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上一章:第 27 章
  • 锦绣山河之妃出农门下一章:第 29 章

“对,咱们甭告诉他,告诉他,他也不会做。”钱多串向着叶子衿。

没有节操的家伙,费玉林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钱胖子则骄傲地扬起了下巴。

“说得好像你知道似的。”费玉林讥讽他。

“我是不知道,但是我不会多嘴去问。我不会做,只要会吃就行。”钱胖子最看不顺眼的就是费玉林了,凡是能让费玉林难受的事情,他全都愿意来一遍。

“叶姑娘,我过来是看看盖房子的事情。”费玉林笑着说,“能否私下来谈谈?”

王头是费玉林介绍而来,叶子衿点点头,给了他这个面子。

于是,两个人到院子后面去谈。好一会儿,叶子衿和费玉林才回来,回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是笑眯眯的,钱多串看了心里又开始生闷气,他认为费玉林那家伙是故意在他面前使坏,想让叶子衿疏远他们钱家。

“你家要盖房子呀,有什么需要的话,对我说。我们也算是朋友了,能帮忙的话,我绝对够义气。”钱胖子为了一口吃的,根本没有任何节操了。

“多谢,暂时没有。”叶子衿龇牙一笑。

“叶姑娘,凭着你的手艺在镇上开店,肯定赚个钵满盆满。如果你觉得银子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合伙。我们钱家出银子,你出力。赚到了银子五五分成如何?”真不愧是奸商,处处他都能看到商机。

费玉林听了噗嗤笑出声。

钱老爷一家的目光顿时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不好意思,你们继续。”费玉林可以不给钱多串面子,却不能不给钱老爷的面子。

“呵呵。”叶子衿似笑非笑看着他们,“没兴趣。”

钱老爷听了也不勉强她,只是不停的摇头惋惜。

送走了逗比的钱家,叶良禄将家里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商讨给老宅银子的事情。

叶子楣几个对老宅子厚着脸皮要银子的行为也很生气,但也都表示能理解父母的决定。

叶子衿对此不发表意见,如果是二两银子一个月的话,她也乐意当个好人。

“子衿,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我们祖辈都是住在叶家村,以后或许也会扎根在叶家村。你今日的态度太过强硬,只会让村里人对你心有怨恨,以后你做了再多的好事,别人也未必能记得你的好。”叶良禄语重心长地教导她。

“爹和娘也不是怨恨你,这么多年,都是娘不好,耽搁了你的名声,让你受了这么多年的委屈。好不容易有机会改变你的名声,你下一次可不能对大伙太强硬了。”马氏抹着眼泪跟着说。

“爹、娘,名声的事情,我是真的没有太在乎过。你们讲的道理我都懂,但我们正在创业时期,没有底蕴,日子却比别人过得好,如果一味的委曲求全,只会让别人觉得咱们好欺负。就如今天,如果我们被几个老家伙呵斥几句,爹和娘妥协了,你们觉得以后我们家还能安稳地做生意?”叶子衿不赞同他们的话。

“过了夏季,不,或许就在夏季,等作坊盖好了,我是肯定要将作坊办起来的,与其日后被族人用孝道牵制,我宁愿现在就将他们的气焰压下去。有费家和钱家两个傻小子在,他们就算心里不顺服,也得给我盘着。而到了明年,我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会让他们再也不敢对我们叶家起任何贪心。到时候,爹和娘走在村里的时候,他们连仰望都要需要勇气。”

“妹妹,你好厉害呀!”叶苏凉崇拜地看着她。

“就该这样,村里那几个族老倚老卖老,只要谁家有点儿好处,他们就仗着辈分大,过去占便宜,我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爹,我是没有妹妹这份勇气,否则的话,我也想拍桌子臭骂他们一顿了。”叶子楣的性子也很烈。

“姐,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一家出了一个恶人就行了,以后我们家成了地主,你可是要当小姐的人,一定要温柔似水,知书达理才行。”叶子衿不干了。

“啥知书达理,我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还知书达理了。要是做小姐那么累,我倒是宁愿像现在一样。”叶子楣笑嘻嘻地说。

叶子衿也跟着龇牙笑起来,她忽然拍着大腿叫起来,“对呀,读书识字还得提上日程呀。大哥二哥的年纪大了一些,估计去读书晚了一些。不行,明天我还得去偷师。”

“你还要去祠堂去跟着先生偷学呀?”叶苏凉惊讶地说。

“偷学只是暂时的,长久以往肯定不行。我想想办法呀。”叶子衿沉思起来。

叶良禄和马氏见她直接歪楼了,又想想觉得子衿说得也有道理,于是也就不管她了。

叶家兄妹都知道她鬼主意多,见她认真思考,也不去催她。

“子衿,等土地翻整出来,你打算种多少辣椒?”叶苏离死心眼,他一门心思扑在土地上。

“要是五十亩土地全都种上辣椒该多好。以后这玩意肯定赚钱。”叶苏凉叹口气说。

“家里没有那么多苗。”叶子楣直接扑了他一头冷水。

“我知道。”叶苏凉哀怨地回答。

这一晚叶子衿睡得特别踏实。

第二天,村里开荒的村民如数到达,叶子衿兄妹不许叶良禄下地干活,于是他就过去照看一下,叶苏明干活也卖力,他负责检查监督。

“子衿,你看不起咱呀。”木头夫妻扛着工具过来,一进门就冲着自己抱怨开了。

“行,算你们两个。”叶子衿笑着说,“木头开荒,嫂子帮着照应一下厨房。”

“好。”金氏爽快地答应了。

这样一来,叶苏离也被腾出去开荒了。

叶子衿成了家中最闲的一个人。她晃晃悠悠去了祠堂那边,这一次,她没有像往日那样偷师,而是大大方方地倚在门槛上听了一节课。

学童们见到她,都不住偷看她,再也没有心思跟着先生学了。

叶家村请来的先生姓印,是个秀才,后来考举人,却三番两次再也没有中。后来年纪大了,他也就死心了。叶家村是个大村子,村里学龄孩童比较多,有钱人家也有那么三两户。后来经过族老商议后,决定允许他们在祠堂边上的房子里单独开辟成学堂。

不过学堂里的孩子,并不仅仅只有叶家村的孩子,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也在这儿启蒙。

“去去去,你站在此地干什么?”印先生见她影响到孩童读书,立刻要赶走她。

“先生,我在这儿是想跟你学几个字,你看我岁数大了一些,否则的话,我肯定交修束进学堂读书。”叶子衿笑嘻嘻地说。

“你学字?你能学什么?”印先生也住在村子里,对她的传闻多少也了解。

小灾星什么的,印先生是读书人,根本不信。但是他不允许叶子衿过来捣乱。

“不瞒先生说,我在外面偷听了不少日子,书我都会背了,但是字确实不认识的,所以我想靠得近一些,也跟着先生认识一些字。”叶子衿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印先生见她礼貌周全,还真被她糊弄住了。“你说你听了多日,书已经会背,那好,你背给我听听。”

“要是我背好了,先生是不是愿意多教我认识一些字呢?”叶子衿故意装傻问。

“你背还是不背?真够啰嗦的。”印先生发怒。

“背。”叶子衿笑嘻嘻地回答,《三字经》,不是吹牛,她还真的会背。

于是,小小的私塾中就响起了叶子衿清脆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

随着她背得越来越快,坐在下面的小童们全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她,印先生闭着眼睛,随着她的背诵而摇头晃脑。

“先生,我背完了。”背完以后,叶子衿笑嘻嘻地站着不动。

印先生睁开眼睛瞥了她一眼,“还算用功,你想学的话,也行,坐在最后面不许出声。”

“是,先生。”叶子衿大声答应。

就这样,叶子衿以十四岁的“高龄”成为了私塾中的旁听生。

放学以后,孩童们都散去了,叶子衿却不紧不慢跟在了印先生的身后。

“你跟着我干什么?”印先生皱着眉问。

“我没有书。”叶子衿不好意思地解释,“我想到先生家借了书回去温习一下。”

当先生的,自然喜欢用功的学生。虽然叶子衿不算是他正式的学生,还是个小姑娘,但印先生还是很高兴。不过,他脸上却没有露出半分来。

“相公散学呢?”梅氏迎出来,然后看到了跟在印先生身后歪歪扭扭走路的叶子衿,不禁一愣。

“师母好。”叶子衿首先给她鞠了一躬。

“她想学字,过来借书。”印先生无奈地回答。

“啊?”梅氏和印先生就住在村东头,对于叶子衿小灾星的大名也听过的。这丫头一向和他们不搭边,所以她也不愿意多管闲事。没想到叶子衿居然到她家来。

“师母要杀鸡吗?”叶子衿见她手里拎着一只鸡,连忙问。

“是。”梅氏还没有回过神,听她问,就胡乱地点点头答应一声。

“我来吧。”叶子衿笑着说,一把抢过她手里的鸡和刀。

趁着梅氏和印先生发呆,她手起刀落很快将可怜的鸡送去西天了。

“有热水吗?”

“有,我这就去。”梅氏匆匆进厨房端来了一盆热水。

叶子衿将鸡丢进桶里,利索地将鸡清理干净了。

“师母是想炖着吃,还是做鸡汤?”叶子衿问,南靖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菜式只有煮这么一说,所以叶子衿只能猜想这两种做法了。

“做鸡汤。”梅氏想拒绝她,让她离开厨房,但生性软绵的她又不知道该何如对叶子衿说。

“知道了。”叶子衿根本不给她机会,直接开始生火做起了鸡汤。

“她愿意做,就让她做好了。”印先生看不上叶子衿耍的小心眼,气呼呼地对梅氏说。

“这样不好吧?”梅氏有些为难。

“是她自己要做,又不是我们逼着她做。”印先生不高兴地嘀咕。

叶子衿进了厨房,厨房就是她的天下了。

当先生的收入并不多,不过作为秀才,每个月是可以从衙门中领补贴的。所以印先生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叶子衿掂量着,征询他们的意见,给他们做了白米饭,又炒了一份土豆丝,看看有豆腐,又加了一份酒酿豆腐,顺便做一份蛋羹,最后来一份鸡汤。

“这本书是我曾经用过的旧书,你拿回去看吧。”印先生没有给她半分好脸色看。

“谢谢先生。”叶子衿笑眯眯地谢过他,然后双手接过旧书,“等我将上面所有的字全都学会了,我再跟着先生学。”

“没有人教你,你怎么认识上面的字?”梅氏吃惊地问。

“师娘,我会背上面的内容,我只要按照顺序背,自然也就认识了上面的字。”叶子衿认真回答。

印先生重重地哼了一声,显然并不相信她所说的话。

叶子衿也不在意他的态度,再三道谢后,像抱着宝贝似的往家里跑。

“这孩子其实很不错,外面对她的传言咋就那么恶毒。这些人硬生生坏了一个小姑娘的名声。”梅氏叹口气说。

“你瞎操心,我看她根本不在意什么名声。”印先生叹口气说。他也惋惜,叶子衿要是个男娃子就好了,他还从来没有遇上这么用功的学生了,关键这个学生还十分聪明。

“天啦!”洗完手,夫妻两个坐下来吃饭,梅氏刚吃了一口土豆丝,就忍不住惊叫起来。

“怎么呢?是不是太咸呢?”印先生皱着眉问,他顺手挖了一勺蛋羹放进嘴里,然后,他的眼睛一下亮了。

“太好吃了。这丫头到底是怎么做的?”梅氏咽下嘴里的土豆丝,脸上带着惊喜。

“蛋羹做得也不错,你尝尝。”印先生给她挖了一勺蛋羹。

“又滑又嫩,美味极了。”梅氏又是一阵惊呼。

印先生倒是没有说话,只是他手里的筷子根本就没有停过。

第69章 质疑

等吃饱喝足了以后,印先生和梅氏面面相觑,两个人都不敢相信,三菜一汤加上米饭,居然全被他们吃光了。

梅氏摸着大肚子心有戚戚然,“这丫头要是过来帮着多做几顿饭,用不了多久,我肯定胖得走不了路。”

就算胖得走不了路,他也愿意小丫头多来两趟,印先生暗暗想。

“可惜呀,食材不足。否则的话,豆腐还可以做得更美味一些。”叶子衿在回去的路上,一个人边走边唠唠叨叨。

“娘,饭做好了没有?”叶子衿一进门就大声问。

“好了,全都好了,就等着你回来了。”马氏埋怨地看了她一眼。家里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这丫头倒好,从早上出门到现在才回来,也不知道她溜到哪里去了。

“我都快被饿死了。”叶子衿将旧书随意往板子上一扔,然后去外面洗了手,进来坐到了桌子边。

“子衿,你哪来的书?”叶苏凉捧着书惊喜地问她。

“一顿饭换来的。”叶子衿已经开始吃起来。给别人做饭不能品尝,都快饿死她了。“姐,你的厨艺见长呀。”

“是吗?”叶子楣被她一夸,兴奋得脸都红起来了。“妹妹,以后得空的时候,你得多教我两道菜。”

“行。”叶子衿边吃边点头。

“将书放下,吃饭。”马氏催促他。

“有了书,你们就可以得空的时候,就照着书上的字去写,每天我是要检查的。”叶子衿给大家布置任务。

“咱家还没有笔墨纸砚了。”叶苏凉疑惑地问,“咋写?”

“用板子钉成框,然后里面铺上沙子,用树枝照着写。等学会了,估计咱们手里的银子就能充足起来,熟练了,自然就给你买笔墨纸砚了。”叶子衿说。

“妹妹,你简直太聪明了。”叶苏凉大喜。

“爹得空的时候,用一块木板,我去向先生借一些墨回来涂上,以后用白块就可以写了。”叶子衿观察过,南靖国有煅烧的白石灰,于是她想到了现代用的黑板粉笔。

“这个主意更好。”叶子楣喜上眉梢。

“中,等地开荒稳定下来,我就给你做。”叶良禄大笑着满口答应下来,儿女积极向上,正是他这个做父亲做期待的。他这个当爹的,当然会无条件支持了。

有了书,叶子衿果然不再去私塾那边偷听了。

一个下午,马氏、叶子楣、金氏她们在家里忙来忙去,她倒好,端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端了一盆细沙放在面前铺开,然后左手捧着书,右手不停地在地上比划着。

“你这丫头,非得气死娘不可。地里要送水,家里要做豆腐,你倒是过来帮帮忙呀。”马氏看不过,忍不住埋怨了她几句。

“这些都不归我管。”叶子衿头也不抬。

这话简直能气死个人,马氏要发飙。

叶子楣却第一个将叶子衿给护上了,“娘,我们这么多人了,你就甭管妹妹了。”

“是呀,婶子,子衿多能干呀。女孩子认识字的不多,要是她真的能学到点字,以后也不能当个睁眼瞎。人家都是花了银子送孩子到私塾里去读书,她一文钱不用花,就能认识几个字多好。”姚氏、金氏几个也跟着劝。

“我可不是只打算认识几个字,我得尽快将这本书上的字人全了。以后我要是做生意,别人也甭想蒙骗我。”叶子衿一本正经地回答,眼睛都没抬一下。

姚氏等人只当她是在说笑,个个笑着附和几句,就进厨房里去忙碌了。

书会背,对应着认识字也很快。叶子衿本身也是个高材生,一个下午的时间,一页上的字她几乎就能全都默写出来了。

晚上的时候,别人都是劳累了一天,个个都有些疲惫不堪。

叶子衿却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让一家人坐在油灯下学了十个字。“明天我检查哈。”

说完,她自己到厨房端了热水,洗洗睡下了。

“这丫头。”马氏气得要骂她几句。

“娘,我觉得子衿是认真的。要是我们一家都不认识字,真的开了作坊,被人蒙骗了还不知道了。豆干的生意是我们遇上了包掌柜这样的好人,要是换了别人,我们就算被人骗了,也不知道。”叶苏离憨憨地说,“我们都这么大了,就算有点儿累,学几个字也累不到哪里去。”

“反正我是要跟着妹妹学字的,以后万一真的当了大商人,不认识字怎么行?”叶苏凉笑眯眯地维护叶子衿。

“不就是学几个字吗?娘要是觉得累,可以不学,我们肯定是要学字,省的日后被人卖了还不知道了。”叶子楣一边收拾桌子一边说。

“得了,我还没有说她几句,你们一个个倒是将她护上了。”马氏气呼呼地白了儿女们一眼。

她也是忙昏了头,抱怨几句,又不是真的要拦着不让子衿去学字。说到最后,一家人倒是全将她当作坏人看了。

“呵呵,说明大家的心最公道。”叶良禄笑着说。

“好好,就我一个人是坏人总行了吧?”马氏被他们给气乐了。

叶良禄和叶子楣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翌日,叶家定下的青砖红瓦及时送过来了。

村民们看到了又是一阵稀奇,不少人心里还挺不是滋味。叶老二家发展得也太快了一些。

老宅子那边,气氛更是紧张。

老两口窝在家中,根本没有出门一步。就算二房那边传来了鞭炮声,他们也没有过去看一眼。

叶兰泽两耳不闻窗外事,更不可能出去了。

岳氏倒是想过去看看,但三个儿子出门的时候都丢下话了,让她不要过去。

岳氏想到现在三个儿子也在二房那儿挣工分算钱,于是忍了这口气。

三房的母女三个却不淡定了。

“娘,他们哪来的银子又是开荒,又是盖房子?”叶冰清气得坐不住,手里的绣品是拆了绣,绣了拆,这一上午,她是看什么都不顺眼。

“银子怎么来?那得问他们自己了。”秦氏轻蔑地说。

“没想到他们找到了那么一门好生意。娘,要不你到镇上问问,咱们也跟着学做豆干的生意。”叶冰清忽然来了主意。

“你呀,年纪小,不明白里面的道道。镇子上卖豆腐的人家多的去,我还真没听过谁家靠买豆腐发了大财。开荒不用说了,青砖红瓦的房子,咱们村子有几家住的上?”秦氏眼角都带着对二房的轻视。

“难不成他们家还有别的生意?”叶冰清来了精神。

三房虽然日子比起村子里其他人家好过许多,她们靠着绣品还能赚下几个零花钱,但她也想像二房那样,手里攥着些大钱,那样才叫过日子了。再说了,二房的日子一向过得最差,凭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超出她们三房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