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绣医图之贵女当嫁上一章:第 96 章
  • 锦绣医图之贵女当嫁下一章:第 98 章

霍七七计划得很好,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护肤品并没有如愿开起来。

因为宫中要举行宴席,一场为李元白特意举办的庆功宴。

按理说,这样的宴席,她根本不用去参加。但霍七七身份特殊,而且她还是南平一行隐形的大功臣,即便霍七七不愿意居功,她让御医和李元白将所有的功劳全都算给了别人。

但李元白和御医却没有那个胆子在皇上面前隐瞒。

世上还有如此不居功的人?要不是皇上了解霍七七的性子,肯定会怀疑御医和李元白一起在夸大其词。但皇上见过霍七七,准确地说,霍七七还是皇上和李元白联手哄骗去了南平,所以霍七七的做法,皇上多少能猜出一些。

也正因为皇上猜出霍七七的用意,而且霍七七立下功劳以后,为南平做了大实事,最最重要的是,霍七七还给他这个皇上戴了大高帽子,所以皇上心里特别高兴。

这一高兴,皇上每日看到赖皮的护国公老爷子都觉得特别顺眼。

皇上为李元白举办了专门的庆功宴,朝中大臣们有人欢喜,有人发愁。

皇后和大皇子心里的忧患意识增强许多,但对此却无可奈何。

“母后,老六这一次可威风了。”大皇子气呼呼地坐在皇后屋子里发脾气。

“如今知道急了。”皇后瞥了他一眼。

当初,皇上提出南平疫情的时候,朝中很多官员,包括几个成年的皇子并不愿意去南平。

大家不愿去的原因很简单。一来,南平不但发生水灾,而且还流行瘟疫。要是他们去了南平,感染上瘟疫,怎么办?那时,就算是功劳再大,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命来享受,也无济于事。其二,南平的水灾已经是积压多年的事,工部的官员为此没少被皇上骂。但问题太大,谁也没有好办法解决。

皇上每年为此投入那么多的财力和人力,都没有办法改善南平的水利,他过去又有什么用?

第三,去南平本来已经够麻烦了,偏偏皇上指派的几个随行官员,还都是歪瓜裂枣之辈,比如说霍七七。

当初大皇子还纳闷,就霍七七那样的一个大纨绔,皇上派她去南平干什么?他和皇后都万万没有想到,霍七七居然懂医术,而且医术还那么厉害。

可以说,这一趟南平之行,李元白完全是托了霍七七的福分。

“母后当初不是也反对儿臣去南平吗?”大皇子见皇后不高兴,忍不住嘀咕。

“这事的确是本宫考虑欠缺。”皇后叹口气,“本宫只有你一个孩子,南平那边麻烦多不说,而且瘟疫横行,本宫能放心让你去吗?”

“说白了,李元白也不过是走了狗屎运罢了。如果不是霍七七帮他解决瘟疫,他能不能回来还是一回事了。”大皇子咬着牙说,“千错万错,都是霍七七的错。”

“住口。”皇后大怒。

她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外面。

好在外面一直有她信得过的人守着,她压住火气教训大皇子,“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在背后做了什么小动作。在京城外,本宫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事,护国公和李元白都不是傻子,你再不许轻举妄动。护国公手里的底牌要比你想得深得多,护国公府年轻一辈也都是人才,你别小看了他们。放眼京城,皇子中有谁敢对护国公府不敬,李元白放荡不羁,从不将任何事任何人放在眼中,可你看到他何曾对霍七七下手过?”

皇后越说越生气,她差点儿就指着儿子骂蠢货了。想她精明一辈子,怎么就生了大皇子这样的蠢货。如果大皇子换成是李元白,她肯定不会这样累。

“母后说的,我都懂。”大皇子不高兴地说,“母后也别总认为我笨。儿臣只是气不过,霍七七帮老六平息了南平的瘟疫倒也罢了,可她千不该万不该多事,还在南平做了哪些多余的事情。”

“她做的一切,虽然说李元白得到了便宜。但霍七七却是打着皇上的旗号在做事,你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人,岂能成日里抓住哪些鸡皮蒜毛的小事?你好好掂量一下,是你心里的那点儿骄傲重要,还是江山社稷更重要?你要想坐上那个位置,就算不想得到三公的支持,但你也不能就这样去得罪三公。”

“三公,又是三公。我还就不信,三公真的会保持中立?”大皇子怒。

“只要皇上在一天,三公效忠的肯定是皇上。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你给本宫记住了,三公不可得罪,最起码,你不能逼得三公去支持他人。”皇后更怒。

“儿臣知道了。”大皇子心里愤恨不平,但也无法。

作为皇上的子嗣,他当然知道朝中的规矩。

说实在话,他只是想给霍七七一点儿苦头吃,但很多事情,最后却完全走了偏差。皇后骂他,他又能如何?

憋着一肚子的气,大皇子离开了后宫。

宫中晚宴还没有开始,各位官员就开始往大殿赶去。这样的宴会,百官自然不敢迟到。

“前面好像是护国公府的马车。”三皇子坐在马车里,到了宫门口,马车得接受检查。他一掀开马车上的帘子,就眼尖地发现了护国公府的马车,“霍七七肯定在马车上,你要不要和她打个招呼?”

李元白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警告意味十足。

三皇子默默鼻子,立刻觉得无趣,“霍七七好歹和你风雨同舟那么久,你这样太无情了些。”

李元白闭上眼睛,不想搭理他。

这时候,前面护国公府的马车已经动了起来。

“多好的和好机会,你居然就这样错过了。”三皇子再一次感叹。

“呱噪。”李元白眼睛没睁开。

马车很快通过检查,进了宫。

三皇子本以为他们的脚步快一些,肯定能追上护国公和霍七七。哪知道,那一老一少的脚程并不慢,等他们下了车,前面那两个人早就没影子了。

三皇子没办法,只好放慢脚步往宫中走去。

霍七七有些无聊,宫中的宴席其实很无聊。大臣们的案几上虽然会摆满美食,但实际上,那些东西只能看不能吃,在霍七七看来,这样的宴会,完全是皇上闲的蛋疼,才想出的馊主意。

第一卷 第286章 论功行赏

霍七七和护国公一进宫殿,就有不少人过去和护国公打了招呼。虽然说护国公在朝中同僚心目中,实在算不得好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护国公品级高,又深得皇上信任,所以说,很多官员就算不喜欢这个老赖皮,大家还得捏着鼻子过去和他打招呼。

当然也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护国公手里有好酒。酒是药酒,比醉仙楼每日出售的药酒不知好了几倍的好酒。

要是能从老家伙手里哄一杯过去喝,他们就算多说几句违心话,嗯,也比较划算。

当然,能哄护国公药酒的官员,本身就和护国公的关系不错。

“七七呀,能不能给我一壶好酒?不要太好,就和老爷子手中那种差不多的就行。”陈老将军独辟蹊径,直接找上了霍七七。

“七公子,上一次你给的药丸是否还有?”陆太傅也凑到了霍七七面前。家中老妻用了霍七七开的药以后,别说没留下后遗症,就是身体,也比原本要好得多。

陆太傅也是聪明人,他早就从李元白去南平带上霍七七时,就猜到南平的瘟疫会随着霍七七的到达而消失。

果然,不久以后,从南平就传来了好消息。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身体就会大不如前。太傅这些年为朝廷呕心沥血,差不多贡献了大半辈子,付出多,身体方面熬夜费神留下的后遗症就显现出来了。

这边,最近他咳嗽得厉害,他找了太医开了方子,却不怎么见成效。

陆太傅就将主意打到了霍七七身上,“七公子,最近我咳嗽得厉害,你能不能帮我瞧瞧?”

“陆太傅,我可没有医证,并不是郎中。”霍七七笑眯眯地回答。

她虽然笑得很灿烂,陆太傅却被她噎得半天没说出话来。霍七七话中有话,她在明确告诉太傅,她霍七七并不是私人郎中,不是谁就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

也正因为霍七七的身份特殊,陆太傅才拿她半点儿法子没有。他苦笑看着霍七七,“霍七公子,老夫求到你这儿,并不看重医证。你和遥之算是朋友,于我们陆家来说更是有恩。算我老头子脸皮厚,再欠你一份人情得了。”

说完,又是一声咳嗽。霍七七看他一大把年纪,咳得撕心裂肺,同情心又起。

说起来,陆家人品不错,而且私下里,她和陆遥知、陆遥知和陆娉婷的关系也算不错。好人做到底得了,“陆太傅既然看得起小辈,等宫宴结束后,我就给大人看看就是。”

“大侄孙,那我的酒呢?”陈老将军压低声音问。

“腿好清楚呢?”霍七七斜睨看着他。

“好了,全好了。”老将军拍着腿展示给她看。如果不是因为在宫中,他能跳起来给霍七七看。

“既然好了,还喝什么药酒。”霍七七飞快地说。

“啊?!”陈老将军可能没想到自己会被霍七七套路,顿时傻眼了。

陆太傅在一旁见了,顿时忍不住笑出声。

“我才想起来,我的腿有时候隐隐还会痛一下或者两下。”陈老将军说变脸就变脸。

“那就更不行了。药酒是我配出来的,既然治不了老将军的腿,那么这药酒对老将军更无半点儿益处。”霍七七笑眯眯地回答。

陈老将军再次傻眼,他非但没有讨到酒,好像还得罪了霍七七。怎么办?

三皇子一进大殿,目光就落在了霍七七身上。碍于霍七七和他“不熟”,他一直站在边上,并没有过去说话。

不过练武之人的耳力很好,霍七七和老将军的对话,一字不漏全都进了他的耳中。

他看到老将军目瞪口呆,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他忍不住笑起来。

原来私下里,霍七七这么有趣。

感觉到李元白的目光冲着他这么扫过来,三皇子不禁冲着李元白挑挑眉,又用嘴示意他看霍七七。

李元白的目光很快就掠过这边,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落座。

“皇上、皇太后驾到。”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众位大臣们立刻找到了位置落座。

霍七七在满朝文武官员之中,身份算不上什么,而大家落座的位置都很有讲究。

霍七七有自知之明,直接到最后面找了位置坐下了。

三皇子见状,又冲着李元白挑挑眉。

李元白看也没有看霍七七一眼。

不过霍七七也不孤单,因为太医院有相熟的太医坐在她边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皇上和太后出来,众位大臣们立刻过去下跪行礼。

霍七七逼不得已,只好也跟着众人跪下了。

“众位爱卿平身。”皇上笑着发话。

众人再三谢恩以后,才找了位置重新坐下。

“这一次六皇子到南平去,收获颇丰呀。”或许是因为皇上的心情好,他直接开始切入主题。

“恭喜皇上。”

“六皇子到南平去,不但解决了预防水灾的法子,而且还为朝廷节省了许多资金。六皇子的确是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臣子都是惯会看脸色的人,皇上一开腔,立刻就有人跟着附和。

“启禀父皇。”大皇子也站起来,“老六这一趟的确是劳苦功高,父皇应该嘉奖于他。不但是他,就是到南平的各位太医们,也应该嘉奖才是。”

霍七七不喜欢大皇子,甚至说是厌烦。她看人一向很准,大皇子这个人看着很儒雅,但眼神不正,不是个好人。作为世家子弟,霍七七也知道大皇子的一些事,家中几位弟兄对大皇子评价不是很高,她耳濡墨染,自然也看不上这位大皇子。

太医院们的几位太医却激动不已,露出对大皇子感激不尽的神色。

霍七七暗暗摇头,却没有说什么。

“说得好,朕今日要论功行赏。”皇上大笑着说。“今日这场宴席,本来就是为他们庆功。六皇子听封。”

“儿臣在。”李元白上前一步,拱手回答,“儿臣不敢居功,疏导河道的主意本是儿臣听霍七七随口提起,才去河道查看,也是工部同僚一起商量才得出的方法。”

他没有将霍七七的功劳抹去,而是按照霍七七的意思淡化了她的功劳。

第一卷 第287章 反对,还是反对

“霍七七。”皇上脸上挂着笑容冲着霍七七叫了一嗓子。

“到!”霍七七下意识大声答应一声,嗖地站起来。

众人见她反应过,顿时都忍不住笑起来。当然也有一些人看不惯她,认为她的动作太多粗鲁。

“大胆,在皇上面前,居然敢这样放肆。霍七七,你这可是对皇上大不敬呀。”一位老御史站起来。

护国公一见自家孙子被人欺负,护短的性子立刻冒出来。他刚要拍桌子站起来冲着说话的老御史发火。

没想到李元白先维护了霍七七,“刘大人,霍七七坐的位置离圣上比较远,她的身体比起寻常人也弱得多,如果她的声音过小,那才是真的对皇上大不敬。”

“六皇子,话虽然说得有道理。但圣上开口,霍七七岂能用一个到来应对,她此举真心不妥,刘大人也是直言罢了。”赵太师出面维护刘御史。

刘御史见太师也支持他,腰杆顿时又挺直了几分,“赵太师说得有道理。为人臣子,更要上敬天地,下敬天子。霍七七的态度有错。”

“赵太师、刘大人,你们这话说的就过了。”陈老将军站起来向着霍七七,别说霍七七治好了他的老烂腿,是他的救命恩人,就是冲着护国公的面子,他也得保证霍七七不能被人欺负去。“圣上开口,霍七公子立刻应答,很错之有?我倒是觉得,霍七公子言简意赅,声音洪亮,正是因为心中对皇上敬重,才如此回答。”

霍七七看到双方为自己而争吵,颇有些无奈。就知道这种宫宴半点儿意思也没有。

在现代的时候,凡是大家族私下里聚会,她都不爱去。

因为大家族之间最在乎的利益,大家找个由头,就能吵个半天。到了古代,还是一样,不,是更惨。因为,她连说话的余地都没有。

该死的皇权!

“皇上,七七年纪小不懂事,给皇上添麻烦了。这孩子体弱,受不得惊吓,还望皇上允许老臣带着她回家去静养。”护国公慢慢地站起来,他的眼中饱含热泪。

他没有和任何人争辩,而是直接找到了正主,走了曲线就国的道路。

“赵太师、刘御史。”皇上一听老家伙说话,心头就涌过不妙的感觉。得了,他不能再看戏,还是先将人安抚下来再说吧。“霍七七性格直爽,朕叫了她的名字,她自然而然发自内心应答,何错之有?”

“哀家也觉得霍七七性子单纯活泼,哀家对她喜欢得紧。”太后也笑起来。

刘御史还想争辩,抬头去看到皇上眼中的怒气,他立刻吓得低下头,“是老臣太讲究了。”

说完,他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

皇上见状,心顿时软了下来。

刘御史为人虽然古板一些,但一直也是真心为他这个皇上好。“刘爱卿性子也是耿直,无妨。护国公,霍七七长大了,你总不能越俎代庖不许她说话吧?”

护国公心塞,扭头看了霍七七一眼。

霍七七冲着他微微一笑,然后给皇上行礼,“启禀皇上,草民不敢居功。六皇子太抬举草民了。主意是六皇子想出的,勘测水道,草民更是外行,也是六皇子和工部几位大人的功劳。”

皇上闻言,顿时笑起来。霍七七果然低调呀!

“至于修筑水利的那点儿资金,草民也不敢对皇上隐瞒。草民是生意人,最多是想赚点儿小钱,不过草民这一次是奉旨去的南平。可不敢真的将获得的那点儿利钱往自个身上揣。所有的机会是皇上给的,南平又多年遭遇水灾,草民也不忍心拿百姓银子不是。还有,六皇子本是在草民之前表态,草民也算是有模学样。”

众位大臣听到最后一句,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原来霍七七是因为受六皇子影响,逼不得已才做出的决定!

李元白站在霍七七的前面,他无法回头看霍七七脸上的表情。但实际上,他的眉头皱得很深。

他从不喜欢将他人的功劳安放在自己的身上,霍七七的做法让他有些为难,但却又在意料之中。

皇上和太后听完,欣慰地点点头。他们对霍七七直爽的性子倒是多了几分喜欢。

“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但实实在在是为百姓做了好事,也为朕解决了不少难题。听太医们说,治疗瘟疫的方子也是你想出来的。”

“启禀皇上,草民连医证都没有,哪能凭借一己之力平息瘟疫。”霍七七笑眯眯地回答,“太医们之所以这么说,是他们爱护草民年轻罢了。方子明明是所有太医和地方郎中群策的结果,草民可不敢居功。”

“霍七七,太医们都说你的功劳,岂能有假。你要是过于谦虚,哀家可不答应。”太后笑起来。

不管怎么说,霍七七低调不居功的态度更讨人喜欢。

“温太医,你怎么说?”皇上转而问太医。

温太医站起来拱手解释,“基础方子的确是霍公子提供,臣等和地方郎中也的确出了力,但如果不是霍七公子提供的基础方子,瘟疫绝不会这么快就结束。”

温太医说话的时候,有些心虚。

此次南平瘟疫被平息,功劳真的大部分都应该归于霍七七。只是霍七七不愿意居功,他才厚着脸皮往自己身上揽了一些,惭愧呀。

其他太医站起来,纷纷附和。

“既然如此,朕就论功行赏。”皇上笑得更欢,“六皇子听封…”

皇上对太医院们的太医,以及李元白的赏赐中规中矩,但给霍七七的赏赐就显得丰厚许多。

有人看不过去,立刻站起来反对,“启禀皇上,虽然霍七七在南平立下功劳,但我朝历代都没有将抄家银子赏赐给臣子的说法。”

“皇上不可,霍七七作为皇上的臣民,她做的一切无非是分内之事。皇上论功行赏固然可行,但霍七七最大的功劳,是给皇上分忧。如果皇上赏赐霍七七那么多的银子,可不就是本木倒置了吗?”刘御史再一次站起来,“更何况,霍七七没有医证,她在南平行医,本身就不合规矩。”

第一卷 第288章 就是那么巧

“刘大人的意思是说,霍七公子没有医证,就不敢救人。她就该眼睁睁看着南平百姓遭受瘟疫折磨而死?”这一次没等护国公发怒,陆太傅就气得浑身发抖。

他一向知道刘御史为人古板迂腐,不过这些年来,刘御史为人还算正直,每一次争辩的事,都是为了皇上为了百姓好,但他通过今日,才知道原来刘御史不仅仅是迂腐了,而是冷血。

这混蛋根本没将百姓的生死放在眼中,老混蛋心中只剩下规矩二字。

该死的规矩,去他娘的。气急了的陆太傅,在心中直骂娘!

“规矩难不成比人命更重要?”陈老将军也站出来。

不少官员跟着纷纷附和。

皇上脸色气得铁青,想再烧一把火的赵太师见状,立刻老实站在一旁,不再言语。

他可不是刘御史,什么话都敢往外冒。皇上最看重的就是江山社稷,江山社稷是什么?还不就是百姓安居乐业!

刘御史居然不将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当真是犯了皇上的大忌。

太后脸色也变得很难看,大皇子偷偷地给赵太师递了一个眼神。

赵太师回了一个眼神后,两个人心照不宣地都变得沉默起来。

“臣并不是说霍七七救人不对。”偏偏刘御史还不识相,他也不抬头看皇上的脸色,一句唠叨个不停,“臣觉得,霍七七是工部编外人员,让她参与工部的事情,本身已经不合法。其次,她救人,就该事先在衙门备案,拿了医证再说。”

“照着刘大人的意思,霍七七救人还是不对。”李元白脸上带着冷意,“霍七七是工部人员,即便她是编外人员,那也是工部的官员。她拿的是工部的银子,自然可以为工部做事。至于做得好不好,能不能参与,到底要参与何事,那是本皇子的决定。怎么,刘大人的手还想伸到工部不成?”

这话有些毒,也够狠。大云国谁不知道李元白是战神,朝中官员几乎没有人敢当面质疑他的任何决定,更别提有谁敢当面和他争吵了。