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个人完全改了本性不易,可只要摸到了标准规则,也就不那么难了。

四天过后,夏含秋开始将一些不那么紧急的文书交给他让他去批示,然后她再根据他的处理方法一一给他分析利和弊,这样磨了几天,段柏瑜基本就抓到了精髓。

夏含秋满意得不得了,“看样子不用几天我就能轻松下来了。”

“婶婶可别现在就想着撤退,我学得再快也不会有婶婶做得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着走仁政的路子,段柏瑜整个人看起来要内敛温和了许多。

夏含秋正要说话,外面传来大声得有些尖锐的声音,“报,西边大捷。”

西边?小舅那边?夏含秋忙扬声道:“进来。”

不等人行礼,夏含秋迫不及待的问,“西边胜了?”

“回王妃的话,西边数城全部归入大梁,这是夏将军遣末将带给您的信。”

蓝玉接过来双手奉上,夏含秋查了下封口,赶紧打开,一目十行的看下来心里就有了底。

“你先下去歇着,两天后和这边的人一并出发。”

“是,末将告退。”

“西边攒在手里了,小舅的意思是让彭将先驻守那边,会亭派文官去治理,他和二师兄带着兵马直接往北边去。”信在段梓易和段柏瑜之间走了一圈,看两人都面露喜色,夏含秋也很是喜不自禁,亲人不但建了功,还都平安,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们三一起还真是个大杀器。”段梓易看向侄子,“分派官员的事你去做,我们不插手。”

段柏瑜只是怔了一怔,便将事情接了过来,他明白皇叔的意思,这样也好,免得以后有人从这里做文章挑拨两人的关系。

“还有一件事。”夏含秋习惯性的揉了揉手腕,“从尚峰迁来的那些人你也可以酌情起用,但是不能大用,他们在秦国做威做福太久了,现在虽然有了点自知之明,但是也难防他们故态萌发,以他们的底蕴,以后修复文化这一块就很合适。”

“我记下了。”段柏瑜在心里重重写下一笔,“我之前翻过官员名册,要往西边派那么多人怕是有些捉襟见肘,是不是再起用一些寒门学子?”

“会亭能用的基本都用了,现在来投的都是外城的人,我倒是有个建议。”

“婶婶您说。”

“西边去有十一城,只有三座算得上是大城,其余的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合并了,派稳重些的人去,然后起用当地的人,这样也能更快的安抚民心。”

段柏瑜连连点头,只觉得眼前一片坦途。

369章 一门亲

转眼已经进入盛夏,白天出门都能把人晒化了,晚上即便有风,也是热的。

府里到处种了防蚊虫的绿植,倒也没有蚊子扰人。

紫双等人在院子里摆了凉席,上了几盆新鲜的瓜果便纷纷识趣的退远了些。

夏含秋抱着早早,拿了个黄澄澄的枇杷剥皮喂给他吃,边细细碎碎的说着话,如今柏瑜和他们同进同出,又大部分时间处在同一屋子里处事,夫妻两人都注意着,不比平时那般随意了,有什么事也是回来关起院门说。

“听念儿说柏瑜这些日子每天都很晚才熄灯睡觉,早上又要早早起床,早先看着觉得柏瑜瘦了些,我还以为是我看错了,现在看来不是我眼花,他将自己逼得太紧了。”

段梓易不爱吃果蔬,却知道秋儿爱,看她都没时间顾自己,便也净了手拿枇杷剥皮,将果肉一块块送进秋儿嘴里,“累一累死不了人,诺大个梁国,现在有我和你替他分担,以后都得他自己一个人来,逼一逼也好,你别惯着他,他的身份和别人本就不同,坐多大的位置担多大的责任,放谁身上都是一样,要是心疼他,在饮食上多关心关心就是。”

“才多大点儿。”夏含秋吃完一口的果肉便不吃了,“晚上吃得有点多,现在吃不下。”

将剩下的半个撕成小块喂进儿子嘴里,段梓易接话,“明年就二十了,我二十的时候这天下都走遍了,这事听我的,别插手,恩?”

“行吧行吧,反正是你侄子,你不心疼我还要抢着去心疼不成。”嗔他一眼,夏含秋想说点别的。可想来想去,事情还都和柏瑜有关,“柏瑜成亲后还住王府合适吗?需不需要我在外面先给他安排个居处?我自是不嫌的,就担心他觉得不自在。不是自己的家未免总有点寄人篱下的感觉。”

“他都在这住了几年了,现在再将自己当外人未免迟了些,之前你看他什么时候觉得不自在了?我看他喜欢得紧,皇宫是个最无法让人产生归属感的地方,大则大矣,却觉得空,谁和谁都说不到一起去,从皇宫出来的人性子里都是寂寞的,可他们未必就喜欢寂寞,只是不得已罢了。不要多想,我也姓段,段家人骨子里是个什么德行我知道,你要真将给他另置一个地儿他才会不高兴,会当成你在赶他走。反而伤了感情。”

夏含秋想了想,柏瑜好像并没有想要搬出去的意图,便也将这事放下了,宫殿已经在建,左右不过一年的时间,不管柏瑜的喜好如何到时都得搬进去的,现在做什么都是多此一举。

夫妻两人又说了一阵话。直到看到早早头一点一点的才回了屋。

夏天的早晨天亮得早,太阳出来得也早,即便是出门得早,到衙门额头也见汗。

这样的天气,他们中午是不会往返于王府的,下人会将饭菜送过来。六人一桌用饭,感觉和在家里也没差。

“王爷,老奴有事求见。”

段梓易扬眉,没要事,明德绝不会这个时候来打扰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进来说话。”

“是。”明德进来朝众人行了礼,禀报道:“老夫人派人过来传话,说有人自称是王爷您的舅亲登门求见,老奴刚才回府了一趟,来人是郑家人。”

郑家?段梓易皱眉,“他们不是在南岭呆着,怎么会过来这里?”

“老奴看他们是做的行商打扮,具体如何,老奴却没有去问,您看…”

段梓易不喜欢他外祖一家,他一直无法理解,就郑家那样的家庭是怎么养出母妃那样性子的人的,后来母妃病逝,他被遣送离宫,郑家不说要如何助他一助,生怕被牵连,竟然没一个人来送行,更不用说其他了,那时他才十二岁。

在上都城破后,他让属下将人安全送走就已经是尽了他最后那份心。

“去问清楚他们来干什么。”

“是。”

重新拿起筷子,给秋儿布了几筷子菜,段梓易道:“无关紧要的人,无需理会,吃你们的饭。”

夏含秋看出他情绪不高,也没有多问。

饭后,段柏瑜识趣的没有跟过去。

“看你都没吃多少东西,和郑家有不愉快?”

“我喜欢的人本就不多。”段梓易拉着秋儿在自己身边坐了,“我现在有你们就够了。”

夏含秋回握住他,语声温柔,“真要不喜欢,将人打发走了就是,你也说是无关紧要的人了,别为了无关紧要的人伤神,恩?”

其实段梓易只是觉得有点糟心,他铁石心肠,能让他费心的也就这么几个人,又怎会是会为了这等事让自己不好过的人,现在被秋儿这般温柔对待,他倒觉得那些人来得挺是时候,秋儿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关心过他了。

等了没多久,明德回来了,“王爷,娘娘,老奴弄清楚了,来人是郑家二爷郑邦国为首的这一支,说是南岭地处偏僻,想迁族来会亭,请王爷相助。”

“休想。”段梓易眼露戾气,“他们当这天下是他们的,他们想如何便如何?这大梁,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我不想见他们,明德,你回去告诉他们,哪来的给我回哪里去。”

“是。”

夏含秋端了杯茶放到他手里,“这样合适?”

“他们最是擅长顺杆子往上爬,我只要表现得有一点点念旧情,他们就会像那水蛭一样咬着你不放。”段梓易冷笑,“但凡他们对我有一点点恩惠,我都愿意当那个让他们爬的杆子,可惜,仅剩的那层血缘关系我都已经偿还了,他们有什么脸觉得我一定会顺他们的意?”

夏含秋大概也就知道郑家人是什么秉性了,这样的人确实招惹不得,真要留下他们,换之他们不敢惹,对她这个没什么背景的外来媳妇一定不会客气,她可不会将自己送上门去被欺负。

“别想了,去歇一会再忙活。”拉着人起身,两人去了里间。

下午忙了没多会,就有衙役进来禀报,“王爷,外面有人自称是您舅亲,想要见您。”

段梓易一点也不意外他们会找到这里来,冷笑道:“让他们在外面等着,本王现在不得闲。”

“是。”衙役每天见的都是官儿,便不是人精也都修炼出来一副好眼色,看出王爷的态度也不客气,就让人在衙门外等着,太阳虽然已经西移,那地儿却也还在太阳的照射下,热浪让人躲无可躲。

郑邦国万万没想到会受到这待遇,眼睛一瞪就要凶,被他身边的人扯了扯袖子才忍了下来。

“爹,您别冲动,别忘了我们是来求表哥的,要是在衙门口惹事,以表哥的性子怕是会不顾我们的颜面将我们赶走,到时丢脸的可都是我们。”

“他敢!我可是他娘舅!”

“您是他娘舅不假,可您从没帮过他也是事实。”说话的人虽然一身男装,可说话却是柔美的女声,再一看相貌,这分明是个女娇娥!

“玲儿,你怎么说话的,还觉得他有理不成。”

郑玲玲心里恼得不行,要什么都随着爹爹去,他们就等着被表哥赶出会亭吧,郑家当年做事不地道,表哥念着那点血缘在他们遇难的时候派人将他们送走,保住了郑家满门,到头来还要怨表哥不拉外祖家一把,换成她,她也不会理会。

可现在她却没有办法,南岭穷,地处偏僻,虽说在表哥的治理下比之前好了许多,可又哪里能和如今俨然已成都城的会亭相比。

她已经十四了,翻过年就十五,虽然一直拖着,这婚事却也拖不住了,她怎么甘心以后一辈子只能在南岭扎根!

虽然久有传言表哥爱重王妃,屋里一个妾室都没有,但是她对自己的相貌有信心,只要能见着表哥,一定能让表哥将她留下。

若是这条路行不通,也要求得表哥给她在会亭许下一门亲,脱离南岭那个苦海,至于南岭其他族人…该顾着的人她自会顾着。

汗如雨下,郑玲玲眼前发黑,她死死咬牙忍着,就是要晕,也要到表哥面前去晕。

“王爷现在有时间见你们了,跟我来吧。”

“没良心的东西。”郑邦国小声骂了一句,连忙跟了上去。

郑玲玲让丫鬟扶着,一步步仿佛踩在棉花里,再忍一忍,再忍一忍…

在门口又通传了一声,才有丫鬟打起门口的帘子请他们进去。

跨过门槛,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郑邦国这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正要说话,身后传来扑通一声响,连忙回头一看,见是女儿倒地上了赶紧跑过去将人扶起来靠在自己身上,用力按她人中。

就这一会,郑玲玲已经缓过来了,只是脸上白得没有一丝血色,连嘴唇都是白的,楚楚可怜的模样让向来宠女儿的郑邦国心疼不已,抬头就喊,“快喊大夫来。”

在人倒下去时夏含秋就示意紫双去叫大夫了,此时她也不说话,这是换之的亲人,若是换之亲近,她自然也亲近,若是换之都厌恶,不想搭理,她当然也是嫁夫随夫的。

370章 来意

段梓易根本当成没听到,“本王记得之前让明德传了话,令你们回南岭去。”

郑邦国脾气冲,他知道眼前这人是权倾天下的王爷,可再权倾天下,他也是自己外甥啊,这关系还能有假的?想也不想的就开口道:“我来会亭就是为了见你,你的面都未见着,又怎会返回,怎么,在我这个做舅舅的面前,你还要摆王爷的架子吗?”

夏含秋几乎想掩目,这样没脑子的人被郑家推出来,其实是想借换之之手处理了的吧?!

段梓易冷哼出声,“舅舅?本王才知道原来本王尚有这样一门亲戚在,那么请问舅舅,我们上回见面还是什么时候?”

郑邦国真就去算了,不算不觉得,越算越心虚,他是不聪明,可出身在大家中,就是看,有些事情也看会了,怪不得老大会将这事推给他,这是挖了个坑给他跳哪!

“表哥,我爹从来都是最好算计的人,这回也是被家里给…”虚弱的声音缓缓响起,恰到好处的声线让人很难讨厌得起来,几句话不但表明了他们出现在此的原因,他们在家里的处境,也道出了她是个女人的事实。

是个聪明的女子,夏含秋不由得扬起了眉。

对郑家的人段梓易自是知道一些,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可也正因为这话是由她嘴里说出来,便说明她早就知道他们这一支被算计了,可他们还是来了,还是出现在他面前,足见她也有她的算计。

对这样的人,他照样喜欢不起来。

天气热,夏含秋从玄组调了两个大夫过来衙门坐镇,很快就有一人提着药箱进来,不用吩咐,浅浅行了一礼就蹲身在郑玲玲面前给她号脉。

“只是中了些暑气。无碍。”解暑气的药现在最是不缺,大夫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用油纸包装好的纸包递给郑玲玲身后的丫鬟,“用水冲服即可。”

郑玲玲勉强坐起身来对大夫弯了弯腰,“多谢大夫。”

“份内之事。”大夫从药箱里又翻出来一包药。站起身来道:“观主,这是属下为您新配的凉茶,比之前那个好,以后您喝这个为好。”

“记得每日多煮几锅给各屋送去。”

“是,属下不敢忘,属下告退。”

段梓易接过来闻了闻,递回给蓝玉,“去煮了。”

“是。”

郑邦国见没人理会自己,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该识趣离开还是如何,一低头。看女儿向他使眼色,索性就耗着了。

段梓易突然起身走到郑邦国身边,看了眼额头上还在冒虚汗的郑玲玲,语气沉了些,“回南岭去吧。都城向来是是非之地,南岭曾是我的封地,看在我的面子上,不管以后那里是谁管都不会亏待你们。”

郑邦国难得的没有冲动,“为什么我们不能来会亭?”

“因为我不乐意。”段梓易说得不留半分情面,“郑家什么德性我清楚得很,真要让你们来了会亭就是我麻烦的开始。明明没什么本事偏偏还自以为自己多能,被人一撺掇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以前我没掌权时你们尚要利用我得好处,现在我权倾一时了,你觉得郑家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来?需要我一一例举吗?”

这直白得粗暴的话很打脸,而且是当面打脸。可郑邦国却没有半句话可以反驳,郑家人什么德性他也清楚,就是他自己,也不是好东西。

他没想到外甥会将话挑得这般明白。

“表哥,我知道我们没脸求您什么。可是郑家…我是真的不想回了,不用将郑家全族迁来此,就让我们这一支留下来可好?反正,反正回去我们也落不着好。”

“那是你们郑家的事,与本王无关。”难得愿意解释了两句的段梓易被这样的纠缠闹得顿时没了耐心,“本王不会给郑家任何机会,你们就死了这心吧。”

“看在姑母的份上…”

“不要拿我娘说事!”段梓易看向郑玲玲的眼神冷得刮骨,“我娘对得起郑家,本王也对得起郑家,本王倒是想问问,郑家,可还记得我娘的托付,死后可有脸去见我娘。”

郑玲玲下意识的往后缩,话一出口她就知道自己犯了蠢,可她没想到表哥的反应会这么大,听表哥这话里的意思,郑家曾经应允了姑母什么事?

夏含秋走过来,主动将手放到换之背在身后的手心里,却仍旧不发一言,这样的场合,她说什么都会引火上身。

“对不起表哥,我只是有些急了,并非有意要提及姑母。”郑玲玲脸色越加惨白,脑子转得飞快,表哥位高权重,见多了勾心斗角,也许她应该直接坦言,可能比拐弯抹角的要有用。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必须拼一把!反正再差,也不过是认命。

“表哥,我为自己求您,翻过年我就十五了,婚事迟迟没有定下来并非只是因我不愿,说得难听点,是因为他们在待价而沽,看我嫁入哪家对他们好处更大,他们不会管对方是不是我的良配,不会管对方是老是少,是有病还是要死了,他们都不会管,表哥,您救救我,我不想被他们推进火坑,爹能护我至今,可他也是郑家的儿子,而且向来没什么地位,若婚事真的定下来了,他又能如何?我有兄长,还有幼弟,爹不能只顾我一个,表哥,您救救我!”

说到最后,郑玲玲已经是泣不成声,郑邦国也红了眼眶,他向来被爹娘不喜,在家里没有说话的份儿,那个家,他也不想呆,可是,他姓郑。

段梓易皱眉还要说话,夏含秋捏了捏他掌心,接话道:“不管如何,就算要回南岭也得将身子养好才能动身,明叔。”

“是,老奴在。”

“你先带他们去别院安置,一应东西不要缺了,要是身体还是不妥当就再去请个大夫。”

“是,郑二爷,郑小姐,请随老奴来。”

郑玲玲看向麒王妃,她名满天下的表嫂,她不是没想过去求她,可是存了那样的心思在前,她觉得求表哥会容易些。

现在看来她错了,表哥爱重王妃,并非传言,她说干了口舌流干了眼泪也没她一句话来得有用。

“秋儿,你这是心软了?”待人一走,段梓易就笑问。

“倒也不是心软,你这表妹不是没一点心计的姑娘,便是真被安排嫁进复杂的家庭她也不见得就会吃亏,只是…看着她我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同样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同样是不亲厚的家人,多像,我当时是拼着性命不要跑出来的,她却是将你当成了救命稻草,若是就这么回去,一辈子可能就搭进去了。”

“想帮她?”

“妇人之仁吧,你不喜欢郑家人,要是觉得留下她是个麻烦就别理会,等她身体好了遣她离开就是。”

段梓易喝了几口茶,沉默了一会突然道:“郑家除我母妃外都是些短视之人,能看到的就是眼皮子底下那点东西,若是本份,我也愿意护持几分,可他们不,明明没本事,一个个还以为自己飞得起来,后来更是…”

摇了摇头,段梓易一副不想多说的模样,“论辈份,郑邦国是我二舅,郑家大概也就他还没黑透,这回会来会亭肯定也是被其他人给算计了,郑玲玲脑子活,他们这房能撑到现在还没被人吃了多亏得有她在背后出主意,这回,怕也是顺水推舟想来会亭找条活路了。”

夏含秋讶然,“郑家的事你都知道?”

“南岭曾是我的封地,要看住一家人不难。”想到突然出现在会亭的这一行人,段梓易不由得皱眉,“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避开那一众眼线的。”

“管他如何避开的,反正你以后也不可能再去南岭。”

段梓易一想也是,懒得再去归根究底。

次日,段梓易还没有做下决定,郑玲玲独自一人前来求见,且求见的是夏含秋。

“忙了一上午,你去里面歇歇,我见她。”

段梓易没有异议,他也想看看这相貌极像母妃的表妹还有什么底牌。

看婶婶看向自己,段柏瑜笑眯眯的拒绝,“我旁听,不做声。”

郑玲玲已经在外面等着了,夏含秋也就不多墨迹,示意蓝玉将人请进来。

脸色依旧说不上好,还特意穿了一声白,更衬得她没有血色,一进来就拜了下去,“玲玲给娘娘请安。”

今儿倒是将自己的位置摆正了,夏含秋虚扶了扶,“免礼,坐下说话。”

郑玲玲听话的在一边坐了,一举一动都极规矩。

“有事和我说?”

“是。”郑玲玲抬头,面色坚毅,“南岭靠海,每到年底,会有一支船队从海那边过来,这是南岭许多人都知道的事,并且也知道那些货物的买家是表哥,郑家想来会亭是假,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才是真,当然,若是表哥念旧情愿意照拂,他们自是愿意迁来会亭,可这块入眼的肥肉他们不会放弃,便是来了会亭,也只是更方便他们缠着表哥而已,表哥再恼,总也不能要了他们性命,这便是他们的倚仗。”

何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夏含秋算是见识到了。

371章 闭关锁国

ps:

郑玲玲的出现就是为了带出这一章,我经常会想,要是没有清朝的闭关锁国,清朝末年的时候是不是就不会被欺负的那么惨。

圆明园被烧得就剩几个柱子,多少珍宝被抢走流落海外,这些事我无法改变,可在我的笔下绝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恩,废话几句。

“你本来是没打算告诉我的吧?”

郑玲玲抿唇低下头去,声音也低了些,“若是不能留在会亭我不会说,表哥的性子我不说非常了解,但是他不喜郑家是肯定的,不然也不会多年不理会,只要郑家做得过份了,表哥一定会教训他们,到时就算我嫁人了,一辈子已经搭了进去我也高兴,表哥也算是间接为我报仇了。”

“你不喜郑家。”

“是,我不否认。”郑玲玲绞着手指,许多未对人说过的话脱口而出,“我爹明明是郑家次子,我的兄长明明比长房几个都要争气,可祖父祖母从来看不到,偏心长房偏得理所当然,我爹在家里没有地位,兄长被压制,幼弟被欺负,妯娌间我娘更是被踩得毫无尊严,我记得在怀弟弟之前娘还流过一个孩子,娘不敢和爹说,怕爹冲动惹出祸来,只和我说过。”

不知不觉间,郑玲玲眼泪流了满脸,“娘是被伯娘故意推了一把摔倒在地才会流掉孩子,对方却还恶人先告状,说我娘路都不会走,带累得她也摔着了,我娘气得大病一场,在床上躺了三个月才勉强能起床,我姓郑,一辈子和郑家绑在一起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可我若是能嫁到一个好点的人家。说不定我还能帮衬娘家一把,爹爹冲动,娘亲软弱,兄长被长房死死压制着。不瞒表嫂,小弟一直是我在管教,我相信,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有出头之日,我们这一支才有好日子过,所以这回明知道爹爹是被算计了,我仍然将计就计来了会亭,我没办法了,表哥是我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