,他是万万不会收。

大弟重重地点点头,“我是认真的,我要认真学习,学习一门手艺,日后也能养家糊口。”

志清爹就笑了,“好,有志气。这样,我就收了。”

大弟兴奋地跪下了,然后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志清爹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陈老爹自然知道儿子要拜师学艺这事儿,他本想着让儿子随着他学习杀猪的,但是玉娘说让儿子自己选择,所以他才没有强迫。其实,如果儿子有这样的意向的话,早早地就会提出来学习了。

如今儿子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儿,还如此勇敢地拜师学艺,挺好的。

王氏也是高兴。

刘氏则是笑眯眯地说,“大成这模样日后长大了,肯定是个俊孩子,现在多学一门手艺是不错的。”

王氏乐呵呵地回着话,“这是啊,他没他姐夫这么能干,用头脑赚钱。现在可以学一门手艺,日后也能挣点钱。”

对于王氏的话,玉娘却不赞同,“娘,大弟的脑子可是很好使的,我还等着他过几年考科举呢。”

王氏微微一愣,脸上浮现诧异。

如果儿子能够考科举…陈老爹脸上洋溢着兴奋,激动是难以言喻的。

“只要大弟好好学习,肯定会有出息的。”玉娘给予大弟最大的肯定。不管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付出之后都会想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是自己的亲人。

大弟脸上满满的兴奋,这是他得到的最大的肯定。

“大姐,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学的。”

大弟的学徒生涯开始了,每天起早贪黑的,却也忙的不亦乐乎。

而志清等人也忙开来了。

既然是要运木材到陵城,自然需要砍伐。志清找了村里头一些壮丁帮忙,每日付工钱五十文钱,大家倒是踊跃报名。但是人数紧紧限定了十五人,这自然需要挑选。

这肖家村一共有五十户人家,而前来报名的人则是到达了上百号人。玉娘知道,其中有些人是一家子都来了,所以必须要从这里头砍断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也只能要十五人,挑选人的办法还是得想一个。

“阿清,我们到时候不是还要将木材运往陵城吗?肯定需要人手的。不如这样,我们挑选一部分人砍树,一部分人负责运木材。这些天爹造船只,其实也只能造出一艘船,一艘比较大的船只,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小船只。我们可以租用村里人的船只。这样轮着下来,全村人都差不多可以算得上了。”

志清的双眼一亮,点点头,“负责运木材的人必须要水性好的,而船只稍大一点的,稳固一点的倒是有几家。”

玉娘便笑眯眯地说,“这就对了,反正都是五十文钱一天。”

志清立即着手办理这件事情,招呼了村里年轻人聚集在海边,然后宣布这件事情。

大家的热情高涨,参与的欲望是满满的。

铁牛第一个站出来,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跳到大海里,然后迅速地游了一圈才回来,咧着嘴笑着说,“志清,你看我这水性成不?”

其他想要参与运木材的人也纷纷效仿,但是无奈的是,这游水还是有天赋的人得胜。

最终,志清挑选了包括铁牛在内的十人负责运送木材。

“志清,他们都有活儿干了,那我们可以做什么?现在这情况,地里的庄稼又没长出来,我们若是没存的赚钱的法子,定是会饿死的。”有人提出了异议。

其实,这算不上是异议,只是想着得到帮助。

虽然志清知道自己不是做善事而是做买卖的,但是面对村里人这样的心声,他也只能尽量去帮忙,毕竟这些都是看着他长大的长辈们。如果看着他们过的穷苦困聊的却没能帮上一把,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大家不着急,活儿你们是干不完的。”志清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才说道。

众人兴奋了,翘首以盼着。

“我们村头那山岭到时候要开荒了,砍树只需要三日,但是开荒的话,必须要十天半个月。如果有兴趣的人,现在可以报名了。”

志清话落,大家蜂拥而上。

马云惊恐地看着这一幕,没想到志清竟然有聚众群架的本事,尽是一句话,这场面竟然比群殴更加壮观。

观赏着,等到众人都散去了之后,马云才上前去,乐呵呵地说,“志清,我只是听玉娘说你在这里招人,可是没想到差点就成了群架啊。”

志清苦笑,没想到大家会这么疯狂,这还只是在村里头招人呢,若是整一个林镇放开消息来,只怕会更加恐怖吧?

“你怎么来了?”志清一面收拾东西一面问道。

“前些天经过你们村的时候遇到你娘,你娘说玉娘有些不舒服,让我有空的时候就多过来瞧瞧。最好就是每天都来。”

志清一阵紧张,“玉娘不舒服了?”

马云就笑了,“紧张个什么?她现在吃好喝好的,没事儿,好着呢。”

志清这才松了一口气,眉头却是紧皱着,“你给她把脉了?”

“当然,不然我怎么干告诉你没事儿啊?”马云也知道志清的紧张,便直白说了,“其实玉娘只是瘦削了点,多注意点是不会有事的。”

志清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来了。

两人往村里走去。

“你真预备将这些木材运往陵城卖掉?”马云有些诧异,原本以为只是道听途说的,可是没想到他竟然真要这么做。这么遥远的距离,若是过去的话,花费的人力物力可是非常大的。这样划算吗?

志清就笑了,“当然。”

随后,不等马云说话,便接着说:“其实你们不必担心,这件事情我已经有了很好的计划,非常完美的计划,不会有事的。”

马云也就笑了,他哪里是担心有什么事情啊?志清和玉娘这样的完美组合,想出来的东西是别人望尘莫及的,他只不过是有些怀疑而已。

好吧,其实也还是担心了。

“我们走水路,会比6路快很多。”志清做了简单的解释。

马云的双眼立即亮了,有些小兴奋,“到时候我能不能随着你们一起过去?”

正巧他们回到了志清家,玉娘听闻这话,便冷冷一句,“只要你承受得起风浪的颠簸,保证自己不会碍事儿。”

马云的脸色立即变了,让他承受得起那样的颠簸,保证不碍事儿,这他还真是无法保证了。不过,这么多人都能出海,他也不会有问题的。玉娘肯定是在吓唬人。

想了想,马云说:“途中要是谁有个头疼脑热的,我还可以帮个忙啊。”

“成啊,你现在可以借一艘小船到海面上晃荡一个时辰,若是安然无事回来了,我就相信你确实没事儿,志清可以带着你上路。”

被鄙视了的马云不高兴了,“去就去。”

志清愣了一下,“你确定要去?”

“当然。”说着便往外走去。

玉娘的嘴角抽了抽,这孩子还当真了呀!

玉娘忙拉住志清,轻声说,“马云应该是不识水性吧?要不你跟着他去?”

志清轻笑,“你别小看了这小子,他识水性的,晕船而已。”

玉娘面无表情地看着志清,最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看着她眉眼处的妩媚,志清随着她轻笑,护着她说,“你小心点,小心肚子里的孩子。”

玉娘一皱鼻子,“就知道关心你的宝贝,也不知道要关心我一下。”

志清的笑声越发浑厚了,“我就在关心我的宝贝啊,你不是我的宝贝吗?”

玉娘没再说话。

好吧,她得承认自己被这句话逗得挺开心的。

一个时辰之后,马云晕乎乎比被扶上岸边,然后再也动弹不得。

玉娘清楚晕船是怎样的感受,那一种天翻地覆,那一种分不清东南西北,那一种昏天暗地的感觉特么地难受。还真是难为马云有这样的尝试精神了。

歇息了半个时辰,马云总算是缓过气儿来,脸色却依旧苍白,有气无力地说,“真心佩服你们这些能够出海捕鱼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